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

性心理

性心理(SEXPSY)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礎上,與性徵、性慾、性行為有關的心理狀態與心理過程,也包括了與他人交往和婚戀等心理狀態。性生理是性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性生理髮育的障礙或缺陷,會使性心理的發展出現偏差。世界衛生組織對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義是:通過豐富和完善人格、人際交往和愛情方式,達到性行為在肉體、感情、理智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協調。性心理健康是人類健康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基本介紹

行為構成,評定標準,發育障礙,對象差異,男性,女性,青少年,性變態,發展,性健康心理,性健康觀念,正確對待,性心理測試,

行為構成

性心理涉及性有關的一切心理活動,如的認識、性的情緒體驗、對性行為的控制等,其結構包括以下四種基本成分:
1.性感知
2.性思維
3.性情緒
4.性意志
性心理各成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他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其中性思維起主要作用。通過性思維,個體不斷地獲得對有關性問題的理解,進而逐漸形成對有關性問題的某些觀點。這些觀點趨於系統化和穩定化,促使一定的性愛觀的形成,成為個體價值的一部分。

評定標準

性心理健康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一是個人的身心應有所屬,有較明顯的反差。如果陰陽莫辨,就難以實施健全的性行為與獲得美滿的愛情。
二是個人有良好的性適應,包括自我性適應與異性適應,即對自己的性徵、性慾能夠悅納,與異性能很好相處。
三是對待兩性一視同仁,不應人為地製造分裂、歧視或偏見。對曾因種種歷史原因形成的一切與科學相悖的性愚昧、性偏見及種種謬誤有清醒的認識,理解並追求性文明。
四是能夠自然地高質量地享受性生活
性心理健康作為身心健康的一部分,與人的身體構造、生理功能、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密切相關,因而影響性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父母的素質,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遺傳基因和胚胎髮育決定身心的狀況;二是本人,因為個人自懂事起,便對自己的身心發展擁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和責任;三是家庭與社會的教育。凡生活在能夠科學文明地對待社會和家庭環境的人,往往都能自然、自主而愉悅地面對性、對待性,而在談性色變的家庭或社會環境裡,人被迫對性產生骯髒、神秘、不光彩的心理,這種逆自然性的精神狀態,與自然的人生需求的矛盾和抗爭,往往扭曲人性。這不僅導致性心理的不健康,而且還會對人的一生產生不良影響。

發育障礙

個體在身體生長發育成熟的過程中,也伴隨著心理(包括性心理)的發育過程。有關性心理的發育過程有不少學說,其中S.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育理論影響最大。他認為個體的發展是伴隨性的發展而發展。其中,性不僅指兩性關係,而且包括一切使身體產生快感的情感。
人的心理性慾發育可分為4個階段:
一是生殖器前期,包括口欲期和肛欲期。在此階段,嬰幼兒的吸吮活動、大便的排泄和滯留均可使其獲得快感。
二是自戀期。在這一階段,孩子對自己的生殖器發生興趣,手淫成了獲得快感的主要行為。
三是亂倫期。男孩的性愛對象選擇母親。而女孩子則多偏愛父親,關對同性的尊親產生忌妒或仇恨。
四是同性戀期。這一段的兒童迷戀同性的小夥伴,不喜歡與異性交往。
最後是異性戀期,也稱為生殖期,這時期的青少年把興趣逐漸轉向異性,尋求與異性的結合成為主要的性行為。此時,個體的性心理發育便趨向成熟。在上述心理發展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便可能引起性心理發育障礙,表現為形形色色的性變態行為。弗洛伊德的這一學說,雖然包含有不少主觀臆斷的成分,尤其是他的泛性論已受到不少批評,但他觀察到的許多現象,很大程度上符合人類性心理發育的基本事實。
大量的臨床症例證實,幾乎所有成年性心理障礙者,都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便顯露出某些偏離正常的趨向。性心理發育障礙可以有其生物學基礎。如某種程度的性激素紊亂或水平異常。但大多數情況下,性心理發育障礙被視為一種獨立的心理行為異常。因此,從早年開始的性健康教育是預防性心理發育障礙的主要方法。大量資料表明,家庭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孩子窺視雙親的性生活、家長與年齡較大的異性孩子過分親昵、不適當的性討論過分嚴格的禁慾教育等,均會對孩子的性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對象差異

男性

女人常常埋怨男人花心,尤其是在美女面前更加走不動路。其實男女有別,男女在性心理習慣方面亦有很大的不同。根據醫學研究分析,中國青年男子的性心理習慣主要有以下幾點:
越遮隱越刺激
男性容易受到裸體照和脫衣舞的挑逗。這是因為,女性是“觸覺型”,而男性是“視覺型”。男子喜歡看女人裸體的這種性意識的強弱,是由個人固有的色情性和跟對象接近的難易之函式關係來決定。就是說,女性越遮隱的部位,對男性的這種心理越有刺激性。
目光自然投向異性
生活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在大街上,兩組男女從相反方向走過來,擦身而過時,都向對方投去一瞥。這時,女性的一瞥是向同性投去的,而男性則是向異性投射。女性一瞥,是下意識的對抗、競爭、攀比心理,男性一瞥是無意間的“多視性”。
喜歡聽女人的過去
處在戀愛階段的男性,或者直截了當地,或者裝作若無其事地詢問女方的過去。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男性的獨占欲強烈。男性有這樣一種心理,當他愛上一個女人並想和她結婚的時候,他不僅希望占有她的現在和未來,也同樣希望占據她的過去。

女性

婚前性心理
女性在婚前性行為的心理動機方面,存在著許多偏激的觀念和想法。從性心理學、性社會學的角度將之概括為以下幾個誤區:
1、追求所謂“新”的戀愛方式 九十年代的中國社會,已進入高層次、快節奏、多色彩時期,生活方式在改變,戀愛方式也在變。有些青年錯誤地認為,九十年代的戀愛方式就是動輒發生性關係。有的女青年說:“常規的愛不完整。真正的愛,應該體現出博大。既然愛他,那我什麼都可以給他。”“愛就該給被愛者自由,何必等到結婚以後。”“已經九十年代了,含情脈脈沒意思,我要走在歷史的前面”等。在追新潮的心理支配下,她們很快從初戀進入到熱戀,由邊緣性性行為上升到核心性性行為。如痴如醉地擁抱、親吻、愛撫激發起性生理本能的強烈衝動,使理智已難以抵禦。
2、崇尚種種性自由觀念 近幾年來,隨著西方文化思潮的湧入及我國性文化的時而泛濫,衝擊了有著很深文化積澱的傳統性道德。有些青年人盲目崇尚西方的種種性自由觀念,想衝破所謂傳統性道德觀念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有的女青年說:“我們正面臨八方大潮衝擊,再理智的女性也會感到困惑……”道德的音樂盒已安撫不了當今一些青年人矛盾痛苦的靈魂與肉體,她們的性觀念已和原始本能需要劃上了等號。因而,有些女青年認為“既然已成熟了,那么滿足自己的欲望是生理需要。”有的說:“只要自己愛的快樂就行,”也有的說:“懷孕怕什麼,性愛沒有罪”,“女人不作一回人流不算一個完整的女人。”
婚後性心理
在女人的內心世界裡存在著一些能夠影響夫妻感情的性秘密,她們通常不願向男人透露這些性秘密,男人惟有自個去探索,駕馭了。

青少年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中間階段,有人把它稱為“人生歷程的十字路口”,它既與兒童有別,又與成人不同,貫穿青春期的最大特徵是性發育的開始和完成,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在心理方面的最大變化,也反映在性心理領域,他們對性的意識,由不自覺到自覺;對性對象,由同性轉為異性;對性的興趣,由反感到愛慕到初戀……幾乎是每人必經的歷程。但由於在整個青春期中,青年人的情緒動搖不定,容易變化,如果不注意及時引導,常可為過度好奇、熱情、幻想、衝動、性慾等驅使而不能自制。若再受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常可使某些青年滋長不健康的性心理,以致早戀早婚、荒廢學業,有的甚至觸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不論青年本人、家長或老師,均應對青春期的性心理變化有一定了解,要培養出不僅體質健美而且有健康性心理的青年一代。
青春期內性意識的發展一般可分為四個時期:
1、性牴觸期:在青春發育之初,有一段較短的時期,青少年總想遠遠的避開異性,以少女表現得尤為明顯。這主要與生理因素有關。由於第二性徵的生理變化,使青少年對自身所發生的劇變感到惘然與害羞,本能地產生對異性的疏遠和反感。此期約持續1年左右。
2、仰慕長者期:在青春發育中期,男女青年常對周圍環境中的某些在體育、文藝、學識以及外貌上特別出眾者(多是同性或異性的年長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鳴,仰慕愛戴、心嚮往之,而且儘量模仿這些長者的言談舉動,以致入迷。
3、嚮往異性期:至青春發育後期,隨著性發育的漸趨成熟,青年人常對與自己年齡相當的異性產生興趣,並希望在接觸過程中吸引異性對自己的注意。但由於青少年情緒不穩,自我意識甚強,因而在異性接觸過程中,容易引起衝突,常因瑣碎小事而爭吵甚至絕交,因此交往對象之間常有轉移。
4、戀愛期:青春發育完成,已達成年階段,青年把友情集中寄予自己鐘情的一個異性身上,彼此常在一起,情投意合,在工作、學習中互相幫助,生活中互相照顧體貼,憧憬婚後的美滿生活,並開始為組織未來的家庭做準備工作,這時的青年對周圍環境的注意減少。女青年常充滿浪漫的幻想,嚮往被愛,易於多愁善感;男青年則有強烈愛別人的欲望,從而得到獨立感的滿足,他們的心情往往較興奮。
有人類就有愛情,有生活就有愛情。青年男女對性愛均有所求,這是生活中自然現象,也是人生的必經之途。我們既反對封建道學家們所謂 “男女大防”的危言聳聽,也抵制資本主義社會中“性開放”、 “性商品化”的錯誤傾向。掌握心理規律,普及科學的性知識,不僅能使我國廣大青年人正確對待性的問題,也有助於青年人樹立革命人生觀,更好地推動我國的四化建設。由於青春男女性心理尚未成熟,因此過早戀愛,不僅影響學業、工作,而且由於缺乏正確的擇偶標準,往往不能保證終身幸福。因此,青年人應在成年後再物色理想的愛人,在戀愛過程中應互相尊重,用理智控制感情,保證愛情的純潔性,這才是當代中國青年應有的健康性心理。

性變態

性變態是指人的性心理及性行為的表現由於各種原因而失去常態。性變態的表現多種多樣,歸納為以下三種:A.性交數量異常。B.對象異常(同性戀除外)。C.滿足性要求的方式方法異常。
心理變態他們往往偏好於某種特殊的性慾念。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這種異常性行為,即性變態分為量的異常和質的異常。量的異常包括性功能亢進,如男子色情狂、女子色情狂等。質的異常包括手段異常,如露陰癖窺陰癖、性施虐狂、性受虐狂等以及性對象異常,如戀童癖、獸奸等。性變態會給夫妻生活帶來嚴重後果,造成精神創傷和心理上的痛苦。性施虐狂往往只顧自己發泄而不管對方,為所欲為,使受虐者常處於一種抑鬱、恐懼、惶惑、痛苦的境地。性取向的不同並不是判斷性心理的依據,根據聯合國的心理衛生指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2001年出版的衛生心理均將同性戀剔除出性心理疾病。
對於性心理變態的人,要針對不同原因,積極施以標本兼用的方法予以矯治。受到性變態傷害的人,特別是婦女應該學會運用心理的、醫學的、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同時,應以預防為重。心理療法主要是進行解釋和疏導,使患者認識到自己的心理缺陷所在,知道性變態對本人、配偶、家庭和社會所造成的危害。當然,治療的關鍵是患者要有迫切接受治療的願望,並且誠實、願意緊密地合作才能取得效果。所以,防範性變態,當防重於治。

發展

可分為兒童時代、少年時代、青年時代、中年時代及老年時代。
一、兒童時代——性的潛伏期
1、口欲期:出生到1.5歲,嬰兒最感興趣的是母親的乳房,性覺區是嘴唇。
2、肛欲期:1.5歲——3歲左右。
3、性器期:3到6歲,性興趣從非生殖器區轉移到生殖器,生殖器開始有興奮的表現,出現類手淫現象。對性器官有窺視欲和好奇心。男孩對陽具有驕傲感和害怕“閹割”的情緒,女孩則對男孩的陽具有一種羨慕崇拜情緒。男孩偏愛母親(俄狄浦斯情結),女孩偏愛父親(伊拉克特拉情節)。
4、潛伏期:6—8歲時,更喜歡與同性交往,並且在這之前的性經歷多被淡忘,這是壓抑作用的結果。心理學家認為,這一轉變在性心理發展中具有極大的意義。
二、少年時代——性的雛形期
1、性反感期:大約7-12歲左右,稱之為“疏遠異性的性厭惡期”,這是社會文化再造的結果。在校學習形成一個“同性集團”,少男少女的無形分隔中使性別角色的差異進一步明朗化,男女之間形成暫時的疏遠和陌生感,聚集著日後兩性相吸的巨大內驅力。
2、牛犢戀期:10—15歲左右。主要表現為少男少女對年長異性的自然而純真的傾慕,及女性出現初潮,男性出現遺精
三、青年時代——性的適應期
1、青年前期:相當於中學至婚前。大多把性興趣轉向同齡的異性,渴望了解異性,接觸異性。相當多的人發生初戀,不管成功或失敗,都會在兩性性心理發展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2、青年時期:主要指結婚前至新婚的性適應階段,在性關係上開始具有倫理、情感和法律上的強烈的排他性。
四、中年時代——性心理的成熟期
1、性愛濃烈期:從新婚至生育前,夫妻間感情濃烈,愛情專一,性慾旺盛,性行為頻繁。
2、移情和潛伏的情感危機期:
3、深沉期:絕大多人的婚姻總是不斷克服種種困難和情感危機而走向性愛的深沉和家庭的穩定。
五、老年時代——性心理並不衰老
老年人生精能力下降,婦女絕經,只表明生殖功能的喪失,但並不意味著性慾和性愛需求的消失。

性健康心理

性健康觀念

人到青春妙齡,進入了一生的黃金年華,性的成熟隨之會給青年們帶來許多心理問題和令人困擾的事情。我們的社會,伴隨著現代科學的長足進步,對人類性行為的認識越來越受到普遍的重視和關心。怎樣才能增進性愛的和諧,如何去建立一個有利於個體健康的性心理,自然成為許多人的中心議題,人人都企望能獲得美滿的性生活,但這樣的生活並不是靠在偶然中就可以獲取,也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而是必須要藉助於對人類性心理的認識和了解。社會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家們都十分注重這一課題,以便能向社會和人們傳遞如何建立這種美好生活的信息。
在性成熟之後,從一般來看,由於第二性徵的出現,男女之間的差異就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女性的性和性激素(包括卵巢激素、黃體激素)有密切的關係。這時,如女性的性激素分泌不平衡或分泌失調紊亂,她的性慾和達到快感的能力就會受到損害和影響。女性在性行為方面,多數比男性的進展過程要長而持久,但比男性被動,這只是相對而言,有時差別並不大;但如果男性在言語思維的溝通方面和表達個人意圖方面能十分有效的話,女性就可以和男性一樣地反應敏捷,從而取得性生活的和諧。此外,女性一般感覺有強烈的性衝動,但卻不輕易表現出更強的性行為,即女性沒有男性那樣容易產生持久而思慮周到的性幻想。另一方面,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講,對性的認識是:她們的性心理更傾向於充分享受性愛的歡悅而不是苛求每次達到高潮。
在男性方面,由於生理特點、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原因,男性一般都會表現出比之女性易受到視覺和情景、形象的刺激而出現性慾的反應和特徵,而且許多男性較注重器官的刺激,而女性則習慣於接受感覺上的刺激。男性的性行為的主動性也同長期以來男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而影響到他們的性心理定向的。有許多關於性心理的研究報告指出,女性在享受性的能力方面會比男性更為強烈。男女的性能力是不盡相同的,男性多偏好於直接的性器官的接觸;而女性的快感只有1/3來自性器官的接觸,有2/3是來自全身的接觸及情緒上的滿足。當我們了解到男女在性行為上的不同心理定向之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防止和糾正在性行為中的那些不健康的性動機和可能會影響健全性生活的心理症。有哪些是屬於這個要注意的範疇呢?
男女雙方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和諧而悅意的性生活是雙方相互適應,互敬互愛為基礎的。但有的男性想用婚外遇,婚外的不正當性行為來證明自己具有誘人的男子氣概和風度;而有的女性則從圖虛榮開始,把自己對異性的吸引視為殊榮,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都可能在性關係上表現出不負責任或隨便的態度。這種以自己的性行為來證明自己有吸引力的動機是不健康的,到頭來只會“空悲切”,既損害自己的形象和感情,又危及婚姻生活。
還有一種不健康的性動機就是有的人企圖“以性來麻醉自己”。在性生活中,快感是一種最基本和原始的歡樂,在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中,適度的性生活會使人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表現為精力充沛,生活愉快,工作有勁頭。但有這樣一些人,他們不滿足於生活的現實和環境中的沉悶氣氛,而以非常頻繁的性行為作為日常空虛生活的調劑和補償,以致沉溺於這種生活中和性幻覺中而不能自拔,即以“性”來麻醉自己,甚至於失去了改進自己生活的念頭,“患者多困於所溺”,由於沉溺和過度的性生活和性幻想的支配,必然會出現一種性心理的不平衡,其後果是致使自己可能根本失去了獲得真正性快感和性歡愉的能力而出現病態。
此外,有的人由於受到西方生活方式和文學、電影的影響,使他們對性愛、性行為認識方面出現了許多不合理的,過高的期望,常產生一些奢念。諸如,覺得自己應該享受世界上最偉大的性愛而追崇一種不切實際的性幻想,當現實不符時,就愈發變得焦急和失望,情緒極壞,常感性生活不滿足……而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出現“病態”、“偏離”等不良的行為傾向。
綜上所述,對性的認識和傾向的不健康動機是十分有害的。健康的性觀念必須同一個人健全的人格、道德倫理觀、個人尊嚴等揉合而成,重要的是,你要獲得健全的性生活,必須要以自己的理智、情緒穩定、關懷等作為基礎;一個人如果缺乏理智和穩定的情緒,即使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素養亦無濟於事,性生活的美滿和諧,只有靠經驗、理智、知識的指導才有可能獲得。

正確對待

在對待自己的性功能方面,有些人常會犯這樣的毛病,他一旦發現自己的性能力較以前質量有所變化,就憂心忡忡:我是不是性功能減退了?這個疑問一旦產生,他們就整天疑神疑鬼,再有發現就立刻把疑問變成結果,或者偷偷地去找江湖庸醫,或者買來壯陽藥暗中進補,如此這般折騰了一氣,卻不見什麼效果。 這時候才想去找醫生檢查,結果是什麼毛病也沒有,完全是自找緊張。還有些人與之相反,他們並不是不關心自己的性能力,而是由於怕羞心理作怪,不到萬不得已之時絕不肯去找醫生。而在他們找醫生之時,情況已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治療起來自然相當困難。
以上兩種人在親身吃了苦頭之後,都希望在這方面得到具體指導,以便正確地認定自己的性功能狀態。下面我們就提供幾條排除心理性性功能障礙後的自我檢測標準,可為男性參考。
首先,應注意自己性器官的勃起。年輕力壯者無論何時,一旦對性產生興趣,陰莖就迅速勃起。中年人在勃起之前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一旦勃起就能進行滿意的性交。屬於以上情況者,性功能都正常。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性器官有時候勃起,有時候不能勃起,或者雖能勃起,但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未到射精時就疲軟下來,這就說明你的性功能質量有所下降,但問題不大,可以通過加強鍛鍊,適當食補或正確的藥補,強化心理刺激完全可以再具雄風。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裡,從來沒有勃起過,這說明問題比較嚴重,應該到醫生那裡接受檢查後,再採取相應的對策。
其次,你還要注意一下自己性慾產生的方式。對於性慾比較充沛的人來說,每次性生活都是由他主動促成的。當然也不排除對方主動的情況,但他都能夠積極回響。如果你屬於這種情況,就大可不必為自己的性功能擔心。有些人在性生活中顯得很消極,除非對方主動誘導,否則單方面絕提不起對性的興趣來。如果你屬於這種情況,就說明你的性能力出現了問題,但配合心理醫生和男科醫生,採取適當的方法問題就可以解決。還有些人不管對方怎樣誘導,也沒有那種怦然心動的體會,如無心理障礙就說明問題很嚴重了,必須找醫生進行檢查。
此外,你還可以通過注意自己對性的關心程度,來測定自己的性生理和心理是否正常。性生理和心理正常的男性,無論年齡多大,如果見到年輕漂亮的女子,都會有所想像,一見到妻子裸露的肌膚,就會忍不住想去撫摸。而有些人不論遇到和自己關係多么親近多么鐘情的女性,只能在交談中感到快樂,從來不會產生性的想像,這就說明他們的性感受開始變得遲鈍,需要想辦法去提高自己的性興奮程度。
性健康教育
旨在幫助大學生識別心理危機掌握初步的干預方法
2011年6月24日,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性心理和戀愛心理等心理健康課成為大學生的必修內容。
心理健康課課程內容主要為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了解自我、發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三部分組成。教學方法有課程講授、課堂活動、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
其中,在第三部分的提高自我心理調試能力中,列出了7種大學生容易遇到的心理問題:大學期間生涯規劃及能力發展、學習心理、情緒管理、人際交往、性心理及戀愛心理、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和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
在大學生性心理及戀愛心理方面上,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認識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特點,了解大學生在性心理和戀愛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形成對性心理和戀愛心理的正確認識。教學內容包括性心理的發展和大學生性心理的特點、大學生性心理問題及調適、大學生戀愛心理發展的規律特點和常見問題與培養健康戀愛觀和擇偶觀。
在壓力管理和挫折應對方面,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壓力和挫折,了解大學生壓力及挫折的主要來源,了解壓力與挫折對人生的意義,學會正確管理壓力和應對挫折。
還要通過心理健康課,讓大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幫助大學生識別心理危機的信號,掌握初步的干預方法,預防心理危機,維護生命安全。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據學生培養目標,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可以有兩種開課方式:開設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覆蓋全體學生;或者在第一學期開設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在其他學期開設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形成系列課程體系。有條件的可以增開與大學生素質教育、心理學專業知識有關的選修課程。
主幹教育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設定2個學分,32-36個學時。延伸教育課程可根據學生情況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學期開設。

性心理測試

艾森克性心理測試是國際主流性心理測試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