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

太平道

張角黃天為至上神,認為黃神開天闢地,創造出人類,又信奉黃帝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在這個太平世界裡,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欺偷盜,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礎上,張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太平道創建背景:東漢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內,宦官與外戚爾虞我詐,輪番亂政;地方上,豪強地主與割據軍閥為非作歹,又逢連年災荒,以致出現“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間慘劇,正是在這種廣大民眾痛苦萬狀、已無生路的時勢下,冀州巨鹿人張角創立了太平道,組建黃巾軍,提出“致太平”的理想,以善道教化百姓,以推翻黑暗的東漢反動統治者為目標,以公正的眼光來看,黃巾軍無疑是正義之舉。黃巾軍經過10個月的戰鬥,終因缺乏經驗而失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道
  • 教義:陰陽五行、符籙咒語
  • 教儀:師持九節杖為符祝
  • 教團:大賢良師張角,黃天張角
  • 相關:《後漢書·皇甫嵩傳》
  • 創始人:張角(漢靈帝時鉅鹿人)
基本信息,歷史起源,傳道方式,基本教義,主要經典,創始人,黃巾起義,道樂文化,主要影響,時代意義,

基本信息

教義:大道、陰陽五行符籙咒語。“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教儀:傳教方式是:“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
教團:大賢良師張角,黃天張角,天公將軍張角。太平道以“方”為單位組織教徒,每方設“渠帥”統領。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共建三十六方。

歷史起源

“太平道”創始於漢靈帝時鉅鹿張角。《後漢書·皇甫嵩傳》說:“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蓄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角派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入州之人無不畢應。”《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張角為太平道。太平道: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病或自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雲不信道。”《後漢書·襄楷傳》說:“初,順帝時,琅琊宮崇旨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後張角頗有其書焉。”《太平經》說:“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明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
《太平經》《太平經》
“太平道”的開始,緣起於事奉“黃老道”;它的主要經典則是《太平經》;它的發展情況,是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為基礎,十數年間,徒眾數十萬,遍布八州。

傳道方式

他最初出現在農民大眾面前,是一個 善道教化 的 大賢良師.約在東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168- 171年),張角開始其布道傳教活動。他通過為人符咒治病的方式廣泛地在社會上活動,大收徒眾,發展力量,擴大影響。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張角所創立的太平道發展成為遍布青、徐、幽、荊、揚、兗、冀、豫八個州,連結郡國,道徒達幾十萬的黃老道組織。
張角傳道的方式,在史書中有較多的記載。《後漢書·皇甫嵩傳》說: 初,巨鹿張角自稱' 大賢良師' ,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連結郡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帥。 又《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 光和中,東方有張角,……角為太平道。……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雲此人不信道。 從這些記載看出,張角的傳道活動,主要是以符水、符咒為人治病,同時還廣招弟子,派遣弟子八人奔赴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此外,張角對道徒所宣傳的教義中,融合了《太平經》和黃老道的思想。
自戰國中期起,神仙思想便在楚地及燕齊地區流行。西漢中期以後,方仙道由於方術少驗,受到社會輿論攻擊,僅靠陰陽五行說也顯得理論色彩單薄,同時黃老在政治上日益失勢萎縮,加之確有可供方仙道依附和發揮的神秘主義內涵,黃老學與神仙術遂逐漸結合在了一起。《後漢書·逸民列傳·矯慎》記:“矯慎字仲彥,扶風茂陵人也。少好黃老,隱遁山谷,因穴為室,仰慕松、喬導引之術”,其友人吳蒼不滿矯慎把黃老全然視為仙道,指出“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冥,藏身遠遁,亦有理國養人,施於為政。至如登山絕跡,神不著其證,人不睹其驗。吾欲先生從其可者,於意何如?”矯慎不予理會,“年七十餘,競不肯娶。後忽歸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後人有見慎於敦煌者,故前世異之,或雲神仙焉”。這個關於矯慎修仙的傳說,明確地指出黃老帶有行導引術、長生成仙的色彩。
《後漢書·襄楷列傳》記襄楷上桓帝書提到“或言老子人夷而化胡”。人們已經把老子說成是體現自然、支配自然的偉大神力和修煉得道、不斷變化的救世主,並作為祖師予以崇拜。
對黃老的祭祀早在東漢明帝時就已經在黃老學盛行的楚地出現了。《後漢書·楚王英》記載,楚王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後應詔奉送縑帛贖罪。明帝下詔勉之日:“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袁宏《後漢紀》卷十亦謂楚王劉英“晚節喜黃老,修浮屠祠”。對黃老偶像進行膜拜與祭祀,將黃老與浮屠相提並論,已透出黃老的宗教氣味。楚王英建武十五年為王,二十八年就國,“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其晚年崇信黃老,固屬個人信仰,然而與其受地方思想薰染不無關聯。楚王英初轄彭城(今徐州)等八城,後明帝特為其益以取慮、昌陽二縣,地在淮河南北,正是戰國後期楚國都城東遷後著力經營之處。《後漢書·孝明八王列傳·陳敬王羨》載陳相魏情和陳王劉寵“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漢桓帝“好神仙事”,對老子禮拜尤勤。《後漢書·襄楷列傳》載:“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王渙列傳》載:“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祠。”《桓帝紀》也記載桓帝曾於延熹八年(165年)正月遣中常侍左倌之苦縣,祠老子;同年十一月又“使中常侍管霸之苦縣,祠老子”;第二年又“親祠黃老於濯龍宮”。從一般的信奉黃老微言,到崇拜祠祀黃老偶像,這已經是近乎宗教了。
早期道教直接繼承了漢代道家和黃老崇拜的傳統,東漢末年張陵創立的正一明威之道(後世簡稱天師道),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都衍生自黃老道。《後漢書·皇甫嵩傳》載:“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資治通鑑·靈帝紀》光和六年載:“巨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後漢書·劉陶傳》說:“時巨鹿張角偽托大道,妖惑小民。”從宗教上解釋,太平道委託和尊奉的“大道”就是“常治崑崙”的尊神太上老君,即神化的老子。太平道開始可能只是黃老道的異端集團。
張陵為沛國豐人(今江蘇豐縣),本為太學生,安帝延光四年(125年)始學道,後於順帝朝入蜀。《三天內解經》云:“太上以漢順帝時選擇中使,平正六天之治,分別真偽,顯明上三天之氣。以漢安元年壬午歲五月一日,老君於蜀郡渠亭山石室中,與道士張道陵將詣崑崙大治,新出太上。太上謂世人不畏真正而畏邪鬼,因自號為新出老君。即拜張為太玄都正一平氣三天之師,付張正一明威之道......”,顯然,張陵受太上賜天師之名份,並成立正一明威之道。據明張正常所撰《漢天師世家》亦記載,他在順帝漢安元年(142年)在鶴鳴山受太上老君之命,被太上封為天師之位,創立天師道。由其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可知張陵在漢安帝時學道,當是奉黃老道。
歷代道教徒都稱張陵之道為“天師道”,《太平經》經文是以真人、神人、天師之間問答形式撰寫的。而天師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徐無鬼》,其略云:黃帝至於襄城之野,適遇牧馬童子,遂問“為天下”之道,答以無事,“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於是“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張角信奉《太平經》,他把自己創立的黃老道組織命名為 太平道 ,就是直接來源於《太平經》。所謂太平道,即 行太平之前 之義,因為 太平道,其文約,其國富,天之命,身之寶 ①。張角自稱 大賢良師 ,亦來源於《太平經》。卷九十: 今行逢千斤之金,萬雙之璧,不若得明師乎· 學而不得明師,知何從得發乎·治國欲樂安之,不得大賢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 卷九十八: 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②。張角把自己稱之為 大賢良師 ,實際上是把自己看成是太平道的先知先賢,目的就是要行大順之道,以教救世賑民,實現天下太平。
張角傳道的主要法術,是教人 叩頭思過 ,以符水治病。這 叩頭思過 ,也來源於《太平經》。在張角看來, 天以至道為行,地以至德為家,共以生萬物,無所匿,無所私 ③。人之過,是違天犯過所致,要治病,就得 跪拜首過 ,跪拜首過的方法是 常以除日於曠野四達道上四面謝,叩頭各五行,先上視天,回下叩頭於地。……解子過於天地也。後有過者,皆像子也 ④。天是看得見人間行為,聽得懂人間語言的,向天地跪拜,就是請求天神地祇寬恕自己,解除自己的罪過與痛苦, 所以當於曠野者,當於鮮明地;所以四達道上者,道者主通事;所以四達者,當付於四時。天之使氣也,且為子上通於天也。四時者,仁而生成,且解子過於天地也 ⑤。
張角傳道的另一重要法術,就是用符水咒說療病。符水療病亦稱吞符、吞精。《太平經》說得很清楚: 請問重複之字何所主,主導正,導正開神為思之也。……精者吞之,謂之神也。……以丹為字,以上第一,次下行將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東面告之,使其嚴以善酒,如清水己飲,隨思其字,終古以為事身。……或見其字,隨病所居而思之,名為還精養形 ①。所謂 重複之字 即復文,亦即道教的神符原型. 吞精 即吞符。 以丹為字 即以朱筆書寫的神符,為一種筆畫屈曲、似字非字的圖形。
所謂符水療病 ,就是把神符焚燒成灰,用酒或水和合飲下,即為吞符。
吞符就是使符存於心中,心有所思,符的神力就隨之發出,神力發出,百病被驅散,人就會恢復健康狀態,精神飽滿,所以《太平經》說: 今日吞吾字,後皆能以他文教,教十十百百而相應,其為道,須臾之間,乃周流八方六合之間,精神隨而行治病。 ②這就是張角的符水療病咒,亦作 祝 ,即神的言辭,它法力無邊,念念它,就可祛疾治病。
《太平經》卷五十《神祝文第七十五》稱咒語為 神祝 : 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民得之,謂之' 神祝' 也。
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傳經辭也。其祝有可使神位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無不愈者也。但以言愈病,此天上神讖語也。又說: 此者,天上神語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時時下漏地,道人得傳之,傳以相語,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癒病也。 《後漢書·襄楷傳》注引《太平經》這段話說: 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眾得之謂神咒也。咒百中百,十中十,其咒有可使神為除災疾,用之所向無不愈也。張角的 咒語療病 ,就是對病人念咒。咒文的本子叫祝讖書,它是神言要語,具有無上的法力,念一念神咒,百病就可以消除。
張角傳道, 師持九節杖為符祝.九節杖,即權杖之義,傳道之具,也來源於《太平經》。《太平經》卷四十二說: 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氣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 所謂九人,即 其無形委氣之神人,職在理元氣;大神人職在理天;真人職在理地;仙人職在理四時;大道人職在理五行;聖人職在理陰陽;賢人職在理文書,皆授語;凡民職在理草木五穀;奴婢職在理財貨.《太平經》卷七十一說: 道有九度。……一名為元氣無為,二為凝靖虛無,三為數度分別可見,四為神遊出去而還反,五為大道神與四時五行相類,六為刺喜,七為社謀,八為洋神,九為家先。
一事者各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異文密用之,則共為一大根,以神為使……其上三九二十七者,可以度世;其中央三九二十七可使真神吏;其下三九二十七其道多耶。 就是說,九節杖就是類似於權杖,既能招神又能劾鬼,持杖即職可理九人九氣之事,可以統攝天地萬物;可以度人得道。
張角事奉黃老道,在傳道的過程中,他以黃老 善道 教化天下。黃老道成了張角宣傳民眾、組織道徒的工具。其時,東漢朝野多有信黃老道者,許多統治者也都相信他是以 善道教民 ,以至 青、符、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 ①。經過十餘年的傳教,張角教徒發展到幾十萬人。
張角所創立的太平道,其奉祀的神為黃老,也尊奉 中黃太乙. 太乙 又作 太一.《史記·天官書》說太一居紫微宮北辰: 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張守節《正義》說: 泰一,天帝之別名也。 秦漢時期,太一被認為是紫微宮北極天帝或 天帝大皇 ,是天中央主宰四方的最高神。《史記·封禪書》說: 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兩漢時期,太一又被視為比北斗神黃帝更高明的神仙。《漢書·王莽傳》引《紫閣圖》文:太一、黃帝皆仙上天。 緯書《春秋合誠圖》又有黃帝問太乙長生之道 之說。在《太平經》中也出現太一信仰,並有 太一 位於中央的觀念。《太平經》說: 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乃上從天太一也,朝於中極,受符而行,周流洞達六方八遠,無窮時也。 ①太平道在 太一之前冠以中黃二字,當與 五德終始說 有關。東漢光武帝得赤符稱帝,以火德自居。五行相生說是以木- 火- 土- 金- 水的次序,火可生土,五行中土居中,色尚黃,黃為大吉之色。
太平道以 土 為吉,信仰 中黃太一 ,崇尚黃色,隱含著主運土德的張角太平道即將取代主運火德的東漢王朝,建立黃天太平 社會的願望。張角自稱黃天,頭裹黃巾,提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的口號,奉 中黃太一 為尊神,原因就在這裡。
張角除了在家鄉冀州傳道以外,還派出八名弟子分赴到各地傳道。短短的十餘年間,全國十二個州當中就有八個州的百姓參加太平道,道徒達幾十萬人之多。為了便於組織和管理,張角把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道徒編為以 方 為單位的教區組織,全國共設三十六方,大方有萬餘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各方均設渠帥總領其事。
這樣,張角經過十餘年的創教活動,終於建立了一個擁有幾十萬教徒,遍及全國三分之二以上州府的龐大的黃老道組織——太平道。

基本教義

張角黃天為至上神,老子為指導思想,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

主要經典

太平經》的問世,標誌著黃老道宗教化基本教義的初步形成,對漢代原始道教的創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太平道為早期黃老道的一支,它的理論基礎直接來源於《太平經》,張角是太平道的創始人
太平青領書》一般都認為就是現在《道藏》中的《太平經》。它脫胎於西漢時齊人甘忠可的《天官曆包元太平經》。《漢書·李尋傳》說,甘忠可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傳授夏賀夏、丁廣世、郭昌等人,但由於劉向反對,說他“假鬼神罔上惑眾”,忠可因此死於獄中。哀帝時,由於李尋贊助,此書一度大行;後來夏賀良等也終以左道亂政罪名伏誅,李尋亦獲重罪。此書遂成為禁書,秘密地流傳在民間,日久年深,由於傳經者遞相增補,篇幅日繁,到了宮崇手中時,已變成一部一百七十卷的鉅著了。
關於《太平經》的內容,《襄楷傳》中說得很簡單,僅說:“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又說:“而多巫覡雜語”。這與今日《道藏》中殘留的《太平經》內容也差不多,並不帶有革命意味。惟《前漢書·李尋傳》引證了甘忠可《天官曆包元太平經》,“言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赤精子下教我此道。”這樣話不見於今曰殘本《太平經》中,但張角黃巾起義時所宣傳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那種讖記式的標語,未必沒有來源,也許受了甘忠可預言的影響。
自從黃巾軍失敗以後,太平道在中原的龐大聲勢也同時受了打擊而一蹶不振。再過十餘年,最初傳授《太平青領書》的人于吉又出現於吳(江蘇吳縣)、會(浙江會稽縣)等地方,仍舊以符水治癒,吸引了許多徒眾,並且博得孫策手下諸將士的信仰,因此觸動孫策之怒,慘遭殺害。太平道後來遂無復興的機會。

創始人

張角,是中國東漢時期(約公元2世紀)人,黃老道派別太平道的創始人。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張角所處的年代,正值東漢末年,政治黑暗,經濟凋敝,又逢連年災荒,廣大民眾生活苦不堪言,乃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張角從道人于吉等人所傳《太平經》中受到啟發,遂以創教救世為己任。
靈帝建寧(168-171年)時,張角創立太平道。他與兩個兄弟張寶張梁三人都信奉黃老道。
東漢末年他們兄弟三人創立了太平道這一組織,主要受《太平經》的影響,加上早期流行的“黃老”思想,並把這種思想化為自己的教義,廣泛向信徒們宣傳。太平道的教義宣稱在天上有鬼神監視人們的行為,並根據人們行為的善惡來增加或減少他們的壽命,要求人們多行善事,少做壞事。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張角的太平道發展到中國的許多地方,教徒人數達到了幾十萬。而張角就以教主的身份來布道,據歷史記載,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給人治病來擴大影響。張角還自稱“大賢良師”,把自己看成大眾的先覺者。他把全國信徒按照地區,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組織‘方’,共設三十六方,各方首領稱“渠帥”,在民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由於當時社會腐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所以張角就順勢而起,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發動了黃巾大起義。在起義失敗後,太平道也就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黃巾起義

中國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起義。因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東漢末年,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廣大農民與豪強地主及封建國家的矛盾激化。黃巾起義正是在農民鬥爭蓬勃開展的基礎上爆發的。
黃巾起義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10餘年間,徒眾達10萬 ,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分為36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 。張角在各處府署門上用白土塗寫“甲子”字樣,作為發動起義的信號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 ,張角命於三月五日同時起義。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起義。於是36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
起義初期,黃巾軍的主力分散在巨鹿潁川、南陽等地,他們各自為戰,攻城奪邑,焚燒官府,取得了很大勝利。與此同時,各地還出現了許多獨立的農民武裝。但黃巾軍各自為戰,缺乏戰鬥經驗,以致東漢王朝能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潁川、陳國汝南、東郡和南陽的黃巾軍相繼失敗。冀州黃巾軍在張角病死後,由張梁統率固守廣宗。當年十月,皇甫嵩率官軍偷襲黃巾軍營 ,張梁陣亡 。3萬多黃巾軍慘遭殺害,5萬多人投河而死 ,張角被剖棺戮屍 。
黃巾起義和在它影響下的各族人民起義,持續了二十多年。由於起義農民本身的弱點,起義被殘酷鎮壓,但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在黃巾起義中,大批太平道骨幹多在戰鬥中犧牲,太平道組織無形解體,殘餘的信徒大都融入張修創建的五斗米道中。(《典略》記載:“熹平中妖賊大起……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角為太平道,五斗米道......”)

道樂文化

太平道樂是太平道活動中的“法式音樂”又叫“道場音樂”,源於當時張角及其信徒誦經傳道的過程中。經樂曲調一般起伏不大,旋律線條平穩,氣氛莊嚴、肅穆,有導引修持者入靜,進入清虛之境的作用,這是太平道樂最初形式。邢台一帶的經樂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它的聲腔韻調是由這一帶的方言語調發音使然。1800多年來,這一音樂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得到補充、完善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由經樂和器樂組成的完整的太平道樂體系。
太平道樂演奏分靜樂和動樂兩類。靜樂在演奏時或坐或立;動樂是邊演奏邊行進,又稱道舞。道舞的音樂效果和舞蹈效果相得益彰,其形式有“剪子股”、“十字梅花”、“三盞燈”、“龍擺尾”、“芝麻開花”等。道舞可以單獨表演,也可連貫表演,人數可多可少,但必須是單數。
太平道樂太平道樂
樂器主要有管、、笛、簫、壇鼓、雲鑼、鐺子、、釵、等。樂器多為自製。新的科學技術和樂器材料足以使他們的樂器更新為現代化的,但樂師恪守師祖的傳統,堅持用天然的材料,手工製作,這與道人崇尚自然的觀念是一脈相承的。製作管子用當地老紅棗木,手工削圓取段兒,用手拉鑽打眼兒,燙孔,繞筒鏤刻不間斷花紋,用液態錫灌注鏤空處,既美觀又防止斷裂。笙的工藝比較複雜,一般由樂器作坊製作,但簧上的六綠(用五色石在銅盤上研磨的粉沫)要根據高低音的需要自己上,還有點蜂蠟調音,都是憑經驗進行,有“吹笙容易,點笙難”之說。笛子和簫的製作,選竹、開孔、調音,也頗講究。

主要影響

太平道雖在黃巾起義後瓦解,但對後世仍有相當的影響。如太平道三十六方的術數觀念,為後世道教所繼承;後世道士持九節杖、著黃衣、戴黃冠,用符水、咒語等道術為人治病消災,等等,也都承襲太平道的規制。唐宋時期的“明教”更尊張角為其教主;清代中期川陝白蓮教起義宣揚“黃天將死,蒼天當生,大劫在邇,人民有難”的讖語,亦明顯受太平道的影響。

時代意義

太平道是我國出現的最早的民間宗教之一,與張修創建的五斗米道相比,太平道的出現,更具時代特徵,它是東漢末年社會苦難的直接產物。
東漢末年,政治黑暗,經濟凋敝。朝廷內,宦官與外戚爾虞我詐,輪番亂政;地方上,豪強地主與割據軍閥為非作歹,魚肉鄉民。又逢連年災荒,人禍加天災,以致出現“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間慘劇。其中,黃河南北,災難尤重,“豫州饑民死者四五”,“冀州尤甚”。社會苦難是宗教孳生的溫床。正是在這種廣大民眾痛苦萬狀、已無生路的時勢下,冀州巨鹿(今河北省平鄉)人張角創立了太平道。
靈帝建寧(168-171年)時期,張角得于吉等人所傳《太平經》,從中受到啟發,遂以創教救世為己任。他創立的太平道,以黃天為至上神,認為黃神開天闢地,創造出人類。又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在這個太平世界裡,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欺偷盜,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礎上,張角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
熹平(172-177年)初年,張角開始在冀州傳道。他自稱“大賢良師”,手持九節杖——傳達黃神旨意的教杖,深入民間,用跪拜首過,符水咒語為民治病,“病者頗愈,百姓向之”。冀州傳道,大獲成功,於是他便派遣8位弟子到各地傳道。“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線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
為了便於統領,張角於光和(178-183年)中期,根據黃神分天下為三十六方的宗教神話,也把數十萬徒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帥統領。他又根據漢代流行的天、地、人三正(或三統)觀念,與其弟張寶張梁,分別稱“天公將軍”、“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建立起一套上下有序的宗教組織系統
張角創立太平道的目標十分明確,即借用宗教旗幟,爭取民心,組織民眾,推翻腐敗的東漢王朝。因此,當太平道發展壯大後,為“致太平”理想而率眾起義只是時機問題了。
中平元年(184年),張角認為起義時機已到。為此,他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一帶有讖語色彩的革命口號。“蒼天”意指東漢王朝的腐朽統治,“黃天”意指農民理想的太平世界,“歲在甲子”是起義的信號與時間,“天下大吉”則為起義後的美好境地。這一口號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道出了民眾的心聲,各地道徒無不景從。在起義計畫泄漏的情況下,張角只得提前起義。於是,“八州並發,焰炎絳天”。起義者“皆著黃巾為標幟,時人謂黃巾”,“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逃亡。旬日之間,天下回響,京師震動”。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革命風暴,很快席捲全國,震撼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
黃巾軍經過10個月的戰鬥,終因缺乏經驗而失敗。但是,東漢王朝經過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代之而起的是靠鎮壓黃巾起家的各路軍閥,他們割據一方,爭戰不已,歷史進入了三國鼎立時代。可以說太平道在與東漢王朝的鬥爭中同歸於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