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日本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19世紀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運動)

日本明治維新一般指本詞條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徹底,大量的封建殘餘思想得以保留。通過明治維新,日本的綜合國力迅速提高,並躋身帝國主義列強行列。日本帝國海軍帝國大學等大量充滿軍國主義性質和國家榮譽感的社會、文化符號應運而生。日本最終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治維新
  • 外文名:めいじいしん 
  • 實施時間:1868年1月3日
  • 實施地點日本
  • 改革效果:使日本躋身於世界軍事強國之列
  • 改革性質: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 改革口號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
  • 代表人物坂本龍馬大久保利通睦仁天皇
  •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
  • 改革方式:脫亞入歐
歷史背景,幕末危機,黑船事件,改革派的建立,歷史起因,開始時間,維新經過,主要內容,政治改革,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大興教育,軍事改革,社會司法,維新結果,歷史影響,侵略擴張,專制主義,社會變化,歷史意義,積極影響,歷史局限性,主要勢力,重要人物,各種團體,歷代副長,總長,參謀,組長,中日兩國改革的對比,給中國的啟示,不同點,

歷史背景

幕末危機

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的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也不允許國外的日本人回國,甚至禁止製造適於遠洋航行的船隻。在此期間,只允許同中國、朝鮮和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準在長崎一地進行。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傳播。
明治維新
在日本明治維新前,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雇用工人”制,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了。它的出現,衝擊了封建自然經濟,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的統治基礎。在商品經濟形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製約著他們的發展,於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和祖·阿博特(Joel Abbot) 等率領艦隊進入江戶(今東京)岸的浦賀,把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寫給日本天皇的信交給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關係和進行貿易。史稱“黑船事件”(亦稱“黑船開國”)。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神奈川日美親善條約》,又名《神奈川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由於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日本封建陣營出現分化,中下級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勢力,號召尊王攘夷。革新勢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橫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主要集中在長州(今山口縣)、薩摩(今鹿兒島縣)、土佐(今高知縣)、肥前(今佐賀縣和長崎縣)等西南部強藩。這些藩國在歷史上與幕府矛盾較深,接受海外影響較早,輸入近代科學技術和拔擢中下級武士都比較積極。
佩里來航佩里來航

改革派的建立

幕府末期,在經濟中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同時,出現了所謂豪農豪商階層。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即:尊奉天皇,趕走外國侵略者。刺殺與西方勢力勾結的幕府當權者;襲擊在日本的西方國家商人和外交官;進攻西方列強船隻等。在此期間,尊攘派對幕府尚存幻想,沒有明確提出推翻幕府統治要求,並受到幕府軍隊與西方列強的嚴厲鎮壓,最終失敗。
尊王攘夷運動失敗後,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要想改變日本現狀,實現富國強兵,必須推翻幕府統治。於是,尊王攘夷運動演變為倒幕運動
1864年,高杉晉作起兵奪取了長州藩的政權,此後,長州在木戶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進行改革,倒幕運動蓬勃發展。
武裝倒幕的根據地又稱為西南四強藩:長州薩摩土佐肥前

歷史起因

19世紀中葉,日本仍處在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天皇並無權威,大權掌握在第三個封建軍事政權德川幕府手中。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將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門死死關上。外國人中僅有中國和荷蘭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開放口岸——長崎從事商業活動,國民沒有信仰自由。
社會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幕府的統治者們卻仍在加大盤剝和壓榨。隨著歐美侵略者的相繼入侵,日本又陷入更為深重的民族危機。
國內外矛盾日趨激化,面臨重重危機的日本,急需一場革命來擺脫這種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統治和外國侵略者壓迫的日本民眾紛紛要求“富國強兵”。他們拿起武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
倒幕運動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隨之發生了美英荷法四國軍艦炮擊下關(下關戰爭),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薩英戰爭)的事件。1865年春,長州藩尊王攘夷派領袖高杉晉作提出開港討幕的戰略,決定不再提攘夷,轉向武裝倒幕,並與薩摩藩結成秘密軍事同盟。與此同時,英國也權衡利害,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則投靠法國,於1866年7月發動第二次征討長州藩的戰爭。此時人民起義風起雲湧,沉重打擊幕府。長州藩聯合倒幕勢力英勇抗擊,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軍。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11月8日,天皇下達討幕密敕。9日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8日及10日,德川慶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復古大號令”為非法。1月27日,以薩、長兩藩為主力的天皇軍5000人,在京都附近與幕府軍1.5萬人激戰(鳥羽、伏見之戰),德川慶喜敗走江戶戊辰戰爭由此開始。天皇軍大舉東征,迫使德川慶喜於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戶城,至11月初平定東北地區叛亂諸藩。1869年春,天皇軍出征北海道,於6月27日攻下幕府殘餘勢力盤踞的最後據點五稜郭(在函館),戊辰戰爭結束,日本全境統一。1877年,西南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是倒幕運動的尾聲,也是日本資產階級革命餘波。隨著西南戰爭中薩摩軍的失敗,由天皇操縱、主導政權的封建軍國主義國家建立,標誌著日本資本主義革命的結束。
日本資本主義革命:黑船來航(1853)——安政大獄(1858)——櫻田門事變(1860)——文久政變(1863)——池田屋事變(1864)——禁門之變(1864)——功山寺起義(1864)——四境戰爭(1866)——明治天皇登基(1867)——小御所會議(1867)——鳥羽、伏見之戰(1868)——江戶無血開城(1868)——北越戰爭(1868)——“奧羽越列藩同盟”瓦解(1868)——箱館戰爭【五稜郭之戰】(1868——1869)——西南戰爭(1877)

開始時間

關於“明治維新”作為一歷史時期的時間斷限,說法不一。狹義地說,“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曆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開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其下限則也有廢藩置縣(1871年)、西南戰爭結束(1877年)、實施內閣制(1885年)、確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君主制)(1889年)等多種主張。

維新經過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政府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征地稅等手段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為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由於過重的財政負擔曾經引起財政危機,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與政府勾結因而擁有特權的資本家(即所謂政商),以優厚的保護政策鼓勵華族、地主、商人及上層士族投資經營銀行、鐵路及其他企業。80年代中期起,以紡織業為中心,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高潮。
十九世紀的日本明治維新(めいじいしん),薩長土肥四強藩合兵。在伏見·鳥羽戰役中戰勝幕府軍,末代將軍德川慶喜被迫奉還大政於明治天皇,從此日本正式邁入資本主義社會
明治維新剝奪了封建武士階層的特權,中上級武士因由政府贖買其土地而轉化為新的寄生階級,下級武士卻只有破產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鄉隆盛的領導下發生叛亂——西南戰爭是戊辰戰爭的餘波。明治維新毀滅了舊的封建秩序,開創了新時代,無論在日本歷史還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維新主角並非四強藩藩主,而是廣大中下級武士和平民。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倒幕運動倒幕運動
明治政府首先採取“奉還版籍”、“廢藩置縣”的措施,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為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此後,明治政府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就是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國之本;殖產興業,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文明開化,就是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主要內容

政治改革

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於1868年4月6日發布具有政治綱領性的《五條誓文》,6月11日公布《政體書》。9月3日天皇下詔將江戶改稱東京。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且天皇一切權力集於一身。
明治政府頒布五條誓文明治政府頒布五條誓文
社會體制方面,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皇室親緣關係者改稱為“皇族”,過去的公卿諸侯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幕府的幕僚,大名的門客等改為“士族”,其他從事農工商職業和賤民一律稱為“平民”,只是實現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各等級間允許相互交往,但仍存在等級之分;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政府通過公債補償形式,逐步收回華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文明開化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殖產興業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設立工部省管理工商業;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興業)。

大興教育

教育方面,設立文部省,頒布教育改革法令—《學制》,發展近代資產階級性質的義務教育,將全日本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箇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國小區,每一所國小區設1所國小,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國小。教育機關頒布《考育敕語》,灌輸武士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為此舉用意在於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進行軍國主義思想灌輸,為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日本最終在國家各箇中心城市建立起九所帝國大學,作為國家的最高學術和科研機構。
日本建立的九所著名帝國大學,現狀日本建立的九所著名帝國大學,現狀

軍事改革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布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事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占政府經費的30%~45%,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

社會司法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建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於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於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亦容許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維新結果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成長為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
日本走上強國之路,同時也走向擴張之路。

歷史影響

侵略擴張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利用日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成為亞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1644~1911)與沙皇俄國(1721~1917),因而躋身於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但明治維新具有不徹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舊日本時代的封建殘餘,如天皇權力過大、土地兼併依然嚴重等封建殘餘現象,與日後發生的一系列日本難以解決社會問題相互影響,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
日本人觀看火車日本人觀看火車

專制主義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絕對權威,建立“華族”制度以維護舊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並把維新功臣、財閥列入華族,培植特權階層;在經濟上扶植帶封建性的財閥和寄生地主;在意識形態上宣揚神道、皇道、儒學,並引進德國唯心主義哲學。1882年發布《軍人敕諭》,鼓吹武士道。1890年發布《教育敕語》,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從幕藩領主統治的封建國家轉變為帶封建性的近代資本主義國家。與舊財閥緊密勾結的薩摩、長州等強藩出身的軍閥、官僚貴族長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過程中推行“藩閥政治”。19世紀70~80年代,日本發生了反對專制政治、爭取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明治政府通過暴力鎮壓和政治分化瓦解了這一運動,並於1889年頒布《明治憲法》,1890年開設國會,從而確立了專制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在對外關係方面,隨著日本的國力日漸充實,不斷進行交涉,要求修改條約。從1894年開始修改條約,至1911年終於全部廢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謀向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1874年出兵侵略中國台灣。1875年武裝入侵朝鮮,次年逼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1879年併吞琉球,改為沖繩縣。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目標的大陸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斷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教育敕語):重國憲,遵國法,一旦有緩急,則須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則不特為朕之忠臣良民,亦呎以彰顯爾祖先之風。

社會變化

維新初期,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鹿兒島縣為中心,於1877年6月18日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為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餘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布,成為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併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歷史意義

積極影響

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歷史局限性

⒈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極的一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了工業發展。
福澤諭吉福澤諭吉
⒉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⒊明治憲法頒布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5.封建殘餘制約了日本的經濟建設。
立憲的意義
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採用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實際上依然實行專制主義,藩閥以天皇的名義掌握政權。
促使中國的清王朝改變政治體制,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並於1908年8月27日頒布《欽定憲法大綱》,清朝開始了“君主立憲”的道路。

主要勢力

重要人物

三傑
高杉晉作
(1839~1867)
首次認識高杉,是在真船一雄的漫畫《幕末西醫外傳》中。當時只知道他是位維新志士,創建了奇兵隊,二十七歲時得肺病死去。
明治維新有三傑(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但同時代另有三人的聲名更在三傑之上,即長州的高杉晉作,土佐的坂本龍馬和幕臣勝海舟
高杉晉作初名和介,又名春風,號東行,藩主亦曾名為東一(東邦第一人)和谷潛藏(深谷潛龍)。他家世為長州譜代重臣,曾就學於大思想家吉田松陰門下,與久坂玄瑞、入江久一併稱為“松下三高足”。
木戶孝允
(1833~1877)
木戶孝允原名桂小五郎(父姓和田,他是過繼給桂家),後為躲避幕府迫害才改名木戶貫次,又改名為木戶孝允,號松菊。
桂是維新三傑之一,也出自吉田松陰門下,並在江戶齋藤彌九郎的道場中學習劍術(神道無念流),成績突出,第二年即當上塾頭。1858年,他被任為駐江戶的長州藩做太檢校。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為了打擊尊王攘夷派,於1858年興起安政大獄,吉田松陰與橋本左內賴三樹三郎等志士均被處死。桂受此事刺激,倒幕思想成熟,此後往來於江戶、京都與萩城之間,聯絡同志,準備起事。
伊藤博文
(1841~1909)
原名俊輔,松蔭門下,1871年岩倉使團訪問歐美前是木戶孝允的忠實追隨者,以後則日益親近大久保利通。
“俗吏”井上馨
(1835~1915)
長州下級武士出身,倒幕志士。曾在四境戰爭中守衛藝州口,不但擊敗來敵,並且反攻迫使藝州藩求和,維新後屢任要職,與肥前的大隈重信等積極推進資產階級改革,結果被保守派西鄉隆盛和江藤新平等罵為“俗吏”——當然井上也反罵西鄉為“蠢子”。井上一度棄官從商,幫助奠定了三井財團的基礎。1876年代表日本在對朝鮮的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上籤字。1907年被授予侯爵。
(1824~1869)
原姓林田,名永敏,長州醫生,曾在大坂向緒方洪庵學習西醫和荷蘭話,後入幕府講武所但任教授,翻譯西洋兵書。桂小五郎與之接觸,感覺這個沉默寡言的奇特(長相好像鮎魚)傢伙似乎滿腹經綸,一打聽原來是本藩人,於是想盡辦法把他搞回本州,在藩校明倫館教授兵學。
(1838~1922)
號素狂、言雪,別號芽城山人、椿山莊主、無鄰庵主、小淘庵主、古稀庵主,通稱狂介。年輕時加盟奇兵隊,並任軍監。功山寺起義後不久,舉隊投奔高杉,其後又參加了四境戰爭和戊辰戰爭,功勞顯赫。
1898年時升任元帥並任首相。另外,他還於1889、1898年兩次組閣。
長州的尊王攘夷思想之祖,當然是吉田松陰(1830~1859),他的門下,除高杉、桂、伊藤外,還有在師門與高杉齊名的入江久一(1837~1864)、久坂玄瑞(1840~1864)、吉田稔麿(1841~1864)及品川彌二郎(1843~1900)、益田右衛門介(1833~1864)等,都為維新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薩摩(島津)藩
薩藩在維新中的作為僅次於長州,但在新政府中掌握的許可權,卻在長州之上。藩主島津齊彬是個大野心家,也因此薩軍的實力最為雄厚。
西鄉隆盛
(1827~1877)
獨裁者大久保利通(1830~1878)
名利濟,通稱正助,後稱一藏,號甲東。維新三傑之一,薩藩的重臣。他起初推行公武合體政策(公持朝廷,武持幕府,公武合體即天皇和將軍分享權力),後因情勢變化,轉變為討幕派。大久保利通
他和西鄉私交甚厚,戊辰戰爭時,西鄉掌兵,大久保掌民,合作十分默契。但通過其後參加岩倉使團出訪歐美,大久保日漸贊同桂小五的內治為先的主張,反對西鄉的“征韓論”。西鄉被迫辭職歸鄉,大久保則作為內務卿,控制了明治政府的實權,從此二人讎隙日深。
當時的內務省,其許可權除行政外,還包括治安、工商業及部分財政、司法權。大久保並以大隈重信(大藏卿)和伊藤博文(工部卿)為左右手,建立了完整的獨裁體系。
西南戰爭的翌年(1878),大久保於行路途中被刺。刺客據傳是西鄉的餘黨島田一郎。
鹿兒島群雄
戰國末期,島津氏就以其強大的家臣團稱雄九州。二百餘年後,島津久光(島津齊彬之兄、次代島津忠義之父)統率下,又是人才輩出,成為西南第一強藩,倒幕之主力。
島津的倒幕派家老,除西鄉外,還有與大久保利通共組誠忠組的小松帶刀(1835~1870)。其它人才還有曾密謀刺殺幕府大老井伊直弼有馬新七(1825~1862)、雖眼足均有缺陷卻擅長兵法謀略的伊地知正治(1828~1886)、外交奇才寺島忠則(1832~1893)、人稱“人斬新兵衛”的大刺客田中新兵衛(?~1863)、參加過甲午海戰的東鄉平八郎(1847~1934),外號“劊子手”的中村半次郎(1838~1877)等。
另有兩個人物值得小書一筆。一是黑田清隆(1840~1900),他曾作為箱館征討參謀攻擊五稜郭(幕臣榎本武揚等割據北海道、建立共和國,1869年,明治政府發起箱館戰爭,最後攻陷榎本的基地五稜郭)。但戰爭勝利後,他卻四處奔走為榎本請命,並終於使其獲釋。1888年,黑田亦組閣成為首相。
還有就是在關西聞名一時的大財閥五代友厚(1835~1885),與其它實業家不同,他並非商人世家,而是由士轉商,薩藩的優秀人才。
(1835~1867)
熟悉戰國歷史的朋友,一定記得明智光秀的封地中心,是在坂本城——龍馬的坂本姓氏,源之於此。
光秀之婿明智秀滿(左馬之助),傳說未死於山崎合戰,而是逃到了土佐的長岡郡,四代至八兵衛,開了一家居酒屋“才谷屋”,六代至八郎兵衛,始取得鄉士資格。八郎兵衛大名直益,正是坂本龍馬(本名直柔)的祖父。
因此,龍馬和其它大部分維新志士不同,一是身份低微,只是個鄉士,再就是非常有錢(才谷屋是土佐有數的大商家)。
故事的發生在龍馬脫藩東上江戶、謀刺幕臣勝海舟的前後。龍馬曾經對一位密友說:“我喜歡小太刀,小太刀靈活,比太刀實用。”朋友深以為然,未曾想再見龍馬,他卻掏出來一柄手槍:“這個比小太刀更具威力。”
勝海舟是開國論的先驅,抱持著攘夷思想的龍馬把他作為行刺目標、必殺的奸黨。但是,勝精闢的思想終於使龍馬認識到,不開國並發展經濟、強大國力,亦無以抵禦列強。那位朋友再見龍馬,龍馬掏出的是一部開國論書籍:“手槍只能殺傷敵人,此書可以振興日本!”
成為勝海舟門徒的龍馬,構思出了自己獨特的共和政體論。1864年,他在長崎龜山創立了商社“社中”,又名“龜山社中”,也就是後來聲名顯赫的“海援隊”。“海援隊”不僅僅是商務貿易組織,它是尊王志士們的總聯絡站和情報站。利用“海援隊”,龍馬把大量金錢投入到尊王倒幕運動中去,並反覆奔走,終於促成了長州和薩摩的同盟、土佐和長州的同盟,把四強藩中的三個有機地聯合起來。
(1838~1865)
以藏出身於土佐藩最下級的鄉士之家,從小立志成為宮本武藏一樣的大劍客,但是,以他的身份,很難進入一流的道場學習。他只有藏在道場外偷學,於是形成了別具風格的暗殺劍法。
上級鄉士,同時也是土佐勤王黨的領袖武市瑞山的道場開張了,以藏終於得到正式拜師學藝的機會,並以其驚人的天賦得到瑞山的讚賞。1856年,瑞山前往江戶遊學修行,以藏也被允許隨行。
江戶三大道場之一的桃井道場,以藏苦學並得到了鏡心明智流的真傳。此後,他又陪伴瑞山,在防長和九州地方遊歷修行,劍客以藏的大名,從此轟傳天下。
在跟隨瑞山學習劍術的同時,以藏也逐漸接受了尊王思想。遊學結束後,他進入京都,開始狙擊並斬殺佐幕派人士,也即實施所謂的“天誅”,因而被稱為“劊子手以藏”(人斬以藏)。他不但暗殺了官員、浪人,僅有案可察的就有近二十人,並且還在1863年2月23日,把京都等持院中三代足利將軍的木像梟下首來,曬在四條河原,以表示對現政權的德川將軍之威嚇。
1865年,以藏在京都被捕,其後被引渡給土佐藩,經殘酷的拷打後處以死刑,首級在雁切河原示眾,享年28歲。
板垣雖死,自由不亡——板垣退助(1837一1919)山內容堂的重臣,精通西洋兵法,成為土佐勤王黨的領袖之一。戊辰戰爭中任總督府參謀,攻擊奧羽越列同盟的中心會津城,獲得了極大的勝利。明治初年任政府參議,1873年因提出征韓論,與西鄉隆盛一起辭職。翌年組織愛國公黨,建議設立民選議院,掀起自由民權運動,並領導建立立志社和愛國社等團體,推進國會開設請願運動。
1881年,板垣創立自由黨,被選為總理。大隈重信、伊藤博文等執政者對他萬分頭痛,遂於1882年由政府資助他赴歐洲各國遊歷考察。1883年板垣回國後解散自由黨,脫離民權運動,1896年任內務大臣,1898年與大隈重信共同組閣,俗稱“隈板內閣”,再任內務大臣。
在推行自由民權運動時,板垣曾遭到暗殺,身負重傷。當時。他說出了那句名言:“板垣雖死,自由不亡(板垣死すとも自由は死せず)!”
土佐之雄傑
論思想的進步,土佐不如長州,論在維新中的推動作用,土佐不如薩摩;但從龍馬到板垣,從“船中八策”到自由民權運動,土藩群傑也自有其不同尋常的異樣光輝存在。
土佐藩論的進步,始於吉田東洋(1816~1862)。東洋長時間主持藩政,並將板垣退助後藤象二郎(1838~1897)倚為左右手。激進的土佐勤王黨成立後,派人刺殺吉田東洋,並由武市瑞山(1829~1865)代其執政。
其間,龍馬組織海援隊,隊員大半是土佐人士,主要幹部有長岡謙吉(1834~1872,龍馬死後代掌海援隊),陸奧宗光(紀伊藩士、另文敘述)、近藤長次郎(1840~1886,外號“饅頭屋長次郎”)、新宮馬之助(1836~1886)和池內藏太(1841~1866),以及龍馬的外甥高松太郎(1842~1898)等。
1865年,武市瑞山下獄死,後藤象二郎重執藩政。明治維新後,雖雲四強藩執政,但土藩大部分功臣均被排擠下野。後藤即與板垣共組自由黨,自由黨的前任副總裁亦為土佐藩士出身、曾加入海援隊的中島信行(1846~1869)。
還有兩人必須一提。一是最早脫離藩籍,組織“天誅組”,1863年在大和舉兵倒幕的吉村虎太郎(寅太郎,1837~1863)。二是海援隊幹部、後來制霸明治時代海上運輸的岩崎彌太郎(1834~1885),他曾把自己的三階菱家徽和山內的三葉柏家徽相結合,創建了聞名天下的商社社徽——三菱。
肥前
(佐賀鍋島藩)
藩主先後為鍋島閒臾和鍋島直大。比起前三強藩來,佐賀幾近於湊數,人才之鼎盛,遠不如水戶、熊本諸藩,值得提及的,區區三人而已。
先是“二大”,即最早提出遷都江戶(東京)並成為首任東京府知事的大木喬任(1832~1899),以及組織日本最早政黨內閣的大隈重信(1838~1922)。
還有江藤新平(1834~1874),主張雄藩聯合與公武合體。維新時在與彰義隊的作戰中立下大功。後主張征韓論,與西鄉隆盛同時下野,但先於西鄉在佐賀發動叛亂,兵敗被殺。
幕臣
天領(德川幕府的直轄領地)占全日本土地的三分之一強,幕下雄才倍出,若非時勢逼人,區區數藩,根本無法撼動。
龍馬之師——勝海舟
(1823~1899)
原名勝義邦,後稱麟太郎,出生於貧困的旗本家庭。他刻苦地學習蘭學(荷蘭傳入的學問,後統指西學),在佩里叩關、敲開日本大門後,他遂向幕府提出海防建議書,從此漸得重用,官至安房守。
勝長時間擔任海軍講習所的教員監督、軍艦練習所的教授等要職,並曾一度遠航出訪美國。他在神戶開辦海軍操練所的時候,龍馬與吉村虎太郎上門行刺,但均被說服,反而成為勝的忠誠弟子。
維新後,勝改名為安芳,號海舟,又在明治新政府中擔任海軍司令、參議長等職務。也可以說,他是日本近代海軍的創建者之一。
鐵舟與泥舟
所謂“幕末三舟”,是指勝海舟和一對義兄弟:山岡鐵舟(1836~1888)、高橋泥舟(1835~1903)。
鐵舟是義弟,劍術出自千葉道場,屬直心影流。他在幕府招收浪士隊(新征組)時,被任命為浪士取締役;此後,升任幕府要職——大目付。戊辰戰爭時,他奉將軍德川慶喜之命,往與西鄉隆盛進行江戶不流血開城的談判。談判中,他態度不卑不亢,時人稱:“朝敵德川慶喜有家臣山岡鐵舟盛風凜凜。”
泥舟是義兄,長於槍術,25歲時即成為武場的師父。也曾在浪士隊的組織工作中為幕府立下汗馬功勞,並一度成為德川慶喜的護衛。
大總統榎本武揚
(1836~1908)
幕臣中真正的傳奇人物。少年時長時間在北海道渡過,成年後留學荷蘭,學習海軍技術。歸幕即成為海軍要員。
討幕軍進入江戶,榎本統率九艘軍艦發動叛亂,一路北上占領北海道,成立共和國,並自任大總統。討幕軍在擊敗奧羽越列藩同盟後,直搗其大本營五棱郭。榎本戰敗投降入獄,由於黑田清隆的奔走才倖免一死。
榎本的左右手,是長於兵學的大鳥圭介(1833~1911)。
與式神作戰的實業家——澀澤榮一(1840~1931)
澀澤出身是富農,青年時侍奉一橋慶喜,至慶喜恢復德川姓並繼任將軍後,澀澤即成為幕臣。
維新後他服務於大藏省(財政部),明治六年辭職,活躍於實業界。他創立第一國立銀行,其它事業包括制絲、造紙、鐵路、飯店等五百餘種,遂被稱為“財界大御所”。
忠而不順的小粟忠順
(1827~1868)
幕府外國奉行、勘定奉行、步兵奉行。他是日本近代陸海軍的始祖,對兵制、軍備攻革、武器革新等均作出過超人的貢獻,並幫助完成了神奈川縣橫須賀造船所的建立。
小粟本身主張開國論,但因為忠於幕府,而與倒幕派誓不兩立,他是由保守派大老井伊直弼(在倒幕派看來簡直可稱為魔君的人物)一手提拔起來的,策划過征長戰爭,戊辰戰爭時持強硬立場而與勝海舟等對立,因此雖然此後閉居上野權田村,還是被搜出來處死了。在處死他的地點,立有一塊石碑,上書:“偉人小栗上野介,無罪卻在此處被斬”。
英傑天下
除去四強藩及幕府以外,那個風雲激盪的時代,全日本各地無數雄傑湧現。首先,為朋友們介紹兩位廷臣(公卿)。
大政大臣三條實美
(1837~1891)
他是朝廷中象徵倒幕維新的指導者。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復興皇權、恢復天皇和公卿的地位,由於公武合體的八·一八政變而被迫逃出京都,落難太宰府(在北九州),當時一起落難的共七位公卿,史稱“七卿落難”。自此,他的思想轉變為倒幕,維新後成為太政大臣,實際作為新政府的首腦(最初的新政府結構為太政大臣為首,諸強藩志士出任參議為輔助)。
見風使舵的岩倉具視
(1825~1883)
公卿中倒幕派的實際領袖。他出身於一個破落公卿家庭,在反對簽署《日美通商條約》的八十八公卿聯盟中嶄露頭角。
在幕府為了抵禦倒幕熱潮,而提出公武合體的論調時,岩倉為之策劃了“和宮降嫁”(把天皇之妹和宮公主嫁與將軍家),因而被尊攘派斥為叛徒、奸賊。岩倉被迫退隱岩倉村反省,其後多次與西鄉、桂等人接觸,確定了倒幕的思想,在“奪玉”(奪取天皇、討伐幕府)鬥爭中立下奇功。
維新後出任內大臣,不久又率領大久保、木戶(桂)等人組織岩倉使團出訪歐美。留守的西鄉等人壓制不同意見,提出征韓論,大久保等倉促趕回與之辯論。在內廷會議上,西鄉一派占了上風,三條實美被迫同意征韓,但要求延緩一天宣布。當晚,三條稱病,由岩倉代任太政大臣,岩倉立刻進宮求得天皇詔書,然後在第二天的會議上全部推翻三條的決定。西鄉等一怒下野,大久保獨裁政權的雛形形成了。
從尊攘到公武合體到倒幕,乃至後世許多人議論岩倉具視見風使舵,奸詐狡猾,比之為“曹操”。但應該看到他在維新運動中的強大推動作用,況且倒幕思想一經確定,岩倉比誰都要堅決。一個人的思想,應該允許其成長,這並非“牆頭草,兩邊倒”。
其它志士,主要的還有兩位——
無念,池田屋——宮部鼎藏
(1820~1864)
熊本藩山鹿流兵學教師,對國學(當然是日本國啦)和神道也很有研究,後因弟子觸犯藩法而引疚辭職,上洛參加尊攘運動,成為三條實美的親信。池田屋事件中身負重傷,自殺而終。
辣腕外相——陸奧宗光
(1844~1897)
龍馬的小兄弟,原名陽之助,紀伊藩士。由於藩中政變,其父被幽禁而脫藩流浪,一度至江戶參加尊攘運動。後得龍馬賞識,進入海軍操練所學習,並拜勝海舟為師,不久又加入龜山社中(海援隊)。
陸奧是個善思考之人,曾向岩倉具視灌輸過開國倒幕思想。維新後,回藩任知事(紀伊藩後改和歌山縣),1870年旅歐考察,1875年任元老院幹事。
1878年,因與西南戰爭中西鄉的反叛有所牽連而下獄,五年後出獄,再赴歐美。1888年任駐美公使,1892年任伊藤博文內閣的外相。外相任上,他修正了日本與英美諸列強的不平等條約,為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強國奠定了基礎。

各種團體

其實所謂的黨、隊、組,都是一碼事。實際上它們都是半政治半軍事性質的戰鬥團體。
主要包括:諸生黨和天狗黨。它們都出自於水戶藩。
天狗黨的創建者是武田耕雲齋(1804~1865),因為目標是尊王,並且利用藩兵政變,終被藩主下令處死。
諸生黨的黨魁是市川三左衛門(1816~1869),他身為水戶家老時成立此黨,主張佐幕而與武田耕雲齋對立;戊辰戰爭後,市川遭到處決。
最著名的當然是高杉晉作的奇兵隊。而與奇兵隊同時崛起於長州的還有——
鳴城隊:創建者是吉富藤兵衛(1838~1914),這個組織在維新後轉化為鳴城立憲黨。
游擊隊:頭目為巨人來島右兵衛,他是長州倒幕激進派的領袖(比高杉還要激進!)。由於惱火池田屋事件而率隊直搗京都,奮勇戰死。
御盾隊:品川彌次郎(1843~1900)所一手創立——此人為桂小五郎的親信。
彰義隊:佐幕組織,由天野八郎(1831~1866)在德川慶喜隱退後組織並集結於上野,攻擊新政府軍。結果被大村益次郎一日間橫掃,天野也終於病死獄中。
北辰隊:新發田藩重臣遠藤七郎(?~?)所創,戊辰戰爭中隸屬長州軍,參加對會津的攻伐。
遠州報國隊:由淡海國玉神社祠官大久保忠尚(1825~1880)所組建,目標是尊王倒幕。
忠勇隊:久留米藩尊攘派理論指導者真木和泉(1813~1864)所創,覆滅於禁門之變久坂玄瑞等策劃的占領京都之軍事政變,以失敗告終)。
盡義隊:有馬藩家老平田大人(1813~1865)為對付政敵勝井五八郎(佐幕派)而創立的組織。
衝鋒隊:創立者中村半次郎(事跡詳見劊子手列傳)。
白虎隊:悲壯!慘烈!當新軍討伐奧羽越列藩同盟、圍攻同盟中心會津若松城時,城內少年武士三百人組織白虎隊,頭纏白帶子,奮勇為藩主而戰,大多殉國。(部分隊員逃至飯盛山後見城池失火,以為破城,藩主被殺;遂一齊面向剖腹自殺——最大的十七歲,最小的十五歲,僅一人倖存獲救。後傳為佳話,有眾多作品源自於此。)
赤報隊:更為慘烈!更為悲壯!由下總國鄉士相樂總三(1840~1868)等人所組織,進入關東為新政府軍開闢道路,向農民宣傳減租的政策。但是明治政府戰爭未結束就決定食言,遂以冒充官軍為罪名解散赤報隊,並將相樂總三等首領處死。《るろうに劍心》的讀者們對這段歷史不會陌生吧,相樂左之助即使許多年以後,還因為此事而對明治政府懷有刻骨的仇恨,試圖用拳頭和斬馬刀將之擊為粉碎呢!
主要有——
諸組中相當有名的是“天誅組”(還記得岡田以藏吧,他的口號也是“天誅”)。天誅組的發起者乃是公卿出身的中山忠光(1845~1864),目的是排斥公武合體,致力推翻幕府統治。1863年,公武合體派發動“八·一八政變”,天誅組被剿滅——中山被殺,享年僅二十歲!
天誅組的總裁是國學者藤本矢石(1816~1863),主要成員有松本奎堂(1831~1863),以及前面提到過的吉村虎太郎。
諸組還有——
誠忠組:由薩摩重臣小松帶刀大山綱良(1825~1877)等人創建。
烏鴉組:聽這名稱好像是忍者,其實也差不太多啦。由18歲的仙台藩士細谷十太夫(1845~1907)建立,成員全部身穿黑衣,在戊辰戰爭中負責收集情報的工作。
當然,名聲如日中天的,還是“新撰組”!
新選組是日本幕末時期一個親幕府的武士組織,也是幕府末期浪人的武裝團體。主要在京都活動,負責維持當地治安,對付反幕府人士。他們在戊辰戰爭中協助幕府一方作戰,1869年戰敗投降後解散。
新選組(又名“新撰組”,日語“選”與“撰”同音),外號“壬生狼”,在成立初期得到當時擔任京都守護職會津藩松平容保支持,並納入會津藩編制。新選組在1864年的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內提倡尊王攘夷的激進派。新選組最為人所知的特色有“誠”字隊旗、衣袖上印有山形圖案的獨特羽織(一種外衣)、嚴厲的“局中法度”(為維持組織紀律而採用的嚴厲規條)等。
新選組是民間與幕府聯合的組織,為時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所支持。日本幕末時期,反幕府浪士常在京都刺殺幕府官員及親幕府人士。因此,出現了新選組內部的主流派——“佐幕派”不斷肅清反對派
別名新撰組、壬生狼
會津新選組隊長
山口二郎
箱館新選組隊長
大野右仲

歷代副長

安富才助

總長

參謀

組長

1865年編成時組長
一番隊組長:沖田總司
二番隊組長:永倉新八
三番隊組長:齋藤一
四番隊組長:松原忠司
五番隊組長:武田觀柳齋
六番隊組長:井上源三郎
七番隊組長:谷三十郎
八番隊組長:藤堂平助
九番隊組長:鈴木三樹三郎
十番隊組長:原田左之助
1864年行軍錄編成時組頭
一番隊組頭:沖田總司
二番隊組頭:伊東甲子太郎
三番隊組頭:井上源三郎
四番隊組頭:齋藤一
五番隊組頭:尾形俊太郎
六番隊組頭:武田觀柳齋
七番隊組頭:松原忠司
八番隊組頭:谷三十郎

中日兩國改革的對比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以為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若深入檢視改革歷程即可發現:中國的封建勢力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會經濟層面而言,19世紀時的日本已有現代商業社會的基礎,當時的中國則仍舊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時代已有專責封地管理的“藏元”,稱為“兩替屋”的銀行業,以及其他各種現代商業元素。明治維新只不過是把各種商業元素予以結合,成為強大的力量影響全國。中國在現代商業元素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社會上的商業行為仍以農業為其根本,欠缺銀行業、保險業、會計業、法律業等現代商業體系的必要機制。要在中國推行類似明治維新的改革,容易被傳統社會排斥。
明治維新(日本明治維新)
此外,大和民族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於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於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於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給中國的啟示

1.既要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防止和剔除其消極落後的成分,使之與現代社會相適應,也要進一步對外開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的借鑑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尊重文化多樣性,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並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勇於創新,是我們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2.堅持改革開放,重視教育,重視人才,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3.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因為只有文化上認同,才會有感情上的共鳴,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增強民族團結和促進社會安定。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於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各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能夠產生血濃於水的親情與親和力,是海內外華人互相合作、共同奮鬥,這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
4.改革與經濟發展不適應的體制;
5. 改革要徹底,要順應時代潮流。

不同點

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為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可能有:
1)社會背景
①日本明治維新前,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
②而中國的封建統治危機雖然十分嚴重,但由於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還比較強大。
2)領導力量
①儘管日本資產階級尚不成熟,但向資產階級轉化的下級武士充當了倒幕運動的領導。他們懂得鬥爭策略,建立了軍隊和基地,分階段完成了對敵對舊勢力清掃的任務,保證了國內改革的順利進行。
②中國的維新派力量脆弱,僅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勢力的強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
①日本幕府統治被推翻後,明治政府發布命令,採取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②在中國戊戌變法中,儘管光緒帝也頒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變法詔書,但由於資產階級維新勢力並未掌握政權以及守舊勢力的強大,根本不可能實施。
4)國際環境
①日本明治維新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當時世界還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日本則已經聯合世界強國,並且奪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開始。而在後期西方列強集中力量侵略中國,雖說日本已經完成明治維新,但客觀上仍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②而中國戊戌變法已是19世紀的90年代末,世界資本主義已經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中國成了列強瓜分的對象。這時帝國主義列強也決不願意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國際環境對中國維新運動很不利。
5)影響
積極影響: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使得日本改變落後的面貌,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消極影響: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與法西斯主義道路,成為亞洲和平的新威脅。
6)作用
1.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2.確立了君主立憲形式的資本主義國家體制。
3.日本成為近代亞洲唯一保持民主獨立的工業強國,擺脫了民族危機。
4.為日本成為亞洲經濟強國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