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陝西省洛南縣文廟)

文廟(陝西省洛南縣文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洛南文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落於洛南縣城中街西段,建築占地面積3115平方米,為縱軸式古建築群,分前、中、後三院。欞星門為其牌樓。洛南文廟被稱為“陝南第一文廟”,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廟
  • 建造時間:明洪武三年
  • 占地面積:3115平方米
  • 地點:洛南
簡介,建築,發展現狀,

簡介

洛南文廟坐落於陝西省洛南縣城西街,歷史悠久,宏偉壯觀,是過去祭把我國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殿宇。據州志縣誌所記,洛南文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比西安鐘樓早建14年,現占地面積3115平方米,是城區保護最完整的縱軸線式古建築群。1983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個多世紀以來,它一直是該縣政治、文化、教育、事業、活動的中心,現為縣博物館所在地,內有珍貴的館藏文物3400多件。
洛南縣文廟欞星門洛南縣文廟欞星門

建築

洛南文廟,又稱孔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是西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洛南文廟氣勢恢宏,古樸厚重,主殿和裙樓雕樑畫棟,龍飛鳳舞,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整個建築溢彩流光,金碧輝煌。
洛南文廟戟門洛南文廟戟門
文廟整個建築渾然一起,宮牆之內包括後、中、前三院,後院中為大成殿,殿前為月台,兩旁東廂、西廂各7間;中院內正中有朝門3間,兩邊名為月亮門,院中為泮池,架兩孔石橋於其上,兩旁豎有欄桿。東有名宦祠、尊經閣;西有鄉賢祠、忠義祠。前院中為木牌樓,名曰“欞星門”;東開“啟風門”,亦名“東禮門”;西開“騰蚊門”,亦名“西禮門”。最外沿街道為照壁,長9.2米,厚0.82米,高7.3米。內壁鑲有“魚龍變化”,外壁鑲有“二龍戲珠。”
文廟建築氣勢恢宏,上有花脊飛檐,龍飛鳳舞。內有金碧輝煌,畫棟雕梁。輪廓清秀,氣象雄渾,它的雄偉建築主要為大成殿和欞星門。
洛南文廟大成殿洛南文廟大成殿
大成殿為明七暗五開間,單檐歇山頂。面闊通長14.85米,進深11米,由台基、屋架、屋頂三部分構成。五開間大小不等,四周有明柱、角柱、金柱總計28根。檐牆起間隔開內外,屋頂五脊羅列,花里藏龍,脊首如塔,屋上桔黃色琉璃瓦閃耀著金色光芒。四角角柱稍高,層層造架,層層伸出的斗拱“翹起”,凌空若飛,形體圓實,不僅使梁、柱、枋結構緊湊,而且更增加了建築物的穩固力,使整個大成殿有收有放,有抑有,氣勢雄偉。殿前月台長15.2米,寬8.1米,面積113.1平方米。中間斜面台階內雕刻著蟠螭翔鳳,華麗異常。牌樓(欞星門)聳立在前院中間,為陝南地區獨樹一格的古建築精華。門高約25.2米,進深4.95米,面闊17.6米,占地89平方米。四柱三樓,柱高8.4米,柱頂52公分,上下三層(三個樓頭),以正樓最為突出;脊首復有雲罐,造型渾厚大方。左右二樓次於正樓,呈品字形,兩旁尚有磚牆。整個脾樓,上搪花脊六獸,奇彩異輝,華麗堂皇,黃綠各色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交輝相映,檐下層層斗拱構成翹角,上下12角檐牙高啄,相映成趣,精刻細繪的花鳥栩栩如生,耀眼迷人。分屬於四柱左右的8個石鼓,僅靠柱根。8個扶柱根部有石獅4對,中間兩對大面圓實,分踞內外,威風凜凜,旁有兩對,小巧玲戲,活靈活現,大匾上餾金大書“欞星門”3個大字,閃閃發光,形成莊嚴肅穆而又華麗的古樸風光。
改革開放後,文化館搬出辦公,洛南文廟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為些專門整修了影壁、大成殿、戟門等,重修了東西廂房。現在的洛南文廟剔除繁華,返璞歸真,文化氣息很濃,厚重和大氣並存。現館內常設兩個展室,書畫和考古並重。館內收藏有洛南猿人、花石浪出土文物7000多件,倉頡造字拓片28幅等。
洛南文廟影壁雙龍戲珠洛南文廟影壁雙龍戲珠

發展現狀

洛南文廟是陝西古老的,保存完整的建築群,被確定為陝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到政府的保護,經過多次的修繕維護,古廟依舊煥發著升級,向人們展示著明代建築文化的輝煌燦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