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海參

美洲海參

美洲海參指產自於美洲海域的海參。海參化學成分的研究表明海參體內不但富含胺基酸維生素化學元素等人體所需的50多種營養成分,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酸性粘多糖皂苷膠原蛋白等,而且海參活性物質的藥理活性十分廣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海參
  • :動物界
  • :棘皮動物門
  • :海參綱
  • :海參屬
  • 分布區域:美洲海域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生存環境,營養成分,活性成分,海參多糖,海參皂苷,腦苷脂,神經節苷脂,食用禁忌,

形態特徵

海參觸手的形狀是分目的重要依據,枝形觸手見於枝手目海參;盾形觸手見於盾手目和平足目海參,羽形觸手見於無足目海參,指形觸手見於指手目海參。海參觸手的數目常為10個、15個、20個、25個或30個,一般均為5的倍數,但也有12個的海參的體壁柔韌,富於結締組織,厚薄隨種類而異,大凡體壁厚的種類均可食用,體壁薄的種類則失去食用價值。
海參的內骨骼多不發達,變為須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許多微小石灰質骨片埋沒於外皮之下,數目一般都很多。觀察骨片應作些處理,最簡單的方法是取一小片皮膚,置於玻片上,然後滴1-2滴次氯酸鈉溶液於皮膚上,1-2min,次氯酸鈉溶液會把皮膚組織腐蝕掉,而剩下骨片,再加1-2滴蒸餾水,蓋上蓋玻片,置於顯微鏡之下便能觀察清楚。
海參咽部圍繞一環鈣質骨板,稱為石灰環,由10塊骨板組成,5個輻位的骨板,稱輻片,5個間輻位的骨板,稱間輻片。石灰環是海參特有的器官,它可能和海膽的亞里斯多德提燈(Aristotleslantern)同源。石灰環形態在海參分類上也很重要。
消化道發達,開始於口,經過食道到腸管,腸管在體腔中作3次彎曲,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後端膨大,形成泄殖腔,最後開口於肛門。腸管靠腸系膜附著於體壁上,泄殖腔富有肌肉,能膨脹和收縮。
體腔中有1個或兩個中空的樹枝狀器官,後端會合於泄殖腔,稱呼吸樹或水肺,是海參的呼吸器官,靠泄殖腔的膨脹和收縮,水可以出入呼吸樹而行呼吸作用。泄殖腔附近有許多細長的白色或淡紅色的盲管,開口於呼吸樹的基部,或者直接開口於泄殖腔,稱居維氏器管,是海參的防禦器官。
水管系統是棘皮動物特有的器官,其基本排列是:圍繞食道有環水管,環具有石管和波里氏囊,並向各輻部分出5個輻水管,向前有分枝通至觸手。輻水管有分枝通至管足,靠水的流入和流出,幫助海參運動。海參類的篩板多開口於體腔之內。
海參的神經系統和血系統基本上按水管系統排列。海參的體壁含有較厚的結締組織,食用部分主要也是體壁部分。肌肉系統只是體壁上的5條或5對縱肌和環肌,才是真正的肌肉。
海參雌雄異體,但從外形上難以分辨雌雄,生殖腺1個,由分枝或不分枝的細管構成,位於腸系膜的一側或兩側,匯合於1條總管,向前開口於背中線的觸手間或稍後方,生殖孔開口於生殖疣上。
海參的個體發育要經過複雜的變態,其生活史是:受精卵→囊胚期→原腸期→小耳狀幼體(auricularia)→中耳狀幼體→大耳狀幼體→樽形幼體(doliolaria)→五觸手幼體(pentactula)→稚參。
在海水中發育,卵通常較小而透明,略帶浮性,卵裂屬於典型的輻射型全等裂,分裂卵所有細胞基本均等。卵裂結果形成均等的有腔囊胚,復以纖毛並具有寬的卵裂腔。有腔囊胚以內陷方式形成原腸胚。胚胎繼續發育,大約經過2-3d,變為自由生活的耳狀幼體。耳狀幼體兩側對稱,色透明,靠鞭毛帶在水中運動,行浮游生活,以浮游植物為食,經過5-7d或者更長的浮游生活後,耳狀幼體縮短變為樽形幼體。樽形幼體呈桶狀,多具5個鞭毛環,隨著內部的連續變化,鞭毛環逐漸消失,5個原始觸手的出現,1-2個管足的形成,樽形幼體變為五觸手幼體而沉入海底,開始底棲生活。通常再渡過一段較長時間,五觸手幼體的觸手和管足逐漸增加而變態為稚參。從受精卵發育到體長4-5mm的稚參大致約需40d。上述海參生活史是典型情況,少數有例外。海參一般約經二三年達到性成熟,以後連續生長几年,刺參起碼可活5年。

生物學特性

海參多取食沉積物里的有機碎屑和微小生物,如海藻、有孔蟲、放射蟲、撓足類、介形類和小形貝類等,隨同沉積物一併吞入口中。它們靠盾形觸手,鏟或耙取沉積物表層物質,有的種類攝食有節奏性,與光線強弱有關。實際上刺參“夏眠”也是一種季節節奏性。某些盾手目有選擇性,能選擇有機物豐富的沉積物為食。由於海參是沉積物食性,故海參對於搬運海底沉積物有一定的作用。
海參的再生力很強,受到刺激或處於不良環境下,如水質污濁,氧氣缺乏,身體常強力收縮,壓迫內臟從肛門排出,這種現象稱為排髒現象。內臟排出後能再生新的內臟。少數海參被橫切為2-3段,各段也能再生為完整個體。
海參為狹鹽性動物,在半鹹水或低鹽海水中很少見。對水質的污染也很敏感,在污染的海水裡,海參難以生存。

生存環境

美洲海域的海水乾淨,無污染,重金屬含量遠遠低於國內海水。海參在進入中國海關的過程中必須接受嚴格檢測。
由於國內野生海參資源枯竭,國產海參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養殖工藝。目前國產海參絕大部分都是養殖海參,野生海參極少,而美洲人不吃海參,所以目前市面上的美洲海參都是野生的。

營養成分

海參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且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常量和微量元素。在乾品中黑乳參蛋白質含量最高達91.20%,其它種類多在80%左右;梅花參脂肪含量最高達3.7%,其它種類多在1%以下;刺參糖類含量最高達13.2%,其它種類均在3%以下。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脂肪和糖類則是人體主要的能源和熱源。
海參體內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甘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遠遠高於其它胺基酸。另外,刺參的必需胺基酸含量明顯高於其它海參。胺基酸是合成蛋白質的物質基礎,具有極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海參體內含有VA、VB1、VB2、VB6、VD、VE和VK7種維生素。維生素在人體內不能自行合成,為人體生長和代謝所必需。
海參必需脂肪酸種類齊全,如亞油酸亞麻酸EPADHA等。其中刺參的必需脂肪酸含量明顯高於其它海參。必需脂肪酸對於增強人體免疫以及人腦的機能具有重要作用。
海參體內富含人體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中鐵、鋅含量明顯高於其它元素。鐵和鋅是人體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參與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組分。是200多種含鋅酶的組成成分,在核酸和蛋白質代謝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與腦及智力的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活性成分

海參多糖

海參多糖是海參體壁的重要功能成分,其含量最高可占乾海參總有機物的31%。海參的多糖含量及組成等是衡量海參營養價值的重要化學指標。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海參多糖有多種藥理活性,包括抗腫瘤、免疫調節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降血脂等作用。海參體壁的多糖主要分為海參硫酸軟骨素、海參岩藻聚糖硫酸酯兩大類。

海參皂苷

海參皂苷為海參所特有的一類三萜皂苷,是海參的主要次生代謝產物,也是其進行防禦的化學物質基礎。現代藥理活性研究表明海參皂苷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腫瘤、抗菌、抗癌等多種生物活性。

腦苷脂

腦苷脂亦稱為醯基鞘氨醇己糖苷,是一類廣泛存在於菌類、植物類、動物類及海洋生物組織細胞膜中的內源性生物活性物質。1876年,Thudichum最早指出大腦中存在一種叫腦苷脂類的化合物,後續研究表明,腦苷脂屬鞘脂類(sphingolipids)的一種,由神經醯胺、糖基兩部分組成。近年來海參中已報導的腦苷脂類化合物僅10多種,發現其具有預防脂肪肝、抗腫瘤等生物活性。

神經節苷脂

1942年,Klenk從牛腦中分離得到一種含有唾液酸的鞘糖脂化合物,將其命名為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Gls)。神經節苷脂是棘皮動物體內一種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其分子中含有一個或多個唾液酸神經節苷脂與許多生物學過程相關,並且在一些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病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食用禁忌

不宜與 甘草酸,醋同食。酸性環境會讓膠原蛋白的空間結構發生變化,蛋白質分子出現不用程度凝結。另外 ,葡萄,柿子 , 山楂 ,石榴,青果等水果含有較多的鞣酸,同時食用不僅導致蛋白質凝固,難以消化吸收,還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等症狀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