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旗卡鎮

甘旗卡鎮

甘旗卡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甘旗卡鎮是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旗卡鎮
  • 外文名稱:Gan Qi card town
  • 別名:甘旗卡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
  • 下轄地區:鐵東社區、瑪拉沁街社區、大青溝街、甘旗卡街第二、甘旗卡街第五
  • 政府駐地:甘旗卡
  • 電話區號:0475
  • 郵政區碼:028100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通遼市南部
  • 面積:全鎮總土地面積201萬畝
  • 人口:97000
  • 方言:漢語東北官話蒙古語科爾沁土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大青溝阿古拉草原
  • 機場:暫無
  • 火車站甘旗卡站
  • 車牌代碼:蒙G
基本情況,通訊交通,公路,鐵路,內部交通,農村經濟,轄區範圍,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林木質資源,礦產資源,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特色產業,文教衛生,

基本情況

位於通遼市東南部,地處東經121°30′~123°42′,北緯42°40′~43°42′之間。東北部與吉林省雙遼市接壤;東部和南部與遼寧省彰武、康平、昌圖縣相鄰;西部和北部與庫倫旗、奈曼旗、開魯縣、通遼市和科左中旗相連。旗所在地甘旗卡鎮距通遼市駐地通遼市79公里。
總土地面積2175平方公里,耕地40萬畝,總戶數23415戶,總人口9.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6萬人,城鎮居民5.1萬人,農村勞動力人,全鎮人口中絕大多數為蒙古族,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蘇木鎮。下轄43個嘎查村,10個居委會,2009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4151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900元。全鎮現有大小畜151920頭只,其中黃牛83531頭,羊58467隻。2009年全鎮實現糧食總產1億斤,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2.4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151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10900元。2010年該鎮主要經濟目標是:財政收入完成3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6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2208元。

通訊交通

公路

交通四通八達。國道304線貫穿南北,省道305線橫貫東西,以國道、省道為主線,以鄉村公路為支線的公路網已經形成。此外,大鄭鐵路、京瀋高速鐵路通遼連線線、還通過這裡。長春至深圳高速公路也在籌建中,甘旗卡距通遼市飛機場70公里,距瀋陽市190公里、距長春市280公里。
甘旗卡鎮行政中心城市設計甘旗卡鎮行政中心城市設計

鐵路

甘旗卡站為大鄭線,通新客專中間站,甘庫鐵路起點站。在大鄭線上行方向距離大虎山站180公里,下行方向距離雙遼站190公里。車站地位在通遼市排行第二,僅次於通遼站。2016年通遼至京瀋高鐵新民北站已開工,甘旗卡站為通新客專中間站之一。2018年12月29日通新高鐵通車甘旗卡站有高鐵動車停靠。

內部交通

城鎮功能日臻完善。甘旗卡鎮區22.8平方公里,鎮區人口6萬人。現已完成環城路、迎賓大道、世紀廣場、雙合爾公園、集中供熱、自來水除鐵除錳、給排水改造、街路拓寬改造等城鎮基礎設施工程。鎮區黑色瀝青路已達28公里,鎮區日處理垃圾90噸。通訊便捷,全鎮有固定電話2萬部,43個嘎查村全部通程控電話,行動電話5萬部,可實現全球漫遊。有線電視網路覆蓋整個城區。13個嘎查村通有線電視,有9個嘎查村吃上了自來水。40個嘎查村通上了公共汽車。全鎮共有完全國小9所,在校生4900餘人。全鎮有醫院、衛生院7所,17個嘎查村設立了衛生室,基本能解決人民民眾就醫難的問題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發展態勢良好。2009年全鎮播種總面積36.6萬畝,糧食總產量32546噸,其中玉米播種面積27萬畝,總產量2萬噸;特色種植業:瓜類播種面積0.5萬畝,總產量17500噸,大地蔬菜500畝,總產量450噸;溫室大棚蔬菜645畝,總產量1300噸。水稻3萬畝,總產量1.25萬噸。2009年末,全鎮存欄大牲畜和羊196670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91730頭(匹),其中牛存欄79357頭,馬存欄11692匹;羊存欄104940隻,其中綿羊42013隻,山羊62927隻。存欄生豬52611口;年末實有家禽13萬隻,其中鵝2萬隻。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現有林地62 萬畝,森林覆蓋率19%。木材蓄積量150萬立方米,有木材加工企業20家,年加工木材54萬立方米。

轄區範圍

甘旗卡鎮:轄 鐵東第二、鐵東第一、瑪拉沁街第一、甘旗卡街第一、甘旗卡街第三、大青溝街、瑪拉沁街第二、甘旗卡街第二、甘旗卡街第五、甘旗卡街第四10個居委會;浩坦塔拉、甘旗卡、北甘旗、朱家窩卜、新勝屯、查斯營子、哈拉海甸子、新營子、西好力保、腰好力保、東好力保、孫家坑、二十家子、三家窯、台吉營子、沙家窩堡、蓋頂17個村委會;哈日阿拉嘎、哈布哈、嘎日哈、哈吐塔拉、布德恩、海斯、束力古台、溫都乎、塔本乎、胡力斯台、哈日烏蘇、敖寶哈日烏蘇、輝吐哈日烏蘇、烏旦塔拉、烏日都塔本諾義都、輝吐塔本諾義都、麥力吐、巴潤阿克台、輝圖阿克台、毛希改烏蘇、烏日都阿克台、嘎其毛都、明嘎塔哈日烏蘇、敦達哈日烏蘇、烏日都哈日烏蘇、巴嘎要魯、烏日都章文塔拉、烏日都烏那嘎、巴彥塔拉、巴潤海拉斯台、烏日都來申台、龍音艾勒、合日呼舒、伊和要魯、良沙布日、阿拉嘎烏合爾、翁斯德、準海拉斯台、郭家窩堡、黑馬艾勒、輝圖來申台、滿斗、輝圖烏那嘎、輝圖章棍塔拉、蓮花吐、道布代、潮海蘇莫47個嘎查;大青溝林場。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甘旗卡鎮總土地面積2175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6萬畝,林地 62 萬畝,草牧場105萬畝。土地資源豐富。

水資源

甘旗卡鎮轄區有河流2條,水庫塘壩4座,湖泊6個,地下水貯量豐富。

林木質資源

木材(楊木):蓄積量150萬立方米,年加工木材54萬立方米,鎮內有中小型木材加工企業20家。

礦產資源

天然矽砂總存量150億噸。產品主要用於玻璃製造、油田壓裂、工業鑄造、民用建築等,原料遠銷日本、韓國、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國家和地區。

地理環境

甘旗卡鎮地處科爾沁沙地與松遼平原交接地帶,除東鄰東、西遼河交匯處有占總面積不到3%的沖積平原處,其餘全部為沙坨草甸交錯、沙丘連綿,以沙地沙丘為主要特徵。境內海拔最高為308.4米,最低為88.5米,呈現由西南向東北的崗狀沙丘,再向東南沖積平原傾斜的地形。全旗除大、小土爾基山和阿古拉山外,無其它山峰。“大青溝”距旗所在地西南24公里,總面積3 183公頃,溝長20公里,溝兩岸寬200~300米,溝深50米左右,溝底水面寬2—4米,水深1米左右,溝坡坡長70~100米,坡度20~30度。地質構造體系屬於西遼河沉降帶,由西遼河流域沖積沙土和長期複雜地質運動,經地表徑流與地下水潛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兩大溝壘,橫斷面是人字形,面積789公頃。氣候屬於北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向內蒙古溫帶半乾旱氣候區過渡的地帶。年降水量在450~550毫米左右,6月至8月份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溝內年平均相對濕度比溝外大20~25%左右。日照資源豐富,在2 800小時以上,年平均溫度6.1℃。

氣候條件

地處中溫帶亞濕潤邊緣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明顯,春季易乾旱、多大風天氣;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溫涼少雨,易秋旱;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5.8℃。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在零下15.1℃,7月最熱,平均氣溫在23.8℃,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東部地區零下33.9℃,年極端最高氣溫在36.2℃。作物生長期穩定,通過20℃以上的初終間隔日數為224天,25℃以上的初終間隔日數在192天。4至9月太陽總輻射量自西向東為78.07至79.28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65%至66%,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888.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451.1毫米。由於受季風強弱影響,年際降水量變化較大,季風分布不均。極端年最大降水量達597.4毫米,東部地區為801.6毫米,出現在1959年。年最小降水量為262.3毫米,出現在1967年。日最大降水量出現在1975年7月3日,為111.9毫米,東部地區出現在1969年8月17日,為122.3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至8月份。
內蒙古4A級景區大青溝位於科左後旗甘旗卡鎮內蒙古4A級景區大青溝位於科左後旗甘旗卡鎮

特色產業

全鎮農牧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規模化種、養殖近幾年不斷上檔次、上水平,已初步形成了以菌菜為主的設施農業豬、牛、羊為主的養殖業及林草、勞務業四大產業。
設施農業產業。有設施農業村14個,現有大棚300棟,占地面積412畝,年規劃新建蔬菜大棚500棟,力爭在5年內實現“設施農業建設樣板工程鎮”目標。
畜禽養殖產業。有養牛專業村1個(好力堡村),2008-2010年規劃發展養殖專業村13個,建養殖小區8個。5年實現“一村一品”產業格局。重點抓好新勝屯養禽小區、伊胡塔綜合養殖區、好力保養牛小區建設。
勞務產業。抓住城關鎮優勢,擴展勞動力在甘旗卡鎮城區就近轉移空間;抓好素質培訓,為外出務工人員搭建更多就業平台。1—6月份共完成勞務輸出8972人次,穩定6個月輸出 4688 人次,完成技能培訓316 人次。

文教衛生

全鎮現有中學4所,國小36所。農科站3個,科普協會1個,專業技術人員9名。衛生所21個,衛生院2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