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型腦癱

痙攣型腦癱

痙攣性腦癱(簡稱腦癱)即大腦癱瘓,是指因未成熟大腦在各種原因作用下發育不全而致的非進行性損傷所引起的運動和姿勢紊亂。有些發生於錐體交叉以下的上頸髓的病變不符合此病的定義,但仍可按腦癱來治療。

在美國,痙攣性腦癱患者是患有神經肌肉紊亂的兒科患者中數量最多的一群。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腦癱發病率可為從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6到59例不等。其發病率隨著產前護理、社會經濟條件、環境以及母親和嬰兒所接受的產科和兒科的護理的改善而增長。在美國,每年新增加約25000例痙攣性腦癱患者。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痙攣型腦癱
  • 英文名稱:spastic cerebral palsy
  • 所屬科室:內科 - 神經內科
  • 發病部位:腦部,大腦
  • 主要症狀:運動紊亂,智力減退
  • 主要病因:腦損傷,早產
  • 多發群體:早產兒,新生兒
  • 相關類型:混合型腦癱、徐動型腦癱
簡介,認識誤區,發病原因,發病機制,產前,產時,產後,臨床表現,主要分型,腦癱危害,治療方法,藥物治療,綜合治療,康復治療,穴位治療,綜合康治療,腦癱康復訓練,運動康復訓練法,言語訓練,腦癱預防,腦癱護理,室內環境,注意安全,清潔衛生,飲食護理,皮膚護理,心理護理,

簡介

痙攣是兒童康復治療過程中的常見症狀,腦癱、腦外傷、腦炎後遺症、脊髓損傷的兒童均常見肌肉痙攣,痙攣不僅阻礙兒童正常運動的發育,還可以造成攣縮、畸形、疼痛等併發症。所以如何緩解痙攣一直是兒童康復治療的重要課題。
痙攣型腦癱患者症狀痙攣型腦癱患者症狀
痙攣是指骨骼肌被動拉長後,持續性張力增強的狀態。原因是肌肉的牽張反射亢進所致。牽張反射是肌肉受外力牽拉而發生的反射性收縮,其反射弧在脊髓,徑路簡單,但受腦高級中樞的控制。痙攣的機制比較複雜,一般認為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造成高位中樞對脊髓牽張反射的調控障礙或異常,使牽引反射過強或過於敏感造成的。
痙攣型患兒的病變部位在大腦皮層及錐體系,其重要的臨床表現就是肌肉痙攣,痙攣是造成腦癱患兒運動發育遲緩、運動姿勢異常的重要因素。影響患兒正常運動功能,嚴重者喪失肢體活動能力。

認識誤區

我國小兒腦癱的發病率正以每年4~6萬不斷遞增的方式逐漸增加到全國已有600多萬的發病率。由此可見,小兒腦癱的發病率已經遠遠超乎了人們的想像。因此,小兒腦癱的預防只有採取了相關的有效措施才能大大減少這可怕的發病率.
誤區一:有的家長雖然發現孩子在半歲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鬧、吃奶差、過於安靜,以及受驚嚇時出現身體打挺等現象,但只是簡單地認為孩子年齡小,身體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傳染其他疾病了?
誤區二:早產兒的家長見到孩子翻身、趴臥、坐、立、走等運動發育落後於其他的正常同齡兒時,往往會簡單地認為是早產原因造成的,孩子會隨著自然生長發育慢慢地恢復,常常採取“觀望、等待”的態度。
誤區三:家長發現小兒在運動中出現不正常的姿勢時,常常以為是孩子骨骼與肌肉出現了問題,而貽誤了就診時機。
誤區四:一旦經過醫生確診孩子為腦性癱瘓時,家長往往最先採取的態度是盲目地四處求醫,盼望通過常規的“打針、吃藥”來解除患兒的運動功能不良狀態。
誤區五:家長將患兒“治癒”的希望寄托在手術治療上,而忽略了術後的康復訓練,造成一部分患兒功能改善不明顯或“復發”。
誤區六:有一部分中重度腦癱患兒的家長,只單純地對患兒寄希望於功能訓練、裝配矯形器等非創傷性治療,而忽視腦癱患兒普遍存在的肌肉長期高度痙攣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延誤了進一步功能改善的機會。
誤區七:有些醫務人員強調運動訓練可以代替一切;另有醫生則過度誇大手術的“有效性”;也有的醫生不分原由讓就診的腦癱兒童都做高壓氧治療等單一的治療。

發病原因

腦癱可由產前、產時和產後各種原因引起。產前指從妊娠到分娩開始,產時指從分娩開始到嬰兒娩出,產後指從分娩後到產後2.5~3年。有的嬰兒腦部發育完全,髓鞘形成可達8歲水平。某些學者認為,產時應從分娩開始到誕生後7天,在此階段,嬰兒機體已和外環境取得平衡。絕大多數腦癱發生於產中。

發病機制

產前

腦部先天性缺陷,常由於母親在妊娠早期、懷孕頭3個月時患風疹或其他病毒性感染所致。這些兒童往往同時有其他的先天性異常,如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缺陷(室間隔缺損)、耳聾和反應遲鈍。胎兒核紅細胞增多症以往是一個常見的產前原因。胎兒產前期缺氧主要源於胎盤破裂、胎盤梗死、母親的肺炎或心臟疾病。母親飲酒和服用藥物可使腦癱的發病率明顯增加。母親患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同樣是引起腦癱的產前原因。長子女若有腦癱,表明可能為先天性,如腦積水和小頭畸形所致,這就不屬於產前因素。

產時

產時最常見的原因為早產。若誕生時體重低於2268g,腦癱發生的機會較多。其他通常是由於不正確套用產鉗、難產或產程延長而產生分娩時創傷或缺氧所致。分娩時對胎兒頸部做牽引,可以使Galen大靜脈斷裂,導致偏癱或四肢癱。局部創傷可致痙攣性偏癱,如難產時胎兒頭部撞擊於骶骨岬。母源性驚厥過程中胎兒可發生偏癱。

產後

產後時期腦癱最常見的原因是腦炎腦膜炎、創傷、血管意外和缺氧。在腦炎急性階段,運動功能缺陷隨著病變加劇而進展。在急性階段後期,因腦組織內瘢痕病變增加而引發運動功能障礙。因感染而發生腦癱的病例數明顯下降;頭部創傷主要是車禍和虐待兒童,是產後腦癱疾病中致發病較多的因素;兒童可因溺水缺氧、纖維細胞性疾病等產生運動紊亂,如舞蹈病手足徐動症。創傷所致的腦癱或伴有出血通常是痙攣性的;因缺氧和創傷而致的神經紊亂隨著時間延長而不斷改善,多數病例為損傷後1年左右。Brink和Hoffer對腦部外傷兒童的研究表明,其恢復直接與最初損傷後昏迷的平面與時間長短有關。若深昏迷1周以上,其恢復率較低。

臨床表現

腦部病損的位置決定腦癱的臨床類型,如大腦皮質損傷一般可引起痙攣或缺乏運動的隨意起始,多數損害並不限於腦部支配的某一塊肌肉的區域,受累範圍比較廣,大腦所支配的整個身體部分都會受累,這就是為何整個肢體都有不同程度受累,而不像脊髓灰質炎只影響一塊肌肉分型。若有一塊肌肉明顯受累,要考慮到這一區域內其他肌肉也會有程度不同的痙攣。

主要分型

單癱:無論上肢還是下肢,僅一個肢體受到影響,是少見的類型。在作出診斷前,檢查者必須仔細評定其他肢體的情況。
偏癱:同側肢體受累。這些患者通常是痙攣性的,上肢通常比下肢嚴重。
截癱:常伴有早產。截癱多為痙攣型,表現為剪刀步態或稱交叉步態。
肢癱:四個肢體中三個受累。最常見的為痙攣性癱瘓,是較為少見的運動障礙。在確定三個肢體癱瘓之前,需仔細地評估不受累的一個肢體。
四肢癱:腦部損害侵及四肢。肢體可呈現痙攣狀態、運動障礙或混合型。

腦癱危害

1、運動功能障礙: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嚴重者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勢障礙: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如 3個月仍不能頭部豎直,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等。洗手時不易將拳頭掰開等。
3、智力障礙:智力正常的孩子約占有 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占 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占 1/4。
4、語言障礙:語言表達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等症狀。
5、視聽覺障礙:以內斜視及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困難最為多見。
6、牙齒髮育障礙:牙齒質地疏鬆、易折,口面功能障礙,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時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等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腦神經營養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治療只有在必要時才使用,它不能替代功能性訓練。大量研究和臨床實踐已證明: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是一種安全有效治療痙攣的方法。一般降低痙攣效果可維持3~8個月,此時應及時開展個體化的綜合性治療,如功能性肌力訓練、軟組織牽拉、佩帶矯形器等等,充分發揮肌張力減退帶來的最大康復機遇。注射後4~6個月痙攣會逐漸升高,但通常運動功能改善的效果不會消失,必要時可再次注射。

綜合治療

腦癱的綜合治療種種治療方法針對腦癱患兒的情況,進行綜合系統的治療。通過矯形手術、生物製藥、傳統中醫將結合的綜合療法。該療法對腦癱兒童整體的治療,不是單單就局限於單一的治療,是多方面,多角度綜合治療。這也是目前國內外治療腦癱最有效的方法。

康復治療

主要針對腦癱患兒的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等因腦癱兒引起的伴隨症狀。這種康復治療方法需要家長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而且必須持之以恆,否則不但起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加重腦癱患兒的病情。這是常見的腦癱的治療方法。
康復治療對於腦癱患者來講非常重要。目的就是改變肢體麻木障礙、改善肌張力和關節活動障礙等症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態,並逐漸恢復部分肢體運動。尤其是在恢復肢體運動障礙方面更為顯得突出。
認為腦癱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鍊”,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徵”。
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覆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偏癱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在對腦癱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中,傳統的理念和方法只是偏重於恢復患者的肌力,忽視了對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肌張力及拮抗之間協調性的康復治療,即使患者肌力恢復正常,變可能遺留下異常運動模式,從而妨礙其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的提高。
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穴位治療

穴位治療可根據小兒病情的輕重選擇頭部穴位進行針刺治療,或採用電針療法、經絡導平療法、耳穴療法、氦氖雷射穴位照射法。

綜合康治療

如運動 (體育 )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 ;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 (鼻、耳等 )、訓練抓物、持物、 起坐、搖擺、扶行 (背靠牆、面朝牆 )、原地運動 (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 )、行、跑 ;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 ;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

腦癱康復訓練

運動康復訓練法

1)翻身訓練。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並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收,帶動軀幹翻轉。
2)爬行訓練。學會爬行是行走的先決條件之一。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股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幹與大腿成90度。 姿勢保持穩定後,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導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進。
3)坐位訓練。使患兒端坐在靠背椅上,雙腿用布墊分開, 胸前放小桌以便於患兒雙手活動。對於因痙攣而坐位困難者,訓練人員坐在患兒前方,握住其前臂,雙腿輕壓在患兒雙膝上,使患兒下肢分開並伸直,抬頭直腰,保持坐位。
4)站立訓練。對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的小兒,訓練者可在其仰臥時,四指握住其足跟,以手掌壓向足心,使其足向小腿方向背屈,還可以穿戴足踝矯形器,以利於矯正尖足、穩定踝關節,更好地進行站立、行走訓練。
5)步行訓練。使患兒手扶平行槓,訓練人員固定其一隻腳,誘導其另一條腿屈膝,抬腳,再足跟、腳掌順序著地。給足下垂的患兒配戴下肢矯形器,並用步行器練習步行。
6)上下台階訓練。人員由後方以手扶患兒髖部和肩,協助其練習上下台階。指導患兒單手扶持階梯扶手上下台階。
7)頭部訓練。小兒俯臥位,雙手支撐抬頭、抬胸,或仰臥時雙上肢伸展,訓練者將其緩慢自仰臥拉至坐位。當小兒坐在床面上時,應誘導其向前方、側方伸手取物,逐漸出現各方向的保護性反應,以增強坐位的穩定性。

言語訓練

1)呼吸訓練和構音器官的運動訓練:訓練患兒唇的展開、閉合、前突、後縮等運動;舌的訓練:訓練舌的前伸、後縮、上舉和側方運動等。
2)發音訓練:先發元音,如 [a]、[u]。然後發輔音,由雙唇音開始如[b]、[p]、[m]等。
3)克服鼻音化的訓練:可採用引導氣流通過口腔的方法,如吹蠟燭、喇叭、吹桌球等。
4)韻律訓練:可用電子琴等樂器讓患兒隨音的變化訓練音調和音量。
5)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訓練:可通過為患兒設計交流圖版和詞語板(圖),促進其交流。使其能把自己的意願表達出來,如謝謝、拜拜等。

腦癱預防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婦要積極進行早期產前檢查,做好圍產期保健,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
(2)應戒除不良嗜好,如吸菸、飲酒,不能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
(3)預防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觸貓、狗等;
(4)避免與放射線等有害、有毒物質接觸及頻繁的B超檢查。
2、胎兒出生時,即分娩過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應預防早產、難產。醫護人員應認真細緻地處理好分娩的各個環節,做好難產胎兒的各項處理。
3、胎兒出生後一個月內要加強護理、合理餵養,預防顱內感染、腦外傷等。
4、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應儘早做產前檢查:
(1)大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
(2)近親結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死亡史;
(4)孕婦智力低下或雙方近親有癲癇、腦癱及其它遺傳病史。如果懷孕早期發現胎兒異常,應儘早終止妊娠。

腦癱護理

室內環境

室內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度適宜。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地面經常用消毒液拖檫,保證小兒腦癱患兒室內的清潔衛生。

注意安全

小兒腦癱患兒因發育遲緩,各種動作的發育均遲於同期的健康小兒,行動不便。故應有專人守護。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清潔衛生

搞好腦癱患兒的清潔衛生,定期洗浴,並及時更換衣服、床單、被褥等。腦癱日常護理對清潔要求格外嚴格,家長們不容忽視。

飲食護理

在給小兒腦癱患者餵食時腦癱患兒的姿勢是頭部後仰,那么全身肌肉肌張力升高、痙攣,姿勢不對稱。這樣,吞咽動作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
小兒腦癱患者在母親的懷裡處於半臥位,患兒的頭部擱在母親的胳膊肘上,肩背部由母親的前臂承托,患兒的雙手被放在身體的前面,整個身體姿勢顯得相對對稱,這樣患兒全身的肌張力可相對正常些,餵食也就比較容易進行。
如果小兒腦癱患者已具有一定的頭部控制能力和軀幹直立能力,母親可以讓患兒坐在自己的一條大腿上,患兒的膝關節屈曲並擱在母親的另一條大腿上。
為了使患兒的膝關節也保持充分的屈曲,母親的一隻腳下可墊置1~2塊木板。母親的一隻手可以根據需要扶助患兒的肩部或者髖部。這樣的姿勢既有利於餵食,又有利於正確姿勢的發育。

皮膚護理

病情嚴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腦癱患兒往往長時間臥床,側臥位適合各種腦癱患兒,護理人員常幫助患兒翻身,白天儘量減少臥床時間。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褥瘡發生或繼發其他感染。
日常生活護理:指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正確護理患兒。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如進食、更衣、洗漱、入廁等。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對其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及訓練。更衣時應注意患兒的體位,通常坐著脫衣較為方便。為患兒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更衣時一般病重側肢體先穿、後脫。要注意培養患兒獨立更衣能力。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衛生梳洗訓練,養成定時大小便習慣。隨年齡增長教會患兒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預示,學會使用手紙、穿脫褲子的動作等。

心理護理

(1)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定專人進行護理,只有互相信任和尊重,患兒才能真實而詳細地反映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2)護理人員可採用交談、問答及特定、有效的量表或問卷,對患兒及其親屬進行心理測試,以了解患兒及其親屬的心理、行為問題所在,根據患兒存在的心理問題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護士應經常巡視病房,多與患兒交流溝通,鼓勵患兒多與他人交往,不要理會社會上對腦癱患者的誤解及歧視,消除恐懼心理,鍛鍊社交能力,教育患兒通過鍛鍊照樣可以自食其力,長大後要做一個身殘志堅的人。
(4)指導家長幫助患兒克服依賴心理,不要什麼事都替患兒去做,能自己做的儘量讓患兒自己去做,培養其獨立意識,使其生活能夠自理,減輕家長負擔。
(5)與患兒交流要耐心、細心、語調輕柔、語速放慢、使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及耐心、充分地傾聽,儘量解答患兒提出的問題。
(6)多安慰和鼓勵患兒,少批評,患兒有了某些進步,護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7)協助家長正確地教育和引導患兒,儘量克服心理障礙,使患兒的身心都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8) 指導家長多與患兒交流、溝通,告訴家長腦癱患兒的康復是一個長期乃至終生的過程,光靠訓練人員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幫助在腦癱患兒的康復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認知功能差的患兒一定要指導家長配合訓練人員在業餘時間對患兒進行教育和訓練,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