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家陵寢

明清皇家陵寢

明清皇家陵寢是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建設的文物建築。陵寢分布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

明清皇家陵寢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已列入世遺名錄的明陵寢有明孝陵(江蘇南京),明十三陵(北京明長陵明獻陵明景陵明裕陵明茂陵明泰陵明康陵明永陵明昭陵明定陵、明慶陵明德陵明思陵)、明顯陵(湖北鐘祥)、景泰陵(北京)、明皇陵(安徽鳳陽)。

清陵寢有盛京三陵(遼寧新賓清永陵,瀋陽清福陵清昭陵),清東陵 (河北遵化清孝陵、清景陵清裕陵清定陵清惠陵昭西陵),清西陵(河北易縣清泰陵清昌陵清慕陵清崇陵)。

尚未列入世遺名單皇家陵寢的明祖陵(江蘇盱眙),明東陵(江蘇南京)以及東京陵(遼寧遼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清皇家陵寢
  • 外文名稱: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類別:皇陵
  • 地點: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安徽、湖北
  • 竣工時間:民國4年(1915年)
  • 開放時間:1949年後
  • 館藏精品金冠鳳冠夜明珠和明三彩等
  • 明皇家陵寢明孝陵明十三陵明顯陵
  • 清皇家陵寢清西陵清東陵盛京三陵
  • 文物價值:世界文化遺產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建築風格:明清皇家建築
  • 建築年代:明清時期(1368-1911)
  • 申遺時間:2000年-2004年
申遺沿革,世遺評價,陵寢概況,明陵綜述,清陵綜述,明朝皇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明顯陵,清朝皇陵,盛京三陵,清東陵,清西陵,世遺遴選標準,

申遺沿革

2000年11月,明清皇家陵寢-清西陵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2000年11月,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2000年11月,明清皇家陵寢-清東陵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2003年7月, 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2003年7月,明清皇家陵寢-明十三陵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2004年7月, 明清皇家陵寢-盛京三陵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遺評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給予中國明清皇家陵寢評價全文:
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陵寢概況

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寢建設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將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為圓形或長圓形,又取消寢宮,並擴大了祭殿建築。清代沿襲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園與周圍山川形勝的結合,注重按所葬人輩分排列順序,還形成了帝后妃陵寢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

明陵綜述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建設陵園外,其餘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
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鐘山腳下,稱孝陵;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復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為帝陵,世稱景泰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北京昌平縣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還有生前沒有當過皇帝,死後被追尊為帝的,也建設了陵園。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鳳陽原墓建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為懿祖恆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詳,遂就江蘇盱眙熙祖原葬處建陵葬三祖帝後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朱祐杬,原為興獻王(“獻”是諡號),朱厚熜入繼大統後,追尊其父為睿宗獻皇帝,將湖北鐘祥原王墳擴建為顯陵

清陵綜述

滿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1911)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基至辛亥革命後宣統皇帝退位,共歷經12帝,統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清西陵三個陵區。清東陵和西陵的陵墓從規劃建制到建築造型均仿照明朝,採用集中陵區的手法,安排總入口,從正紅門開端,經統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華表,然後分達各陵區。其布局順序為:五孔石券橋、牌樓、碑亭、三孔券橋,大月台、宮門、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後為石平橋、月台、琉璃門、五供、方城(上立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皇帝、皇后、親王、公主、嬪妃的陵制級別相當嚴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規則。

明朝皇陵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建設陵園外,其餘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
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鐘山腳下,稱孝陵;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復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為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北京昌平縣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鳳陽原墓建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為懿祖恆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詳,遂就江蘇盱眙熙祖原葬處建陵。
葬三祖帝後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朱佑杬,原為興獻王,朱厚熜入繼大統後,追尊其父為睿宗獻皇帝,將湖北鐘祥原王墳擴建為顯陵。
明顯陵保護範圍:東、西、北三面以外羅城為起點向外延伸150米,南面以山曲碑為起點向外延伸300米。建設控制地帶(即緩衝區):東西兩面經保護範圍界樁為起點分別向外延伸500米,南、北兩面以保護範圍界樁為起點分別向外延伸600米和550米。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孝慈高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謚“孝慈”,故名孝陵。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建設,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明清皇家陵寢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2003年7月3號決定,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明孝陵修建工程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動工,於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先後調用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其總體布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過多次重創,尤其清代鹹豐年間的戰火幾乎讓明孝陵地表建築毀於一旦,康熙手書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國藩奉詔祭陵,才著手修復明孝陵。當時,曾國藩派員勘估,明孝陵維修實際需白銀20萬兩,但是清朝財政拮据,結果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做了一些小維修,那塊「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還看得到一道補過的裂痕。原本人們可以從石碑左右二邊繞過,而在1980年代以後,整個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頂;所以要先從御碑殿出來,才可以看到龜趺的後面。
神道神道
方城的後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馬氏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在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整個陵園明朝時曾種植松樹十萬株,放養懸掛銀牌的長生鹿一千頭,到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損失淨盡了。至今明孝陵從未被盜過。
史料記載,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謚“孝慈”,故名。明孝陵永樂3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明皇室先後調用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陵內植松十萬株,養鹿千頭。明孝陵原有紅牆周長22.5公里。自下馬坊至寶頂,綿延十數里,布局宏偉,規制嚴謹。自前至後有下馬坊、神烈山碑、崇禎時期立"禁約碑"、大金門、碑亭、渡嵛橋、神道石刻、欞星門、金水橋、文武方門、殿門、孝陵殿、寶城明樓、崇丘。因屢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寢地宮外,現僅存神道、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等。
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禮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個大字。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歷經600餘年的風雨之後,寶城牆體出現了局部坍塌,牆面剝落,個別地方因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縫。南京市文物部門先後投資300多萬元,採用東南大學古建築專家的保護方案,按照修舊如舊的要求,對牆體進行了維修,如“縫合”裂縫,整平“牆面”,對變形的牆體進行修補和防水防滲漏“手術”。為方便遊客一睹“龍脈”真容,還修建了一條青石板遊覽步道,讓遊客能登上寶頂看到明孝陵全貌。
明孝陵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
明十三陵坐落於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建設皇陵的"萬年壽域"。該陵園建於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歷史。陵區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明清皇家陵寢
明代時,於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
十三陵是一個天然具有規格的山區,其山屬太行余脈,西通居庸,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不僅是陵寢之屏障,實乃京師之北屏。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亘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萬峰矗立迴翔盤曲而東,拔地而起為天壽山(原名黃土山)。山崇高正大,雄偉寬弘,主勢強力。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裡的優勝形勢:“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一優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於長陵左右(見圖)。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明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這種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國專家的讚賞,如英國著名史家李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形制上是一個重大的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他評價十三陵是“最大的傑作”。他的體驗是“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谷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面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其間所有的建築,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一種人民的智慧由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英國城市規劃家愛德蒙 培根也高度評價了明十三陵的藝術成就,他認為“建築上最宏偉的關於‘動’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築群的布局“它們的氣勢是多么壯麗,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利用來作為紀念死去的君王。”他們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明陵建築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千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明十三陵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寢建築中保存得比較好的一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為了保護這一文物古蹟,從解放初期就開始進行維修,並將十三陵作為全國重點文物加以保護。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公布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遊世界之最評選委員會評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11年,國家旅遊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明十三陵

明顯陵

明顯陵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湖北省鐘祥市城東7.5公里純德山的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壑獻皇帝朱祐杬和母親慈孝獻皇后蔣氏的合葬墓,是中國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寢。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圓陵墓面積1.83平方公里,是我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中國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其“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明顯陵明顯陵
明顯陵的建築格局,從整體看,宛如一個巨大的“寶瓶”,分內外圍城,外圍城高6米,寬1.8米,長3500餘米,紅牆黃瓦,隨山勢起伏,雄偉壯觀。外圍城南端為兩重陵門,稱新、舊紅門。紅門內似如游龍的神道連陵寢,神道兩側建有龍鳳門,石雕文武臣、將軍、立馬、臣馬、麒麟、像、駱駝、獅子、獬豸、華表、御碑亭及龍行神道,九曲河蜿蜒其間,其上架有五道漢字白玉石拱橋。內圍城建有棱恩門、棱恩大殿、陵恩門、明樓、塋城、瑤台等,建築宏大,雄偉壯觀。特別是呈“8”字形的兩大塋城,兩座隱密的地下玄宮由瑤台相連,神秘莫測,隱藏著一段動人心魄的宮庭歷史。外圍城外,原建有陵衛、更鋪、軍戶、禮生樂戶等。明顯陵布局巧奪天工,工藝浮雕精美絕倫。
顯陵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後歷時共47年,其圍陵面積183.13公頃,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邏城長3600餘米,牆高6米,牆體厚1.8米,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蜿蜒起伏于山嵐疊嶂之中,雄偉壯觀,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遺存最為完整的城牆孤品,陵園由內外邏城,前後寶城、方城明樓、棱思殿、陵恩門、神廚、神庫、陵戶、軍戶、神宮監、功德碑樓、新紅門、舊紅門,內外明塘、九曲御河、龍形神道等30餘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組成,其布局構思巧奪天工,殿宇樓台龍飛鳳舞,工藝浮雕美絕倫、一陵雙冢舉世罕見,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中的瑰寶。
明顯陵明顯陵
顯陵之奇特主要源於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雙冢舉世無雙的孤例而彌足珍貴。顯陵的墓主朱佑杬生前為興獻王,死後葬於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駕崩,因其無子嗣,慈壽皇太后與首輔大學士楊廷和遵奉“兄終弟及”之祖訓,遺命“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嗣皇帝位。年號為嘉靖,後朱厚熜為自立體系,用武力平息了長達3年之久的“皇考”之爭,其間廷杖致死17人,入獄、奪俸、充軍、戎邊、革職等官員達115餘人,從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體系,這一重大事件歷史上稱之為“大禮儀”之爭。此後嘉靖皇帝朱厚熜便將其父追尊為恭壑獻皇帝,並將王墓改為帝陵,開始了大規模的改建擴建工程,直至嘉靖駕崩建設才停止。
顯陵以其獨特的環境風貌、精巧的布局構思、宏大的建築規模、豐富的地下寶藏及其珍貴的歷史價值而受到國家文物專家的高度重視,八八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九年三月國家文物局又將其作為明代唯一的一座帝陵,向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已投票通過,將我國湖北鐘祥市的明顯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明顯陵明顯陵
2000年明顯陵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聯合國專家讓.路易.盧森先生視察顯陵後感到十分驚訝,將顯陵稱之為“神奇的明顯陵”,對至今已歷時115年仍保持完好的外邏城感到“簡直不可思議”。同時對顯陵的保護維修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顯陵的建造是明嘉靖初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大禮議”的產物。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駕崩。因武宗沒有子嗣,慈壽皇太后和首輔大學士楊廷和決定遵奉“兄終弟及”祖訓,在他們炮製的武宗遺詔中“遺命”“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嗣皇帝位”。武宗年間,大學士楊廷和曾幫武宗起草的遺詔,這時卻被朱厚熜利用,成為迫使楊廷和改變立場的利器。 因為遺詔的內容是以武宗的語氣表示:“皇考孝康敬皇帝親弟興獻王次子,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與內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詞,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其中,“嗣皇帝位”四字最為關鍵。朱厚熜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楊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禮部的方案(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極。但未行,最後是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當天中午,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詔書曰:“奉皇兄遺命入奉宗祧”。以第二年年為嘉靖元年(未採納群臣擬定的“紹治”年號),是為明世宗。
明清皇家陵寢
按照封建主義的倫理,朱厚熜應過繼給孝宗皇帝做兒子。但世宗為自立體系,效仿朱元璋迫尊四世先祖為皇帝的例子,追尊死去的父親為皇帝。此舉引起朝臣激烈反對,禮部尚書毛澄,大學士楊廷和等人大會公卿召集言官,六十餘人聯名上疏,極力反對。而以張聰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則阿諛世宗,提出“繼統不繼嗣”,雙方引經據典展開了激烈爭論。1524年(嘉靖三年)朱厚熜敕渝禮部“今加稱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反對派見此“大集群臣九卿23人,翰林21人,給事中、御史、諸司郎官及吏部、戶 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大理寺屬及大學士毛紀、石瑤等200餘人,相繼跪在左順門,自早至午”。世宗數次命司禮監傳其手偷,令群臣退去,可是群臣依然“伏地如故”,進行抗議。
明清皇家陵寢
世宗在文華殿聽聞門外哭聲震天,命太監傳諭大臣們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圖迫使世宗屈服。楊慎等人撼門大哭,“聲震闕庭”。朱厚熜震怒,令錦衣衛逮捕為首者八人,下詔獄。此舉令其他人更為激動,沖至左順門前擂門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將五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八十六人停職待罪。七月十六日,朱厚熜為母親上尊號“章聖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錦衣衛請示如何處理逮捕的大臣,朱厚熜下令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左順門廷杖後,反對議禮的官員紛紛緘口,為時三年的“大禮議”以朱厚熜獲勝告終,到了九月,世宗更定大禮,改稱孝宗為皇伯考,生父為皇考,並編纂《大禮集議》和《明倫大典》。嘉靖十七年,朱厚熜給明太宗上尊號為“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父親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並將興獻帝神主升袝太廟,大禮議事件至此最終結束。
顯陵是18座明陵中第12座帝陵,建築時序屬於中期,在明代帝陵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與意義。 月芽城制度 月芽城是方城與寶頂之間的一個月芽形小院,俗稱啞吧院。月芽城是供皇帝行覆土禮而設定的。每年清明節,皇帝要在此向寶頂培置13擔淨潔的黃土。月芽城制度由孝陵開始,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及顯陵一直沿用。 前朝後寢制度 明代帝陵是按前朝後寢的制式而布局,前朝即棱恩門、棱恩殿和左右配殿等組成;後寢即方城、明樓、聖號碑、寶城、寶頂及地下玄宮等組成。
前一部分是舉行日常祭祀的活動中心,棱恩殿中設有三間暖閣,中間放有神寢即皇帝、皇后的神主牌位;後一部分即墓主人棺槨安寢之所。原則上只有皇帝才能進入這一區域。這一制度為顯陵所繼承。“陵制當與山水相稱,恐難概同。”明世宗崇信道教,顯陵在繼承“天壽山七陵之制”的基礎上,又出現一些新的建置。 新舊寶城與瑤台 在明代帝陵中,顯陵兩個寶城的建置可謂絕無僅有。這一變化的出現與墓主人的身份變化密切相關。前寶城建於1520年(正德十五年),是墓主人為藩王時按其規制所建造的親王墳。後一寶城建於1539年(嘉靖十八年),是墓主人被迫尊為皇帝後所建造的寶城,兩座寶城之間以瑤台相連,構成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
獨特的排水系統 顯陵以一條彎曲的九曲河,將松林山主脈(祖山)流下的水,巧妙地從陵區排除。九曲河上按地勢高低設有聚水泄洪的堤壩,分區段保留了明淨的水面,淨化了陵區的環境。雖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視陵區的排水、泄洪,開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河,然而顯陵御河以其排水體系之完善、體系風水理論之完美,與前七陵形成顯著的區別。顯陵的前後寶城各有向外懸挑的散水螭首16個,將寶城上的水直接排向城外。此前,天壽山七陵寶城是向內排水的,其後修建的永陵、定陵繼承了顯陵這一排水方式。龍形神道的做法,顯陵中軸線上修建有一條彎曲如龍形的神道,其做法是中間鋪石板,兩側鑲嵌鵝卵石,外邊以牙子石修束,俗稱龍鱗道,也為明代其他陵寢神路所無。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
外羅城前端因池塘和東南砂山影響,依山就水建造歇山頂宮門一座,名新紅門,面 闊18.5米,進深8米,有券門三洞。門前有下馬碑兩座,上書“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新紅門右側依原有天然池塘建有外明塘,外明塘後為三道御橋。過御橋為正紅門,正紅門紅牆黃瓦,歇山頂式,面闊18米,進深7.8米,有券門三洞。進正紅鬥神道正中毫立著高大的睿功聖德碑亭,平面布局為方形,面闊進深均為18.3米,占地334平方米,漢白玉台基,下設石須彌座,上為重檐歇山頂,四邊各開有券門,正中立龍首龜蚨睿功聖德碑。碑亭後63米處設御橋三座。 過橋便是陵區最主要的墓飾建築,迎面為漢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為方形須彌座,柱身為六棱形,二層束腰雲盤托著圓柱形有雲龍紋浮雕望柱頭。望柱後排列著石像生群、計有獅子、懈貂、臥駱駝、臥象、麒麟、立馬、臥馬各一對;武將二對,文臣、勛臣各一對,造型生動,排列有序。其後為龍風門,作為石像生的依託,龍風門設計十分精巧,為六柱三門四樓沖天式牌樓,方柱上懸出雲版,上覆蓮座,蓮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吼、正身立火焰寶珠,石墩,坊身仿木作設額枋、花板、抱框,上額枋設有門簪,方柱前後夾有抱鼓石,影壁牆下設須彌座,上蓋黃色琉璃瓦,整個龍鳳門不僅潔白耀眼而且金碧輝煌。

清朝皇陵

盛京三陵

位於遼寧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也稱東北三陵,是開創滿清皇室基業的祖先陵墓。盛京三陵加上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清東陵、清西陵,構成了一組清朝帝陵體系,濃縮了清朝的歷史。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孟古哲哲)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陵區坐落在瀋陽市東北11公里處,占地近54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32座(組)。福陵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竣工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經康熙、乾隆兩帝增建,方具今日規模。陵墓面臨渾河,背依天柱山,水繞山環,草深林密,景色清幽。晉謁此陵時,由正紅門到碑樓,須登108級石階;建築物隨坡勢起伏而顯得更加錯落有致、高大雄偉。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哲哲)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因坐落在瀋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與福陵同年竣工,經康熙、嘉慶增建,陵區占地面積近48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38座(組)。昭陵建在平地上,四周護以繚牆,極似一座小城。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方城中心的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台階為底座,黃琉璃瓦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牆,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方城北端為寶城,寶城為月牙形,城內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墓室。登上寶頂四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
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小,占地僅1.1萬多平方米,但列三陵之首。永陵始建於公元1598年,是滿清皇族的祖陵,坐落於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城西21公里處的永陵鎮。陵內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及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們的福晉。陵宮由下馬碑、前宮院、方城、寶城、省牲所、冰窯、果樓等部分組成。啟運山如屏風矗立背後,蘇子河如玉帶飄過陵前,河對岸的煙囪山與啟運山遙相呼應,使地處群山環繞中的永陵顯得十分壯闊。清皇室把永陵視為"兆基帝業欽龍興"之地,所以終年香火不斷。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典制。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

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處的馬蘭峪,界於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園大小建築580座。清東陵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鹹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後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
清東陵屬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縣境,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據說是順治到此打獵時選定的,康熙二年(1663年)開始修建。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四面環山,正南煙燉、天台兩山對峙,形戌寬僅50公尺的谷口,俗稱龍門口。清代在此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諸陵園以順治的孝陵為中心,排列於昌瑞山南麓,均由宮牆、隆恩門、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等建築構成。其中方城明樓為各陵園最高的建築物,內立石碑,碑上以漢、滿、蒙三種文字刻寫墓主的謐號;明樓之後為"寶頂"(大墳頭),其下方是停放靈柩的"地宮"。由陵區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寶頂,由一條約12公尺寬、6公里長的神道連成一氣,沿途大紅門、大碑樓(聖德神功碑樓)、石像生、龍鳳門、七孔橋、小碑樓(神道碑樓)、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等建築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東陵清東陵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當年順治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從此昌瑞山便有了規模浩大、氣勢恢宏的清東陵。
清東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有580多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嘆為觀止,班禪大師讚譽為"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
整座東陵在木構和石構兩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謂集清代宮殿建築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達18對,造型多樸實渾厚;乾隆的裕陵規模最大、最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則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築。清東陵15座陵園中,只開放了裕陵和東、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處供遊客參觀。
清孝陵
內葬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他是清入主中原、統一全國後的第一帝,在位18年。與福臨合葬的還有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孝獻皇后董鄂氏。孝康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孝獻皇后順治帝的寵妃,死後被追尊為皇后。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
清景陵
內葬清聖祖康熙皇帝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及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為入關後第二帝,在位61年,是清朝,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平定三藩叛亂,收復台灣,出兵擊退盤踞在我國黑龍江流域雅克薩城的沙俄侵略軍,遏制了沙俄對華的侵略野心。他曾多次平定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部分上層分子分裂祖國的叛亂。玄燁注重農業,大力治理河患,努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熱心學習西方自然科學。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素有“康熙大帝”之美譽。他本人虛心好學,多才多藝,天文地理、詩詞歌賦、書法算學都比較精通。孝誠皇后是玄燁的嫡皇后、被廢黜的皇太子允礽的生母。孝恭皇后是世宗雍正皇帝的生母。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
清裕陵
內葬清高宗乾隆皇帝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君主。他25歲登基,在父、祖文治武功的基礎上,奮發有為,勤於政事。政治上,繼續平定國內叛亂,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並大力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在經濟上,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屯田開荒。在文化上,提倡漢學,編纂大量圖書。在他統治期間,中國是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頂峰。他在位60年,又當了三年太上皇帝,享年89歲,是中國封建社會壽命最長、掌實權時間也最長的皇帝。孝賢皇后是弘曆的嫡皇后。孝儀皇后是嘉慶皇帝的生母。
清定陵
內葬清文宗鹹豐皇帝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l—1861),在位11年中,國家始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他逃到熱河,死在避暑山莊。孝德皇后為奕詝的嫡福晉,死後被追尊為皇后。
清惠陵
內葬清穆宗同治皇帝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是慈禧的獨生子,6歲即位,卒年19歲。他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
昭西陵
內葬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1613—1687)。她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莊妃,是順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曾協助皇太極處理國政,又先後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幼主,為大清江山的開創作出了貢獻,被史家譽為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內葬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1641—1717),她是順治皇帝的皇后,21歲時被尊為皇太后,77歲死,當了57年皇太后。她是清代當皇太后時間最長的一位。該陵內還陪葬了28位順治帝的妃嬪。
內葬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俗稱東太后。她是鹹豐帝的皇后。鹹豐帝死後,曾與慈禧在同治、光緒年間兩次垂簾聽政達20年之久。
內葬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她原是鹹豐帝的一名貴妃。鹹豐帝死後,她與恭親王奕訢合謀,發動了“辛酉政變”,登上了垂簾聽政的寶座。在她統治前期,一方面拉攏滿漢勛舊貴族勢力,另一方面又支持洋務派走靠西法強國之路。她利用漢族地方武裝,同時又藉助洋人力量,鎮壓了太平軍和捻軍,使清朝統治得到了相對穩定,出現了所謂的“同治中興”。在中後期,由於外國的侵略擴張,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割地賠款,加速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化進程。慈禧為了維護清朝統治,扼殺了“戊戌變法”,撲滅了義和團烈火。到晚清,迫於形勢,她也採取了一些立憲新政之舉。慈禧作為一個女人,垂簾聽政、統治中國達48年之久,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清東陵的15座陵寢從1661年(順治十八年)首建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到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最後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為止,建設活動延續了247年。隨著清王朝由弱到強,由盛到衰的發展變化,清東陵的建設活動也經歷了同樣的發展過程。1661年(順治十八年)入關第一帝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建設,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體工程告竣。
1668年(康熙七年)建設神功聖德碑亭。該陵規模十分宏大,體系相當完整,成為清東陵陵園總體格局的奠基之作。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誠仁皇后崩逝,開始籌建景陵。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興工。1681年(康熙二十年)孝誠、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時,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竣工時間待考)。與此同時,埋葬康熙帝妃嬪的景陵妃園寢也隨著完工,成為清王朝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妃園寢。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遺命,在風水牆外,大紅門東側建造暫安奉殿。37年以後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決定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是年農曆二月初三動工,年底建成。在孝莊文皇后的暫安奉殿建成不久,康熙皇帝就在孝陵東側為孝惠章皇后興建陵寢,約於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準確年代待考)。這是清王朝建設的第一座皇后陵,開創了清代為皇后單獨建陵的先例。
因位於孝陵東側,又與孝陵為同一體系,故名為“孝東陵”。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將他的萬年吉地確定在遵化境內的九鳳朝陽山,並運去了大量建築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裡“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為藉口而廢之,復於河北省易縣泰寧山下另闢兆域,建設泰陵。自此才有“東陵”、“西陵”之分。乾隆皇帝即位不久,為報答祖母輩的康熙皇帝的愨惠、惇怡兩位皇貴太妃的撫育之恩,特在景陵東旁為她倆單獨修建了園寢(其興工、竣工日期待考),稱景陵皇貴妃園寢,俗稱。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將東陵境內的勝水峪確定為自己的萬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興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慶四年)定名“裕陵”。該陵堂局開闊,建築宏偉,做工精細,用料考究,富麗堂皇,堪稱上乘之作。
1747(乾隆十二年)裕陵紀園寢破土動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55年—1762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又進行了擴建,增建了方城、明樓、寶城和東西配殿。為了平衡東陵和西陵的關係,1796年(嘉慶元年)太上皇弘曆曾諭令以後各帝陵按昭穆次序在東、西兩陵分建。道光皇帝即位以後,遵照此諭,1821年(於道光元年)在東陵境內的寶華峪建設陵寢,1827年(道光七年)建成。其紀園寢和公主園寢也隨之完工。寶華峪陵寢建成第二年因發現地宮滲水,道光帝震怒,不僅嚴懲了建陵臣工,而且不顧昭穆東西分建的諭旨,另在西陵境內相度陵址,隨之將已建成的東陵寶華峪陵寢及紀園寢廢掉,拆運到西陵重建,於是在東陵界內留下了一片廢墟。鹹豐皇帝即位以後,即命大臣在東、西陵兩地相度陵址,最後選定在東陵界內的平安峪。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
1859年(鹹豐九年)破土興工。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陵工受阻。1861年(鹹豐十一年),鹹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崩逝以後,陵工才被迫加緊進行。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才最後完工,命名“定陵”。隨後紀園寢也相繼告竣。修建定陵時由於戰敗賠款,國庫十分空虛,不得已選用了寶華峪道光帝棄陵的大量舊料,建築質量大不如前。1873年(同治十二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東陵在定陵東側二里許的普祥峪和菩陀峪同時破土興工,1879年(光緒五年)同時完工。但16年以後,慈禧皇太后倚仗獨掌朝綱之機,以“年久失修”為藉口,下令將自己的陵寢進行重修。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開工,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完工,歷時13個年頭。重修後的慈禧陵,用料之講究,做工之精細,裝修之豪華,建築之精美,使與之毗鄰的慈安陵為之遜色。因為這兩座陵都位於定陵東側,且從屬定陵,故統稱為“定東陵”。
慈安皇太后的陵單稱普祥峪定東陵;慈禧皇太后的陵單稱為菩陀峪定東陵。同治皇帝生前未選擇陵址,在其駕崩後才倉促相度,陵址確定在東陵界內的雙山峪,定陵名為“惠陵”。1875年(光緒元年)動工,1878年(光緒四年)建成。位於惠陵西側的紀園寢也在1876年—1878年(光緒二年至四年)問建成。由於國力維艱,建築材料低劣,加之施工倉促,僅過了21年,到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竟發現隆恩殿大木構件多有傷折、糟朽現象,不得已拆掉重建。重建工程於當年(1899年)開工。由於發生了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的事件,工程一度擱淺,到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才結束,歷時8年之久。接連不斷的大規模建設皇陵的活動,不僅極大地耗費了國帑,而且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特別是光緒年間屢興大工,更使本來十分脆弱的經濟雪上加霜,從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清朝入關以前,已經在關外建設了3座皇帝陵,即水陵、福陵和昭陵。這三座陵寢規制各異,說明當時並無定製。入關以後建設的陵寢,基本因襲了明陵規制,但並非一成不變,不同時期建設的陵寢由於受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呈現了不同的特點。
皇帝陵
自順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後,清代皇帝陵的規制就已基本形成。其布局可分為三個區,即神路區、宮殿區和神廚庫區。孝陵的神路區建築配置最為豐富,自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東西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供謁陵者更換衣服、臨時休息的殿宇)、聖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龍風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東西下馬牌、三路三孔橋及平橋
宮殿區按照前朝後寢的格局建設,自南至北依次為:神道碑亭、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焚燒紙、錁的場所)、東西配殿、隆恩殿、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宮門以北部分環以圍牆,前後三進院落。神廚庫區位於宮殿區前左側,其建築有:神廚(做祭品的廚房)、南北神庫(儲存物品的庫房)、省牲亭(宰殺牛羊的場所),環以圍牆,坐東朝西。圍牆外建井亭。三個區的所有帶屋頂的建築(包括牆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黃琉璃瓦覆頂(包括牆頂)。
其中大紅門為單檐廡殿頂建築;聖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樓和省牲亭為重檐歇山頂建築;具服殿、隆恩門、配殿、燎爐為單檐歇山頂建築;朝房為單檐硬山頂建築;神廚、神庫為單檐懸山頂建築;陵寢門為琉璃花門;井亭為盝頂建築;班房為單檐卷棚頂建築。
入關第二帝康熙皇帝的景陵承襲孝陵規制,宮殿區和神廚庫區與孝陵相同,惟神路區有較大改動。主要表現在:一、神路與孝陵神路相接,不單建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二、聖德神功碑亭改豎雙碑,分書滿漢碑文。三、石像生由18對縮減為5對。四、改龍風門為五間六柱五樓的牌樓門(道光年間,為求劃一,諭今將牌樓門也稱龍風門)。五、裁撤了七孔橋、一孔橋,保留了五孔橋和三路三孔橋。六、五孔橋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入關第四帝乾隆皇帝裕陵基本承襲了景陵規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區的牌樓門以北增加了一孔拱橋。二是石像生增至8對,比景陵多出3對。三是在陵寢門前增設了三路一孔玉帶橋。四是在三路三孔橋兩側對稱地各增設了一座三孔平橋。
入關第七帝鹹豐皇帝定陵基本沿用了祖陵的規制,但又仿效了其父道光皇帝慕陵的某些做法,裁撤了聖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橋、二柱門,將陵寢門前的玉帶橋改為三座平便橋,將石像生改為5對。
入關第八帝同治皇帝惠陵規制更為減縮,不僅未建石像生,連與孝陵相接的神路也被撤掉,成為割斷統緒的孤陵。
皇后陵
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孝惠章皇后順治帝的皇后)的孝東陵,其布局為:神路區僅設一路三孔橋,宮殿區不設二柱門,其餘則與皇帝陵相同。但由於當時制度尚不完備,在該陵內又埋葬了28位順治帝的妃嬪,因此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園寢的局面。
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東陵是清王朝建設的最後兩座皇后陵,其規制基本參照了孝東陵,但又有所區別。一是在神路區增建了下馬牌和神道碑亭,三孔拱橋兩側對稱地增建了平橋;二是陵內不再埋葬妃嬪,比起孝東陵來規制有所展拓。
埋葬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由於是由暫安奉殿改建而成,因而規制極為特殊。一是神路區只設下馬牌和神道碑亭,未設橋涵;二是宮殿區建了兩層圍牆,外層圍牆的正面設定了隆恩門,內層圍牆的正面設定三座琉璃花門;三是陵寢門設定在隆恩殿左右的卡子牆上;四是隆恩殿為清代建築等級最高的重檐廡頂。其規制與其他皇后陵迥異,當為特例。
妃園寢
在清東陵建設的第一座妃園寢是景陵妃園寢,其布局只有宮殿區。自南向北依次為:一孔拱橋和平橋、東西廂房、東西班房、宮門、燎爐、享殿、園寢門。後院建49個小寶頂。廂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頂。大門、享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並以綠琉璃瓦覆頂。景陵妃園寢成為後世妃園寢的藍本。
景陵雙妃園寢是清東陵內建造的第二座妃園寢。乾隆皇帝出於對康熙帝的兩位皇貴妃,愨惠皇貴妃佟佳氏和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的尊重和孝順,拓展了規制。與景妃園寢相比,有以下三點不同:一是增加綠瓦單檐歇山頂的東西配殿;二是享殿月台前設定了丹陛石;三是為兩位皇貴妃各建立了方城和綠瓦單據歇山式的明樓,從而該園寢成為清代等級最高的妃園寢。
清東陵內建造的第三座妃園寢是裕陵妃園寢。該園寢規制接近景陵皇貴妃園寢,所不同的是享殿前未設丹陛石,園寢門開在享殿兩側的面闊牆上,有一座方城明樓,後院內建34座小寶頂。
定陵妃園寢和惠陵妃園寢是清東陵內建設的第四、第五座妃園寢,它們的規制均與景陵妃園寢相同。
從清東陵各類陵寢規制的傳承演變情況可以看出,陵寢規制不僅受到當時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同時也受到當時最高當權者個人意志的影響。
清東陵堪稱是清朝遺留的中國文化瑰寶。

清西陵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寧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裡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后妃、王爺、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寢十四座,還在配屬建築行宮、永福寺,這裡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規模宏大,體系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雍正八年(1730年)時,以此地"山脈水潔,條理詳明",系龍脈吉地而於此興建泰陵;雍正死後,乾隆繼位,父子不葬一地為制,遂形成東、西陵隔輩建陵的現象。
清西陵東起梁各莊、西到紫荊關,南抵大雁橋,北接奇峰嶺,占地約一百平方公里,內有帝陵四座—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緒的崇陵,後陵三座,以及妃嬪、公主、親王的園寢七座,而以泰寧山主峰下的泰陵為中心,其他陵園則分布東、西兩側。
西陵的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後依次有大紅門、聖德神功碑樓、七孔橋、石像生、龍鳳門、神道碑樓,然後是西陵的主陵一泰陵的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寶頂等,這些建築物以一條南北貫穿、長2.5公里的神道串聯起來,入口的石牌坊,東陵只有一座,西陵則建有三座;東陵的石像生、龍鳳門是位在七孔橋之後,西陵則在前。
除此之外,西陵的建築形制大致與東陵相仿。泰陵在清西陵諸陵中興建年代最早、規模也最大,除了雍正皇帝胤禛之外,還附葬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及敦肅皇貴妃年氏。
泰陵西側2公里為昌陵,系嘉慶皇帝孝淑睿皇后的合葬陵,其隆恩殿以花斑石鋪地,為帝陵中所罕見,西南方向為昌陵皇貴妃園寢。由昌陵再往西3公里為慕陵,是道光皇帝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的陵墓。該陵不置方城明樓,規模較小,但其隆恩殿以香氣清遠的楠木構築,且只施雕鏤而不著彩繪,在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的建築群中顯得樸實典雅。殿內藻井刻滿許多騰雲駕霧的飛龍,其用意在藉引龍上天,吞雲吐霧而不噴水,以保持陵墓內部乾燥。崇陵位於泰陵東側、是光緒皇帝孝定景皇后葉赫納拉氏的陵墓,始建於宣統元年(1909年),至民國四年(1915年)竣工,是中國最後一座帝陵。崇陵的地上建築尚保存良好,色彩仍鮮麗;地宮則已遭盜掘,隨葬品盡失,但內壁的佛像、神獸等浮雕精緻生動,倒也有一看的價值。崇陵東側緊鄰著埋葬光緒妃嬪的崇陵妃園寢珍妃瑾妃就葬在這裡。傳說珍妃系被推下紫禁城內的一口井裡而死,屍體撈上來後就葬此地。
此外,西陵還有三座皇后陵,分別是雍正帝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的泰東陵嘉慶帝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的昌西陵和道光帝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慕東陵,慕東陵旁另有寶頂一座,為光緒帝祖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的陵寢。
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骨灰也於1995年遷葬於崇陵後的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旁安葬著他的妻子、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和畢生最愛、偽滿洲國時期冊封的祥貴人譚玉齡

世遺遴選標準

摘自《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
兩個前提:
①真實性(最基本的前提)
②保護管理(由相關管理機構,制定法律規章還有經費)
文化遺產遴選標準:世界文化遺產的具體評定標準共有六個,符合其中任意一條(除了第六條不能單獨存在)就可以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I.代表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例如金字塔,長城;
II.在一定時期內或在世界某一個文化區域內產生過重大影響——例如:凡爾賽宮(歐洲建立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布局和規格影響歐洲兩三個世紀);
III.一種文化的特殊證明,例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宮 是波斯帝國時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當時的情況,各國進貢情況,是文化證明。復活節島,只遺留了巨大的石雕像,其他古物沒有留下,只有靠石雕像來研究當時的歷史;
IV.一個歷史時期的典範。區別於第二條,典範是指更多方面的影響,例如梵蒂岡,影響6-7世紀,所有東西都是精華;
V.難於保存的突出例證,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區;
VI.與某些重大事件或先行傳統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著直接和實質的聯繫。此條款不能單獨成立。例如耶路撒冷、自由女神像。
自然遺產遴選標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準並獲得批准。
VII、構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VIII、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係的突出例證;
IX、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X、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