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格氣候分類

貝爾格氣候分類

1925年他從地理觀點出發,將陸地分為兩類:低地和高地(海拔1000米以上)。對低地氣候,以自然景觀為主要標誌,以月平均氣溫為指標,劃分出11種氣候型(帶)。以地理景觀帶作為氣候分類的基礎,提出氣候地理分類法。在山地氣候中除利用11種氣候型外,在雪線以上高山地區增加永凍氣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爾格氣候分類
  • 提出者:貝爾格
  • 提出時間:1925年
  • 套用學科:地理
簡介,分類概念來源,三種意見,貝爾格分類法的優點與不足,貝爾格,任職經歷,研究方向,參照各種觀點對氣候的分類,極地氣候,泰加林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赤道多雨氣候,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副熱帶和熱帶草原氣候,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熱帶乾旱氣候與熱帶半乾旱氣候,亞熱帶夏乾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簡介

蘇聯地理學家貝爾格所制訂的氣候分類。蘇聯景觀學說的創始人Л.С.貝爾格是把地理景觀作為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第一個人。

分類概念來源

貝爾格1913年提出地理“景觀”概念,認為地表是由客觀存在的具有不同特點的地域(地段)所構成的,每個地域(地段)獨特的地形氣候土壤植物等自然要素都是有規律的結合,是一個自然綜合體,並相互作用。氣候是這些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地表的這些地域(地段)概稱為地理景觀。1931年,貝爾格的巨著《蘇聯景觀地理地帶》出版,第一次對景觀學原理作了系統闡述,並為景觀下了一個更為全面的定義。同時也引起了蘇聯地理學界關於景觀科學概念的爭論。

三種意見

這些爭論可歸納為三種意見:一、視景觀為區域單位即地理個體;二、將景觀廣泛理解為一般自然地理綜合體;三、把景觀理解為基本的地域類型,即類型單位。

貝爾格分類法的優點與不足

貝爾格分類法的優點在於氣候型與自然地理景觀相結合,且分出緯度氣候帶和垂直氣候帶;其缺點在於沒有嚴格區分大陸氣候類型與海洋氣候類型,大陸氣候的景觀型可以劃到海洋上去。

貝爾格

任職經歷

蘇聯自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生於賓捷雷,卒於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蘇聯科學院院士、列寧格勒大學教授。曾任蘇聯地理學會主席。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景觀和魚類,旁及氣候學、湖泊學和地理學史。提出景觀學說,認為自然帶及其景觀是由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提出氣候分類;以自然植被帶劃分和命名世界氣候。著有《氣候學原理》、《蘇聯景觀地帶》、《蘇聯自然界》等。

參照各種觀點對氣候的分類

極地氣候

亞歐大陸、北美洲大陸的北冰洋沿岸,並包括沿海島嶼,大致7月10℃等溫線以北屬極地氣候。這裡年淨輻射可達15—20kcal/cm2,與森林北界大致吻合。苔原氣候帶東西延伸,在大陸邊緣南北寬窄不等,由於陸地輪廓、地形和沿岸洋流影響,本帶南界與緯度帶有顯著偏差,亞洲東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山,海拔較高,苔原氣候的南界可伸達60°N; 東西伯利亞夏季較暖,7月10℃等溫線向北凸出,使大陸苔原氣候變窄;在西西伯利亞,苔原氣候南界與北極圈一致,由於太梅爾半島向北伸延,大陸苔原氣候北伸較遠。本區因受北冰洋氣團控制,冬季嚴寒可達8個月以上,夏季短促,最暖月均溫也在10℃以下。本區因臨北冰洋,故云量大,陰天多,蒸發弱,濕度大,年降水量多在100—250mm之間,且多為降雪,由於多吹東北風(風速常達16—40m/s),故積雪層薄(25—50cm),雪被不均勻,永凍層深厚。本區還是亞洲大陸晝夜長短變化最大的地區,冬季有極夜現象, 夏季的極晝,特殊的長日照給苔原多少帶來些溫暖。對比歐洲部分因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苔原氣候帶南北寬度不大,氣溫降水也高於同緯度的亞洲東岸。

泰加林氣候

苔原氣候區以南,包括西西伯利亞(南部除外)、東西伯利亞、堪察加半島中國東北朝鮮日本北部,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等45°N以北的廣大地區,是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帶。它在亞洲分布的面積約有700×104km2。本區北界為夏季最熱月10℃等溫線(即苔原氣候的南界);南界大致以年均溫4℃為界,在西部約與緯線平行,大致與50°N線相當,在東部則沿蒙古高原北部山脈,從貝加爾湖南側向東北沿外興安嶺而達鄂霍次克海的海岸。
本氣候區屬大陸性冷濕氣候,冬季由於極地高壓擴張,冰洋氣團可經常侵入,氣候嚴寒,冬季持續6—8個月,最冷月均溫-15至-30℃,絕對最低溫可達-45至-50℃,東西伯利亞的維爾霍揚斯克-奧伊米亞康地區是北半球的寒極。夏季氣溫上升,7月均溫一般在10—12℃以上,南部可達18—20℃,個別的日最高氣溫可上升到30—35℃。全年僅有寒暖兩季,暖夏過後,就入嚴冬,大陸性氣候強烈。本區嚴冬雖比其他同緯度地區寒冷得多,但在暖夏氣溫卻相差無幾。全年降水量300—600mm,且由西向東減少,西部約為300—600mm,東部約為300—400mm,東北部約為200—300mm。冷季降雪,地面形成的雪被厚度足以防止土壤深層凍結,使植物免於凍死。西部夏雨量和冬雪量相差較少,但東部夏雨量比冬雪量大,因而冬季積雪的厚度也由西向東變小。
本氣候區的南北寬度並非到處一致,東西差異也較苔原氣候區增大。如以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氣候相對比,則亞歐大陸的亞寒帶是西窄東寬,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則是西寬東窄。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主要在於地勢和洋流的作用。歐洲地勢平坦,又無高大山體足以陰止海洋濕潤氣團東移,北大西洋暖流更加強了海洋對氣候的影響,因而把歐洲亞寒帶氣候的南界推向高緯;但由此向東,直達亞洲東部,一方面因大陸度增強,再加上冷洋流作用,使亞寒帶氣候的南界較歐洲偏南。從北亞整體看,本氣候區以中部為最寬,東部因北有苔原南伸,東有寒流冷海,內有北半球的寒極,加上外興安嶺的影響,寬度有顯著收縮。亞寒帶氣候帶的東西差異也很明顯,仍以亞歐大陸來說,在60°E以西,即南北走向的烏拉爾山脈以西,因受大西洋的影響,大陸性自東向西減弱,降水量自東向西增加。在烏拉爾山脈以東至太平洋沿岸山脈西坡之間,主要受與北極有關的氣旋活動和反氣旋活動所控制,大陸性自西向東增強,降水量自西向東減少,如東西伯利亞1月均溫-20至-40℃,7月為18—20℃,年降水量200—400mm,雪被厚度50—80cm。至於蘇聯遠東地區和中國黑龍江省北部的氣候已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年降水量一般為500—700mm,雪被厚度只有10—20cm。

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

冬季最冷月平均溫度 0℃左右,夏季最暖月平均溫度高於22℃,宜生長山毛櫸橡樹等落葉林。農業種植燕麥小麥馬鈴薯玉米等。歐洲大部分、美國東部、阿根廷等地屬這一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歐大陸東岸,在亞寒帶氣候帶以南,秦嶺-淮河以北,以及溫帶半乾旱區和乾旱區以東的地區,包括我國東北和華北、朝鮮、37°N以北的日本以及蘇聯遠東區的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區。本區的北界即亞寒帶的南界,以年均溫4℃等溫線為界;南界則以全年有8個月的月均溫9.5℃為標準,此即亞熱帶氣候帶的北界,在中國,這一界線大致與秦嶺-淮河線相當,也大約與緯向帶一致。溫帶季風氣候的西界沿大興安嶺呈東北向延伸直至外興安嶺東端。在這裡,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三者的界線比較接近。亞洲東部的海陸分布和地形結構對溫帶季風氣候的範圍影響很大,如東北-西南向的山脈,能夠阻擋季風勢力的深入。
本氣候區冬寒夏熱,夏濕冬乾,四季分明。冬季受強大西伯利亞高壓影響,盛吹強勁的西北陸風,十分寒冷,1月均溫達-20℃,大陸上寒潮頻襲,土壤凍結,北部有積雪但雪被厚度很小,除日本西部地區冬季有降水外,絕大部分地區冬季晴朗而乾燥。夏季盛吹東南海風,從海洋帶來大量水汽,形成大量降水,年降水量達600—1000mm以上,山地東側迎風坡,年降水量可達1000mm以上(如長白山東南坡),平原年降水量也有500—700mm,而且年降水的60—70%集中於夏季, 形成雨熱同季(7月均溫達20—25℃),這就是溫帶季風氣候的最大特點。此外,本氣候區的內部也有一定的差異:如本區的大陸部分為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其北部冬寒且長,屬涼夏型, 為東亞夏季風北部邊緣;南部則冬冷夏熱,屬暖夏型,華北一帶已為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至於日本群島則大部屬於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山脈迎風坡降水量超過2000mm。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區之南,主要包括華中及日本群島的南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本區北界為秦嶺-淮河線,南界為南嶺山地,西界為青藏高原東緣(105°E)。本區氣候冬冷夏熱,降水豐沛,全年至少有8個月的月均溫高於9.5℃,但絕對最低氣溫可降至-10至-20℃以下,最高氣溫平均在34℃以上。冬季處於大陸高壓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過,故氣旋過境頻繁,雲雨較多,降水量約占全年的10%;夏季隨著海洋季風北進和極鋒的北退,本區的梅雨區也從南向北推進,梅雨期一般延續20—30天,梅雨降水量約占本區六、七兩月總降水量的70%;九、十月間沿海一帶還有颱風雨;可見亞熱帶季風氣候的降水量比溫帶季風氣候要豐富得多,如長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約有1000mm左右,迎風山地如牯嶺更可達2529mm。
總之, 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溫帶季風氣候(冬寒夏暑、冬乾夏雨、雨熱同季)與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無冬、乾濕兩季、熱在雨前)之間的過渡帶

熱帶季風氣候

南亞東南亞,包括印度半島恆河中下游及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中南半島菲律賓群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以6°—20°N地區為最典型。支配本區氣候的氣團,濕季(6-9月)為赤道氣團, 在塔爾熱低壓和赤道西風共同作用下,盛吹西南季風,風力強於東亞的夏季風,帶來潮濕多雨天氣,如南亞年降水量的80%甚至90%(印度西部)降於夏季風時期。乾季(11-4月)為熱帶氣團,盛行東北季風,屬於熱帶信風,伴隨乾燥天氣。在西南季風建立以前,即在雨季來臨之前,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寮國越南北部除外)是氣溫最高的時期——熱季(一般為3—5月,5月最熱),最熱月均溫為25—30℃。本區北界相當於夏季熱帶風的位置,大致與最冷月均溫18℃線一致。冬夏季風交替、每年分乾濕兩季、最熱月份在溫季之前、夏季風強且有爆發性、降水豐富但變率大等,這些特點是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共同特徵。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氣候區的雨季與西南季風在本區的建立有密切關係,雨季開始就是西南季風建立的日子,雨季結束就是西南季風退卻的日子,例如雨季開始的日子在緬甸始於5月中旬,斯里蘭卡始於5月下旬,印度半島南端始於6月初,然後迅速北推,至6月末西南季風在整個南亞內陸建立,7月中到達巴基斯坦,此後,西南季風達到盛行時期。西南季風的形成過程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印度它的建立帶有爆發性,而在越南和泰國就不象印度那樣有明顯的爆發性,例如4月和5月的降水量曼谷為121和147mm,孟買為3和16mm,但6月的降水量曼谷為218mm,孟買卻突增至520mm。西南季風撤退始於9月1日,東北季風出現於10月中旬,11月初東北季風移至印度半島南部,12月移至馬德拉斯一帶,1月初出現於斯里蘭卡中部。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1000—1500mm,山脈迎海風側可達2000mm以上,這裡生長著熱帶季風林,但在背風側和內部平原低地,降水顯著減少,林木稀疏,呈熱帶草原景觀。熱帶季風氣候同薩王納氣候相似之點是夏季降水都與熱帶輻合帶有關,最乾月份的降水低於50mm;不同之點是薩王納氣候年內風向的變化不象熱帶季風氣候那樣呈相反的變化。
由於海陸相關位置、面積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內部具有一定的差異,主要可分為大陸性和海洋性兩種類型,前者位於南亞次大陸和中南半島內部,由於沿岸山脈對海風的阻擋,加上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的基部緊接廣闊大陸,因此氣溫年較差可達20℃,乾季長於溫季,而且熱季突出。後者位於菲律賓群島和中南半島沿海,這裡無論冬夏季風,降水都較豐富,年較差和日較差均較印度半島為小,乾季尤其熱季不如印度半島突出。
南亞次大陸的熱帶季風氣候與東南亞季風氣候相比,在共性中還有自己的特性:
1)每年分乾濕兩季的基礎上,有突出的熱季(3—5月),例如馬德拉斯4—8月各月的平均氣溫都超過30℃。阿爾瓦爾最高溫曾達50.6℃。
2)西南季風的建立,比中南半島約遲1個月。
3)雨量變率大,如印度河—恆河低地的年降水量有從150mm到1500mm的變化幅度。

赤道多雨氣候

本區位於馬來群島馬來半島南部,居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氣團或變性熱帶氣團控制,高溫多雨,常年如夏。氣溫常在24—28℃,夜間最低溫度也多在16℃以上,氣溫年較差比同類型的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為小,一般在1.5℃以下,最大不超過3℃。年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因受海風調劑,並無悶熱酷暑之感。
本氣候區處在亞歐、澳大利亞大陸兩大陸和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又都是被溫暖海水所圍繞的破碎的山地島嶼半島,這種特殊的海陸位置和地形因素,使本氣候區與同類型的亞馬孫平原和剛果盆地的氣候相比,除具有高溫多雨、炎熱潮濕外,還具有較複雜的季風海洋性特徵。這主要反映在本區降水量的時間、空間分布與季風之間的關係上。
赤道雨林氣候區一般年份有兩個雨峰,出現在太陽直射點兩次經過天頂熱帶輻合帶兩次過境的時候,也就是春分秋分時期。可是本氣候區的雨峰不一定出現於春分和秋分而往往出現於季風盛行的時期,降水的地區分布更為複雜,一般是迎東北信風西北季風的一側多雨,島嶼的西部比東部多雨。
由於亞歐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的南北相對,東半球副熱帶高壓之間的熱帶輻合帶1—7月的南北位移可達30度緯距,因而不僅形成了亞洲的熱帶季風氣候區,並使亞、澳兩大陸之間的群島深受隨季節而南北移動的熱帶輻合帶和常年存在的赤道西風的控制。1月由亞洲大陸反氣旋而來的東北季風和從菲律賓以東洋面上來的東北信風,它們的前緣可到赤道。而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可達12°S附近。赤道西風帶位於赤道以南。此時北面的熱帶輻合帶通過赤道附近的蘇門答臘島中部、加里曼丹島南部和蘇拉威西島西北部一帶,在此帶上氣流輻合上升明顯。另在12°S(西段)至15°S(東段)附近,是西北季風和東南信風以及赤道西風與東南信風的輻合地帶,所以群島西部比東部多雨。7月,赤道西風氣流明顯北移擴大,南輻合帶也北移,此時除赤道地區的蘇門答臘盛行西南季風外,其餘地區受從澳大利亞高壓而來的東南季風和到赤道轉向的南風並與西南季風輻合的影響。在過渡季節的4月和10月,赤道西風中心線在赤道帶,北輻合帶移至4°N附近的馬來半島中部和加里曼丹北部,南輻合帶移至5°S橫穿印度尼西亞各島,此時赤道地區正受南北輻合帶和赤道西風的影響。
可見,亞洲赤道地區以偏西風為主,赤道以南主要受東南信風(6—8月)和西北季風(12—2月)所控制,赤道以北受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的影響。加上山地島嶼的地形作用,使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加大。赤道以北以迎東北季風的一側多雨,如馬來半島東岸的瓜拉丁加奴,年降水量3093mm,其中11、12月降水量均在600mm以上,而夏季各月只有130mm,加里曼丹島東北岸的山打根,年降水量3650mm,11、12月各大於500mm,而春季各月只有180mm以下。赤道以南以迎西北季風一側多雨,如蘇拉威西島西南的烏戎潘當,迎西北季風,背東南信風,年降水量2878mm,西北風盛行的12月、1月各為597和676mm,而東南風盛行的7、8、9月,降水減至36、10和15mm,為明顯的乾季。赤道附近地區則在季風轉換季節多雨,且西岸比東岸降水多,如蘇門答臘西側的巴東,年降水量4000mm 以上,而東部平原的巴鄰旁只有2573mm。 即使處於赤道附近,但因背冬夏季風,如蘇拉威西島上的巴羅坡年降水量只有550mm,成為赤道上的半乾旱區。此外,亞洲赤道雨林區也是對流性暴雨最多地區之一,如位於島嶼背風閉塞的山間高原盆地中的茂物,每年雷雨天數達332天,有“雷都”之稱。

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

本區位於亞洲溫帶內陸,東界大興安嶺和太行山,北界即針葉林氣候的南界,南接溫帶荒漠氣候,西與東歐南部的草原帶相連,包括西西伯利亞南部、中亞哈薩克丘陵蒙古草原、我國內蒙古、黃河中游和北美中部的大平原等地區,是濕潤氣候與乾燥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呈東西向延伸,為亞歐大陸溫帶草原帶的主要部分。本類型氣候的主要特點是由於地處內陸或因有高山阻擋,難得海洋濕氣的影響,年降水量多在250—450mm,主要集中降於夏季,且多暴雨,雨量變率也大,可能蒸發量大於降水量,乾燥度在1.5至3.99之間。氣候的大陸性也強,冬季寒冷,1月均溫多在-5至-20℃間,夏季較熱,7月均溫高於20℃。氣溫的年較差多在36—37℃。蘇聯中亞的圖爾蓋,1月均溫-17.8℃,7月為23.7℃,年均溫3.7℃,年降水量249mm,其中夏季為79mm,冬季為52mm,生長期160—190天。又如蒙古的烏蘭巴托也是明顯的夏雨型,年降水量(208mm)的84%降於夏季三個月。

副熱帶和熱帶草原氣候

本區冬天較溫暖,可以栽培小麥、玉米向日葵棉花等農作物。伊朗東部屬於這一氣候。

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

(溫帶荒漠、溫帶半荒漠氣候
蘇聯的土蘭平原、我國西北內陸盆地、內蒙古西部以及蒙古東南部,因深居內陸,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mm以下,氣候乾旱,氣溫變化極端,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如蘇聯中亞的溫帶荒漠,1月均溫-15°至-10℃,7月為25—30℃,年降水量100—200mm。我國新疆的吐魯番年降水量只有22.7mm。冬有少量降雪,全年相對日照百分率高(60—70%),冬寒夏熱,氣溫變化急劇等是本區氣候與熱帶乾旱氣候的主要差異。如吐魯番雖位於43°N,但夏季6—8三個月的月均溫都在30℃以上,極端最高氣溫曾達47.8℃,極端最高地溫竟達75℃,為我國最熱地方,有“火洲“之稱,年較差也達43.5℃,比熱帶乾早氣候區的亞斯文的年較差(18.9℃)高出24.6℃。

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阿拉伯半島直達印度河下游的塔爾沙漠,都分布有亞熱帶乾旱氣候和亞熱帶半乾旱氣候。因為這裡廣大面積的陸地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地面存在著山間高原和盆地,也有助於荒漠氣候的形成和發育。這裡夏季炎熱,冬季較冷,如巴格達夏季氣溫可達49℃,冬季最低氣溫為-8℃。喀拉蚩相應為48℃和4℃。塔爾沙漠以東,因季風作用,亞熱帶乾旱氣候的分布逐漸中斷。亞洲亞熱帶地區與非洲南部相似,地勢不象北非那樣平坦,而且東部地勢起伏懸殊,也阻止了乾旱氣候大片地東伸。塔爾沙漠地區由於盛行從伊朗低壓南緣向東擴張的熱帶大陸氣團(Tc),它使赤道季風氣流(Em),不能遠達北方;西南季風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擴張得並不厚;夏季,本地區高空為反氣旋形勢,低層為顯著的熱低壓,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降水稀少(75—150mm左右),形成荒漠。伊朗高原主要是由邊緣山脈圍繞著的山間高原與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區酷熱,冬季不如中亞地區寒冷,氣候上具有由溫帶乾旱地區到熱帶乾旱地區的過渡性質。高原冬季氣溫多在5—10℃,夏季氣溫在南部低地可達30—32℃,最高可達40—50℃,由於本區西接地中海式氣候區,故冬季春季有一定降水,且西部雨量較東部為多,札格羅斯山脈西南坡和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坡年降水量為500mm,但內部降水不足100mm,形成了荒漠。

熱帶乾旱氣候與熱帶半乾旱氣候

熱帶荒漠氣候熱帶半荒漠氣候
本區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的南緣,是北非荒漠帶向東的延伸。由於副熱帶高壓帶和東北信風的影響,氣候非常乾熱,最熱月氣溫為30—39℃,最冷月為10—25℃,絕對最高氣溫可達55℃以上,夜間有時降低到0℃,氣溫年較差一般在18℃以下,而氣溫日較差有時達到35—40℃。本區由於得不到西南季風的潤澤,故降水稀少,在荒漠中有的多年不降滴雨(但也有一次暴雨降水幾十毫米的記錄),因此熱帶荒漠廣布。熱帶荒漠區與溫帶荒漠區主要不同之點,在於前者夏季酷熱,冬季不寒,是典型的乾熱氣候,沙塵暴經常發生,伴隨著高溫和非常乾燥的空氣(相對濕度為10%)。
泛論乾旱氣候即荒漠氣候,是以非緯向地帶性占優勢的,儘管從溫度考慮,南北方向可劃分出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半乾旱和乾旱氣候,然而除個別情況外,它們在地區分布上是連續的,因而很難把它們分開。全球乾旱區的分布,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在10—50°N,南半球則在15—50°S之間,近赤道的乾旱區主要見於南美洲秘魯沿岸、巴西東北部、東非肯亞衣索比亞索馬里等地。世界上乾旱區分布最廣的地區是北非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島—伊朗—中亞, 東西長達13000km。亞熱帶和熱帶荒漠可統稱熱荒漠,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日照強,每年日照時間達3500—4000h,相對濕度低於50%,年均溫高於18℃,有些地方在25℃以上,地表溫度可達80℃,夜晚卻可低到0℃。最冷月均溫不低於10℃,年較差不大,在18℃左右,日較差相當大,達35—40℃,降水很少,一般低於250mm,有的地方少於100mm,甚至幾年滴水不降,並常刮沙暴。溫帶荒漠即冷荒漠,它的特點是冬季很冷,極端溫差可達90℃,最冷月平均3至-10℃,夏季在樹蔭下溫度可達50℃左右。在北半球,溫帶荒漠與陸地面積廣大、遠離海洋有關,而亞熱帶與熱帶荒漠則受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

亞熱帶夏乾氣候

同大陸東岸同緯度季風地區相比,本區氣候特點顯著不同,這裡屬於大陸西岸亞熱帶氣候,夏季晴朗、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植被群落為硬葉常綠的灌木與森林。宜於葡萄油橄欖柑橘園藝業的發展。小亞細亞半島(內陸除外)、地中海沿岸區域、伊朗高原西緣、北美加利福尼亞州沿海、智利中部、澳大利亞西南沿海均屬這一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各高山地帶,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高低而呈垂直變化,形成了高山氣候。如青藏高原雖與伊朗高原緯度位置相同,但因地勢高聳,氣溫很低,冬季嚴寒,而具有高原寒漠、高山草甸高山草原景觀。喜馬拉雅山脈以其高峻的地勢,也形成了從山麓亞熱帶至高山冰雪帶的典型的亞熱帶高山垂直氣候帶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