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宋氏

琅琊宋氏

宋海受,琅琊宋氏初祖,山東濟南府長清縣宋家集人。生於元朝末年,洪武元年跟從朱元璋的常遇春軍來到蘭陵縣的向城鎮。先世由商丘徙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居洪洞縣。考自唐武后時著名詩人宋之問,因坐張易之黨後被睿宗李旦賜死,其子孫中中的一支旋遷河南省靈寶縣,後輩因故又東遷濟南長清縣宋家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琅琊宋氏
  • 初祖:宋海受
  • 籍貫:山東濟南府長清縣
  • 生於:元朝末年
  • 生於元朝末年:生於元朝末年
淵源,琅琊宋氏世襲,一世祖海受公,發祥地,琅琊宋氏名人,宋鳴梧,宋之普,宋日就,宋鳴珂,宋之韓,宋之郊,宋念祖,宋瞻祖,宋作梅,宋名立,宋澍,宋潢,宋俊起,宋獻章,詞條後記,

淵源

據海受公十五世孫宋開蕤於道光十三年(1833)親訪長清舊籍,查知:“我們宋氏的祖先,原來隸屬於山西平陽府洪洞縣籍,後遷往山東濟南府長清縣城正西稍微偏南、離城六十里的鄉下居住,村名梨杭店,今名宋家集。野雀窩,在這個村西北五里的地方。慨嘆從明代李自成兵亂之後,家譜已經遺失。我祖東遷來到梨杭店,起自何時,始自何人,全都不能考查。老林舊跡數畝,荒墳壘壘,已經沒有碑記可尋。到乾隆二年開始醞釀修譜,至嘉慶十四年才刻版印成。
海受公當辭濟來沂,僅系一好友司馬氏者入石龍山(原名斗齊山蘭陵縣向城北五華里處)占籍,墾荒于山之南麓。“壘石結廬,避雨淋而不擋風雪,傍崖角以為灶,藉草而作鋪,布衾積垢,一冷如鐵。”殆四十始配氏,生一子而諱佚,於此苦樂,可想而知而。孫一諱宋英,曾孫一諱宋鰲,皆似為乳名。至五世兄弟四人,隨置田移居山南原野杭頭村。
常聞海受公子孫入邳較多,如明末清初宋桂九世孫宋九思,暨子宋武於乾隆年間遷入邳北鳳凰莊(今邳州四戶鎮內)。在此前後各支子孫漸次而入。宋梯六世孫宋先立(字心唯,號萬平,候選州同知)與諸弟析居臨沂城前後,子孫漸繁而相繼外出,如其五世孫,宋佶(字藹亭)於乾隆五年(1740)遷居沂水,六世孫以“善”字排班者數人遷往郯城馬頭等地。先立叔弟宋名立子孫亦隨後出居邳北孟樓一帶。名立胞弟宋建立之孫宋明德、宋樹德、宋新德又相繼入邳,而今不得盡知於何鄉村? 還有宋之韓十一世孫清末秀才宋懋居向城,後人遷廣西省賓陽縣及貴州省獨山縣麻尾鎮老街,皆宋仁祥子孫。
綜述沂州宋氏支脈外出有據可考者,還有宋梯子孫居印王山,後人出居邳縣季家林;宋桂後人居興明,子孫出居新沂縣沙床子,宋梯後人又有居朱村、陳橋者,一支子孫宋雲齡自徙居沐陽縣城子崗。宋先立胞弟中立子孫去郯城廟山、店子等鄉。車輞翰林院支脈也有居郯邑、港上、宋窯、重坊一帶者皆有記載與傳說。還有清代道光年間宋先立胞弟宋三立五世孫宋呈祥(字允吉)入商丘,現子孫亦入商丘族譜。乾隆年間宋端立(字東皋,歷官州同知)五世孫宋元儉宦居河北省交河縣泊鎮河西余家園,其子宋肇,亦由任上海縣吳松江巡檢未歸,子孫多於華亭一帶生活。還有宋之韓三子宋伊學居寨子(今蒼山縣大仲村鎮),六世孫宋開基去河南未歸,特別於清末民初,各支都有出走關東三省,迄今後人數以萬計。也有南去徐州、安徽廬州(今合肥)、南京、上海、新疆、福建廈門、邵武、台灣,還有西去四川、山西太原等地;省內煙臺、濟南、青島、日照等難以確計,大約于海內外者除琅琊地方外,還有四萬多人,總計約10萬人。其中功名人物大小皆有,從中央到地方,明未有僉都御史宋鳴梧、南明魯王監國內閣大臣宋之普;清代有刑部員外郎宋瞻祖,翰林院庶吉士宋澍宋潢等,皆宋海受一脈所傳之子孫。故與縣內諸望族並稱宋、王、楊、趙矣。

琅琊宋氏世襲

一世 海受
二世 失諱
三世  英
四世 鰲
五世 經、 繹、 緯 、紳
1、經公
(分住蒼山縣金嶺鎮小碼頭村(長新橋水庫西南角)
經公二子:
長子:宋 簡
原住小碼頭,其後人現在大部分在江蘇省邳州市北部的岔河、橋頭、代莊一帶,子孫約5000多人。其中較有應的子孫後代有:原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宋瑞雲、當代花鳥畫家宋思恩、畫家宋建等。
次子:失 諱
2、繹公
(分住蘭陵縣尚岩鄉西新莊村
繹公三子:
長子:伯 其後人多數在新莊。
次子:失諱
其二支後人部分在蘭陵鎮宋莊村
三子、失諱
三支遷入德州市與河北交界的臨清市。
3、緯公
緯公五子:
長子:桂
分居蘭陵縣向城鎮梧桐村村,其後人今大都在此村。
次子:檟
分居蘭陵縣金嶺鎮尚莊村,其後人今大都分居在尚莊村
三子:格
分居蘭陵縣夏村鄉荊棠村,其後人今大都分居在此。
四子:梯
分居蘭陵縣金嶺鎮印王山村,其後人分布及廣,但主要
分布在蒼山、棗莊、邳州、郯城、臨沭、東、蘭山、羅莊、
沂南沂水費縣、平邑等一帶。
五子:相
分居蒼山縣下村鄉石橋村、葦湖村和釣魚台村,其後人今大都分居在此,只有部分遷居淄博市的沂源縣和臨沂市的蒙陰縣。
4、紳公
紳公一子:
分居袁家莊村,其後人現分布於南京、棗莊的嶧城、郯城碼頭、蘭陵縣神山鎮白泉、費縣的南太和莊、茶子山村、大李莊、南宋莊、於家泉莊等,並有相當數量的外出者。
奎公六世祖,因家貧無度,於明成化年間,攜眷從杭頭荒出,初居邳縣西溝上村,又遷南京邑。至明嘉靖年間,遷回沂郡西南鄉袁家莊。奎公卒葬於袁家莊北建立新林,未能歸葬杭頭祖塋,至今我全房族人仍為之哀嘆!奎公一子即七世祖守仁公公生三子:即八世祖鳴勤、鳴儉、鳴岐。
宋馬不分之謎 今琅琊杭頭宋氏始祖宋海受,於明成祖燕王朱棣遷都燕京,為建文元年(1399)七月,軍隊路過濟南府長清縣時,除與自家叔侄四人被抓當兵,還有司馬姓者一人。當朱棣偶喪寵妃權氏,放鬆軍隊管理的當兒,他們都因留戀家鄉而脫逃,各自潛去,唯司馬姓者跟宋海受形影不離,終於同來沂州府西南鄉石龍山占籍,壘石結廬而居,發誓同生共死,故歿後各教子孫於深夜送葬杭頭村西一隅,立碣上刻“大哥在上,宋馬不分”八個大字,以防後人之心有變,故此,後來宋海受後裔便以此安塋,又不斷出現功名,司馬氏隨移居道口,另立新塋。便有了一個典故“宋家的林,有馬家的墳。”而“宋馬不分”之說卻從此流傳開來,直至今日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了。

一世祖海受公

琅琊宋氏的一世祖,名叫宋海受,山東濟南長清縣野雀窩(今德州市所屬的禹城市齊河縣)人。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間從軍來到沂州府西南鄉,初至向城,便在鎮北邊居住下來。但與公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姓馬的好友,他見公的居所很好,便希望公能讓給他。公知道了他的想法,便把居所慷慨讓給了他。公隨即移居向城鎮西北三里之外的石龍山腳上,以茅草和蘆葦圍作院牆,以崖頭架搭蓬蒿為室以避風雨,以樹枝綑紮起床鋪安寢度夜,以綿草、野艾充當蓆子,用粗葛麻繩穿織的粗糙布縫成衣被,以粗米秕粱及普通菜蔬當主食。
這在旁人看來,實在是荒寂不堪的生活,而在海受公眼裡卻是仰望長空,俯視闊野的極樂境界。
後來,海受公成了家,夫婦更是相敬如賓。而父子之間,也是父親開墾了荒地,兒子學著播種收穫。正因天道如此,公才得以自享土地之利和耕耘攏畝之樂。
由於公住的地方周圍物種豐富,山上山下到處都是黃精、白朮、枸杞、山藥之類。公便利用早晨或下午的時間,將其採挖回來,能當藥當藥,能當食當食,以備急用。春秋閒暇時,每遇天氣晴朗,公便登上山頂或到山澗的小溪邊,盡享大自然的美景,陶冶自己的情操。他偶然與人閒聊,也是淡泊名利,無所欲為,所談內容更是超凡脫俗,因此被鄉鄰老少和朋友們敬稱為“善人”。海受公的所作所為,只有那些知書識禮的人,或許才能達到他的這種思想境界。
結論:這裡的宋氏家史,在長清縣之前已無法考證,只知海受公自長清徒步來到臨沂,居住在石龍山麓,以環崖蓋茆為室,荊條竹枝編籬當牆而無木製之門,亂棘交生不加修剪;以勤勞耕種為快從不知疲倦,置身世外,修身養性,毫無非非之想;不圖虛名,不進城府,與世無爭,灑脫超俗。就如古代大思想家荀子所說的:“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也”。
可以看出,像海受公這樣脫離市塵喧囂之地,甘于山野林水終老的人,又何必要去“驕富貴”、“輕王公”呢!
記錄下公的這些事情,目的就是勉勵世人,讓後人知道推讓之禮節,明白靜退之風尚,把公當做自己的榜樣。這也便是我們這些後代子孫們,認識公的意義所在。然而,真正能夠恪守力行的人又有多少呢?還望共勉而不懈進取為好。

發祥地

杭頭村——地處魯東南平原的西北部、蒙山山脈的西南端,如今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鄉村,他距古國鄫——山東省蘭陵向城鎮北,只有不到3公里,臨棗、蒙台、濰徐三條幹道似帶如畫般地在此交匯,它的北面是連綿數百里的蒙山山脈,南面是一望無際的魯蘇平原,然而誰會想到,就是這個看似普通而又相對落後的小地方,自明初至今,僅僅只有六百五十幾年的時間,就從一戶普通的移民人家,發展成為子孫遍布世界,人口達十萬之眾的龐大家族。
距此向西2公里,就是琅琊宋氏始祖海受公,最初棲息和蟄居的地方——石龍山。海受公在此結廬墾荒,到四十多歲,才娶妻生子,但由於山居清貧,生下一子還沒來的及起名,海受公就去世了。傳至三代英公,生活才稍有好轉,到了四代鰲公,田業便遍及多處,已有相當規模,到了五世經、繹、緯、紳諸公時,更是興盛一時。特別緯公,不僅受學村塾,課業有成,被沂州府衙委任於地集市坐鎮收稅,而且還將閡家從石龍山移居到了杭頭村,並以此建宅立業,規劃林地15畝,栽植松柏等樹木千餘棵。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該林木已是兩人合抱,虬龍盤根,亂枝穿雲,再加上那些鱗次櫛比,巍峨壯觀的殿宇,和一座座高大肅穆的墳塋以及錯落林立的碑文,無不展示了一個家族的興旺與昌盛。更不亞曲阜孔林之盛狀,就是與商丘古宋國王陵的古木相比,也毫不遜色。方圓百里上了年紀的人(指六七十歲以上者),無不還記得它的壯麗與輝煌:只是令人遺憾的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場史無前例的“狂熱”中,毀在了那些中華民族的敗類和罪人們的手中,否則,它一定是一處現代人遊覽和旅遊的佳景,更是齊魯別具一格的另一大景觀。
據研究地理風水學的人們講:向城(指杭頭村)西北的石龍山,就是這片地方的一桿龍旗,與東北邊只有四五公里的印王山相對峙,因山形巧合,又有多條溪流相環繞,其狀猶如“金龜臥在紫泥中”。加之自清代中期,朝議大夫瀛公,又率族眾植松柏、黃楝等樹近萬棵(因此曾被稱為“萬松山”),無意中形成了一處盛景。而村口有千年長流大泉口,襯托著陽明河的九曲十八灣而潺湲從鎮境穿過,攜著泇水滔滔南流,浩入吳天。實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
杭頭村自海受公傳到六世格公,便以優選沂庠供入禮部任儒官,七世日就公由舉人官至王府長史;日振公以歲貢生出仕,旋遷平涼府郡丞,攝陝西提刑按察使。八世鳴梧公,以進士銜歷官至三品右副都御史,九世之普公曆任二品戶部侍郎和南明王朝“監國”政權的一品內閣輔臣。
清朝建立後,杭頭宋氏人物,有於刑部、吏部任職的,乾、嘉年間,還出了澍公、潢公一門兩翰林。至於知州、知府、知縣更是難為盡數,並有巾幗人才,如契學公夫人王氏,著有《綠窗詩草》,並有作品被編入《費縣誌.藝文》。還有潢公之女、道光年間沂州地方的著名女詩人宋蘭華(《臨沂縣誌.女傳》也記其“好讀書、優詩才,有《詠蘭軒詩草》)等。
杭頭村前,至今還有崇禎皇帝為當時都御史鳴梧公,抗清兵侵入京城督守德勝門有功,死後而為敕命所建的祠堂,正殿舊有崇禎親筆題寫的《清修介節》匾額(已在十年“浩劫”中毀),門前原有石獅對立,門前影壁上雕著二龍戲蛛,影壁前並有專為崇禎帝飲賜“御祭一壇”而設的廣場,亭樓兩邊的雕刻楹聯是:“翰院家聲傳百代,中丞世第振千秋”,橫額為“東林家風”。
在當時的祖塋內,不僅葬著眾多的琅琊宋氏的多名成名人物,如緯公、梯公等,而且還有眾多的名人墨客,為其題寫的碑文和楹聯等,其中,梯公的碑文為明天啟時禮部侍郎,著名文學家公鼎撰書;日就公、日振公的碑文為萬曆進士四川按察使王守正之孫崇禎已卯(1639)副榜貢生王用樊撰寫。而另一墓碑碑文更為啟我杭頭宋氏文化之蒙的羅先生的(資料記其為江浙吳門賢士,自遠來杭頭至死未歸),由清末貢生仲熙為其雕刻,至今還在。
現在的杭頭村,共有人口一千一百多人,土地面積一千五百二十八畝,主要收入來源於糧食作物和蔬菜種植。特別是蔬菜種植,占人均總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加之一部分務工人員長年在外,全村人均收入逐年穩步增長,二零零七年,達到了六千多元,提前邁向了小康。
只是今日塋址雖在,但舊跡歿盡,除了在林地舊址上建起的學校,便只有唯剩下的一棵枯乾的老柏樹,在訴說著那些古老而滄桑的歷史。

琅琊宋氏名人

宋鳴梧

宋鳴梧,字泰侯,號泰斗,沂州印王山村人(今蘭陵縣印王山),生於萬曆四年(1576年)九月十七日,病逝於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二日。 宋鳴梧不滿二十歲就得中秀才,二十四歲考取舉人。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七月,七試不第的父親(宋日乾),在北京參加完由萬曆皇帝主持的“廷試”後,不幸突發眼疾病逝在河北新城縣(今高碑店市)的一個小旅館裡。他赤足千里將父親接回後,守墓三年,後繼母去世,他再次守墓三年。
萬曆四十三年(1618年)三月,繼母的守孝期剛過不久,宋鳴梧便參加了當年由皇帝主持的“廷試”,並以優良的成績得中進士。隨後,他便被安排在刑部實習。1620年初,被授予行人司行人。
天啟(熹宗)二年(1622年),宋鳴梧接受朝廷的命令,赴涼州執行平亂任務。
天啟四年(1624年)春,涼州叛亂平息後,宋鳴梧被授“行人”銜。
天啟四年(1624年)十一月,在斷然回絕了魏忠賢等人的拉攏和腐蝕後,宋鳴梧回到了自已闊別五年之久的故鄉臨沂。
天啟八年(1627年)春,宋鳴梧在休假長達兩年多之後,回到了京城。當他聽說了楊漣繆昌期左光斗的悲慘遭遇後,失聲痛哭,義憤填膺,當即決定上書彈劾。在宋鳴梧對魏客一夥的斑斑劣跡,當庭慷慨陳詞和執意上奏時,氣的天啟皇帝怒不可遏,順手抓起龍案上的御硯便向其砸去,但僥倖竟被其接住。隨後,不久便被魏忠賢一夥以主持鄉試為名,將其派往萬里之遙的貴州。並在鄉試結束後的回京途中,又直接勒令其回鄉休養,伺機予以處治。
天啟八年(1627年)的八月二十二日,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宮懋德殿病逝後,思宗朱由檢(崇禎)在皇極殿即位。宋鳴梧在朋友的推薦下,也同一大批遭魏閹一夥迫害,而被削職和流放的官員一起被召回,並由行人司行人改任兵科給事中,誥封徵士郎,不久又被提拔為兵垣(都給事中)一職,並在對魏閹一黨的“徹底清查”中,專門負責魏忠賢家產的清查和處理事務。因其在查抄中,清正廉潔,一絲不苟,深得崇禎皇帝的賞識。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下旬,於奉天(今瀋陽)稱帝的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懷著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南侵,作為守城的統領,宋鳴梧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他首先與鎮遠侯顧肇跡並肩在城牆上指揮作戰,號召將士們嚴把死守德勝門。戰鬥中,他臨危不懼,指揮若定;間歇時,他運籌帷幄,及時向朝廷建言獻策,並緊急制定了攻守防禦的“十項策略”,敬獻崇禎皇帝。崇禎極為重視,先後兩次在紫禁城的平台召開御前會議,聽取宋鳴梧的守御方略,並與內閣大學士何吾芻,翰林侍讀姚希孟、丁進、文震孟等,專門進行商討和研究,隨後予以採納和實施,戰事結束後被加獎服俸一級。隨後,便被派往安徽持節封藩,回後再次被升為吏科左給事中和獨掌本科大印的都給事中。
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針對當時內憂外患、清軍不斷侵襲和軍隊人心不穩的狀況,宋鳴梧被派往內閣首輔大臣周延儒的軍隊中做監軍,協助周延儒整頓軍紀,鼓舞士氣,以御外患。來到軍隊後,他首先組織將士們,利用關外山高路險的有利地形,不斷在山間峰口派兵設伏,連連打得來犯清兵,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通過幾次漂亮的伏擊戰,宋鳴梧帶領明軍便有力地打擊了清兵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軍隊的士氣。但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接觸,他慢慢地發現周延儒這個頗受崇禎皇帝恩寵的朝廷重臣,竟然也是一個專橫跋扈、貪污枉法與大清關係曖昧的奸滑之徒。他一時痛心疾首,傷心萬分,當即決定密奏朝廷,予以彈劾。但不知怎么,竟被周延儒察覺。氣急敗壞的周延儒,暴跳如雷,當即指使手下人反咬一口,並利用朝廷內外的死黨和手中的權利,無中生有地對宋鳴梧進行栽贓和責難。崇禎也一時難分事非,面對重權在握的周延儒,為了顧全大局,只有一紙詔令將宋鳴梧貶為河南按察司照磨(文書一類的職務,從八品),調離京城。
崇禎六年(1633年)三月,當時與周延儒同樣專權亂政的內閣次輔溫體仁,為了爭得首輔的權利,而唆使刑科給事中陳贊化,以周延儒“招權納賄”和污衊皇帝是“羲皇上”(伏羲氏以前的遠古部落的一位平庸無能的領袖)為名,上書彈劾周延儒,並找出了眾多的證人作證,致使周延儒無法抵賴。被迫提出辭職,十分狼狽地回到了他的老家——江蘇宜興【其後,在溫體仁垮台八年後,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九月,再次被起用,崇禎十六年(1643年),被賜自縊而死,並被錦衣衛用鐵釘釘住腦門,得到了他應得的下場】。
周延儒垮台兩年後,已在南京升任尚寶司卿(正五品)的宋鳴梧被再次召回北京,於1635年3月,授予都察院協理院事和左僉都御史正四品),同時被誥封為中順大夫。
上任新職後,面對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實際狀況,宋鳴梧先後提出了各種重塑朝廷威望和形象、徹底糾正和消除魏忠賢和周延儒之流的惡劣影響、儘快恢復經濟和百姓信心等一系列主張和措施,並嚴格掌握各種輿論導向,大力弘揚清正廉潔和忠心報國的典型事例,徹底改變和糾正了百姓對朝廷的誤解和認識。這在國家百廢待興和社會動盪不安的崇禎初年,無疑起到了不小的凝聚和穩定作用。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工作才能和大公無私、為國為民不遺餘力的人格魅力,從而贏得了朝廷內外的一致讚譽。
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二日,宋鳴梧因積勞成疾,不幸病逝於北京府邸,享年只有六十歲。
宋鳴梧逝世後,齊魯大地的官員和紳士,無不敬仰他的品德和行為,紛紛聯名上書,懇求朝廷予以旌表,並請求為其修廟祭祀。
當時,眾多的文人墨客和同僚摯友,更無不對宋鳴梧的逝世深表痛惜,紛紛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表達自己對一位“忠孝兩全”之士的敬仰和懷念。一時,眾多的以吟詠和歌頌宋鳴梧的“忠孝兩全“為題材的詩歌和文章,紛紛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一部分後被收錄在由時任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的費縣人張四知寫序的《詠忠孝錄》一書中(已失傳),但有一部分收錄在《琅琊宋氏家譜》中的作品,被保存了下來】。其中便有時任吏部考功郎中、後任吏部尚書的徐石麒;時任刑部右侍郎、後升左侍郎的張承詔;時任大理寺卿和南京工部右侍郎、後升任刑部尚書和明代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畫家和詩人的甄淑;時任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政論家和詩人,後在家鄉上海抗清保家的戰鬥中壯烈犧牲的侯峒曾;明代著名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歷任光祿寺少卿的俞彥和日照人曲靖府知府焦潤生等人的詩詞和文章。而俞彥的一首《余夙承公忘分之雅情見乎》五言詩,還被收錄在《臨沂縣誌·藝文》中。隨後,宋鳴梧被崇禎皇帝追封為正義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三品)、恩準其“神牌”安放在“鄉賢祠”(官辦的祠堂)中予以祭拜,並賜“玉祭一壇”和“清修介節”匾額一塊,以褒揚里門。
之後不久,宋鳴梧的“神牌”和塑像,又被安放在臨沂城中新建的“忠孝祠”中,與王祥王覽顏杲卿顏真卿曾子並稱“賢人”,同祠供奉。
崇禎七年(1634年)就任沂州太守的王崇顯,也在其後所撰寫的《改建忠孝祠升三賢記》(《沂州志·藝文》)中,對宋鳴梧作了很高的評價。
宋鳴梧知識淵博,特別是古文造詣頗深,他的古文作品,大都寫得瑰麗多彩,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和同時代的文學家李攀龍齊名,他的作品多數以抒懷為主,而且感情真摯,由感而發,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如現存《沂州志》和《臨沂縣誌》中的《琅琊文社序》、《重修官橋記》、《觀察沈公平亂記》、《張宋兩氏新創大冶義倉碑記》、《琅琊生祠記》等,共有九篇之多,是臨沂史志中古人作品被選編最多的人。
宋鳴梧的作品頗豐,不僅有詩集《琅琊集》還有《家傳纂言》(今藏於國家圖書館古文庫,共四卷〈刻本〉)、《羲易集成》、《四里纂言》、《漫錄纂言》、《諸子》等文集,並在當時都曾被刻版印刷,廣泛流傳於世,只是現今大都失傳。另外,他還有好多文章散見於其他史集中。
宋鳴梧的“忠孝”思想和非凡行為,對他的子孫和後代們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他的子孫中,不僅出現了兒子輩的宋之普同樣為其赤足千里守孝三年、宋之韓為母(在台州朵避戰亂時去逝)赤足千里的驚人之舉,而孫子輩的宋念祖【宋之普長子,(清)直隸知州】、宋瞻祖、宋成立【(清)江蘇寶應縣令】、宋名立【(清)四川達州知州】等,也都是些清正純孝、名聲不錯的官吏;而且還有更晚輩的宋澍【(清)江南道、京幾道監察御史】、宋潢【(清)司洊擢郎中,兼軍需局錢法堂、現審處則例館】、宋開勛【(清)河南郾城縣令】、宋獻章【(清)揚州知府】等,也都各有千秋,有口皆碑,造福一方。其在《沂州志》和《臨沂縣誌》中均有記載。

宋之普

宋之普,字則甫,號今礎,沂州長新橋村(臨沂市蘭陵縣金嶺鎮長新橋村),臨沂明末五賢之一的賢人、東林黨重要成員和古文家——宋鳴梧(《臨沂縣誌》、《沂州志》和《臨沂市志》均有記載)之長子,崇禎丁卯舉人、戊辰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累遷僉都副都御史、戶部左侍郎、南明“監國”政權朱以海的首輔大臣和內閣大學士,後降清,被授常州太守,誥封中憲大夫。
宋之普生於萬曆壬寅(1601年)正月二十三日寅時,卒於康熙已酉(1669年)十一月三十日午時,享年六十八歲。
宋之普少年時,便胸懷大志,勤奮好學,19歲入學,26歲中舉人,第二年便中進士,隨後選入“詞垣”,由庶吉士授禮科給諫,歷兵刑二科,晉升到都給事中,後升為太僕寺少卿都察院都御史和戶部左侍郎。因其深受父親宋鳴梧的影響,一直是一個行善積德、上行下孝之人。特別是父親在京去世時,他悲痛欲絕,哭得口吐鮮血,連水都不能下咽,但因母親邵氏還在,唯恐母親傷心過度,只好強忍著悲痛。在扶著靈柩回家時,從北京到臨沂,千里迢迢,但他像父親對待祖父一樣,赤足跋涉,一路豪哭,無不令路人憾動。把父親接回家後,為了盡孝,他“泣不見齒,寢不入室,蔬食饘粥”,整整在墓旁為父親守孝三年。在升任戶部左侍郎之後,因看到母親邵氏年事已高,時常生病,又不能迎接到京城去贍養,他便毅然決然地辭職回鄉,在臨沂城北的家中學習古人專心孝道。
這時,正是明朝末年,戰事不斷,大批逃難者紛紛涌到臨沂城,宋之普慨然在臨沂城南關支起大鍋施捨粥飯,以此搭救了無數條生命。而平時受其接濟者更是不計其數。
宋之普暮年,雖身處“戶庭,而心時時懷利濟”,每年都會捐錢捐糧,救濟災民。據記載:“乙亥之秋(1659年),大兵南出,公上豆三千石……戊甲六月(1668年),地適大震,沂州雉堞盡頹,公捐萬工糧以助修築……己酉春(1669年)復出米六百石以賑災……”而對待鄉鄰親戚,他也是“……鮮弗誠敬備至,尤篤首足之愛,而撫兄弟子有如己子,且仁慈為心,視萬物為一體……” 因此,被王崇簡稱之為:“淵才弘茂、雅度亮節、恣性貞實、顯允令德、才優底慎、績著循良、懸車樂道、為善於鄉……”
宋之普去世後,沂州不論是官員紳士還是平民百姓,更無不悲痛和惋惜,紛紛向政府請求,將公的神牌供俸在鄉賢祠中,隨時供人們予以祭拜。

宋日就

宋日就,字克明,號警銘,沂州印王山村(蘭陵縣金嶺鎮印王山村),是沂州隱君宋梯的長子,約生於明萬曆年間,卒於崇禎二年(1629年)九月十七日。宋日就一生身體力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兄弟們捨身取義,樂於種田,勤儉持家,贍養父母,從不送禮行賄謀求功名,而在教育子孫方面,卻不遺餘力,目標遠大,盡心竭力地為他們招攬名師,使兄弟們能夠豐衣足食,專心致志地完成學業。有時老師不在時,他還以自己的博識多才,親自給學生們講課,若見他們之中哪一個不專心學習,不惜用棍棒教訓。
宋日就自幼年勤奮好學,腳踏實地,不到二十歲,就能寫詩作文,頗有文聲,被選拔為“替補博士”,在學校眾多“生員”中名噪一時,大家還競相推舉他為藝林領袖。
他自萬曆乙酉(1609)年鄉試中舉後又來連續考了幾次,但都沒有中得進士。
當時,他的父親梯公年事已高,宋日就覺得:“父親已經歲數大了,我為什麼就不能考它個一官半職,用俸祿來贍養他老人家呢?”。於是他決意做官,接受了陝西省西安府富平縣令的職務。
當時的富平縣,是關中最難治理的一個地方,有眾多的疑案,幾任縣令都沒能解決。他到任以後,很快便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很快便把富平縣治理的井井有條。後來,整個富平縣還專門為他繪製了圖像,供百姓祭拜。
由於宋日就廉潔自律,不巧取百姓一分錢,他更不畏強暴,對地方的種種弊病大力整治,徹底清除了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對富平的危害,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深得富平百姓的擁護和愛戴,無不將其奉為神明,視作依靠。
宋日就的政績上報後,按照慣例本應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因他秉性耿直,不會趨炎附勢,沒能得到上司的青睞,僅僅升了個河南龍門別駕(通判)。
宋日就離開富平令時,百姓一個個拉著車轅,躺在路上的車轍溝里,扶老攜幼,徒步跋涉,依依相送。退養家鄉富平的國相孫公丕揚,也慨然揮筆為其撰寫了“德政碑文”,予以褒揚。
宋日就升任龍門別駕後,雖屬無足輕重的官職,但他仍沒有一絲的懈怠,其愛國愛民之心就像任富平縣令時一樣。後來他終於被晉升為任王府長史。但此時,宋日就卻已對做官和官場中的種種醜惡現象早已心生倦意,因此抽身而退。辭職時,他只坐著一輛兩匹瘦馬拉的車子,不聲不響地悄然回到自己的家鄉。一進家門,他就指著自己的行李對迎上來的子弟們說:“你們都可以去檢點一下我的行李,可別指望叫我做官帶回一大筆金錢來,否則我死後怎能到老林里去見祖宗呢?!”
宋日就回來的時候,正好趕上父親梯公去世,他悲痛欲絕,百般盡孝。父親喪期過後,他便招收學生和門徒,凡是出自公之門下的人,個個都是成才以後才離開。四面八方的鄉鄰學子,從不用分什麼高低貴賤,只要好學便可投在他的門下。
宋日就去世後,四周鄉鄰無不懷念他。他的牌位也被放在了鄉賢祠里,以供人們祭拜。
宋日就著有《自淑集》流傳於世。

宋鳴珂

宋鳴珂(?-1645),字泰茹,晚號“碧溪居士”,今蘭陵縣向城鎮黎丘村人,因其為當時的沂州守衛楊肇基成功平息暴亂“敬獻三策”,而被授予萊州府知府。
《臨沂縣誌?列傳》記其“生具異稟,有泉石癖,歲必遠遊,游必盡山水之勝,而後返嘗。三游蘇,五游浙,所交多當時名士”等語。
甲申(1644)年間,改朝換代,民心不歸,烽煙四起,宋鳴珂卻致力於在自己所管轄的地方,竭力率眾抗清。其戰報傳到京師後,清廷派降將洪承疇率兵入魯清剿。因洪氏早聞他“忠貞、固執”,隨授意部下欲將其活捉。但他臨危不懼,一面與南逃的魯王(太祖十世孫朱以海)聯繫,一面率眾與兵臨城下的清軍廝殺,但終因寡不敵眾和朱明王朝的大勢已去,在相貌頗似他的家僕曹節的掩護下逃離萊州城(見《臨沂縣誌?曹節傳》)。
回到到家鄉後,宋鳴珂再次歸隱“碧溪”,但每每想起曹節時便激動不已,朝夕希望以死相報,並隨即撰書一聯“清風無情偏吹我,明月有意不照人”,以此發泄自己對清人的滿腹憤懣和怨恨。但卻不知怎么被浙江有名的道學先生呂留良得之,他覺得聯中太露鋒芒,便隨意改寫成“清風雖細能吹我,明月何嘗不照人”的詩句。然而,就是這一改,竟使他於雍正七年(1729)被告發,致使其去世幾十年後,仍釀成了被禍滅九族和扒墳戮屍的千古奇冤。
《臨沂縣誌?列傳》還記述了“聞福王尚在,隨杜門掃轍,獨居一樓,首不剃髮,足不履地,有李、王二夫人皆江南宣城籍,善造紙筆,鳴珂工書畫日課數紙,紙盡再將字紙造新紙,故使筆墨皆無光,紙作淡黑色比當世。”等語。
順治二年(1645)六月,南明“弘光”小朝廷徹底垮台,宋鳴珂大失所望,他發誓要做伯夷叔齊,“寧死不食周粟”,拒絕在清朝的統治下生存。他不許家人送水送飯,否則即厲聲喝斥。他視死如歸,幾天幾夜水米不進,生生餓死。
然而,在大清國隨後二百五十多年的統治里,卻沒有人敢去讚美和宣揚他這種堅貞和壯烈。因此,在此後的“志書”和“家乘”中,都沒有去記載他的這段歷史。直到近代所修篡的《臨沂縣誌》,才說他與同邑翰林院檢討孫一脈等人,為“明室未造也節之士……庶碧血丹心不至永埋地下雲。”等等。
關於他的著述和遺蹟,現在大都已失傳和被毀,僅有其親筆手書的七律《與友人秋別——二首》詩稿一篇和部分書畫作品留存於世。

宋之韓

宋之韓,字奇玉,號蓮仙,生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十八日,病逝於康熙八年(1669年)六月二十四日,葬於山東省蘭陵縣大仲村鎮寨子村東;明末一代聖賢文人、古文家、都察院僉都御史宋鳴梧次子,崇禎御史大夫、戶部侍郎、南明內閣大學士首輔宋之普之胞弟;廩貢生,授東昌學博,因其博學多才深受清康熙皇帝的“才堪效用,力可宣猷”之賞識,而特被敕授為四川瀘州通判。
宋之韓與清朝大詩人宋琬交往甚密,並有詩證(分別被收錄在宋琬的《安雅堂集)和宋之韓的《海沂詩集》中),但其一生清心寡欲,陶醉自然,雖年少時與兄宋之普一起歷經坎坷,但走向仕途後卻沒有經歷太多的大起大落,因此其作品缺乏宋琬式的社會震撼力。但宋之韓一生詩興執著,作品頗豐,從少年到老年幾十載筆耕不輟,先後一共寫下了兩千多首詩(今保存下來的只有八百餘首),不僅內容豐富,題材多變,而且詩體不拘,多彩多姿,是一份難得的明末清初的齊魯、江浙、川陝等其涉足之地的歷史畫卷,而在詠物抒情上,更是擁有無數的妙語佳句,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感染力,實屬難得的好詩。
其代表作有《野老歌》、《萬鳳窩即事》、《北林墓望東山》、《壽玉叔司農》、《魚翁》、《望岳》、《蘇州道中》、《棧道行》、《再過浣花溪》等。
其清嘉慶版《海沂詩集》今被收藏在國內和日本、美國、台灣等十幾家知名的大型圖書館和博物館中。

宋之郊

宋之郊(1609-1674)年,字萬生,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梧桐村人,明朝崇禎壬午(1642年)舉人,曾任沂州府署法曹,後遷任江西省樂平縣令;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卒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祖父向高,庠生,父親宋鳴陽,為廩監生,勒贈文林郎。母親孫氏,同邑橫山(山東省蘭陵縣蘭陵鎮橫山村)人,廩膳生孫繩之女,崇禎庚辰(1640)年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孫一脈胞姐。
宋之郊“少受家訓,品學兼優”,“以才名動鄉里”,《〈臨沂縣誌〉宋之韓傳》中說:“從弟之郊……在官有惠政”。
宋之郊在贛三十年,到清康熙十年(1672年)年前後才告疾歸里,樂邑之民皆稱“宋青天”。他曾於《家報》中寫道:“我做官囊無分文,又怎得汝等之困爾”。他一離任,為後繼知縣程某,即盡搜刮民脂民膏雲能事,逼得縣民日不聊生,流離失所者年不下數千人。故邑有歌謠曰“走了個宋青天,來了個連鍋端”,以證公民望之重。故在聞宋之郊告歸之日,樂民皆求留任。
宋之郊在官期間,先後變賣了自家於南北洛(村名,在棗莊市嶧城區境內)土地十餘頃為公所用。致使樂民得知後合贈《熙時良牧》、《華封霖雨》等大字牌匾,不遠萬里送到他的家鄉蘭陵縣向城鎮梧桐村。
宋之郊善能詩書,少年即被堂兄宋之韓愛重,故存詩多有唱和。如宋之韓題有《家萬生兄戊戌〈1658年〉年計偕南歸,詩以訊之》一詩句云:“可憐望斷蒼生眼,何事阿兄著畫灰。”似在呼喚他們這些為地方官的兄弟們,應以救民水火為己任。
宋之郊的詩,今存不到二十首,皆狀物抒懷,寄以深邃,特別是《和西山舅氏詠鶴》諸作,令人神往。所謂“西山舅氏”即其舅父孫一脈自號“西山居士”。而孫一脈當時於明末甲申(1644年)年國變後,流落異鄉,後聞南明小朝廷垮台,毅然投水殉節,如此高風,對他影響頗深。
宋之郊現存筆帖、《家報》等遺墨,其風格草行兼雜,飄逸瀟灑,較之“鐘王”過之。

宋念祖

宋念祖,字際庭,號敬思,山東省蘭陵縣金嶺鎮長新橋村人,明朝崇禎僉都御使宋鳴梧之孫,同朝戶部侍郎、南明監國首輔宋之普長子;生於崇禎壬午年(1642年)九月二十三日辰時,卒於康熙丁酉年(1717年)二月二十二日未時,享年七十六歲。
宋念祖天生英偉豐頤,白面美髯,少年即文才灑脫,豪爽風雅,舉手投足磊落不凡,氣度高致。
宋念祖是由官生授河北安肅縣令。安肅地近京師,滿漢遊民雜處,境內素稱難治,宋念祖生性倔強,不畏強權,他到任後以清廉自矢,執法如山照章辦事,不僅除掉長期橫行霸道的禍害,而且還杜絕了請客送禮拉關係的惡習,為眾多的被冤枉者平了反,昭了雪,使安肅縣成了當時有名的“平安縣、模範縣”。宋念祖也由此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皇帝御駕親征噶爾丹,其奉委辦理軍需物品,因勤勞任事,成績顯著,為皇上所知,隨升廣東儋州牧(今屬海南省),後皇帝認為其才貌俱佳,可以重用,特晉升其為管理“河工”事務的官員,但因其為官幾年中從噶爾丹到廣東儋州,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積勞成疾,被迫辭職還鄉。
宋念祖還鄉後謝絕囂塵,隱居村落,終年不入城市與鄰村戶外,閒暇則以絲竹怡悅,及至足疾不能履行,只能由幾人抬著木車出入家庭中。有時他酒酣興發,豪論風生,念念不忘當年的豪情壯志。1716年秋,弟弟宋瞻祖自京師歸來,他聽說後高興的不得了,瞻祖趕來問候他,但他卻只能臥床與兄弟握手言歡,之後便一病不能起,於次年二月二十二日謝世。

宋瞻祖

宋瞻祖,字紹庭,號緘齋,山東省蘭陵縣金嶺鎮長新橋村人,明朝崇禎僉都御使宋鳴梧之孫,同朝戶部侍郎、南明內閣大學士首輔宋之普次子;生於康熙癸卯(1643年)十月二十日寅時,卒於雍正十年(1732年)十二月初十日酉時,享年七十歲。宋瞻祖太學生選授詹事府主簿,轉任太常寺典簿,再升光祿寺署正,後遇萬壽覃恩,授承德郎,升任大理寺寺正,再升刑部浙江司員外郎,丁內艱服闋補刑部山西司員外郎,後監督富新倉,因看破官場的黑暗和醜惡憤而辭職,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宋瞻祖七歲喪父,由生母余安人一手撫養成人,十幾歲便能支撐門戶,操辦家務,後因受貪官沂州牧陷害入獄,平反昭雪後,在母親余安人的鼓勵下於四十五歲時才走向仕途進京為官。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後,宋瞻祖每日裡“優遊林下,隱跡中村,耕田植樹,不入城市”,從沒有清閒的時候。他救急救難,為地方和百姓做了不少善事、好事。
宋瞻祖一生好學,尤其沉迷於中華歷史文化的研究,就在去世時還在熟讀“通鑑”,隨書墜地而逝。
宋瞻祖歷官五任,於仕途十五年,恪守祖父中丞宋鳴梧家訓:“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被後世稱為一代清吏。同期史官湖北天門縣人唐建中和山西潞安府知府左文言分別為其撰寫了傳記,詳實客觀地介紹和評價了他的生平和政績,現被收錄在《琅琊宋氏家譜》中。其詳細記錄宋瞻祖生平的《緘齋府君年譜》,現被珍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內。

宋作梅

宋作梅,字和亭,祖居蘭陵縣金嶺鎮安樂莊。乾隆歲進士,出仕守雍和宮門數十載,例贈武略左騎尉,曾得清高宗乾隆帝嘉許,年老歸里,賜以頂戴,加知府銜。 宋作梅生活在康乾盛世時期,是一位文武奇人。生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二月。宋作梅一生多次護駕南巡,又因其多才多藝,深得乾隆皇帝的寵愛。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和乾隆皇帝的唱和詩,如:“逢年民鮮饑寒色,敦俗戶多醇樸風”、“皇恩浩蕩濟黎民,願君鴻福可齊天”等。

宋名立

宋名立,字令聞,號補齋,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鎮紙坊村人 ,歲貢生,誥授奉直大夫,歷任河南裕州、汝州知州,四川達州直隸州牧署,順慶府知府;生於康熙戊寅十二月十八日寅時,卒於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十四日戌時;配胡氏,誥封宜人;側李氏,勒封孺人。
宋名立為官清正,所到之處口碑頗佳,政績卓著,史書多有記載。
宋名立好學上進,知識淵博,不僅能文善書,還先後組織主持編修了《汝州全志》、《裕州志》六卷、《達州志》等地方志書。其所親撰手書的“汝州全志序”、“達州志序”和“琅琊宋氏二修家譜序”等,更是文采斐然,字型灑脫,頗具大家風範。

宋澍

宋澍,字沛青,號小坡,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車輞鎮車輞村人;生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十一月二十七日,卒於嘉慶十二年(1807年)丁卯十一月十三日,享年五十七歲;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進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改任吏部主事,擢升郎中,又歷任刑科給事中和江南道京畿道監察御史,乾隆六十年(1795年),充任湖南鄉試正考官,後任陝甘學政;後因病辭職回歸故里,其子孫多有仕宦。
宋澍自為官以來“一典試、三分校、一督學、兩查倉、兩巡城……”政績卓著,深得朝廷信任和百姓稱頌。
宋澍一生博學多才,嗜學如命,好購書籍,注重收藏,古文詩詞無一不精,特別是在《周易》研究領域頗有建樹,所精心撰著的《易圖彙纂》等專著,極具權威,風靡一時。
宋澍去世後,被嘉慶皇帝敕封為中憲大夫,文武百官無不致函或到沂州祭拜。兵部尚書初彭齡更是特為其親筆撰寫了長達兩千多字的傳文,現藏於《琅琊宋氏家譜》中。

宋潢

宋潢(1761年一1826年),字星溪,號小嵐,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金嶺鎮朱村村人。小時家貧,得奉蘭陵縣金嶺鎮長新橋宗親宋熊圖資助,入宋家學館讀書.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乙酉科拔貢,甲寅科舉人,嘉慶四年(1799年)乙未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戶部雲南司主事員外郎郎中、軍需局鑄法堂現審處側例館、欽點遮常政戶部主事、安徽省穎州府、盧州府知府,蘇松儲糧署都道,卒時被敕封為中憲大夫宋潢能詩善文,尤其書法最佳。其作品深受受董其昌影響,以正楷和行、草書見長,字型淳厚、筆韻瀟灑,獨具一格,時曾風靡京師。現浙江、臨沂等地多有收藏。著有《古今體詩草》、《明恕堂詩稿》等書。

宋俊起

宋俊起,字贊侯,號鶴汀,一號六愚,生於乾隆甲戌( 年)十一月二十一卯時,卒於道光乙未( 年)正月二十六辰時;嘉慶申辛酉(1800至1801年)進士,授河南林縣知縣,充戊辰恩科同考試官,例封文林郎。元配白氏,例封孺人;側趙氏以子貴,例贈孺人。宋俊起為官清正,體察民意,嫉惡如仇,慷慨解囊,無私無畏,深為林縣百姓所敬佩。宋俊起去世後,河南才子 、貴州學政、湖北主考官、(登州、天津、沂州)知府張輶(原名張玉麒),為其親筆撰寫了傳文。《琅琊宋氏家譜》與《琅琊趙氏家譜》,皆有其所撰序文。

宋獻章

宋獻章,字文舫,號蘊亭,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車莊村人,由貢生授光祿寺署正,歷任江寧府督糧同知揚州府知府、誥授奉直大夫、晉封中憲大夫。他生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十三日子時,卒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九月初七日午時;享年56歲。
道光四年(1824年),宋獻章補任四川石柱廳同知,因同他人對調獲任江蘇江寧府同知,到任後興修水利、處理積案,政績斐然。道光七年(1827年),宋獻章升任揚州府知府,在任期間他辦理鄉試、負責供給,工作認真,事無巨細,深受學子的歡迎和上司的稱讚。道光十五年(1835年),江淮先澇後汗,百姓危機,宋獻章奉旨採購糧食,救濟災民,日夜來往于山東濟寧、滕州等地,時間長達數月之久。因天氣炎熱和過度勞累,他不慎中暑,回到江南後,因醫治無效,不幸病逝於府衙內。

詞條後記

感謝琅琊宋氏文化網、琅琊宋氏文化研究會負責人宋家宣等人為編輯此詞條提供的大量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