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漢語詞語)

德(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德,漢字,古同“”。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運行。後來引申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踐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
  • 拼音:dé
  • 部首:彳
  • 部外筆畫:12
  • 總筆畫數:15
  • 注音:ㄉㄜˊ
  • 結構:左右
  • 五筆:TFLN
  • 倉頡:HOJWP
  • 鄭碼:OIAW
  • 四角號碼:24231
基本釋義,字意與緣源,基本詞義,詳細詞義,相關詞語,含義,中華字源,養生,

基本釋義

德,由(chi)、、目、組成。古同“”。
馮文欽書法作品馮文欽書法作品
甲骨文德字是一隻眼睛在看木樁的影子運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側兩劃表示行走的意思,右側上部一豎疊加一點,表示星(還表示太陽照在木樁上),右側中部是一隻眼睛在看,右側下部是心。整個德字的含義,就是站在天文觀象台中心點用眼睛觀看七曜的運行。
德字的最早本意是七曜的自然運行軌跡。
德
後來德引申的意思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舍欲之、得德。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
德 <動>
(形聲。從彳,惪聲。從“彳”,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登高,攀登)
同本義 [ascend]
德,升也。――《說文
君子德車。――《易·剝》虞本。按,與剝廬對文。登也,升。君子以順德,亦本字。
感激 [be grateful]
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獲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墨子·節用上》
德〈名〉
七曜運行
稱己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晉書·會稽文孝王道子傳》
東晉權臣司馬元顯,用觀天象比喻自己勞苦功高。德隆指七矅的軌跡呈隆起形狀,望重指不斷重複觀望,然後做記錄和上百次揆度天體運行軌跡。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類編
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

字意與緣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德,𦫵也。𦫵當作登。辵部曰。遷,登也。此當同之。德訓登者。公羊傳。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何曰。登讀言得。得來之者,齊人語。齊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唐人詩。千水千山得得來。得卽德也。登德雙聲。一部與六部合韻又冣近。今俗謂用力徙前曰德。古語也。從彳。𢛳聲。多則切。一部。
德
《荀子·哀公》: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之君子矣?孔子對曰:所謂君子者,言信而心不德(德,得也,洋洋得意之得)。
“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個部件組成。“心”表示與情態、心境有關;“彳”表示與行走、行為有關;“直”,“值”之本字,相遇相當之義。(洪頤煊《讀書叢錄》:“值本作直。”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彼此相遇相當曰值…古字例以直為值。”)字形本意為“心、行之所值”,是關於人們的心境、行為與什麼水平或什麼狀態相當的判斷。說某人具有某德就是說某人在某一評價空間中到達哪裡或站在哪裡,說某德(如清德和德上德下德)什麼樣就是說到達相應位點的行動者的行為表現會是什麼樣。德字甲骨文作徝(從彳從直),金文作惪(從心從直)或德(從心從彳從直),字形的演變寓示人們在進行評價時的側重點的不同,最終寫定的“德”字,“心”“彳”構件完整,似乎正寓示著一種綜合與折衷。(見廣西師大社《老子感悟》)

基本詞義

1、“德”字是個會意字,其演變過程圖見右。
德字由甲骨文到現代字的演變德字由甲骨文到現代字的演變
--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邊是“彳”( 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這就是“德”。
-- 在金文中的會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這就是說:遵循本心,順乎自然就是“德”。
-- 在小篆中,仍然是會意:其右邊的上方變成了“直”,“直心”為“德”。
-- “德”是現代楷書的寫法。
2、“德”字的本義是“道德”或“品行”。
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德
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問”、“學”、“讓”才能算是有“德”。
《易 · 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註:“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規範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備、德行”等。從“德”字的構型來分析,這裡已包含有禁忌:要遵從一定的思想和行為規範。
3、從“道德”又可以引申為“恩德”。
史記·秦始皇本紀》:“刻石頌秦德。”意思是:用刻石樹碑的方式來歌頌秦之恩德。
明 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袁氏(袁可立)世德其忍諼乎!”
4、由名詞變為動詞,則指“感激”、“恩惠“。
韓非子 · 外儲說左下》:“臣不德君。”中的“德”字是“感激”的意思。(當然,這個“感激”是從恩德變來的。)
《左傳 · 成公三年》:“然則德我乎?”
現代漢語中,則有“感恩戴德”、“德被四海”等。“德”,也是一個人或社會好的內在的品格和價值觀。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孝、溫良恭敬謙讓等。
由此可見,在作為西周文化的重要內涵的“禮樂文明”中,“德”是核心。德歸納為“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就是對德的最好總結。孔子當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復禮”就是因為以德為核心的西周之禮是儒家思想最為推崇的道德標準,而“厚德載物”仍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神遺產。是我們構建平安和諧文化的準繩。周人製作禮樂,隆禮重儀,確立了以“德”為先的價值原則。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德”是和“天”聯繫在一起的,個人、家族、國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顧,成為“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國”。周人認為殷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無德,天命轉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周易·繫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被孟子發展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原則;被《禮記·大學》發展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德”成為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楷書楷書
6、“德”的外化即為禮,在心為“德”,發之於心而表現為行為即為“禮”。《尚書大傳》:“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周人“制禮作樂”,系統整理審定了社會禮儀規範,嚴格規定了人的尊卑秩序和行為準則,將整個社會成員納入到上下一統的尊卑有分、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輕重有別的社會關係中。周禮的誕生,為中國成功地建設文明社會奠定了基石,為文明社會道德政治秩序和倫理生活方式。
7、古代德也指河流,專指德水,即黃河下游今山東段。
在後世這些基本的價值觀得到了展開,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形成了儒道法等各種流派道德理論思想融合而成博大精深、系統完備的中國傳統文化。仁愛孝悌、精忠愛國、勤儉誠信、見利思義、謙和好禮等,這些美德成為中國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世代相傳,在今天依然發出絢爛奪目的時代光彩。
簡單概括: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詳細詞義

德 惪 dé
【動】(形聲。從彳(chì),惪(dé)聲。從「彳」,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登高,攀登)
德(漢語詞語)
同本義
德,升也。──《說文》
君子德車。──《易·剝》虞本。按,與剝廬對文。登也,升。君子以順德,亦本字。
感激
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獲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墨子·節用上》
德 dé
【名】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類編》
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周禮·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剛克柔克也。──《書·洪範》。註:「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三國志·諸葛亮傳》
無德不貴,無能不官。──《荀子·王制》
試之刑以觀其(袁可立)德,其平在額。—— 明 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
又如:德薄(德行淺薄);德望(品德與名譽);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滿布天下);德薄望淺(謙詞。品德低下,名望輕微);德門(能恪遵禮教道德的人家);德譽(道德聲譽);德馨(道德芳馨);德藝(道德與才藝);德操(道德操行)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戰國策·秦策》。註:「恩也。」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記·項羽本紀
真可洗滿朝稱功頌德之穢氣。——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又如:德施(恩惠;恩澤);德惠(德澤恩惠)
仁愛;善行。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績);德法(儒家謂合乎仁德的禮法);德厚(仁厚)
心意。如:同心同德
百姓之德也。──《禮記·哀公問》
====〖簡釋〗====
德 de2(ㄉㄜˊ)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備。度~量力。~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
恩惠:~施。~澤(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德:來源於自然,於萬物生謂之德。

相關詞語

道家則以為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而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對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學家把“”稱作是實行某種原則,有所得於心。
讀音:德
【釋義】
(一)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參見詞條“道德(一)”。例:品德|公德|德育|德才兼備。
(二)情義;恩惠。例:功德|積德|感恩戴德|《書·盤庚上》 “汝克黜乃心,施實於民”。
(三)心意;信念。例:同心同德|離心離德
(四)感德。例:《左傳·成公三年》 “然則我乎?”
(五)事物的屬性。例:章炳麟《國故論衡·語言緣起說》 “實、德、業三,各不相離。”
(六)德國的簡稱。
(七)姓。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來稱頌老年人。
〖例句〗李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教育界、科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
源自《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商務印書館
相關詞語
1、德昂族:名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雲南。舊稱崩龍族。
2、德比:名詞 德比原為英國賽馬會的名稱,後用德比戰或德比賽指同一個城市或區域內兩個代表隊之間的體育比賽:珠海隊挑戰廣州隊,是一場南粵~大戰。〔英derby〕
3、德行:名 道德和品行:先生的文章、~都為世人所推重。
名 譏諷人的話,表示看不起他的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看他那~,不會有什麼出息。也作德性。
4、德藝:名 品德和技藝:~雙馨。
5、德治:① 名 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張為政以德,強調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國中的作用。
② 動 指通過倡導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規範來治理國家和社會。

含義

德是人間富貴根,道在五德之上,成仙得道,須先修德,德從心修,無為而求,內修清靜,寡慾無爭,外修天道,真氣除煞。坐立不忘我道,出入皆抱善心。忠孝濟世首身,節儉利人清修。古今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道士在生活上經濟上都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視拋家棄子而出家為罪過,是逃避責任。以慈、儉、讓三字為指導,品行端正,致虛守靜,不易被物慾所迷惑,修心養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人謙虛溫和但不軟弱,抱元守一頭腦靈活,大多道士學習武術兼修醫術,度己度人,每天研習《玄門早晚課》、《道德經》、《莊經》等道教典籍,文學素養及個人涵養都是相當出色。我承認道門中人確實有些心術不正、拜金之徒,但世間此類鼠輩亦不在少數,指責別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不要抬起手抽自己嘴巴。道心可御人心,人心可化道心,道心至虛,人心至實,道心至公,人心至私,人心有假而多變,道心至真而唯一。
太平道從追求“太平”的社會理想出發,將德“主養”的觀點推廣到社會政治領域,認為“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進退多便”,“以德治者,進退兩度也”。並且將“德治”列為幫助帝王之治的“十法”的第四法,僅次於“元氣冶、自然治、道治”。
《太平經》認為“德”和“刑”相對立。君子的服人依靠的是“道”與“德”,欲得天地之心的,也要行“道”與“德”,至於行“嚴畏智詐”之術,只能收服那些言行無狀的小人。《太平經》還將德“主養”的觀點推廣到個人的修養上,批評“人不力學德,名為無德之人”,無德之人必“好害傷”,因此,是“凶敗之符”,是“最劣弱困窮小人之名字”。這種人是“天不愛,地不喜,人不欲親近之”,他們“為王者致害,為君子致災,鬼神承天教,不久與為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爾注》中,亦有多處對於“德”的闡述。注“玄德”為“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注“常德”為“道德常在”,可見,五斗米道是主張“道德一體”的,“德”就是“道德”的意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教義著重在宇宙觀、社會觀和神仙觀方面的建設。《西升經》就是以體用關係闡述“道”和“德”的關係的,稱“道以無為上,德以仁為主”。劉仁會註解說:“宥物於無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德”也就是“道”體現於“物”之中的屬性——“仁”。唐代李榮註解說:“道既虛無,德亦神妙。虛無神夢,畢竟清靜。而人若能虛心無身,自然歸道;抱神守妙,自然歸德也。”又注稱:“聖人無心,不起貪慾,道在於己,德止於身,故曰:留也。用道,則道流遐邇;懷德,則德被幽明,既為人之所歸,亦為鬼神之所伏從也。”因此,人能歸道,也就歸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辦使鬼神降伏。但是,同期的江南一帶的道教卻大多從一般的“道德”觀念闡述“德”。葛洪的《抱朴子內篇》要求個人“積善陰德”,這個“德”解釋為“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災”,而治國之君以及忠臣輔佐則應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於太平。唐代,道教教義體系逐漸充實完備。吳筠在《玄綱論》中稱:“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吳筠認為:“德者,何也?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鹹暢其宜。澤流無窮,群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這就將天地陰陽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視為“德”成之物,包括“靈仙、鬼神”。唐宋以後,道教教義著重探討人的問題。宋徽宗注《西升經》有《序》稱:“萬物莫不由之之謂道,道之在我之謂德。道德,人所固有也。”這就將“道”和“德”視為人所共有的稟賦。古時,“德”和“得”相通,因此,混然子王道淵認為:“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開物成務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聖人,“未嘗顯己之有德,藏身潛跡,抱朴含光,專氣致柔,如嬰兒也”,而“下德”的賢人,“執著其事,唯於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論揚於己德,以被聰明所蔽”。因此,有德之人,就應該“含養德性,純純樸朴,則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嬰兒也”。認為:“太上以此喻修真之士,心切切矣。
唐代內丹家們多將“道”和個人的內丹修煉相結合,認為“道”與“生”的結合就是“德”。司馬承禎說過:“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樂也,人之大福也。”又稱:“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久。言長久者,得道之質也。”因此,“大人含光藏暉,以期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清代道士、著名的內丹家柳華陽則稱:“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體,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現,體乎其道,而沖和自運,是之謂寂然不動,感而遂能也。”又稱:“古聖云:德者,性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則無著,道非德則無主。道外覓德,其德遠矣;培德體道,其功切矣。”柳華陽在內修實踐中曾經以“道德體用觀”指導其內修實踐。另一些內丹家則從內修角度認識和解釋《道德經》,將內修理論置於道教教義系統之下。清代道士、著名內丹家劉一明在《修真九要》中,強調內丹修煉必須“積德修行”,認為“德”就是“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藥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稱“道者,為己之事;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積德無窮”,感嘆“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師傳成仙之事。不積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劉一明在《修真辯難》中,對“上德下德”則完全從內丹學的角度來解釋。他認為:“先天全,則為上德;先天虧,則為下德。”所謂“先天全”,就是“體全德備,乾陽未傷之人”,就是“未傷先天之陽”。所謂“先天虧”,就是“先天已散,五行各分,四象不和,諸般寶物皆失”。劉一明還批評了當時某些內丹家的謬指,即稱“精漏者為下德,精全者為上德”。由此可見,在內丹家的修煉理論系統中,“德”已經衍化為“精”和“先天之陽”的同義語了。

中華字源

“德”字在現代漢語中多表示“道德”之義,引申義有“心意”(如“離心離德”)、“恩惠”(如“感恩戴德”)等。我國自古就是一個非常重視“道德品行”的國家,所以我們的先人在創造這個“德”字時也是費了一番腦子的。
從上列甲骨文形體來看,它的左邊是“彳”(chì),它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義;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條直線,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義。它是一個會意字。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的形體基本相似,只是在右邊的眼睛下加了“一顆心”,這時的人們又給“德”字的含義加了一條標準,即除了“行正、目正”外,還要“心正”,可見人們對“德”字的含義標準要求越來越高。小篆的形體結構基本沿襲了金文的形體結構,楷體的形體又沿襲了小篆的形體。
《廣韻·德韻》里說:“德、德行。”就是說“德”字的本義是指“道德和品行”。《荀子·非十二子》中說:“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知道就要向別人請教,不會幹就要學習,雖然會幹了(懂了)一定要謙讓,這才算是有“德”之人。在古代不同的領域裡“德”字有不同的含義,如儒家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五德,而兵家以“智、信、仁、勇、嚴”為將之五德。但不管怎么說,“德”總是美好的東西,有了高尚的品德才會被人所尊重,“德高望重”就是這個道理。

養生

道德並非宗教,而是古代人對自然的認識。古代的“道學”與今天的“科學”分屬於形而上與形而下兩個層次。道德研究的對象是形而上;而科學研究的是形而下。道是宇宙本體存在與變化的規律;科學則是三維物質世界的存在與變化的規律。
德和道相對應,組成道教教義的核心。《道教義樞·道德義》稱“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道德經》中有“德”字四十一處,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積德”等等,“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即大德只服從於道。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認為“德者,道之功也”(韓非語),“德者,道之用也”(陸德明語),“德者,道之見也”(蘇轍語)。《莊子》的《天地篇》就說到:“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並稱:“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當代旅美華人學者陳鼓先生將德歸納為三點:一是“道所顯現於物的功能”;二是“內在於萬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亦即表現它的德”;三是“道落實到人生層面時,稱之為德”,即通常說的人的“德行”。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學說。太平道的《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稱,“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夫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悉養,無冤結”。這裡也將道和德兩者解釋為“生長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同《道德經》的思想一脈相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