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人

屯堡人

屯堡人,生活在貴州的特殊漢族居民,是明朝軍屯戶的後代,軍屯戶屬於駐防在此的駐軍。他們時至今日依然恪守著世代傳承的明朝文化習俗和服飾特點,其服飾源於明初所以具有中原特點,其習俗經過六百多年的傳承,逐漸演變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這是一段關於明朝移民發展的歷史記憶,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傳統,又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明。專家稱,屯堡漢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後的具有明代風貌的古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屯堡人
  • 位於:貴州
  • 種族:漢族
  • 特點:具有明代風貌的古村。
屯堡形成,明代遺風,服裝,不纏足,地理,特色形成原因,石頭對話,屯堡的演變,建築風格,特色裝飾,石頭的藝術殿堂,服飾,語言,屯堡文化,老漢人,地戲,

屯堡形成

明代駐守軍隊形成了古村屯堡
明代是雲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駐防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過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築、服飾以及娛樂方式等依然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

明代遺風

服裝

記者注意到,屯堡地區婦女的服裝非常特別,多以青、藍色為主,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據當地的老人講,屯堡婦女的服飾是傳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馬大腳”的服飾。俗稱“鳳陽漢裝”。這些服飾從安徽傳來,如今在安徽當地早已失傳,但是在屯堡卻完好地保存下來了。這種服裝在當地不僅僅作為節日或祭祀的禮儀服飾,在日常生活中、勞作時都穿著。屯堡當地的婦女都是自己在家紡布、漂色,再親手縫製衣服的。當地人覺得穿著這樣的衣服充滿自豪感,這種衣服如今已經成為屯堡的一種標誌。

不纏足

唐以後,中國社會文化崇尚女子以“三寸金蓮”為美,女子纏足曾被視為一種美與德的象徵,而屯堡的婦女是不纏足的,據說是因為朱元璋的妻子馬秀英自幼習武且不纏足。她嫁給朱元璋以後,南征北戰,還率將校家屬縫衣做鞋。屯堡婦女說到自己為何不纏足時總會說:“我們皇帝娘娘不裹腳,我們也不裹腳。”雖然不裹腳,但是屯堡的婦女都有一雙非常別致的繡花鞋,這種鞋只有屯堡的人才會做。鮑教授說,這種繡花鞋十分講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頭略向上翹起,呈倒勾狀,鞋幫大多以藍色、青色、綠色為底色,上面繡著色彩斑斕的花鳥魚蟲;有兩層白布連線鞋幫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從腳踝以上打綁腿。屯堡的女人不論去哪兒,就連在田中勞作都會穿著這樣的鞋。

地理

安順居黔中腹地。位於雲貴高原東側梯級狀大斜坡地帶中部,地當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水嶺上。這裡氣候宜人,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類型,降雨充沛,是貴州高原相對比較平坦的山谷盆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安順的奇山秀水,打造出氣勢磅礴的黃果樹瀑布、鬼斧神工的龍宮、綿延雄闊的花江大峽谷等風景名勝。
元朝時,“安順”一名首次出現在地方典籍之中。“安順”二字,在統治者看來當為”招安順服”、“達安從順”之意,讓這一方的人民永遠臣服於元朝的權威之下。進入明代,歷史的風雲把安順捲入了紛飛戰火之中。朱元璋為率疆一統,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將湯和率兵南征貴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將軍率30萬大軍第一次“調北征南”。征南戰事一直延續了許多年,軍事鎮壓的結果,並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時重燃,威脅著明王朝的統治。朱元璋採納大臣意見,以征剿與安撫相結合的策略,除置官設衛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屯駐農村,並按總旗每人領種田地24畝,小旗每人領種20畝,屯軍每人領種18畝的比例發給田地,使屯軍和家屬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調北填南”的舉措,從中原、湖廣、江南等省強行徵調大批農民、工匠、役夫、商賈、犯官等遷來黔中,名曰“移民就寬鄉”,發給農具、耕牛、種子、田地,以三年不納稅的優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與屯軍一起,形成軍屯軍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構成安順一帶獨特的漢族社會群體──安順屯堡
生活在這一社會區域的人,由於特定的歷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環境,特別的習俗民風,特有的藝術文化,他們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帶軍事性質的屯、堡、官、哨、衛、所、關、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廢,不復能再以軍字呼此種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於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縣誌·民生志》)除史書記載外,眾多家譜的記載,足證安順屯堡人實系“明代屯軍之裔嗣”。隨著時代的變遷、屯田的廢除、移民的湧入,本來意義上的屯堡有所擴大,在以安順為中心,東到平壩,西到鎮寧和關嶺,南到紫雲,北到普定,方圓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達數百個,人口有約30萬人。明朝皇帝“養兵而不病於農者,莫如屯田”的舉措,不僅實現了明王朝鎮壓反叛、鞏固統治的軍事目的,而且屯軍移民帶來的江南先進耕作技術,也促進了安順的發展。屯堡人雖然來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運、同一生存的需要,人眾聚族而居,村寨連綴成片,逐漸形成有別於當地民族和其他漢族的特殊的文化現象──屯堡文化,構成安順多元文化中耐人尋味的一元。

特色形成原因

為何只有安順形成獨具特色保持明代遺風的屯堡人及屯堡文化呢?對此,外來者驚奇,探討者深思。若不妨走進一個個屯堡村寨去看一看問一問聽一聽,你會釋然。
其一,是安順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這裡雖位於貴州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但峰林峽谷間都有大片的平坦盆地,加上充沛的水源,亞熱帶多雨溫暖的氣候,地位優勢所帶來的相對發達的交通。在安順這片土地上,高度密集的屯堡群落,成為西南一帶屯堡最集中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對屯堡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實行屯田制以後,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連片,保持著軍隊的體制,平時以耕種為主,並負責保衛周邊的區域;一旦發生戰爭,則整裝開上前線。這種自成體系亦兵亦農的建制,不同於正規軍隊可以調動、換防。一份份“愚忠”換來了搬不走的土地和家園。這種命運的安排,面對周邊矛盾尖銳的環境,同為“遠在異鄉為異客”的心理,一種大老鄉的文化認同感,就把這些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老鄉們”緊密聯繫在一起,共同傳遞著同一文化信息同一表現形態。在相對固定的生活圈互動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其三,明代在安順推行屯田制,多是以一個家族或幾大姓來設屯建堡。明朝皇帝非常清楚傳統的宗法思想所產生的內聚合力和外在張力,能匯聚成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實施“填南”方略,營造軍事重地“漢多夷少”,集小力為大力,以家族為主體來建構屯堡片區,無疑是最佳選擇。至今在眾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為主體,他們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廟、上祖墳、續家譜,用傳承的宗法思想延續本族的光榮和發展。其結果是對屯堡文化的沉澱,加速了固化作用。
其四,傳統意義上的婚姻,是保證家族血緣得以延續的必須過程。在宗法思想支配下,過去的婚姻觀很講究“門當戶對”。在這種婚姻理念支配下,他們擇親不但絕不會與周邊的其他民族通婚,就是從外省入黔來的“客家”漢人,也不是擇偶的對象,甚至形成“屯對屯”、“堡對堡”、“民屯對民屯”、“商屯對商屯”的婚姻圈。就是這種親對親、戚對戚的單向性婚姻,以世家通婚的姻親關係,形成了一種互助互動的人際網,把固有的信仰、民俗、習尚等文化具象相互影響相互聚合而保存下來。
其五,屯堡人來自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江南地區,其生產方式大大優於當地的土著民。相對先進的經濟和文化,使他們之間自然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自為一脈,自成一體,在整體意識的驅動下,整合成一道厚厚的牆,不屑周邊民族文化的滲入。加之,屯堡人是明王朝開疆拓土的功臣。對土著民族,他們是征服者、占領者;對填南漢人,他們是先驅者、開拓者。特殊的社會地位,使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和優越感,不僅歧視當地民族,就是對經濟狀況好於他們而後來的商屯漢人,也不高看。常常譏笑其婦女頭飾為“掃碓把”,尖尖小腳是“洋角錘”。一種正宗的觀念,總使自己處於居高臨下的態勢,去護衛自己詮釋自己孤獨自己。
儘管清王朝廢除屯田制,屯軍失去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依靠,淪為與民屯商屯的民眾同等的社會地位,但遙想祖上當年騎著高頭大馬披堅執銳來黔的赫赫威儀,其傳統的優越心態仍揮之不去,固守著原有的習俗和文化,就如同他們跳地戲一樣,敲著同一個鼓點,跳著同一部大書,玩著同一種心態。

石頭對話

屯堡的演變

驅車從貴陽往西行進約70公里進入安順市所轄平壩縣範圍內,沿貴黃高速公路兩側可見山谷盆地間綠樹掩映著一片片銀色的石頭建築的世界。那就是屯堡人用歲月的鋼鑿打造的賴以生存的自由空間━屯堡村寨,以它無聲的語言向人們講述六百年來的風雲聚匯與坎坷歷程。依山傍水建造的一棟棟石木結構的房屋,錯落有致,連片成趣。走進村寨,那“石頭的路面石頭牆,石頭的瓦蓋石頭房,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板凳石頭缸”的石頭世界,令人讚嘆。
明王朝為了制止內患,鞏固邊陲和減輕駐防軍隊的糧餉負擔,實施屯田制後,官兵民眾,跑馬圈地,聚伍為營,聚族而居,立柵建寨,一個個屯堡村落在安順的山野林間出現。幾十萬人的軍屯軍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這樣相繼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築群體。屯堡人利用安順一帶碳酸鈣岩層的豐富資源,從簡陋的柵欄式建築,演變成封閉式建築結構。以石頭寨牆或村民房牆連體,再配上碉樓碉堡,形成了易守難攻的建築群體。

建築風格

屯堡建築的選地講究風水堪輿。靠山不近山,臨水不傍水,地勢乾燥,視野開闊,水源方便。左右有大山“關攔”,坐向以南北為宜,要符合“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山關人丁水管財”的五行學說要求。對屯堡人來說,傳統的天文地理對人生命運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被視為“萬年龍窩”的居屋,如果不講究風水龍脈,不注重相生相剋,不僅會影響自身的財源命運,還會牽連到全寨的興旺發達。這種習俗心理無疑對促進屯堡人的內聚力起到無形的作用。
安順一帶多山多樹,岩石以沉積岩為主。其石材薄厚多樣,硬度適中。屯堡人選擇石木為主要建築材料,那是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決定。他們深知,軍事鎮壓並未帶來永久的和平,環顧左右,反抗之事不絕。僅從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燒屯堡”事件就不下數十起。如此險惡的環境,選擇堅固而又阻燃的石頭來建房,不能不認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種選擇。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條主巷道和多條支巷道,將各家各戶連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結構。各支巷道只有一個口通往主巷道,構成“關門打狗”之勢。民居沿襲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點,由正房廂房、圍牆連成一門一戶的庭院。結合特定環境的需要而加以改進成全封閉式的格局,從燕窩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連結體式。在各種式樣的獨立庭院中,天井不僅是家庭活動的場地,更是防止進犯敵人縱火的措施。屯堡人的建築觀念,把防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屯堡民居強調中軸對稱、主次分明,屋面覆蓋的石板講究美學的幾何結構,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平穩和諧、包容寬納的審美觀念。其住房分配既講究實用性又充分體現內外、長幼、主賓的儒家綱常倫理,從而制約和維繫著家庭和社會的人際關係。
正房是屯堡民居中的主體建築。是敬神、祭祖、會客、起居的主要場所。分三間、五間、七間不等。其立柱有五柱落腳九個頭和七柱落腳十一個頭等,其頭、腳數均為單數。
建房立屋,是屯堡人心目中一生追求的目標和大事。講究禮數方規的屯堡人很看重破土動工、立柱上樑、蓋瓦裝修的日子。萬事俱備之後,要請風水先生來推算選出黃道吉日為動工之日。
基礎完成之後,上樑是最莊嚴最隆重的日子。這一天,主人上下忙碌,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要來朝賀。屆時,要舉行莊重的儀式,把一生的希冀寄托在美好的祝願中。祝畢,放鞭炮。幫忙的人用繩子將梁木吊拉上去安好。主人在屋頂向圍觀的人群拋撒粑粑(稱拋梁粑)和糖果,讓親友鄉鄰一齊分享甜蜜生活的快樂和吉慶日子的喜悅。生活在冰涼石頭世界的屯堡人,把追求幸福美滿希望家業興旺的生存需要,寄托在構築遮風擋雨的小屋新居上。用樸素虔誠的祈禱去感動命運之神,去實現創業發家的沉重使命。

特色裝飾

屯堡人的住房很注重裝飾,這是屯堡人延續江南遺風注重審美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標誌。通過在基石、門窗、柱枋、屋面等建築體上雕鐫,不僅美化了住居,也從圖案使用上寄寓了對生活的企望以及倫理教化的需要。
屯堡建築的裝飾,是屯堡人勤勞智慧的結晶,是古代文化精華的凝聚,是寶貴的文化遺產。當年明王朝“征南”、“填南”時,為了戍邊和穩定局勢的需要,還強制一些“四坊”、“五匠”的手藝人移民到貴州定居。“四坊”即指豆腐坊、榨油坊、粉坊等,“五匠”即指木匠、石匠、磚瓦匠等。這些手藝人來自經濟發達地區,手藝高超。特別是石、木二匠在屯堡建築上,技術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和套用。藝人工匠們以刀鑿代筆,在石、木材料上,用大與小、方與圓、曲與直、長與短、粗與細、凹與凸的對比方式,或施以玲瓏剔透的圓透雕,或施以凹凸迭起的深浮雕,或施以深淺有度的淺浮雕,或施以流暢線描的陰線雕,把生活中寓意著美好意願的石榴、荷花、牡丹、桃子、蝙蝠、鹿子、蝴蝶、魚、瓶子如意雲彩、萬字、金錢等,用象形、會意、諧音的手法,組合成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倫理故事或含蓄意向的“物謎”圖形,以滿足主人祈求家業興旺富貴長壽的願望。在一座建築的構架上,體現了實用與美觀的意象、歷史與倫理的宣教。

石頭的藝術殿堂

安順是石頭的王國,屯堡是石頭的世界,造物主賦予屯堡人奇巧與靈性,他們用生命的智慧,把大自然無私饋贈的一塊塊頑石,堆砌成溫馨的家園,建造成藝術的殿堂。
傍山而建的本寨,以山為屏,以河為障,各家各戶是自成體系的封閉式“合院”建築,卻又以曲折的小巷連成一體。戶與戶有暗門相通,家與家有高牆相連,形成布局嚴謹、主次有序、結構堅固、易於自守的格局。由於本寨是大戶人家選中的風水寶地,高宅大院較多,房屋裝飾比較講究。宅院大門有雕鑿精美的垂花門樓,住居和天井有精緻的隔扇門窗、額枋、門簪;精雕的石礎、石地墁、石水漏、石門聯;“走馬轉角樓”上是屯堡女人挑花刺繡的地方......
走進本寨,走進歷史,在恬靜古樸的小巷深處,從高大的碉樓上眼觀四方,你會深深感到這真是一幅立體的“家自為塾,戶自為堡,倘賊突犯,各執堅以御之”的歷史畫卷。

服飾

服飾是一種文化載體。各民族不同的服飾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審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積澱等。屯堡人的服飾以青、藍色為主,不能不認為是他們對祖上來自長江一帶的眷眷依戀之情的敘說。
增加更多圖片介紹,更明了清晰。增加更多圖片介紹,更明了清晰。
人們把安順一帶的屯堡村落,比喻為“綠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島”。說其“孤”,是指其特殊:極富音律的語言,江南風韻的石頭建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活化石”式的民間戲劇,等等。其中,那透現著明代遺風的服飾,給初到屯堡的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人們把安順一帶的屯堡村落,比喻為“綠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島”。說其“孤”,是指其特殊:極富音律的語言,江南風韻的石頭建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活化石”式的民間戲劇,等等。其中,那透現著明代遺風的服飾,給初到屯堡的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屯堡男人的服飾以短對襟和長衫大襟為主。對襟短衣從中系扣,俗稱“三個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兩個下擺各有一個口袋而得名。對襟短衣一般用青、藍、白布加工而成,釘5顆或7顆布疙瘩紐扣。穿長衫時,頭包青布頭帕或毛線頭帕,腰系青布腰帶。所穿的褲子褲腰和褲腳十分寬大,若把兩隻褲腳和褲腰紮上,可裝百餘斤糧食,既涼爽又實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著短衣;冬天著長衫,穿布幫皮底釘子鞋。這種長統的釘子鞋形同戰靴,俗稱“戰要鞋”。這種“戰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綿綿的貴州山區不可缺少的實用物。穿上這種戰靴,屯堡男人顯得威武雄壯,精神抖擻。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戰要皮鞋穿腳上,行走如風穩噹噹;走南闖北腳有勁,妖魔鬼怪也避讓。”
外出趕場經商,屯堡男人總喜歡隨身帶著用麥草編織的草帽。這種草帽是女人選用白色的麥草,一根一根地銜接起來,編成長辮後再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製而成。精巧的麥草帽是女人心靈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愛戀的寄託。因此,麥草帽不僅是防雨防曬的用具,更是愛的信物。
屯堡老者頭戴氈窩帽或包青布頭帕,身穿長衫,不系腰帶,腳穿布鞋,手提長長的竹子煙桿。有的小肚子上吊著牛皮縫製的“包肚”裝錢幣。氈窩帽如同江南水鄉男人所戴的氈帽,一般用毛線或羊絨製品加工而成。老者們一旦戴上一頂氈窩帽一輩子不會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頭上,因此,這種氈窩帽始終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一層油漆。
一根精緻的煙桿是老者們的寵物。提著長長的煙桿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氣的顯示。長約5尺的煙桿選用竹節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節越多越密為最好。用麻線或銅線編成網包裹竹根成為菸斗,用桐油經常塗拭煙桿,使長長的煙桿黑紅油亮,非常誘人。煙桿上要吊金屬鏈綴著的古錢幣或核桃雕製品等飾物,既有裝飾作用也方便把煙桿掛在屋牆上或手提行走。
屯堡人服飾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婦女的衣著和裝扮上。屯堡婦女始終保持大袖長袍尖頭鞋等明代遺風,《安順府志·民風》記:“屯軍堡子,皆奉洪武調北征南。婦人以銀索綰髮髻,分三綹,長簪大環,皆鳳陽漢裝也。”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婦女的服飾,儘管年輕姑娘追求時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樸風采,但一旦結婚後,周圍環境使然,仍恢復傳統服裝的樣式。身著或青色或藍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綠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長袍,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長發挽髻套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上銀質和玉石髮簪,腕戴銀手鐲,耳吊銀質玉石耳墜,腳穿尖頭平底繡花布鞋,額扎白布帶(老年人多為黑色)。如今,在裝束上增添了一塊方頭巾和彩帶黑色圍腰。
封建禮教的陰霾籠罩中國大地的時候,女人以“三寸金蓮”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腳”使多少女子飽嘗痛苦而流幹了眼淚。而屯堡人卻大反禮俗,不以腳小三寸為美,任其自然,悠哉樂哉。雖然被認為有悖時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稱為“大腳”,但在那戰事不斷,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卻為她們從事繁重的家務勞動和農田勞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說起“大腳”,在屯堡人中還流傳一個有趣的傳說。明洪武年間,國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節,皇城大放花燈,熱鬧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皇后被民間的歡樂氣氛所吸引,帶著幾個宮女、太監悄悄出宮去觀賞花燈。一路上燈火輝煌,氣象萬千,把個皇后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經意間忘乎所以露出一雙大腳被人看見,驚呼起來,惹得遊人圍堵觀看。馬皇后尷尬之餘,掃興地回到皇宮向朱元璋大發脾氣。朱元璋笑而不語,事後叫人做了一雙仿“尖尖腳”的粽子樣大腳鞋給馬皇后。馬皇后穿上後,長裙籠住大腳,卻露出一雙翹翹的尖角。自此,皇后娘娘穿的“尖頭繡花鞋”,屯堡人仿效著一代一代延續至今。這個傳說雖有一點牽強附會,但聯想到屯堡婦女那不忘祖規保留著的服飾頭飾,可看到屯堡人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是何等深沉。
屯堡姑娘不僅繡鞋花,還要繡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種衣物圖案。這些衣物圖案多為花卉、魚鳥之類的大自然生靈,她們把這些生靈繡得栩栩如生同時又別具情趣。姑娘們一生繡出百餘件花品,到出嫁“報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鄉親們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藝,數量多、質量好的繡製品自然會受到眾口稱讚。那對姑娘們來說是最好的評價。因為這些繡製品傾注著姑娘們的心血,寄託著她們美好的嚮往。就如她們心靈的歌聲:“熬更守夜繡枕頭,繡出鴛鴦戲水圖。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雲裡頭。”
年齡較大的屯堡婦女被稱作“太婆”,服飾較為樸實,並多以青色為基調。其頭飾較為簡單,把頭髮梳在腦後挽成髮髻,罩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簡單的管簪,並包上一塊青紗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長衣服的衣領袖襟繡簡單花邊,系青布腰帶和圍腰布,腳穿尖頭繡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腳布(綁腿)以禦寒。這些太婆們外出趕廟會、走親戚時,肩上掛著黃布挎包,腰帶上插一塊摺疊成方形的手巾,撐著紅色的油紙雨傘,三三兩兩邀約成行。聚在一起時喜歡念佛或拉家常。她們用低沉的聲音唱念佛經,吟出人生的艱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綠秋黃一世了;掛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見草。佛也,拿摩摸彌陀!”
屯堡服飾是屯堡風情中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婦女的大袖長袍尖頭鞋和別具一格的“鳳陽頭”,與南京博物館所藏明代服飾與髮式相似,它述說著屯堡人祖先揮戈南征的古老故事。從那一件件繡品,我們看到了江南刺繡細膩、舒展、流暢的風格和線條跳躍、構圖緊

語言

屯堡人的語言遵循“離鄉不離腔”的祖訓,保持著明代江南口音,接近今天的老南京話。

屯堡文化

安順漢族屯堡人,以其勤勞和聰明能幹,在貴州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屯堡文化”,為古代漢民族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圖像。
在貴州腹地,以安順為軸射中心,包括普定、平壩、鎮寧、紫雲、清鎮、長順、晴隆等方圓幾百平方公里內,生活著在語調、習俗、服飾、信仰、建築等方面,有別於當地少數民族和其他漢民族的漢人(自稱老漢人)。這些漢人所居住的村寨多以帶軍事性質的屯、堡、官、關、哨、卡、衛、所等命名,其中屯、堡最多,“以其居住地名之屯堡人”(《安平縣誌·民生志》)。“屯軍堡人,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軍之裔嗣也”(《安順府志·風俗志》)。
幾百年前,屯堡人從遙遠的北方,遷徙雲南高原,因征戰有功,劃封黔中最富饒之地生活。但從入黔之日起,回歸故里,落葉歸根,客居他鄉思鄉的情結,從祖輩一代一代傳下來。當這種希冀,被時間的流逝沖刷得無影無蹤時,一種渴望保留傳統文化的心態,就成為屯堡人強大的內聚力,頑強地表現於生活的各個層面,形成了獨特的“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在海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當數“安順地戲”,僅安順就有一百多堂。地戲多次在國內外展覽和演出影響深遠。地戲的傳承路線基本上是沿著南征軍的行軍路線及屯田駐軍分布的,呈明顯的帶狀構架,其中心在安順,並一直延伸到雲南澂江縣。澂江縣陽宗鄉小屯一帶的《關索戲》,與貴州地戲具有相似的特徵,是屬於軍儺系列的一種儺戲。地戲是由南征軍帶入並在屯堡中發展和完善的,這反映在內容上,征戰是地戲唯一的主題;在表演上武打是地戲的特徵;英雄崇拜貫穿於地戲演出的始終。
屯堡人主要信奉壇神。祭祀活動,以跳神(地戲)為主的,多為“調北征南”屯軍後裔。跳神一年兩次,正月初一到十五,要戴著臉子(面具)跳神、演地戲。新正聚戲是屯堡人交流、認同的一種情結,具有強烈的內聚力。“調北填南”民屯後裔,春節期間要舉行“跳花”活動,“跳花”時手執彩燈和畫像,走村串寨,以圖吉利,“跳神”與“跳花”,互相穿插,香菸繚繞,笙鼓齊鳴,十分熱鬧。這是屯堡人“離鄉不離腔“的民俗心理形成的幾百年古樸而固執的民風,正是這種民風,使軍儺地戲歷久不衰。民族遷徙與屯堡文化、民族遷徙與儺文化是兩個深層次的文化史課題,有待深入發掘與研究。

老漢人

屯堡人的婚姻講究明媒正娶的複雜程式。過去,“血脈崇拜”理念的根深蒂固,生存環境的特定需要,在聯姻上多為老親,講究門當戶對和姑姨表開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決定的婚姻需要嚴格地循規蹈矩來操辦。
屯堡人的婚嫁,正如司儀先生所唱的“周公制禮”,是傳統漢文化的延續。如今的男女談婚論嫁,已逐步走向了自由,跳出了“父母包辦”的制約。但請媒通婚還在繼續,操辦婚事大多仍由父母。有一些陳規陋習如“回車馬”、“走破路”等已不再時興。“上轎”雖還在例行,只不過隨時代發展,花轎換成了汽車。
對神靈崇拜祖先崇拜潛意識濃烈的屯堡人來說,認為人死以後靈魂是存在的。在家庭發生大小變故時,他們求神靈也會求祖先。因此在辦喪事時,哪怕在經濟上多花費一點,也要辦得隆重認真。既告慰死者在天之靈,也求得生者心裡的安寧。
屯堡人的節日都以敬奉神靈和祭供祖宗為主要內容。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的緣由,加上傳說的民俗節慶,使屯堡村寨一年四季各種活動不斷。
春節是屯堡人最為隆重的節日。臘月間就要用數十斤糯米和秈米打成米麵,蒸熟後打成糕粑,晾乾變硬後泡在水裡可食用幾個月。還要殺年豬熏臘肉,用豬血和豆腐做成“血豆腐”,熏制香腸等等。除夕夜,先要在神龕前擺上豬頭、雄雞及酒菜,並點燃香燭供奉,主人還要請祖先及親戚的亡靈和各路神仙、各處菩薩、孤魂野鬼來享用,希望得到神靈祖先的保佑而一家人順順氣氣發財發富。供奉後,全家人要在神龕前磕頭後才能吃飯,還要在門、窗、牛圈等處貼上紅紙寫的對聯,大門上貼“秦軍”、“胡帥”等鬥神。
除夕要“守歲”到天亮,燈火長明,全家歡聚,直到黎明。因此俗話說:“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大睡。”
年初一不能動菜刀之類工具,不能向外倒水,不能掃地,據傳掃地和倒水就意味著會把一年的錢財掃出去和潑出去。大年初一還不能串門,只能在外面遊玩。一年到頭,大年初一這天是忌諱最多的一天。
年初二外出叫“出行”,回家時要撿上幾根木柴回來,以實現“初二出行,抱財歸家”的求富心理。有的人家還要找一個有小圓洞的石頭,用繩子拴好牽回來以示“拉了一頭肥豬回家”。
年初二,開始進行各種“拜年”儀式。拜年形式多樣,村中小孩子可以挨家挨戶地去拜年。孩子們身掛小口袋,走進大門對主人家大喊一聲:“給您拜年,恭喜你家發財!”主人家就拿些葵花、核桃或硬幣給孩子們。於是,年初二這天,就會看到滿街的孩子這家進那家出,歡天喜地地跳動,村中熱鬧非凡。年輕媳婦要到井裡挑“銀水”,象徵著一年財富不斷。
給岳父母拜年,是不能少的例規,特別是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婦。否則,老泰山發了話,小兩口就有陪不完的“罪”了。不忘祖先尊敬長輩,給逝去的父母拜年是屯堡人的心理定規。初二子女帶上香蠟紙燭及酒菜到父母墳前祭供,以盡孝道。
年初二也是屯堡人互相大拜年的日子。人們在街頭巷尾見面也互相拱手行禮並互相招呼:“給您拜年!”就是平時有些糾葛和隔閡的人,這一招呼也就把積怨化解了。
從年初三開始,屯堡村寨就要開始跳地戲、玩花燈等類活動。於是,白天村中鑼鼓喧天,殺聲陣陣,村民從征戰故事的拚鬥中獲得心靈的振奮,從劇里人物的神靈護佑中得到心愿的滿足;晚上,玩花燈時歌聲陣陣,笑聲不斷。那些由男人穿上婦女服裝扮的女角故作妖嬈,扭作態,引起人們陣陣鬨笑以得一樂。
迎接一年新春的到來,把美好的希望寄託於新年開始,使農曆正月成了屯堡人最熱鬧隆重的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各種活動最多,除跳神、玩燈、迎春等搞得熱熱鬧鬧,太婆和婦女們更是忙裡忙外,初五要敬五穀大神,初九是玉皇大帝誕辰要進廟燒“千張”,十五要過“元宵節”等。十五元宵節一過,“火燒門前紙,大的做生意,小的扒狗屎”,或事農或事商或事其它行業的就各務其業了。
清明節,屯堡人家都要按姓氏結夥上大墳。數百人甚至上千人聚集在墳前飽餐一頓之後,各家還要上小墳,到自家祖墳前掛墳飄,擺上酒飯祭供一番。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屯堡人要用糯米做成粽粑來祭供祖先,然後全家吃粽子。門頂要插上艾、菖蒲,屋內灑雄黃。
大街盡頭是一高築的戲台,披紅掛綠,裝飾一新。
清晨六時許,汪公廟內芒鑼聲起,兩鑼手沿街敲響,告示村民汪公將出巡。是時,將宰好的大肥豬佩戴紅花,用腰鼓隊敲打著送到汪公廟舉行公祭。公祭由推選出來的德高望重的村老組成的司禮班主持。這些村老三天前就要沐浴素齋,典祭當天要整冠更衣。在香燭紙錢的煙霧繚繞中,司禮班頌唱汪公的德政功績。公祭畢,於莊嚴肅穆中恭請汪公入輿。此時,廟外戲台前,各腰鼓隊、秧歌隊、龍獅隊、花燈隊、地戲隊、彩車隊陸續進入場子。
中午時分,汪公在眾首翹望中出巡了。其時,大街小巷,陽台屋頂,村邊地頭,人頭攢動,人流似潮。鐵炮聲聲,地動山搖,鑼鼓鏗鏘,人聲沸騰,鞭炮脆響,煙霧瀰漫。出巡的汪公端坐轎中,由龍鳳彩旗導引,儀仗隊高舉肅靜迴避牌、斧鉞、大刀、日月、獅印、葵扇、羅傘及寫著越國公爵、徽州府主、忠烈汪王、八九相公的牌子各一塊。儀仗後,是由公推的22位村老,4人抬轎,18人手持紅紙包紮的炷香前後左右保護汪公。隨後是彩船隊、腰鼓隊、秧歌隊、花燈隊、地戲隊、彩車隊邊舞邊走。每當汪公走到一戶農家門前,隨著一聲“高升!”轎子停下。主人家燃點鞭炮禮迎,燒起紙燭,虔誠祈禱。這家鞭炮剛停下,下一家響聲又起。汪公的轎輿在極緩慢地挪動中不斷地“高升”停歇。以致從寨中心到汪公巡遊歇腳的“神台”,相距不到500米卻要走上兩三個鐘頭。

地戲

地戲又稱“跳神”,是盛行於屯堡區域的一種民間戲曲。以其粗獷、奔放的藝術個性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很受屯堡人的歡迎。一個地戲隊跳一部書稱為一堂,據粗略統計,全省約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順西秀區為中心,包括臨近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清鎮、長順、廣順、貴陽等地的村寨中。安順市所屬的各區、縣有300堂,僅西秀區就有192堂。因為它活動在農村,又是以平地為戲台圍場演出,屬於農民稱謂的“吹地灰”之屬,故稱之為“地戲”。
地戲見諸於史料記載,最早應是明嘉靖年間的《徽州府志》記歙州一帶迎汪公時“設俳優、狄、胡舞、假面之戲”。這裡的“假面之戲”與安順一帶農村抬汪公時地戲隊參與活動應是一脈相承。
地戲的產生與延續離不開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戲,而地戲又增強了屯堡人的依託感和內聚力。屯堡人定居黔土後,雖說有黔中地平土肥的天然優勢,有明王朝對屯田戍邊的優惠條件,但“草創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正因如此,來自江南的屯堡人將源於江南農村的“儺舞”和“嗔拳”假面戲,借黔中相對封閉的態勢,借屯堡人懷鄉戀土的心理情愫,以及演武增威、神靈護佑的需要,在安順這一塊古夜郎的領地紮下了根,年復一年傳承至今。
地戲以村寨為演出單位。一般是一個村寨演一堂戲,跳一部書。少數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場屯、西屯、九溪等有兩堂乃至三堂戲。演員都是地道的農民。從他們的家譜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時的馬上將軍。他們都曾經為明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如今他們只能用地戲表演的征戰場面來緬懷祖先的戰績了。一堂戲的演員20餘人,由戲頭或稱“神頭”負責全部書的排演和指導。
地戲演出地點不在戲台。或村中空壩,或平整田土,就地圍場而演。演出時間一般為兩個節令。一是稻穀揚花時節。以農事為主的屯堡人為了祈求一年的辛勞能獲得好收成,也為了緬懷祭祀祖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期間開箱跳“米花神”,時間約3—7天。另一個演出時間是一年一度的春節。為了歡慶一年的辛勞所獲得的豐收,為了祈禱求得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家家康樂,在新春到來之際,地戲班就“鳴鑼擊鼓,以唱神歌”。全村男女老少在寒風中看得如醉如痴喜笑顏開。春節期間演出,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為了增進村寨間的友誼或藝術上的交流,有的村寨會互請地戲隊去演出。
地戲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無樂器伴奏的說唱,不分行當,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說邊唱邊交待劇情。其舞,實則為“打”,是表現戰鬥場面的對打格鬥。地戲演員從古代戰爭的騎馬步戰的廝打格殺中,借鑑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又加之是農民的藝術,與農村生活緊密相連,在套路的叫法上極富有農家生活情趣。有的村寨還使用鐵質的真刀真槍搏殺,勇猛逼真,鏗鏘之聲不絕於耳,看得令人心驚膽戰。對打中,還吸收當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燈中的“四方步”,在“轉”和“旋”中戰裙飄舞,使慘烈的場面透著剛勁的美。伴唱者手執彩帕紙扇,邊伴唱邊手舞足蹈,動作雖簡單,卻使格殺掛上了一條美的彩帶。
由於地戲演出的場地有限,且農民的經濟實力不足,而搬演的故事又是千軍萬馬征戰的“大書”,以至在演出的時空轉換和表演手法上,多使用虛擬、寫意、象徵來表現實情實景。一個“二龍吐珠”送出兩隊人馬就代表了兩軍對壘的千軍萬馬;一個“龍出海”或“龍擺尾”繞場一周,就象徵著人馬行程了百里千里;一條板凳可以是雄兵據守的高關;一張桌子可以是巍峨的大山;一棵小樹可以是繁茂的樹林;一塊白布可以是滔滔的大河。《薛丁山征西》中蘇錦蓮與陳金定交戰後,蘇把面具摘下放在地上退出場,觀眾明白蘇錦蓮已被陳金定殺死;《三國》長坂坡趙雲阿斗一段戲中,演員將一雙鞋脫下,放在用兩對鐧拼擺成的一個“井”字旁後退下,觀眾就明白糜夫人不願拖累趙雲已跳井自殺。地戲表演中的虛擬性寫意性,讓人不能不佩服農民藝術家的聰明才智。難怪在1992年安順召開的國際軍儺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看了地戲表演後,來自北京的一位研究京劇藝術的專家感慨說:“徽班進京兩百年,而地戲存在已幾百年,我從地戲身上看到了京劇的影子。”
一個地戲劇本就是一部書,就是講唱一個完整的征戰故事。不分場次,不分生旦淨末醜的行當,由劇中人物邊演邊打講唱完畢。由於它表現的內容是征南而來的屯兵熟悉的軍旅生活,所表現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封神將軍等,故而幾百年來在屯堡村寨中傳承至今。
地戲劇本的內容比較單一。可以說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贊詩篇。既沒有談情說愛的才子佳人戲,也沒有抒臆心懷的清官公案戲;既沒有悱惻悲切的《竇娥冤》之類,也沒有妙趣橫生的《風箏誤》之屬。它只有與屯堡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反映軍旅生活的金戈鐵馬征戰戲,只有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戲。在30來部劇目中,所反映的內容都是明清時代膾炙人口的演義說部,都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一舉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將書。如《三國演義》、《說唐》、《楊家將》、《岳傳》等,卻沒有同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說妖道怪的《西遊記》和抗暴安良的《水滸傳》。
頭戴面具是地戲演出的重要特徵。關於面具的發展,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儺文化發展軌跡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光點。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掩容增威的威懾功能,溝通了人神之間的距離,在崇尚圖騰畏懼大自然風雨雷電不可知的摧毀力的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他們對生的希冀和對死的恐懼的膜拜物。
地戲面具俗稱“臉子”。是用丁木和楊木刻制而成。用此兩種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質細疤結少,便於用刀。隨著人口激增山林減少,且獨具特色飽熏民俗特徵的面具隨旅遊發展而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品,大量用材的需要,工匠們更青睞易生易長的白楊。
一堂地戲面具的多少視劇中人物而定。少則幾十面,多則上百面。演出內容的單一化──只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類主要以“將”為主。粗分可為“正將”和“反將”(或稱“番將”)。由於地戲是漢文化的一部分,在漢民族正統思想的支配下,總以漢人當政一方為正方,稱“正將”;以番邦為反方,稱“反將”。
面具的用色比較講究人物的性格特徵。按雕刻藝人的話說“要跟書走”,書中對人物的描述是什麼性格,就要用藝人們心目中性格化的顏色來表示。以單色論,一般紅色代表忠勇(如薛仁貴),黑色代表剛烈(如張飛),藍色代表果敢(如單雄信),綠色代表穩沉(如尉遲寶林),白色代表英武(如馬超)。另外,書中對人物臉相的描述是什麼顏色,或者內涵情節因素,用色上也必須“跟書走”。如臉若重棗的關羽用紅色,性如烈火的黑炭頭尉遲恭用黑色,臉似金妝的余化是金色,因與尉遲恭爭當征東元帥舉石獅累得吐血而病倒的秦叔寶,自然就要用黃色代表了。若單色加上對稱的花紋,那就是反將了。
地戲,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戲劇,在其戲劇本體中就包含著諸多的祭祀因子。當劇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暈後,崇尚多神信奉的屯堡人在把地戲看作娛人娛己的藝術樣式時,更把劇中人物賦予神性而視為自身命運的主宰者。稼禾的豐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興旺等既靠科學技術,也依賴神靈的保佑。如此,祈福納吉的祭祀儀式就自然構成地戲演出中的一部分了。
綜觀地戲藝術,從內容到形式,也有一些很耐人尋味的地方。就劇目看,都是演唱中國歷代王朝興衰、英雄建業的征戰故事。何以在中國戲劇已進入鼎盛時期,題材範圍已大大擴展,地戲卻固守如此?元代忽必烈蒙古鐵騎馳騁中亞震撼歐洲,此偉業可謂驚天動地,此爭戰可謂悲壯慘烈,而熱衷戰爭題材的屯堡人卻何以對此視而不見呢?
作為把地戲帶來貴州的征南將士,大部分都是耕作農民和城市平民,軍旅生活的職業特性,文化水平的局限,理所當然地使他們對反映自身生活而易於接受的眾多軍事題材情有獨鐘。那一個個出身士卒而經過奮鬥終成軍中主帥大將的英雄是他們追求的偶像,那一位位赤膽忠心義貫長虹的忠臣是他們膜拜的聖傑。如此,這一個個英雄人物所構成的英雄故事自然而然地成了屯堡人鐘愛的地戲首選的劇目了。詹家屯《三國》神頭曾建章就說:“老輩人講,我們曾詹兩姓跳《三國》已有十六代了,主要讓兒孫不忘記祖先的光榮,不忘掉武藝以防禍亂。”可見,征南入黔的屯堡人需要用演武增威的故事來緬懷祖先激勵後輩,需要英烈忠勇的英雄義氣來宣教增強內部的凝聚力;對於泛神論的屯堡人來說,劇中人物的神靈光環,始終吸引著他們。當年鐵馬金戈的威風已隨歷史的煙雲散淡在山野田間,而四顧環境的險惡,不得不頂禮於這些英雄神將,以便獲得自我心理平衡。也正是這種強烈而執著的宗教意識,把初具戲劇模式的地戲凝固起來,年復一年“以唱神歌”。
也正是基於神靈崇拜的思維走向,漢民族正統思想的延續,作為推翻元朝統治的明王朝軍隊,作為鎮壓元朝殘餘勢力而南征入黔落土的屯堡人,是絕不會為敵對者去樹碑立傳歌功頌德的,異族的英雄是不能進入神靈的行列的。元人如此,清人也如此。地戲劇本里,狹隘的民族排他主義,只能是正方(漢文化一方)打敗反方(番文化一方)。漢文化中的英雄是至高無上的。
地戲是屯堡人的一本大書,是最能反映屯堡人的行為方式、思維傾向的一項民間藝術。正因為它在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戲劇學等方面富含的文化因子,作為一種民間文化,詹家屯、蔡官屯、九溪、麒麟屯的地戲隊到法國、西班牙、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和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