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舞蹈

苗族舞蹈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區擁有和傳承著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體現著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苗族舞蹈
  • 外文名稱:Miao Zu Wu Dao
  • 地理位置:貴州、湖南、海南、山東、湖北等
  • 民族屬性:苗族
  • 文化傳承:紀念苗族節日
  • 歷史淵源:蚩尤上古時代
簡介,分布地區,文化背景,舞蹈種類,蘆笙舞,鼓舞,跳月“找哥哥”,

簡介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的丹寨、台江、黃平、雷山、凱里、谷隆、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節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等跳法。苗族一級演員金歐領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攝成舞蹈藝術影片《彩蝶紛飛》,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民眾喜愛。
苗族舞《阿米朵》苗族舞《阿米朵》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僉載》上就有“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閭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的記載,由此可見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
苗族歌舞-蘆笙舞&amp苗族歌舞-蘆笙舞&amp

分布地區

苗族的“鼓舞”主要種類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
苗族舞《走苗山》苗族舞《走苗山》
黔東南的苗族“木鼓舞”,是過去每13年才舉行一次的“吃牯髒”大型祭祀活動時的“鼓舞”形式。節日時,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如醉如痴。
“花鼓舞”是湖南省鳳凰、保靖、花垣等縣苗族人民歡度農曆“六月六”“八月八”“趕夏”“趕秋”等傳統節日時,必有的自娛性舞蹈。屆時,在舉行盛會的廣場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負責敲擊的大鼓。由兩人持雙槌敲擊鼓皮,一人持單鼓槌敲擊鼓梆,參加集體作舞的人們,沒有人數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擊鼓者用本民族語言歌頌發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為對祖先的祭奠。然後,眾人便在鼓點的伴奏下圍鼓成圈翩躚起舞。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來於各類生活動作的模擬,其中還加入一些武術成分,使舞蹈動作柔美而剛勁。《花鼓舞》的特點,是兩位擊鼓者在旋轉、翻身或跳躍下表演多種對稱性舞姿的同時,還能敲奏出和諧而統一的鼓樂。
苗族民間舞蹈《猴兒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擬猴子各種習性與擊鼓姿態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時,由一名鼓手在鼓後擊鼓作樂,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裝、畫猴臉譜的舞者。舞蹈動作多為模擬猴子啃吃苞谷、盪鞦韆、看鼓、試鼓、驚鼓、相互嬉戲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擊鼓,也可以槌擊鼓。整個“鼓舞”不但風趣、熱烈、技藝性極強,而且具有一定的戲劇情節。苗族民間自娛性的《踩鼓舞》,是年節、喜慶集會,尤其是農曆三月“姊妹節”時,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時,先由一名少女邊歌邊走入場內,然後繼續歌唱並擊鼓伴之。歌詞內容基本為召喚,如姊妹們不要錯過時機,快來作舞等。隨後,眾多盛裝的苗族姐妹便聚攏在鼓架周圍,面對皮鼓踏節而舞。在舞蹈進入高潮時,外圍的男女老幼觀眾也可進入舞場,組成若干層同心圓圈共同作舞。舞蹈動作自由、歡快,時有兩腿顫抖而帶動全身的特點。
苗族舞苗族舞
流行於黔東南的《反排木鼓舞》,現已成為苗族節日慶典以及出訪他國的代表性舞蹈,被鄰國友人譽之為“東方迪斯科”。
新中國成立後,在苗族諸多種自娛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礎上,人們又創造出了由四人同時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這種“鼓舞”流傳在湘西的鳳凰縣和貴州省松桃縣苗族聚居的地方。該舞男女均可參加,四人分別站在鼓面前,雙手持槌擊鼓。在統一的節奏下邊擊鼓邊表演規定套路。每一套路動作完成後,大家按順時針方向換到下一鼓面位置,再進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娛樂性。
苗族演奏蘆笙、以蘆笙伴舞的歷史,自宋代已有記載。清代刻本《廣輿勝覽》中的舞蹈形象與“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是對所謂《銅鈴舞》的記載。
曾生活於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因而今日苗族婦女的頭飾銀冠與彩條長裙,仍充滿著錦雞羽毛的斑斕色彩和飛鳥圖案。至今貴州省黔南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於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雲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餘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雲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係。
在苗族的自娛性舞蹈中,還有頭戴銀冠、身著彩條長裙模仿錦雞動態的《錦雞舞》;頭戴羽冠、模仿雉雞相鬥、跳躍、嬉戲,含有雜技技巧的男子雙人《蘆笙舞》和源於婦女刺繡、搓麻等家務勞動的《板凳舞》等。
中國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除以上介紹者外,貴州省“花溪苗”的《蘆笙舞》、“紅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樹舞》、流傳在丹寨縣的《古瓢舞》、雲南省苗族的《蘆笙舞》、廣西壯族自治區苗族的《芒哥舞》,以及《鬥牛》、《牽羊》、《花棍舞》等,種類之多不勝枚舉。

文化背景

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會唱歌,人人會跳舞,幾千年來,歌舞伴隨著苗族的歷史,生動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樸、粗獷的風格,最能表達他們真摯、純樸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間藝術的真、善、美。
早在北宋年間,苗族的歌舞已經名聞遐邇,在京城引起轟動。《宋史·南蠻曲南蠻傳》載:“一人吹瓢笙,如蚊蚋聲,數十人聯袂宛轉而舞,以足頓地為節。”事實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從它那原始、古樸的風貌即可看出,許多舞蹈都與喪葬祭祀、戀愛婚姻和生產、生活有關,只不過因遠古沒有記載,自明代起才見諸史籍。
苗族文化有著無窮的魅力。種類繁多的舞蹈充分展現了苗族的歷史、舞蹈和音樂,將這塊土地上的文化弘揚出來。苗族的文化、苗族的精神是令人驕傲的,儘管他們從黃河岸邊東海之濱一路走來,歷盡艱辛,可他們仍保持著樂觀向上、豁達勇敢的精神,正如舞蹈詩中所表現的,山高水長擋不住他們看大海的眼光,抑制不住他們豪情滿懷擁抱太陽的凌雲壯志。富有詩化的舞台創意和靈感完全來源於苗族人民的現實生活。舞蹈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現代舞蹈表現元素的多樣化,也體現出了苗族舞蹈的繼承與發展之路。

舞蹈種類

蘆笙舞

——(苗語稱“究給”)是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傳廣泛,普及各苗族地區。
苗族舞蹈
自娛性蘆笙——最為普及,因對舞者年齡、性別不限、故參加人數甚眾,通常在草坪、河壩或山坡空地上活動。常見的活動形式有二種,一種是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樂曲的節奏、輕輕地擺動著身體繞圈而舞。還有一種是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舞,眾人(多為女性)尾隨其後圍圈而舞。動作隨領舞者吹奏的曲調而變化。自娛性蘆笙舞,從動作特點上看,又可分為“踩”和“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並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跳”是由動力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以及抬腳踹動,上身隨之自然地擺動為特色。前一種嫻雅、端莊,後一種柔和、瀟灑。
1、習俗性蘆笙舞
——第一種是每年過“花山節”時跳,這是男女青年聯歡和選擇配偶的佳期,這天所跳的蘆笙舞,古時就稱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風清之夜進行。有這類習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設有“跳月”的月亮場或“跳花”的花場。這類蘆笙舞尤以黔東南地區盛行的“討花帶” 和黔中地區盛行的“牽羊”較有代表性
第二種:在廣西融水一帶。舞時手挽手、身體前傾、順圈往前跳,動作比較簡單。參加舞蹈的人數常見為十二人,隊形呈三人一橫排、四人一豎排的長方陣。
2、表演性蘆笙舞
——一般都在節日或集會中以競技或獻技的方式進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蘆笙隊為單位進行集體比賽,如黔東南的從江縣、傍洞一帶,每逢年節,鄰近各村寨以百十人為隊同時吹跳比賽,參加比賽的蘆笙隊以能吹奏樂曲的多寡、聲音是否優美、諧和以及動作和步法是否豐富、舞蹈的時間是否持久定優勝。有的地方則以個人競技的方式進行。這種競技一般都不設規定動作,每個蘆笙手都有施展個人技藝的機會。這類蘆笙舞的動作以矮步、蹲踢、旋轉、騰躍等為多。競技者有的以動作的節奏多變,迅疾激烈見長;有的則以能完成較多的高難度動作取勝。表演性蘆笙舞內容十分豐富。盛行於黔西地區的有“巧喝酒”、“蚯蚓滾沙”、“滾山珠” 和“蘆笙拳”;盛行於桂西山區的有“過門坎”、“猴子上樹”和“滾地龍”;盛行於黔東南地區的有“牛打架”、“鬥雞”等多種。前兩地區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難技巧博取觀眾的喝彩;後一地區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出生活的諧趣引人入勝。
“蚯蚓滾沙”、“滾地龍”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頭頂地為軸心,隨後挺起,邊吹奏蘆笙邊 翻身舞動。?
“巧喝酒”是在長凳上置一盛滿米酒的杯子,然後,舞者圍著長凳邊吹、邊舞、邊下腰喝酒。?
“滾山珠”是邊吹奏著蘆笙邊作向前和向後翻滾或倒立、疊羅漢等動作。?
“蘆笙拳”的形式獨具一格,這種舞蹈以舞蘆笙者為伴奏和指揮,其餘男、女舞者在其指揮下時而互相穿插時而揮拳對打。有時也插入花棍的對擊。?
3、祭祀性蘆笙舞
——通常是在木鼓、銅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蘆笙長達三尺至丈余。過去,這類蘆笙舞只在“吃牯髒”(殺牛祭祖)時才跳。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表現出對祖靈的尊敬和懷念,動作穩重、遲緩。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苗族已很少舉行這種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動了。因此,這類舞蹈現已不見了。
4、禮儀性蘆笙舞
——也因其活動時的內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動形式和特點。凡屬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慶活動,則以動作跳躍、輕快,氣氛熱烈歡騰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賀。在喪葬的儀式上,蘆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對死者家屬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這樣的場合,除在入棺儀式上有跨過棺木的跳躍動作外,其餘動作均沉穩而有節制。

鼓舞

——是一邊擊鼓邊舞的苗族民間舞蹈。鼓為木製,以牛革蒙於兩端,置於架上敲擊。 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
苗族舞蹈
1、花鼓舞
——通常活動於春節及“六月六”“八月八”“趕秋”“趕夏”等民族傳統節日。它的活動形式是由兩人各持兩根尺許長的鼓槌、分別站在鼓的兩面同時擊鼓,另有一人持單棒居中擊鼓腰作伴奏。兩者節奏要求統一,動作講究對稱。圍繞著他們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從“花鼓舞”派生出來的鼓舞有“雙人鼓舞”(男、女均可),特點是擊鼓時兩人可各打一邊 或同時敲擊一邊,也可一人擊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襯。動作可隨機應變,但十分講究對比、協調。
2、團圓鼓舞
——是種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舞時由一鼓手在場子中央擊鼓伴奏,參加舞蹈的人則圍繞著他,踏著節奏明快、時輕時重的鼓點,晃手擺腰地繞圈而舞。每跳完一段後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進行輪迴不斷,直至興盡方休。歌詞多反映勞動生活和男女愛情的內容。舞蹈基本動作有“大擺”“小擺”“細擺”三種。晃手擺腰是“團圓鼓舞”獨有的韻律和風格。?
3、跳年鼓舞
——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銅鑼外,其活動形式及動作風格特點與“團圓鼓舞”大致相同。?
4、單人鼓舞
——是湘西苗族普遍喜愛的表演性舞蹈。常在歡慶豐收及其它傳統節日裡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的兩種。男子雙手持鼓棒擊鼓或雙手握拳擊鼓,舞蹈動作豐富,有模擬動物形態的動作和武術等多種,動作粗獷有力;女子則是在伴奏者敲擊鼓邊或銅鑼的音響聲中,雙手各持鼓棒一根、邊敲擊著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邊舞蹈的。舞蹈動作多 是表現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有挖土、插秧、紡紗、織布和照鏡、梳妝等,其風格特點除個別地方能見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較文雅、端莊。
5、猴兒鼓舞
是種技巧性較強的男子表演性舞蹈。它的近代從“單人鼓舞”和“雙人鼓舞”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歷史不過幾十年,由於從事這種表演活動的人都必須是訓練有素的, 故至今苗族民間仍不甚普遍。在表演時,舞者的擊鼓方法也有用槌擊的和以拳擊的兩種。舞蹈的內容主要是表現猴兒進廟偷吃供果時無意中敲響了更鼓後驚慌和對鼓嬉戲的情景。動作有“倒上樹”“偷桃”“抓癢”“滾球”“戲鼓”等,十分滑稽、風趣,富有戲劇性。
6、踩鼓舞
(苗語稱“究略”)是種女子自娛性集體舞蹈。每年春節甚為活躍。其傳統活動形 式是:舞蹈開始時,由一名歌舞兼優的鼓手先唱一首號召青年婦女都來舞蹈的“踩鼓歌”,之後敲鼓為舞蹈者作伴奏。鼓手還具有指揮全體舞者變換動作、掌握舞蹈氣氛的職能。舞蹈自始至終都是以鼓手為中心圍圈進行的。舞蹈者因以佩戴銀頭飾、項圈、手鐲,穿著厚實的花衣長裙為美,動作受到一定製約,使舞蹈相應地形成一種自然地甩手擺腰、輕輕地抬腿踢腳的風格特點。主要動作有“四方舞”“六方舞”“旋轉步”等。
7、木鼓舞
有的地方也稱“跳鼓髒”(苗語稱“直質努”),是一種祭祀性舞蹈。過去僅在每隔十三年舉行一次全族性祭祀活動“吃牯髒”時才跳,具有原始宗教色彩。最初,跳“木鼓舞”時使用的鼓,是將一根直徑約一市尺,長約五、六尺的樹幹挖空,在兩端蒙上牛皮製成的。按古老風俗,舞時要一新一舊同時使用,祭祀活動過後,就將舊鼓送往懸崖陡壁任其腐朽風化,新鼓則放置屋樑上保存起來,待下次“吃牯髒”時取下,與當年新制的鼓並用。“木鼓舞”,由於後來僅在男子中傳播和普及,鼓手多由寨中男性長者擔任,因此無論是活動形式或舞蹈動作、鼓點、擊奏方法,均與以前大不相同了。如今在部分苗族山區已成為文化娛樂形式之一。所表現的也主要是一些如“鬥牛”、“宰牛”、“狩獵”等與苗族人民生活和勞動有緊密連聯的內容。上身前傾弓腰甩胯的舞姿、順手順腳的動作,以及在雄渾的木鼓敲擊聲的伴襯下賓士跳躍的步法構成了它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
8、銅鼓舞
(苗族稱“究略高”)是用一頭有面、中空無底、呈平面曲腰狀稱為銅鼓的打擊樂 器伴奏的舞蹈。也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一種有代表性的、源遠流長的舞蹈文化。早在公元四世紀之前(春秋末期),銅鼓就出現在樂舞場面之中了。至今,苗族還保存著較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擊銅鼓時“以繩耳懸之,一人執木槌力擊、一人以木桶合之,一擊一合,使其聲洪而應遠”(貴州《八寨縣誌稿》)。苗族銅鼓舞的活動形式,常見的是將銅鼓懸於庭前或場壩之中,由擊鼓者一手執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頭槌擊鼓面伴奏。舞者則圍成圓圈、踏著頓抑分明、鏗鏘有力的鼓聲,時里時外,且進且退地舞蹈著。至興高采烈時,還擊掌呼號、喊出“嗨哧哧”之聲以助興。其動作主要是來源於狩獵生活、農業生產勞動和對動物形態動作的模擬,如“騎馬”“趕鴨 ”“捕魚”“撈蝦”等。

跳月“找哥哥”

傳說從前平塘姑鹿(地名,今新塘鄉)這個地方有一家苗族,父母早已雙亡,只留下兄弟二人相依為命。哥哥叫巴卡,十九歲;弟弟叫巴母,十六歲,兄弟倆聰明、勤勞,很受大夥喜愛。每天,哥哥上山打柴,打得的柴除燒用外,餘下的挑去賣錢,買回油鹽;弟弟下到河溝撈魚蝦,除了吃的外,餘下炕乾也拿去賣,換回所需用品。兄弟倆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聰明勤勞的哥哥巴卡,每次砍成柴捆好後,找來一些竹子和蘆葦,坐在一塊大青石板上做管子吹玩。他將一節竹管的一頭,用刀削成一個斜口子,把一片蘆葉嵌夾在斜口上,用嘴向管子吹氣,發出十分動聽的嘟嗚聲。他每次上山要柴後,就要做一隻蘆管來吹玩,因此青石板上留下不少大小不同、長短不一的蘆管。後來,他一個個地揀起來吹玩。發出高低不同的音響。於是,他想把這些長短不一、大小不同的蘆管集中起來吹,讓各種各樣的聲音都同時發出來。他天天想呀,想呀,有一天砍柴時,他砍了一棵泡桐木,發現這桐木中心是空的,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在桐木的一頭從邊上鑽幾個孔直通中心,將大小不同、長短不一的蘆管插入孔中中,然後用嘴對著一頭吹。這樣一來,果然同時發出了幾種聲音。巴卡回到家又精心研製,做成了一把“金蘆笙”,能吹出各種優美動聽的曲調。每當巴卡吹響這把金蘆笙時,遠近村寨的男女老幼都來聽,就連天上的飛烏也要飛落下來聽。
離姑鹿不遠的大山洞裡,住有一隻大虎貓(當地對虎的俗稱)。它十分兇惡、貪饞,想把巴卡占為己有,天天為它吹蘆笙作樂。於是,虎貓變成一胖女人來到巴卡住處,見門鎖著,就翻牆跳進屋,看到炕上有不少的乾魚,趕忙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時,巴卡和巴母開門進屋看見,巴卡上前質問:“你為何亂進我家偷吃乾魚?”虎貓嘻皮厚臉地說:”我不僅吃魚,我還要跟你成家呢!”於是,虎貓一把將巴卡拉出門直往山上走。弟弟巴母著慌,忙追上去拉哥哥。他倆的氣力哪能勝過虎貓呢?結果,巴卡硬被拉去啦!突然,弟弟巴母看到胖女人的裙子下露一截尾巴,這才知道是個虎貓。他迅速到各寨邀約人群,帶上弓箭戈矛到山上尋找。從十月找到到冬月,找呀,找呀,不知翻過了多少高山,穿過了多少密林,還是找不到心愛的巴卡。直到冬月的第一亥日,他們找到下羊場的山頭上,有一隻乾蘭鳥在樹上對大夥叫道:“格咧咧、結結巴都”(苗語音譯,即在茅草蓬里)。他們照此尋去,果然在一蓬大芭芽草的背後發現一個大石洞,見那虎貓正在洞裡守著巴卡。於是,大夥用箭將虎貓射死,救出了巴卡。巴卡見到弟弟和各寨的親人們,高興得拿起金蘆笙吹奏起來,大夥圍著巴卡共同起舞作樂,慶賀他們的勝利團圓。
從此,姑鹿一帶的苗族,在每年陰曆冬月的第一亥日,都要集中到下羊場這個地方載歌載舞聚會,逐漸成為當地苗族青年男女交際、找朋友的重要方式,人們稱之為“跳月”,也叫“找哥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