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清聖祖康熙皇帝)

基本介紹

  • 本名愛新覺羅·玄燁
  • 別稱:清聖祖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滿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宮
  • 出生時間:順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日(5月4日)
  • 去世時間: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12月21日)
  • 主要成就:剷除鰲拜,完善制度,發展經濟,維護統一
  • 主要污點:文字獄
基本資料,人物生平,生於憂患,能文能武,剷除鰲拜,完善制度,發展經濟,維護統一,文化昌盛,對內安撫,立廢太子,康熙功績,六大缺憾,歷史評價,后妃子女,詩詞作品,

基本資料

姓名: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朝服像康熙朝服像
廟號:清聖祖
年號:康熙
排行:第三子
子女:35子,20女
生地:紫禁城景仁宮
屬相:馬
生時:順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日(5月4日)
崩時: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12月21日)
享年:68歲
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陵寢:景陵
嗣帝:胤禛生平介紹

人物生平

生於憂患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巳時(10時左右),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誕生。他身上有滿洲、蒙古和漢人的三種血緣。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帝的童年,竟遭遇了諸多的不幸。
玄燁兩三歲時就到宮外避痘,四五歲時出天花,沒有特效藥,發燒,疼痛,煩躁,恐懼,全靠他自身的抵抗能力,和保姆、太監的精心照料,才九死一生,躲過一劫。幼小的年紀,面臨生死的磨難。這場病災,還使玄燁臉上留下麻子,對於康熙帝來說,這是一種終身的生理遺憾,也是一種終身的心靈痛苦。
玄燁童年還一直受到皇父忽視。從2歲到7歲的6年間,他的皇父順治帝上演了與董鄂氏的愛情悲喜劇,在玄燁成長的6年裡,皇父根本無心、也無暇顧及他,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愛與教育。
不幸接踵而至,八歲時玄燁痛失皇父。此前玄燁雖然被皇父冷落,但畢竟是有皇父的庇護。但他8歲(7周歲)的時候,年僅24歲的皇父竟然與世長辭。玄燁在乾清宮給皇父守靈、默哀、祭拜、哭號。這給幼小的玄燁,造成巨大的心靈打擊和精神創傷。
十歲時玄燁又痛喪母親。玄燁繼位的第二年,生母佟氏就病死了,這時康熙帝才10歲(9周歲)。佟氏去世後,玄燁晝夜守靈, 擗踴哀號,水漿不御,哭無停聲 (《清聖祖實錄》卷八),宮廷近侍,皇室近親,耳聞目睹,無不感動。 一個年齡才9周歲的孩子,兩年之間,父母雙亡,形影相弔,實在可憐,應當說是人生幼年之最大不幸。
但是,玄燁在不幸面前,沒有怯餒、退縮、消沉、頹廢;而是變不幸為有幸,勤奮學習,磨鍊意志,培養了自信、自立、自強、自勵的精神,成為康熙帝成長中的寶貴動力。

能文能武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善於治國的、為數不多的封建政治家,還是多才多藝的學者。錢宗范在《康熙》中說:“他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自然科學方面的數學、天文、曆法、物理、地理、農學、醫學、工程技術;人文方面的經、史、子、集;藝術方面的聲律、書法、詩畫。他幾乎都有所研究。他寫出了八九十篇關於自然科學方面的論著,他親自審定了多種歷史方面的書籍,他還精通多種民族語言。”。
康熙南巡圖(局部)康熙南巡圖(局部)
康熙的漢文水平很高,中國歷史知識豐富。“城高千仞衛山川,虎踞龍盤王氣全。車馬往來雲霧裡,民生休憩在當前。”他的這首《登高詩》被譽為帝王詩。康熙六巡江南題詞很多,如為濟南趵突泉題“激湍”、“源清流潔”,為珍珠泉題“清漪”、“潤物”,為鎮江金山龍禪寺題“江天一覽”,為濟南省城書院題“學宗洙泗”,為錢塘江龍王廟題“恬波利濟”,為陸秀夫祠堂題“忠節不磨”,為米芾海獄庵題“寶晉遺蹤”。題詞充分表明康熙高深的漢文水平和豐富的中國歷史知識,題詞的書法也很好。康熙善學。宣城梅觳成、泰州陳厚耀入值南書房,康熙教過他們算學。
康熙崇儒尚佛。自幼就對儒家學說充滿濃厚興趣,認為“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倦”。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在御製《日講四書解義序》中,明確宣布清廷要將治統與道統合一,以儒家學說為治國之本。康熙帝的這一態度為清朝內部持續數十年的文化紛爭(也是治國方略的紛爭)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康熙也受到佛家思想的影響。每當天下發生災禍,康熙常常視為對當政者的警示。比如康熙十八年發生地震,康熙下詔說:“朕躬不德,政治未協,致茲地震示警”。因此要求臣下自省,廉潔。康熙二十六年,天下大旱。康熙下詔說,這都是由於自己缺少涼德“不能上格天心”而造成的。
康熙善射。他晚年對近御侍衛說:“我自幼至老,用鳥槍弓箭射死老虎135隻,熊20隻,豹25隻,猞猻10隻,麋鹿14隻,狼132隻,吹哨引來而射死的鹿幾百隻。射獲其餘野獸不計其數。曾一天之內分秒不停射兔318隻,平均每4分鐘就能射死一隻兔子。”
康熙有豐富的水利知識。他六巡江南視察河工,對每項水利工程都能作出具體指示。他最後一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一至三月)是親自考察泗州西溜淮套是否可以開河才去的。經過實地考察,他正確地予以否決。

剷除鰲拜

康熙即位之時,清朝處於雖然建立,但國家正百廢待興的局面。而康熙雖然當了皇帝,但因為年幼,國家大事的決斷基本掌握在四位輔政大臣手中。這四位輔政大臣,索尼居首位,總掌啟奏批紅等大權,但年老力衰。排在第二位的蘇克薩哈富有才幹,但與鰲拜不和。其後的遏必隆則為人圓滑,不與人爭鋒。對權力最有野心的是鰲拜。此時兵部左侍郎密助年幼的聖祖康熙主政於朝,逮捕鰲拜;力贊提督施琅請設官鎮守議,出師於台。庚戌以協助聖祖統兵征剿獲勝、平定‘三藩’克振軍威有功,九年八月遂贊襄機務協助國朝舉賢才振綱目、定國是正人心,勞績茂著,深受聖祖玄燁倚重。為了在索尼退下之後掌控朝政,鰲拜一方面拉攏遏必隆,一方面借圈地事件打擊蘇克薩哈。在處理朝政時,鰲拜十分專橫,根本不將康熙帝放在眼中。
鰲拜鰲拜
康熙以退為進,在祖母的支持和幫助下,一方面避免與發生正面衝突,一方面韜光養晦,專心學習治世本領,並尋找適當時機剪除鰲拜。
1667年6月,索尼去世。十二歲的康熙決心廢除四大臣輔政體制,實行親政。7月,實行親政大典。不過,康熙雖然親政,但原有輔政體制卻未能發生變化。為了使康熙能夠及早親政,並迫使遏必隆和鰲拜也交出權力,蘇克薩哈在康熙親政第六天上書請求退隱。在康熙尚未做出反應之際,鰲拜羅織了24條罪狀陷害蘇克薩哈,並強迫康熙將其處死。清除了蘇克薩哈後,鰲拜更加肆無忌憚,朝廷所有政事,均由其決斷;對於康熙帝的有些詔令,他也敢公開抗旨。這些使康熙意識到該是剪除鰲拜的時候了。康熙考慮到鰲拜親信黨羽遍布朝野,所以決定設計將其剷除。
康熙一方面在表面上麻痹鰲拜,一方面選擇一群身強力壯的少年練習撲擊之術。1669年5月,康熙決定採取行動。他首先將鰲拜的黨羽以各種名義派出,削弱鰲拜的勢力,然後派人將鰲拜召入宮中擒獲。鰲拜的黨羽在此之後也被一一擒拿。
他下詔說:“鰲拜愚悖無知,誠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戰功,貸其死,籍貫沒拘禁。” 也就是說,鰲拜因立過許多戰功,所以免於一死而終身監禁。對於其黨羽也給予了不同的處罰。同時恢復了蘇克薩哈的職位。這種措施穩定了滿清的朝局。康熙剪除鰲拜後,廢除了輔政體制,收回了朱批大權。自此才真正開始了親政。

完善制度

明朝洪武帝時廢丞相制度,加強了皇權;但皇帝工作壓力也變大,後來又設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朝政,明朝後期皇帝大多怠政,內閣權力膨脹,儼然又成宰相,清承明制,仍不設宰相,康熙帝勤於政務,每天舉行“御門聽政”,內閣權力受到限制,康熙又設南書房取代原來的議政王會議,進一步加強了皇權。他表示“天下大權當統於一”(《清聖祖實錄》卷275,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辛未),“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身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於人,則斷不可行”(《清聖祖實錄》卷284,康熙五十八年四月辛亥)。為此,他一方面通過各種手段,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限制滿洲貴族的權力,如剝奪各旗王公幹預旗務的權力,破除“軍功勳舊諸王”統兵征伐的傳統,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政治影響等。另一方面,康熙將用人之權、獎懲之權親自控制,不許大臣干預;並設立密奏制度,以廣泛體察下情。這種統治方式為被雍正、乾隆二帝繼承和發展,並為清朝其他皇帝沿用。
康熙大帝(清聖祖康熙皇帝)
康熙帝在加強皇權的同時,也著手完善滿清官僚政治制度。有兩個現象值得特別注意:一是康熙九年八月將內三院改為內閣,從此內閣作為滿清法定中央政府、作為官僚政治的重要象徵,其地位穩定下來並一直存在到清末;二是康熙二十三年開始纂修《大清會典》。這是清代第一部重要的政典。《大清會典》於康熙二十九年完成,共162卷。從此,清朝官僚政治的運行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初步實現了政治運作的規範化。

發展經濟

康熙認為“家給人足,而後世濟”,在繼續採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時,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體現了他仁愛的一面。其一,是廢止“圈田令”,即廢止滿清貴族圈近京州縣田地的特權,將土地讓與百姓耕種;康熙在詔書上說:“自後圈占民間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給還民間”,其二,延長墾荒的免稅時間。清初規定墾荒三年內免稅,以後改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墾荒田十年後徵稅。這一政策刺激了農民墾荒的積極性,使耕地面積迅速增加。其三,實行更名地政策。對於農民耕種的原先屬於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詔農民可以不必支付田價,照常耕種。“原種之人,令其耕種”,永為世業,號為“更名田”。這些農民成為自耕農。這一政策將直隸、山東、山西、湖廣、陝西、甘肅等地廢藩田改為民地,自耕農大量出現。其四,改革賦役制度。1646年(順治三年),清廷以明萬曆時舊籍為準,著手編纂《賦役全書》,到1657年(順治十四年)完成。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至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刪除全書上的田賦尾數,重新編成《簡明賦役全書》。為了防止地方官吏的私征濫派和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在催征辦法上也不斷改變,如從發給花戶“由單”到“串票”(二、三、四聯等串票),再到“滾單”等。
此外,康熙還重視興修水利,大力修治黃河,終將“淮黃故道,次第修復”,暫時緩和了黃河中下游和沿淮各地多年水患的威脅,保證了百姓的耕種。

維護統一

平定三藩
所謂“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初以來,他們各霸一方,形成幾股割據勢力。“三藩”都擁有大量武裝。特別是吳三桂,“功最高,兵最強”,積極儲將帥,習武備,使“四方精兵猛將,多歸其部下”。他們仗著自己日益壯大的力量,飛揚跋扈,不聽約束,給滿清以很大威脅。而且所耗軍費巨大。
平定三藩形勢圖平定三藩形勢圖
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煽誘鼓動。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叛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叛。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陷落,一時局面相當嚴重。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變亂擴大到廣東、江西陝西甘肅等省。
叛亂訊息傳到北京後,年輕的康熙帝對“三藩”之亂採取了堅決打擊的措施。康熙帝對三藩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他下令停撤耿、尚二藩,把主要矛頭對準吳三桂。康熙意識到,部隊軍紀敗壞,八旗兵攻破城池後,殘害百姓,擄掠婦女,這樣下去,部隊將失去民心。於是,康熙召集眾將,申明紀律,下令歸還軍中有夫之婦,讓城中許多被拆散的夫妻團圓。
1676年(康熙十五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被迫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1677年投降。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平復。1678年八月,吳三桂死,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雲貴悉平。
收復台灣
從康熙元年(1662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對鄭氏,以撫為主,雙方先後有12次談判。康熙初年,朝廷派出官員同鄭經代表會談,謀求統一。但鄭經提出:照朝鮮例,不剃髮(江日升《台灣外紀》卷六)。清廷見談判不成,便於康熙二年(1663年)發動軍事攻勢,攻占金門、廈門。鄭經往銅山。康熙三年(1664年),清軍攻銅山。鄭經不敵,退到台灣。清廷命施琅率軍進攻台灣,因遇颱風,無功而返。
施琅塑像施琅塑像
康熙八年(1669年)六月派刑部尚書明珠前往福建泉州議撫,在分管兵部的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黃錫袞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內閣大臣潘湖叟黃錫袞的妹夫)的真知灼見打動了康熙和朝中大臣,清廷終於決定收復台灣。並派員持皇帝詔書到台灣,同鄭經談判,鄭經不接詔書,只派官員談判。清朝要求鄭經:剃髮歸命,自當藩封,永為柱石。鄭經仍堅持以前主張。明珠見鄭經沒有誠意,中止談判,回到北京。
三藩之亂期間,鄭經支持福建的耿精忠叛清,並趁亂進攻大陸。清朝在東南沿海實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遷徙,寸板不許下海。這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限制並打擊了鄭經集團,但是同樣不利於大陸沿海居民。
在三藩剛剛平定不久,割據台灣的鄭氏家族發生內亂。起因是1662年鄭成功病逝後,其子鄭經立。1681年,鄭經死後,其部將馮錫范等殺死了鄭氏的繼承人,改立鄭經次子克塽繼承延平王位。鄭克塽年幼,成為馮錫范的傀儡。康熙在此情況下,決心為了國家統一收復台灣。1681年七月,康熙下詔“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與將軍總督等統舟師進取澎湖、台灣”。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兩萬餘人,乘戰船二百餘艘出征。鄭克塽則派勇敢善戰的劉國軒守澎湖,所率兵將戰船與施琅相當。兩軍展開激戰,歷時七晝夜。施琅右眼負傷,游擊蘭理中炮“腹破腸流出,為掬而納諸腹,持匹練縛其創。理呼殺賊,麾兵進”(《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蘭理傳)。澎湖大戰,鄭軍大敗。清軍擊沉敵船159艘,鄭軍死傷12000人,浮屍遍海,劉國軒僅率31艘船逃回台灣。
澎湖戰敗,鄭克塽等極為恐慌。施琅進行政治爭取工作,對被俘的台灣兵將,優禮相待,賞給銀米。800名傷殘者醫治之後,釋放回台,令他們宣示招撫之意,台灣民眾“莫不解體歸心,唯恐王師之不早來”(阮錫《海上見聞錄》)。鄭氏已無抵抗能力,於7月27日向清軍奉表納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戶口土地冊籍。康熙接受投降,優待鄭氏,稱:“爾等從前抗違之罪,全行赦免。仍從優敘錄。”(《清聖祖實錄》卷一百一十一)。鄭氏人眾俱得妥善安置。台灣遂告統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始設台灣府與台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並在台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下,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更加密切。
抵抗沙俄侵略   沙皇俄國本是一個歐洲國家,與中國並不接壤。但是自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沙俄的哥薩克騎兵開始越過烏拉爾山進入了亞洲地區。五年後,他們建立了一座叫做“托博爾斯克”的城堡。成為了沙皇俄國在西伯利亞的擴張基地。
康熙大帝(清聖祖康熙皇帝)
崇禎十六年,當明朝與皇太極統帥的八旗軍隊,在山海關外激戰的時候,沙皇俄國的一直帶有偵察小股部隊,首次進入了黑龍江流域。順治六年(1650年),沙皇俄國派出了一支70人的部隊,占領了清朝的雅克薩城。八年後,沙皇俄國的軍隊更是進一步占領了清朝設防空虛的尼布楚城。沙皇多次遣使來華,要求建立外交通商關係,但因俄國侵占中國領土等問題而遭到清政府拒絕。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派官到雅克薩,與俄方交涉,但無結果。於是,康熙帝一面繼續運用外交談判手段,一面進行軍事反擊準備。
經過充分的準備,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二十八日,康熙帝派都統彭春、副都統郎坦、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建義侯林興珠等,統領滿、蒙、漢、達斡爾人組成的軍隊2000餘人,分為水陸兩軍向雅克薩城進發。在當地各族部民的幫助下收復了雅克薩,但清軍沒有派兵駐守,僅毀城堡後,便回軍黑龍江城。
雅克薩之戰中清軍使用的無敵神威大將軍炮雅克薩之戰中清軍使用的無敵神威大將軍炮
俄軍撤到尼布楚後,派人前來偵察,得知清軍撤走。同年六月,托爾布津帶領700餘人,攜帶大炮和彈藥,重新侵踞雅克薩,並重建被毀的雅克薩城,城上架炮,城外挖壕,壕外豎柵,直到江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二十八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等率軍2000餘人,分水陸兩路,進軍雅克薩城,再次發動自衛反擊戰,並取得勝利。
當時還很貧弱的俄國一時無力在東方大規模用兵,遂希望議和,康熙接受了俄國的議和請求。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康熙帝派遣索額圖前往外蒙古與沙俄談判,沙俄暗中驅使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因潰卒瀰漫山谷,使團無法行進。經奏準,使團回京,並告俄方。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索額圖再次前往尼布楚,俄國則派出以戈洛文為首的使團,經過激烈談判,索額圖按照康熙帝旨意,做出一定讓步,雙方於七月二十四日(9月7日),簽訂《尼布楚條約》,根據條約,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和直達于海的外興安嶺為中俄邊界,外興安嶺和烏第河之間土地的歸屬另行議定;此外雅克薩地方俄人所建城堡須盡行拆毀;以後雙方不得收納對方逃亡人口,拿獲後即遣返;雙方進行貿易互市;兩國永敦邦誼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同外國簽訂的平等條約,表明康熙帝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
此後,俄國多次派遣使節和商隊來到北京,清政府還在北京建立了俄羅斯館供俄人居住。中國東北邊疆得到170餘年的安定。
三征準噶爾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扎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清朝,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係密切。
厄魯特蒙古的準噶爾部,從17世紀中葉以後逐漸強盛起來。特別到噶爾丹為汗時期,勢力更加強大。他不僅統治了厄魯特四部,而且占領了天山南路各回城,勢力達到青海、西藏地區。為了實現割據一方的野心,噶爾丹與正在對外擴張的沙俄勾結起來,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春率三萬勁旅東進,對喀爾喀蒙古發動了突然進攻。噶爾丹這次發動東侵喀爾喀的戰爭,正是受到沙俄暗中驅使的,以此干擾中俄尼布楚談判,直接影響邊界畫定,讓清廷改變態度,損失不少領土。在清政府的幫助下,噶爾丹暫時退兵。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噶爾丹在沙俄的支持下,自科布多起兵,向內蒙古大舉進攻,於六月直抵距京師350公里的烏蘭布通。康熙帝了解噶爾丹無意和解,便決定親征,雖然康熙因染病而迴鑾,但康熙帝之前部署嚴密,準備充分,清軍戰術得當,取得了烏蘭布通之戰的勝利,但福全誤中敵計,坐失戰機,沒有達到全殲的目的。噶爾丹逃跑,康熙帝決定再次親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率軍親征噶爾丹,在昭莫多擊敗噶爾丹,噶爾丹丟棄佛像、經卷,僅率二十餘騎逃脫。噶爾丹精銳喪失殆盡,成為大漠遊魂。但噶爾丹不甘心失敗,繼續製造麻煩,於是有康熙帝第三次親征。
康熙大帝(清聖祖康熙皇帝)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親徵到達克魯倫河北岸的托諾山。噶爾丹在眾叛親離下死於逃亡途中。康熙帝聞報噶爾丹兵敗身死,即不戰班師回京。
噶爾丹叛亂被粉碎以後,喀爾喀蒙古各部又回到了原來的居住地。清政府設定將軍和參贊大臣率兵駐守科布多和烏蘇雅台等重鎮,加強了對喀爾喀蒙古地區的管理和統治。
進兵安藏  噶爾丹死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為準噶爾部的統治者。隨著他的統治地位的鞏固和地盤的不斷擴大,又滋長了分裂割據的野心。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派兵侵入西藏,在西藏大行屠殺,搶劫財物,毀壞非黃教寺院五百多所。
清廷接到奏報後,於康熙帝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派侍衛色楞統率大軍入藏,征剿準噶爾部。準噶爾兵佯敗佯退,誘其深入;色楞有勇無謀,輕敵冒進,不知敵情,不適氣候,遭遇伏兵,突圍不成,相持月余,彈盡糧絕,於九月中全軍覆沒,色楞等陣亡。這次因輕敵而失敗,為清軍再次進藏,提供教訓。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正月,康熙帝不顧一些人的反對,毅然決定:派皇十四子胤禎為撫遠大將軍,統率三路兵馬,動員號稱三十六萬之眾,進軍青海,指向西藏,希望一舉解決西藏問題。清軍兵鋒強盛,準噶爾軍勢大衰,加上藏人對準部殘虐的不滿,策妄阿拉布坦所遣將領策零敦多布等力竭勢窮,僅餘數百人,狼狽逃回伊犁。
拉薩僧俗歡迎清軍的到來,“男女老幼,襁負來迎。見我大兵,群擁環繞,鼓奏各種樂器 ”(《清聖祖實錄》卷二九一)。此後,清政府分兵駐藏,並任命康濟鼐頗羅鼐二人分理前後藏事務。

文化昌盛

一、籠絡漢人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是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在封建時代,讀書的人很少,但他們有知識有文化,能說會道,在民眾中很有影響。統治階級管理全國,必須依靠他們。
康熙大帝(清聖祖康熙皇帝)
清朝是少數民族之一的滿族的貴族建立起來的。滿族知識分子很少,統治者要想管理好泱泱大中國,不依靠廣大的漢人知識分子絕對不行。然而,清廷入關後,雖然隨著其軍事鬥爭的節節勝利,抗清鬥爭逐步被鎮壓下去,漢族知識分子紛紛向清朝靠攏,但仍有相當一批漢族知識分子對清朝持反抗或不合作態度。長此以往,清朝將很難長期保持其統治。順治朝已經對漢人知識分子進行籠絡,康熙帝加大了力度,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的手段主要是抓住漢人知識分子的心理,通過多種手法,沖淡漢人知識分子對清王朝的仇恨心理,使漢人知識分子增強對清朝的好感。具體來說有如下六個方面:
1、祭祀歷代帝王。明洪武六年,禮臣請專祀歷代帝王中的16位創業之主。順治二年增祀遼太祖、金太宗、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共22位。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下令,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全部入祀。崇禎帝雖是亡國之君,但沒有過失,也應入祀。入祀國君激增到143位。
2、康熙十六年至四十六年康熙六次南巡。六巡期間給大禹、季札(春秋時吳國人)、董仲舒、焦先(三國時魏人)、周敦頤、范仲淹、歐陽修、胡安國(北宋人)、米芾、宗澤、陸秀夫等歷代很有影響的漢族賢人題詞寫匾,頌揚他們。此外他還祭奠大禹陵、明孝陵,祭祀孔廟,喚起漢人知識分子對清朝的好感。
3、利用教育機構和科舉對學生和舉子灌輸程朱理學。令國子監講程朱理學並刊行宣揚理學的《理性大全》,童試規定要默寫充滿封建思想的《聖諭廣訓》,以理學控制漢人知識分子思想。
4、以選官為誘餌。科舉考試是選官途徑。康熙帝除按慣例舉行科舉考試外,還在康熙十八年(1679)例外舉行由外官推薦舉子的博學鴻詞科考試。舉子多數是隱沒于山林的明代遺民,其中一些講民族氣節的漢人知識分子如顧炎武、黃宗羲、魏禧等堅決不參加。傅山不去,被抬到京郊還是不願進城考試。只143名應試。試題一賦一詩,取中50人為翰林官,其中有名的有朱彝尊、汪琬、湯斌、毛奇齡等。康熙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杭州,又例外召試士子。中選者賜白金,赴京錄用。
5、修《明史》。修《明史》始於順治朝,其目的是安慰明朝遺民。該書雍正續修,乾隆朝完成。修《明史》過程也是吸納漢人知識分子的過程。例如萬斯同,初不參加科舉,不參與《明史》修撰。但康熙十八年(1679)應徐元文聘請,還是參加了,只是不署銜,不支俸。
6、宴請。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於暢春園舉行千叟宴,邀請年逾65歲的老人參加,不論滿漢,即興賦詩,給人以滿漢融洽和樂的印象。康熙強調興禮教。他在康熙十八年下詔說:“盛治之世,餘一餘三。蓋倉廩足而禮教興,水旱乃可無虞。比聞小民不知積蓄,一逢歉歲,率致流移。夫興儉化民,食時用禮,惟良有司是賴。”
二、編修文化典籍
在康熙倡導之下,編成了收字四萬七千多的《康熙字典》以及一百八十卷的《大清會典》,一百零六卷的《佩文韻府》,一百二十卷的《歷代題畫詩類》,九百卷的《全唐詩》,還策劃了一萬卷的《古今圖書集成》,到雍正時期完成。但是,康熙帝在加強文化建設的同時,大興文字獄以加強思想專政。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因為他開了個壞頭,雍正和乾隆二帝都跟著幹了,殺害了很多抗清人士,毀了不少圖書。
三、興建皇家園林
康熙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乾隆又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

對內安撫

在對邊疆少數民族的關係上,康熙帝以撫慰為主,加強了邊疆少數民族對滿清的向心力。比如土爾扈特蒙古雖然受到沙皇俄國的控制,但仍心向中央政府,多次派人奉表入貢。
在西藏問題上,清軍平定西藏的動亂後,還護送被認為是真達賴的噶桑嘉措,從青海入藏坐床;滿漢大臣、蒙古各部首領、西藏黃教上層喇嘛、貴族,齊集布達拉宮,為六世達賴喇嘛噶桑嘉措舉行隆重的坐床典禮。這也解決了達賴化身轉世承襲的問題。

立廢太子

康熙帝在他青壯年時期確是很有作為,為清王朝的鞏固和國家的繁榮宵衣旰食,功勳卓著,不愧為封建時代的偉大帝王。但到晚年,由於眾多的皇子爭奪帝位,把他搞得心力交瘁。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只有22歲的康熙帝親臨太和殿,參照漢族的“嫡長制”,冊立剛滿周歲的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康熙帝特別關心皇太子的成長,比對眾皇子的教育傾注了更多的心血。皇太子天資聰穎,學業進步很快,而且身體健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康熙帝非常喜愛。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三次親征噶爾丹,先後有十多個月的時間不在京城,他命22歲的皇太子胤礽坐鎮京師處理朝政。皇太子不負眾望,令康熙帝也很滿意,從此對皇太子充分信任,寄予莫大希望。
胤礽胤礽
這時,康熙帝自己進入中年,皇子們逐漸長大成人。太子與索額圖結成一黨,威脅到了皇權。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帝分別冊封成年諸皇子,相對削弱了皇太子的力量。同時,諸皇子及其黨羽共同盯住並打擊皇太子及皇太子黨。於是,在皇帝與儲君、諸皇子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日益加劇。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康熙帝以索額圖“議論國事,結黨妄行”之罪,令宗人府將其拘禁,不久死於幽所。又命逮捕其諸子,交索額圖弟弟心裕、法保拘禁。康熙帝嚴懲索額圖,打擊並削弱外戚勢力,給皇太子敲警鐘。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十一日,康熙帝巡幸塞外,命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皇十八子隨駕。在巡幸期間,發生了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
第一件事:胤褆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許多皇太子的不良表現。這些報告,有些是不實之詞,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
第二件事:7歲的皇十八子胤衸患了急性病,康熙帝十分焦慮,皇太子卻無動於衷。康熙帝一方面疼愛年幼的皇十八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來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帝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胤礽到行宮給皇父請安,看到天顏消瘦,竟沒有憂戚之意,也沒有良言寬慰。康熙帝認為皇太子冷漠無情,缺乏仁義之心。所以在胤衸病死的當天,康熙帝就下令拘執胤礽。
第三件事:在返京途中,康熙帝發現皇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皇太子可能要“弒逆”。於是康熙帝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
皇太子從康熙十四年(1675年)初立,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廢,長達33年之久。這時康熙帝55歲,皇太子35歲。為了培養皇太子,康熙帝可謂費盡苦心。廢皇太子一事使康熙帝心力交瘁。這時,康熙帝已經進入老年,而接班人卻變得更加渺茫。
儲位空缺,諸子紛爭愈演愈烈,使康熙帝認識到有必要把這個缺位補上,以堵塞諸子爭儲之路。鑒於朝中保奏皇八子的勢力大、呼聲高,康熙帝考慮唯有用嫡長子抵制一途可行。所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日,以復立皇太子胤礽 ,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次日,康熙帝分別冊封諸皇子,試圖以此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以及諸子之間的團結。
然而,皇太子復立,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皇帝與太子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帝決定再廢皇太子。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即向諸皇子宣布再廢皇太子。康熙帝第二次廢黜皇太子不像第一次時那么痛苦。因為他發現,立皇太子就難免有矛盾;不立皇太子可能更好。
康熙帝因其諸子皇位繼承糾葛,大傷元氣,鬱結成疾,病情日重,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在北京西郊的暢春園抱憾而死。
康熙晚年被立廢太子的風波搞得心力交瘁,加上他晚年得了中風,半身不遂,精力不濟,內政外交漸廢,吏治逐漸敗壞。清初除征地丁糧外,對火耗不加禁止。有人認為放縱徵收火耗容易助長官員的貪慾,應當取消,但康熙帝認為官員薪俸薄,容忍了這種做法。他說:“諸臣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軒駟馬,八騶擁護,皆何所來貲,可細究乎?”結果助長了腐敗,導致康熙末年虧空巨大。康熙五十八年(1719)國庫儲備47368645兩,康熙帝死的那年(1722),國庫僅有銀八百萬兩。

康熙功績

康熙一生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概括說來,共有八點:
第一,削平三藩,鞏固統一
第二,統一台灣,開府設縣
第三,抵禦外侵,締結和約
第四,親征朔漠,善治蒙古
第五,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第六,移天縮地,興建園林
第七,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第八,吸納西學,學習科技
中國歷史上堪稱千古一帝者:前有唐太宗,後有康熙帝!

六大缺憾

康熙帝既有功績,也有缺憾。康熙帝的缺失,可以列出很多。如台灣內附後開放海禁,但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突然宣布商賈"南洋不許行走",此一決策,大有失誤。又如晚年禁止天主教傳布,則切斷了中國與世界文化的聯繫。再如禁止採礦使國家財政收入減少,也使手工業材料發生缺乏,對社會經濟發展不利。另如限制新武器的試驗、製造、配置,影響軍力的強盛等。但歸納來說,主要在五項制度方面有缺失。
清朝開國“二祖一宗”就是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和世祖福臨(還有多爾袞),他們在建國時、在入主中原後,於制度的設計,存在嚴重缺失。康熙帝在位時間久、皇權威望高,他應當、也可能對其弊端做出重大改革。康熙朝雖遇到新問題,但他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缺乏原始創新,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的長處主要是解決傳統的問題,比如勤政、治河、農桑、尊儒,善於在前人走過的道路上再前進一步,或者恢復起來,或者更加完善。他沒有對自己遇到的各種新問題作一個整體的認識,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繫,進行總體性的反思和回應。最後清朝滅亡正是下述新問題交織的結果。
一、八旗制度沒有徹底改革。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時起過積極作用,但對治天下呢?這就表現出清朝"二祖一宗"(還有多爾袞)在八旗制度的設計上有嚴重的缺失。當時只考慮到旗人政治、經濟、社會利益而埋下隱患。
二、皇位繼承沒有建立章法。清朝的皇位繼承,沒有採取明朝的"嫡長制"。清太祖、太宗朝是"貴族公推制"。順治朝是"皇帝遺命制"。康熙帝則採取"立皇太子制"。他將二歲的胤礽冊立為皇太子,作為皇位的接班人。事與願違,康熙帝兩立兩廢皇太子,鬧得朝廷紛爭,個人健康受損。英國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發生"光榮革命",走向君主與議會共同統治的歷史。清朝卻在"家天下"的圈子裡轉悠。其結果,雍正帝實行"秘密立儲制",慈禧太后實行"懿旨確定製",路子越走越窄,最後走向滅亡。
三、吸納西學沒有進行推廣。康熙帝當時的主要社會矛盾,不是東西問題,而是滿漢問題。他是中國歷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學文化,又精通中華傳統文化的唯一的封建君主。他學習西方的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音律學、醫藥學、解剖學、測繪學等。還建立蒙養齋,被西方稱為 "皇家科學院"。但康熙帝僅僅局限在個人興趣、個別皇子、個別官員的研修,沒有成為政府行為,也沒有形成國策
四、人口發展沒有長遠之見。清承明制,丁納銀,地交賦,丁銀與地賦分征。康熙朝的人口,隨著社會安定、經濟發展開始較快地增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規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清聖祖實錄》卷二四九)這個規定的積極意義是,減免新生人丁的"人頭稅"。他的兒子雍正帝又規定"攤丁入地",從此免除了"人頭稅"。這項政策的正面影響是,免除丁銀,減輕人身依附,促進人員流動;負面影響是,刺激人口,過快增長,乾隆時達到三億,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全國人口達到405 923 174人。人口猛增,解決的一個方法是獎勵墾荒,而大量墾荒又破壞生態平衡。一項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慮長遠的後果。這點康熙帝當時是不能認識到的,只是後人回顧歷史,從中取得一點教訓。
五、文化差異沒有根本彌合。康熙帝為了解決滿漢之間的文化衝突,採取許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議政王大臣的權力,就是削弱滿洲貴族權力的一個措施。康熙朝有過兩起文字獄,皆因民族問題而起。清朝最後還是於民族問題、特別是八旗群體特殊化、尤其是八旗貴族掌控朝綱的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孫中山"驅除韃虜"的綱領,雖然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卻反映了埋在漢人心中的積怨。清朝最後還是在"文化"問題上翻了船。
六、東北開發及駐防。由於民族文化差異矛盾,康熙與其之前之後的滿清統治者一樣,嚴防漢人及其他民族移居東北,逐漸造成東北特別是外興安嶺以北人口愈發稀薄,駐防更加鬆散,為沙俄之後吞併外興安嶺庫頁島等留下了隱患。

歷史評價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復經濟,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最富庶的帝國。清初人口從明末的五、六千萬急劇下降,1661年(順治十八年),全國人丁數字是1913萬,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為2462萬。這只是丁數,不是人口總數。
此外,根據官方統計數字,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墾田面積從1651年順治時期的2,90億畝增加到了7,30億畝。像拋荒嚴重的兩淮地區,至康熙中期已“無尺寸之荒蕪”。因遭三藩叛亂而更加殘破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到康熙晚年也開墾無遺。相應的是糧食價格從順治時期的斗米二錢(銀) 在康熙年間降到了0.5到0.6錢(銀) 。
另一方面,康熙平定內亂,將台灣收回,使中國的疆土進一步擴大。當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到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
以上我們充分肯定了康熙帝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為,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他就沒有缺點和錯誤了。實際上康熙帝還是有不少局限性,如極力維護滿洲貴族的經濟、政治特權,製造“文字獄”以鉗制知識分子思想,由禁傳教士而導向“閉關鎖國”等等,這些都是他犯下的嚴重錯誤。
史學家史景遷批評康熙有三:一是皇位繼位的糾葛有點進退失據;二是康熙雖喜愛西學,任用耶穌會士,並允傳教,但對西方並不信任,因而有禮儀之爭以及導致雍正的禁教;三是康熙以輕徭薄賦自豪,以此彰顯盛世,但其永不加賦的政策按耕地面積繳固定稅金,與人口無關,於是人口雖增,亦不加賦,為康熙的繼承者造成財政困難。[2]
清史稿的評價:
《清史稿》對康熙皇帝的評價是: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崇儒重道。幾暇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覯。而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於戲,何其盛歟!

后妃子女

后妃
康熙帝有皇后3位分別為:
孝誠仁皇后(1654-1674),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1678),鈕祜祿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1660-1723)是雍正帝生母,雍正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后
另外,康熙帝有皇貴妃3位,貴妃1位,妃11位,嬪10位,貴人12位,無封的庶妃4位,常在10人,答應9人。
子女
康熙帝是清朝皇帝中子嗣最多的(詳見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帝有皇子35人,《清史稿·皇子世系表》只提供有齒序的24子的情況。這24子,當皇帝1人,封親王11人,封郡王5人,封貝勒3人,封貝子1人,4人早殤。
有皇女20人 ,其中12人早殤,其餘8人封為固倫公主或和碩公主

詩詞作品

傳世的詩歌有1100多首,題材、內容相當廣泛。詩中寫得最好的是他征討噶爾丹、平定三藩,收復台灣,抗擊沙俄等期間所寫的篇章,如《瀚海》、《夜至三鼓坐待議政大臣奏事有感而作》、《賜奉命大將軍傑淑二首》、《收復岳州作》、《滇平》、《中秋日聞海上捷音》、《賜寧古塔將軍巴海詩》、《入喜峰口》、《山海關》等等。了解農事、關心民瘼的題材,在康熙詩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孝懿仁皇后逝世後,康熙為悼念亡妻,作詩如下:
恭挽大行皇后詩四首並序
大行皇后秀鐘華閥,德備壺信,克孝克慈。頃者正位翟愉,甫承冊命,遂嬰篤疾,莫挽徽音。時屬新秋,候當闌暑,驚璇霄之月墜,傷碧落之星沈。物在人亡,睹遺褂而雪涕;庭虛晝永,經垂幕以愴懷。悲從中來,不能自已,握管言情,聊抒痛悼。
森森萬象眼輪中,須識由來是化工。
體一無終而無始,位三非寂亦非空。
天門久為初人閉,福路全憑聖子通。
除去異端無忌憚,真儒若個不欽崇。
此詩寫與康熙1696年.是他親征葛爾丹時,自帥中路大軍追敵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溫度爾汗一帶,給叛軍以毀滅性的打擊.命裕親王福全、皇長子胤褆帥師征厄魯特,錫之以詩
萬國勤懷保,三階願治平。寰中皆赤子,域外盡蒼生。
小蠢忘帲冒,天心解鬥爭。執迷思梗化,伐罪事專征。
武略期無敵,王師出有名。親藩分鈇鉞,長子擁麾旌。
貙虎資郎將,貔貅壯禁營。玉戈凝曉色,金甲耀秋晴。
獲醜寧遺類,籌邊重此行。據鞍軍令肅,橫槊凱書成。
煙火疆隅堠,牛羊塞上耕。遐荒安一體,歸奏慰予情。
這三首詩是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康熙第一次親征葛爾丹途中所寫。
行殿示諸皇子
師行日已遠,邊馬風蕭蕭。眷言靖疆宇,寧憚道路遙。
彼寇鄰北藩,譎謀聲動搖。除惡必拔本,稂莠隳良田。
外攘內斯安,務令金甲銷。吾民息轉輸,丁男無弊調。
一勞方永逸,所戒怠與驕。天心鑒此誠,雨暘時以調。
示諸皇子
勤儉守家法,為仁勉四箴。讀書須立體,學問便從心。
佻達愆非淺,浮華罪漸深。人皆知此道,何必論古今。
河套西望
往代存虔議,今為我外藩。河環沙磧暖,境洞草灘繁。
錯落延綏接,迷離朔漠吞。時巡曾不到,特示撫柔恩。
此詩作於1696年,是時康熙親帥六師,出居庸關,由大同至河套,目的在於消滅叛軍,統一祖國,平息硝煙。
塞上宴諸藩
龍沙張宴塞雲收,賬外連營散酒籌。萬里車書皆屬國,一進劍佩列通侯。
天高大漠圍青嶂,日午微風動彩旄。聲教無私疆域遠,省方隨處示懷柔。
此詩是康熙出塞巡邊。在塞上宴請蒙古貴族土公對所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