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房

宣房

宣房,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西漢 元光 中, 黃河 決口於 瓠子 ,二十餘年不能堵塞, 漢武帝 親臨決口處,發卒數萬人,並命群臣負薪以填,功成之後,築宮其上,名為 宣房宮 。借指該處之黃河水。 泛指防河治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房
  • 拼音:xuān fáng
  • 釋義:宮名。借指該處之 黃河 水
  • 類型:詞語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

基本信息

詞目:宣房
拼音:xuān fáng
注音:ㄒㄨㄢ ㄈㄤˊ
解釋:(1).宮名。(2).借指該處之 黃河 水。(3).泛指防河治水。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
自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 年,旱,乾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於是天子已用事萬里沙,則還自臨決河,沈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河。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楗。天子既臨河決,悼功之不成,……於是卒塞瓠子,築宮其上,名曰宣房宮。而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跡,而梁、楚之地復寧,無水災。

譯文

自從黃河在瓠子決口後二十多年,每年土地都因水澇沒有好收成,梁楚地區更為嚴重。天子既已封禪,並巡祭了天下名山大川,第二年,天由於要曬乾泰山封土而少雨。於是命汲仁、郭昌調發兵卒數萬人堵塞瓠子決口,阻止水澇,天子從萬里沙祠禱神以後,回來的路上親臨黃河決口處,沉白馬、玉璧於河中祭奠河神,命群臣及隨從官員自將軍銜以下,都背負柴薪,填塞決口。當時東郡百姓以草為炊,柴薪很少,因而命砍伐淇園的竹子作為塞決口的楗。天子既然親臨決河處,悼念塞河不能成功,……於是塞住了瓠子決河,在決口處築了一座宮殿,取名為宣房宮。並修二條渠引河水北行,恢復了禹時的樣子,梁、楚地區重又得到安寧,沒有水災了。

釋義

亦作“ 宣防 ”。
(1).宮名。
西漢 元光 中, 黃河 決口於 瓠子 ,二十餘年不能堵塞, 漢武帝 親臨決口處,發卒數萬人,並命群臣負薪以填,功成之後,築宮其上,名為 宣房宮 。《漢書·溝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 河南 濮陽縣 境。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洪水滔天,而有 禹 之績, 河 水泛濫,而有 宣房 之功。”
唐 高適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詩之十:“ 宣房 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2).借指該處之黃河水。
明 吳寬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詩:“憲府乍臨新邑 洛 , 宣房 已復舊河流。”
清 顧炎武 《登岱》詩:“庶幾大道還,民質如初元。上采黃金成,下塞 宣房 湍。”
(3).泛指防河治水。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砭俗》:“既承不可遏之江河,則當相度宣防,資其灌溉,通其舟楫,乃見神明通久之用焉。”
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廣總督謚敏肅涿州盧公神道碑銘》:“起家文辭,觀政於曹,翠翎英英。出治南服,又歷試旃,以知宣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