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建築)

城池(建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城池在古代指城牆和護城河,也可以泛指城市。城池,又稱為城郭,是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的軍事防禦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池
  • 外文名:city
  • 解釋:泛指城市
  • 又稱:城郭
詞目,拼音,基本解釋,出處與詳解,簡介,城牆,城門,炮台,城內街道,現況,古代城池,

詞目

城池

拼音

chéng chí

基本解釋

[city;city wall and moat] [古]∶城為城牆,池為護城河。泛指城邑

出處與詳解

1、城牆和護城河。城謂城垣,池謂城河。舊時都邑四圍有城垣及護城河,以資防守,因有城池之稱。
①《禮記·禮運》:“城郭溝池以為固。”
②《漢書·王莽傳贊》:“城池不守,支體分裂,遂令天下城邑為虛。”
③《墨子·備城門》:“我城池修,守器具,推粟足。”
2.泛指城,城市。
①唐 棲一 《武昌懷古》詩:“ 戰國 城池盡悄然,昔人遺蹟遍山川。”
②《水滸傳》第五九回:“見城池厚壯,形勢堅固,無計可施。”
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孔明用計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吾等自隨孫將軍開基創業,大小數百戰,方才戰得六郡城池
④清 李漁 《奈何天·擄俊》:“咱 白天王 起兵以來,攻破無限城池,殺傷許多官吏。”
楊朔 《昨日的臨汾》:“雖然他們會得到這個城池,但他們永遠得不到我們的民眾。”

簡介

城池,又稱為城郭,詞中的“城”指城牆,是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的軍事防禦建築。為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築城是東亞國家的傳統;與歐洲國家比較起來,東亞的城郭規模一般較大。
城池依等級的不同,可分為府級、縣級、廳級、堡級等;一般來說,層級越高,規模也越大,配置的官方建築也不同。

城牆

城牆是城市的主要防禦線,也界定出城市的範圍。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初期以竹、木柵為主;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改為土石或磚等材料為牆。建立於城門之上,有單重和多重檐,以便守城將領登城瞭望敵情和指揮作戰。
城池
雉堞:女牆上的磚砌凹凸小牆,中央有射孔。
女牆:外牆垣上及腰的矮牆。即城牆、馬面牆和羊馬牆頂部外沿建築的薄型擋牆,高約五尺,大致與士兵身高相等,中有射孔(即雉堞)。
羊馬牆:是築在瓮城外十餘步的城壕內岸之擋牆,高八至十尺。羊馬牆開有一道門,門外正對壕橋,通向城外。
外牆垣:城外側的牆垣。
馬道:城牆上的表面鋪磚。
中腹填土:內、外牆垣之間的填土。
內牆垣:城內側的牆垣。

城門

城池的城門數量由行政層級或規模決定。通常府城有8門,縣城開4門。通常分置於東、西、南、北四方。
城門樓:城門座上的城樓,可分為樓閣式和碉堡式。城門座:城門樓的底座。城門洞:出入城門的孔道。瓮城:圈繞城門外的一道城牆,又稱為“月城”。平時是城內通向城外的要道,戰時是城防部隊堅守的重點。

炮台

城池通常在城牆的險要處或轉角處設定炮台,增加防衛性。
炮孔:女牆上留的大型射孔,方便炮筒伸出。炮位:放置大炮的地坪。

城內街道

城內的基本設施與建設有官衙、市街、廟宇、學校、農田等。城內道路以聯繫各向城門的街道為主。
衙署:城市行政管理與軍事守備的官方機構。書院:城市的文教設施。文廟:祭祀文昌帝君或孔子的廟宇。武廟:祭祀關公岳飛的廟宇。城隍廟:祭祀城市的守護神 - 城隍爺的廟宇。

現況

城池多位於現代城市的中心區,與近代的都市計畫衝突很大,因此多被拆除。目前多僅存斷垣殘壁,或孤立的城門可供憑弔。

古代城池

中國早期的城池,絕大多數是土築,到了明代以後,各地的城牆才開始大規模包磚。因此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城池都是一副黃禿禿的模樣。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時代,中國的先民已經掌握了版築的技術。所謂版築,就是築牆時用兩塊木板(版)相夾,兩板之間的寬度等於牆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撐住,然後在兩板之間填滿泥土,用杵築(搗)緊,築畢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牆。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版築的技術更是大大提高,普遍採用懸版夯築法,即用木棍穿過兩側夾板,以繩索固定取直,中間填土夯實,《詩經》中的“其繩則直,縮版以載”,說的便是這種方法。用這種版築技術築成的城牆,比以往更結實,因此可以取消舊法中兩側的護城坡,從而增加城牆的攀爬難度。當時有的城牆還採用土坯(單塊土坯尺寸約為1米×0.4米×0.2米)壘砌,上下交錯疊壓,以此提高牆體的密度和強度。
自春秋以降,中國城池一直採用這種樸素的土築辦法,近兩千年過後,大名鼎鼎的元大都(北京)城牆,依然是由夯土築成。這種土築的城牆,樣子不太好看,而且不太結實,特別是一下雨就會因雨水淋蝕而損壞。當然也有例外,譬如東晉十六國時夏國赫連勃勃大單于(407~425年在位)修建的統萬城,便是土築史上的奇蹟。統萬城採用“蒸土築城”法,即把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摻和在一起夯築而成,雖為土城,但具有石頭一樣堅硬的質地和抗毀力。傳說負責施工的叱乾阿利大將軍要求非常嚴格,近乎殘酷,修建好的城牆,他命人以鐵錐檢驗,凡錐入一寸者,便立刻將工匠殺死,填屍於牆內。在這種瘋狂的高壓政策下,歷時六年修建而成的統萬城,建築質量奇好,“其堅可以礪刀斧”,完全可以和現代水泥相媲美。  當然,這只是特別的個例,大多數的土城牆,為保證牢固度和強度,只能往高、大、厚上靠攏。譬如兩千多年前齊國的都城臨淄,城牆寬度就達20米,楚國都城郢的牆厚也有14米之多。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厚度,其抗擊打能力,足以令人放心。此外,為保險起見,在高大厚實的城牆外,與城牆平行的還有人工挖掘的寬深壕塹(也可以引注河水,成為護城河)。大的都城,城外環周的護溝壕,通常寬度達到30米,深度也在4~5米。
不過,土城也有土城的好處,那就是容易修補。譬如當安史之亂,李光弼鎮守太原時,叛將史思明的大軍將至,如果要對方圓40里的太原城進行加固肯定是來不及的,於是一邊率領軍民在城外挖掘壕溝,一邊命人將挖掘的壕土做成幾十萬個土磚坯,命令用土坯修築營壘,哪裡被破壞,就用土坯補上。
從軍事防禦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城池的構築,可謂布局精妙,機關重重。在高大的城牆頂部,築於外側的有連續凹凸的齒形矮牆,稱作雉堞,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風孔,用來保護牆體。內側矮牆稱為女牆,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護欄作用,防止士兵往來行走時跌下。此外,城牆內部也都修有環城馬路和登城道。
城牆每座城門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樓,這是城牆頂上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日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而在高大的牆體外側,每隔一定距離,還會有凸出於牆體外側的一段,這就是馬面(又稱敵台、墩台、牆台)。馬面有長方形和半圓形兩種,因外觀狹長如馬面而得名。馬面的使用是為了與城牆互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從三面攻擊敵人。它的一般寬度為12~20米,凸出牆體外表面8~12米,間距為20~250米(一般為70米)。這符合宋·陳規《守城錄·守城機要》中的記載:“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減二丈,闊狹隨地利不定,兩邊直覷城角,其上皆有樓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時代,這個距離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內。
為了增強馬面的防禦和戰爭能力,在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敵樓,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儲藏武器,使城牆的防禦性能發揮到最高點。戰時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築的特點,觀望敵人,觀察敵情,防止敵人迂迴城下攻城;又可以憑藉敵樓從正面及左右兩樓間三個方面的交叉火力,狙擊敵人,隨時點線相連,編織嚴密的高空火力網,是城牆防禦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城牆四角的角台,各建樓櫓一座,名為角樓。角樓的朝向與大牆呈135度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戰時,角樓內的守御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
從軍事進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環節,自然是城門。因此城池的設計者自然會對其加大保護力度,強化其防禦能力。規模小一點的城池,一般是設定懸門或吊橋,而大一些的城池,則要設定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專為保衛城門而設的小城。《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瓮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 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瓮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詩經·鄭風·出其東門》云:“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闉闍”,指的便是瓮城。可見早在春秋時期,城池的城防技術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由城牆、城樓、護城河、馬面、敵樓、角樓、瓮城等組成的立體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成熟定型,並一直持續到明清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