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翊書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基本介紹

  • 本名:韓愈
  • 別稱:韓退之
  • 所處時代:唐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
  • 出生時間:公元768
  • 去世時間:公元824
  • 主要作品:《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作者,人物簡介,“字”來歷,文學創作,詩歌創作,論說文,傳世名言,韓愈墓地,代表作品,曲江山水情,野史記載,原文,譯文,評價,

作者

中文名:韓愈外文名:Han yu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
出生日期:768逝世日期:824職業:詩人主要成就:提出復興儒學,反對佛教和道教代表作品:韓昌黎集

人物簡介

歷程 韓愈唐代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  朱嘯宇稱韓昌黎,諡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之一。唐代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故與其並稱為“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與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合稱為三蘇)合稱為“唐宋八大家”。現在已經得到考證,韓愈祖籍河北昌黎縣。 生平 韓愈畫像和雕像(14張)
韓愈一生經歷大致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4歲以前。3歲喪父。受兄韓會撫育。後隨韓會貶官到廣東。兄死後,隨嫂鄭氏北歸河陽。後遷居宣城。7歲讀書,13歲能文,從獨孤及、梁肅之徒學習,究心古訓,並關心政治,自稱"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與鳳翔邢尚書書》),確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歲赴長安應進士試,三試不第。  第二階段,25至35歲。先登進士第。然後三試博學鴻詞不入選,便先後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至京師,官四門博士。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書》、《師說》、《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此日足可惜贈張籍》、《山石》等。  第三階段,36至49歲。先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順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對立場。憲宗即位,獲赦北還,為國子博士。改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歷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後與宦官、權要相對抗,仕宦一直不得志。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張中丞傳後敘》、《毛穎傳》、《送窮文》、《進學解》、《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南山詩》、《秋懷詩》11首、《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石鼓歌》等。  第四階段,50至57歲病故。先從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任行軍司馬,貫徹了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的主張。淮西平定後,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憲宗迎佛骨入大內,他奮不顧身,上表力諫,為此被貶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顯職。為兵部侍郎時,鎮州王庭湊叛亂,他前往宣撫,成功而還。最後這一階段,政治上較有作為。重要詩文有《平淮西碑》、《論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銘》、《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瀧吏》等。
韓愈
評價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指韓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風。),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  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曆(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

“字”來歷

文學創作

文學創作理論上: 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
韓愈石像
一,以道為主。 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並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將他與杜甫並提,有“杜詩韓文”之稱。

詩歌創作

他在詩歌創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謂“以文為詩”,別開生面,用韻險怪,開創了“說理詩派”的詩風。當然,他的詩也存在著過分散文化、議論化的缺點,對後代有不良影響。

論說文

韓愈在論說
唐貞元二年(788年)韓愈十九歲,懷著經世之志進京參加進士考試,一連三次均失敗,
韓愈雕像
直至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進士考試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進士以後還必須參加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韓愈又三次參加吏選,但都失敗;三次給宰相上書,沒有得到一次回復;三次登權者之門,均被拒之門外。  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韓愈二十九歲,受董晉推薦,出任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這是韓愈從政開始。韓愈在任觀察推官三年中,邊指導李翱、張籍等青年學文,邊利用一切機會,極力宣傳自己對散文革新的主張。  貞元十六年冬,韓愈第四次參吏部考試,第二年(801年)通過銓選。這時期寫的《答李翊書》,闡述自己把古文運動儒學復古運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主張,這是韓愈發起開展古文運動的代表作。這年秋末,韓愈時年三十四歲,被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韓愈步入京師政府機構任職開端。任職四門博士期間,積極推薦文學青年,敢為人師,廣授門徒,人稱“韓門第子”。  貞元十八年(802年)寫了名作《師說》,系統提出師道的理論。冬,韓愈晉升為監察御史,在任不過兩個月韓愈
,為了體恤民情,忠於職守,上書《論天旱人飢狀》,因遭權臣讒害,貶官連州陽山令。韓愈三年任職陽山令,深入民間,參加山民耕作和魚獵活動,愛民惠政德禮文治,《新唐書·韓愈傳》因此特書“有愛於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陽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韓愈門下,與青年學子吟詩論道,詩文著作頗豐,今見之《昌黎文集》有古詩二十餘首,文數篇。此時構思並開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構成韓學重要論著“五原”學說,這是唐宋時期,新儒學的先聲,其理論建樹影響巨大。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間,韓愈離開陽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參軍。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韓愈奉召回長安,官授權知國子博士。  元
韓愈
和三年(808年),韓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員外郎分司東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職調為河南令,以後相繼任職方員外郎、國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晉升為比部郎中史館修選,完成《順宗實錄》著名史書編寫。  元和九年814年),韓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誥。  元和十年(815年),晉升為中書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協助宰相裴度,以行軍司馬身份,平定淮西亂,因軍功晉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憲宗皇帝派遣使者去鳳翔迎佛骨,京城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將佛骨 “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憲宗得表,龍顏震怒,要處以極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極力說情,免得一死,貶為潮州刺史。韓愈任潮州刺史八個月,概括說來:驅鱷魚、為民除害;請教師,辦鄉校;計庸抵債,釋放奴隸;率領百姓,興修水利,排澇灌溉。千餘年來,使潮
韓愈紀念館|
州成為具有個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區成為禮儀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韓愈調任袁州刺史,雖然僅在袁州九個月,卻辦了一件“禁隸”的大好事,據新舊《唐書》記載:“袁人以男女為隸,過期不贖則沒入之。愈至,悉計庸得贖所沒入之父母,七百餘人。因與約曰:禁其為隸。”當地人為了感激韓愈的這一行為,建了昌黎書院(今存)表示紀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韓愈詔內調為國子祭酒。  長慶元年(821年)七月,韓愈轉任兵部侍郎。  長慶二年(822年)單身匹馬,冒著風險赴鎮州宣慰亂軍,史稱“勇奪三軍帥”,不費一兵一卒,化干戈為玉帛,平息鎮州之亂。九月轉任吏部侍郎。  長慶三年(823年)六月,韓愈晉升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稱複雜難理,在韓愈整治下,社會安定,盜賊止,米價不敢上。後相繼調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長慶四年,韓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

傳世名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聽穎師彈琴》)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原毀》)  ·親之割之不斷,疏者屬之不堅。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送孟東野序》)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事業無窮年。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師說》)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進學解》 )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聖人無常師。(《師說》)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師說》)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調張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韓愈墓地

韓愈墓位於河南省焦作孟州市孟縣城西6公里韓莊村北半嶺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臨黃河,是一片丘陵地帶。墓冢高大,有磚石圍牆,翠柏蓊鬱,芳草芨芨,棗樹成林。墓前有韓愈祠,明代建築,三進院落,韓愈雕像坐於祠中。  始建於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墓地處丘陵地帶,墓冢高10餘米,冢前建有祠堂,計有饗堂三間,門房三間。祠內共有石碑13通,記載有韓愈生平事跡等。墓前院內有古柏兩株,相傳為唐代栽植,有清乾隆年間孟縣知縣仇汝瑚碑記:"唐柏雙奇",左株高5丈,圍1.2丈;右株高4丈,圍1.1丈。1986年11月,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代表作品

師說 【題解】  本文見《昌黎先生集》。為作者贈李蟠之作。主旨在於闡明師道。“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
韓愈
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韓愈聽穎師彈琴

曲江山水情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他坎坷漂泊的一生中,曾與嶺南結下不解之緣。他先後貶廣東陽山、潮州,多次往返嶺南過韶州曲江。他對曲江的山水風光讚嘆不已,粵北的明山秀水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據《中國歷代名人勝跡辭典》中記載:韓愈(768-824),河南河陽(孟縣)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貞元進士,後調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韓愈一生為官幾十年,曾三上兩下,坎坎坷坷,受盡顛沛流離之苦。他提倡儒學,開宗理學之先聲。在文學上他反對六朝以來的淫靡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章氣勢雄健,流暢明快,說理透徹,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存世。  韓愈一生鐘情山水,他先後兩次貶廣東,對粵北韶州山水風光十分讚美。他在韶州留下最負盛名的一首詩,寫於元和十四年(819),這年十月,他從潮州移袁州(江西宜春),結束了潮州八個月的貶官生活,酌量移內地,心情比較舒暢。途徑韶州時,他受到了韶州刺史張端的禮遇熱情接待。這次他遊覽了韶石山、皇崗山等曲江山水名勝,不但寫下了《游韶石山》詩,還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一詩:  曲江山水聞來久,  恐不知名訪倍難。  願借圖經將入界,  每逢佳處便開看。  一句“曲江山水聞來久”,道出了韓愈對韶州山水風光的一往深情和讚嘆的心聲。“圖經”即指古代的地圖,類似現在的導遊圖,當時只限官方才有。所以這次韓愈與東道主韶州刺史借圖經,遊覽曲江山水名勝,是他有意識的一次遊覽。也可以說是圓了他一個暢遊曲江山水風光的夢。想當年,他貶往潮州時,途徑韶州,就早有遊覽曲江的意願,但那時和貶陽山時一樣,既沒有心情,也不具備遊覽條件。題為《韶州題秀禪師房》寫道:  橋接水松行百步,  竹床莞席到僧家。  暫拳一手支頭臥,  還把漁竿下鉤沙。  據舊《曲江縣誌》載,韓愈這首詩是在韶州開元寺寫給秀禪師的。開元寺,原名報恩光孝寺,在韶州西河。唐開元二年由僧宗錫建,名開元寺。後又改名為大梵寺。當時,韶州刺史韋宙曾請六祖惠能在寺內設壇講經,後來“六祖壇經”在此形成。無論韓愈是否反對佛教,他在韶州開元寺留下這首詩,也是一件有趣的事。韓愈在韶州來往匆匆,年幼時雖住過兩年,但真正了解韶州,遊覽曲江山水風光,這是他一生僅有的一次機會,可見他對曲江山水的深情厚意。

野史記載

韓愈   李賀字長吉,唐諸王孫也。父瑨肅,邊上從事。賀年七歲,以長短之歌名動京師。時韓愈與皇甫湜賢賀所業,奇之而未知其人。因相謂曰:"若是古人,吾曹不知者。若是今人,豈有不知之理。"會有以瑨肅行止言者,二公因連騎造門,請其子。既而總角荷衣而出。二公不之信,因面試一篇。賀承命欣然,操觚染翰,旁若無人。仍目曰《高軒過》。曰:"華裙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雲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羅心胸,殿前作賦聲磨空。筆補造化天無功,元精耿耿貫當中。龐眉書客感愁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負天鴻,他日不羞蛇作龍。"二公大驚,遂以所乘馬,命聯鑣而還所居,親為束髮。年未弱冠,丁內艱。他日舉進士,或謗賀不避家諱,文公時著辨諱一篇。不幸未狀室而終。(出《摭言》)  【譯文】  李賀字長吉,是唐室王孫。他的父親叫李瑨肅,在邊上任從事。李賀七歲時,就以能作長短句名聲轟動京師。當時在文壇上已負盛名的韓愈與湜讚賞李賀寫的詩篇,十分驚奇但不知到這個人。互相說:"這個寫一手好詩的人若是古人,我們不知道就罷了,若是同時代的人,我們怎能不知道呢。"在文友們聚會時,有人將李賀的父親李瑨肅的簡單概況告訴了他們。於是,韓愈與皇甫湜相約結伴騎馬前去登門造訪,請李瑨肅將李賀喚出來讓他們看看。不一會兒,從內室走出一位扎著兩個爪髻披著衣裳的少年。韓愈和皇甫湜不相信眼前這個孩子就是名動京師的詩人,請李賀當場作篇詩給他們看看。李賀欣然尊命,拿起寫詩的木板,在墨池中醮好墨筆,旁若無人地揮筆疾書起來。詩題叫《高軒過》,內容是這樣的:華裙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雲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羅心胸,展前作賦聲磨空。筆補造化天無功,元精耿耿貫當中。龐眉書客感愁逢,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負天鴻,他日不羞蛇作龍。韓愈與皇甫湜看罷大驚,於是他們將來時騎的馬的嚼子連在一起,攜李賀返回,親手為他束髮。李賀尚未成年,就遭受艱難的生活。後來他想參加舉拔鄉貢進士的科考,又遭到世人誹謗他不避家諱。為此韓愈寫了一篇辨"諱"的文章為他辯護。不幸的是,李賀二十六歲就去世了,未到壯年而夭折。

原文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抑不知生之志: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邪?蘄勝於人而取於人,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矣!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餘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於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後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

譯文

六月二十六日,韓愈稟告。李翊足下:你的來信文辭很好,而且請教問題的態度多么謙虛恭敬。能象這樣,誰不想把那道理告訴你呢?道德的歸真為期不會久了,何況它的外在形式(文章)呢?不過我只是所謂“望見了孔子的門戶和圍牆但尚未登入堂室”的人,哪裡能夠知道是對還是錯呢?雖然如此,還是不可不同你談談這方面的道理。 你所說的“立言”這句話,是對的;你寫的文章以及希望達到的目的,非常符合而且相接近。然而不知道你的志向,是祈求自己的文章超過別人而被人所取呢?還是希望達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呢?祈求自己的文章超過別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來就超過了別人而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如果期望達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那就不能指望它很快成功,不能被世俗的勢利所誘惑,應該培育果樹的根莖來等待它結果,多添燈油來盼望燈光明亮。根系發達的果樹,果實才會順利成熟,油脂多而好的油燈,火光才明亮。具有仁義之道的人,他的言語和和順順。 不過又有感到為難之處。我所寫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達到沒有達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雖然如此,學習“古之立言者”已經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夏、商、周三代和兩漢的書我不敢看,不是聖人的思想我不敢銘記於心。坐著時仿佛忘記了什麼,行走時仿佛丟失了什麼,有時樣子莊重若有所思,有時模糊不清迷迷惑惑。當自己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的時候,力求革除陳詞濫調,戛戛然困難極了!文章被人看,我不在乎別人的非難譏笑。象這樣過了不少年頭,還是不改變自己的治學方法和處世態度。然後才能識別古書中是否與“聖人之志’相合以及雖然正確但尚未達到最高境界之處,直至清清楚楚地白黑分明了,併力求揚棄那些錯誤的和雖正確但不完善的東西,才慢慢地有所收穫。

評價

此文是韓愈唐德宗貞元十七年給李翊的覆信,是一篇書信體論說文。文中圍繞“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敘述了自己治學為文的經歷,提出了“氣盛言宜”(內容決定形式)、“務去陳言”(致力於創新)的文學主張,表現了作者排擊世俗的勇氣和頑強進取的精神。 李翊,時為諸生,向韓愈求教,並望薦引。次年因韓愈推薦,考中進士。 韓愈這篇《答李翊書》,集中地闡述了他的古文理論,信中結合自己的寫作經驗,首先說明,學文同學道、做人是不可分別的,道德是文章的泉源,只有從思想道德修養入手,方能養成高尚的道德風格,也才能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其次,他又指出在散文寫作中,作家內在的精神力量(「氣」)是文章的氣勢、力量(「文氣」)的源泉和語言文字的主宰。「氣盛」則文學語言句式的長短,聲調的抑揚,就自然諧音,無不適宜。寫文章一定要「陳言務去」,不能沿襲別人的意思和詞語,也不必專門在文字形式上雕琢藻繪,刻意求工。第三,他認為不僅「養氣」的過程是艱苦的,其出不能希望速成,不能投合世俗,不能貪求私利。即使在相當成熟之後,從思想到行動也要堅守原則,不能因別人的稱讚與指責而動搖,要掌握好自己的情況。 這篇文章是韓愈以自己長期寫文章的經驗和過程,寫給向他求教的年輕人李翊的信。文章寫得熱情洋溢,說事談理認真誠摯,看出韓愈關心青年人的熱切希望。在期望之中,也告誡後輩在“志古”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與現實的考量,“志乎古必遺乎今”這句也顯現出當時的社會風氣,希望他們在外在環境的打壓下,仍能堅持自己的理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