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鎮

蘭陵鎮

蘭陵鎮隸屬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兩省(山東省、江蘇省)、四縣市區(臨沂市蘭陵縣、江蘇省邳州市、棗莊市嶧城區棗莊市台兒莊區)交匯地帶,東經117°48′9″-117°55′53″,北緯34°39′12″-34°48′32″,總面積135.41平方千米。2014年,全鎮轄114個行政村,10.25萬人。因陵上遍植蘭花, “蘭”為聖王之香,陵為高地,故名蘭陵,有“聖地”寓意。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2.5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0.5%;固定資產投資13.0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到8.6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7.3%;地方財政收入1.2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5.0%;農民人均純收入15197元,同比2013年增長16.9%。

2013年,蘭陵鎮被評為“山東省小城鎮建設重點中心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蘭陵鎮
  • 外文名稱:蘭陵縣蘭陵鎮
  • 別名:蘭陵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省
  • 下轄地區:轄11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蘭陵縣駐地蘭陵鎮
  • 電話區號:0539
  • 郵政區碼:277731
  • 地理位置:山東省南部
  • 面積:135.41平方千米
  • 人口:10.25萬人(2014年)
  • 方言:蘭陵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荀子廟、蘭陵美酒、蕭望之墓等
  • 機場:臨沂機場
  • 火車站:蘭陵站
  • 車牌代碼:魯Q
  • GDP:32.54億元(2014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鎮區建設,交通,歷史文化,文化概況,文物遺存,名優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春秋時,魯國在此設次室邑。
蘭陵鎮
戰國時,楚國始設立蘭陵縣,公元前255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楚相春申君所邀任蘭陵令近二十年,後居於蘭陵著書立說,死後葬於蘭陵。
此後歷代在蘭陵設立郡縣,北宋始置蘭陵鎮,屬丞縣(今棗莊市嶧城區)。
抗日戰爭前屬臨沂縣,1940年屬臨沂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屬蘭陵縣。
1948年復置蘭陵縣後,屬蘭陵縣橫山區。
1953年屬蒼山縣蘭陵區,
1957年改區為鄉。
1958年建立蘭陵公社。
1959年改為人民公社
1975年析建橫山公社。
1984年置蘭陵鎮至今。

行政區劃

2014年末蘭陵鎮下轄東北圩村、西北圩村、東南圩村、西南圩村、埠後徐家莊、後菸頭村、田家莊朱家堡任家莊村趙家莊宋家莊橋頭村、友期莊村、小郭莊、東橫溝崖村、西橫溝崖村、大郭家莊村、大劉莊村、前進孟家樓、造律頭村、大林屯村、小仲村南村、小仲村北村、劉家堡子村、前丘後村、後丘後村、王家艾曲前街村、王家艾曲后街村、作字溝南村、作字溝北村、大苗家艾曲村、小苗家艾曲村、張家艾曲村、李家艾曲村、灘上村、前黃墩村、後黃墩村、車官莊村、王張莊村、楊家莊黃家莊村岔路口村大王莊一村、大王莊二村、大王莊三村、房家莊村、南橫山前村、南橫山後村、橫路口村、沈坊前村、王坊前村、趙坊前村、公莊村小李莊杜家莊溝南村小魏莊、於官莊東村、於官莊西村、前菸頭村、歐家屯村、劉崗子村、張崗子村、泇西村、楊莊前孫莊村後張莊村狄莊耿莊、韓塘村、彭園、周崗子村、後孫莊村、北橫山東村、北橫山西村、北橫山南村、金山村孫樓村、柳樹王村、高塘村臧橋村小王莊小橋頭村、常堡村、西趙莊村、河南頭村、馬屯吳村蔡廟、崔宅子村、張莊趙莊村、後朱樓村、前朱樓村、董塘、大李莊、興利村、潘王莊村、草湖、順墩村、南楊莊、前劉家村、蔡家莊村、陸莊村、侯宅村等114個行政村。蘭陵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北圩村。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蘭陵鎮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兩省(山東省江蘇省)、三市(臨沂市棗莊市徐州市)、四縣市區(臨沂市蘭陵縣、江蘇省邳州市、棗莊市嶧城區、棗莊市台兒莊區)交匯地,東經117°48′9″-117°55′53″,北緯34°39′12″-34°48′32″,總面積135.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蘭陵地質構造較為複雜,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並位於沂沭斷裂帶西側,1988年《魯南地震區劃圖》定為烈度七度區,地層為新生代第四紀,主要受蒼山縣北部的沖、洪積和東部沂、武河沖淤積的影響。
蘭陵地處魯南低山丘陵南緣向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區的海拔高程從北部的40餘米到南部的30餘米。境內有小山三座:溫嶺、花果山、鷹爪山,最高海拔200米,均為南北走向。

氣候

蘭陵鎮屬暖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冬季漫長乾冷,雨雪稀少;春季風大空氣乾燥,易發生春旱;夏季高溫多濕,雨水集中,災害性天氣較多;秋季常受乾旱或連陰雨天氣的威脅。

水文

蘭陵境內有陶溝河、西洳河、運女河等河流,皆自北向南流經鎮域,因上游水庫截流,主要是汛期排洪,一年約有半年基本無水。蘭陵地處山前平原,歷史上的河流現在已變成地下河,地下水屬平原第四系覆蓋區,基岩裂隙水不很豐富。由於年降水量較大,故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

土壤

蘭陵鎮土壤以潮土和砂礓黑土為主,土體深厚,質地輕,壤粒狀結構,通透性好,肥力較高,特別適宜種植大蒜、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

自然資源

2012年,蘭陵鎮境內石膏石、鐵礦石資源豐富,石膏石已探明地質儲量為16.6億噸,為全國優質石膏主產區,鐵礦石正在勘探之中。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末,轄區總人口10.2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494人,總人口中,男性64715人,占52.94%;女性57717人,占47.21%。

民族

蘭陵鎮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2242人,占99.99%。少數民族為回族,共8人,占總人口的0.01%。2014年人口出生率10.05‰,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長率3.57‰。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2.5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0.5%;固定資產投資13.0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到8.6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7.3%;地方財政收入1.2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5.0%;農民人均純收入15197元,同比2013年增長16.9%。

第一產業

2014年,蘭陵鎮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元。2014年,已完成5個村莊的土地復墾工程,總計0.534平方千米。
蘭陵鎮2014年培植蔬菜種植大戶762家,培育示範田2.53平方千米,採取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全鎮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28平方千米,蔬菜年總產10.8億斤,年總產值12.5億元。

第二產業

2014年,蘭陵鎮工企業總產值完成46.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3.2%,蘭陵鎮16家規模以上企業,其中石膏開採企業9家,釀酒企業3家,電子科技企業1家,金屬製品企業1家,農業產業2家。

第三產業

2014年,蘭陵鎮多個景點累計接待遊客1萬餘人次,同比2013年增長6%,遊客仍以市內遊客為主,自駕游占遊客總人數的87%,其中,門票、餐飲、住宿及零售業累計銷售額達3500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7%。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4年,投資1800萬元建設完善了蕭氏文化園一期工程;投資2600萬元建設了荀子墓園區;已列入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2.3億元的荀子文化園項目將全面打造臨沂市一流的文化產業園區。以打造中華第一歷史文化名酒為目的、總投資5.3億元的“蘭陵美酒文化產業園項目”進展順利,為城鎮建設增添了無限生機和內在活力。

教育事業

2013年,蘭陵鎮共有13所國小和5所中學。其中,蘭陵鎮中心國小坐落在華夏古鎮、文化蘭陵、鎮政府駐地。現有2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00餘人,教職工86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35人,專科42人,中專5人,學歷達標率100﹪,其中高級教師4人,一級教師45人,二級教師20人。榮獲“市級優秀教師”稱號2人,“縣級優秀教師”稱號10人,“蘭陵名師”稱號6人,“教學能手”16人。
荀卿路荀卿路

鎮區建設

蘭陵鎮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4億元,完成公共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完成生產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建設道路總面積6.7萬平方米。小城鎮建設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五化工程,完善了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搭建招商引資平台。共打通硬化鎮區街道132.6千米,形成“五縱四橫一外環”的交通框架,並完成了全鎮123.4千米的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鎮內市場發達,全鎮有各類批發市場8處,艾曲市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農民自辦綜合性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年吞吐量3億斤,日交易額達200萬元以上。國家領導人溫家寶吳官正先後來艾曲視察,並給予“農民辦市場,全國第一家”的高度評價。

交通

蘭陵鎮北靠濰坊至徐州的206國道嵐曹高速公路;南臨京杭大運河轉彎處,距隴海鐵路60千米;東距石臼港、連雲港130千米,東北距兗石鐵路臨沂站和臨沂機場40千米;西距津浦鐵路棗莊站50千米;西南距徐州市97千米;東北距臨沂市68千米。濰徐公路東北——西南穿過,薛(城)郯(城)公路(山東省352省道)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
蘭陵艾曲公園蘭陵艾曲公園

歷史文化

文化概況

蘭陵鎮以千年古鎮為核心地域,以中華酒文化為突出特色,系統整合荀子文化、蕭王氏族文化、《金瓶梅》名著文化、魯南民俗文化、現代農業生態文化,加強對古鎮古城牆、古縣衙、古牌坊的修繕保護。
作為距今約有3000年歷史的江北第一古鎮,華夏第一酒都,蘭陵文化資源極其豐富,文化名人輩出,是全省為數不多的文化名鎮、文物大鎮。
蘭陵鎮有省級文化保護單位荀子墓蕭望之墓,縣級文化保護單位高柴墓;有倉頡造字、邱穎造律、二疏散金、金鼎御葬、金山漢墓、於官莊北辛文化等文化遺址和美麗傳說;還有全世界獨樹一幟的蘭陵美酒猴呱噠鞭舞

文物遺存

  • 荀子墓
荀子墓在蘭陵鎮駐地東南1千米,運女河西岸。史籍記載,原封土為一巨大圓家,墓頂較平,上小下大,狀如山丘。墓原占地600多平方米,高5米。明清時,因受洪水衝擊,呈東西長堤型。後經修葺,恢復原型。墓覆野草和刺槐。文革中遭毀,呈M型,東西兩端高7米,中間高3米。墓前原有兩通碑,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碑額篆書“補建荀子墓碑”,碑文已漫德不清。另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山東巡撫周馥重建”、“蘭山縣巫恩棣奉傷監修”,刻“楚蘭陵令荀卿之墓”。1977年定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立一碑,刻“蘭陵古墓”。
  • 荀子蘭陵足跡
荀子,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省新絳縣)人,先秦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史籍記載,荀子墓古時是墓與祠連在一起的,後為墓,前為祠。後祠逐漸廢紀,墓亦荒涼。明景泰二年(1451年)進士李燁的“荀卿墓”一詩,可見一斑:
古家瀟瀟鞠狐兔,路人指點荀卿墓。當時文彩凌星虹,此日荒涼臥煙露。臥煙露兮愁黃昏,蒼蒼荊棘如雲屯。野花發盡無人到,唯有蛛絲羅墓門。
墓家用青石壘砌,周長157.5米,高1米。墓地總面積6400平方米,周圍有高2.2米的紅磚圍牆,門裡建有紅磚紅瓦的平房3間,門南修有一條長50多米,寬2.5米的土路,兩旁植有松柏百餘棵。
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因學問博大,“最為老師”,曾3次擔任當時“翟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遊人秦。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議兵》)。後來,荀子春申君之用,為蘭陵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後死於蘭陵,葬於蘭陵。

名優特產

蘭陵縣蘭陵鎮因釀造蘭陵美酒而揚名海內外,被稱為“天下第一酒都”。據史料記載:蘭陵美酒始釀於商代,古卜辭中的郁鬯酒,便是蘭陵美酒的最早見證,乞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戰國時期,這裡為楚國重邑,曾對中國思想變革產生巨大影響的一代聖哲荀子,在這裡兩任蘭陵令,為蘭陵酒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兩漢時期,蘭陵美酒已成貢品。1995年秋,在江蘇省徐州市獅子山楚王墓的發掘過程中,一個令整個世界釀酒業和考古界震驚的重大發現公諸於世,即蘭陵美酒在沉埋2148年後被發掘出土,重新面世,經專家鑑定,這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直接印有貢酒名稱的酒品,成為中國95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首。經國內外考古專家鑑定,與今日蘭陵美酒同為一宗,印證了蘭陵美酒3000年的釀造歷史。
蘭陵鎮

風景名勝

蘭陵荀子文化園
蘭陵荀子文化園位於荀卿路與蘭韓路交會處,由上海同濟大學進行具體規劃設計、山東臨沂市蘭陵荀子文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進行建設。總投資2.3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209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7318.4平方米,主要由北大寺、荀子文化園、蘭陵古縣衙、廟街廟市組成。主要分為佛教文化區、荀子文化園區、蘭陵古縣衙區。
蘭陵鎮
蘭陵蕭氏文化園
蘭陵蕭氏文化園位於蘭陵縣蘭陵鎮小仲村(原名蕭冢村),占地200畝,分三期進行施工建設。蕭氏文化園主要由蕭氏大宗祠、蕭望之墓園、蕭望之紀念廣場、蕭何影視基地等四部分組成。
荀子廟
2013年12月,經山東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蘭陵縣蘭陵荀子廟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後聖殿後聖殿
荀子廟位於蘭陵鎮駐地東南1000米,1977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為弘揚傳承荀子思想,我縣聘請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學院、上海同濟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對荀子廟進行了高標準規劃,按照規劃全面實施了荀子廟重修工程,在原有荀子廟基礎上,建設荀子墓園、祭祀區、石儀區、觀水區、停車服務區等五大部分,總建築面積7.7萬平方米,總投資2300萬元,成為重要的荀子文化旅遊聖地。
蘭陵美酒文化產業園
2012年11月18日,蘭陵美酒文化產業園正式動工,這標誌著蘭陵集團開始了新一輪征途,也意味著蘭陵古鎮開啟了魯酒文化新時代。
蘭陵美酒文化產業園,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包括蘭陵酒文化博物館、管理中心和技術中心、古街開發、天祿山洞藏科研基地、萬噸利普筒倉工程、萬噸制曲工程等。

著名人物

戰國晚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百家爭鳴的總結者、先秦儒家文化集大成者荀子,為後世留下“摞銅散金”的動人傳說疏廣疏受,《》學孟氏學的開創者孟喜,受漢宣帝遺詔輔政的重要大臣蕭望之
漢元帝成帝時丞相匡衡,東漢光武帝時諫議大夫王良,西晉文學家束皙、魏文學家繆襲
元末明初有著名戲曲作家賈仲明,撰寫文學巨著、“天下第一奇書”《金瓶梅》的明代奇人蘭陵笑笑生
光緒甲午進士近代著名書法家王思衍,“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先驅王思玷,都曾在這片土地上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田兵(1915年-2003年),原名王言誠,幼名自成,字從化,軍名史濤,臨沂縣蘭陵(今蘭陵縣蘭陵鎮蘭陵村)人,著名現代詩人、民族民間文學大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