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決

河決

《 河決》是元代貢師泰的詩作之一,此詩描寫黃河決口,洪水泛濫,災民流離,而官吏弄權枉法的情景,以及災後農村的悽慘面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河決
  • 創作年代:元
  • 文學體裁:五言
  • 作者:貢師泰
作者簡介,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相關作品欣賞,

作者簡介

貢師泰(1298年-1362年),字泰甫,宣城(今屬安徽)人,元代著名散文家。元泰定四年(1327年)進士。官至禮部戶部尚書。著有《詩經補註》、《玩齋集》、《東軒集》等。《元代散文》論及“王禕《宣城貢公文集序》中說到元末“文學之士”寥寥的情況:“今天子元統以來,致治為尤盛,而文學之士至於今則遂以日繼淪謝而幾於寥寥矣。”他說只有貢師泰的文章“氣充而能暢,辭嚴而有體,講道學則精而不鑿,陳政理則辨而不夸,誠足以成一家文言而繼前人之緒矣。”自然,除貢師泰外,元末有名的散文家尚有李孝光陳基楊維楨等人。”。
河決

作品原文

河決
去年黃河決,高陸為平川。
今年黃河決,長堤沒深淵[1]。
濁浪盡翻雪[2],洪濤遠舂天[3]。
滔滔渾畺界[4],浩浩襄市廛[5]。
初疑滄海變[6],久若銀漢連。
怒聲恣砰磕[7],悍氣仍洄漩[8]。
毒霧飽魚腹[9],腥風噴龍涎[10]。
黿鼉出滾滾[11],雁鳧下翩翩[12]。
人哭菰蒲里,舟行桑柘顛[13]。
豈惟屋廬毀,所傷墳墓穿。
丁男望北走,老稚向南遷。
縣官出巡防[14],小吏爭弄權[15]。
社長夜打門[16],里正朝率錢[17]。
鳩工具畚鍤[18],排戶加笞鞭[19]。
分程杵登登[20],會聚鼓闐闐[21]。
雖雲免復溺[22],誰復解倒懸[23]。
瀰漫勢稍許[24],膏血日已朘[25]。
流離望安集[26],荒原走疲瘨[27]。
孤還尚零丁[28],旅至才屬聯[29]。
園池非故態,鄰里多可憐。
貧家租舊地[30],富室買新田。
頹垣吠黃犬[31],破屋鳴烏犍[32]。
秋耕且未得,夏麥何由全。
窗泥冷窺風,灶土濕生煙[33]。
頃筐摘余穗[34],小艇收枯蓮。
賣嫌雞鴨瘦,食厭魚蝦鮮[35]。
榆膏綠皮滑[36],蓴菹紫芽圓[37]。
乍見情多感,久任心少便[38]。
金堤塞已潰[39],淇園竹為楗[40]。
玉璧沈白馬[41],冠蓋相後先[42]。
舜禹事疏鑿[43],漢唐勞委填[44]。
瓠子空作歌[45],寶鼎徒紀年[46]。
昨聞山東飢,斗米直十千[47]。
即今江南旱,骨肉皆棄捐。
倉廩豈不實,賑貸猶迍邅[48]。
恐是廊廟遠[49],不聞道路傳?
恐是天聽高[50],致使雨露偏?
小臣思復載[51],百念倍憂煎。
躊躕慘莫發[52],憤結何由宣[53]。
作詩備採擇,孰敢希陶甄[54]。
平成諒有在[55],更獻河清篇[56]。

注釋譯文

[1]沒:淹沒。
[2]翻雪:指騰起雪白的浪花。
[3]舂天:沖天,滔天。,通“沖”。
[4]渾畺界:浪無邊際。
[5]襄:衝上,漫過。一說襄作“包”講,衣服包邊叫“襄邊”。《書經·堯典》:“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市廛(chán):市肆。指城市。
[6]滄海變:指桑田變滄海。
[7]砰磕(kē):衝撞。
[8]悍氣:指洪水兇猛的氣勢。回漩:指盤旋形成漩鍋。
[9]毒霧飽魚腹:是說魚肚裡吃的儘是腐屍爛肉,吐出來的都是毒霧臭氣。
[10]腥風噴龍涎:是說龍嘴裡噴出的涎水腥氣難聞。涎:口液。
[11]黿(yuán):動物名。又稱綠團魚,癩頭黿。(tuó):動物名。俗稱豬婆龍滾滾:形容黿鼉隨波滾游的樣子。
[12](fú):野鴨。翩翩:往來不息地飛動貌。
[13]“人哭”二句:人在水中菰蒲里哭,船在桑柘樹上行。極言水大。顛,頂。
[14]巡防:指巡視河堤。
[15]弄權:指作弊敲詐百姓。
[16]社長:古時二十五家為社,設一社長,負責社區徵集田賦稅役之事。
[17]里正:即里胥。鄉間小吏。率:斂取。
[18]鳩工:聚集民工。鳩,通“勼”。聚集。
[19]排戶:挨門逐戶。(chī)鞭:用竹板、皮鞭拷打。
[20]分程:劃分成段。登登:象聲詞。木杵槌實堤土的聲音。
[21]闐闐(tián):象聲詞。擊鼓的聲音。
[22]復溺(nì):傾沒水中。
[23]倒懸:倒掛著。比喻處境痛苦。《孟子·公孫丑》:“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24]稍許:小一些。
[25]膏血:民脂民血。指百姓的財物。(juān):削,減少。《漢書·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寢以大窮。”
[26]流離:指流落在外的人。
[27]疲瘨(diān):指疲弱不堪的流離者。,暈倒。
[28]孤還:隻身回來。
[29]屬聯:親屬團聚。
[30]租舊地:租種原來自己的田地。說明災後被迫把田地變賣給富戶。
[31]頹垣:殘牆斷壁。
[32]烏犍:雄水牛。
[33]“窗泥”二句:剛泥的窗戶,冷風從縫隙里吹進屋中,新砌的鍋灶未乾,不易燒火而多煙。
[34]頃筐:指畚箕。頃,通“傾”。《詩經·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毛傳》:“頃筐,畚屬,易盈之器也。”
[35]“食厭”句意思是說:除了魚蝦外,沒有糧食,故吃厭了魚蝦。
[36]榆膏:指用青榆皮熬的膏狀食物。
[37]蓴菹(chún zū):蓴芹等水生菜。,芹茆之屬(見《廣韻》)。
[38]“乍見”二句:這種悲慘情景,初見時驚心感傷,久之,也就心安一些了。這是憤慨之辭。
[39]金堤:指修築得很堅固的黃河大堤。西漢時東郡魏郡平原郡界內黃河兩岸,都有石築的“金堤”,高者至四五丈。東漢時自汴口以東,沿河積石,通稱“金堤”。塞已潰:指瓠子決口塞了又決。
[40]淇園:地名。在今河南淇縣附近。古以產竹著名。《史記·河渠書》:“天子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楗。”(jiàn):通“揵”。用竹塞水決之口,以草及土石填塞其里叫“楗”。
[41]玉璧白馬:是說沉玉璧白馬於河,禮祭河神。玉璧,平圓形、中心有孔的玉器。,通“沉”。
[42]冠蓋:官員的冠服和車蓋。這裡代稱官員。《漢書·溝洫志》:漢武帝“自臨決河,湛(沉)白馬玉璧,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寘決河。”上二句用此故事。
[43]舜禹事疏鑿:虞舜、夏禹致力於疏通開鑿河道。
[44]勞委填:勞於築堤防水。
[45]瓠子空作歌:即“空作《瓠子歌》”。漢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決瓠子,東南一帶連年受災。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發卒數萬人築塞;武帝自臨,作《瓠子歌》。
[46]寶鼎徒紀年:是說白改年號“元鼎”。《漢書·武帝紀》:“元鼎元年……得鼎汾水上”,隨改年號為元鼎。(宋)蘇軾喜雨亭記》:“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寶鼎,古代多以鼎為王朝相傳之重器,故稱為寶。徒,空,白。
[47]:通“值”。十千:指十千錢。
[48]迍邅(zhūn zhān):路途困難,不敢前進。這裡指遲遲不行。
[49]廊廟:指朝廷。
[50]小臣:作者自稱。復載:《禮記·中庸》:“天之所復,地之所載”。後來用為天地的代稱。
[52]躊躕猶豫不決的樣子。
[53]憤結:怨憤鬱結之情。宣:通,上達。
[54]孰:誰。陶甄(zhēn):指造就,選用。(唐)溫庭筠《感舊陳情》詩:“萬靈思鼓鑄,群品待陶甄。”上二句是說:我作此詩只是準備朝廷採擇,並不希望得到什麼好處。
[55]平成:太平豐收年成。諒有在:相信會有的。
[56]河清篇:指歌頌太平的詩篇。河清,黃河水本渾濁。古人認為河水清為太平祥瑞之事。《易經·乾鑿度》:“天降嘉應,河水先清三日。” 成語有“河清海晏”。

創作背景

貢師泰官至禮部、戶部尚書,一心為民謀取福利,但是當時社會非常黑暗,百姓生活窮困潦倒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他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情此景,有感而發,批判和諷刺當時皇帝的昏庸等。

作品鑑賞

首四句,“去年”“今年”對舉,見黃河泛濫的頻繁。“濁浪盡翻雪”至“雁鳧下翩翩”,以誇張和比喻的筆墨,描繪出黃河水勢的浩大兇惡,景象令人驚心動魄;“人哭菰蒲里”六句寫河決後百姓悽惶悲苦,流離遠遷。“縣官出巡防”至“膏血日已朘”揭露水災之時,官吏枉法弄權,無視民生疾苦,借水災聚斂搜括的罪惡,官吏的腐敗貪錢,令人髮指,而災民的無助絕望,令人太息;“流離望安集”至“久任心少便”寫災民的悲慘生活,故園遭洪水摧殘,面目全非,屋破糧乏,無法耕作,掙扎在死亡線上,情景哀慘至極。“久任心少便”兩句流露出詩人對災民的無限同情,及對統治者不恤民生的極大憤慨。“金堤塞已潰”至“寶鼎徒紀年”,追溯歷代對黃河的治理,揭示黃河泛濫是統治者虛應故事,治理不力的結果。“瓠子空作歌,寶鼎徒紀年”。一“空”字,一“徒”字,流露出無限譏刺和義憤。“昨聞山東飢”至結尾,寫災荒遍地,百姓無不水深火熱,而皇帝閉目塞聽,不思賑貸,矛頭直指皇帝的昏庸,體現出詩人過人的勇氣。
此詩敘事狀物,生動形象,議古論今,深刻精警,誇張、比喻、抒情、議論等手法融於一爐。雖屬長篇宏制,而不空泛乏味,藝術上亦有較高成就。

相關作品欣賞

《瓠子歌》二首
【註:以下內容為《史記·河渠書》版本】
作者:劉徹
其一
瓠子決兮將奈何?皓皓殫為河!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鉅野溢,魚沸郁兮柏冬日。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遠遊。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兮水維緩。
其二
湯湯兮激潺湲,北渡浚流難。搴長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萬福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