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處

躬耕處

躬耕處一般指諸葛亮躬耕地,出自兩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諸葛亮本人在其名作《出師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躬耕處,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鄉之稱的南陽,具體位置在南陽古城西臥龍崗景區(國家AAAA級歷史名勝景區、國家二級博物館)內,是臥龍崗景區內一重要景點,是紀念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南陽十年的故址。

基本介紹

諸葛武侯躬耕處相關記載,史料記載:,文學記載:,官方記載,景觀,

諸葛武侯躬耕處相關記載

史料記載: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語:諸葛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這是“人以地名”。
《大元一統志》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蹟》中載:“臥龍崗在南陽縣境內,諸葛亮孔明躬耕地。”
《大明一統志》是明代官修的歷史地理專著,該志書卷30南陽府《山川》條中稱:“臥龍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綿亘數百里,至此截然而往,迴旋如巢,然草廬在其中。世人喻孔明為臥龍,因號其崗雲。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處。”該志書在卷30南陽流寓條又稱:“諸葛亮,本琅琊人,漢末避亂,寓居南陽之西崗,躬耕隴畝。”
明李東陽在《重修諸葛武侯祠記》稱:“南陽城西五里臥龍崗,為草廬舊址,漢史稱武侯躬耕南陽。“
清柯彩在《重修武侯祠院碑記》稱:“侯祠宇遍天下,而最著名者有三焉,考其遺蹟,於琅琊則遡所生也,蜀與滇,報其功而懷其德也,至南陽又功其躬耕養晦地也,亘古至今,遂相傳宛有臥龍崗雲…….”
清澎而述在《重修諸葛丞相忠武侯祠記》稱:“史稱建安十三年,昭烈三顧諸葛亮於南陽。南陽西七里許,相傳為臥龍崗,即躬耕舊處……。”

文學記載: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 (唐 李白)詩文: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
《南陽》(唐 胡曾)詩文:世亂英雄百戰余,孔明曾此樂耕鋤。蜀王不自垂三顧,爭得先生出舊廬?
《諸葛武侯》(宋 王安石)詩文:武侯當此時,臥龍獨摧藏。掉頭梁父吟,羞與眾爭先。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
《臥龍懷古 》(清 彭而述)憂時還抱膝,遇主起南陽。躬耕原此處,更莫向襄陽。
《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庶曰:“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覆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卒;亮從其叔玄。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嘗好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

官方記載

明《嘉靖乙酉撫民右參政許復禮呈照碑記》稱:“南陽郡城西七里許,有阜隆然,綿亘四十餘里,名曰臥龍崗,乃漢丞相忠武侯諸葛孔明躬耕之地也,崗上有草廬故居,前有忠武侯廟,廟中塑像綸巾抱膝,宛然令人起敬,旁有書院故址,詢之父老,考之郡志,皆雲孔明大節,自唐宋以來,鄉人立祠祀之,血食有年~~~。”
《明嘉靖南陽府志》的說法,大致與《大明一統志》相同。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經河南等處布政司奏請,明世宗確認南陽臥龍崗“實為諸葛亮藏修發跡之所”。
明憲皇帝在《諸葛武侯》贊詩序中曰:“孔明值漢室板蕩,隱於南陽,司馬徽謂先主曰,識時務者為俊傑,諸葛孔明真俊傑也~~~~。”
北師大出版的義務教育九年級語文教材,《出師表》明文註明:諸葛亮“躬耕於南陽”,南陽,地名,今河南南陽。
《光明日報》刊髮長文認為南陽臥龍崗景區是諸葛亮躬耕處(2013年06月06日):《光明日報》國學版整版刊髮長文《漢之南都時勢英雄》,刊載各界文化名人觀點,從歷史記載、實物資料和邏輯推理分析論證,認為今日之南陽,無疑就是諸葛亮躬耕地、劉備三顧茅廬的“南陽”。

景觀

諸葛亮躬耕處,即漢武侯躬耕處,位於南陽臥龍崗景區之躬耕田。清康熙中知府羅景重修祠宇時,在寧遠樓之北,“密栽修竹,竹徑逶迤,至東牆,由月窟其外,則平疇嘉禾,繞屋秀實,置田舍,日躬耕田”。諸葛亮躬耕田草木茂盛、田禾肥美,躬耕田中有一光緒年間的“漢武侯躬耕處”的碑刻,前方有一塊大石,面上鐫刻著劉禹錫《陋室銘》。
躬耕田亦為南陽臥龍崗武侯祠景區內的一處著名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