鎮海樓(福建省福州市鎮海樓)

鎮海樓(福建省福州市鎮海樓)

福州鎮海樓位於屏山之巔,是福州知名景點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原是作為各城門樓的樣樓,後更名為鎮海樓,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樓,為城正北的標誌,並作為海船昏夜入城的標誌,“樣樓觀海”曾是福州西湖外八景之一。鎮海樓歷經六百餘年滄桑,屢毀屢建。現存的鎮海樓於2006年11月開始重建,2009年1月24日正式對外開放。重建的鎮海樓樓體由基座層、台基層及二層樓閣組成,總高為31.3米(其中台基高10米);基座層內設地下宮,台基層、樓閣一層作為展廳,二層作為觀景休閒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海樓
  • 地理位置屏山之巔
  • 開放時間:9:00-17:00
  • 門票價格:2018年12月30日起,該景區免費向市民開放。
  • 始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福建省福州市
  • 建議遊玩時間:10-20分鐘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鎮海樓簡介,鎮海樓歷史,鎮海樓與屏山,重修鎮海樓記,

鎮海樓簡介

福州鎮海樓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馬都尉王恭跨山築城,在山巔建樓意為其他諸城門樓的樣樓,為城正北的標誌,所以屏山也稱樣山。樓前右側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築此樓以寓北斗之水厭火祥之意,保佑全城平安;樓以鎮海名,工在樓意在海。鎮海樓六百年間十三次建十三次毀。鎮海樓是福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為江南三大鎮海樓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名樓。明清以來,鎮海樓除了作為歷史名樓,還被作為“太平盛世”的象徵,所以屢毀屢建不絕於世。
鎮海樓重建工程項目於2006年11月18日開工,2008年4月28日竣工,結束了福州鎮海樓有記無樓的歷史。鎮海樓雄居於福州古城中軸線端點的屏山之巔,是市民、遊客俯瞰福州城的重要制高點和登高眺望點。從建成後效果看,無論其高度、體量、形式與色彩都是合適的;從樓閣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邊景色,它充分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城市總體格局,其建築重檐飛角,沖霄凌漢,再現了福州鎮海樓的雄姿;並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復了三山二塔之間的視廊關係,得到了各方的認同與好評。

鎮海樓歷史

明代,從戰亂之中立國的朱元璋深知城牆防禦工事在戰爭中的重要性。為了重建被元代統治者推倒的舊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出他的女婿駙馬爺王恭到福州,督建明代福州府城。王恭將福州城牆的北段從屏山下改到了屏山上,致使屏山半座在城裡半座在城外。他是個軍事家,他在福州城無險可守的城北,設定了人造天險,而且居高臨下俯視城北平洋;他是個建築師,他在屏山之巔建造了北門的城樓作為福州未建的七座城樓的樣品,所以開初屏山上的城樓稱樣樓,屏山也有了當年時尚的名稱樣樓山;他是個詩人,他建造的樣樓一時成為福州文人雅士的聚集地。登斯樓發幽古之思情,“無諸城北樣樓開,萬井煙花拂檻回”。站在越王山的新樓上,俯視無諸城的萬家燈火,懷想閩越王引領閩越人步入漢文化的殿堂成了當年文化人詩文創作的主題。發出“回首舊時歌舞地,年年春草鷓鴣飛”的感嘆。明代的建築以木構為主,城市建築除了兩塔之外,大多是緊貼著地面擴展,城北居中的山巔上建起高樓,極目遠眺江的入海口,遠處的高山也似泥丸低矮,對海路交通有一種掌控感,漸漸的就有了鎮海樓的美名。“粵王山擁海潮流,山上嵯峨鎮海樓”,是較早的一首登鎮海樓的詩句。其實王恭也可能是個勘輿家,他實際上是為福州城建造了一座風水樓。閩越人的蛇文化在漢化之後,一方面繼續了閩文化對蛇的崇拜,另一方面又用中原漢人的眼光看待蛇,要讓它長角變成龍,讓它騰飛。建造白塔、烏塔的民間傳說就充分表達了這一思想,而在民間被稱為“龍舌”的苔泉之上的“龍首”山頭建造鎮海樓,如同桂冠為福州之龍加冕。
福州鎮海樓
突出於城市天際輪廓線的鎮海樓,從建成之日起,便成為進出閩江口航船的重要標誌。每當五虎門潮水上漲,大船進出江口均以鎮海樓為“準望”,即航行標誌物,即使夜幕初降或且霧氣籠罩,航海者均參照鎮海樓方位,找到進港的方向。
作為福州城樓的樣樓,飛檐翹角的鎮海樓分上下兩層,按明代制式建造,雖經多次毀建,但基本尺寸變化不太大。按清代光緒年間歷任芝山書院、白鹿洞書院、致用書院主講的謝章鋌撰寫的《重建鎮海樓碑記》的記載,傳統的尺寸是高六丈三尺,深七丈二尺,廣十三丈七尺,周邊的城牆厚五尺三寸。如果按現行的長度制式換算,其高度大約為21米,深24米,寬45.6米,連線鎮海樓的城牆厚1.73米,當然這不是準確數。
根據現在能查到的資料記載,從明洪武四年(1371年)算起,到1970年最後一次拆毀,其間大約600年的時間裡,大修建九次也毀了九次。查其原因,三次是遭雷擊、兩次失火、一次被大風吹倒,兩次原因不明倒塌,可能是年久失修。最後一次1970年人為拆除。而九次為鎮海樓大興土木的大多數是官方倡建並與民間共集資。清代鹹豐十年(1860年)樓遭雷擊之後數月重建,可能是因為資金緊缺,寬度縮減了三尺,僅30餘年便坍塌,算是鎮海樓史上短命的一回。官府與民間迷信地認為這是規定的尺寸被改變造成的。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建造恢復舊制“尺無所短,寸有所長”,暗示這樓的建造尺寸與舊制誤差不超過一尺。陳寶琛揮毫題寫碑文。1933年,光緒重建的鎮海樓也失於大火,那年十九路軍從上海撤退福建發動“福建事變”,在與蔣介石軍隊的軍事對峙中,鎮海樓舊址上建起了軍事碉樓。抗日戰爭期間,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曾倡議重修鎮海樓未能如願。抗戰勝利之後閩籍議員倡議將碉樓改造為“林森紀念堂”。這個願望在1946年由薩鎮冰主持開工典禮開始建造,歷時三年建成。1948年建成於鎮海樓舊址上的林森紀念堂於1970年被人為拆除於動亂之中,公開的理由是它成了軍事攻擊的標誌物,僅僅存世20餘年。
乾隆年間曾經有人給三次遭雷擊兩次失於大火的鎮海樓“算過命”,說越王山山形尖銳屬火星之相,建築物不宜再用稜角屋脊,應改作卷棚式的圓形,就可以防火了,但是鎮海樓並未因此免於火。在鎮海樓前的山坡地上,還曾設定過一些用六根小石柱圍起來的石缸,共七組人稱“七星缸”,從“風水”的角度上說,它象徵北斗七星按天象排列組合,也是為了防止火災的。那年代木構的福州城火患不絕,連祈禱北方之神真武君神靈的鎮海樓也難免於火災,更何況百姓人家呢?

鎮海樓與屏山

明初,福州時有海患。為了防禦倭寇的入侵,也為了城市的發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駙馬都尉王恭負責砌築石城,稱為福州府城。府城北面跨屏山,南繞于山、烏山。城牆東、西、南三面依宋代的外城遺址修復。
建福州府城時,王恭先在屏山頂修建一座譙樓,作為各城門樓建造的樣本,稱為樣樓。樣樓是重檐歇山頂的雙層城樓,高約20米,是當時福州最高的建築物,成為城正北的標誌。樣樓樓前廣場有七口石缸,排列如北斗七星,稱七星缸。當年登樣樓可以望見大海,所以又名鎮海樓。登樓可遠瞰閩江口乃至東海。過去海船夜航進閩江口,都以此樓為航標。清代謝章鋌在《重建鎮海樓記》中說:“且夫樓以鎮海名,意在樓,實在海。嗟呼,海風叫嘯,海水飛揚,登斯樓也,其忍負中流砥柱之心哉。”
三山是福州的標誌和代稱。屏山是福州三山之一,因為山峰形狀像一座大屏風,所以稱屏山。越王時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宋代詩人陳軒詩曰:“城裡三山古越都,樓台相望跨蓬壺;有時細雨微煙罩,便是天然水墨圖。”三山之上,又各有標高之志。屏山有鎮海樓,烏山烏塔,于山有白塔,形成三山兩塔一座樓。屏山鎮海樓北倚北峰,南有五虎山為案,東襯鼓山,西托旗山。左前于山相扶,右前烏山呼應。烏龍、白龍雙江如玉帶環腰。明代閩中十才子之一的陳亮,寫下《冶山懷古》詩:東西屹立兩浮屠,百里台江似帝紆。八郡河山閩故國,雙門樓閣宋行都。自從風俗歸文化,幾見封疆入版圖。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當年的樣樓望海與龍舌品泉等被列入福州西湖八景,載入《新修西湖志》。

重修鎮海樓記

鎮海樓,據福州北城屏山之巔,始創於明洪武間,初稱樣樓,蓋環城諸門樓之範式也。後易今名,累代承沿,閱六百餘載矣。古者建樓,必考形勢而寓義理。觀之以勢,州城北高南卑,樓則雄峙北端,憑樓南望,于山、烏山交護左右,白塔、烏塔掩映其上,蔚為春花競艷,秋月留香,南門之秀氣郁然锺焉。復引目延眺,閩江清波橫漾,若玉帶蜿蜒,東注向海,時有漁舟唱晚,洋舸遙徠,江海之豪氣廓然蘊焉。察之以理,樓名鎮海,其指蓋亦深矣。閩嶠臨海,夏秋颱風,頻或致患;又江海天隅,疇昔海氛偶作,間擾皇州,民頗虞之。樓之所鎮,其在綏海宇、致和瑞乎?善矣前賢語曰:樓以鎮海名,工在樓意實在海。惟世運迭更,明清以降,樓屢遭毀,幸亦屢獲重修。考清光緒間復建之樓,於民國二十二年罹火毀圮,後改建鄉哲林森紀念堂。公元一九七○年,有司因故拆除。茲逢新紀暉光,省市主政以承風敦俗為務,秉民意,振宏綱,廣延多士,醵集資金,重為建樓。樓式循依舊制,尊崇古道也;樓基拔升十米,庶便瞻矚也。興工於二○○六年十二月,經營彌載,始克告蕆。於乎!後之登樓者,其臨高騁懷,遐覽物華盛景,遙睇天風海濤,將謂吾州之福,宜有繫於斯樓歟?
作者:張善文 (著名易學專家,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博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