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十才子

閩中十才子指的是林鴻、鄭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陳亮王偁周玄黃玄等十人,他們對後世詩歌的發展影響巨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中十才子
  • 外文名:The group of ten
  • 方向:詩歌
  • 時期:1383年前後
出典,名號,林鴻,鄭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陳亮,王偁,周玄,黃玄,附詩,

出典

閩中善詩者,稱十才子,鴻為之冠。十才子者,閩鄭定,侯官王褒、唐泰,長樂高棅、王恭、陳亮,永福王偁及鴻弟子周玄、黃玄,時人目為二玄者也。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一百七十四文苑二林鴻

名號

林鴻

(約1368年前後~?年),字子羽,福清縣人,15歲能論文。洪武初,以人才薦至京,召試,賦《龍池春曉》、《孤雁》2詩,為太祖所稱許,授將樂縣儒學訓導,官至禮部精膳司員外郎。年未40歲,就辭官歸里,致力於詩。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弟子相唱和。著名的有鄭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陳亮、王偁、周玄、黃玄等9人,以林鴻為首,時稱“閩中十才子”。林鴻主張詩學盛唐,詩之“神秀聲律,粲然在備”,“骨氣”與“菁華”並足,“春華”與“秋實”相兼,成為閩派詩論的綱目。其詩聲調圓穩,格律整齊,一洗元代詩人纖弱之習,稱為“閩派”。著有《鳴盛集》4卷、《鳴盛詞》1卷。其妻朱氏,亦能詩,早卒。

鄭定

(1383年前後),字孟宣,號澹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善擊劍,曾從陳友定。友定敗,逃亡交、廣間,後回,居長樂。他工古篆、隸書。洪武中舉明輕,授延平府訓導,又征為齊王府紀善。永樂中,遷國子助教。著有《澹齋集》。

王褒

(?~1416年),字中美,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林鴻侄婿。明洪武時中鄉薦,歷瑞州、長沙學官,遷永豐知縣。永樂間,召入與修《太祖實錄》,升翰林修撰,為《永樂大典》副總裁,擢漢王府紀善。工詩文,著有《養靜齋集》、《王翰林詩》。

唐泰

(約1410年前後),字亨仲,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進士。永樂中,歷官陝西按察司副使。工詩,著有《善鳴集》10卷、《唐觀察詩》。

高棅

(1350~1423年),彥恢,號漫士,仕名廷禮,長樂縣人。博學能詩,善書畫,世稱“三絕”。明永樂初,以布衣召為翰林院待詔,遷翰林院典籍。論詩主唐音。著有《嘯台集》20卷、《木天清氣集》14卷傳世。其所選《唐詩品匯》、《唐詩正聲》,首次分類詩體,注意詩歌風格,可作為學詩入門。

王恭

(約1350年~?年),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長樂縣人。明洪武間隱居七岩山。永樂四年(1406年),以儒薦為翰林待詔3年,60歲參與修《永樂大典》,書成,授翰林院典籍,棄官返里。為詩援筆千言。著有《白雲樵唱集》4卷、《草澤狂歌》5卷及《鳳台清嘯》等。

陳亮

(約1375年前後),字景明,號拙修翁,長樂縣人。元末儒生,入明,家居建滄州儲玉樓,郡縣累征不仕,作《讀陳搏傳》以見志。與福州耆彥結“九老會”,唱和為樂。著有《儲玉齋集》6集、《滄州集》3卷。

王偁

(1370~1415年),字孟揚,又字密齋,永福縣(今永泰縣)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舉人。永樂初,薦授翰林院檢討,進講經筵,充《永樂大典》副總裁,最為總裁解縉所推重。為人英邁爽發,學博才雄,工詩、善書。其詩質樸清新,不落窠臼,行草類蘇軾。永樂八年(1410年),因解縉被誣案,受株連下獄死。著有《虛舟集》5卷。

周玄

(約1398年前後),字又玄,一字微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林鴻弟子。曾挾書千卷,在長樂高棅家讀書,10年後以盡記所讀,棄書離去。明永樂間,以文學征,授禮部員外郎(一作祠部尚書郎)。著有《宜秋集》8卷及《周祠部詩》。

黃玄

(約1398年前後),字玄之,將樂縣人。初從林鴻學,後林鴻棄官歸,乃移居侯官縣,從之深造,深得林鴻器重。後以歲貢生授泉州訓導。著有《鳴秋集》、《黃博士詩》。

附詩

附王偁詩一首:
《重登岳陽樓望君山》
南湖煙水接天流,天際青螺掌上浮;
欲吊湘君何處是?不堪重倚岳陽樓。
王恭詩一首:
《冶城歌》:
七閩山水多奇勝,秦漢封疆古來盛。
無諸建國何英雄,赤土分茅於此中。
此詩追憶福州建城歷史。無諸越王勾踐後裔,越國亡後,無諸遷徙閩地,在福州北郊新店修築小土城,自立為閩越王。秦統一六國後,無諸降為君長。楚漢相爭,無諸出兵輔佐漢王有功,漢高祖得天下後,復立他為閩越王,在福州築城建都,號“冶城”,這是福州建城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