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通遼市)

通遼

通遼市一般指本詞條

通遼市為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南依遼寧省瀋陽市阜新市鐵嶺市,北邊與興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為鄰;地處中緯度,屬中溫帶、乾旱和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下轄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個縣、5個旗;總面積59835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16.36萬人。

通遼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科爾沁草原曾產生和流傳著著名的科爾沁三大敘事民歌(韓秀英、達那巴拉、嘎達梅林)和上千首短調民歌,湧現出琶傑、毛依罕等曲藝大師和色拉西、查乾巴拉等歌手。通遼境內有京通、通讓、大鄭、通霍、集通5條鐵路交匯,已開通“通滿歐”國際貨運班列,3條高速、6條國道和7條省道貫穿。通遼周邊800千米範圍內有15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距離出海口錦州港僅400千米,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節點。

2017年,通遼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22.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62.9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40.98億元,下降6.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18.68億元,增長4.3%。三次產業比重為21.5∶36.1∶42.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102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791美元,增長0.2%。

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遼市
  • 外文名稱:Tongliao
  • 別名:哲里木盟(原名)、白音泰賚(城區舊名)
  •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
  • 下轄地區: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個縣、5個旗
  • 政府駐地:科爾沁區阿古拉大街
  • 電話區號:0475
  • 郵政區碼:028000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
  • 面積:59835平方千米
  • 人口:316.36萬人(2017年)
  • 方言東北官話哈阜片、蒙古語科爾沁土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大青溝珠日河草原阿古拉草原奈曼王府、孝莊園風景區等
  • 機場通遼機場
  • 火車站通遼站通遼北站
  • 車牌代碼:蒙G
  • 地區生產總值:1222.62億元(2017年)
  • 人均生產總值:39102元(2017年)
  • 行政區劃代碼:150500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現任領導,友好城市,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綜述,航空,鐵路,公路,名優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通遼市的前身哲里木盟建置始於清初,其地域北由索岳爾濟山以南的洮爾河、嫩江流域起,南至烏哈那德山的東西遼河流域和養息牧河,西起烏哈那山,東至松花江、伊敦河。
春秋戰國時代(約前771年至前476年),這裡居住著東胡、室韋等遊牧部落。
戰國時期,燕長城以南歸燕國的遼東郡和遼西郡管轄。
秦代,東、西遼河一帶隸屬於遼東郡和遼西郡,嫩江流域仍由東胡人駐牧。
西漢時期,遊牧於嫩江流域和東、西遼河流域的主要是東胡人的後裔鮮卑人和烏桓人,東、西遼河以南部分地區歸玄菟郡、遼東郡、遼西郡管轄。
東漢時期,嫩江流域隸屬於夫余,燕長城以南隸屬於東漢的遼東郡、遼西郡。三國時期,鮮卑人大規模內遷,東、西遼河流域隸屬於東部鮮卑的慕容部。
西晉時期,嫩江流域為夫余國屬地。東晉十六國時期,燕王慕容的勢力達東、西遼河流域。北部隸屬於契丹。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北部隸屬於契丹,南部隸屬於室韋。
唐代,在契丹地設饒樂都督府,後設松漠都督府;在室韋地設室韋都督府。
唐末,嫩江流域部分地區歸渤海夫余府管轄。遼代,嫩江流域和東、西遼河流域歸上京道和東京道管轄。
金代,嫩江流域和東、西遼河流域歸上京路臨潢府及東北路招討司、鹹平路鹹平府管轄。
元代,嫩江流域和東、西遼河流域歸遼陽行省開元路、中書省泰寧路和寧昌路管轄。
明代,嫩江流域和東、西遼河流域隸屬於兀良哈三衛(即朵顏衛、夫余衛、泰寧衛),歸大寧都司管轄。
明成祖時,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撒爾後裔奎蒙克塔斯哈喇部遊牧於嫩江流域,稱嫩江科爾沁,並很快控制兀良哈三衛之地。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奎蒙克塔斯哈喇後裔奧巴率科爾沁部歸附後金。
清崇德元年(1636年),在科爾沁部設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後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前旗,在郭爾羅斯部設郭爾羅斯旗。
順治五年(1648年),在扎賚特部設扎賚特旗,在杜爾伯特部設杜爾伯特旗,析郭爾羅斯旗為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後旗。
順治七年(1650年),在科爾沁部設科爾沁左翼後旗。至此,哲里木盟共轄10旗。科爾沁6個旗受盛京(奉天)將軍監督與節制,郭爾羅斯前旗受吉林將軍監督與節制,郭爾羅斯後旗、扎賚特旗、杜爾伯特旗受黑龍江將軍監督與節制。
清朝後期,蒙地放墾,並實行劃界分治。嘉慶五年(1800年),在郭爾羅斯前旗長春堡設長春廳(1825年移駐寬城子)。道光元年(1821年)改設分防照磨。光緒十五年(1889年)廳升府。1913年府改縣。嘉慶八年(1803年),在科爾沁左翼中旗招墾設梨樹城(俗稱買賣街)。光緒四年(1878年)改設奉化縣治。1914年改為梨樹縣。嘉慶七年(1802年),在科爾沁左翼後旗常突額勒克招墾。嘉慶十一年(1806年)設昌圖理事通判廳。同治二年(1863年)改為邊海撫民同知。光緒二年(1876年)升為昌圖府。道光元年(1821年),科爾沁左翼中旗招墾於八家鎮。同治五年(1866年)八家鎮歸邊海撫民同知。光緒三年(1877年)改設懷德縣。道光七年(1827年),在郭爾羅斯前旗設龍灣鄉。光緒八年(1882年)在龍灣鄉設農安分防照磨。光緒十五年(1889年)改設農安縣。鹹豐元年(1851年),科爾沁左翼中旗放荒於鄭家屯。光緒六年(1880年)設鄭家屯主簿。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鄭家屯設遼源州。1913年改為遼源縣。光緒六年(1880年),在科爾沁左翼前旗康家屯放荒。1913年設康平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科爾沁左翼中旗周邊村設四平站,隸屬於昌圖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科爾沁左翼前旗及土默特左旗交界處的橫道子設彰武縣。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扎賚特旗莫勒紅崗子設大賚廳。1913年廳改縣。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科爾沁右翼前旗雙流鎮設洮南府。1913年府改縣。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科爾沁右翼前旗洮兒河北的白城子設靖安縣,在七井子設開通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科爾沁右翼後旗洮兒河南的錢家窩堡設安廣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郭爾羅斯後旗設肇州直隸廳,後改為肇州縣;將郭爾羅斯前旗沐德、懷德二鄉劃出,設德惠縣;在杜爾伯特旗設安達廳,後改設安達縣;在杜爾伯特旗東集鎮設林甸縣;在科爾沁右翼中旗設醴泉鎮,宣統元年(1909年)改為醴泉縣,後改為突泉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在郭爾羅斯前旗設長嶺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科爾沁右翼後旗查乾淖爾設鎮東設治局,宣統二年(1910年)改設鎮東縣。
民國二年(1913年),在科爾沁左翼中旗采哈新甸雙山鎮設雙山縣,後與遼源縣合併為雙遼縣。民國三年(1914年),在科爾沁左翼中旗巴林太來設通遼鎮,後改為通遼縣。民國四年(1915年),在科爾沁右翼中旗所置的醴泉縣析出開化縣,後改為瞻榆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郭爾羅斯前旗設乾安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後旗、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賚特旗隸屬於偽興安省的興安南分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偽興安南分省改興安南省,歸蒙政部管轄,通遼縣、庫倫旗劃歸興安南省,郭爾羅斯前旗歸吉林省管轄,郭爾羅斯後旗歸濱江省管轄,杜爾伯特旗歸黑龍江省管轄。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興安南省改稱興安南地區,隸屬於興安總省。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左翼後旗成立三旗聯合辦事處。中國共產黨遼北省委指派遼源專署接管通遼縣。12月,科爾沁左翼三旗隸屬於興安南地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通遼、開魯歸遼西省管轄。4月,撤銷興安南地區,成立哲里木省。6月,哲里木省改稱哲里木盟,由遼吉省代管。1947年5月,扎魯特旗劃入哲里木盟。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遼吉省改為遼北省,哲里木盟隸屬於遼北省。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奈曼旗和庫倫旗劃歸哲里木盟。此時,哲里木盟管轄通遼縣、開魯縣、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科爾沁左翼前旗、扎魯特旗、奈曼旗、庫倫旗。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科爾沁左翼前旗建制撤銷,所轄地區劃入科爾沁左翼後旗、庫倫旗、彰武縣。4月,哲里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51年7月,析通遼縣城關區設通遼市,為盟政府所在地。
1953年3月,哲里木盟建制撤銷,所屬各旗縣市歸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管轄。
1954年4月,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哲里木盟建制恢復,管轄範圍與撤銷前相同。
1958年10月,通遼縣建制撤銷,併入通遼市。
1964年12月,通遼縣建制恢復,與原通遼市分開。
1965年10月,科爾沁右翼中旗由呼倫貝爾盟劃歸哲里木盟。
1969年7月,哲里木盟劃歸吉林省。
1979年7月,哲里木盟復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0年7月,科爾沁右翼中旗劃歸興安盟。
1985年11月,霍林郭勒市成立。
1986年7月,通遼縣建制撤銷,併入通遼市。
1999年1月13日,國務院國批准撤銷哲里木盟和縣級通遼市,設立地級通遼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6月,通遼市轄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個縣、5個旗,即科爾沁區、霍林郭勒市、開魯縣、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奈曼旗、庫倫旗、扎魯特旗;有蘇木鄉鎮街道110個(26個蘇木、4個鄉、61個鎮、19個街道),3876個嘎查村社區(2098個嘎查、1576個村、202個城鎮社區)。通遼市人民政府駐地科爾沁區阿古拉大街。
通遼市行政區劃表
地區名稱面積(平方千米)郵政編碼行政區劃代碼政府所在地
3212
028000
150502
霍林河大街
585
029200
150581
珠斯花大街
4488
028400
150523
4650
028200
150524
8120
028300
150525
17193
029100
150526
9811
029300
150521
11476
028100
15052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通遼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松遼平原西端、科爾沁草原腹地,地理位置位於北緯42°15′—45°59′,東經119°14′—123°43′之間,東與吉林省接壤,南與遼寧省毗鄰,西與赤峰市、錫林郭勒盟交界,北與興安盟相連;南北長約418千米,東西寬約370千米,土地面積598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通遼市處於蒙古高原遞降遼河平原的斜坡,地貌總輪廓是南部、北部高,中部低平。北部為大興安嶺南麓余脈的石質山地、丘陵區,海拔高度400~1300米,占全市面積的22.8%。最高峰是罕山吞特爾峰,海拔高度1444米。南部為遼西山地的黃土丘陵和淺山區,海拔高度550~730米,占全市面積的7.0%;中部為西遼河沖積平原,海拔高度120~320米,其邊緣分布著固定、半固定沙沼,占全市面積的70.7%。全市境內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瑪山、吐爾基山、老道山和青龍山。

氣候

通遼市地處中緯度,屬中溫帶、乾旱和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大風多,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涼爽短促、氣溫下降快、霜凍北早南晚,冬季漫長少雪寒冷。年平均氣溫中部平原5~6°C,南部在6°C以上,北部山區為0~6°C。≥10°C的積溫魯北以南為3000~3200°C,魯北以北為2200~3000°C,霍林河地區為1900~2200°C。無霜期魯北以南為140~160天,魯北以北為140天以下。全市年降水量變化在305~485毫米之間,年降水的70%集中在6~8月份。全市各地濕潤度一般在0.3~0.7之間。全市光能資源豐富,光合有效輻射2506~2728兆焦耳/平方米年,年日照時數2868~3111小時,作物生長期(4~9月)日照時數為1577~1709小時,熱量資源適宜於農牧林業發展。年平均蒸發量1817.4毫米(蒸發皿為20厘米口徑)。氣候條件為雨熱同期,有利於植物生長及物質轉化和積累。乾旱、洪澇和大風天氣是影響農、牧、林業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

水文

通遼市水系由西遼河水系、柳河水系、大凌河水系、嫩江水系及東遼河組成,其中西遼河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60%以上。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7條,屬遼河流域的38條,屬松花江流域的3條,屬大凌河流域的5條,屬內陸河1條。從水文地理特徵上看,全市河流劃分為北部山區河流,中部平原區河流和南部淺山丘陵區河流三個部分。通遼市境內有自然湖泊612個,總集水面積292.9平方千米,總蓄水能力3.53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通遼市因受氣候、水汽來源、地形、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水資源地區上分布很不均勻,總的趨勢是南、北山區降水量大於中部平原區,平原區東部大於西部;南北山區自產徑流,平原區可利用水資源量以過境水為主;水資源的年內、年際分布不均衡。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6.85億立方米,為自產水資源,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36.83億立方米,扣除兩者之間相互轉化的重複計算量1.04億立方米(為南北山區諸河基流量),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2.64億立方米。通遼市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29.4億立方米,其中南部山區諸河3.24億立方米,占全市徑流量的11.02%;北部山區諸河多年平均徑流2.99億立方米,占全市徑流量的10.17%;中部平原諸河多年平均徑流量23.17億立方米,占全市徑流的78.81%。降水量是地表水資源的補給來源,通遼市年降水在305~485毫米之間,按全國水資源劃分屬於半乾少水帶。全市地下水年綜合補給量36.83億立方米,年可開採量26.08億立方米。

動物資源

通遼市有野生動植物1300多種。其中陸棲脊椎動物和哺乳動物有14目、25科、33種。屬國二級保護動物有猞猁馬鹿黃羊。野生禽類有17目、40科、152種。屬國家重點一級保護的有丹頂鶴白鸛,鴇(大鴨)。二級保護的有王八鴨子、天鵝鴛鴦白琵鷺禿鷹(座山雕)、蜂鷹白頭鷂白尾鷂燕隼紅隼、虹腳隼,花尾榛雞(飛龍),灰鶴白枕鶴蓑羽鶴小杓鷸等。魚類有5目、11科、38種,主要有本地鯉魚、鯽魚以及南方的花鰱、白鰱、草魚、青魚等。林木昆蟲有7目、57科、255種,天敵昆蟲有9目、21科、86種,天敵蜘蛛和蛛形綱有8科、14屬、20種,齧齒動物有2目、15屬、8科、24種,蚤類有1目、6科17屬、33種。

植物資源

通遼市地處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地帶,原始景觀為榆樹疏林草原,以草原植被為主,森林植被居其次。植被類型主要由乾旱草原類型及旱生草本植物構成。天然的喬灌木樹種有榆、蒙古櫟、黑樺、葉底珠、胡枝子、錦雞兒、山杏、沙柳等;天然草地植物有112科、446屬、1169種。在1169種植物中,有飼用價值的578種,主要飼用植物185種,包括羊草、針茅、隱子草、野穀草、鹼草、花苜蓿、差巴嘎篙等;山地和沙地適宜楊、柳、榆、樟子松、山杏、錦雞兒和黃柳等喬灌木生長。野生植物麻黃、甘草、山杏、沙棘等資源品種獨特,質地優良。

礦產資源

通遼市的礦產資源分布基本上呈北部煤和稀有稀土礦產;中部石油、鈾、矽砂、煤;南水泥灰岩;金屬礦產南北山區零散分布的基本格局。已探明煤炭、石油、矽砂等礦藏52種,其中煤炭保有量113億噸,霍林河煤礦是中國五大露天煤礦和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13個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油遠景儲量8億噸,天然矽砂保有儲量1.34億噸,儲量居全國之首。“八〇一”稀有稀土礦為世界特大型礦床,石墨儲量也很可觀。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戶籍人口316.36萬人,比上年減少2.5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5.69萬人,鄉村人口220.68萬人。0—17歲人口54.68萬人,18—34歲人口81.06萬人,35—59歲人口130.75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49.88萬人。男性人口160.06萬人,女性人口156.30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2︰1。常住人口312.8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51.9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8.56%。全年出生人口為3.09萬人,出生率為9.88‰;死亡人口為1.98萬人,死亡率為6.3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5‰。通遼市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人口占大多數,多民族共居的地區。有蒙古族、回族、滿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40個民族。

政治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市委常委、市委書記
李傑翔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市長
郝茂榮
市委常委、副市長
張銳、杜匯良(掛職)、陳廣利(掛職)
截至2018年9月,參考資料來源

友好城市

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
匈牙利德布勒森市
遼寧省阜新市
遼寧省營口市
安徽省蚌埠市
安徽省阜陽市
安徽省李大廟
蒙古國達爾罕烏拉省

經濟

綜述

2017年,通遼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222.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62.9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40.98億元,下降6.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18.68億元,增長4.3%。三次產業比重為21.5∶36.1∶42.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102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791美元,增長0.2%。
2017年,通遼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完成70.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其中,稅收收入累計完成52.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非稅收入完成17.5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4%。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累計完成316.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累計完成25.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
2017年,通遼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81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0.5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0.55萬人,農牧民轉移就業46.6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4%,低於調控目標0.36%。
2017年,通遼市主城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3%。其中,城鄉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
2017年,通遼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996元,同比增長8.6%。分城鄉來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667元,同比增長8.1%;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566元,同比增長8.5%。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54元,同比增長5.9%。分城鄉來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880元,增長5.6%;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700元,增長6.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建築面積29.99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建築面積28.31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2%。

第一產業

2017年,通遼市耕地總面積138.92萬公頃。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6.47萬公頃,其中,穀物播種面積90.26萬公頃,豆類播種面積5.57萬公頃,薯類(折糧)播種面積0.64萬公頃。
2017年,通遼市糧食產量684.85萬噸,單產473公斤/畝。其中:稻穀23.34萬噸,單產564公斤/畝;小麥3.47萬噸,單產256公斤/畝;玉米615.66萬噸,單產522公斤/畝;穀子6.81萬噸,單產227公斤/畝;高粱18.72萬噸,單產395公斤/畝;蕎麥6.53萬噸,單產170公斤/畝。大豆3.46萬噸,單產114公斤/畝。馬鈴薯2.17萬噸,單產245公斤/畝。
2017年,通遼市牧業年度牲畜存欄2014.43萬頭只(口),同比下降8.6%。其中,牛存欄338.11萬頭、羊1127.00萬隻、豬512.66萬口,同比增幅分別為3.5%、-11.7%、-7.4%。牧業年度牲畜出欄1151.74萬頭只(口),同比下降4.7%。其中,牛、羊、豬分別出欄113.06萬頭、602.76萬隻、417.25萬口,同比下降分別為3.9%、3.0%、8.5%。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豬存欄185.41萬口、牛存欄164.61萬頭、羊存欄626.07萬隻、活家禽存欄784.40萬隻;年末豬出欄331.44萬口、牛出欄82.62萬頭、羊出欄546.80萬隻、活家禽出欄2346.84萬隻。
2017年,通遼市豬肉產量為26.26萬噸,牛肉產量12.84萬噸,羊肉產量8.81萬噸,禽肉產量5.88萬噸,禽蛋產量4.75萬噸,牛奶產量41.15萬噸。

第二產業

2017年,通遼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0.1%。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全市原煤產量達92.8萬噸,比上年減少1.8%;發電量達到453.88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5.8%,其中,風力發電量74.2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4.0%,光伏發電8.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6.4%;電解鋁產量92.8萬噸,比上年下降1.8%;鋁材產量14.6萬噸,比上年下降12.5%;味素產量達到48.9萬噸,比上年增長1.2%。
2017年,通遼市建築業增加值95.03億元,同比下降9.5%。全市有工作量的資質等級建築施工企業66個,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4.28億元,同比下降14.52%。
2017年,通遼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48.54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商品住宅投資40.30億元,同比增長9.4%;辦公樓投資0.29億元,同比下降45.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83億元,同比下降35.3%;其他用房投資3.13億元,同比下降22.1%。全年房屋施工面積595.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31.0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5%;全年房屋竣工面積141.2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4%,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23.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6%。

第三產業

2017年,通遼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25.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98.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6%。
2017年,通遼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3.26億元,同比增長23.5%;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51億元,同比增長38.8%。全年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49億元,同比增長45.7%;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3610.81萬件,同比下降1.4%;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846.17萬元,同比下降9.5%。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19萬件,同比增長29.9%;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56億元,同比增長32.7%。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214.16萬件,同比增長36.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526.82萬件,同比增長27.6%;國際及港澳台業務量累計完成0.21萬件,同比下降16.6%。
2017年,通遼市旅遊總收入159.81億元,同比增長18.3%。國內旅遊收入158.33億元,同比增長19.9%。國際旅遊外匯收入2267萬美元,同比增長1.9%。接待國內外旅遊者644.85萬人次,同比增長18.7%。國內旅遊人數642.8萬人次,同比增長18.8%。接待入境旅遊者2.67萬人次,同比增長0.6%。
2017年,通遼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1.09億元,比上年增長6.9%。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82.71億元,增長6.8%;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8.38億元,增長7.3%。
2017年,通遼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6800萬美元,同比下降10.9%。其中:出口305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進口6300萬美元,同比下降46.8%。全市民營企業累計進出口33757萬美元,同比下降8.6%,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91.8%。其中:出口30368萬美元,同比增長3.7%,進口3389萬美元,同比下降55.7%。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3043萬美元,同比下降28.3%,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8.2%。其中:出口132萬美元,同比增長9.0%,進口2911萬美元,同比下降29.6%。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066.68億元,同比增長8.2%。分部門看,全市金融機構住戶存款餘額為690.16億元,同比增長15.1%;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為161.53億元,同比下降6.2%。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為1044.16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住戶貸款餘額為329.66億元,同比增長10.0%;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為714.50億元,同比增長3.2%。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共有保險機構31家,其中,財險公司17家,壽險公司14家。2017年,全市保險機構保費收入達到46.90億元,同比增加7.76億元,增長19.8%,賠款總額17.86億元,同比增加4.04億元,增長29.2%。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9.59億元,同比增加1.41億元,增長7.8%,賠款12.83億元,同比增加4.77億元,增長59.1%;壽險保費收入27.32億元,同比增加6.34億元,增長30.2%,賠款5.03億元,同比減少0.73億元,下降12.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全年共招生9198人;共有在校生3193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833人;共有教職工2670人,其中,專任教師1725人。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各級各類學校有1065所,其中,國小222所,國中106所,高中32所,中等職業學校24所,特殊教育學校8所,幼稚園673所,教學點464個(不計校數);在校生有432735人,其中,國小177887人,國中87531人,高中67972人,中等職業學校10526人,特殊教育學校773人,幼稚園88046人。教職工42797人,其中,國小16132人,國中10414人,高中6677人,中等職業學校1292人,特殊教育學校205人,幼稚園8077人;專任教師33452人,其中,國小14771人,國中7611人,高中4839人,中等職業學校1068人,特殊教育學校178人,幼稚園4985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5.04%,國小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99.27%,國中畢業生升學率86.86%,國小輟學率0%,國中輟學率0.24%,國小五年保留率95.04%,國中三年保留率96%,國中毛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0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60%,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國小100%,國中99.99%,高中98.53%,職業高中86%,幼稚園98.98%,特殊教育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共有藝術事業研究所2個,文化館9個,博物館5個,城市電影院16個,農村、牧區電影隊139個,圖書館9個,圖書館藏書115.17萬冊。專業藝術表演團體9個,藝術團體共演出1254場(次),觀眾達77.4萬人次。全市有縣廣播電視台7個,鄉廣播電視站74個,通電視的村2127個,通廣播的村2127個,調頻台42座。無線廣播電台1座,廣播節目4套。廣播節目覆蓋人口309.79萬人,電視節目覆蓋人口309.63萬人,有線電視入戶率為19.14%。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558個。其中:醫院8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40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4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18821張,其中,醫院有床位14348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87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6張。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合計25266人,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748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114人,註冊護士6011人,藥師(士)942人,技師(士)1082人。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共有國家一級體育運動員23人,國家二級體育運動員87人。榮獲自治區級比賽金牌36枚,銀牌49枚,銅牌76枚。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站點2450個,健身氣功站點196個,全市128萬體育人口共開展全民健身活動2000次。全市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8800人,其中,國家級60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參加養老保險(含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31.05萬人,增長4.2%;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8.3萬人,增長0.5%;參加醫療保險(含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數為268.77萬人,增長157.2%;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23.9萬人,增長0.8%;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28.76萬人,增長0.03%。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戶2.89萬戶,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5.35萬人,占城鎮人口的3.5%,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31億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2.69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60億元。農村定期救濟戶6.86萬戶,農村牧區居民定期救濟人數12.69萬人;五保戶1.01萬戶,五保戶人數1.04萬人,農村五保戶支出7352.34萬元。全市農村收養性老年福利機構51個,光榮院3個,優撫安置單位3個,復退軍人精神病院1個,社會福利院1個。社會福利院中有老人50人,少年兒童49人。

交通運輸

綜述

通遼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東北經濟區和東北亞三角經濟區,是東北與華北的交匯中心,與東北經濟區中的哈爾濱、長春、瀋陽一起被國務院規劃為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通遼周邊800千米範圍內有15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距離出海口錦州港僅400千米,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節點。通遼境內有京通、通讓、大鄭、通霍、集通5條鐵路交匯,已開通“通滿歐”國際貨運班列,3條高速、6條國道和7條省道貫穿。通遼民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等大中型客機,已開通航線14條,通航城市13個。通遼火車站是全國36個鐵路樞紐編組大站之一。
2017年,通遼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9.84億元,同比增長13.2%。全市公路里程2145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90千米。全年公路貨運量10520萬噸,同比增長13.2%;公路貨運周轉量204.36億噸千米,同比增長14.1%;全年公路客運量1559萬人次,同比下降4.2%;公路旅客周轉量21.53億人千米,同比下降3.3%。全市鐵路營業里程562.49千米,其中,客貨混跑線路502.77千米,純貨運線路59.73千米。全年鐵路貨運量4947萬噸,同比增長4.3%;鐵路客運量657萬人次,同比下降1.4%。全年民航客運量92.4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2.92億人千米;全年民航貨運量0.17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153.24萬噸千米。

航空

通遼機場最早開工建設於1958年,2002年擴建,通遼機場為4D級機場,擁有1條長2300米、寬45米的跑道,3個停機坪,現已開闢了通遼至北京、呼和浩特、上海、廣州、大連、等航線。通遼機場位於市區西南7千米處,從市內可乘坐3路公車到達。

鐵路

通遼鐵路發達,各個縣級地區全部通鐵路。六條鐵路(平齊、京通、通讓、大鄭、通霍、集通)貫穿全境。通遼火車站是瀋陽鐵路局直屬一等站,它扼守東北、華北鐵路交通的咽喉,有大鄭、京通、通讓、通霍、集通五條鐵路幹線在這裡交匯,是連線東北與華北、西北、西南的鐵路交通樞紐。通遼站已開通了前往北京、天津,杭州、瀋陽、長春、呼和浩特、包頭、哈爾濱、大連、濟南、南京、上海等地的客運列車。
通遼火車站通遼火車站

公路

通遼境內建成雙遼至通遼段、金寶屯至查日蘇段高速公路、赤通高速公路。其中雙遼至通遼高速公路全長93.564千米,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大慶至廣州高速公路和自治區“三橫九縱十二出口”公路網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擬建的雙遼至長春高速公路對接後,將形成通遼至長春兩小時快速通道,與已建成的通遼至赤峰高速公路對接後,成為全市及東北地區進京的第二條快速通道。金寶屯至查日蘇高速公路全線長44.551千米,是國家高速公路網長春至深圳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接吉林省高速公路網,南接遼寧省高速公路網,是全市連線吉林、遼寧兩省的重要通道。在建通遼至瀋陽等高速公路。通遼市境內有111、303、304等四條國道縱橫貫通,並和多條省道組成三縱四橫的公路交通網路,北達吉林吉安,東到遼寧丹東,南抵北京,西到錫林郭勒。通遼市長途汽車站現已開通了到達長春、瀋陽、大連、北京、呼和浩特、天津、鄭州、四平、烏蘭浩特等地的長途班線。
公交:通遼市市內交通便利,擁有12條市內公交線路共180多個公交站點,其中環線109路為環線,從火車站始發,票價2元。最新開通的888路和999為市區連線新城區公交,要去新城區的市民可以乘坐此公交專線前往。

名優特產

通遼多半地方屬於牧區,民族以蒙古族和漢族居多。蒙古族人性格豪爽,喜大碗喝酒吃肉,每逢過年過節大碗酒、手把肉是不可缺少的,由於地理位置靠近東三省,日常飲食與東三省以及當地漢人類似。
草原山杏
菜包
炒米
庫侖蕎麥
蒙古族白食
麥飯石
牛肉干

風景名勝

截至2017年底,通遼市有罕山、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寶古圖國家沙漠公園1處,國家A級景區23處,AAA級景區11處,AAAA級景區4處,自然景區27處,歷史文化景區13處,民俗風情景區17處。
清代奈曼王府
通遼市奈曼王府建於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奈曼王府的全部建築有房屋190餘間,為一方形大院。原占地面積約22500平方米,四周為夯土板築梯形圍牆,底寬2米,頂寬1米,高4米,四角建有角樓,大院顯得非常威嚴。
大青溝
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通遼市科左後旗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鎮25千米,總面積8183公頃。
孝莊園旅遊區位於通遼市科左中旗花圖古拉鎮內,踞通遼市區北30千米,國道304線西2千米處,是通遼市黃金旅遊線上人主要人文歷史景觀。
扎魯特草原旅遊區
扎魯特山地草原旅遊區位於內蒙古通遼市西部,扎魯特旗巴雅爾圖胡碩境內,距通遼市200千米。
特金罕山
特金罕山位於通遼市扎魯特旗境內。總面積137萬畝,它被環保專家譽為內蒙古東部的天然生態屏障。2000年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珠日河草原
珠日河草原旅遊區距交通通遼市101千米,隸屬於通遼市旅遊局。
其他景點
君寧家園
古榆園
遼河公園
鮮光民俗村
西拉木倫公園
森林公園
大樂林寺
扎魯特山地草原
庫倫沙漠
庫倫興源寺
福緣寺
輝特淖爾原始草原
馬拉嘎山冰川遺蹟
格日朝魯草原
僧格林沁博物館
努古斯台草原
努古斯台馬文化景區
嘎達蘇大牧場
烏力吉木仁山杏景觀廊道

著名人物

城市榮譽

中國金融生態示範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
國家園林城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