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精(中醫疾病解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遺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遺泄的病證。多因勞欲過度、飲食不節、恣情縱慾等引起,基本病機為腎失封藏,精關不固。病變臟腑責之腎、心、肝、脾。臨床辨證應分清虛實、或虛實夾雜。實證以清泄為主,虛證用補澀為要,虛實夾雜者,應虛實兼顧。西醫學中的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前列腺炎,精囊炎,或包皮過長,包莖等疾患,造成以遺精為主要症狀者,與本病類似,可參閱本篇內容辨證治療。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遺精
  • 發病部位:腎
  • 相關西醫疾病:前列腺炎、精囊炎
  • 其他名稱:精自下、失精
  • 多發群體:男性
  • 疾病分類:內科—腎系病證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遺精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遺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遺泄的病證。其中因夢而遺精者稱“夢遺”;無夢而遺精,甚至清醒時精液流出的謂“滑精”。必須指出。凡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後夫妻分居等長期無性生活者,一月發生遺精1~2次屬生理現象。如遺精次數過多,每周2次以上或清醒時流精,並伴有頭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軟,失眠等症,則屬病態。

歷史沿革

1. 本病首見於《內經》,該書稱遺精病為“精自下”,並對起病原因、兼見證候,均有闡述。 《靈樞.本神》篇說:“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敘述了遺精與情志內傷有密切關係。
2.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稱本病為“失精”,認為本病是由虛勞所致。
3. 《諸病源候論·虛勞溢精見聞精出候》:“腎氣虛弱,故精溢也。見聞感觸,則動腎氣,腎藏精,今虛弱不能制於精,故因見聞而精溢出也。”巢氏之說為後世腎虛遺精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4. 《普濟本事方》正式提出“遺精”和“夢遺”的名稱。
5.金元時期,朱丹溪除將遺精分為“夢遺”與“滑精”外,還倡相火導致遺精理論。
6.《醫林繩墨·夢遺精滑》中認為:“夢遺精滑,濕熱之承”,進一步充實了遺精的病機理論。
7.在此基礎上,後世醫家在治療上提出了滋陰降火、補脾化濕、清熱利濕、益氣升提治則,並認識到不同臟器病損所致的遺精需分而治之。正如《證治準繩·遺精》所說:“獨腎泄,治其腎;由它髒而致腎之泄者,則兩治之。在它髒自泄者治其本髒,必察其四屬以求其治。

遺精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西醫學中的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前列腺炎,精囊炎,或包皮過長,包莖等疾患,造成以遺精為主要症狀者,與本病類似,可參閱本篇內容辨證治療。

病因

1. 勞心太過
凡情志失調,勞神太過,則心陽獨亢,心陰被灼,心火不能下交腎水,腎水不能上濟於心,心腎不交,水虧火旺,擾動精室而遺精。
2. 慾念不遂
少年氣盛,情動於中,或心有戀慕,所欲不遂,或壯夫久曠,思慕色慾,皆令心動神搖,君相火旺,擾動精室而遺精。
3. 飲食不節
醇酒厚味,損傷脾胃,濕熱釀生,蘊而生熱,濕熱擾動精室,或郁於肝膽,迫精下泄均可致遺精。
4. 恣情縱慾
青年早婚,房事過度,或少年無知,頻繁手淫,或醉而入房,縱慾無度,日久腎虛精脫,或相火擾動精室,或腎不固精而成遺精。

病機

遺精的病理變化總屬腎失封藏,精關不固。其病位主要在腎,與心、肝、脾三髒關係密切。病理因素為濕與火。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別,且多虛實夾雜。因君相火旺、濕熱下注,擾動精室,精關不固而遺者多屬實證;腎精虧損,封藏失職,精關不固而泄者多屬虛。在病理演變過程中往往出現陰虛火旺,陰虛濕熱等虛實夾雜之證。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男子夢中遺精,每周超過2次以上;或清醒時,不因性生活而排泄精液者。
2.常伴有頭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軟、失眠等症。
3.本病常有恣情縱慾,情志內傷,久嗜醇酒厚味等病史。

病證鑑別

1.遺精與早泄
遺精是指沒有進行性交的情況下,精液流出。
早泄是性交時精液過早泄出而影響性生活。
2.遺精與走陽
走陽是指性交時,精泄不止。
遺精是沒有同房而精液流出。
3.遺精與精濁
相同點: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流出,流出物均來自於精室。
不同點:精濁常在大便時或排尿終了時發生,尿道口有米泔樣或糊狀分泌物溢出,並伴有莖中作癢作痛;而遺精多發生於夢中或情慾萌動時,不伴有疼痛。

相關檢查

體格檢查有無包莖,包皮過長,包皮垢刺激。直腸指診、前列腺B超。前列腺液常規檢查有助於前列腺炎診斷。精液抗原檢查可幫助發現精囊炎。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遺精辯證,首先辨明虛實,可從病之新久淺深判別。新病夢遺有虛有實多虛實參見;久病精滑虛多實少;濕熱下注多為實證,但大多虛實夾雜;久病精滑則虛多實少。其次審查臟腑病位。用凡過度,邪念妄想夢遺者多屬於心;精關不固,無夢滑泄者,多關於腎。此外,對腎虛不藏者還應辨別陰陽。

治療原則

實證以清泄為主,依其君火、相火、濕熱、痰火,或肝經鬱火之不同,或清或泄;虛證用補澀為要,審慎陰陽臟腑不同,以滋陰溫腎,調補心神,固澀精關為宜;虛實夾雜者,應虛實兼顧。久病入絡夾瘀者,可佐以活血通絡

證治分類

1.君相火旺
症狀:少寐多夢,夢則遺精,陽事易舉,心中煩熱,頭暈目眩,口苦脅痛,小溲短赤,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清心泄肝。
方藥:黃連清心飲合三才封髓丹加減。
常用藥:黃連、山梔、燈心草、知母、黃柏、丹皮、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遠志、棗仁、茯神。
2.濕熱下注
症狀:遺精時作,小溲黃赤,熱澀不暢,口苦而膩,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程氏萆薢分清飲。
常用藥:萆薢、黃柏、茯苓、車前子、蓮子心、石菖蒲、丹參、白朮、薏苡仁。
3.勞傷心脾
症狀:勞則遺精,失眠健忘,心悸不寧,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苔薄,脈弱。
治法:調補心脾,益氣攝精。
方藥:妙香散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山藥、茯神、遠志、木香、桔梗、升麻。
4.腎氣不固
症狀:多為無夢而遺,甚則滑泄不禁,精液清稀而冷,形寒肢冷,面色蒼白,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陽痿早泄,夜尿清長,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
治法:補腎固精。
方藥:金鎖固精丸。
常用藥:沙苑子、杜仲、菟絲子、山藥、蓮須、龍骨、牡蠣、金櫻子、芡實、蓮子、山茱萸。

其他療法

針灸治療
1. 君相火旺
主穴:腎俞、關元、太溪、三陰交、神門、心俞。
操作:針宜補瀉兼施。
2. 濕熱下注
主穴:腎俞、次髎、中極、膀胱俞、陰陵泉。
操作:針用瀉法。
3. 勞傷心脾
主穴:腎俞、氣海、心俞、脾俞、三陰交、足三里。
操作:針用補法,脾俞、足三里、氣海加灸。
4. 腎氣不固
主穴:腎陰虛:志室、腎俞、氣海、太溪、三陰交。
腎陽虛:志室、腎俞、氣海、太溪、三陰交、關元、命門。
操作:針用補法;偏陽虛者,腎俞、命門、關元加灸。

轉歸預後

遺精病證雖病及多個臟器,但初起大多較淺,若調理得當,多可痊癒。若是諱疾忌醫,久病不治,或調治不當,日久腎精耗傷,陰陽俱虛,或命門火衰,下元衰憊,則會轉變成早泄、陽痿、不育或虛勞等症。

預防調護

1. 注意精神調養,排除雜念,清心寡欲。
2. 避免過度腦力勞動,做到勞逸結合,豐富文體活動。適當參加體育勞動。
3. 注意生活起居,節制性慾,戒除手淫,夜晚進食不宜過飽,睡前用溫水洗腳,被褥不宜過厚、過暖、襯褲不宜過緊,養成側臥習慣。
4. 少食醇酒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文獻摘要

1.《靈樞·淫邪發夢》:“厥氣……客於陰器,則夢接內。”
2.《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清,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3.《明醫雜著·夢遺精滑》:“夢遺、精滑,世人多作腎虛治,而用補腎澀精之藥不效,殊不知此症多屬脾胃,飲酒厚味,痰火濕熱之人有之。蓋腎藏精,精之所生,由脾胃飲食化生,而輸歸於腎。今脾胃傷於濃厚,濕熱內郁,中氣濁而不清,則其所化生之精,亦得濁氣。腎主閉藏,陰靜則寧。今所輸之精,既有濁氣,則邪火動於腎中,而水不得寧靜,故遺而滑也。”
4.《景岳全書·遺精》:“遺精之證有九:凡有所注戀而夢者,此精為神動也,其因在心;有欲事不遂而夢者,此精失其位也,其因在腎;有值勞倦即遺者,此筋力有不勝,肝脾之氣弱也;有因用心思索過度徹遺者,此中氣有不足,心脾之虛陷也;有因濕熱下流或相火妄動而遺者,此脾腎之火不清也;有無故滑而不禁者,此下元之虛,肺腎之不固也;有素稟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氣之單薄也;有久服冷利等劑,以致元陽失守而滑泄者,此誤藥之所致也;有壯年氣盛,久節房欲而遺者,此滿而溢者也。凡此之類是皆遺精之病。”“治遺精之法,凡心火甚者,當清心降火;相火盛者,當壯水滋陰;氣陷者,當升舉;滑泄者,當固澀;濕熱相乘者,當分利;虛寒冷利者,當溫補下元;元陽不足,精氣兩虛者,當專培根本。”
5.《醫宗必讀·遺精》:“古今方論,皆以遺精為腎氣虛弱之病,若與他髒不相干涉。不知《內經》言五臟六腑各有精,腎則受而藏之。以不夢而自遺者,心腎之傷居多;夢而後遺者,相火之強為害。若乎五臟各得其職,則精藏而治。苟一髒不得其正,則必害心腎之主精者焉。治之之法,獨因腎病而遺者,治其腎;由他髒而致者,則他髒與腎兩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