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建築

陵墓建築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建築中最宏偉、最龐大的建築群之一。這些陵墓建築,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數建造在平原上。中國陵園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築牆,四面開門,四角建造角樓。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人基於人死而靈魂不滅的觀念,普遍重視喪葬,因此,無論任何階層對陵墓皆精心構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陵墓建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生了舉世罕見的、龐大的古代帝、後墓群;且在歷史演變過程中,陵墓建築逐步與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術門派融為一體,成為反映多種藝術成就的綜合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陵墓建築
  • 外文名:Tomb construction
  • 地位: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
  • 特點:  依山而建
  • 布局:四周築牆,四面開門
建築結構,歷代皇陵,建築特色,宗教特徵,孝道內涵,風水觀念,祭祀特徵,建築形式,典型陵墓,秦始皇陵,明清皇陵,

建築結構

陵前建有甬道,甬道兩側有門闕石人、石獸雕像,陵園內松柏蒼翠、樹木森森,給人肅穆、寧靜之感。
從新石器時代起,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坑墓,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米,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馬等隨葬。到了後來,帝王的陵墓-地下寢宮裝飾得越來越華麗,隨葬各種奇珍異寶,其建築規模對後世陵墓影響很大。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一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
陵墓建築陵墓建築
由於帝王拜謁陵墓的需要,在陵園內設立了祭享殿堂,稱為上宮,陵區內置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嬪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將、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
明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另一高潮,明代除了太祖孝陵在江蘇省南京外,其餘各帝陵在北京昌平縣天壽山,總稱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整個陵區前都設定總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紅門石牌坊等,造成肅穆莊嚴的氣氛。其中定陵已經考古發掘,地下寢宮分前殿、中殿、後殿和左右二配殿,全部用石材構築。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遼寧新賓,福陵昭陵在瀋陽,其餘陵墓建於河北遵化和易縣,分別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建築布局和形制因襲明陵,建築的雕飾風格更為華麗。

歷代皇陵

據文獻記載,秦始皇即位後,便在驪山大規模修建陵墓,至他死時已修建36年;漢武帝的陵墓修建了半個世紀之久;明神宗(朱翊鈞)10歲做皇帝,22歲就忙著為自己修建墳墓。
陵墓建築陵墓建築
西安附近是我國皇帝陵墓較為集中的地方,除了驪山秦始皇墓外,還有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唐代18個皇帝的陵墓。其中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是11個西漢皇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埋藏的寶物也是最多的。茂陵還有5個陪葬墓。據文獻記載,當時茂陵設定了陵令、園長等官職管理陵園,僅澆樹灑掃的人就有5千多。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圍30公里,園內還有17座功臣貴戚的陪葬墓。昭陵地上地下都是珍貴的文物。據記載,墓內“閒麗不異人間”,說明昭陵地官的豪華和富麗。
北宋皇陵在河南省鞏縣境內,整個陵區南北15公里,東西10公里。北宋9個皇帝有7個皇帝葬埋在這裡。其中最大的陵墓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 我國皇帝的陵墓中明清兩代的皇陵最為完整。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縣天壽山下,即十三陵。明十三陵中規模最大最宏偉的是長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鈞)。
定陵已於1956年發掘。定陵地宮距地面27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由前、中、後及左右5個殿聯成,全部用砌石卷拱。地宮除放置皇帝神宗的棺木外,還有他的兩個皇后的棺木。地官石拱結構堅實,四周排水設備良好,很少積水,石拱無一塊石頭塌陷,充分說明我國建造地下建築的高超技術。
清陵共分三處:遼寧省有老陵三座(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省遵化縣的馬蘭峪有清東陵、河北省易縣境內有清西陵。
清東陵是我國現存陵墓建築中規模最宏大、建築體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寢。這裡埋葬著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鹹豐(定陵)、同治(慧陵)5個皇帝,14個皇后,136個嬪妃,共15個陵墓,占地2500平方公里。東陵宮殿及牌樓217座,建築面積要比北京故宮大幾十萬平方米。陵區的北部是昌瑞山的主峰,主峰腳下是孝陵,其它諸陵分列兩側。正對孝陵是一條12米寬,6公里長的神道貫穿南北,兩側排列著石人、石獸等。
清東陵地上的建築以定東陵(慈禧)和裕陵(乾隆)最為考究。定東陵和裕陵地宮全用漢白玉建造,處處是藝術高超的石雕,龍鳳呈祥,彩雲飛舞。地宮室內牆壁除石雕之外,全都貼金,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僅貼金一項,就消耗黃金4590兩。建築精美壯觀,糜費空前。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這裡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個皇帝及其後、妃等。陵區占地約800平方公里,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比清東陵規模小得多。
陵園是我國古建築中最宏偉、最龐大的建築群,陵園內松柏蒼翠、樹木森森,已成為今天尋古探奇的旅遊勝地。我國陵園建築對旅遊者,尤其是對外國旅遊者極有吸引力。每年夏天,僅到東陵遊覽的人就高達數萬人。

建築特色

宗教特徵

中國古代建築在世界建築發展史上始終保持著獨特的體系,具有自己鮮明的民族特點,宮殿建築所反映的是一個時代建築藝術及其技藝的最高成就。宮殿建築的起源雖然很早,但保留至今的僅有明、清兩代的宮殿。
集安葬與祭祀於一體的陵墓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社會盛行厚葬,因此,無論任何階層對於陵墓的建築皆倍加用心,不惜耗費巨額財力、大批人力去精心構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陵墓建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至產生了舉世罕見的、龐大的古代帝、後墓群,如陝西的秦始皇陵、北京的明十三陵等。陵墓建築並非是單一的建築體,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已逐步與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術門派融為一爐,成為反映古代先民多種藝術成就的綜合體。古代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以及襖教景教摩尼教等,其中以佛教最為興盛,道教、伊斯蘭教次之。現存的宗教建築無論是數量、技術或者藝術質量,都在建築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建築藝術各方面的偉大成就。在古老的中華文化和儒道哲理觀念的孕育下,園林藝術立足於師法自然的指導原則、以表現自然意趣為目標、以山水為骨幹,形成了獨樹一幟、在根本上不同於歐洲園林風俗的東方建築藝術體系。

孝道內涵

陵墓特指一種用以瘞葬帝王,墓頂有封土的建築類型。從殷商開始萌芽,戰國正式出現,經秦漢唐宋以至明清,在中國一直受到極大重視。產生於史前時期的原始祖先崇拜,經過儒家的改造和強化,延續2000多年,體現在建築上,除了前面談到的祭祀祖先聖哲的“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陵墓了。儒家特彆強調孝道,認為是維繫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社會秩序的穩固基礎,說只要躬行孝道的人,就不會犯上作亂。孝事家庭尊長,不但應該在尊長生前,即使在尊長死後,也要事死如生,按時祭祀,逢事祭告,甚至平日出門進門,也要告於祖先牌位。祖先死後,入土為安,墳墓是祖先在另一個世界的住所,稱作"陰宅",理應像"陽宅"一樣予以充分重視,甚至更加重視。帝王陵墓更是這樣。

風水觀念

照古人的觀念,陰宅選址的地形地勢、方位和安全,將長久地影響後代子孫的命運。這一考慮,在中國稱為“風水”。風水之說起源很早,魏晉至唐及唐以後,風水學對葬地的選擇越來越強調,風水著作也多以《葬經》命名,重視審察山川形勢,講究方位、向背和位置的排列。風水學不但運用在墓葬中,即對實際人生的各類建築也都有很大作用,只是相對而言,對墓葬的作用更大。風水中固然有一些不科學以至反科學的因素,但它對形勢選址的重視及其選址原則,往往又很符合科學和藝術規律,從大量按風水原則選址建造的陵墓中,不難見出它的積極作用。
在古代等級制社會,墳墓的具體規模,當然也有等級之差,不可逾越。《禮記》說:尊循禮的法則,就應該在各方面遵守量的規定,比如宮殿、房屋或器物的大小和數量、棺材的厚度、墳堆的大小等,都要等級分明,越尊貴的才能越大越多。在陵墓中,體現等級的最重要的就是墳堆的大小。體量,從來就是建築藝術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建築藝術與其他藝術在感染手段上的一個重大不同,就是建築有無可比擬的巨大體量。古人從自然界的崇山大河、高樹巨石中體驗到超人的體量所含蘊的崇高,從雷霆閃電、狂濤流火中感受了超人的力量所包藏的恐懼,把這些體驗移植到建築中,巨大的體量就轉化成了尊嚴和重要。所以君王的墳堆就特別高大,特稱為“陵”或“陵墓”。“陵”字原意就是高大的山。其他人的墳堆較小,稱為“丘墓”、“墳墓”或“冢墓”。丘、墳、冢原意為土丘或土堆。從秦漢直到明清,帝王陵墓頂上都有巨大的土堆。
陵墓建築陵墓建築
唐代在結合自然環境方面有很高成就,氣象遼闊,有很強的紀念性格。唐陵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以整個陵區模仿都城,陵園規劃和都城一樣,滲透著嚴格的禮制邏輯,以突出皇權的尊嚴。明清在運用風水學方面更加重視,成就也更大,形制也與漢唐宋以來的有所不同,明十三陵和清東陵、清西陵都是著名的例子。秦始皇陵在陝西臨潼,是秦漢陵墓規模最大者。封土方形,每邊約350米,有如埃及金字塔,呈三層方錐體台級狀,全部人工堆成,現存殘高仍有43米,頂上開闊平坦,曾發現有建築構件,可能上面曾建有享堂。封土周圍有兩重陵牆,都四向開門,很可能是以北門為正門。陵南枕驪山,北望渭河,地勢南高北低,以北門為正門使驪山成為陵的天然背景,是結合地形的良好規劃。在陵園東牆外發現一批兵馬俑,數量極大,有高1.8米的武士俑數千身,還有許多長2米的馬俑,排成向東的方陣,氣勢雄偉,是陵園的地下守衛,表現了秦代高度的造型藝術水平和秦皇的赫赫武功。唐代是繼秦漢以後中國第二次陵墓建設高潮。
陵墓建築陵墓建築
包括武則天在內唐共21帝,除武氏與高宗合葬,末代的兩位皇帝葬在河南、山東外,其餘都在陝西渭水北岸,號稱“關中十八陵”,唐代帝陵大都"依山為陵",就是利用自然孤山穿石成墳,其氣勢磅礴,較之人工封土還要超過。如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主峰為陵山,高出陵前神道約70米,較之秦漢一般只高約二三十米的"方上"要雄偉得多。各陵以層巒起伏的北山為背景,南面橫亘廣闊的關中平原,與終南、太白諸山遙相對望。渭水遠橫於前,涇水縈繞其間,近則淺溝深壑,前望一帶平川,黍苗離離,廣原寂寂,更襯出陵山主峰的高顯。
唐陵繼承了漢陵四向開門的傳統並更加發展,形成表征帝居的宏偉構圖: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圍牆,稱為內城,四面正中為門,設門樓,四角設角樓;南門朱雀門內建獻殿,舉行大祭典禮;朱雀門外是長達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對土闕開始,闕後為門,由此向北離朱雀門約數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對土闕及第二道門,再由此門通向朱雀門前的第三對土闕。在第一、二重門之間的廣大範圍分布眾多的陪葬墓,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達167座。整個陵區範圍十分宏大。昭陵和宣宗貞陵的範圍周達60公里,超過了長安郭城。乾陵次之,周40公里,相當於長安。以下各陵周10公里至30餘公里不等,各陵以乾陵保存最好。唐陵的石刻也很精采:在神道兩側列石刻,以乾陵為例,由第二道門向北,自南而北列華表一對、翼馬一對、浮雕駝鳥一對、石馬各附牽馬人五對、石人十對。此外,乾陵在石人和第三道闕之間還有無字碑、述聖記碑各一通,在第三道闕和闕北朱雀門前石獅之間左右共列六十一王賓石像。內城東、西、北三門與南門一樣,門外也有石獅一對、土闕一對。北門土闕外又加立馬三對,號為"六龍",表明是帝宮的內廄。陵區廣植松柏槐楊,將石刻襯托出來。這些石刻無疑豐富了陵區內容,擴大了陵區控制空間,對比出陵丘的高大,對於渲染尊嚴和崇高的氣氛起了很大作用。

祭祀特徵

中國帝王的墳墓,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類型。現代對革命領袖的墳墓也稱陵,如中山陵。中國古代習用土葬,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
陵墓建築陵墓建築

建築形式

中國陵墓是建築、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其布局可概括為三種形式:
①以陵山為主體的布局方式,可以秦始皇陵為代表。其周圍建城垣,背襯驪山,輪廓簡潔,氣象巍峨,創造出紀念性氣氛。
②以神道貫串全局的軸線布局方式。這種布局重點強調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為陵山主體,前面布置闕門、石象生、碑刻、華表等組成神道,襯托陵墓建築的宏偉氣魄。
③建築群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布置在一處。在神道上增設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莊嚴肅穆的環境。
陵墓建築中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
地下
墓室大多使用木,土,石三種。
帝王級陵有三種
1、黃楊提腠
2、金縷玉衣
3、厚葬
王侯級:一般的厚葬,銀縷玉衣...
百官:普通的厚葬
百姓: 券冢 進深不等
地上
帝王: 石像生 牌坊 神道碑亭
王侯:石像 牌坊 神道碑亭(等級次之)
百官:普通 神道碑
百姓:普通

典型陵墓

秦始皇陵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國最著名的陵墓,建於2000多年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守衛這座陵墓的“部隊”。秦始皇兵馬俑氣勢恢弘、雕塑和製作工藝高超,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曾這樣評價:那些環繞在秦始皇陵墓周圍的著名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都是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陝西西安附近是中國帝王陵墓較為集中的地方,除了秦始皇陵外,還有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唐代18個皇帝的陵墓。其中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是西漢皇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埋藏的寶物也最多;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園面積極大,園內還有17座功臣貴戚的陪葬墓,昭陵地上地下都是珍貴的文物,最負盛名的是唐代雕刻精品“六駿圖”。

明清皇陵

明清兩代皇陵是中國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為明代定都北京後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城北天壽山下一個三面環山、向南開口的小盆地內。小盆地內的山坡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這些帝王的陵墓,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陵區內共埋葬著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眾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叢葬的宮女等。明清兩代皇陵是中國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為完整的。
十三陵
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為明代定都北京後13位皇帝的陵墓群。
明十三陵規模宏偉壯麗,景色蒼秀,氣勢雄闊,是國內現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園建築群。其中規模最宏偉的是長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經挖掘發現,定陵地宮的石拱結構堅實,四周排水設備良好,積水極少,石拱無一塌陷,這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人建造地下建築的高超技術。
清東陵
中國現存陵墓建築中規模最宏大、建築體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寢——清東陵占地78平方公里,其中埋葬著清朝5位皇帝,14位皇后,百餘名嬪妃。清東陵內的主要陵墓建築都精美壯觀,極為考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