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廟

莫力廟

莫力廟沙湖旅遊區,位於通遼市區西南四十五公里處。這裡水草豐美,魚羊肥壯,風光秀麗,鳥語花香,被譽為"通遼西湖""沙海明珠"。目前,莫力廟沙湖旅遊區不僅以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世界最長的人工沙壩而著稱中外,以具有神奇傳說的莫力廟和景色宜人的"沙海明珠"而令人嚮往,而且還以莫力殿、八柳坪、碧蓮池、響水橋、龜池島、南洋半島、燕窩群島、北冰洋水上餐廳等沙湖八景,蒙古包群和全魚宴席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吸引遊客。這顆璀璨的沙湖明珠是通遼人民的驕傲,是塞北獨具特色的旅遊區,每年都接待二、三十萬中外遊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力廟
  • 位於通遼市區西南
  • 被譽為:"通遼西湖
  • 始建:於清順治年間
基本簡介,旅遊設施,歷史沿革,名稱由來,採訪資料,莫力廟的過去,近代的莫力廟,鼎格爾井,

基本簡介

莫力廟
莫力廟位於通遼市莫力廟蘇木莫力廟嘎查。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2),後經康熙、雍正、乾隆逐代不斷擴建,規模越來越大。
莫力廟的主體建築群為一幢安放本廟歷世活佛“舍日利”(靈堂)和九九八十一間大殿。廟周圍四十公里之內土地、人民及一切出產皆屬廟有。

旅遊設施

莫力廟沙湖旅遊區交通發達,通訊暢通,食宿方便,遊樂設施多樣,旅遊區有五人餐廳和餐飲一條街,一次可接待二千人就餐。
水庫自產鮮魚,無污染,品種全,有江南家魚、塞北鯉、鯽、名貴魚種銀魚、甲魚、武昌魚;在過棧住宿方面,有大遊船、腳踏船、碰碰船和玻璃鋼快艇,供遊人乘坐,有萬人浴場和湖彎沙灘供遊人水浴沙浴,有豪華歌舞廳和露天舞場供遊人唱歌、跳舞。
此外,旅遊區還設有商貿街、垂釣處、神佛殿、照相部等多項遊樂服務項目。
陽光、沙灘、清澈的庫水,湛藍的天空,莫力廟水庫波光瀲灩,遊人如織。
這裡是觀光遊覽,消夏避暑的理想所在,她的美麗風光將使您流連忘返。

歷史沿革

在“文化大革命”中,這座聞名遐邇的廟宇被夷為平地。
2007年在集寧寺(莫力廟)原址上舉行了莫力廟復建工程奠基典禮,通遼市金盾公司計畫投資七千萬元開始莫力廟復建。
據了解,目前正在緊張施工建設中。其中大雄寶殿已按原貌復建竣工。三尊主佛、十八羅漢、文殊、普賢菩薩巨型銅像已安放大殿中。
訪莫力廟最後兩位喇嘛來源:
飄過蒙古草原,滾滾的黃沙掩蓋了逝去的文明,當年蒙古草原的第一寺在歷史的煙雲中黯然逝去,留在人們腦海中的是無限的感慨。
莫力廟——一個曾經集文化、歷史、學術、商業等眾多學科於一體的文明古寺在文化大革命的一場浩劫中化為灰燼……
2007年8月29日,莫力廟——這一歷史性建築群被批重建,帶著這振奮人心的訊息,2007年11月14日,記者再次來到了莫力廟,穿過歷史的風沙,讓我們再一次回首已經逝去多年,卻依然留在人們鮮活記憶中三百餘年的歷史文明……

名稱由來

莫力廟,位於通遼市城區沿303國道向西行至28公里處,事實上莫力廟並不是這座廟的原名,它的原名叫做集寧寺,莫力廟只是根據當時集寧寺所在的位置叫出來的。
因為集寧寺座落在西遼河西來南下又東去的拐彎處,所以當時居住在此地的蒙古族居民便以“莫林”(彎子)加上“廟”(漢語)來指代集寧寺,後來人們漸漸地叫白了,變成了“莫力廟”。
直到如今,通遼市人仍有很多隻知道莫力廟,不知集寧寺。11月14日,記者見到了莫力廟的老居民韓拉西舍冷,老人家今年已經64歲,他給記者講述了莫力廟名字的由來和他當年聽說的故事。
據韓拉西舍冷老人的回憶,在他小時候,上輩人就給他講過莫力廟的由來。
傳說是達爾罕王去京城看望自己的外甥,也就是當時的順治皇帝,在一次用餐時,達爾罕王喝醉了酒,引起了順治皇帝的不滿,未等酒宴結束,順治皇帝便離開了,酒宴不歡而散,達爾罕王也十分生氣,一氣之下回到了草原。
回來後達爾罕王怎么想怎么覺得自己沒面子,於是便萌生了一個想法——出兵攻打京城。於是立即糾集了幾個盟的王公開始準備。順治皇帝得到訊息後,更加惱火,也決定與達爾罕王大打一場。
就在這時,達爾罕王的妹妹皇太后聽到了此事,她迅速找到了順治皇帝,並且告訴他,達爾罕王最信服的是五台山的喇嘛阿完確丹,就連達爾罕王的喇嘛兒子都讓阿完確丹去訓導,如果讓阿完確丹去和達爾罕王說和一下,這場戰事就可避免了。順治皇帝聽了母親的話後,覺得有道理,本來自己也不願意打這場親戚仗,於是就找到了阿完確丹,並派他去說服達爾罕王。
沒想到,達爾罕王還真如自己的妹妹所說,一見到阿完確丹,就消了胸頭之氣,立即打消了攻打京城的想法。
其實達爾罕王心裡也明白,皇上托人來說情是給個金台階下,自己為爭一口氣,落下個叛亂的罪名也不值得。
就這樣兵也不發了,仗也不打了,氣也不生了,達爾罕王的面子也找回來了。他想了想,這次能平息此次事件,功勞最大的就是阿完確丹,於是便又萌生出一個送一點什麼給阿完確丹的想法,便決定在蒙古草原建一座寺廟以表對他的謝意。
建廟的想法提交給皇上後,正符合順治的意願,因為順治也想用宗教的手段來訓服蒙古人,於是就由朝廷撥款在科爾沁草原建一座廟,在選廟址的時候,孝莊文皇太后想起了她省親回科爾沁時的一件奇怪的事。
當她的鳳輦路過西遼河拐彎處時,看見一片水草豐美的草地上,一群喜鵲和一群兔子在打架,她問一隨從,那是為什麼,那人略通風水之道,便回答說那是一塊風水寶地,都想占有。
於是集寧寺,也就是如今的莫力廟就在此地建立了起來。
在建廟之初,其艱辛不可想像,有史料記載,卓里克圖親王僅為從幾百里外的阜新、黑山一帶拉石頭就組織了浩浩蕩蕩的一千戶民工及一千輛勒勒車整整拉了十年,建廟所用的木材多是郭爾勒斯王用五百輛勒勒車從大興安嶺等地運來的。康熙初年,一座兼具藏式召廟風格及中原廟宇特色的廟宇終於竣工了。後又經雍正、乾隆歷代不斷擴建,建成了占地21600公頃,8條大街,14條小巷,廟宇幾千間,喇嘛3000餘人,護院僧兵2000餘人的佛教聖地。

採訪資料

莫力廟的過去

莫力廟建成後,被稱之為“蒙古草原第一寺”,據韓拉西舍冷老人講,當年從通遼老二百往西全是莫力廟的領土。現在莫力廟的整個村莊,當年全是廟宇建築的一部分。在莫力廟的採訪中,韓拉西舍冷大叔還告訴記者,在莫力廟蘇木還住著一位曾經在莫力廟當過喇嘛的87歲的老人。在莫力廟布林嘎查的農家院裡,記者見到了這位和藹的格波加木蘇大叔,他告訴記者,莫力廟有四大喇嘛學塾,當時他是扎布倉的一位廟喇嘛,從7歲至27歲他一直在廟內負責誦經的工作。在早些年,莫力廟每年要舉行四次廟會,其中最為盛大熱鬧的是農曆六月初七到六月十五的“薩噶日查嘛會”,這就是跳鬼的盛會,幾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王公貴族、僧侶、農牧民都會在這一天前趕到。還有莫力廟下屬的廟宇,都會拉著紫紅色穿著的喇嘛隊伍奔來。可以說,六月初七的盛會每次都在萬人以上,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帳篷、窩棚、在盛會之前,就像雨後蘑菇似的布滿莫力廟周圍,趕廟會的人們一下子給莫力廟帶來了人歡馬叫的熱鬧氛圍。廟會一開,廟門即大敞四開,燒香的、拜佛的、上供的、磕頭的、許願的一下子都湧入廟內,與此同時,廟東二里處開了個“集”,農民買賣糧食的,牧民買賣牲口的,以貨換貨,以物換物的在此雲集。發展到後來,就成了現在的小街集。聞訊趕來的旅蒙商人在地上插一稈大旗特別引人注目。鼓樂聲響起,許多帶著鬼、神、鳥、獸等各種面具的喇嘛開始誦經跳鬼了。這就是驅鬼酬神的宗教舞蹈,有“斬鬼”、“送崇”的程式。喇嘛們分段表演“骷髏”、“鹿神”、“牛神”、“天師”等舞。再加進喇嘛下神、老嫗、求神等十分精彩。觀賞跳鬼是趕廟會人們的一大快事。喇嘛們跳得認真,觀眾們看的開心,一陣陣笑聲盪起,在虔誠的祈禱聲,口乾舌燥的叫賣聲,以及人走車來的喧鬧聲,融合在一起格外能鼓動人的情緒,特別是六月十四日舉行火燒“騷日”(用紙、木棍糊的頂有骷髏,代表鬼怪的偶像)的儀式時,人山人海的,都懷著驅邪祈福的心理,涌動著、歡呼著。廟會期間的莫力廟香火最盛,香菸籠罩,多日不散。在格波加木蘇大叔做喇嘛的時候,廟的住持是一名叫那可旺燒雞贊三的人,在他之後,一名叫額爾頓尼莫日根成了莫力廟最後一任主持。

近代的莫力廟

在布林嘎查的採訪中,記者得知,除格波加木蘇以外,莫力廟還有一位喇嘛,他就是住在科左後旗花燈套海的哈撒,11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花燈套海,老人家告訴記者,今年他已經71歲了,8歲至12歲期間,他在莫力廟做廟喇嘛,在那段期間,恰巧是莫力廟被毀的日子。據哈撒告訴記者,他在廟內做喇嘛的時候,活佛額爾頓尼莫日根曾經跟他講過莫力廟的衰退:清王朝被推翻的前一年,東北的大軍閥張作霖幫著莫力廟建起了莫力廟衛團。當時,張作霖和吳俊升還把軍隊派進去住過一段時間。後來,熱河軍閥湯玉林和張作霖鬧翻的時候,就派了他的第七旅襲擊了莫力廟,這場戰爭打了三天兩夜,廟裡的軍人和喇嘛四處逃散,莫力廟損失慘重,一千多喇嘛最後只剩下二三百人。1931年,莫力廟的小佛爺白起又投靠了日本人。“九·一八”事變後,由李海山等率領的遼北蒙邊騎兵第一二路軍為保衛通遼城和日寇展開了殊死的博斗,12月21日,小佛爺白起竟帶了三千多人幫著一千五百名左右的日本羽山聯隊撲向了餘糧堡,去打抗日的李海山部隊,戰爭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2月16日,小佛爺以及日本的羽山聯隊被李海山部隊打回了莫力廟。當天晚上,騎兵一二路軍又組成了抗日“敢死隊”,三百人深夜摸進莫力廟,當時還有熱河陸軍第九旅援助,步炮兵相配合,三面夾擊,白起與羽山聯隊傷亡慘重,又向餘糧堡方向狼狽逃竄。再後來,這個小佛爺又幾次幫助日本鬼子打中國人。哈撒激動地告訴記者,就是這個人,帶來了莫力廟的戰事,莫力廟的災難。由此,莫力廟開始一蹶不振。
據史料記載,莫力廟共有12座副寺,對此,格波加木蘇大叔告訴記者,這個數字是連同敖包都算在內的數字,事實上,當時的莫力廟只是由五個大廟組成的寺廟群。文革期間,這座由五個大廟組成的建築群,號稱“蒙古草原第一寺”的莫力廟被毀的只剩下一座當年給皇帝念經的蘇克沁殿了。文革結束後,剩下的莫力廟部分殘垣仍未躲過被毀的命運,當時莫力廟的“土皇帝”下令拆廟,幾個尚存廟中無親可投的喇嘛背著鋪蓋流著淚走了。於是,拆廟的磚建了莫力廟蘇木的辦公室和院牆,帶著彩繪的雕梁、立柱做了辦公室的門窗,殘磚亂瓦被農牧民蓋了豬圈、牛棚……
1979年這座宏偉的建築群被徹底夷為平地。格波加木蘇告訴記者,最後一位活佛圓寂時,木乃伊狀的屍體被停放在水晶棺內,後來被人砍下了頭腦燒毀,有一位好心人把骨灰帶走後揚進了渤海。如今的莫力廟,露出地面的青磚還有些許顯露出地面,韓拉西舍冷大叔告訴記者,當年在村民挖取莫力廟的基石用於建築時,一直挖出地下水也未挖到基石的底部。在遺址不遠處,一個亭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韓拉西舍冷大叔告訴記者,這口井也是當時莫力廟被毀後遺留下的,它的名字叫鼎格爾井,雖然井已廢棄,但直到今天,井口還張著……像是在對人們傾訴,莫力廟那些更久遠的故事。

鼎格爾井

隨著時間的推移,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給了人們信仰的自由,一些佛教信徒和廣大人民民眾日夜祈盼能夠重修莫力廟。2007年8月29日,投資人,佛教信徒趙煒與莫力廟蘇木簽定了建廟契約。目前,新時代下的莫力廟正在開工建設之中。讓我們祝願:走過硝煙瀰漫的戰火,擁有300餘年歷史文明的莫力廟早日建成,再展當年繁華風采。
位於通遼市科爾沁區莫力廟蘇木境內的莫力廟,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經清世祖福臨御批撥款後由孝莊文皇后的哥哥達爾罕王主建,工程歷時十年,於康熙初年建成。後又經雍正、乾隆歷代不斷擴建,規模越來越大。1820年春天,清廷賜九龍金匾一方,命名為“集寧寺”。當時,莫力廟在藏傳佛教界極富盛名。莫力廟在鼎盛時期,有福全寺、隆佑寺等副寺共十二座,樓堂廟宇幾千間,喇嘛3000餘人,護院僧兵2000餘人,占有土地面積21600頃。可惜這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剎,在“文革”中被拆毀。2007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趙煒先生髮願十方信開始了對集寺的復建工作。工程歷時兩年,規模浩大。新落成的集寧寺大殿雄踞莫力廟地區海拔最高點,銜草原,接良田,氣勢雄偉;朱紅牆,綴金頂,古色古香,大殿內佛光普照,令人肅穆,四柱盤龍,氣度非凡,銅胎貼金的三世佛高過五米,法相莊嚴,萬佛閣佛光熠熠 ,人佛歡喜。沉寂了三十餘年的莫力廟遺址重現生機。經聲佛號,詳雲繚繞,人們心中這一佛教聖地又恢復了昔日的輝煌。集寧寺於2009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初九)上午九時舉行開光典禮。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長吳占友活佛、享譽佛教界的瀋陽法輪寺的住持夏壩活佛親臨開光大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