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

德性

德性,道德品性。指人的自然至誠之性。

語出《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 鄭玄 註:“德性,謂性至誠者也。” 孔穎達 疏:“‘君子尊德性’者,謂君子賢人尊敬此聖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誠也。” 清 李漁風箏誤·和鷂》:“就當才貌都有了,那舉止未必端莊,德性未必貞靜。”

基本介紹

詞語釋義,解釋,辨析,基督宗教含義,

詞語釋義

解釋

(arete)在希臘語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長、功能,亦即一事物成為該事物的本性。

辨析

[moral character]∶道德品性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尹球奏曰:‘臣聞褒妃德性貞靜,堪主中宮。’”
李東陽《孔氏四子字說》:“人能學禮,則品節詳明,德性堅定而能立。”
現漢中解釋:“德性”同“德行”,也就是說這兩個為同義詞,首選“德行”。
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清·劉開問說
什麼是“德”呢?
師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於道;德在心裡而行諸於外的就稱為“德相”,譬如走路、行儀……都可表現出一個人的“德相”來。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內心的梳理、表現在外的行為的規矩。”
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如何才能合乎禮節
師言:“行,是走路。要步履平穩,舉止端莊。所謂“行步如風”就是走路要如風吹雲動般的清飄且穩重。
住,是站姿。站時要挺胸直腰,不要東依西靠;也就是“住如松”的形態。
坐的規矩是要“正坐如鐘”,坐的像巨鐘般的穩重。
臥。是睡眠的姿勢;臥要如弓。也就是‘吉祥臥’”。
年輕的女孩問:“穿衣服怎樣才好?”
師言:“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也可以表現我們的氣質;什麼身份,什麼年紀,什麼情境,都要合乎自然的穿著才好。”
又言:“穿衣要順其自然才美;很牽強的,不自然的,也就不美了。”
某大學社團負責人來訪,詢問什麼叫做“造口業”?
師言:“我們所說的話句句皆實話,所說的事,句句負責任,就稱做‘正語’。反之則造口業。開口動舌無不是業,欲不造業,則必須以無漏智慧來攝受口業。玩笑話語,或是取笑別人,也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因果啊——”
又言:“和與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所以身形不可違背了生活動作。對人粗聲粗氣,妄言、綺語、兩舌,這都是在聲中造業,也就是造了口業。”
為什麼人對熟人比對生人,反而顯得禮貌不周?
師言:“有些人不熟識對方時,大家都彼此客客氣氣相待,講究客套與禮節,並且和樂相處;等到彼此相處日久,熟悉對方後,就‘熟不過禮’,不再講求禮節了。所以有人說:‘恨由愛起’。最初大家彼此客氣時,能夠相敬、相愛,等到熟識對方,講究客套的禮節漸失時,就會生起一分怨恨之心。我們要保持最初相識時的那種客氣態度,始終不渝,才是作人處世之道。”
開放大陸探親後,許多返鄉同胞,看到當地的貧窮落後,而生分別心,言語行止常露驕態。
師言:“我們回到大陸,要心存一分虔敬的平等觀和道德觀,不要去傷他們的心,也不要去刺他們的眼。那樣清貧的生活,我們還不是曾經走過,難道大家都忘了嗎?禁不住就自我炫耀,不但傷害了大陸的同胞,也將傷害了我們自己。”

基督宗教含義

(一)概念說明:
「德性」(virtue)一詞在道德思想史上頗受爭議。其確切定義、種類,及跟道德經驗中其他因素之間的關係等問題,都是爭論的焦點。
(二)聖經:
在舊約中沒有一個字可以表達德性的一般意義。一直到《七十賢士譯本》(參 10)出現後,德性(arete)這個字才開始使用(智四1;五13)。此字在新約中也僅偶而使用(斐四8;伯前二9;伯後一3,5),其原因很可能是由於新約作者們認為此字過於以人為中心,過於強調人的成就和行為的價值。雖然如此,新約作者們仍以許多德性來描述初期教會的道德情況。這種情形尤以保祿書信及一般牧函(迦五22~23;羅一29~31)最為清楚。雖然這些對德性的描述帶有希臘文化和猶太教的影響,但是作者們所強調的卻是聖神的感動,而非人為的努力。在這些經文中,信德和愛德是所有德性的根本;它們改變了所有其他借自猶太教和外邦文化的德性觀。
(三)概念簡史:
最先以哲學觀念闡揚德性的意義的是希臘人。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 469-前399年)、柏拉圖(Plato, 公元前427-前347年)、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384-前322年)、斯多亞學派(參 501)、及新柏拉圖派(參 610)哲學家都以德性的學說及強調德性在道德生活中的必要性而著稱。他們的立論對西方政治社會的道德思想和發展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德性是人性的最終目標。依「目的論」(teleology)的人性觀,德性不會自然出現於人心中,而是人藉著努力得來的,並藉著習慣(ethos)持之以恆地實踐,才可趨於完美。
在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的著作中,德性的意義似乎有二種:一方面他將德性了解為靈魂的固定傾向,這種傾向會根據本性來做正確的道德抉擇。另一方面,他將德性描述為正確生活的藝術。但是更重要的可能是奧氏對諸種德性在基督徒生活中的一致性及其彼此間的相互關係的了解。他接受了希臘人四種主要德性的說法,亦即謹慎、公義、剛毅、節制;卻把基督徒德性中的信、望、愛,特別是愛德,視為最重要的。對他而言,唯有愛能給所有的德性賦予生命,並聯合所有的德性。真正的德性不只在於道德的行為,更在於行為背後正確的意向和目的;而唯有愛才是行為應有的目的。
士林學派(參 20)的思想家受亞里斯多德對習慣和德性關係說法的影響,把德性分為自然的德性,即謹慎、公義、剛毅、節制和超自然的德性,即信、望、愛三超德(參 496)。聖多瑪斯(Thomas Aquinas, 約1225-1274)進而分析並綜合了基督宗教和非基督宗教的德性觀,而主張超自然的德性來自天主的恩典,能使自然的德性臻於完美,並具備超自然的德性,並被整合在超性(參 492)生活中。因此,就同為「習慣」的觀點來看,自然與超自然的德性並無不同;其差異在於它們屬於不同種類的善,兩者所獲得的功德不同、所能達到的完美程度也不同。
天主教傳統的神學家承襲了奧斯定和多瑪斯的較整合說法,把德性劃分為自然的四樞德和超自然的三超德。此外,他們也提出「末世觀的德性」,諸如:感恩、謙卑、警醒、寧靜、喜樂等;這些都是聖神賜予信者的德性。
近代的哲學界和神學界對道德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討論,以及對德性的分析和研究,表現了一種強調道德主體的趨勢。道德主體上應該同時注意兩面:一面是「人之所是」(to be),另一方面是「人之所為」(to do)。原則上,兩面應是一種動態的整體;但是,在非常強調效率、結果及成功的今日社會上,應該特彆強調「人之所是」的一面。因此有人主張「人之所是」勝過「人之所為」(to b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do)。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