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地

躬耕地

躬耕地一般是指諸葛亮躬耕地,史料主要有三處記載: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今襄陽隆中),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曰:亮家於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諸葛亮集.文集.黃陵廟記》一文中,諸葛亮說:“仆躬耕南陽(今襄陽隆中)之畝,遂蒙劉氏顧草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躬耕地
  • 作品別名:諸葛亮躬耕地、躬耕南陽
  • 創作年代:漢末三國
  • 作品出處:《出師表》、《三國志》
  • 文學體裁:表
  • 作者:諸葛亮
解釋,介紹,躬耕南陽郡文史記載,躬耕襄陽隆中的邏輯,躬耕地考證,諸葛亮躬耕地有南陽、襄陽之爭,

解釋

讀音 :gōng gēng dì
解釋:親自耕地
出自於(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今襄陽隆中)。”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附:出師表全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 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 )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補闕(quē)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附:《隆中對全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在學術範疇內的歷史爭議問題演繹成廣大客群被接受的“常識”,這是歷史的悲哀。
躬耕地
躬耕地
《隆中對》 翻譯
諸葛亮親自在隆中田地中耕種,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yuè)毅相比,當時人們都不承認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潁川的徐庶與諸葛亮關係甚好,說是確實這樣。
適逢先帝劉備駐紮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可如同一條臥著的龍啊,將軍是否願意見他?”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能你去他那裡拜訪,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軍你應該屈尊親自去拜訪他。”
因此先帝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於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治崩潰,董卓、曹操先後專權,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智慧與謀略淺薄不足,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停止,先生認為該採取怎樣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獨掌大權以來,各地豪傑同時興起,占據州、郡的人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歷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用得到,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你是否有占領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高祖憑藉它建立了帝業。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漢中,那裡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占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到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拿著飯和水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么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與諸葛亮的關係一天天深厚起來。
關羽、張飛等不高興,劉備就解釋給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有了水一般。希望你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關羽、張飛才不說了。

介紹

具體躬耕於何處?南陽郡的哪個地方?歷史有明確記載:
裴松之注三國志: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酈道元水經註:沔水又東逕隆中,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云: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
兩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分別講了諸葛亮躬耕隴畝在襄陽城西的南陽鄧縣隆中。 三顧草廬發生在襄陽城西沔南的隆中。 兩個的相互印證。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對諸葛亮在襄陽的活動也多有描述,胡三省對鑒有詳細的註解。這是我們能查到的最早、最權威的躬南陽的註解: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郡,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事見六十五卷漢獻帝建安十二年。〕"
而建安十二年記載了什麼呢?再看
"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亮從父玄,為豫章太守,將亮之官。會漢朝以朱皓代玄,玄與亮往依劉表。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按東坡詩萬山西北古隆中也。故其萬山詩云:「回頭望西北,隱隱龜背起;傳雲古隆中,萬樹桑柘美。」〕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崔烈事靈帝,以入錢為公。〕"
這裡說的很明白,躬耕南陽指的就是在襄陽附近的南陽鄧縣隆中。諸葛亮躬耕期間還和朋友們在襄陽一起學習。
而歷史明確講躬耕地在現在南陽市臥龍崗的,是元代資料,已離諸葛亮時代甚遠。

躬耕南陽郡文史記載

(一)王隱《蜀記》:“晉永興(公元304-306年)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曰:‘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諸葛亮故宅銘》)。據《晉書·劉弘傳》:“太安(公元302-303年)中,張昌作亂,轉……荊州刺史,率前將軍趙駿等討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進據襄陽。”可見,上引<蜀記>李興文中的前三句乃記劉弘受命平張昌事,時劉弘“自方城至宛、新野”,即在“沔之陽”。而後兩句記劉弘“進據襄陽”以後事,這才登隆山,“至隆中,觀亮故宅”。王隱,東晉初人,史學家。
(二)《晉書·習鑿齒傳》:“習鑿齒,襄陽人也。……既罷郡(原為榮陽太守)歸,與秘(桓溫弟)書曰:‘吾以去五月三日來達襄陽,……每定省家舅,從北門人,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
(三)習鑿齒《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20里,號曰隆中。”(《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習鑿齒,既是襄陽人,又是史家。他去諸葛亮不過100多年,他的話,是可信的。
(四)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下》中“沔水又東逕隆中”條註:“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劉弘字, 《晉書》本傳作‘和季’)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李興一名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諸葛亮故宅銘》)。”此條可與上引(一)對照起來讀。
(五)南蕭梁鮑至《南雍州記》記載:“隆中諸葛亮故宅,有舊井一,今涸無水。盛弘之記云:井深五丈,廣五尺,堂前有三間屋地,基址極高,雲是孔明避暑台。宅西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為梁父吟。因名此為樂山。先有人家居此宅,衰殄滅亡。後人不敢復憩焉。齊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長九寸。獻晉安王,習鑿齒又為宅銘。”
(六)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萬山,一名漢皋山,在(襄陽)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郡鄧縣分界處,古諺曰:‘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 諸葛亮宅在縣西北二十里。”
(七)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又曰襄陽西北十餘里,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襄沔記曰晉永興中,鎮南將軍襄陽郡守劉弘,於隆中諸葛故宅立碑表廬,使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諸葛亮宅,按蜀志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即此宅也。今有井,深四丈,廣尺五寸,迄今壘砌如初”。
(八)北宋王欽若等輯《冊府元龜》記載:“蜀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先主詣亮,凡三往,乃見”。“蜀諸葛亮居隆中躬耕,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九)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初,琅邪諸葛亮襄陽寓居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十)南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記載“初,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
(十一)南宋鄭樵《通志》記載:“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遂家於南陽之鄧縣,相距襄陽城西二十餘里,號曰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
(十二)南宋蕭常《續後漢書.諸葛亮傳》記載:“玄卒,遂家於南陽隆中。”“始亮在隆中,以管樂自許。”“南陽隆中,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隆中。”
(十三)南宋王象之《輿地記勝》記載“萬山:元和郡縣誌雲,在襄陽西十一里,與南陽郡鄧縣分界”“隆中:漢晉春秋,諸葛亮家南陽,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十四)南宋沈樞《通鑑總類》記載:“十二年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毎自比管仲樂毅。”
(十五)南宋朱熹撰《御批資治通鑑綱目》記載:“劉備見諸葛亮於隆中。初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毎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十六)金朝李俊民撰《莊靖集》記載“三顧門,世傳襄陽水西門為三顧門。先主自此三往見武侯。”“隆中,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二十里。”
(十七)元代郝經《續後漢書.諸葛亮列傳》記載:“卒,亮居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原注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十八)元代《大元一統志》記載:“隆中,漢晉春秋云:諸葛亮家南陽,在襄陽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三顧門,在襄陽路,諸葛亮云: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自此門出故也。”
(十九)《大明一統志》記載:“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書院,漢諸葛亮嘗隱於此。”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漢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三顧亮於草廬,有三顧門。”
(二十)明宣宗朱瞻基《歷代臣鑒·諸葛亮》記載:“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
(二十一)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記載“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自比管樂。先主訪士於襄陽司馬徽。徽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徐庶亦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二十二)明謝陛《季漢書.諸葛亮傳》記載:“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二十三)明楊時偉《諸葛忠武書·諸葛亮傳》記載:“十二年丁亥,是年昭烈見孔明於隆中,時年二十七”“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距襄陽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二十四)明陸釴《(嘉靖)山東通志》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漢末隨從父玄往依劉表,避居襄陽隆中,自比管樂毅。”
(二十五) 《明嘉靖鄧州志》記載“十二年, 備三顧諸葛孔明於隆中。本傳徐庶見備於新野,備器之。庶薦諸葛孔明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
(二十六)《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漢荊州刺史治襄陽,所領有南陽郡。亮家於襄陽城西二十里屬南陽郡鄧縣,故亮自稱躬耕南陽。”
(二十七)《大清一統志》記載:“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隆中山東。水經注沔水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曰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隆中山,在襄陽縣西二十里。諸葛亮家於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縣誌:山畔為草廬山,半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數人,下為躬耕田。”
(二十八)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諸葛武侯隱此。”“史略,先主初領徐州牧屢為袁術呂布及曹操所敗,後依劉表屯新野三顧孔明於隆中,今襄陽府城西二十三里有隆中山。”
(二十九)清許鳴磐《方輿考證》記載“隆中山在襄陽縣西二十里,忠武家於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水經注》:沔水又東過隆中歷孔明舊宅。“
(三十)清朱軾《史傳三編》記載“從父卒,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
(三十一)清楊希閔《諸葛武侯年譜》記載“元卒,侯寓南陽襄鄧間。”“侯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三十二)清王復禮《季漢五志.諸葛忠武侯傳》記載“元卒,侯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後家於南陽之鄧縣去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今湖廣襄陽府)。”“徐庶薦諸葛亮於昭烈,昭烈三顧隆中與亮。”
(三十三)清湯成烈《季漢書》之《諸葛丞相列傳》記載“元卒,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躬耕隴畝…”。
(三十四)清胡林翼《讀史兵略》記載“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三十五)清華希閔《廣事類賦》記載“南陽臥龍:諸葛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隆中。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于軍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三十六)清葉澐《綱鑑會編》記載“劉備見諸葛亮於隆中。山名在今襄陽府西北。初,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毎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三十七)《清乾隆新野縣誌》記載“建安十二年……是年(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隆中。”又說“諸葛亮字孔明,本琅琊人,寓居襄陽隆中….” 以上文獻記載,足以證明隆中、草廬是在襄陽,即今城西之隆中是無可懷疑的。
襄陽市襄城區古隆中風景區在東漢時期屬於南陽郡鄧縣管轄,故隆中又有南陽諸葛廬之稱。

躬耕襄陽隆中的邏輯

“隆中”在今湖北襄陽市(東漢末年的襄陽)城西20里處。襄陽說中諸葛亮曾經與其叔父寓居的地方。
1、《出師表》一文云:“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然而《出師表》一文中說指的南陽為東漢的南陽郡,非今天的南陽市,南陽郡作為帝鄉(漢光武帝今襄陽市棗陽人,古南陽郡蔡陽人),其面積遠比今天的南陽要大,直到襄陽城外,所以儘管隆中就在離襄陽20里的地方,當時仍然屬於南陽郡的轄地,所以諸葛亮才自稱躬耕於南陽。
南陽郡不僅在漢江以北,還包括漢江以南的筑陽(今襄陽穀城縣),南陽郡所轄範圍一定在今谷城以東襄陽城以西的中間某個地方,隆中是不是在分界線以西,可以學術考究,如果是在分界線以西,那隆中就屬於南陽郡鄧縣。
2、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劉表出任荊州刺史,駐兵襄陽。當時北方因董卓之亂,文人學士南依劉表的"蓋有千數"(《後漢書·劉表傳》)。這些人幫助劉表“起立學校”、“撰五經章句”。他們都住在襄陽,不在宛城。
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往依劉表,大約在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後,袁術署諸葛玄豫章太守為朱皓所逐是在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冬,諸葛亮隨諸葛玄往依劉表只能在興平二年冬以後.即公元196年或以後。初平元年到四年(公元190-193年),南陽是在袁術占據下的(《後漢書·袁術傳》),其後張繡占有宛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前,張繡和劉表的關係雖然尚稱友好,但諸葛亮決不會在兵荒馬亂中住在宛城。
張繡投降曹操,宛城為曹操所有,諸葛亮更無隱居南陽之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即赤壁之戰的前一年,劉備往請諸葛亮出山,在臥龍崗長談,此隆中只能是在襄陽城西20里之隆中不會是別的地方,更決不會是遠在數百里外、已在曹操占據下的宛城。如諸葛亮是在宛城,劉備決不敢去自找殺頭之禍。曹操也決不會放諸葛亮去幫自己的敵人劉備的。
3、關於諸葛亮隱居隆中的記載。
王隱《蜀記》:“晉永興(公元304-306年)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曰:‘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據《晉書·劉弘傳》:“太安(公元302-303年)中,張昌作亂,轉……荊州刺史,率前將軍趙駿等討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進據襄陽。”可見,上引<蜀記>李興文中的前三句乃記劉弘受命平張昌事,時劉弘“自方城至宛、新野”,即在“沔之陽”。而後兩句記劉弘進據襄陽”以後事,這才登隆山,“至隆中,觀亮故宅”。王隱,東晉初人,史學家。
《晉書·習鑿齒傳》:“習鑿齒,襄陽人也。……既罷郡(原為榮陽太守)歸,與秘(桓溫弟)書曰:‘吾以去五月三日來達襄陽,……每定省家舅,從北門人,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
習鑿齒《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20里,號曰隆中。”(《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習鑿齒,既是襄陽人,又是史家。他去諸葛亮不過150多年。
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下》中“沔水又東逕隆中”條註:“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劉弘字, 《晉書》本傳作‘和季’)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李興一名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此條可與上引(一)對照起來讀。文獻記載,足以證明隆中、草堂是在襄陽,即今城西之隆中是無可懷疑的。在漢代,襄陽屬於南陽郡管,明代以後,隆中才劃歸襄陽,1950年才有襄樊之稱,源於其轄區的襄陽和樊城。
3、諸葛亮的人際圈子
諸葛亮的師友諸如司馬徽、龐德公等人,以及老婆黃月英老丈人黃承彥等人都住在襄陽。其中司馬徽住在今襄陽南漳縣水鏡莊,龐德公在襄陽魚梁洲,根據資治通鑑卷六十五記載,“諸葛亮每至德公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諸葛亮是經常去龐德公家拜訪的。諸葛亮在叔父去世之後,生活範圍應該離這些交際圈很近,不會去遠在120公里之外的四戰之地宛城去種地。隆中里襄陽十幾公里,司馬徽的水鏡莊離襄陽三十公里,龐德公的家離襄陽五公里。

躬耕地考證

晉代諸葛亮躬耕地沒有任何爭議,就是隆中。
西晉鎮南將軍劉弘在鎮壓張昌起義後,由宛縣移駐襄陽,他專門到了隆中,瞻仰諸葛亮故居,“立碣表閭”,並命鎮南參軍李興撰寫《諸葛亮故宅銘》。
東晉時期,歷史學家習鑿齒專程去襄陽城西的隆中憑弔過孔明故宅,並也撰寫了一篇《諸葛亮故宅銘》,其中記載了孔明舊居的情景。該《諸葛亮故宅銘》明確提到諸葛亮“躬耕西畝”,即在襄陽城西。
南北朝時期躬耕地同樣沒有任何爭議,還是隆中。
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曰:“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注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裴松之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南陽鄧縣隆中“躬耕隴畝”作注釋,表明當時公認諸葛亮躬耕地在隆中。此外,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明確記載隆中諸葛亮故宅是劉備三顧地。劉宋盛弘之的《荊州記》和南蕭梁鮑至《南雍州記》都記載了隆中有諸葛亮故宅以及諸葛亮故宅的諸葛亮井、作梁父呤的樂山等歷史遺蹟。蕭梁詩人沈炯在回鄉途中寫下名篇《歸魂賦》:“歷沔漢之逶迤,及楚郡之參差。望隆中之大宅,映峴首之沈碑。”這是最早涉及諸葛亮躬耕地的詩篇,可見隆中諸葛亮宅在當時已是公認的標誌性建築。這些史料與裴松之注《三國志》相互映證可以發現南北朝時期世所公認隆中就是諸葛亮躬耕地。
而到了唐代,諸葛亮躬耕地同樣沒有任何爭議的是指隆中。
唐代房玄齡等編撰的《晉書·習鑿齒傳》記載:“習鑿齒,襄陽人也。……既罷郡(原為榮陽太守)歸,與秘(桓溫弟)書曰:‘吾以去五月三日來達襄陽,……每定省家舅,從北門人,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此即指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之地,就是襄陽西的隆中。
唐元和時期宰相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襄陽縣西十一里的萬山,是襄陽縣與南陽郡鄧縣的分界處,而 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北二十里。顯然這個諸葛亮宅就是襄陽城西二十里的南陽鄧縣隆中。
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7年),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李景讓維修隆中祠,並立“蜀丞相武鄉忠武侯諸葛公碑”。唐光化五年(公元900年),唐昭宗下旨封諸葛孔明為武靈王,並在隆中立改封諸葛亮武侯靈王廟碑。”可見在唐代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官員一致公認隆中是諸葛亮躬耕地。
到了宋代,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鄧縣隆中(即今襄陽隆中)仍然是史書中共同的記載。
北宋時,宋真宗命王欽若等編輯《冊府元龜》記載:““蜀諸葛亮居隆中躬耕......亮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先主詣亮,凡三往,乃見”。官修史料再次明確諸葛亮躬耕於隆中。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也記載:“琅邪諸葛亮襄陽寓居隆中”。這一時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襄陽做官,到隆中祭拜諸葛亮,寫下《隆中》詩:“孔明方微時,息駕隆中田。出身感三顧,魚水相後先。”另一位大文豪蘇軾途經襄陽也來到隆中祭拜諸葛亮,也寫下一首《隆中》詩:“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勝悲。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
南宋時,袁樞在《通鑑紀事本末》中記載“初,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鄭樵在《通志》中記載:“亮遂家於南陽之鄧縣,相距襄陽城西二十餘里,號曰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蕭常在《續後漢書.諸葛亮傳》中記載:“玄卒,遂家於南陽隆中......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隆中。”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記載“諸葛亮家南陽,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沈樞在《通鑑總類》中記載:“十二年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毎自比管仲樂毅。”朱熹在《資治通鑑綱目》是也記載:“劉備見諸葛亮於隆中。初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毎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可見南宋史學家同樣認定諸葛亮躬耕地和劉備三顧地是東漢南陽郡鄧縣隆中(今襄陽隆中)。官方同樣一致認同隆中是躬耕地。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朝庭賜隆中諸葛亮廟“英惠廟額並加仁濟號”。據南宋《輿地紀勝》記載:“諸葛威烈武靈仁濟王廟,在襄陽縣伏龍山,唐光化五年封武靈王。乾道四年被旨以感應,賜英惠廟額加號仁濟。李廌有詩云:夘金運徂徃,孔明隱隆中。又云:向非三顧重,自首田舍翁。”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四川陽安進士、顯謨閣直學士劉光祖奉詔從四川到臨安(浙江杭州),專程繞道襄陽,拜謁隆中諸葛故居,撰寫了《祭諸葛亮文》。
由以上史料可知,在元代以前躬耕地毫無爭議,就是南陽鄧縣隆中(今襄陽隆中)。
元代開始,南陽的“臥龍崗”之名才首次出現在史籍之中,這比晉代王隱蜀記》記載:“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晚了一千多年。即便如此這一時期的史料都並沒有否定隆中,特別是在涉及三顧茅廬的歷史典故時都只提到和隆中有關。
如《大元一統志》記載:“隆中,漢晉春秋云:諸葛亮家南陽,在襄陽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三顧門,在襄陽路,諸葛亮云: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自此門出故也。”
《大明一統志》記載:“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書院,漢諸葛亮嘗隱於此......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漢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三顧亮於草廬,有三顧門。”
《大清一統志》記載:“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隆中山東。水經注沔水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曰: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縣誌:山畔為草廬山,半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數人,下為躬耕田。”
可見元明清官方史料一致認可襄陽隆中是劉備三顧地,是諸葛亮故居。與此同時一些南陽地區的地方志也明確記載襄陽隆中是諸葛亮躬耕地。
《明嘉靖鄧州志》記載“十二年, 備三顧諸葛孔明於隆中。本傳徐庶見備於新野,備器之。庶薦諸葛孔明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這句話實際上引用自習鑿齒《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20里,號曰隆中。”表明當地官方承認劉備三顧地和諸葛亮家實際上是在襄陽城西20里的隆中。
《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則記載“漢荊州刺史治襄陽,所領有南陽郡。亮家於襄陽城西二十里屬南陽郡鄧縣,故亮自稱躬耕南陽。”
《清乾隆新野縣誌》記載“建安十二年……是年(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隆中。”又說“諸葛亮字孔明,本琅琊人,寓居襄陽隆中….”
以上南陽地區文獻記載足以證明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陽,即今襄陽西之隆中是無可懷疑的。

《大明一統志》是明代官修歷史地理專著,在這部專著中,諸葛亮躬耕南陽說的觀點貫穿始終。該書卷30中載:“臥龍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綿亘數百里,至此截然而住,迴旋如巢然,草廬在其中。時人喻孔明為臥龍,因號其崗雲。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處。”同書卷60襄陽府《山川》條又載:“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書院,漢諸葛亮嘗隱於此。”從表面上看,《大明統一志》似乎是兩說並存,但細心玩味不難看出,該書認為隆中只為孔明當年“嘗隱”之地,而躬耕地和草廬是在南陽。如果我們再注意了總編纂李賢在卷30“南陽流寓”條和卷60“襄陽流寓”條之後,此問題就更一目了然了。對於前者李賢曾說:“諸葛亮,本琅琊人,漢末避亂寓居南陽之西崗,躬耕隴畝。”而在其後者該書雲:“諸葛亮琅琊人,寓居南陽,往來隆中。”官修史書記載如此,而襄陽方誌對隆中東漢時的歸屬這一關鍵問題也有明確態度,如萬曆《襄陽府志》載:“萬山以西,漢水以北為南陽鄧縣所轄。”襄陽隆中在漢水之南,自是歷史地理的史實。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明確點明:“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是諸葛亮早期隨其叔父諸葛玄生活,說明兩人一起到過襄陽。二是諸葛亮在襄陽的時間應該是在建安初年,而非其他時間段。三是司馬光在這裡為什麼要用“寓居”而不用“躬耕”?“寓居”不是“躬耕”的同義詞,司馬光應該是清楚的。四是司馬光清楚地點明了“襄陽隆中”這個地點,對這個令 “襄陽說”非常頭疼的史料。寓居襄陽隆中”就是《資治通鑑》對東漢末年隆中區劃歸屬問題的最明確闡述。《資治通鑑》是肯定諸葛亮“躬耕南陽”的,襄陽隆中僅僅是其躬耕南陽前的“寓居”之地。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多次提及“南陽”這個地名,其地理指向非常清楚。如卷五十九:“(孫)堅前至南陽,眾已數萬人。南陽太守張咨不肯給軍糧,堅誘而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前到魯陽,與袁術合兵。術由是得據南陽。”《資治通鑑》這裡提及的“南陽”顯然就是南陽太守張咨所據的“南陽城”以及包括宛縣在內的一小片地區,不可能是南陽郡,更不可能是指南陽郡所轄的任何不包括宛城在內的另外一個小地方,尤其是漢水南岸的隆中。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沒有對諸葛亮“躬耕南陽”做任何的否定和修正,反而將隆中的地理方位明確認定為“襄陽隆中”;明確將諸葛亮在這裡的活動定性為“寓居”而非“躬耕”;明確將諸葛亮與襄陽人士往來的時間確定為諸葛亮“躬耕南陽”之前的“建安初”;同時,擯棄和修訂了一些前世雜史似是而非和相互矛盾的記載,使之更接近歷史的真實。

諸葛亮躬耕地有南陽、襄陽之爭

回顧歷史,幾乎從諸葛亮謝世後不久的東晉起,南陽、襄陽之間即開始了其躬耕地之爭。在上千年的爭論中,輿論時左時右,雙方各有千秋。不過總體講,爭論一般僅限於學術範圍內。
主要原因歸根於中國行政區域的變化。東漢時期南陽是郡名,郡在現代相當於,並不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如今的南陽市在東漢時期是南陽郡轄下的宛縣。而今襄陽隆中則在東漢時期屬於南陽郡鄧縣。故《出師表》中才有“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自敘,這就相當於現代人說自己是哪個省的人一樣。
襄陽隆中三顧堂襄陽隆中三顧堂
一、《出師表》一文云:“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出師表》文中說指的南陽為東漢的南陽郡,非今天的河南省的南陽市,東漢南陽郡作為南都、帝鄉,其面積遠比今天的河南南陽市要大,直到襄陽城外,所以儘管隆中就在離襄陽20里的地方,當時仍然屬於當時東漢南陽郡的轄地,所以諸葛亮才自稱躬耕於南陽。
二、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劉表出任荊州刺史,駐兵襄陽。當時北方因董卓之亂,文人學士南依劉表的"蓋有千數"(《後漢書·劉表傳》)。這些人幫助劉表“起立學校”、“撰五經章句”。他們都住在襄陽,不在南陽。
二、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往依劉表,大約在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後,袁術署諸葛玄豫章太守為朱皓所逐是在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冬,諸葛亮隨諸葛玄往依劉表只能在興平二年冬以後.即公元196年或以後。初平元年到四年(公元190-193年),南陽郡宛城是在袁術占據下[13],其後張繡占有宛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前,張繡和劉表的關係雖然尚稱友好,但諸葛亮決不會在兵荒馬亂中住在宛城。建安四年,張繡投降曹操,宛城為曹操所有,諸葛亮更無隱居宛城之理[14]。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即赤壁之戰的前一年,劉備往請諸葛亮出山,在隆中草堂長談。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從中可以看出宛城和洛陽一起都是未來進軍的目標,清楚表明宛城和洛陽一樣都在曹操手裡。因此隆中只能是在襄陽城西20里之隆中不會是別的地方,更決不會是遠在數百里外、已在曹操占據下的宛城。如諸葛亮是在宛城[15],劉備決不敢去自找殺頭之禍。曹操也決不會放諸葛亮去幫自己的敵人劉備的。[16]
三、秦代南陽郡設定以漢水為界的記載,的確屢見於史籍,《晉書·地理志》荊州條載:“及秦,取楚鄢、郢為南郡,又取巫中地為黔中郡,以楚之漢北立南陽郡。《史記·秦本紀》載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初置南陽郡”旬下張守節《正義》注謂:“秦置南陽郡,在漢水之北。”《資治通鑑》卷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秦置南陽郡”句下胡三省注謂:“凡山南水北皆謂之陽,秦置南陽郡,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
四、南陽郡和南郡以漢水為界,只是就兩郡的範圍大致而言,從漢水的流向看,其在兩郡數百里境域中從西北向東南或曲或直的不規則地流向長江,很難據以作為劃定兩郡南北的界限。而實際上,兩郡屬縣的分界也並沒有嚴格的以漢水劃定。
五、《水經注·沔水注》載:“沔南有固城,城側沔川,即新野山都縣治也,舊南陽之赤鄉矣,秦以為縣。漢高后四年,封衛將軍王恬為侯國。”可見自秦時起,沔南就有南陽屬縣,至漢代則於記載的更多。《水經注·沔水注》又載:“(經)漢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注)世祖封鄧晨子堂為侯國。”“(經,沔水)又東南逕涉縣東北。(注)故鄉名也,按《郡國志》筑陽縣有涉都鄉者,漢武帝元光元年,封南海守降侯子嘉為侯國。”武當、筑陽代屬南陽郡,都在漢水之南,可見漢水並不是構成南郡、南陽的天然分界線。位於沔南的隆中漢代屬於南陽郡,首見於東晉習鑿齒的《漢晉春秋》:“(諸葛)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西二十里,號日隆中。”
六、諸葛亮隱居隆中是在東漢末年建安年間,習鑿齒是東晉人,鑿齒所載隆中屬南陽郡鄧縣是指東漢時政區還是東晉時政區呢?鄧縣,據石泉先生考證,其縣城即今漢水北岸距樊城十餘里鄧城遺址。原為春秋諸侯國鄧國,後為楚所滅,秦置縣。《水注·消水注》:“(經)西過鄧縣東,南入於沔。(注)縣,故侯吾離之國也,楚文王滅之,秦以為縣。”鄧縣兩漢沿置,皆南陽郡。魏依舊,至晉改屬。《水經注·消水注》載:“晉鹹二年,封大司馬扶風王少子歆為新野郡公,割南陽伍屬口陽、蔡陽、穰、鄧、山都封為王。”朱謀埤注謂:“按《晉書·新野.王傳》云:歆字弘舒,太康中封新野縣公,邑千八百戶。《惠‘本紀》云:永寧元年三月,齊王同起兵討趙王倫,而新野公.皆舉兵應之,四月倫伏誅。明年為太安元年十二月,成都王潁、新野王歆同會洛陽,請廢囧還第。知歆進封為新野王在趙王倫伏誅之後也。”
七、按《資治通鑑》載新野王司馬歆由公晉爵為王在惠帝永寧:年六月。新野在惠帝時立郡也見於《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唯鄧縣《晉書·地理志》載太康中由南陽郡『屬義陽郡,至惠帝時又屬新野郡。一直到南朝劉宋初期,鄧縣都是屬新野郡。《宋書·州郡三》雍州新野太守條:“何志晉惠帝分南陽立,永初郡國、何志有棘陽、蔡陽、鄧縣,(原註:並屬漢舊縣),徐無。”
八、由此可知,鄧縣東晉時期一直是屬新野郡管轄,習鑿齒所載隆中屬南陽郡之鄧縣,只能是指東漢,而不可能是指東晉。其實,隆中漢代屬南陽郡鄧縣,不僅見於習鑿齒的記載,從史籍所載鄧縣與隆中的地望中,也可看出隆中漢代是屬於鄧縣的。《宋書·州郡志》雍州京兆太守條載:“初僑立,寄治襄陽,朱序沒氐。孝武太元十一年復立。大明土斷,割襄陽西界為實土……”
九、杜令,二漢日杜陵,魏改。鄧縣令,漢舊縣,屬南陽。新豐令,漢舊縣。京兆郡所統三縣中,杜、新豐是僑縣,只有鄧縣是實土縣,因而史書所載“割襄陽西界為實土”,實際上就是將原屬新野郡的鄧縣割屬京兆郡為實土。隆中正處於襄陽之西,這與史書所載漢屬南陽郡舊縣的鄧縣的方位是一致的。
十、隆中漢屬南陽郡鄧縣,在六朝以後的史籍中也有蹤跡可尋。唐《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一 山南道二襄州襄陽縣條:“萬山,一名漢皋山,在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鄧縣分界處。古諺日:‘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萬山在襄陽城西十一里,是襄陽與南陽鄧縣的分界嶺,而隆中在襄陽以西二十餘里,正是南陽鄧縣界內。前面談到,鄧縣自晉以後不屬南陽,《元和郡縣圖志》這裡所依據的史料應是晉以前的材料,魏、晉鄧縣皆由漢沿置,“襄陽無西”的古諺或就是由漢流傳下來的。這也可證漢時隆中正屬南陽郡鄧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