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詠春

梁挺詠春

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

《梁挺詠春》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一項能夠制止身體受到侵襲行為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自衛防禦系統,是詠春拳派系中在全世界最龐大的國術分支之一及中國武術最權威的實戰課程之一,在“詠春時代平台開設《功夫班》、《專業班》和《教練班》等,解決中國傳統武術在學、教、經營中的問題,進行詠春拳培訓的職業發展、傳揚,並同時在詠春時代平台通過《飛翔歲月》節目,記載和見證WT詠春迷們的成長曆程,向廣大詠春迷分享更多修習心得與成功方法。獲得業界一致推崇。

基本介紹

簡介,我們修習的武術,武之正道,修止,內止懦、外止暴。,修習詠春的過程,WT詠春實戰攻略,課程簡介,關於習武,從“詠春”兩字學起,WT詠春拳晉級系統,基本概念,名稱、標識,詠春拳與正當防衛,戰鬥概念,《小念頭》正解,兵法和武法的不同,攻擊與自保,實戰原則,梁挺箴言:,源流,開宗立派,正宗真傳,詠春拳簡史,一、 葉問,二、梁挺,三、詠春時代,武人之責,《小念頭》正解,導語,詠春拳《小念頭》正解,源流,教授方式,課程概念,風格特點,訓練課程,小念頭,尋 橋,黐手,甩 手,自由搏擊,標 指,木人樁法,六點半棍,八斬刀,歷史沿革,發展現狀,部份教程,

簡介

我們修習詠春,是為了有能力制止身體受到侵襲的行為。
梁挺詠春文化梁挺詠春文化
《梁挺詠春》是一項能夠制止身體受到侵襲行為、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自衛防禦系統。《梁挺詠春》是一整套包含技擊、法度的詠春拳系統,是詠春拳派系中在全世界最龐大的國術分支之一,包括教練晉級體制和學員晉級體制,不但是一種十分科學化的實用拳術,更禮始禮終,內外兼修,完整地保存與發揮了通過一個技擊之術來塑造完美人格、與對生命真理探索的力量,體現出其精妙的中國武術文化內涵;其可供修習、教授、考核、升級的教學體系,使得《梁挺詠春》在四十餘年間急速發展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國術的傳揚起到重要的標桿作用。在許多外國人眼裡,詠春拳取代了太極、少林等,成為“中國功夫”的代表,同時,也成為了目前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最權威的實戰課程之一。
《梁挺詠春》(簡稱WT,WingTimes),是一套完整詠春拳修、習、考、評系統。
其“一招制敵”是多國軍、警界《空手制敵術》的必修課程,,因其40多年來全球化發展,較其它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至最低
梁挺詠春
2012年始被引進回國內,在“詠春時代平台,提供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線下以《功夫班》、《專業班》和《教練班》等,全方位支持詠春拳修習和培訓職業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權威的詠春拳培訓課程,和最全面的中國武術培訓課程,並同時在詠春時代平台通過《飛翔歲月》節目,記載和見證WT詠春迷們的成長曆程,向廣大詠春迷分享更多修習心得與成功方法。
 

我們修習的武術

(wu)的發音出自於舞。舞是在武未出現之前,用於向他人彰顯身強力健、雄壯靈活的行為。後來,因為出現爭鬥,繼而立武:停止爭鬥的行為。六尺為步,半步為武。武,即界定了人的安全範疇。
武
武術,就是作為一位武人所使用的技術,它包涵了一位武人內在的心性、思想,及外在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的修為。武術,是與人交流的工具;武德,是與人交流的水平。

武之正道

我們修習武術,循正路是取得個人最高修為(以武入道)的最短路徑。修武正路,由三點構成:起點(起心動念)、技術過程、終點(目標)。
一.起點,以善念為正;修習善念,以“止“功為始。
正
二.技術過程,以合符自己本心本性為正。
三.終點,以絕招為終,技隨心發、結束戰鬥,煉就“一旦出手、結束戰鬥”的實力。——《說文學武

修止

修習“”功,有兩個方向:對外,制止自己身體受到侵襲的行為;對內,停止自己對外製造傷害的行為。
修習“止”功,有兩個方向:
止
一.對外,制止自己身體受到侵襲的行為。
止,是“制止侵襲”的“自保”技術。“自保”技術其實比“侵襲”技術強大非常多,因為達到“自保”必須研究萬千種“侵襲”破解方略,才能擁有高度的自保能力。
二.對內,停止自己對外製造傷害的行為。
止,是修習“停止製造傷害”的自控能力。這是一項高度自保的自我修煉,擁有“不去製造問題出來給自己解決”的能力。天下本無事,才是真本事。

內止懦、外止暴。

止戈為武。修武,我們首先修習“止”功,修復自己內在的怯懦、和修正外在的暴力。這裡指的懦與暴,包括了思想、語言和行動。
一.內止懦。知恥近乎勇。當我們知道自己怯懦、懦弱、能力不足時,能夠拿出勇氣面對自己的不足,修補它,便是勇。
如果我們不願意面對自己這個怯懦、這個漏洞,那我們則無法處理我們有可能面臨的危險,其實是在給自己製造了危機……便越發怯懦,難以自拔。
二.外止暴。暴的特徵是攻擊性,攻擊性的特徵是喜歡以“受害者”的身份進行“還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武者修習的是高等智慧,不製造新的傷害、不製造新的麻煩來給自己解決。天下本無事,才是真本事。

修習詠春的過程

各人自有自己的詠春;但各人所使用的身體,皆是沉澱億萬年進化而得。
當將自己的身體去浸淫一種技術,自會產生相應交融。這個交融,將是由淺至深、由外而內、由粗及精、由形到神,的過程。
我們修習武術,就像往自己的身體“銀行”存“錢”功一樣,哪個地方薄弱,就是哪裡存的不夠,修而習之。日積月累,成為我們日漸豐厚的、可自生複利的個人財富。
不求外人,自足而富;不求外道,自立而貴。自古武人富貴,便是此理。——《說文學武

WT詠春實戰攻略

實戰的三個凡是:
一.凡是實戰,必須以弱制強”:
  1. 強強對壘,勢均力敵,輕易不會產生爭鬥;
  2. 弱者,是不會主動對強者發起攻擊的;
  3. 真實的爭鬥,會在強弱差中產生;
  4. 弱者,除非有防禦、抵消強者所發起攻擊的能力,否則便被強者所消滅。
二.凡是實戰,必定“沒有規則”
真實發生的爭鬥、戰事,不是遊戲、不是競賽,是沒有任何規則可言的,不受年齡、性別、身高、職位等情況限制;甚至於一旦開始,連棄權的機會都沒有。
三.凡是實戰,必然後發制人”:
1. 凡是實戰,必定是由強者發起的;
2. 凡是發起攻擊者,必然首先露出其漏洞、破綻;
3. 凡是後發者,可根據先發者的漏洞破綻,搶占制勝法。

課程簡介

詠春拳所使用的招式,都是我們日常用於自衛自保的本能反應動作,既不神秘,也不華麗。我們只是在此基礎上加以總結、並通過系統練習,成為我們連貫的技術套用,“以打為消、連消帶打”,以此達到高度自保效果。——葉問
小念頭
修習詠春,首先要學習的是《小念頭》套路。在《小念頭》拳套中,會練習到詠春的身法結構,包括發力方式、手法的位置、角度……等,同時我們在此階段也會將詠春的步法,與《小念頭》手法相結合,運用詠春搏鬥的法度,形成相對的致用法,通過搏鬥物理演習,達到個人防衛、強身健體、運動娛樂的目的。
尋橋
在學習了《小念頭》初級階段後,就要開始學習詠春中級階段《尋橋》,通常我們把《尋橋》分為兩個部分學習:
1.是一人對多人,運用《尋橋》套路里90度的手法及腿法、結合詠春一人對多人的走位練習,來針對修習個人在遇到多個對手時的打鬥。
2.就是黐手部分,運用《小念頭》《尋橋》套路手法的組合,通過黐手的方式,用舍力、卸力、借力的法度,找到對方來勢的漏洞,同時調整自己有效的角度位置以克敵制勝。
《甩手》
脫離黐手的形式,運用黐手技術、合理的把黐手技術運用到實戰搏鬥中。
標指
《標指》是詠春拳的高級課程。在《標指》訓練中,加入了指法、四種肘法、以及勾撞拳等等,運用以打為消的法度,會讓你對敵時更加得心應手!
《木人樁法》
《木人樁法》為詠春拳最高法度。它將《小念頭》、《尋橋》、《標指》三套拳的功法融合在一起,通過木人樁的模擬練習,精進提升,達到可以自由搏擊的境界。

關於習武

,首先是切切實實解決個人的人身安全問題、的技術。在這個“個人安全”的範疇內,強身健體只是順帶的、必然的結果,而不是習武的主要目的。
而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身體顯然是由大腦控制的。身體控制不良,顯然是“腦子不良”。所以修習傳統武術,我們首先強調是修習我們頭腦的思維方式與能力,以及相應的應變能力;在此基礎上,以招式為表現方式的“武”,才具備目標性、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符合現代人所追求的“實用性”。
更進一步,我們明白,我們的心性能控制我們的頭腦,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強調的“道”:個人修為。中國武術,是以武入道的,是最簡便易行、能夠輕鬆提升人的精神和身體素質的方式。傳統“窮文富武”,對於上層階層的人士來說,“武術本領”絕不僅僅是一種“實用技術”,而是一種文化修養和社會背景的標誌。修習“武道”,簡便易行、精氣神完好、身體健康,對人思維和心理、行為,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大價值,能夠輕鬆應對社會乃至人生過程中的萬般變化,柔潤矯美、精進卓越。

從“詠春”兩字學起

詠春拳先寫“詠春”兩字。詠,言永結構,不要寫成口永結構。
詠春就是美好的、值得稱道的、源遠流長而日晉豐茂,的意思。
,美好的,值得稱道的,源遠流長的意思。
,頭戴帽子,站立直言的人。衣冠肅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真善美。言語經過思慮,言出必惠及他人,提升自己。
,沒有經過思考,的發音,而已,不是言。
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在任何時候要說出一個問題,除非可以提出解決方式;否則,不評論、不貶損他人、不莽語、不妄語。
,水流曲曲折折的樣子。本義指水流長,兼指時間和空間,長。
字,先寫上面一,為念頭。起心動念,要忠信於自己,秉持自己內在的良知;立於中,秉持良知善根原則。
煉成小念頭是技術;煉成大念頭是信念;煉成正念頭是智慧。聰明多以天生,得益於遺傳;而智慧多靠修煉。聰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謂耳聰目明;而智慧靠心靈,即 所謂慧由心生。所以,智慧,是秉持本性、本心。
,每日如草木般豐茂舒展生長,生機勃勃。
豐日為春。豐,指草木豐茂生長;日,指日子,每天。
,chong,豐臼結構。舂,是詠春拳高度的心法,將在高級課程中承傳。
詠春叛徒——梁挺著詠春叛徒——梁挺著

WT詠春拳晉級系統

《梁挺詠春》(簡稱WT詠春拳)分有學員晉級制教練晉級制,以詠春時代WingTimes平台開設《功夫班》、《專業班》和《教練班》等,進行詠春拳培訓的職業發展傳揚。
WT12階學員 梅花胸徽WT12階學員 梅花胸徽

教練晉升制學員晉升制以“”為單位,分為1~12階,以不同顏色的梅花胸徽來體現學員的階段。
教練晉升制:以“級”為單位,定為“三段十二級”,每段有四級。
第一段中,每晉升一級需兩三年,第二段所需的時間甚至更長,第三段以對WT系統發展的功勳及資歷評定。
初級技士(助教):
學完《小念頭》、《尋橋》、三節《黐手》、《甩手》、自由搏擊及各種輔助鍛鍊課程。有傳授個人自身所學的能力。
初級教練(助教)服:無細紅邊的教練袍
二級技士:
學齊七節《黐手》、半首《標指》、自由搏擊及其他輔助鍛鍊課程。且有教授學員一年以上的經驗。
二級至四級教練服二級至四級教練服

二級教練服:
三級技士:
熟練三套拳法、七節《黐手》、《標指黐手》、半首《木人樁法》、自由搏擊、《獨立腳小念頭》、腳沙包、對練腳法及其他輔助鍛鍊課程。須任教至少三年。
三級教練服:同上
四級技士:
學會全套《木人樁法》及熟練《木人樁法黐手》、自由搏擊、下盤功夫等。須任教至少五年。
四級教練服:同上
第一段(技士):初級~四級
初級到四級的學習詠春的人士,被稱為技士。
第二段(鍛士):五級~八級
五級鍛士:
須學齊本拳系中拳、棍、刀等技術,更對高深的法度有透徹研究,並對其他各門各派的風格開始研究。
五級至八級教練服五級至八級教練服

五級教練服:
六級鍛士:
須學齊本拳系中拳、棍、刀等技術,更對本拳系中的高深法度有深層研究,並對其他各門各派的有所研究,清楚各門派的獨特風格。
六級教練服:同上
七級鍛士:
須學齊本拳系中拳、棍、刀等技術,更對高深的法度有深層研究,並對其他各門派的武術有所研究,熟知各門各派的獨特風格。
七級教練服:同上
八級鍛士:
須學齊本拳系中拳、棍、刀等技術,更對高深的法度有深層研究,並對其他各門各派的有所研究,熟知各門派的獨特風格。
八級教練服:同上
第三段:九級~十二級
九級達士:
本會將此級視為“宗長”資格。除了最高負責人以外,他已是各級教練在詠春拳術修為上的楷模。晉升至此級的人,除了經過本拳系的宗師、宗長及各位高級教練的公開推選外,更須在武學上有一定成就,且對本拳系的發展有極輝煌的傳播功勳。
九級教練服:
九級至十級教練服九級至十級教練服
十級化士:
本會以“十級化士”為最高負責人,他不但領導本會發展各地的事務,更被本拳系宗長甚至宗師。
十級教練服:同上
十一級通士:
本會以此等級作為對於半退休或已退休的十級化士作為一種尊崇的榮譽稱號。
十二級玄士:
這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理想境界”,因人總有缺點,無人能達到真正“完美”的境界。故本會制定,只有被WT系統同仁公認為對本拳術貢獻最大及最高地位者身故後,才能因後人的推崇獲得該級稱謂。

基本概念

名稱、標識

《梁挺詠春》,又名WT詠春課程,是一套詠春拳培訓課程,為國內詠春拳WingTsun、WingTime專用名稱(簡稱WT)以此區別於詠春拳的其它體系,通過“詠春時代平台”WingTime進行詠春拳培訓職業發展傳揚。
源自於中國南拳之一的詠春拳,因其建立了《學員晉級體制》和《教練晉級體制 》,及關於教練的《教練資格制》與《教練執業制》,將之形成可供修習、考核和教授的晉級系統,解決了大批量群體教學、並保證學員學習效果的問題,使得詠春拳在世界拳壇上得到廣泛的發展和傳揚,成為所有詠春拳派系中在全世界最龐大的國術分支 之一。
WingTsun 就是「詠春」的廣東話英文拼寫法,即詠春拳的英文叫法。因詠春拳是流入廣東佛山後,才成為一系名拳的,所以其英文拼寫法遂沿用原廣東話之發音。現多簡稱為WT,或《梁挺詠春》、WT詠春課程。

詠春拳與正當防衛

詠春拳是用於正當防衛合法使用武力的技術。
儘管現代對“武術”有競技、表演等廣義的定義,但傳統武術只有一個宗旨:止戈是,武是制止侵害的技術
我們修習的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一直秉持“止戈為武”的宗旨,不異門競技、不譁眾獻演,恭肅內斂,在民間廣泛傳揚。
防身自衛,指,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用正當防衛的原則,對不法侵害所實施的一種自衛行動。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人、採取的一種、造成一定損害的方法。它應該符合四個條件:
梁挺詠春
正當防衛所需的條件:
一.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不主動動戈
二.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別人動戈時
三.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人
對外,制止侵害
四. 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對內,停止製造侵害
實施正當防衛、維護自身安全,是法律賦予公民的合法權力;維護社會治安,捍衛法律尊嚴,不僅是執法部門的任務,也是每位公民的神聖義務。詠春拳,正是根據正當防衛原則,通過千百年沉澱而得出的一套具體修習方法,使修習者在遭受不法侵害時,能夠做出正確、有效的反應,高度高效安全。

戰鬥概念

戰鬥的成因,是在相同區間(時間、空間)內,存在明顯的強弱差異所導致。即是說:
1. 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發生戰鬥的;
2. 作為弱者的一方,是不會主動對強者發起攻擊的;
3. 而可以說,是作為弱者的一方,有引致強者發起對其攻擊的導因。
可見,“弱”是招致戰鬥的核心原因;而強與弱,都是一種不斷更迭變化的狀態。作為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國家、一個族群,有必要有一種方式,來徹底解決由“弱”促發的戰鬥的發生。
止戈為武。中華文化對“武”的定義,不僅僅是贏得戰鬥,而是“擁有實力,不戰而勝”,是徹底解除由於“弱”而促發的戰鬥發生。它主要目標,是讓修習者掌握一門實用的自我防禦系統。這個系統,包括拳術、拳理、拳學,讓修習者得到從行為上自我防禦技能的日臻完善與提升、及心態上自強不息、不戰而勝的中國武術修為。

《小念頭》正解

詠春拳,從安全到萬全:
1. 我們修習的是法,旨在修習“止”功,而不是“戈”功,更不是“兵法”。
2. 守得住,才能攻得破。我們修習守,是為了攻;不是死守,更不是呆守。
3. 我們著重修習搏鬥觀念,而非招式。我們能運用自身優勢,應對一切招式。

兵法和武法的不同

法:變化的規律
動作
特徵

奪取 捎去 拂過

舉其要而用功少,為略。
派生
掠奪
文韜武略 領略 謀略 方略 策略 簡略
釋義
兵,戰爭中的核心角色,是戰爭中用來攻擊對手的“工具、用具”。戰爭不是單純的打鬥,它代表(人類)有計畫有目的的相互弒殺,以攻擊(對方)手法為主。
,重在執行別人的思想。
止戈為武。
使用(包括但不限於)打鬥等手法,來達到停止戰鬥的目的。
,重在執行自己的核心思想和內在觀念。
對象
行為
保家衛國 自我犧牲
自保 精進 自我超越
方向
對外。
分析對手,制訂相應舉措。
對內。
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案例
孫子兵法(36 計)
象棋(10 的 40 次方)
一盤棋有20回合、也就是40步,每步有10 種變化,一共的變化數是10的40次方。
聯合國合議
圍棋(361 次方)
361階乘=大約1.43×10 的768次方,即1後面有768個零。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人類已知宇宙中的原子數量,只有10 的 80 次方。

攻擊與自保

中國武術文化,就是一套全面精湛的“自保”文化,而非“攻擊”文化。因為攻擊最終也是為了獲得生存、生活、快活、快樂,而不是為了攻擊而攻擊。一旦攻擊(打江山)成功了,就必須學習如何坐穩江山,保全江山,才得以安樂逍遙。唐、宋、、明、清……中國古代五大一統王朝、歷代沉澱,無不如是。我們因為深諳此理法、精修此道,才得以獨立強大、延衍流傳至今。
武
止戈為武。使用(包括但不限於)打鬥等手法,來達到停止戰鬥的目的。這就是“攻擊別人”與“保護自己” 的區別,也是詠春拳源於上古皇族宗室、用於自身自保而秘而不外傳的核心原因。因為“制止侵襲”,是自保的基礎。
我們修習的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獲得從身到心、從安全到萬全的滿足,安以常樂。

實戰原則

在搏擊(或實戰)中,真實情況是,敵人是絕不可能用大家預先編排的“固定招式”進行攻擊、招架的。所以,雖然在學習梁挺詠春拳時,早已編排出一整套完整的攻守方式,但在練習黐手時卻絕對不注重預早安排定的戰鬥招式;相反地,是依照著黐手的課程,另行訓練出一套全身的反應動作及各種實際對敵戰略,配以本身所鍛練的戰鬥能力,一下子重重擊倒對方。
《梁挺詠春》與傳統詠春風格之間的主要區別,是《梁挺詠春》的教學方法,相比傳統風格的詠春, 更容易被教練作為“教授課程”以教授廣大的學員。 梁挺博士創立《梁挺詠春》拳術系統後,國際總部設於香港,並在歐洲、美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傳揚,超過4000多支部,擴展引入許多具體而實效的發展模式與管理模式。這是區別於其他傳統詠春分支派別,令《梁挺詠春》更加結構化、系統化、達成中國歷史中前所未有的、前衛權威的課程教學體系。
因全球化發展,所以較其它中國武術更專注於儘快擊敗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到最低。包括多國執法或防衛機關,如:美國海軍陸戰隊、聯邦密探隊(FBI)、德國SEK及GSG9、法國RAID、義大利NOCS、盧森堡GIP、西班牙、比利時、奧地利、印度反恐怖份子特警隊、匈牙利陸軍部隊、甚至埃及空降特種部隊獨立國協FIB等,都選擇修習梁挺詠春,有的更將之列為必習的空手制敵術課程。 這套教學系統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武術當中目前影響力最大的拳派之一;是當今全球最多人修習的中國武術。
《梁挺詠春》為與國內“詠春拳”眾多分支、流派區別開來,以保證其教學、課程質量,遂將原《詠春拳》逐步調整為《梁挺詠春》。2012年8月,梁挺受深圳文體部門邀請,在國際詠春中國總部通過“詠春時代”平台在國內正式傳揚《梁挺詠春》(WT詠春課程),以詠春拳培訓職業發展的方式,推動詠春文化傳播發展,致力在詠春拳的發源地——中國,培養出詠春拳的繼承人,以恆久而勤學的真誠態度,將詠春拳一代一代傳揚下去。

梁挺箴言:

葉問宗師從來沒有說過他的詠春拳是正宗的。什麼是正宗?我們的祖先是鑽木取火,我們現在是坐飛機、用電腦。如果說正宗,人是不是在鑽木取火中生活,才算正宗?
《詠春叛徒》——梁挺《詠春叛徒》——梁挺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沒走上“叛徒”的路,沒法通達詠春高級境界。
我將率承我真傳之子弟門人,攜真功夫、攜中國武術文化、再度走向世界:
我能成為列國軍警教頭,我子弟亦能;我能傳揚我中國國術,我子弟亦能;
我中國儒家文化融進全球,我詠春國術文化,亦能!
我希望,有志於發展詠春事業的同門、有志於發展中國功夫事業的同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將我詠春真功夫,中國好功夫,惠及子孫,揚於全球,讓我中華武術和諧文化延衍流傳。

源流

開宗立派

詠到梅花樁法妙,春生桃李藝林香。——葉問
梁挺與葉問梁挺與葉問
詠到梅花傳妙技,春來桃李競芬芳。——梁挺

正宗真傳

關於詠春拳,核心一點就是,首先要弄明白,發源地(英文matrix)與發祥地(英文a place of origin),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國內通常說的“源於××”,指的是發源地。這是可以通過很多物證來證明得出的。而詠春拳,不僅僅是一個有形的物質;它的影響力和價值,是通過更廣闊的文化承傳來體現出來的。它確實是葉問在香港發祥出來,才開宗立派、成為一系名拳的(這好比大家通常說劉德華就是指香港明星劉德華,而不是指千千萬萬個其他的、與劉德華同名的人,一樣)。這裡面,有香港當時的天時地理人文風貌基礎,才產生出來的。所以,若離開對當時香港文化環境的理解、去另立、重新定義詠春拳,便難以精深了解它。只有在對其所處的文化背景下去了解、修習詠春拳,才得以全面精深。

詠春拳簡史

一.葉問整理出完善的詠春拳平民化教學系統。
二.梁挺與(德國)子弟們通過40多年修習沉澱,得出全面精湛的詠春拳教學系統和套用課程。
三.詠春時代平台提供整體的修、習、考、評體系,及詠春拳職業發展運營系統,讓大家在詠春拳的承與傳中,獲得從身到心、從安全到萬全上的滿足,而常樂。
詠春拳,流傳基本有二:一說“詠春”是嚴詠春作為五枚師太的高徒、家族內流傳出來的拳術;另一說“詠春”是當時以五枚師太為首、在當地發起的一個秘密武裝組織,成員以女性為主,以“詠春”為成員名字,作為辨識的內部暗號,進行秘密活動。
不管如何,詠春拳從原來的“秘而不傳”、而被傳揚出來成為一系名,核心是因為有兩位名師,將原來言傳身教的流傳方式,通過總結歸納、調整成以顯淺易懂的教授方式,讓詠春拳馳騁國際,載譽全球:

一、 葉問

傳統“窮文富武”,武術必須言傳身教,一位名師一輩子最多帶出數位子弟。據梁挺口述,當年葉問陳華順為師求學詠春拳的學費是十二兩黃金(折合為當前50~70萬人民幣)。一般是師父教育子弟從架子到意境一個或一整套動作後,才傳授心法,這個“心法”包含了對這個動作的總結和核心要點提示,一整套武術從上到下從外至內,修習過程淺則十年八載,深則三五十年,為常數。往往一套近乎完美的武術,須經歷幾代甚至十幾代人摯誠傳承,才得以成就。
葉問,作為舊式世家子弟,得以承傳。及至後來流落香港,所收門徒遍及各階層,上至官紳、下及平頭百姓,為適應和惠及眾人,遂將原來博大精深的“心法”(譬如雙龍奪珠、神龍擺尾、白鶴亮翅、餓虎擒羊……)拆改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動作名稱,如攤、掌、膀、伏、、捶等,讓詠春拳以最顯淺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傳揚開來。不過,葉問教拳,有其語言局限,葉問本身是佛山人,所持廣東話為土粵音,與潮州音有語言溝通上的困難,所以是“連潮州人都不教”的。葉問秉持傳統思想、不單純追求名利而教人;所教之徒,必盡力讓其通透明白,才得以修業。即便此,葉問在港授徒,仍然秉持“教、教、教步”的漸進階段過程,每個階段淺則三五年、深則十年八載、甚至終生不授。及此,葉問的早期子弟,不乏有接受現代高等教育之人,更是使用現代教育思想,將詠春拳逐步傳揚開來。
儘管如此,如果只道聽途說各種動作招式名稱,而沒有在葉問或其門徒身邊言傳身教、恆常修習、浸淫其中,亦很難以掌握其真傳。其中李*龍就是一個例子。李*龍雖隨葉問修習,但未學到詠春之馬和步,與詠春真功相去甚遠,更毋論其他打著“詠春”、“傳統詠春”、或者“葉問系”等幌子招搖之人,其所持功夫,目測便只有雜耍、遊藝之技了。
所謂,嫡傳、親傳、真傳、秘傳無數,遺傳遍地,真全難求。

二、梁挺

作為葉問在港發展出來的年輕門徒,梁挺在同時接受中西方文化承傳中浸淫,並得益於當時電視媒體傳播,成為將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引進高等學府的第一人。及此,在門徒日多的實況中,促使其整理歸納詠春拳教學體系,以可以開展大規模教學,打下重要的基礎。及至後來,得益於梁挺自身修習外文系的語言功底,將詠春拳翻譯傳播至海外,得到了包括德國的簡基富在內的國際“武痴”的追隨,並協同梁挺一起,通過在歐美等各國大量傳揚沉澱,而得出一整套完善的《梁挺詠春》詠春拳教學系統,馳騁國際,載譽全球,成為全球最多人修習的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的課程體系。
梁挺梁挺
此體系當中,除在原葉問所規範的動作名稱實施使用的基礎上,更結合當代西方教育語言習慣,使用更多的物理學、人體工程學等理念來闡述、教學,使之詠春拳得以全球傳揚。在網際網路日漸開放的國內,眾多詠春拳愛好者通過網路視頻,接觸詠春拳者眾。

三、詠春時代

在全盤承接《梁挺詠春》課程體系的基礎上,作為詠春拳的發源地——中國,詠春時代在孜孜傳承中,發掘出原課程體系對於目前中國武術的承與傳、在職業發展上的強大需求,遂從文化素質、教練技術、市場行銷、經營管理、社會活動等方面,向廣大詠春拳愛好者和教練們,提供更切合實際的操作和更大的平台。

武人之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之興亡,肉食者謀。——顧炎武
天下事,匹夫責;國家事,君臣責。天下事,指儒家思想、普世價值、仁義之事;國家事,指江山社稷、以政治自治權區別出來的領地範圍之事。
武人習武,須首先明白,作為一個人、與作為一個社會角色,有不同:
一. 作為一個人,習武以個人身心提升為本,內止於懦、外止於暴。
二. 作為一個社會角色,在其位謀其責。上將帥武以軍用,保障江山穩定;中車馬武以運用,保障運行暢順;下兵炮武以器用,保障攻防實力。
此個人與社會角色的言行舉止,有不同。個人以遵仁舉義、遵紀守法為責;社會角色以執行指令、完成任務為責。兩者之間萬不可混淆、逾越。
顧炎武顧炎武

《小念頭》正解

導語

修習詠春拳,只有完全掌握《小念頭》的正念解,才能通暢晉級修習。
通常,傳統老師傅對新入門子弟教授詠春拳開式時,都會講一句:小念頭不正,終生不正。然後,開始逐步檢查確認子弟的心念領悟力和肢體能力,以確定對其授業的程度。所以,傳統教法,百人中未及一人能修至中級,只能停留在《小念頭》階段;千人中未及一人能修完全套詠春拳。

詠春拳《小念頭》正解

1. 詠春拳是“武法” 而不是“兵法” 。兵,戰爭中的核心角色,是戰爭中用來攻擊對手的“工具、用具” ; 戰爭不是單純的打鬥,它代表(人類)有計畫有目的的相互弒殺,以攻擊(對方)手法為主。占戈為戰。武,以自保為核心目標的技擊、技術或方式,包括消、防、衛 等。
止戈為。使用(包括但不限於)打鬥等手法,來達到停止戰鬥的目的。這是“攻擊別人”與“保護自己” 的區別,也是詠春源於上古皇族宗室、用於自身自保而秘而不外傳的核心原因。
2. 守得住,才能攻得破。中線理念:對敵時,取我方與對方的膻中穴、連成一條直線,我們叫中線。我們把雙手擺在中線的高度位置,這樣我方就可以以最快的距離上下左右,從而打到對方的重要器官的同時、有效的保護好自己的重要器官。
3. 形成實用搏鬥觀念:在搏鬥訓練時,我們不太注重“招式”的訓練,因為情況緊急時一般人是不會記住(應對招式標準答案)的。我們一種會對學員進行“觀念”訓練,以此形成我們的第二本能:第一個觀念:無阻礙進攻,這是理想的狀況;如果對手防守的很好,我們就用第二個觀念:黐(若即若離)住對方,同時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意圖、位置、方向等、找出漏洞攻擊對方;如果對方攻擊的力度很強,這樣我方就讓開身體,以四肢留住對方來式,這樣我方就可以用第一個觀念攻擊對方;最後一個觀念是如果對方退、我就跟上去。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循環。掌握以上三個觀念,修習成自身的技術反應,身強心正,日晉豐茂。

源流

據說,詠春拳由一位武術界知名的高手、原屬福建少林拳福建白鶴派長者之一五枚師太所創。雖然她是一位尼姑,但由於當時的福建少林拳門人皆被滿清政府定為反清復明亂黨。為了避禍,五枚只好遠走他方,逃到雲南與四川間的大涼山隱居。又據說,為了對付一些淪為滿清走狗的南少林逆徒,五枚日夜苦思另一套既實用、又專門破解過去南少林招式的簇新武術。終於,在一次與當地一個名為「靈凜」的門派中,眼看兩派門人以友誼方式「試手比武」,而悟出另一套完全與傳統門派不同概念的實際打鬥技術。日後,就變成了“五枚觀猢鶴相鬥而創出新拳”的傳說來。(因為,靈凜的另一解釋,為“飛天馬騮派”,「馬騮」是廣東人對猴的俗稱,意思是猢猻、猴子);其後,五枚教了這一套簇新的技術給女弟子嚴詠春。嚴詠春嫁後,傳給她的夫婿梁博儔。當梁博儔再傳給自己的族侄梁蘭桂等人時,由於這套新拳術,連名字也沒有,故梁博儔只能說:“我將這套‘詠春’的拳術傳授給你。”自此,才有“詠春拳”之名稱;而詠春拳不是一個「門派」,因為,當時懂詠春拳的人,只想將這套純搏鬥用的拳術留給自己的後人,或熟稔的親朋而已;故有“發揚光大,違背祖師”之訣!
《詠春根源考》《詠春根源考》
梁蘭桂後來傳給黃華寶。黃華寶是一位佛山紅船的武生,因為眼見他的一位同船夥伴,撐船的「船夫」梁二娣精通《六點半棍法》,遂兩人建議將「拳棍技術互相交換」。於是,梁二娣從南少林至善禪師學得的另一套實用武術《六點半棍法》,亦變成詠春拳內的一套「長兵器」。由於受到詠春拳黐手的影響,連《六點半棍》中亦有《黐棍》之法。及後,梁二娣傳給佛山贊生堂的東主梁贊。不久後,由於知道連他的同伴兼「詠春拳的師父」黃華寶,也因受當時另一紅船弟子李文茂「連同太平天國一起叛變」的影響,陷於失業困境,遂介紹梁贊再隨黃華寶深造詠春拳。梁贊生平迷醉武術,故多番與當地各界武術家比試,故此有“詠春拳王贊先生”的美譽。不過,梁贊只傳給數位弟子。其中一位高徒陳華順,由於早年在街頭轉角處開設一檔「找逐碎錢」的小生意,故有「找錢華」的綽號。找錢華後來主要以跌打醫師為業,生平只將詠春拳傳授給16位弟子,葉問宗師即為他最後一位弟子。
詠春根源詠春根源
據葉問宗師親述,他於11歲即拜陳華順為師學習詠春拳。當葉13歲時,陳華順已經因雙腳行動不便,改為由葉之二師兄吳仲素代傳,陳只在旁邊偶然指點而已。當葉16歲時,因出香港就讀「聖士提反」英文學校,因而結識贊先生的大兒子梁璧,於是葉再隨梁璧深造拳術,直至葉問24歲後,方回佛山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於葉問不願為日本人當「走狗」,故辭去「密偵隊長」之職。他的一位名「周清泉」的好友,眼見他失業,遂力求他教授自己的兒子及在他廠內工作的數位工人,於是,葉遂在「聯昌花紗廠」內收授周光裕等人。
梁太太 葉問 梁挺梁太太 葉問 梁挺
49年,新中國政府執政。由於葉問曾當過國民黨的「密偵大隊長」,在接獲密報後,寅夜逃離佛山。其後輾轉來到香港。當時,在香港有一武痴名「梁相」,原是當年「香港飯店總工會」會長,因見其文書李民偶然作出一下“圈手”的動作,遂大感興趣,商談之下,由李民引薦葉問,梁相、駱耀等遂成為葉在香港的大徒弟及二徒弟。其後,徐尚田、李榮、招允黃淳梁張學健、蕭煜民、張卓慶李小龍…等人,皆成為葉問的門徒之一。梁挺初學梁相,至葉問剛封門時,直由其二師兄郭強引薦,一起成為葉問的「封門弟子」,隨他深造拳技。
梁挺自1967年始正式教授徒弟;1970年正式將武館遷彌敦道(現梁挺館);1976年始親自將詠春拳擴展到世界各國;在2012年中,正式將該詠春拳課程回歸國內,通過“詠春時代”平台進行詠春拳培訓課程進行傳揚,至今。

教授方式

課程概念

《梁挺詠春》是積極的自我防禦系統,主要是教會學生適應任何對手的技擊方式,通過長時間的黐手訓練,能夠達成借用攻擊者本身的力量攻擊對方。每一個《梁挺詠春》的教練,不但本身達到擁有該一級數的水平之外,更須了解每位學員的每一個動作、技術的套用技巧等。在既定情況下,從一個《梁挺詠春》學員到一個合格的《梁挺詠春》教練需要付出堅持與歷練。
《詠春搏擊術》《詠春搏擊術》

風格特點

1. 儘快擊倒對手:武術中的“撒手鐧”。(:是“撒手鐧”,用於脫險的拳術;非“殺手鐧”殺人拳。)因為,詠春拳不是以“擂台比武”方式的搏鬥拳種。對於一列一類如西洋拳、泰國拳、散打、摔交、MMA等等的搏鬥武術,在一個詠春拳手而言,那些是一種「有規條的打鬥遊戲」,而詠春拳是在街頭中的自衛術、實戰技擊術。一個詠春拳手對付的敵人,往往毫無「公平」可言,更不受體重、級數等因素影響、制肘。我們一般假設,可以不跟“無聊的敵人”鬥氣,即可立即避過與對方打架的禍害;可是,假如我們一旦被敵人逼入窮巷,到了不出手便肯定絕無生路之時,便須立即出手、三兩招之內打倒敵人,我們才能立即離開險境。故此,我們有“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之訣。
2. 詠春拳所攻擊的部位,全都是人體最脆弱的部位。由於我們每天勤練擊打貼牆沙包,加上我們所鍛練的功力是一種與別不同的極強的「柔韌之力」。這種勁力,就是武術界中所謂“內勁”,一如以粗藤或強力彈簧所擊出的勁力般強勁,再加以“拳無一發”的口訣套用,一旦出手,敵人即使僥倖避得過第一拳,也絕對避不過閃電般擊出的第二拳、第三拳、及繼往開來的“連環拳”。且所擊打的位置,更是人體最不能受擊的重要部位。一旦被擊中,即使是一拳也好,也勢必昏倒;更何況一出手便是勢如閃電的密襲攻擊!
梁挺詠春梁挺詠春
3. 我們絕對不會像一般摔角家或者柔道家般,以自己的雙手或身體去“鎖制”對手。因為,依照詠春拳的理論,假如我們以雙手或者身體去“鎖制”敵人的話,無疑中也就是等於“將自己變成了鎖制對方的一條繩索”了!因為此法雖令敵人不能離開,同時連自己也束縛其中不能走開。所以,詠春拳手若要儘快離開“險境”,便必須儘快擊倒對方。如此才是“脫離險境”的最佳辦法。
4. 很多時,我們在遇到對手時,往往都是對手在身形及體重上都比自己強大、健碩得多(否則,對手不會發欺負之心來試圖恃強凌弱了!),《梁挺詠春》拳首先就是練習“借力打力”。因為,惟有如此,我們才能以較弱小的身形或氣力去戰勝對方。

訓練課程

詠春拳的訓練課程,大致上以小念頭為入門功夫,以木人樁法為最高法度!

小念頭

小念頭是詠春拳的初級套路。學習小念頭,猶如學習英文,初始所學由A到Z的26個字母。故在小念頭中,雖然每每以“雙手作同一動作”,但卻絕對不像其他武術門派中,也是同樣地使出來以應付敵人的!這是詠春拳始祖創設此套詠春拳系統時,最大苦心之處。故此,名為“小念頭”者,其意思就是“希望學員能夠放棄原來的固有思想與觀念,再重新另立一個小念頭”,以表明詠春拳並非像其它拳術般的安排。此外,更有謂“小念頭立得好,終生都好;小念頭立壞,終生皆壞”之喻,教導學員為人處世的哲學意味。
全套拳由開馬《二字拑羊馬》起,至全套完結止,除手部動作外,全身寸步不移。此是著重鍛練《二字拑羊馬》功力的“穩固性”。練習時必須上身肌肉完全放鬆;只著重鍛練手部某組肌肉,呼吸自然;在後期,更要著重鍛練另一套古稱《內壯術》的內功系統。主要除了練習摏馬穩定外,更加上手部動作之標準位置及增加手部及全身功力所在。

尋 橋

名字的意思就是“尋找(敵人)橋手”的意思。以詠春拳的理論,假如敵人一拳打來,我們連對方所攻來的手臂也沒法接觸得到的話,那還談甚么「招架」或「消解」?尋橋的套路,不但讓學員學習如何“找尋敵人的橋手”,更加上當“接上對方橋手時,如何以轉馬、上步等方式卸力及追打對方”。故此,尋橋便等於學生學習英文時,在學習完所有字母(小念頭)之後,即需學習如何將各個不同的字母串在一起,以變成一個簡單的文字;加上轉馬、踏步等下盤功夫,就等於學習如何簡單地將一些單字連在一起,作為另一種解釋。

黐手

詠春拳中最重要的訓練課程之一。練習黐手就等如學習如何在曾經學習過的單字及簡單字句中,巧妙地作出一篇文章或詞句出來,而避免「文理錯誤」。因為,假如一旦文理錯誤,則整篇文章定必有所迭失,甚至令人覺得“不知所謂”!練習黐手,就是將所學得的文句,以愈來愈巧妙、愈來愈簡短的形式,向對方顯示出來。即如說:假如敵人一直拳打來,我們只須要同時以攤手及直拳橫擊便可。但若以多種手法,仍未能破解及還擊對方,則肯定這位練習黐手的學員缺乏了對黐手中最簡潔手法熟習!
黐手就是練習如何以尋橋中所有「卸力」及「還擊」招數,借著精湛的雙手及整體反應動作,配合出《來留去送、甩手直衝》的打鬥形式去擊敗對方;或者最低限度不讓敵人打傷自己。當然,如能經過明師(不是“名師”)真心指點,加上自己有耐性及肯刻苦地作長期對練的話,將來造詣必定驚人。

甩 手

詠春拳中其實早有《甩手》的課程。可惜的是,很多詠春門人,尚未練到這個境界,已經離開師門。故此,一、兩代留存下來,連很多詠春拳的老師傅亦不明所以。甩手其實是待一個學員將黐手中的“過手”(即兩人拳來拳往,互相攻守)練習得滾瓜爛熟後,即開始練習不須兩人在「手搭手」的情況下,也就是猶如雙方在一般對敵的情況下,作互相搏鬥的鍛練。當然,練習甩手最重要的原則,除了以像真實打鬥般的動作互相攻守打鬥外,更不能打傷對手,而且還要憑著本身長久對練得來的反應動作,在閃電之間施以防守。在國際詠春總會內,梁挺宗師早已將此套甩手課程內最基本動作提前傳授,以令學員們能夠適應現代的環境。

自由搏擊

另一項創新的課程,就是國際詠春總會在學員鍛練了黐手及甩手一段時期後,將會傳授學員對「真正對打」的接受程度。當然,每一學員在練習這個真正的搏擊課程時,必須佩戴上頭部、身體的護甲,並且戴上薄裝拳套,務求學員們不會在練習時受到損傷。教練更會在最初的幾課之內,引導學員逐漸消除「畏打」的感覺。

標 指

練習詠春拳,就是練習一套「自保」的拳術。所以練習尋橋的目的,就是首先練習如何「自保」!若不能防守,則不論本身膂力如何強勁,或者如何在打鬥中,雙方「拳來腳往」地,最後終將敵人打在倒地不起又如何 ?自己還不是在打倒敵人的同時,也被對方打黑了眼睛嗎?所以,這就是兵法之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果:到頭來自己雖名義上打勝了對方,自己還也是“輸家”之一。
所以,練習《標指》套路,以及將來練習的《標指黐手》中所運用的所有招式、皆能運用自如,則絕對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敵人打倒,而同時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
在標指內,除了將所有的動作都鍛練出如使用了兩條極富彈性的粗藤或彈簧般所發出的強大攻擊力,務求一下子(或極短時間內)將敵人打倒,這就是標指的精華所在。還有,練習標指中的某些招式,就是特別練習以對付將來“有可能成為叛徒的詠春高手”。這些特別招數,一般是不會隨便教授給普通弟子的。這就是“標指不出門”的詠春傳統術語。

木人樁法

《木人樁法》是梁挺詠春拳中最後一套功法。根據傳統詠春拳的教授方式,當一個詠春門人學到了某個程度,便要離開師門,即嚴重缺乏對練的師兄弟,也就是沒有了「對手」跟自己鍛練對打了。在這種情況下,這個詠春拳手往往很容易使武功退步,即使日夕勤練拳術套路也是枉然!故此,詠春拳的祖師早已想到此點,於是創設了一副木人樁,以作為該位詠春拳手的「假想練習對手」。
葉問宗師親傳給梁挺大師的木人樁法中的116式,已包括由最基本至最高深的搏鬥法度;尤其是最後的8式腳法,更是精華所在。

六點半棍

《六點半棍》中所使用的長棍,是一根長達8至9呎(約244厘米至274.5厘米)長、富於柔韌性的單頭硬棍,又名“鼠尾棍”。此套棍法共七個基本招式,由於其中的“半遮棍”招式,因身形的配合,故名為“半點”;由於受到詠春黐手的影響,此套棍法亦有《黐棍》的課程。六點半棍令使用者能夠配合敏捷的手法、身形及步法等,一旦與敵人以長棍搏鬥,便能立即使出「撒手鐧」,立時將對方擊倒。故此詠春棍法中有《棍無兩響》之訣。

八斬刀

《八斬刀》是詠春拳派系中最後一套對敵術。在《八斬刀》刀中所使用的雙刀,每把刀的「刀刃」部份均不能長愈手肘。這是由於使用者施用《滾刀》或《挭刀》之類的刀法時,必須貼身上下翻動,如此方不會劃傷自己。但當雙刀上下合拼在一起時,卻能保護了整個身體。這是《八斬刀》獨特之處。《八斬刀》又名“絕刀”,原因是使用者一出刀必須於一招之內殺掉對方或嚴重殺傷對方,理由是一旦詠春拳手被逼出刀對敵的話,那必定是他處於極端險惡、關係到本身生死的境地中,如果他不能一招殺敵的話,則必招來殺身之禍。

歷史沿革

中國傳統武術,主要內容包括搏擊技巧、格鬥手法、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術,多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在師徒之間,幾乎用一輩子來貫徹、系統地全面地,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範疇來進行承傳整套武術,並伴隨著各代承傳者的個人創造與修為,不斷賦予該項武術強大的生命力。這種方式,能夠很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習、挖掘、發展一項武術造詣,體現中華民族對攻防技擊及策略上的理解,往往帶有思想冶煉的文化特徵、及對生命真理探索的人文哲學的特色、意義,對中國乃至國際大眾文化產生著極深的影響力。
梁挺詠春
對於一項武術項目,須自身能夠經歷時間與空間的考驗,並具備多層面、多途徑、多維度來闡述、解決“人在社群發展”當中的問題,才能成為影響力巨大的武術流派或項目。這樣的流派或項目,所涵蓋的信息內容必定博大精深、經天緯地。
然而,對於修習一門武術造詣者來說,除非極致少數的人,否則,因不能在短時間內、較全面認識該項造詣、領悟其精妙所在,很難“窺一斑而知全豹”,以致每項技、藝只能極少數的人有機會修習,導致沒法擴大發展與傳揚。或,出現一些修習者,在還沒有獲得全部信息及具備駕馭能力之時,就過早地將該項技藝進行師徒間口耳相傳,導致因個人知識不足而多所的缺漏;及因多半缺乏文字記載,即受到章回小說影響而增添幾分傳奇。這種種,均導致中國武術的早期發展瓶頸,難以被保質、大量地傳揚,所產生的影響力,雖能經受數千年時間洗鍊而歷久彌新,卻沒法超越空間、逾越國門為全世界所認識,更難以具備國際影響力。
《梁挺詠春》拳系源自於原詠春拳。《梁挺詠春》創立人梁挺博士,因其特殊的時、地背景,讓其在同時接受詠春拳術與西方教育體系的訓練學習當中,成長為一位學貫中西、攜文韜武略而德才兼備的詠春拳傳播使者。梁挺在對原詠春拳術的技擊、拳理及法度的精準把握上,融匯貫通,並將之進行歸納、整理,以系統化、規範化方式,建立了包括“三段十二級”的教練晉級體制、和“十二階”的學員晉級體制,將之形成可供修習、教授、考核、升級的教學體系。這套教學體系,突破了原本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瓶頸,解決了大批量群體教學、並保證學員學習效果的問題,使得詠春拳在當時的香港被廣為傳揚;梁挺將《梁挺詠春》拳系帶出香港、走向世界,在通過展示中國武術文化魅力、與現代教育體系相結合的教授課程當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相得益彰,使得原本“秘而不傳”中國傳統武術,在四十餘年間急速發展、遍及全球,成為中國武術與中國文化走進國際的標桿。

發展現狀

國際詠春總會現有支部4000多個,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以歐洲方面的發展最盛,其次為北美等國家,特別是在東西歐多國,飽含著對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中國武術文化深深敬仰與渴望,在自覺擯棄、刷新自有原觀念的基礎上,全盤全面地接受梁挺詠春拳系的技藝與武術文化的教化,因而領悟到其精妙、精華所在;在匈牙利、波蘭、立陶宛、德國、奧地利…等等,梁挺詠春拳甚至成為了絕大部份特警隊及「軍中特種部隊」、「歐盟特警隊」等所必習的空手制敵術課程。在《梁挺詠春》特有的(比照其它中國武術缺乏的)成型教學系統的支持下,將《梁挺詠春》廣泛、深入、多層面地在民眾中傳揚,讓中國武術文化本身特有的影響力,極深地影響著各國的大眾文化。
作為以軍隊為眾的國度,深刻理解戰鬥。勢均力敵時,是不會輕易有戰鬥發生的。戰鬥,是因為存在明顯的強弱差異,所引發的;而可以說,是由於“弱”而招致了戰鬥的發生。而強與弱,是會不斷更迭變化的。人與人如是、國家與國家亦如是。止戈為武。中國文化對“武”的定義,不僅僅是贏得戰鬥,而是“擁有實力,不戰而勝”,是徹底解除由“弱”促發的戰鬥的發生。梁挺詠春,本身就是解除人自身包括身體與心理上的“弱”的好東西。這是以中國幾千年戰亂代價沉澱下來的文化精華,被眾國所理解、接納、學習、推行。
然而,就是這套源自中國、業已影響全世界的梁挺詠春拳系,在中國,卻未能得到正面遍及地修習、傳揚。究其原因,也有其國民行為的因由而致。
中國,是詠春拳的發源地。然而,也是因為此項 “生在香港、長於國際”的先進拳系,其 “只為傳統本土文化所生,而非現代本土文化所養”這一至關重要的因素、被一般中國民眾忽略,導致擁有廣大熱愛詠春拳民眾基礎的中國,卻出現大量作假的、表演的、碎斷撕裂“詠春拳”遍及,並帶來了普遍民眾只能認識到“殘缺不全”的詠春拳現狀、形成了諸多錯誤觀念,由此,未能出現真正通透修習詠春拳的群體。此,對於已經備受時間與空間驗證而彰顯璀璨的梁挺詠春拳系來說,不啻為中國武術之憾事。
一項技能影響一個人一輩子,一種文化影響一個族群一個紀元。中國人的身體,本身就已經具備成為“最好的詠春傳人”的條件;中國人自己,對自己的本土武術文化,具有比其他國家民眾更加通透的理解力和領悟力。中國的詠春愛好者們,只要首先放下原來固有的對“詠春拳”的概念與觀念,心專、技純,對修習正統的詠春拳將更是如魚得水、得心應手。那,即是彰顯和諧與尊榮的中國武術文化之時!

部份教程

《WING TSUN KUEN》
梁挺詠春梁挺詠春
《ROOTS & BRANCHES OF WING TSUN》
《DYNAMIC WING TSUN KUNGFU》
《116 WINGTSUN DUMMY TECHNIQUES demon by Yip Man》
《SIU NIM TAU》
《BIU TZE》
《WINGTSUN CHI-SAU—The First Section 》
《WINGTSUN CHI-SAU—The Fifth to Seventh Sections》
《Muk Yan Chong Fat (116 Wooden Dummy Techniques)》
詠春拳》全兩冊精裝本
《自學詠春搏擊術》
《詠春小念頭套路及致用法》
《詠春尋橋套路及致用法》
《詠春標指套路及致用法》
《詠春木人樁及致用法》
《詠春根源考》
《詠春傳正統》全五冊
《寰宇振雄風》全五冊
五形拳》(上、下兩冊)
《醉拳及致用法》
《江湖秘術》
《關德興十形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