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性

凡‘性與情’,皆有上、中、下三品也,其“可移”還是“不可移”就見仁見智了。原性即是一個人的性情品味和品行品德,是中國唐代韓愈關於人性論的代表作,收入《韓昌黎集》雜著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原性
  • 外文名稱:original nature
  • 作品別名:韓昌黎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出處:《韓昌黎集》
  • 文學體裁:古文
  • 作者:韓愈
基本信息,釋義:yuan xing,出處,原文,小說書名:《原性》,

基本信息

釋義:yuan xing

出處

凡‘性與情’,皆有上、中、下三品也,其“可移”還是“不可移”就見仁見智了。
中國唐代韓愈關於人性論的代表作。收入《韓昌黎集》雜著部。 論文不贊成孟子的 “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也不贊成揚雄的“性善惡混”說。而發揮董仲舒的理論,第一次明確提出“性之品有三”:上品性善,生來具有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中品五德有所欠缺,性可善可惡;下品五德都不具備,性惡。同時還認為人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情亦有三品:上品七情控制適中;中品七情或多或少,“有所甚,有所亡”;下品則“亡與甚直情而行”。情與性的品級正相對應。《原性》承認人可以有適當的情慾,反對佛教的滅情見性主張,在當時具有積極的意義。但他認為性“與生俱生”,上、下品都是“不移”,是先驗論的觀點。

原文

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情也者,接於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上焉者之於五也,主於一而行於四;中焉者之於五也,一不少有焉,則少反焉,其於四也混;下焉者之於五也,反於一而悖於四。性之於情視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懼、曰愛、曰惡、曰欲。上焉者之於七也,動而處其中;中焉者之於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於七也,亡與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於性視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惡;揚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惡混。夫始善而進惡,與始惡而進善,與始也混而今也善惡,皆舉其中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魚之生也,其母視之,知其必以賄死;楊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聞其號也,知必滅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無災,其始匍匐也,則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不憂,既生也,傅不勤,既學也,師不煩。人之性果惡乎?堯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習非不善也,而卒為奸;瞽瞍之舜、鯀之禹,習非不惡也,而卒為聖。人之性善惡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舉其中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則性之上下者,其終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學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則孔子謂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異於此,何也?曰:今之言者,雜佛老而言也。雜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異!

小說書名:《原性》

小說《》,作者東園。該小說簡介:講述一個靈魂被扭曲的大學生對社會、愛情、人生、人類思想的戲謔。文中以“我”為第一人稱敘述,講述剛剛畢業的“我”因為家庭貧困、又無相關證書,而選擇擺地攤買豆腐。後來“我”看上了一個買水果的漂亮女孩,於是就想想辦法泡上她,在追求的過程中得知她原來是“我”的小時玩伴,即青梅竹馬了。後來女孩愛上了他,甘心把她最珍貴的東西獻給“我”。“我”的老爸因為鎮委書記是他的老同學而得了一官半職,我也不擺地攤,自己開起豆腐坊,自此,老爸的職權照顧我的生意,我賺到的錢作為老爸謀取更高權利的資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