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會館

東莞會館

東莞會館位於南頭古城中山南街81號,始建於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該建築坐西朝東,面闊三開間,進深兩進,通面闊12.13米,灰塑屋脊,琉璃瓦面,雕刻有鳥獸花卉,同治年間梁金鰲手書石門楷書館名。2005年10月,南山區政府斥資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莞會館
  • 地理位置南頭古城中山南街81號
  • 創建時間:公元1868年
  • 別稱南頭古城
東莞會館,北京東莞會館,新安東莞會館,會館歷史,地址,

東莞會館

新安古城,又稱南頭古城,位於南山區南頭天橋北,占地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是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迄今已有1730餘年的悠久歷史。自晉代以來,香港、澳門珠海中山、東莞等地長期隸屬南頭古城管轄。而位於南頭古城中山南街81號的東莞會館,是深圳市唯一保存的會館建築,早在1984年6月份就被深圳市政府列為“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品位高貴的家具,文雅的室內陳設,可見昔日經濟文化繁榮之一斑。 全國共有11所東莞會館
斑駁陸離的牆壁,麻石上面長滿了青苔,無不顯示著歲月的痕跡。南都記者近日來到南頭古城內的東莞會館探訪,映入眼帘的是“東莞會館”四個大字,只見會館的大門微微開啟一條縫,不時有路過的大人和小孩好奇地向內張望。會館建築為傳統的四合院布局,由大門,戲台,看廳,殿堂,廂房以及庭院等基本部分組成,以民間建築為主,主體部分兼有管式建築的手法。其中看廳和殿堂間有扇小門相通,廂房裡面擺設有當年的家具,包括古式精緻的電話,青花六角提梁瓷茶壺,雙開櫃門的衣櫃和全套的桌椅等。
走進庭院中間,抬頭可見牆角上方長出一棵青草,一側的院內擺放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瓷器盆,盆裡面盛滿了清水,剛剛吐出一絲青綠,別有一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境。據南頭古城博物館群工部張主任介紹,全國各地歷史上共有11所東莞會館,分布在北京,蘇州,廣東連縣,廣西南寧等地,而位於古城內的始建於同治七年(1868),又稱“寶安公所”,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是當時城內東莞籍商人的商會所在,館內現存留的四塊石碑,記載了清代南頭古城街市,店肆,商阜的情景,見證了南頭古城曾經的輝煌。
曾經人來人往盛極一時
在東莞會館的展廳內,可看到“中國明清會館展覽”,從全國現存的80多座會館中,擷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以圖片的方式來一一展現,汕頭大埔會館,佛山瓊花會館和英德廣州會館等會館均列入其中。據介紹,中國會館大部分是以鄉土味紐帶建立起來的地緣組織,也有少部分是以商貿為目的的業緣組織。晉鹹和六年(331年)設東官郡,轄寶安,興寧海豐海陽海寧等六縣,南頭由漢代以來的鹽政中心發展成為一個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既是郡所又是縣治。唐至德二年(757年)改“東官”為“東莞”。到了宋明時期地位越發重要,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一站,凡出使外國船隊和各國來華商船均在此停留,東莞會館即為當時的商會。
東莞會館的牆壁和地面均有重修的痕跡,特別是殿堂里原先用紅磚燒制而成的“地板”,如今已經全部重修過。庭院牆壁的水泥板上刻有“重建公所”字樣,下面密密麻麻刻滿了捐助者的名字等。“目前這些古文物破壞得很嚴重,正在著手對古城進行保護整治,做好的設計規劃和方案還有待專家論證和政府審批。”南頭古城自東晉設郡以來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只是在唐朝時曾有段時間將縣城搬到東莞,明代時又恢復設縣,那時的南頭人來人往盛極一時,經常有東莞籍的商人在此停留,是當時比較著名的商會。

北京東莞會館

一、北京東莞會館
曾是康熙雍正時一位大將軍私家花園,建築歷史300年,1918年由陳伯陶捐資,籌建為北京東莞會館。上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會館裡東莞籍文化名人薈萃會館裡有康有為題的匾額,也曾是容庚避難修學之所會館,舊時同籍貫或同行業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設立的機構,建有館所,供同鄉、同行、同仁集會寄寓之用。
老照片印證北京東莞會館地位老照片印證北京東莞會館地位
1949年以前,東莞設於外地的會館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在首都北京,有一座會館,我的祖父倫明,於清末(1902年)進京師大學堂之後,就是住在東莞會館的。父親倫繩叔就出生於東莞會館。1950年,我也是在東莞會館降生到人世。
一家數代,住在東莞會館,對東莞會館在著深厚的感情。2008年,北京舉辦了舉世聞名的奧運會,為了舉辦這一世界盛會,北京進行大規模的建設,改造了不少的舊城區,東莞會館也於2007年被拆掉了,但祖父、父親一直傳下來的關於東莞會館的歷史、故事還縈繞於腦際。
會館曾是我的家
我父親倫繩叔(曾用名倫潤榮)於1919年在東莞新館出生之後居住了40多年。祖父倫明在東莞會館生活了30餘年,抗日戰爭爆發時,舉家回廣東,當時祖父認為北京的學風好,留父親一人在京上學。1945年父親於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父親較擅長繪畫,年輕時,畫了許多素描、水彩畫和鋼筆畫鑲鏡框掛在牆上。印象最深的是父親出於對會館的熱愛,以鋼筆畫的形式畫了大幅會館大廳的雄偉建築,栩栩如生,每個棱瓦都清晰可辨,可惜畫稿沒有留存下來。
據父親對我講述和文獻記載,祖父倫明,字哲如,廣東省東莞縣望牛墩人,生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十一月),出身書香世家,光緒庚子恩正兩科舉人;已為廣西候補知縣。光緒二十八年詔旨開辦京師大學堂,倫明同弟倫敘、倫綽和堂弟倫鑒等,於1902年赴北京就讀,當年京師大學堂500學生中就有倫氏4兄弟,且均是舉人,傳為佳話。
倫明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優級師範科第一期學習5年畢業。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容肇祖先生稱倫明是“雙舉人”。倫明通曉國學、文史、古書版本、詩詞等,終身酷愛藏書,並成為民國時期知名藏書家。當年,倫明在東莞新館家中裝滿藏書,由於書多且堆至屋檐下。這只是私人藏書的小部分。另有400多箱藏書放在爛漫胡同的東莞會館,總計數百萬冊書,當時雇有李書夢先生專門負責看書、曬書。倫明的藏書放在最裡面的四合院。在戰亂時期,倫明勤於書肆、攤販,冷落書塵中收集,收購了富家拋出的大量書籍,也赴外地買了不少書。曾從廢品收購站將要化紙漿的書中搶救出一些珍貴的書,避免了部分古書籍的流失、損失,保護了國家的文化遺產。當年其同事說:倫明所到之處,常有三五抄書人隨之,更有數人終年為之補書,譽其為書之伯樂。倫明在京期間曾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民國大學任教授。為了廣攬群書,研究學問,倫明和孫殿起(又名孫耀卿)合夥在北京琉璃廠開了“通學齋”書店,經營和蒐集古書。倫明把只有高小文化的學徒孫殿起培養成能辨別古書籍、版本學的人才。孫先生把稀少的登記入冊,後來編寫了一本《販書偶記》很有名,成為中國古籍的目錄學家。
抗戰前,北京要編四庫全書純目錄,因歷代及清代忌諱、遺漏的書很多,需要考究。倫明收集的書很多是四庫書目所沒有的,很珍貴。他把自己藏書的地方(爛漫胡同東莞會館最裡邊小院)叫“續書樓”,意在立志續編四庫全書。據資料記載倫明藏書豐富,已夠續修四庫全書十之七八。早在1925年,當時教育部部長章士釗要影印四庫全書,倫明在報紙上公開發表看法,著論文《擬印四庫全書之管見》,主張續編為好。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倫明為避戰亂留在廣東任教,從此沒再回京。倫明大部分著作是在北京的東莞會館完成的,間斷續修了一些四庫全書的提要,其續編的四庫全書提要,後轉給歷史研究院及有關圖書館。現出版的《續修四庫全書提要》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倫明所寫的。他還著有《辛亥以來藏書記事詩》、《續書樓藏書記》、《續書樓續書記》、《續修四庫全書謅議》、《版本源緣》、《清代及今人文集著者索引》和《鄉園憶舊》、七絕詩數百首等。
會館曾經文人薈萃
上世紀20至40年代,會館居住的東莞籍文人薈萃,如知名人士冼玉清張伯楨張次溪容庚容肇祖等。倫明和他們不僅是會館鄰居而且是摯友,為他們提供資料及幫助,交流學問相互促進。
據容肇祖教授回憶,其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於1926年畢業,這期間容肇祖也住東莞會館。一次,倫明串門看到容正研究明代哲學家而寫關於何心隱《爨桐集》的文章。問容:“你見過這本真書嗎?”容答:“沒有”。倫明說:“我有明代刻本《爨桐集》,借給你看吧。” 何心隱的《爨桐集》是明末梁夫山著的,因燒毀存世無幾。容藉此書抄錄後又從湖北借到另一卷,以容肇祖的名義出版此書,現書名叫《何心桐集》,已再版。容肇祖之兄容庚(又名容肇庚),字希白,自小跟隨四舅鄧爾雅讀書自學金石之學。1922年5月,時年29歲的他已拿著《金石編》初稿來到京城。受古文字學家羅振玉王國維賞識推薦,考上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同時聘為燕京大學副教授。在古青銅器及甲骨文字等方面研究,容庚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1941年燕京大學關門,容庚移居到上斜街東莞新館。這裡房租低,步行到琉璃廠很近,他時常去琉璃廠尋購書畫並進行研究。容庚於1946年春返回廣州。由於會館平房是青方磚鋪地易返潮,他將收藏的書畫100多捲軸運回廣州時有部分已霉變。
在東莞會館,教授專家合作、切磋學問之事屢見不鮮,如:1935年倫明與容庚、張次溪出資、合作編輯、影印《東莞袁崇煥督遼餞別圖詩》卷,由倫明聯繫借用長汀江叔海所藏番禺趙惇夫所繪餞別圖。這是一幅明代山水風景畫,遠山疊翠,視野開闊,岸邊亭旁,垂柳樹下幾人揮手遠眺,江面上兩隻船揚帆遠航。此圖是袁督師於崇禎元年由粵再起為薊遼總督時同人告別之作。另附有陳子壯、黎密、傅於亮、歐必元等人題詩墨寶手跡;由古文字學家羅振玉和倫明等題跋語;題簽《東莞袁崇煥督遼餞別圖詩》的是容庚書寫。幾位文化名人極富社會責任感,將此圖詩卷影印了50本分送給圖書館保管,由張次溪贈送廣東會館一冊。倫明生前已看出時代演變,曾說:今後藏書之事應屬於公,而不屬於私。1944年10月倫明在廣東東莞病逝,享年70歲。
1947年,尊祖父遺願由冼玉清教授介紹,原任北京大學、輔仁大學校長的陳垣聯繫,將倫明畢生珍藏的書大部分捐獻給了北京圖書館,少量藏書變現補助了家屬生活。因倫明的藏書太多,逐一點數太慢,來不及逐本登記,後來把書打捆用秤論斤稱來代替點數,幾大卡車裝了幾次才把書籍運完。如今我們仍可以從改名為國家圖書館的善本書目中,發現以集部為多的書名下,記著倫明批校題跋的字跡。
明倫堂留置公產
爛漫胡同東莞會館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由東莞人鄧蓉鏡經手購置,地址在宣武區爛漫胡同127號(原49號),系東莞縣明倫堂留置公產。1932年(民國21年)明倫堂出資在北平財政局申請稅契,領得第4695號建築契。同年10月9日,在北平地方法院不動產登記,取得黨字第65號據照。有青磚瓦房49間,占地2.073畝,系明代建築。
進入東莞會館大門,直對靠南房山牆砌的精緻影壁,往右一轉原有月亮門,右邊4間東廂房。入月亮門南側有5間房,房前一條較寬闊的自東向西的甬道,北側一道通體牆分成了4個獨立的四合院。此會館原為東莞張家玉的故居。明代後期抗清將領袁崇煥和張家玉素有“東莞二烈”之稱,一北一南均是抗清英雄。袁崇煥在遼東及北京英勇抗擊清軍後被反間計陷害含冤而死。張家玉在廣西和東莞萬江一帶舉義旗奮起抗擊清軍,身中數箭為不被俘虜跳水塘壯烈犧牲,年僅33歲。張家玉在崇禎十六年中進士,任授編兼給事中,就義後桂王封其為增城侯,謚“文烈”。近代名人居士葉恭焯曾書有“明代先烈張家玉故居”匾額懸掛會館大門之上。根據檔案資料:北京市王崑崙副市長辦公室接到市文化局報來的廣東省文物古蹟處理意見,經討論於1956年7月16日批覆:“一、崇外佘家館袁崇煥墓堂由文化局文化組接管,並保留……東莞會館懸有《明代先烈張家玉故居》紀念橫額,均由文化局文化組通知北京市房屋管理局負責保管,不得丟失。”
會館被稱為“士鄉”
過去許多人把會館群稱為“士鄉”。舊時會館大都住有科舉產生的官宦、文人雅士、愛國知識分子等。東莞會館就曾居住著一些務實而勤於奉獻的東莞籍文人名士,如:東莞人陳伯陶於1892年探花,任國史館協修、江寧布政使、廣東教育總會長。1910年陳伯陶在東莞會館與同鄉和陳錫恭、楊東皋商議,與楊東皋訂約,並由陳伯陶捐資購置了上斜街的地塊建東莞新館。他曾為爛漫胡同東莞會館舊時收存的袁崇煥督師真像題字為“袁雲素先生真像”。此像當時陳伯陶移交給廣東會館保存。陳伯陶在移交手續上蓋了朱文印。1917年(戊午五月)康有為也曾為東莞會館題額“莞園”,葉恭綽題跋:莞園為明末張文烈公家玉故居。公在粵起義抗清,名重歷史,鄉人與有榮焉!每過斯園,輒想慕風徽,肅然起敬。
據資料記載:早在珠巢街的東莞會館時,莞人就祭祀袁崇煥。該館址在更名為珠朝街路西,現中山會館之南側。有一天同鄉偶然從舊文章的殘片中看到張家玉的詩句是在爛漫胡同居家所寫,特意拜訪,並以九百二十五兩銀購得其故居而建爛漫胡同東莞會館。1915年陳伯陶曾在修建上斜街東莞新館時也在後院設立了敬賢堂祭祀先賢。
會館裡的詩歌楹聯
在紀念活動中文人們大都以題字寫詩、對聯抒發情感,至今還流傳很多令人振奮的詩句楹聯。如:爛漫胡同東莞會館有聯:粵嶠顯晨鐘舊里,薊門風雨引靈旗。陳伯陶曾在東莞新館希古堂題聯:服官記二十年前,把酒論文,舊夢勿忘燕雪地;聚首在七千里外,乘風破浪,壯懷應話虎門潮。晚清進士、莞籍文人張其淦從滬旅京又聯:孤忠曾督薊遼師,問前朝,柱石何人,赫赫大將軍,足顯山川聚靈秀;偉烈猶思東莞伯,願後輩,風霜煉骨,茫茫新世界,好憑時勢造英雄。在東莞新館落成時,張伯楨題聯:禺山莞水,鄰結兩家,花間問斜街,到此應思前世事;遼薊增城,烈傳千古,芳徽貽後代,可能還憶故鄉人。尹慶舉也題聯:已費中人十家產;此為廣廈萬間心。這幾幅楹聯曾懸掛在東莞新館,時間久遠已經散失。
1906年前後,東莞籍尹慶舉是爛漫胡同東莞會館管理負責人,尹慶舉身為進士,清翰林院庶吉士,職務編修。1902年曾任廣東“寶安書院山長”、“東莞學堂(東莞中學前身)名譽校長”。尹自1911年春天始負責上斜街東莞新館修復改建的監督管理工作,8月一期完工。10月辛亥革命戰事頻發,尹慶舉避兵回故里。居住東莞會館的張伯楨接手負責東莞新館修建,直到1917年東莞新館竣工。
張伯楨,別號篁溪,是在京城很有故事的歷史人物,系康有為“萬木草堂”弟子,赴日本留學多年,廣泛支持和接觸革命黨人,撰寫了同盟會、興中會革命等具有很高史學價值資料;受聘兩廣方言學堂法學教授,1909年賜法政科舉人;1912年至1928年為民國法務部監獄司第一科長;1913年攜家眷在爛漫胡同東莞會館定居。1914年張伯楨應聘兼任清史館名譽協修。那時倫明住會館的最里院,僅一牆之隔的東院北屋住張伯楨及兒子張次溪。倫明與張伯楨是摯友,待張次溪如同父子,從小看其長大。倫明時常與張次溪探討一些學術專業問題,提供藏書資料。張次溪也十分尊重倫明,1934年張次溪編輯了《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彌補了中國近代對於戲劇資料著述不足的缺憾。倫明特意為張次溪的《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以題數首詩的形式寫了序跋;並親自聯繫邃雅齋為其校印。張次溪,名涵銳,又名仲銳,號江裁。其研究北京民俗、北京史志的著作頗豐,以1951年出版的《人民首都的天橋》名望最突出。至今很多研究北京民俗典故的作家仍以張次溪著述為依據。張柏楨於1916年在北京左安門一帶(現龍潭湖公園內)建立紀念袁督師廟及修繕袁崇煥墓;張伯楨之子張次溪為完成父子夙願,於1958年8月將“張園”私家房產14.5間捐給了國家(龍潭湖公園),此後張次溪又搬回爛漫胡同東莞會館居住。他的行動既飽含對家鄉東莞的鄉情又懷有深愛北京的鄉土情。
東莞旅京人士的居住地
抗日戰爭爆發前後,東莞會館有成就的文人大都成為高校的教授、專業人士之後這些人士陸續遷出會館,空房只許東莞同鄉及親友來往居住。住戶結構大都是莞籍文人後代和來京上學、謀生的莞籍知識分子及商人。會館只收取低廉房租,作為房屋維修基金,不接納外鄉人。
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軍隊占領北平,上斜街東莞會館為了防止日軍入住會館,決定將空房租借給住戶的朋友和可靠人,目的是抵制日軍橫行,不讓日軍住。清代,東莞會館作為科舉試館,民國時,會館作為同鄉居住場所,東莞縣在京沒有商務行業會館。因此,當時有的東莞企業家和商人赴京也來東莞會館暫住,促進莞京的經濟往來。會館一直沿用定期選舉館長的制度。例如:1947年東莞新館實行董事制,由同鄉推選陳寶劍、倫繩叔二人為董事;1948年經同鄉選舉倫繩叔一人為理事長,陳寶劍、鐘亮洲、吳如林、吳松林4人為理事,負責管理館務。據1947年11月東莞新館統計,有東莞同鄉52人住在會館裡。1956年居住的東莞同鄉有15戶約40人。上世紀60年代初已不存在理事長,但是我父親仍然義務為大家計算、收繳水電費及辦理公益事務。舊時,上斜街東莞新館和爛漫胡同東莞會館的組織形式是各立門戶,分別居住及管理。兩個會館都無專門經費,所有館舍修理及長班工資等一切開支均由住館同鄉共同分擔。1948年前後兩個會館分別建有《會館管理章程》。
據資料介紹:1956年1月,廣東省會館財產管理委員會遵照北京市政府有關規定,致函北京市民政局,決定將會館的全部財產移交北京市人民政府。1956年東莞會館房產隨著有關規定轉交北京房管局統一管理。東莞會館的作用已被改變,逐漸成為居民大雜院。改革開放初的80年代,東莞新館被列為北京市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中央電視台拍攝走遍中國會館舊事專題節目時,到東莞會館拍攝,我憑著在東莞會館少年時代生活記憶與了解,給他們講述東莞會館的歷史變遷。
東莞會館成為歷史
近年來,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北京舉辦奧運會,許多老會館都被拆遷、改造,東莞會館也不例外。2006年為緩解北京交通的擁塞,要打通長安街民族宮到菜市口大街的南北道路。公路畫線拆去了東莞新館東部的五分之二。2008年5月1日穿過東莞新館的南北道路已經通車。現在從新路邊依稀看到會館大廳的屋脊及殘留建築。近兩年,北京東莞建設研究會的張世光副會長約我去東莞會館搞調查,據了解,2008年東莞會館已沒有東莞籍居民了。現在爛漫胡同的東莞會館歷史遺蹟經過維修改造,但東莞會館已成為過去、成為東莞人美好的回憶。
兩個“百歲信封”印證百年會館
北京的東莞會館自清朝光緒初年創立以來,已有130多年歷史了。本報也多次作過報導。為研究東莞會館初期的歷史,北京的莞籍後裔搜尋過很多資料,走訪過很多人。在那段以書信為主要溝通手段的歷史中,北京東莞會館卻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的書信,令人覺得遺憾。 工夫不負有心人,日前,記者在《<收藏東莞>王曉強藏東莞近現代郵政史珍品》一書中,發現了其收藏的兩個由東莞寄去北京東莞會館的信封。這兩個信封意義非凡,可以說填補了北京東莞會館的某些歷史空白。於是記者採訪了王曉強,重新翻閱那段會館的歷史。
兩封信寄自民國初期 這兩個信封均是民國初期從東莞寄出的。一個是1912年5月16日由東莞城外脈力州天成昌寄出的,收信人是北京宣武門外上斜街東莞會館的張子乾。這個信封的背面有用毛筆寫的“勿延”兩字,字的旁邊還加了兩個“O”,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封很急的信,而信封背面用了三個專用的固封貼貼上。從當時的郵戳看,寄信的日期是1912年5月16日,到達廣州中轉的郵戳也是5月16日,即此信當天已送到廣州中轉了。
百歲信封百歲信封
據了解,百年前東莞至廣州主要交通工具是船,能乘上船就相當快了,但仍要半天時間才能到達。若從陸路走,僅渡口就有五六個。過去東莞有句老話:隔河千里路。從東莞到廣州所費時間可想而知。此信當天能到達廣州,可知郵差的效率之快。
第二封信是從篁村(今南城)寄出的,寄信者是莞邑篁村馥桂堂,收信人也是張子乾。此信所寫收信地址與上封不同,寫的是:北京騾馬市大街爛漫胡同東莞會館,時間是1918年經廣州寄去北京。這封信信封正面收信人地址北京的“京”字和寄信人的“附”字,分別蓋上篆刻方印,信封背用毛筆寫上“固封”又蓋上篆刻方印。可見當時的固封相當講究。
百歲信封百歲信封
信封透露會館變遷
兩個有歷史的信封也正好印證了東莞會館的一些變遷。
北京東莞會館曾先後在北京騾馬市大街爛漫胡同和宣武門外上斜街設立,有“東莞會館”和“東莞新館”之別。在爛漫胡同時稱東莞會館。搬遷至上斜街時稱“東莞新館”。
據悉,東莞新館是陳伯陶1910年購地興建,並於1911年遷入。
而馥桂堂在1918年仍不知東莞會館遷了新址,就是說,馥桂堂與張子乾的書信往來較少。
收信人是東莞文化名人
據東莞市委宣傳部和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合編的《東莞現代人物》、《張伯楨》介紹,張子乾即張伯楨。
張伯楨、字任材,號子乾,法名仁海,又字滄海,別號篁溪,東莞篁村水圍坊人。生於1877年。
1893年梁啓超與韓雲來莞講學。17歲的張伯楨聽了梁啓超的課,開始接觸了新學。1902年被聘為東莞縣學堂國文教員;後赴日本留學,在日本法政大學學習;張伯楨回國後受聘為兩廣方言學堂教授;1910年赴北京參加廷試,被“欽點”七品京官,任法部制勘司主事,曾參與“憲政籌備處”起草憲政草案,任副主稿。後任民國法務部監獄司第一科長。
張柏楨一生著述甚豐,刊刻有《滄海叢書》五輯,有《袁督師遺集》、《張文烈遺集》、《袁督師應配祀關岳議案》、《袁督師故宅志》等,又創刊《正風半月刊》,刊登考證北京歷史文章。1946年張伯楨在北京病逝,臨終前,他把自己珍藏的康有為、梁啓超的書牘墨跡,袁督師文物及佛教法物,齊白石等名人字畫1300餘件,全部捐贈給北京歷史博物館
二、蘇州東官會館清顧祿《桐橋倚棹錄》卷六《會館》記載:
東官會館
在半塘,天啟乙丑(天啟五年,1625年)建,在半塘。康熙十六年(1677)移建寶安會館於嶺南會館東,因武帝像不可移動,仍存之。今這義廳茶室。
東官會館東官會館
東官改東莞唐至徳二年海上絲綢路華商停此間東官改東莞唐至徳二年海上絲綢路華商停此間
寶安會館
在嶺南會館東,國朝康熙十六年東莞商人建。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標點本《桐橋倚棹錄》第88頁,
顧頡剛藏道光壬寅刊本《桐橋倚棹錄》底本標點整理)
廣東商人在蘇州的商業活動,至少在明代已經開始,貿易商品主要是廣東各地的特產。東莞商人主要販運莞香。莞香又名女兒香,是當時女性喜愛的物品,因此東莞人多以販香在蘇起家。
明末廣東大詩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莞香盛時遠銷至北方的情形道:莞香度嶺而北,雖至劣亦有馥芬,以霜雪之氣沾焉故也。當莞香盛時,歲售逾數萬金,蘇松一帶,每歲中秋夕,以黃熟徹旦焚燒,號為薰月,莞香之積閶門者,一夕而盡,故莞人多以香起家。
(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卷二十六《香語·莞香》)
蘇州東官會館的出現,證明東莞在明代商業已經很發達,它開了縣級設立會館之先河,它比商業著稱的潮州的會館出現有確實紀年的歷史(康熙十二年,1673年,據周昭京《潮州會館史話》)早50多年。
新安東莞會館新安東莞會館

新安東莞會館

三、新安東莞會館
東莞會館外牆上:“此鋪歸東莞會館永遠營業”
地點:深圳南山區九街
年 代:清代
說 明:
又稱“寶安公所”。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是清代東莞商人在新安縣設立的商會會所。建築面積53平方米,內仍保存有修建“寶安公所”時立的4塊石碑。1996年南山區政府出資進行了整修。現有新安故城管理處負責管理。
四、北京東莞會館
廣東東莞會館座落在北京宣外上斜街中段路南,與同省籍番禺會館為鄰,現門牌56號。會館前身為貴族府邸 (有為清康雍年間大將軍年羹堯故宅之一家之言) 。光緒年間,由廣東陳氏家族陳學陶購得,改建為東莞會館,館內聚賢堂為主要建築。
東莞會館大部建築還保有舊時格局,但已闢為民宅,現已公布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東莞會館曾經居住過容庚、倫明、張次溪等莞籍名人
如皋冒鶴亭輯,東莞張次溪訂《雲郎小史》序:“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元旦東莞張次溪識於宣武門外爛縵胡同東莞會館之拜袁堂。”
陳垣弟子單士元在《回憶陳援庵師》一文中提到:大約在1933年左右,一日援庵師對我說,有一批私人檔案,關係清代末年故事,已商定讓給故宮.一日,援師偕我到宣武門外的廣東東莞會館倫明先生家.倫明先生字哲如,亦北京大學教員.倫先生喜購書,曾在琉璃廠買得清末兩江總督瑞方檔案多冊,大部為電報檔案,關係清末歷史的珍貴史料,如上海《蘇報》案的檔案即在其中.援師以900銀元的價格,為故宮文獻館購人.當日,委我押運到故宮……後來,我又通過劉厚滋先生之介,從清代大官升允後人家補購端方的檔案兩柳條包用銀20元.無前者我亦不識後者,回憶此事,益感援師對史學界的貢獻之大。
容庚先生當時住在宣武門外上斜街老牆根東莞會館,容庚所著《叢帖目》自序中說:“一九三一年,余初鈔得《鳴野山房帖目》稿本,喜其草創,然偽誤滿紙,每有所見,輒校改於其上。於帖目未收者,成校補一卷。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起,余移居上斜街東莞會館,百無聊賴,以書畫遣日。所居密邇琉璃廠,時至觀復齋,富華閣,翠墨齋假叢帖觀之……”
五、南寧二邑會館(東莞、南海兩縣合建)
二邑會館就座落在,現南寧市壯志路(原博愛街)這條會館街上,這是一座只有600平方米的老房子,過去廣西民族學院創辦初期曾經用做校舍。二邑會館,就是由廣東省(東莞、南海兩縣)合二為一創建的一個會館,為兩縣的生意人提供集會、辦事的場所。已被拆毀。
清代雍正年間廣西省分為四道:桂平道領桂林府、平樂府;左江道領南寧府、潯州府、太平府;蒼梧道領梧州府;右江道領柳州府、慶遠府鎮安府、思恩軍民府。另“有州十一”,實載十:田州、歸順州、利州、奉議州、向武州、都康州龍州江州、思陵州、都祥州。另有上林長官司、安隆長官司、直隸布政使司。(《明會要》卷七十三右江道領柳州、慶遠、思恩、思明、鎮安5府,無田州等10州)
清代石碑《奉左江道靳大老爺批示》為清代雍正元年(1723)所立,碑文講述了二邑會館創建的經過,東莞、南海二縣合建二邑會館,會館館長靳南,捐款的人名等。“宣化縣記錄一次為稅寄里戶乞天佑承稟情給示勒石承照...左江道按察使司副使加四級記錄四次兼提南寧府 靳 批示南海、東莞二邑會館館長靳南..."現石碑存放在南寧人民公園鎮寧炮台上的古石刻碑廊,石碑文字還依稀可以辨認,石質有些風化.
六、東莞石龍布行會館(同業會館)
【民國】《東莞縣誌》卷十五“物產下”中“布帛類”有陳伯陶按語中:“然六十年前,邑中婦女猶以市綿紡織為生計,觀石龍有布行會館之設,其業之盛可知。”
七、海口五邑會館
博愛路位於海口市東北部,“明天啟時,南海、番禺、東莞、順德、新會五縣之人於府治北十裏海口建五邑會館。”
清末民初,廣行的“五邑會館”建在北門內街(現博愛北路70號工行分理處儲蓄所及相鄰的金城布藝店),由廣東地區的佛山、新會、東莞、順德、南海等地來瓊經商的商家組建。五邑會館旁有著名的“七正”店,即正合、正興、正益、正安、正昌、正利和正祥七個商號店鋪,經營紙業、爆竹等生意,為來自廣東佛山的譚氏家族經營。
八、瓊海東新會館
東新會館,始建於嘉慶6年即1802年,由廣東東莞、新會籍嘉積湯、劉、吳、李、趙、全六姓商民創建,(60年代新民街瓊海縣工人文化宮舊址,亦即80年代市五金廠舊址,現新民街通往新西門市場街口),同時在會館側邊創辦東新國小。
九、海外東莞會館
1馬六甲五邑會館Maliujia Wuyi Huiguan
馬六甲五邑會館,馬來西亞華人地緣社團。創立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閏三月,由梁連灝、黃石芝、姚振生、蕭泳槐、黎潤佳、和珍號東主等領頭,旅居馬六甲的南海、番禺、東莞、順德、香山(中山)等五邑華僑發起組織。現存古碑記載,有174名五邑華僑捐款,1899年購得館址於打金街(原名金榜已利)。1953年會員有千餘人,其中番禺籍有300人,南海、順德籍各有150人,是年參加泛馬來亞番禺會館聯合會。為便於活動,南海組、番禺組、順德組、東莞組、中山組,各組設職員若干名。1948年秋會館成立有22人組成的銅樂隊,服務於華人社會,歷屆華校聯合組織運動會,各僑團學校舉行慶典時去奏樂助興。1983~1984年會館主席鄧果涵,副主席麥耀崧,名譽顧問鄧標涵、吳章之、梁雅雄。番禺組主任梁雅雄、副主任陳耀森。
馬來西亞東安會館至今已有113年的歷史。1955年,分布在馬來西亞13個州的十多個東安會館聯合起來成立了東安會館聯合會總會,將全馬來西亞的東安鄉親團結在了一起。包括:檳城東安會館(檳城,1892年)、雪蘭莪東安會館(吉隆坡 1882年)、芙蓉東安會館(芙蓉、1896年)等。
新加坡華人地緣社團。由來自廣東東莞、寶安人士組成。成立於1876年。原館址在東豆腐街,1919年購置牛車水新橋路285號館址。1966年加以擴建。成立以來,在造福鄉親,服務社區,特別是在推動劇藝方面,做出重大貢獻。該會館於1994年3月24日遷至丹戎巴葛區武吉巴梳21號。
3澳洲悉尼保全堂和蔭德堂
《新金山》第十一章《社會組織和縣》中,有“在雪梨,最早由東莞於1875處建立了保全堂和蔭德堂”的記載。

會館歷史

漂洋過海的華僑,大都以同鄉會館作為同邑鄉親的紐帶,已知這些社團組織有:  美國紐約東安公所,是東莞、寶安、惠陽華僑合辦的團體,有50多年歷史。
蘇利南廣義堂是東莞、寶安兩邑僑胞合辦,已有100多年歷史。創辦《詢南日報》為當地華人之喉舌,還有體育設施和養老院等慈善事業。獅石廈村華僑黃運金曾任僑領。
牙買加中華會館,鳳德嶺村華僑黃佑華、黃永騰曾任中華會館主席。
大溪地同鄉會,獅石廈村華僑黃新妲曾任僑領。
鳳德嶺村華僑黃東文任蓋亞那中華會館幹事。
新加坡東安會館,是東莞、寶安兩邑華僑合辦,有150年歷史,入會者每月交適量會費,失業有救濟,死後有喪葬費。
此外,英國惠東寶同鄉會,馬來西亞惠東寶華人會館等。

地址

地址:東城大道中金澤花園商住中心玉蘭閣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