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國古都中的內城)

皇城(中國古都中的內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皇城,通常指東方國家都城建築中,位於都城與皇帝、皇族所居的宮城之間的區域,由城牆圍繞,具有獨立的城門。皇城內通常布置宗廟官衙、內廷服務機構、倉庫和防衛等建築,以及園林苑囿。在南北朝的北魏時期,遷都洛陽時曾重建洛陽城池,此時已經將漢朝及三國時期殘存的洛陽舊城布置為性質類似皇城的內城,集中布置宮殿、園林、王府、衙署等機構。但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皇城”一詞的是隋朝修築的大興城(唐朝改名為長安城),皇城布置在宮城之南。隋朝修築的東都洛陽也採用了類似的布局。北宋開封城、遼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中都、南京和北京城也都採取了相似的布局。在中國臨近的國家中,高麗曾經在開京設定皇城,越南順化也設立了皇城。不過順化皇城從布局上來說更接近中國的宮城,而其紫禁城相當於中國紫禁城中的內廷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城
  • 拼音:huang cheng
  • 古都:中國眾古都
  • 城建史:南北朝時期起
城門,城牆,皇城,太廟,社稷壇,皇史宬,簡介,北京皇城,

城門

在中國,城門和城牆對於一座城市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從某種角度看,它甚至可以是一座城市的代表和象徵。喜仁龍教授曾說過:“正是那一道道、一重重的牆垣,組成每一座中國城市的骨架或結構……中國不存在不帶城牆的城市,正如沒有屋頂的房子是無法想像的一樣。”的確如他所說在中國一個居民區,無論它多么大、多么重要、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沒有城牆為其確定範圍並把它圍繞起來,那么,這個居民區就不能算作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城市。任何一座中國城市都是這樣,北京的皇城也毫不例外。正是因為有了一圈紅牆黃瓦的圍繞,才使皇城由一個專屬於皇家的地理區域,飛升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池。
太和門太和門
昔日的皇城到底有多少座城門,目前學術界的說法還不盡統一。比較公認的說法是清嘉慶《大清會典》提出的“七門說”。據《大清會典》記載“皇城,其門有七”。皇城的南北東西各有一門,南曰承天,北曰北安,東曰東安,西曰西安。在天安門之正南有千步廊,千步廊之正南有大明門(清初改稱大清門,民國年間稱中華門)。在天安門的東西兩側還有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合起來皇城一共有七座城門。
承天門(天安門)
據《大清會典》記載皇城的正門是天安門,位於皇城南垣正中。明時稱"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改建並易名為天安門,含"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
中和殿中和殿
明之承天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清順治八年改建後,城台高13米,下部為1.6米的漢白玉須彌座,上部磚砌塗朱色;城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以應《周易》中“九五,飛龍在天”之意,樓外繞以漢白玉石欄,樓體為重檐歇山黃琉璃瓦頂;整個城門通高33.7米。
在高大城台下部有五個拱形門洞,這便是天安門實際意義上的門了。在五個門洞中.中間的門洞最大,這座門等級最高,明、清時只有皇帝才可由此門通過。其餘四個門洞分列左右。依次縮小,允許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出入。最外的兩個門洞最小,各為四品以下官員的通道。
天安門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的意義,近代史上許多重大的事件都曾在此留下痕跡。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新中國成立,而後天安門又被繪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國徽,天安門從此成為了國家的象徵。
保和殿保和殿
東安門
皇城的東門稱東安門,東安門位於皇城東牆中間偏南。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其門西對宮城之東華門,東對玉河之"皇恩橋"(玉河即元之通惠河,明初仍為運輸通道,喧囂之聲達於宮內)。明宣德七年(1432)將皇城東牆東移至玉河東岸,東安門亦向東移至皇恩橋東側,將玉河圈入皇城,成為了專供皇家的漕運河道。各地進京貨物經玉河水運至城內"海子"(積水潭)之舉遂廢。東安門建築規制與西安門、北安門(地安門)基本相同,只是朝向不同。原皇恩橋西的東安門舊址處,改建為東安里門。
東安門於1912年,袁世凱策動曹錕發動"壬子兵變"時遭到焚毀。1999年王府井大街建設改造時掘出了明皇城東安門的遺址,文物部門特在原址建設公園進行了保護。
西安門
皇城的西面是西安門,西安門位於皇城西牆中段偏北處。它與東安門並不在同一條線上;東安門與宮城東華門相對,而西安門則因宮城西側有西苑大片水面,無法由西華門直接相對通行。只得在皇城西牆偏北處設西安門,由北海與中海間的通道通行。
翊坤宮翊坤宮
西安門無城台,門基為青白石,紅牆;單檐歇山黃琉璃瓦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正中明間及左、右次間為門,各有一對紅漆金釘門扇,左、右稍間及末間作值班房。
1950年12月1日,因附近攤販不慎失火,西安門被焚毀殆盡。此後文物部門特製作了楠木模型以示紀念。
北安門(地安門)
皇城的北面是北安門,清改稱地安門。地安門位於皇城北牆正中,南對景山、北對鐘鼓樓。地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清順治、乾隆年間都曾重修。清代皇城的地安門與東安、西安兩門的建築形式和規制都完全相同。地安門內左、右側原各建有雁翅排房,20世紀30年代拆除。
前門與崇文門之間的城牆前門與崇文門之間的城牆
地安門於1954年12月動工拆除,1955年2月3日拆除完畢。
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
天安門之正南有大明門(清初改稱大清門,民國年間稱中華門),大明門位於城市中軸線上,是明清兩代皇城正門天安門的外門,又稱“皇城第一門”,始建於明永樂時期,清順治元年改名“大清門”,民國元年改名“中華門”。大明門,三闕,巨檐重脊,門南側左右有石獅、下馬碑各一對。明時門上掛有楹聯一副,為明初大學士謝晉手書,上聯為“日月光天德”,下聯書“山河壯帝居”。門北側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稱“千步廊”,又東、西折有向北廊房各34間,皆連檐通脊。千步廊於1915年拆除。
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了中華門。
1976年在其原址建設毛主席紀念堂
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天安門前的東西兩側有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長安街因此二門而得名,取長治久安之意。兩門規制完全相同,門三闕,券門,漢白玉石門檻,單層歇山黃琉璃瓦頂,紅牆,基礎為漢白玉石須彌座。
大清門迎鑾大清門迎鑾
長安左門為皇城天安門的東復門。因明清殿試後,將寫有中進士者姓名的黃榜,在鼓樂御杖引導下,張掛在長安左門外臨時搭建的龍棚內。舉子們紛紛聚集於此看榜,一旦金榜題名,猶如魚躍龍門,所以古時人又稱此門為"龍門",或謂"孔聖門",為附"左青龍、右白虎"之意,又稱"青龍門"。
長安右門為天安門的西復門。每年的
"秋審"、"朝審",都在此門內舉行,屆時各省及刑部的死囚均要入此門進行訊問,確認無疑者即綁縛刑場執行。囚犯一入長安右門如入虎口,凶多吉少,故此門又稱為"虎門";為附"左青龍、右白虎"之意,此門又稱"白虎門"。
1912年12月,為便利通行,將長安左、右門漢白玉石檻拆除。
1913年1月長安街正式通行。長安左右門於1952年拆除。
十二座門
明代時皇城中,在皇城與紫禁城之間,還有十二座門。它們的存在使皇城和紫禁城之間增加了一道防線。這十二座門包括:北面四門:北上門、北上西門、北中門;東面四門:東上門、東上南門、東上北門、東中門;西面四門:西上門、西上北門、西上南門、西中門。這些門在清代時就已經有一部分因皇城內街巷變遷而被拆除,經過民國時的戰亂和解放初期的大規模城市改造,今天這十二座城門早已無存。

城牆

皇城在明清時代是一座全封閉的城池,周圍圍有高大的皇城牆。皇城牆又稱蕭牆,它的周長及形制各朝各代均有所不同。明清北京皇城的皇城牆,牆身為紅色,頂覆黃琉璃瓦。牆高一丈八尺,下寬六尺五寸,上寬五尺二寸。明皇城牆周長18里多,到清代幾經拓展周長已達22里。我們的先民們就用這樣一圈紅牆黃瓦,將一座舉世無雙,又盡善盡美的城中之城,明確的從北京城中勾繪了出來。

皇城

昔日皇城內殿宇臨立,景觀密布。既有高大巍峨的宮殿,又有青磚灰瓦的四合院;既有碧波蕩漾的三海,又有挺拔秀美的景山。但是,在皇城中不論建築也好、景區也好,它們的功能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服務於皇帝和皇宮。在皇城中的所有的重點建築都深深的帶有這一特色。
在天安門的東西兩側,有兩組紅牆黃瓦的建築群。如果你從高處俯瞰,你就會發現它不論建築的形式、規制和格局都與紫禁城相映成趣,渾然一體。雖然今天的它們早已變為尋常百姓的休閒遊樂之所,但在昔日的皇城中它們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們就是舊時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和祭祀社稷神的社稷壇,它們的存在象徵著族權與神權對皇權的拱衛。

太廟

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之處。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嘉靖二十三年(1544)改建。清順治八年、乾隆四年都曾修繕。明清兩代每逢登極、親政、凱旋、獻俘,奉安梓宮等重大事件,以及每年四孟及歲暮大袷,均需告祭太廟。太廟面積139650平方米,享殿(大殿)、寢殿(二殿)、祧廟(三殿)為廟中主要建築。大殿對面為大戟門,門外有玉帶河,河上有橋5座,再南為五色琉璃門,門外還有宰牲房、治牲房、井亭等建築。民國時太廟曾改為改為"故宮分院",新中國成立後,經周恩來同志親自批准,太廟改建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太廟太廟

社稷壇

社稷壇是皇帝祭祀社稷神之處。"社"和"稷"是兩位傳說中的神,分別掌管土地和五穀。社稷壇建於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其舊址是元代萬壽興國寺。清代沿襲明制,並對社稷壇進行了多次修繕。社稷壇坐南朝北,成正方形,通高四尺,分為兩層,上層方五丈,二層方五丈三尺,四面出陛,各四級,壇四面設漢白玉的欞星門。壇上五色土,中黃、東青、南赤、西白、北黑象徵全國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壇北有拜殿,也稱祭殿或享殿,是一座建於明初的木結構大殿。1915年,社稷壇改為中央公園。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在社稷壇拜殿內停放靈柩,接受各界人士弔唁。1928年,社稷壇拜殿改名為中山堂,而後社稷壇也改名為中山公園。太廟與社稷壇分別位於天安門的左右兩側,合起來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左祖右社,是皇城中最重要的建築。
社稷壇社稷壇

皇史宬

在皇城內的南池子南口東側,有一組紅牆圍起、結構奇特而緊湊的古建築,這就是明清兩代皇家檔案庫,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檔案館----皇史宬。皇史宬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占地面積846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米。它坐北向南,由皇史宬門、皇史宬主殿、東西配殿組成。皇史宬主殿整個建築為磚石結構,殿內屋頂沒有梁、柱,又稱"無梁殿"。主殿殿牆厚達6米,室內溫度較為恆定,在南北兩面牆上開石窗,可使空氣對流。主殿內砌有1.42米多高的漢白玉石座,上面放置著150餘個鎏金雕龍的銅皮樟木櫃,這就是"金匱"。由於"金匱石室"奇特建築,具有防火、防潮,也防蛀蟲的特點,再加上歷代精心保藏,這座數百年的皇家檔館及其所保存的明代《實錄》、《寶訓》及清代的《聖訓》《玉牒》等,能夠完整無損的保留至今,堪稱"國寶"。

簡介

古都北京,有著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餘年的建都史。自金貞元元年(1153年)起,先後有金、元、明、清四朝定都於此。自元代營建元大都起北京就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基本格局。此後又經歷了明永樂年間重修紫禁城和明嘉靖年間復修外城,使北京城形成了明確而完整的凸字型、四座城垣的結構。四座城垣中,中心為紫禁城,即今故宮,至今仍保存完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最外側是共同構成北京城凸字形結構的內城和外城,其位置大體與今天的二環路相當。雖然已被拆除,但人們還能依稀記得它的位置。在紫禁城之外,內城之內還有一座在今天看來鮮為人知,但在歷史上卻有著重要地位的特殊城池。這就是北京四座城垣中唯一一座由紅牆黃瓦圍就的城池——皇城。
北京皇城,位於北京京城之內,環繞在宮城之外,是拱衛皇宮並為皇宮提供各種服務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這樣的城池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都城中都曾建設過,曾在北京建都的金、元兩代就都有過。八百五十年前,女真人營建金中都時就曾在城內建有皇城。十三世紀中後期,蒙古人在原金中都城的東北側建起了氣勢恢弘的元大都,建設者特別在大都城中心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建設了以太液池為中心的皇城,又稱蕭牆。大液池兩岸建有皇家宮殿和園林。在大小宮殿之間,還建有各種儲物的倉庫、服務機構、辦事的衙署等。
正陽門,俗稱前門正陽門,俗稱前門
皇城的變遷
今天我們看到的北京皇城是明代開始建設的,明皇城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與紫禁城同時落成。它的位址在元代皇城的基礎上略做了南移,許多元代蕭牆內的皇家園林仍被保留在明代的皇城之內,如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後苑(今景山)等都成為了明代皇城的組成部分。
天安門,皇城正門天安門,皇城正門
清代沿襲明制,在皇城的基本格局上並未做大的改變,只是對其中的主體建築進行了多次維修和改建。北京皇城歷經明清兩代五六百年的雨雨風風,數十朝帝王建設經營才達到了今天的規模。因其龐大的建設規模和高超的建築技藝,成為了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皇城,也是全世界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建築群。
北京明清皇城南起今天的長安街,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東至今東城區南北河沿一線(現已建起皇城根遺址公園),西達今西城區西黃城根一線。東西長約2500米,南北約2790米,面積約6.9平方公里。
皇城的規制
皇城並不是一個規則的正方形。為了舉行各種重大活動的需要,在皇城的正南方建設者特別規劃了一座T字型的宮廷廣場,稱“千步廊”。皇城的西南方還缺少一角。缺角的原因眾說紛紜,得到認同最多的一種說法認為皇城的西南角上是金代古剎慶壽寺(又稱雙塔寺,位於今西單電報大樓附近),該寺歷史久遠、香火旺盛,早在元世祖忽必烈修元大都時,就曾為保護該寺,特意讓城牆拐了一個彎,將該寺圈入大都城內。明初時該寺依然保存完好且香火甚旺,明代統治者擔心拆除該寺會惹怒神靈,無奈之下皇城牆只好繞道而行了。這樣一來皇城就形成了一個缺少一角的不規則甲字型。
午門,紫禁城正門午門,紫禁城正門

北京皇城

皇城中除了高大雄偉的宮殿建築和祭祀設施外,還有一大部分是供帝後游幸娛樂的皇家園林即御苑。西苑三海和景山就是明清皇城中皇家園林的傑出代表。
西苑三海是北海、中海和南海的總稱,位於是一片歷史悠久、保存完好的皇家園林建築群。其整體規劃屬"一池三山"的布局,即我國古代傳說中東海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之體現。西苑三海總面積兩千五百餘畝,水面近一千三百畝,園內水面寬廣、景色萬千,建有瓊華島、瀛台、水雲榭、豐澤園、紫光閣、靜心齋等多處景點,古人曾稱讚此地“在京城夙稱名勝”,“風物勝於圓明”。因此地與紫禁城近在咫尺,是昔日帝王重要的賞景、游宴之地。西苑三海作為皇家園林的歷史十分久遠。早在遼代,統制者就曾在此建設行宮。
金大定十九年(1179)在此挖湖堆山,建起大寧宮(後改為萬寧宮)作為皇帝離宮。元代,擴建萬寧宮,改名太液池,當時太液池的面積相當於今天的北海和中海,是整個大都城的中心。
明代對元代的太液池進行了大規模改建,作為皇城中重要的皇家御苑,稱西苑或西海子。同時為了適應宮城南移的需要,在元太液池的基礎上又向南開挖了一片水面(即今南海),並在此處建設了南台(即今瀛台)。同時為了適應宮城南移的需要,開挖了南海,並在南海中建設了南台(即今瀛台),並以南台、瓊華島和北台(乾佑閣,後毀)模仿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州三座仙山[1]。明後期,以金鰲玉蝀橋和蜈蚣橋為界,將原來籠統的“西海子”劃分為北海、中海和南海,合稱“三海”,西苑三海之名由此而來。清代在明代基礎上對西苑三海進行了多次大規模重修、改建終於使其達到了今天的規模。建國後,西苑三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整修一新的北海被闢為公園,中南海現為黨中央、國務院辦公地。
景山位於紫禁城正北方,城區南北中軸線的中心點,景山主峰也是封建時代北京城的最高點。景山,占地總面積28萬平方米,周長1015米,主峰高47.5米;園內花卉草坪占地1100平方米,各種樹木近萬株。景山的歷史可以遠溯到13世紀中葉。元代此地曾是專供帝後遊樂的"後苑",曾在此修建延春閣等建築,當時園內有一土山稱"青山"。元朝滅亡後,明代統治者為清除前朝的"王氣",將元代的大內宮殿全部拆除,並將開挖護城河和南海的渣土堆於元代延春閣的舊址之上,以壓前朝的"風水"。將形成的五座高高山峰取名"萬歲山";
又稱"煤山"。順治十二年(1655)更名景山,"景"字本可作“日光”和“大”的解釋,景山即大山、光明之山[2]。乾隆十六年(1751),對景山又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並依山就勢在五個小山峰上各建了一座亭子,這就是著名的景山五亭。辛亥革命後,景山一度荒蕪。直到新中國成立,才使這一古老的園林重又煥發出誘人的容光,成為園內外遊人喜愛遊覽的勝地。
除去宮殿和御苑外,幾十座皇家寺廟也是皇城中的一組重要建築。明清皇城內有序的坐落著幾十座寺、廟,這些寺、廟大部分是明清兩代皇帝所敕建。由於明清兩代皇帝的信仰不同所以皇城中既有道教廟宇又有佛教寺院。明代道教曾盛行一時,太祖、成祖等各代帝王都崇信道教,到明世宗時達到頂封,在皇城內先後敕建了大高玄殿,改建了大光明殿等廟宇。
大高玄殿位於西城區景山前街,是明清兩代的皇家道觀,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後經多重修。大高玄殿坐北朝南,大門外原有牌坊三座、習禮亭兩座,均於解放後擴展街道時拆除。大高玄殿內有大高玄門、大高玄殿、雷壇、乾元閣等重點建築,現基本保持原有風貌。
公元7世紀晚期佛教從印度、尼泊爾傳到西藏,和當地的宗教相融合形成了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後受到西藏、蒙古等地少數民族的崇信,清代統治者為了鞏固邊疆,利用宗教來維繫多民族之間的關係,把尊崇藏傳佛教定為國策。至乾隆時期達到頂峰,先後在皇城中先後修建了普度寺、普勝寺、嵩祝寺、福佑寺等多座藏傳佛教寺廟。
明清兩代,在皇城中除了分布有皇家宮殿、御苑、壇廟外,還有許多供奉宮廷日常生活的衙署、御庫和作坊等機構,如現位於東城區的磁器庫胡同、緞庫胡同就是當年御庫的舊址。此外還有西城區的會計司、惜薪司等衙署舊址;地安門附近的油漆作等皇家作坊舊址等等。這些機構大都是低矮的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式建築。從高空遠望,青磚灰瓦與金碧輝煌相互應襯,構成了昔日皇城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時至今日,這些建築大都或不復存在或改變了功能,只有以它們命名一些胡同和地名卻流傳至今,留給後人訪尋。
在昔日皇城中還有東西兩條水系,合會於皇城之東南角。西支即金水河水系,由地安門外西步梁橋入皇城,注入西苑三海。其有兩條分支:北由北海內先蠶壇之東出苑牆,再經板橋及景山西門,環繞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紫禁城外的筒子河,在紫禁城太和門前和太廟內流過的內金水河也是此河的一支。南由南海之東,出苑牆,經織女橋,再由天安門前外金水橋下流過,又經長安左門之北菖蒲河,與紫禁城中的內金水河匯合,過飛虹橋,至皇城東南隅,與東支匯合,再向南匯入護城河。時至今日,金水河水系的大部分包括內外金水河和西苑三海仍保留完好,而其中的少部分(如織女橋)因河道變遷,早已無存。這條河流先後流經天安門前和紫禁城內,在舊時的皇城中既起著點綴景觀、美化環境的作用,也作為皇城和紫禁城中的消防水源發揮著重要的實際作用。
東支即御河,前面曾經提到,這條河流明代時在皇城中發揮著實際的漕運作用,此河出自什剎海,由地安門外東步梁橋入皇城,經東板橋,至北箭亭折而南,垂楊夾岸,是謂北河沿。再南經東安門內望恩橋,是謂南河沿,至堂子之西,皇城東南隅,於金水河匯合,再匯入護城河。此段河道民國時就已淤塞不堪,解放後已將該河填平,改為街道,也就是今天的南北河沿大街[3]。
皇城就是這樣一座既博大輝煌,又不失精巧細緻;既功能完備,又力求盡善盡美的獨特而美麗的城池。民國年間的國務總理潘復就曾稱讚北京皇城“城垣規模宏壯,為中外觀瞻所系”。可惜就是這樣寶貴的一座古城,卻沒能逃脫戰火的侵襲和人為的毀壞。自1912年壬子兵變火燒東安門以來,由其是經過1920年北京修建大明濠時洗劫式的拆毀,到1927年時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皇城城垣已被拆毀殆盡,僅有幾處留存。從當時國民政府的檔案上我們讀到了這樣的文字記載:“近時皇城垣牆拆毀多處,泥灰瓦礫狼藉遍地,見者刺目,行者避途。既非交通必需,何以任意毀壞,毫不顧惜!”[4]。同時由於當時的軍閥政府缺乏起碼的文物保護和城市規劃意識,明清皇城的基本格局也在那時受到了重大的破壞,許多昔日的重點建築被拆除,改建成了西洋式或半西洋式的多層建築。喜仁龍教授就曾在當時帶著無限的痛心和憤怒留下了這樣的記錄:“……唯有洋式或半洋式的新式建築,才敢高聳於和諧,蔑視著城牆的庇護?,而這些建築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著。……有多少設有前廊和巨大花園的古老住宅被夷為平地,而讓位於半新式的三、四層的磚造建築?有多少古老的街道被展寬,多少皇城周圍華麗的粉紅色宮牆為了鋪設電車軌道而被拆毀?古老的北京城正被迅速地破壞,它已失去昔日皇城的面目……”[5]。就這樣一座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美麗城池,在短短的五十年中就幾乎蕩然無存,並慢慢的淹沒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政府一天比一天更加重視人類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工作。明清皇城歷史文化積澱獨特而深厚,在當今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寶貴遺產,更是新時期文物保護工作的重點,我們的政府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利用明清皇城,已經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
2000年隨著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進行,施工中發現了明朝東皇城牆的多處遺址。為了弘揚中華文化,為市民增添一處旅遊休閒的景觀,北京市政府決定在明皇城東城牆的遺址上建立皇城根遺址公園。2001年9月該公園建成開園。
2002年9月經過六個月的修繕,曾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度變為暗溝的菖蒲河也以煥然一新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北京的一個新景點。
2003年曾變為民宅,沉寂多年的普度寺也被修繕一新,向世人開放。宣仁廟和凝和廟的修繕工作也正在緊張的進行之中。
2003年初,北京市政府正式發布了《北京皇城保護規劃》。鄭重宣布將對北京明清皇城進行整體的保護。除了對現有的各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和修繕外,還將完整的對明清皇城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風情進行保護。
2003年6月,作為北京皇城保護一系列工作的先導,北京皇城藝術館正式開館。
2003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全世界宣布,將北京明清皇城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明清皇城在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風塵洗禮後,再一次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北京皇城的昨天是輝煌的,它的今天是燦爛的,它的明天同樣將是絢麗多彩的。隨著政府皇城保護工作逐步開展,北京的明清皇城的歷史即將翻開全新的一頁。(北京皇城藝術館
張兆旗 李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