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黃羊(普氏原羚俗稱))

普氏原羚(普氏原羚俗稱)

黃羊(普氏原羚俗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普氏原羚(學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別名灘原羚、黃羊,1875年由俄羅斯博物學家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在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上發現並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黃褐色,臀斑白色。僅雄性有角,雙角角尖相向鉤曲。棲息于山間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帶,以數頭或數十頭為群,冬季往往結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為食。曾經廣泛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及青海。由於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該物種的數量下降,分布區範圍銳減,而現在普氏原羚只分布於中國青海省,包括青海湖周圍,以及天峻縣和共和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普氏原羚
  • 拉丁學名:Procapra przewalskii
  • 別稱:黃羊,灘黃羊,灘原羚,對角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牛科
  • 亞科:羚羊亞科
  • :羚羊族
  • :原羚屬
  • :普氏原羚
  • 命名者及年代:Buchner, 1891
  • 英文名稱:Przewalski's Gazelle
  • 英文名稱:Gazelle De Przewalski
  • 英文名稱:Gacela De Przewalski
  • 保護級別: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1875年,俄羅斯博物學家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在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上發現了這一中國特有的動物,但一直誤認為是藏原羚,直到13年後方才正式命名為“普氏原羚”。
化石記錄表明,中國西北許多地點都曾有羚羊分布。這說明在黃土高原形成之前那些較溫暖的地質年代裡,草原和森林交替分布時,羚羊是盛極一時的優勢動物種類。當青藏高原開始隆升,黃土高原逐步形成時,環境變化使羚羊產生了種的分化,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類群—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曾發現於內蒙古包頭地區(1923年採得標本)、鄂爾多斯南部;甘肅省肅南縣、肅北縣(1952年採得標本);寧夏銀川地區;新疆喀爾墩草原、卡爾求卡荒漠草原,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區東部;青海省的祁連山地區、阿爾金山地區等。以上地區的普氏原羚均已消失,只發現青海湖邊尚有分布。它們分布在湖東、鳥島和元者三個區域,範圍十分狹小。據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一年的連續統計估算,三個種群總數在二百隻左右,其中最大的一群在湖東,約有一百二十隻。
鳥島種群位於青海湖鳥島附近的荒漠草原中,面積約75平方公里。由於牧場圍欄使普氏原羚的活動和覓食受到了限制,而狼的捕食則使普氏原羚種群的恢復和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一種群僅存19-22隻。
元者種群位於青海湖東、元者村和湖東種羊場的中間地帶,與湖東種群緊鄰,面積為333平方公里,是歷史上分布於倒淌河流域的殘餘。二十世紀世紀六十年代初,倒淌河流域曾經分布著成千上萬隻普氏原羚。隨著種群分布區的人口密度相對較大,沒有狼群分布,數量約51隻(2000年的調查顯示,該種群可能已經滅絕)。普氏原羚集群活動,易於被獵殺,偷獵活動仍然存在。棲息地喪失和偷獵是元者種群面臨的直接威脅。
湖東種群位於青海湖的東北邊,面積約890平方公里。由於棲息面積較大,草場圍欄密度也較小,活動空間較其他兩個種群大,是數量最多的一個種群,約有120隻(2000年的調查顯示,該種群可能僅剩60-80隻)。迫於人類放牧活動的干擾,原來生活於典型草原區的普氏原羚不得不遷入沙漠、草地的生態交錯帶。當家畜轉入夏季牧場,沙漠中的普氏原羚會重新深入冬季牧場草原採食,當不得不和家畜共享食物源時,為了避開牲畜放牧的干擾,普氏原羚只得在傍晚和天黑後採食,而由於狼也在夜間活動,避過了牲畜的普氏原羚卻增加了與狼遭遇的機會。狼作為生態系統中的捕食者,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天敵。據調查,狼獵殺的動物多為老年和幼年個體,在被狼捕食的普氏原羚殘骸中,80%為普氏原羚幼體。專家分析,狼對普氏原羚幼體的獵殺將極度危害普氏原羚種群的生存,在這種捕食壓力下,普氏原羚將在50-100年內滅絕。
據有關資料顯示,二十世紀80年代初,環湖附近普氏原羚的數量超過1000隻;80年代末,降到了500-600隻;1995年,在環湖地區還生活有五個普氏原羚種群,分別在倒淌河鄉元者村一帶,湖東種羊場,鳥島附近,天峻縣快爾瑪鄉以及剛察縣哈爾蓋鄉與海晏縣甘子河鄉交界處,約有不足300隻。2002年,除了前三處外,後兩處地方的普氏原羚種群已經消失,2003年的調查中,種群已經不見蹤跡。普氏原羚已經成為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中種群數量最少的物種,現存估計僅約150隻左右。

形態特徵

普氏原羚體型似蒙古原羚,但體形比蒙古原羚略小,體長大約為110厘米左右,肩高約50厘米,雄羚長有一對具有環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內彎,角長約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壯,近角尖處顯著內彎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對鉤曲,這點與朝內後方彎曲的黃羊角不同。嘴唇黑色,頜下白色。成年體重雄性個體重約27公斤,雌性個體重約23公斤。尾巴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黃並略帶楮石色,秋末換毛,冬季毛色較淺,略呈棕黃色或乳白色,四肢內側和腹部著白色毛被,其中間為醒目的棕黑色尾巴。一旦受到驚嚇,普氏原羚臀部的白毛會豎起外翻,在綠色和黃色草地的反襯下格外醒目,警示同伴有危險臨近。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新疆、西藏昌都那曲地區東部。棲息地海拔高度為3400米左右。常活動於草甸地區。青海湖湖濱地區,是湖濱沙化草原地帶的代表種。
普氏原羚分布圖普氏原羚分布圖

棲息環境

棲息地為草原和沙丘。在青海省境內,普氏原羚系一種較典型的荒漠與半荒漠的有蹄動物,棲息於生長有麻黃、芨芨草、苔草沙鞭沙生針茅狼毒蒿屬等植被類型的乾旱環境中,其間還有數十米高的沙丘、緩坡和開曠的平地,且沙丘深處常作為它們的隱蔽所。 普氏原羚棲息在比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帶,一般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從不到達更高的山巒,也不到純戈壁地帶活動,所以被稱為“灘黃羊”。

生活習性

它有季節性水平遷移現象,集群活動,群體大小從數隻到五六十隻不等。像其他許多有蹄類動物一樣,普氏原羚也有同性聚群現象。在非繁殖季節,同一性別的個體聚在一起活動。冬季成群向南遷移,到植被較豐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區,夏季復又北返。視覺和聽覺非常發達,但嗅覺較差,生性機警,行動迅敏,能夠在大範圍內活動覓食。普氏原羚受驚後雖會逃至遠處,但是待危險過後又會回到原來地點,具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區域。
結群生活。夏季一般數隻或10多隻結成小群;在冬季每群可達30隻以上,但也遇到過6隻和12隻的群體。普氏原羚是小型精飼型反芻動物。食物主要為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莖葉,冬季則為乾草莖和枯葉,少量多餐,每天有多個較短的採食周期,忍耐乾旱的能力較強。
普氏原羚主要在草地上尋覓食物,沙丘為其臥息反芻的地點。普氏原羚在植物生長季節非常挑食,僅選擇性地啃食禾草、苔草的柔嫩部分和雜類草,但普氏原羚取食對家羊有毒的披針葉黃華的嫩葉,其解毒機理及其意義尚不明了。冬季植物枯黃,普氏原羚取食枯枝落葉或枯草。積雪很厚時,飢餓的普氏原羚不得不刨開雪被,啃光雪下一切可食的殘枝敗葉。通過食性對比分析發現,普氏原羚選擇的植物種類多,與氂牛、藏羊取食對策互補。這說明適當密度的普氏原羚不會對牧業生產造成影響。
普氏原羚奔跑時像離弦的箭,姿勢與眾不同,它將前肢與後肢分別並在一起,後肢用力後蹬,身體躍入空中,前肢前邁,著地時用力後撐,這種跳躍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線,分外優美。
普氏原羚喜集群活動,群體大小從數隻到50-60隻不等。像其他許多有蹄類動物一樣,普氏原羚也有同性別個體聚群現象。即在非繁殖季節,同一性別的個體聚在一起活動。雌羚產羔後,幼羚跟隨母羚一道活動,直至成年。

繁殖方式

每年11月底,當草原上刮來凜冽的北風,青海湖上凍時,普氏原羚進入發情季節。這時,雌性普氏原羚群和雄性普氏原羚群合群形成較大的繁殖群體。(有時年老體弱者被驅出繁殖群外。但繁殖期一過,這些公羚又合群生活。)那些雄羚發出陣陣高昂的咩叫,在草地上圈占一個個“求偶場”,不停地在“求偶場”的邊界巡視,不時在求偶場的中央呼喚雌羚,但不讓其他雄羚進入。這時,雌性普氏原羚群仍然像其他季節一樣,每天出入沙地到草原覓食。雄羚的“求偶場”就建在雌性普氏原羚群每天進出沙地的必經之路上,當雌性經過雄性的“求偶場”時,占據“求偶場”的雄羚會趁機與之交配。雌羚7月產羔,通常每胎1羔。羚羔出生後幾分鐘即能站立,在草叢中躲藏幾日後,即能隨母羚一塊奔跑。
普氏原羚的發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這時,雌雄合群形成較大的繁殖群體。雄性有爭偶現象,但爭鬥並不激烈,勝者率領數隻到20多隻雌羚羊一起活動,敗者往往尾隨群體伺機交配,或離開群體另覓新歡,有時也會有一雄一雌同居的情況。產仔期間群體暫時解散,雄獸結成小的團體或單獨活動,雌獸則單獨到山凹的高草叢或灌木叢等較為僻靜的地方分娩,雌羚7月產羔,每胎產1仔,偶有2仔,羚羔出生後幾分鐘即能站立,幼羚跟隨母羚一道活動,直至成年。雄羚不參予哺育幼羚。

種群現狀

僅中國青海省青海湖四周僅殘存有3-4個種群,即鳥島附近1-2群,約37隻;湖東種羊場及小北湖一帶生存有70隻左右;湖之北岸剛察縣察拉灘的1群約70-80隻。總數量恐不足200-350隻。
普氏原羚(圖11)普氏原羚(圖11)
據1986年的調查及訪問了解,當時種群尚有350隻左右,不僅數量未增長,反而急劇下降,可以認為該種是世界上有蹄類中最瀕危的一個種。其致危原因是人類活動的嚴重影響,表現在:
  1. 棲息地的縮小和破碎化。各個活動區域草場嚴重退化,沙化面積逐步擴大。以前茂盛、豐富的草場,現在以狼毒花等雜草替代,草場質量急劇下降,鼠害嚴重,裸地、灘涂地增多,家畜超載。1949-1987年間,青海湖周圍人口已由過去的2萬增加到9萬,因而房舍不斷興建及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增加了20倍),致使普氏原羚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棲息生境支離破碎;
  2. 自1949年至今,湖周地區的牲口增加了3倍,占據了普氏原羚的食物場,食物壓力增大。家畜和普氏原羚的衝突嚴重。普氏原羚沒有固定的覓食地、飲水地、活動區域家畜數量過多,牧場超載嚴重,造成了與家畜爭搶奪食、你進我退、你退我進的現象。
  3. 現有種群的群體過小,且由於人為所造成的阻礙,使湖東與湖西間的種群彼此隔離。近親繁殖的結果,也很可能導致種群衰退;近親交配。根據統計學,一個種群數量過小,遺傳多樣性也會減少,而遺傳多樣性的減少容易產生遺傳漂泊,這種現象使種群數量十分脆弱,並且導致種群多樣性的喪失。由於目前普氏原羚種群的群體過小,種群之間相互隔離,不能進行基因性交流,因此,導致近親繁殖。這也是導致普氏原羚種群數量衰退的主要原因。
  4. 偷獵現象依然存在。自1988年劃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後,年近間仍有非法獵殺發生。如1994年12月,在共和縣倒淌河鄉有人用半自動步槍獵捕普氏原羚(數量不詳);且將草場引燃,燒毀草場面積約1000畝(據陳立偉於1995年春夏的實地調查)。
  5. 圍欄對普氏原羚自然活動的阻隔。在普氏原羚活動、交配、繁殖期間,圍欄極大地方便了狼和狐狸對普氏原羚的捕獵,限制了普氏原羚的活動區域,增加了普氏原羚的死亡數量。
  6. 缺乏水源。
  7. 外寄生蟲疾病發生率較多,並導致普氏原羚死亡現象。
  8. 吃垃圾現象較多。在多次的考察當中看到,普氏原羚吃垃圾以後,導致消化不良而死亡現象較多。家畜和野生動物舔食鹼鹽和吃其它東西的原因較多,經常是由於礦物質特別是食鹽和鹼鹽的缺乏、鈣不足、微量元素(鐵、銅、鋅等)缺乏和維生素的缺乏,以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消瘦和味覺異常而喜歡舔食各種異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EN)動物。
1999年中國的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中將其列為極危級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2005年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15大工程之一。
列入1988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該種被列為Ⅰ級保護動物。
普氏原羚是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少的物種,但嚴格執法仍待加強。保護措施建議普氏原羚系中國甚或世界上有蹄動物中處於最瀕危的物種,若不採取進一步的保護措施,恐有隨時滅絕的危險。
建議如下:
1、 立即加強宣傳保護該物種的重要性與意義;
2、 嚴禁獵捕,違法必究;
3、 立即組織實地考察,在取得第一手生態生物學資料的基礎上制定有科學依據的保護或恢復計畫,並劃定自然保護區;
4、 進行種群生存力分析及遺傳多樣性的研究,為種群的恢復提供科學依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