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縣(貴德(地名))

貴德縣(地名)

貴德(地名)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貴德縣位於青海省東部,海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面積3504平方公里,轄4鎮3鄉,119個行政村,10.88萬人,有漢、藏、回、土、撒拉等15個民族和睦相處,繁衍生息,共同進步。

貴德縣境素有“高原小江南”、“梨都之鄉”和省會西寧市“後花園”之美譽。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06億元。

2016年12月,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德縣
  • 外文名稱:Guide County
  • 別名:青海小江南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 青海省 海南州
  • 下轄地區:4鎮、2鄉、1民族鄉
  • 政府駐地:河陰鎮迎賓東路
  • 電話區號:0974
  • 郵政區碼:811700
  • 地理位置:青海省東南部
  • 面積:3504平方公里
  • 人口:10.87萬人(2013年)
  • 方言:藏語、青海方言
  • 氣候條件:高原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玉皇閣、國家地質公園、扎倉溫泉、南海殿、黃河清國家濕地
  • 車牌代碼:青E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力資源,生物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貴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們在這片熱土上耕耘放牧,繁衍生息。
西漢(公元前60年)貴德屬金城(蘭州)郡河關縣管轄。
貴德縣
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設澆河郡
武德二年(619年)改澆河郡為廓州。
南宋寶祐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蒙古滅金後在河州(今甘肅臨夏)設定吐蕃宣慰使都元帥府,置貴德州宣慰司,“貴德”地名首次出現。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設貴德州,屬陝西行省河州路。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貴德州為歸德州,洪武八年(1375年)改歸德州為歸德守御千戶所,隸臨洮府河州衛。
清初貴德守御千戶所隸於陝西都司河州衛,雍正四年裁河州衛,遂隸於臨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歸德所由臨洮府改隸西寧府。乾隆五十六年(1761年)歸德復改為貴德廳,設撫番同知。
民國二年(1913年)貴德廳改為貴德縣,隸屬甘肅省。
貴德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青海建省,貴德隸屬青海省。
1949年9月18日解放,同日成立中共貴德縣委和縣人民政府。
1953年12月,海南藏族自治區(後改為州)成立,貴德縣由屬省改歸州屬縣。
2000年,貴德縣轄1鎮、7鄉。其中各鄉鎮: 河陰鎮河東鄉、河西鄉、東溝鄉、新街鄉尕讓鄉羅漢堂鄉常牧鄉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覆:撤銷河西鄉,設立河西鎮。2001年底,貴德縣轄4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4個居委會、113個村(牧)委會。
2005年5月26日,經省政府批准,貴德縣撤銷羅漢堂鄉,建立拉西瓦鎮(依託拉西瓦水電建設),鎮政府駐地整體搬遷至曲卜藏村拉果口地區,鎮區行政區劃範圍不變,實行鎮管村體制;6月29日,正式撤鄉建鎮。調整後,貴德縣轄3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河陰鎮、河西鎮、拉西瓦鎮、河東鄉、東溝鄉、新街回族鄉、尕讓鄉、常牧鄉。
2006年8月,經青海省政府批准,海南州將原有的40個鄉鎮調整為36個鄉鎮,其中:貴德縣撤銷常牧、東溝兩鄉,合併設立常牧鎮,鎮政府設在原東溝鄉政府駐地周屯,實行鎮管村體制。調整後,貴德縣轄4個鎮、3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河陰鎮、河西鎮、拉西瓦鎮、常牧鎮、河東鄉、新街回族鄉、尕讓鄉。

行政區劃

截止2013年,貴德縣轄河陰、河西、拉西瓦、常牧及河東、尕讓、新街4鎮3鄉,119個村和4個社區。
鄉鎮名稱
政府駐地
主要轄區
轄4個社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11個村(牧)(城東、城西、城北、城關、郭拉、鄧家、童家、西家嘴、大史家、張家溝、紅柳灘)。
駐格爾加
轄26個村(牧)(上劉屯、下劉屯、下馬家、格爾加、瓦家、多勒倉、加洛蘇合、拉芨蓋、才塘、紅岩、下排、溫泉、貢拜、大戶、多哇、山坪、北房、木乾、本科、加莫河灘、加莫台、賀爾加、江倉麻、西山灣、山坪園藝場、甘家)。
駐周屯
轄22個村(牧)(高紅崖、新建坪、斜馬浪、加卜查、卻加、上蘭角、下蘭角、色爾加、卷木、梅加、浪查、周屯、苟後扎、豆後漏、蘭角新村、上崗查、下崗查、都秀、拉德、切扎、吾隆、乾果羊)。
駐曲卜藏
轄10個村(牧)(尼那、昨那、多拉、曲卜藏、羅漢堂、豆後浪、葉後浪、曲乃海、仍果、尼那新村)。
駐馬家西
轄13個村(牧)(太平、王屯、下羅家、周家、麻巴、楊家、保寧、哇里、貢巴、查達、仁若阿什貢、馬家血、邊都)。
駐尕讓
轄22個村(牧)(阿什貢、阿言麥、查曲囊、亦石雜、松巴、扎力毛、業隆、關加、大灘、尕讓、洛乙海、東果堂、席芨灘、三角浪、亦雜石、大磨、者麻囊、千戶、俄加、二連、黃河灘、希望台)。
駐新街
轄9個村(牧)( 藏蓋、魚山、陸切、麻吾、上卡力崗、下卡力崗、老虎口、尕麻堂、新街)。

地理環境

貴德縣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東部,東經100°58'8"—101°47'50",北緯35°29'45"—36°23'35",總面積3504平方公里,東西寬63.4公里,南北長90.6公里,處於黃河上游龍羊峽與李家峽之間。縣城駐河陰鎮,距省會西寧114公里,海南州府恰卜恰158公里。
貴德縣

地質地貌

貴德縣全境溝壑縱橫,山川相間,呈現多級河流階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成四山環抱的河谷盆地。海拔最低為黃河松巴峽口2170米,最高為扎木日根山5011米,縣城海拔2200米。

氣候

貴德深居內陸,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涼爽,秋季陰濕多雨,冬季漫長乾燥,氣溫日差較大。年平均氣溫7.2℃,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4℃,極端顯低氣溫-23.8℃。年平均降水量251-559毫米, 全年無霜期258天,作物生長期223天,年日照時數為2928小時。
貴德縣貴德縣

水文

貴德縣境內流入黃河的主要河流有12條,黃河北岸有多龍、浪麻、昨那、多拉、曲卜藏、龍春、尕讓、松巴等8條河流;南岸有暖泉河、莫曲溝(西河)、高紅崖河(東河)、清水河等4條河流,其中清水河是出境河流,流往同仁縣。黃河由西向東橫貫境中,長達74.7千米,還有紅岸河、莫渠溝河、龍春河、浪麻河等河流分別從南北兩側匯入黃河。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

貴德縣全部河流年徑流量35568.2萬立方米。境內水電資源豐富,有裝機總容量16萬千瓦時的尼那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20萬千瓦的拉西瓦電站。

生物資源

貴德縣野生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是海南州周邊地區野生動植物資源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野生動物有36科106種,其中獸類7科15種,鳥類25科87種,兩棲爬行類4科4種;植物有79科283種,其中喬灌木樹種25科121種,草本植物54科162種。重點保護對象有: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雪豹、藏原羚、大天鵝、胡兀鷲金雕等5種;二級保護動物的有馬鹿、馬麝、岩羊、石貂、荒漠貓兔猻、猞猁、藍馬雞、藏馬雞、血雉雀鷹獵隼、紅隼、大鵟、兀鷲、長耳鴞、雕鴞、鳶等18種;青海省重點保護動物有沙狐、狼、環頸雉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冬蟲夏草;省級保護植物有紅景天黃芪角盤蘭等12種。
貴德縣貴德縣

礦藏資源

貴德縣內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銅、鐵、鉛、鋅、沙金石英石、螢石、石灰石等11種礦種。

人口民族

2013年,貴德縣總人口10.87萬人,有漢族、藏族、回族、土族等15個民族。藏族約占總人口的33.5%,其它各少數民族之和約占12%。

經濟發展

2013年上半年,貴德縣開工建設項目137項,計畫總投資達到36.22億元,其中續建項目52項,完成投資4.48億元,新建項目85項,完成投資4.6億元。從行業投資情況看,以拉西瓦灌溉工程、馬什格羊水庫工程等為主的農林牧水項目開工46項,完成投資3.21億元;以縣城集中供熱二期、天然氣管網、尚德廣場、文化旅遊產品加工園區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開工26項,完成投資2.08億元;以黃河逸園三期、松巴民俗村、香雪海酒店等為主的旅遊項目開工9項,完成投資1.06億元;以文教衛、黨政軍企共建、扶貧開發等為主的民生項目開工16項,完成投資0.86億元;交通道路項目開工14項,完成投資0.79億元;其他項目26項,完成投資1.08億元。
貴德縣貴德縣
2015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29.36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6億元,增長6.0%,拉動經濟成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9.46億元,增長1.8%,拉動經濟成長1.2百分個點;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04億元,增長5.6%,拉動經濟成長1.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7.5%、36.6%、45.9%。三產結構比為10:66:24。全年人均生產總值26993元,增長1.04%。
2016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28.44億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8億元,增長4.9%,拉動經濟成長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71億元,下降0.5%,影響經濟成長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75億元,增長8.5%,拉動經濟成長2.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7.5%、36.6%、45.9%。三產結構比為11:62:27。全年人均生產總值27192元,增長1.3%。

第一產業

2013年上半年,貴德縣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9.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9.73萬畝,經濟作物6.9萬畝,飼草2.33萬畝,其他作物0.14萬畝,糧經飼播種比例調整為51:37:12;總投資3億元的黃河清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忠輝特色農業觀光園、紅柳灘冷水魚養殖基地等“八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3626萬元;完成草場圍欄55萬畝,建設生態畜牧業專業村2個、專業合作社3個,建成高標準畜棚628座、標準化養殖小區4個,共繁育仔畜17.38萬頭(只),牲畜總增率、出欄率、商品率分別達到38.52%、15.08%、11.17%。
貴德縣貴德縣

第二產業

2013年上半年,貴德縣實現工業生產總值13.4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21.13%;完成工業增加值8.66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22.49%,完成年計畫21億元的4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3.14億元,同比增長21.82%,完成增加值8.57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22.72%;規模以下企業完成產值3140萬元、增加值835萬元。

第三產業

2013年上半年,貴德縣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5項、招商引資項目協定10項,協定資金達50.7億元,到位7460萬元,完成年計畫3.13億元的23.7%。上半年,旅遊人數達到83.16萬人(次),完成年度目標204萬人(次)的40%;旅遊收入達到2.4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5.6億元的43%。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2年,貴德支持文化體制改革,加大對千戶莊院等古民居保護,支持圖書館、博物館、文化站等文化體育設施免費開放。

教育事業

2012年,貴德縣共有中國小19所,貴德縣財政安排資金4710萬元,比2011年增支2427萬元,增長106.3%,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新建中國小校舍13094平方米,新建幼稚園15020平方米,幼稚園維修改造4967平方米,中國小校舍加固10094平方米,D級危房拆建12205平方米。

醫療衛生

貴德縣共有公立、綜合醫院5個,2012年,貴德縣財政安排資金3298萬元,同比增支584萬元,增長21.52%。兌現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金2438萬元、新農合縣級配套115.21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配套29.2萬元,安排120萬元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社會保障

2012年,貴德縣全縣社會保障和就業公共預算安排資金2547萬元。新型城鄉社會養老保險改革穩步推進,發放養老金縣級配套35萬元,城鄉低保縣級配套180萬元,高齡補貼162.11萬元,事業單位養老金523萬元,新農保縣級配套31萬元,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縣級配套4萬元,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523萬元,失業金153萬元,全縣職工工傷保險55.16萬元,生育保險72萬元,再就業資金20萬元。
2012年,貴德縣兌付各項惠農補貼資金、農林水扶貧等專項資金16260萬元。發放糧食綜合補貼資金615.96萬元,退耕還林補助資金270.73萬元,庫區移民後續扶補助資金266.88萬元,村幹部報酬544萬元,鄉村醫生工資161.76萬元,油價補貼資金723.74萬元,農村低保資金1433萬元,農村五保戶補助資金122.46萬元,寺管會主任報酬27.61萬元,優撫對象補助6.42萬元。村級防疫員工資13.40萬元。用“一卡通”形式共撥付家電下鄉補貼資金481.6萬元,小排量轎車補貼資金270.5萬元。
黃河清國家地質公園黃河清國家地質公園

基礎設施

貴德縣2012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資4093.907萬元,完成村道硬化工程149.3公里,修建中型橋樑兩座。截止2012年11月底,已完成40公里長輸管道,10公里螺旋鋼管城市次高壓輸氣管道,20公里城區輸氣管道主支幹線及庭院管網工程建設。在河西鎮垃笈蓋村修建了年輸送天燃氣8000萬立方的調壓站一座。在河西鎮紅岩村修建CNG加氣站、城區配氣區、綜合辦公大樓,其中城區配氣區和綜合辦公樓已建成。

歷史文化

從已挖掘的文化遺址看,境內有“馬家窯”文化,“卡約文化”、“仰韶文化”、“崑崙文化”、“唐汪文化”、“黃河文化”等早期人類文化遺產,漢唐古堡、明清樓閣記載著貴德歷史和文化的發展。1985年文物管理處在貴德縣挖掘發現的古文化遺址有58處,其中省級保護的遺址17處,有唐加里遺址(青銅)、藏蓋古城(唐)、玉皇閣(明)、白馬寺(清)等;縣級保護的遺址36處,有尕次古城(漢)、畢家寺城堡(元)、古城廓(明)等。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砍砸器、石刀、石鏟;青銅時期的陶罐;漢代的鐵鏵、銅印、五銖錢;元代的古鐘;明代的必里衛戶所印、金牌信符、宣德銅爐等。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在境內交錯延伸,是當年溝通中原與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境內西漢神爵二年開闢了河關縣(今貴德縣)至金域(蘭州)道,東漢建初二年開闢了從臨羌至歸義(今尕讓)城驛道,晉南北朝時土谷渾開闢了貴德至河州驛道,清乾隆三年開闢了貴德西寧驛道。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漢和帝永無五年,在今貴德河西賀爾加附近的黃河上建造了用數舟連線的浮橋。
貴德縣貴德縣
境內還蘊藏著一批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品種繁多,稀奇珍貴。化石有乳齒象三趾馬披毛犀大唇犀、西藏鼠、鼠兔、魚類等。特別是在河西鄉吾路口同一地點,發掘出土了多個乳齒象化石,其中一個比較完好。考古學家指出,在同一地點發現多個乳齒象化石。

風景名勝

黃河清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清濕地公園範圍涉及五個鄉(鎮),即尕讓鄉、河西鎮、河陰鎮、河東鄉、拉西瓦鎮。
黃河清國家地質公園黃河清國家地質公園
珍貴古樹名木:貴德縣人工植樹造林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民眾熱愛自然、保護資源的意識較強,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較好。據資料記載,貴德縣人工植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園區內珍貴古樹名木眾多,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100餘株,而且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
黃河清濕地公園景區內棲息著許多水生動物,魚類主要有鯉魚、鯽魚、綿魚、裸鯉、白魚、鮎魚等,包括養殖區的魚蟹等。此外還有許多水鳥和候鳥,常見的鳥類有赤麻鴨、白鷺、野鴛鴦、鸕鶿等,春夏時節,常有天鵝、丹頂鶴、大雁等成群光臨,河流兩岸喬灌木林中棲息著喜鵲、鷹、布穀鳥、野雞、烏鴉、貓頭鷹、斑鳩、野鴨、石雞、百靈鳥、雲雀、山雀、麻雀等。
黃河清國家地質公園黃河清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清濕地公園內獸類主要有高原兔、水獺、猞猁、沙狐、赤狐、黃鼠狼、水獺、旱獺、酚鼠等;爬行類主要有蛇、青蛙、蜥蜴、蟾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