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伊拉克首都)

巴格達(伊拉克首都)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巴格達(بغداد‎,Baghdad),伊拉克首都,同時也是巴格達省首府,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巴格達這個名稱來自於波斯語,含義為“神(bagh)的贈賜(dād)”。舊譯“報達”、“八哈塔”。

巴格達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處於東西方的交通要道,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陸地和空中的立體運輸,十分便捷。鐵路向北通往敘利亞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灣,也是國際東方快車的必經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格達
  • 外文名稱:Baghdad(英語)、بغداد(阿拉伯語)
  • 別名:報達、巴哈塔
  • 行政區類別:首都
  • 所屬地區:伊拉克
  • 地理位置:伊拉克中部
  • 面積:860平方公里(2002年)
  • 人口:660萬(2017年) 
  • 方言:阿拉伯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
  • 著名景點:巴格達古城,費薩爾一世陵墓,國際會議中心大廈,巴比倫酒店
  • 機場巴格達國際機場
歷史沿革,史書記載,全盛時期,創建智慧館,遭受洗劫,定都,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旅遊資源,信徒宮,巴別通天塔,飲食文化,
地理與資源
巴格達市區主要部分在河東,稱為“魯薩法”(Rusafa),河西部分稱為“卡爾赫”(Karkh),東西兩岸之間有5座大橋相連。巴格達夏季(5-10月)炎熱,7、8月份平均白天氣溫在41-43℃,中午可達50℃;冬季平均氣溫13℃,最低氣溫可達0℃,年平均降水量130毫米。
巴格達地圖巴格達地圖
標準時區:+3 時區 UTC/GMT +3 個小時
經緯度:緯度:北緯33°14’ 經度:東經44°22’
電話區號:國家區號:+964(伊拉克)地區區號:1
巴格達位於伊拉克國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兩岸,面積860平方公里。
本區為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區。從阿拉伯半島直達印度河下游的塔爾沙漠,都分布有亞熱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因為這裡廣大面積的陸地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地面存在著山間高原和盆地,也有助於荒漠氣候的形成和發育。這裡(夏季炎熱,冬季較冷),如巴格達夏季氣溫可達49℃,冬季最低氣溫為-8℃。喀拉蚩夏季和冬季分別為48℃和4℃。塔爾沙漠以東,因季風作用,亞熱帶乾旱氣候的分布逐漸中斷。亞洲亞熱帶地區與非洲南部相似,地勢不像北非那樣平坦,而且東部地勢起伏懸殊,也阻止了乾旱氣候大片地東伸。塔爾沙漠地區由於盛行從伊朗低壓南緣向東擴張的熱帶大陸氣團(Tc),它使赤道季風氣流(Em)不能遠達北方;加上西南季風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擴張得並不厚;此外,本地區夏季高空為反氣旋形勢,低層為顯著的熱低壓,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這裡降水稀少,僅75~150毫米左右,形成荒漠。伊朗高原主要為由邊緣山脈圍繞著的山間高原與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區酷熱,冬季不如中亞地區寒冷,氣候上具有由溫帶乾旱地區到熱帶乾旱地區的過渡性質。高原冬季氣溫多在5~10℃,夏季氣溫在南部低地可達30~32℃,最高可達40~50℃,由於本區西接地中海式氣候區,故冬春有一定降水,且西部雨量較東部為多,扎格羅斯山脈西南坡和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坡年降水量為500毫米,但內部降水不足100毫米,形成了荒漠

歷史沿革

史書記載

在前18世紀德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就提到了巴格達(意為“天賜”)為一重鎮。在中國史籍中被稱為“黑衣大食”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最初定都在安巴爾。這個王朝的第二位哈里發曼蘇爾(754-775年)認為安巴爾不適合作京都。於是親自勘察,選中了位於底格里斯河右岸一個叫巴格達的小鎮,決定在這裡建立新都。經過4年施工,新都建成,命名為“馬迪納·薩拉姆”,即“和平之城”,作為阿拉伯帝國首都。城為圓形,故有“團城”之稱。城分外城、內城和皇城3層,有3道城牆。以皇城為圓心,城牆構成3個同心圓。城牆各有等距離的4道城門,4條大街從中心區伸向城門,形似車輪輻條。皇城內有皇宮、官邸、清真寺、圖書館、花園等。
海達爾哈納清真寺海達爾哈納清真寺

全盛時期

773年,曼蘇爾又在城郊另建一座宮殿“永恆宮”(Qasr Khuld),並在河東岸為皇太子建營壘、府邸和清真寺,河東西兩岸用浮橋連線,互為掎角之勢。8世紀中期-9世紀,在哈里發哈倫·拉希德馬蒙執政時,擴建巴格達城,廣建清真寺、宗教學校、圖書館、天文台、客棧、驛館、市場、浴室及市政交通設施,使該城進入全盛時期,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和宗教中心。經濟繁榮,交通四通八達,商賈輻輳雲集,市場店鋪林立,並設有專賣中國絲綢、瓷器等商品的市場。學者薈萃,文化昌盛。
巴格達古建築巴格達古建築

創建智慧館

830年,哈里發馬蒙在巴格達創建國家學術研究機構“智慧館”,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學者,將希臘、波斯、印度等國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並翻譯成阿拉伯文,促進了阿拉伯科學文化的發展。9-11世紀,巴格達伊斯蘭學術方興未艾,蘇菲派穆爾太齊賴派艾什爾里派及阿拉伯語言學派的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各派別學者在宮廷的贊助和庇護下著書立說,在古蘭經學、聖訓學、教法學、凱拉姆學及文學藝術方面均作出了重大成就。據載,巴格達曾建有30多所各類宗教學校,其中11世紀塞爾柱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建立的尼采米亞大學和13世紀哈里發建立的穆斯坦綏里耶大學最為著名,曾培養出大批著名學者和官吏。同開羅科爾多瓦並稱為伊斯蘭世界三大文化名城。
巴格達(伊拉克首都)

遭受洗劫

1258年和1401年,巴格達曾遭蒙古旭烈兀和帖木兒軍的兩次洗劫,大量建築古蹟文物遭到摧毀,巴格達收藏的經典全部被投入河中,據說墨水將河水染黑。後來巴格達置於伊兒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下。1534年和1558年分別被土耳其人波斯人占領,並在1638年後長期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1917年被英國殖民軍占領。
巴格達的清真寺巴格達的清真寺

定都

1921年,伊拉克宣布獨立,定都巴格達,20世紀末,已發展為現代化的城市,是全國政治、經濟、商業、交通和文化的中心。市區現代化建築和古老建築遺風共存,交相襯托。據史載,巴格達曾建有560多座清真寺,到2006年共有清真寺100多座,著名的有卡茲米耶清真大寺、伊瑪目·阿德哈姆清真寺、阿卜杜勒·卡迪爾·吉拉尼清真寺等。城內有多所大學(包括宗教大學),其中著名的有古老的穆斯坦綏里耶學院跟阿拔斯宮、伊拉克博物館、伊斯蘭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古蹟。在統一公園屹立著阿拉伯歷史名人大型石像,在薩阿敦大街和艾布·努瓦斯大街各矗立著取材於《一千零一夜》故事人物的大型銅塑像。鬧市區有一座構思奇巧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巴格達新添了許多現代化建築,著名的有國王費薩爾一世陵墓、白宮(政府賓館)、共和宮、國際會議中心大廈、巴比倫飯店等。
阿赫馬迪清真寺阿赫馬迪清真寺

歷史文化

在巴格達南90公里處的巴比倫古城遺址,可以了解公元前3000多年強大的巴比倫帝國的風采。它創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築造了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以及傳說中讓上帝感到又驚又怒的巴別通天塔;它還首先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實行7日一周制,創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並率先使用陶盤作餐具。
清真寺圓頂清真寺圓頂
戰爭作為人類社會的極端手段,對於歷史文物古蹟的保護歷來缺乏應有的尊重。自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來,美英等國的轟炸殃及了許許多多的伊拉克古蹟,巴格達城外的泰西封拱門就是一例,這一世界級的文明遺址慘遭毀容,已經岌岌可危。更嚴重的是,在海灣戰爭後,偷盜失去保護的文物成了制裁狀況下的生財之道,各省的博物館都遭洗劫,為躲避轟炸而存放在那裡的珍貴文物和史料被席捲一空。如今,在國際文物走私市場,可以看到難以計數的伊拉克文物在兜售。由此可見,長期戰亂不僅毀了伊拉克的國計民生,也毀了大量人類文明的無價之寶。

民俗文化

早在4000多年前,巴格達便建立了蘇美人的城邦。公元前18世紀,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登上歷史舞台。在長達數世紀中,它不僅是阿拉伯帝國的首都,伊斯蘭教的著名城市,也是西亞與中東地區經濟、貿易、文化、交通的中心。巴格達作為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公元786年到833年,是巴格達的繁盛時期。當時城市中大興土木,一幢幢富有阿拉伯風采的建築相繼出現,市區由河西向著河東發展,成為當時中東廣大地區最重要的文化與貿易中心,同中國唐朝的京城長安、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起被譽為當時世界的三大名城。
巴格達兒童巴格達兒童
公元10世紀,巴格達成為世界智力中心。阿拉伯古典文學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所描繪的那富麗堂皇的宮廷府邸、美麗如畫的城廓庭園、奇妙驚險的幻境,及濃郁的風土人情,讓巴格達有《一千零一夜》的故鄉之稱。
另外,巴格達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穆斯坦希里亞大學。城市還有幾十個軍事、自然、歷史等類型的博物館,堪稱中東格達城市之最。

旅遊資源

信徒宮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有座六層高的“信徒宮”,這是當年薩達姆在擔任總統期間的辦公與生活地點之一。2003年,美軍對巴格達內薩達姆可能藏身的地點進行了猛烈轟炸,很多建築被炸成廢墟。根據美軍方紀錄,戰爭爆發當晚,美空軍就向這個“信徒宮”主體建築投放了兩枚綽號“地堡終結者”的900公斤重大炸彈。在隨後四天中,至少還有另外六枚類似的大傢伙落在“信徒宮”上面。給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信徒宮”造成了嚴重傷害,炸彈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不過,“信徒宮”下面專門為薩達姆建造的掩體卻完整保存下來,並在逐漸成為巴格達市中心“綠色區域”內居民的一個“非正式旅遊景點”。
信徒宮信徒宮
戰爭爆發後,“信徒宮”多次遭到洗劫,先是大小盜賊趁著美軍入城後的混亂,大肆偷盜裡面收藏的物品。接著,駐紮在綠區內的美軍也頻繁進入信徒宮拆卸可用於自己營地裝修的建築材料。即便如此,人們依然能從信徒宮廢墟中發現某些值得收藏的“小紀念品”。比如,大廳內懸掛的水晶彩燈殘骸。雖然地面建築一片狼藉,但信徒宮下面的地堡卻幾乎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地堡內沒有照明設備,加上美軍工程人員一直沒搞清楚地堡自來水系統構造,結果造成一些房間內積水嚴重。據悉,地堡中的薩達姆的臥室面積不算大,同其他房間相比,也只是牆紙有所不同而已。戰爭爆發前,薩達姆曾在這個地堡中主持過高級官員會議。

巴別通天塔

5000年前巴格達的所在地是一馬平川,那裡曾屹立著一座無比壯觀的巨塔——“巴別通天塔”。人們並不知道“巴別”塔最初從何而來,只知道早在遠古時代,它就走進了猶太人的《聖經·舊約》之中。
巴別塔復原圖巴別塔復原圖
在希伯來語中,“巴別”是“變亂”的意思,於是這座塔就稱作“巴別塔”。也有人將“變亂”一詞解釋為“巴比倫”,稱那座城叫“巴比倫城”,稱那座塔叫“巴比倫塔”。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的意思。同一辭彙在兩種語言裡竟會意思截然相反,著實令人費解。
其實這是有緣由的。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國,拆毀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燒掉神廟,將國王連同近萬名臣民擄掠到巴比倫,只留下少數最窮的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
這座塔的規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遊覽巴比倫城時,對這座已經受損的塔仍是青睞有加。根據他的記載,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台上,這些高台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馬爾杜克神廟。牆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邊長大約90米,塔高約90米。據19世紀末期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實際的測量和推算,塔基邊長約96米,塔和廟的總高度也是約96米,兩者相差無幾。“巴別”塔是當時巴比倫國內最高的建築,在國內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們稱它“通天塔”。也有人稱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是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飲食文化

巴格達像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一樣,主要的食物是大米,最廣泛的食譜是炒飯。當然,也喜歡吃白麵包。許多傳統菜餚非常接近敘利亞和黎巴嫩菜餚,如烤綿羊肉、烤羊肉串以及某些在爐膛中制的炸肉。
巴格達夜景巴格達夜景
巴格達菜餚具有較濃烈的味道,因為在製備時,使用不少辣椒、蔥、蒜,以及各種各樣的辣根和香料。
巴格達人非常喜歡吃魚,尤其是淡水鮭。將魚炸至焦黃後,撒上大量辣椒和切好的西紅柿上桌。底格里斯河的烤魚尤其著名。相當普遍吃用水果制的甜食、餡餅等麵食,以及優酪乳、酸乳渣和乳酪。
伊拉克人不吃豬肉,也不吃凝汁菜餚。他們很少飲用酒精飲料。在北部地區飲用的是由甜蒸餾而得的“來拉克”。較普遍飲用的是含很多泡沫的優酪乳“些明”和各種的果汁類清醇飲料,如扁桃汁。最主要的熱飲是加了糖的紅茶。
冷盤:酸乳渣加青蔥的蔬菜沙拉,噴植物油的雜拌冷盤,肉末辣椒;蔬菜罐頭,炸雞或炸火雞配以蔬菜,家禽什錦,油浸罐頭魚,醋浸魚。
第一道熱菜:加有餡餅、雞蛋、青豌豆、蔬菜、大米的肉湯,雲豆、土豆湯,豌豆湯,羊肉湯,麵條雞肉湯,青豌豆濃肉湯,菜花湯。
第二道熱菜:炸、煮或熏的魚,配以土豆和通心粉,烤羊肉串,羊肉炒飯,雞肉炒飯,扦烤進而脊肉,炸雉雞,炸火雞或炸雞,煙燻雉雞,肉末辣椒,用蔬菜、通心粉和大米飯做的拼盤。
甜食:糖煮鮮草莓及其它水果,或水果罐頭,水果沙拉,新鮮水果,西瓜,甜瓜果凍,果餡甜餡餅,冰淇淋,冰糕。此外,飯後一定要送上濃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