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山西太原天龍山)

天龍山(山西太原天龍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龍山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於晉祠西11公里處,560年(北齊皇建元年)興建天龍寺,山以寺得名。天龍山勝跡,首推石窟藝術,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分布在東西兩峰,大小石窟共25窟,現存大小石佛500餘尊,畫像、浮雕、藻井1144尊(幅),石質完整,光源充足,展現著東魏、北齊、隋、唐、五代近三個世紀的藝術傑作,反映了不同時期石窟藝術的不同風格和卓越的藝術成就。1924年~1925年(民國13年~民國14年)間,外國侵略者對石窟進行了掠奪和破壞,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多次撥款修整,恢復了天龍山勝跡。園內植物生長茂密,共有各種植物66科169屬213種,各種動物55科197種,森林覆蓋率達7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龍山
  •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26766.9公頃
  • 開放時間:8:00-17:00
  • 門票價格:30.0元(含天龍山石窟門票)
  • 著名景點:聖壽寺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西太原
  • 建議遊玩時長:6-8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3月-8月
自然環境,主要景點,佛教石窟,森林公園,寺廟建築,關帝廟,柳子峪,交通信息,

自然環境

天龍山群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妝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感覺。
天龍山

主要景點

天龍山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參天松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景,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虬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龍山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峰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峰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00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布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岩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岩。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鍊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峰、西峰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東魏石窟
532年(北魏永熙元年),東魏高歡消滅盤踞在晉陽(今太原市)的北魏權貴爾朱氏,同時在晉陽建大丞相府,直到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前後近15年的時間,他坐鎮晉陽。曾建避暑宮于天龍山。據此推測,天龍山石窟的開鑿應在這一時期。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位於天龍山東峰的第2、3窟,即為東魏後期高歡攝政時期所開鑿。東魏石窟造像題材範圍比較狹窄,是北魏雲岡石窟模式的延續。一般多以釋迦牟尼的說法像為主尊,兩側分別是禪定像和脅侍菩薩造像,是一佛二菩薩的組合造像。其形制為方形,鑿出蓮花藻井,窟內四周底部鑿出沿著壁面下部的一個低壇,壇上正壁、左壁、右壁各開1龕,是3壁3龕式的石窟。3尊造像,正壁、右壁是結跏趺坐像,左壁是倚坐像。雕刻方法屬貼壁圓雕和浮雕技藝結合手法,造像面相消瘦,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蔽全身,雕刻線長清晰,浮雕中的樹下菩薩、維摩、文殊像,神態各異,造型生動,體現了東魏繼承北魏的傳統雕刻技法,結構緊湊,刀法純熟,簡潔明快,樸實莊重,具有強烈的寫實性。以第3窟為例,龕內為一佛二菩薩像,龕外雕二供養人像。佛像面相清瘦,身體修長,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平直階梯形;菩薩袒上身,下著長裙,披巾於腹部穿環;飛天髮髻作雙結,上身直,腿彎屈,著緊身褲;供養人舉手作揖,屈膝欲跪,神態喜悅。石窟造像風格與雲岡三期(494年~514年)、龍門二期(516年~528年)、敦煌北朝三期(525年~545年)相近,早於安陽寶山靈泉寺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大留聖窟。
北齊石窟
550年(東魏武定八年),高歡子高洋廢東魏而自立,國號“齊”,史稱“北齊”,仍以晉陽為陪都,崇尚佛法,於晉陽大興寺塔,開窟造像。551年(北齊天保元年)至561年(皇建二年)間,先後興建晉陽開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鑿石室,其規模宏偉,為當時罕見。天龍山石窟北齊造像主要開鑿於這一時期。
北齊開鑿的石窟共有3窟,即東宓?號窟和西峰的第10號、16號窟。北齊石窟仍以北魏流行的前後室方形窟為主,3壁3龕,造像題材為釋迦多寶、交腳彌勒和倚坐佛。前室廊鑿八角柱,刻仰蓮、替木,承接替木的額枋上有斗拱;斗拱分別為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構造尺寸與實際建築相近,代表了北齊的木構建築風格,具有很強的時代感。窟門兩側雕力士像,窟頂雕飛天。譬如,正面壇基上鐫刻釋迦多寶說法像為主尊,壇前正中刻摩尼珠,側面浮雕二蹲獅奉博山爐。兩側一佛二立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壇前刻乾闥婆伎樂人像,細腰鼓、都曇鼓、琵琶、瑟等樂器清晰可辨。門內左右兩側雕持叉二天神像,門外左右為力士像。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肩寬腹鼓,著褒衣博帶式和袒右肩式袈裟,雕刻線條硬直,腿部出現雙陰線衣紋;菩薩頭戴花冠,披巾自然下垂;天王力士深目高鼻,均著菩薩裝,衣紋稀疏。總的看,天龍山北齊石窟像風格與響堂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安陽小南海石窟的北齊、北周時期造像相近。
隋代石窟
581年(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廢周自立,弘揚佛法。其次子楊廣封為晉王,鎮守晉陽,竭力倡導佛事,建設寺塔。天龍山第8窟前廊有585年(隋開皇四年)開窟造像碑文,表明當時曾大量雕造石窟。
第8窟位於天龍山東峰,開鑿於584年(隋開皇四年)。窟形是天龍山惟一的前後室中心塔柱窟,前後室作三間仿木式前廊,建築特徵與北齊石窟相似。主室呈方形,3壁3龕,龕內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龕,後壁龕較特殊,佛像右側原有一天王像。佛像形體方整,面相略顯方圓,素麵低平肉髻,袒右或內著僧衣,衣紋簡潔樸拙;菩薩頭戴花冠,斜披絡腋,雙肩垂掛穗狀瓔珞;弟子著袒右式偏衫。窟內造像形式多變,雕刻細緻實用,雖然風格有些呆板,但卻具有時代寫實感,呈現出向唐代風格過渡的特徵。
唐代石窟
初唐時期採取的抑佛揚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崇信佛法,唐僧人為了迎合武則天當皇帝的需要,編造《大雲經》,稱武則天是彌勒轉世。因此,盛唐時出現以彌勒為主的造像,這種內容的造像在武則天死後逐漸停止。天龍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彌勒像為尊,說明開鑿於盛唐時期。武則天時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築寺塔和開鑿佛像,使天龍山石窟開鑿達到了高潮。
唐代石窟合計19個。其形制分別為方形前後室、圓形前後室和圓開單室3種。造像組合以3壁3佛為主,主尊佛像為結跏趺坐式的釋迦多寶、彌勒、阿彌陀佛,其結合有一佛二立菩薩二坐菩薩、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坐菩薩等形式。佛、菩薩頭與身體比例和諧,面相豐腴。佛像為水波紋或旋渦紋高肉髻,著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擺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紋立體感強烈。菩薩頭束高髻,面相豐腴,頸飾花形項圈,下接連珠紋瓔珞,披巾婉轉自如,絡腋斜披透體,從整體構思觀察,其優美的體態,華麗的裝飾,體現了唐代氣勢宏大、豪放飄逸的裝飾風格。力士則上身裸,下著袍。所有造像製作技藝精純,雕刻圓熟,比例適當,造型準確,更具有寫實性。如第18窟造像安然閒坐,形象逼真,在質感極強的薄紗襯托下,豐潤的肌膚似有彈性,是唐代最具寫實風格的傑出代表。第17窟造像則衣紋清晰,線條深刻,以犍陀羅式的紋飾為基礎,滲入中國傳統的表現手法。西峰第9窟開鑿於永徽年間(650年~655年),屬中晚唐傑作,以其規模宏偉、氣勢恢弘,蜚聲中外。9號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面相方圓,豐潤雍容,體態端莊,表情威嚴,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下層主像為十一面觀音,左雕文殊騎獅,右鐫普賢坐像。觀音菩薩像為站姿,通高11米,面目清麗,文靜典雅;體態優美輕盈,右腿微彎,臀部略向左扭,重心稍偏向左腳,強調了謙虛而自然的立意;瓔珞和飄帶周身披掛,羅紗轉折自如平整,加強了本體的性格。雕像極富質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寫實技法可與西方雕刻媲美。唐代佛教崇拜觀音,從永徽開始,觀音造像有增無減,天龍山各窟觀音體態婀娜多姿,容顏嫵媚動人,反映了唐代造像風格。天龍山唐代各個石窟在窟形和造像上,與龍門、慶陽須彌山唐代石窟有相似之處,其年代應在盛唐至晚唐期間。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鍊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我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森林公園

靈山秀水
景區占地面積約170萬平方米,由東峰、西峰、南峰(香爐峰)和柳子溝組成。東峰名仙岩山,西峰稱大佛山,山勢雄奇,林木茂密。東西兩峰之南,則是柳子溝,溝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0公里,兩岸懸崖壁立,青藤倒掛,雜樹叢生,地淨塵絕。柳子溝的南側是天龍山南峰,海拔1350米,山勢險峻,層巒疊翠,遠望仿佛是一幅連綿不斷的捲軸畫。在這幅畫卷中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峰頂聳立有一塊高約10米、寬約7米的巨石,因常有薄霧在石上飄遊,遠遠看去宛如青煙自爐鼎中冉冉升起,頗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趣,故名香爐峰。這裡也是天龍山的一景,稱為“鼎峰獨峙”。
天龍山還有十分豐富的地下水。山前山後,山左山右,隨處可見涓涓細流。泉源多為砂岩裂隙水,流量雖小,分布卻極廣。有的叮叮淙淙滴答於懸崖壁下;有的默默無聞,自岩畔地下湧出;有的積水成潭,清澈可鑑。千條細泉匯流成溪,蜿蜒于山谷之中。天龍山的泉水,水質極佳,富含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凡游天龍山者,無不讚嘆泉水之美,以一飲為快。這些清泉中,最著名的當數龍泉。龍泉位於天龍山東西兩峰的交匯處,古人在一塊巨石上鑿石為洞,洞中開池,泉水自池中湧出,水深約2米,清澈見底,天旱不涸,雨澇不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被古人視為“靈澤”,列為天龍山又一景“龍潭靈澤”:“潭水長陰隱蟄龍,為霖赫赫慰三農。靈源遠注金樞穴,石竇誰穿第一峰。”因傳說池中匿有白龍,故在池旁修建了白龍祠祀之。
天龍山是天然的避暑勝地。酷暑季節,當山外的人們暑熱難耐、揮汗如雨的時候,天龍山上卻依然涼爽如秋,平均氣溫比市區低5℃~7℃,再加上幽靜的山林,新鮮的空氣,處處鳥語花香的環境,是喧囂的城市中絕對享受不到的仙境。明嘉靖《太原縣誌》對天龍山的景觀作如下的評價:“此山松柏蒼翠,林木蔥茂,既具天然之生成,復有人工之修飾。勝境之佳,在環省諸山中實屬罕見,且峰巒秀美,泉聲淙淙,氣候清爽,幽雅絕俗,游者於此,輒有不忍即返者。”
森林景觀
天龍山為高山型天然林區,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林木以松柏為主,落葉喬木有楊、柳等,植物種類有200多種。山林中鳥語花香,棲息於林中的珍禽異獸有百餘種。鬱鬱蔥蔥的松柏林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慷慨賜予,千姿百態的奇松怪柏則是大自然千百年來的造化。這些松柏有的枝幹挺拔,玉樹臨風;有的紆曲盤繞,老態龍鐘;有的則凌空欲飛,如龍似鳳,構成了天龍山獨特的森林奇觀。
芳香紫花,步出晉祠奉聖禪寺,順西南角望去,一條盤山公路就在眼前,此即通向天龍山的主要通道。每當春日,沿路上行,呼吸著無比清新的空氣,覽望著不斷變化的山間春色,你會感到心曠神怡,雅興倍增。繞過懸瓮山極樂峰,道路兩旁映入眼帘的一簇簇紫色丁香花掛在翠綠的枝頭,輕盈如紗,恬淡似氤,馨香撲鼻,真是“噴雲吹霧花無數,一條錦繡遊人路”。
洪濤綠浪 沿路而上,繞過臥虎山,就有大片森林出現,順梁西行,只見路的下側綠林之下有一片片或金黃或紫紅的沙灘。大漠之情,林海之意,盡儲其中,讓人在咫尺間領略了大自然不同的風采。沙灘地上皆為稀疏的松林,有近千畝。地勢有的平緩,有的斜陡,其中野草叢生,野雉出沒,人在其中可遊樂、可小憩,是野餐、野營的理想場所。
平台環松 穿出林海,視野頓時開闊,已到天龍山頂,俗稱“房山頂”或“平台頂”。該平台面積近200畝,盈盈翠綠的野草和各色野花遍布平台,好似一塊地毯鋪在林海中。方山之巔,雄峭高聳,巍然屹立於其北;萬丈懸崖,大佛石窟,隱於其南;向下望去,天龍古剎嵌於林中,眺目遠望,“鼎峰獨峙”、“柳跖旗石”立於南山。真是平台蓋頂,四圍環松,一片迷人景象。
眾生朝觀音 駐足聖壽寺,向東南方望,在群山擁翠、層林盡染的林海中,聳立一白塔,為觀音塔。《柳子峪志》有“塔之左右,松柏蒼藹,怪石崢嶸,布綠葉之萋萋,峙青峰之兀兀,金沙銀礫,映帶靡階”的記述,層層松柏仿佛朝拜觀音的眾生相。
群龍聚會 天龍南山的香爐峰,為天龍八景之一,稱為“鼎峰獨峙”,劉大鵬有“獨峙姻林無笑語,爭妍競媚是蒼松”的詩句,說的就是南山的松林景觀。在香爐峰北部陰坡上,有一片天然油松林,其樹形千姿百態,蔚為壯觀。有若探身撈月,有若躬身拜佛,有若鷹擊長空,有若雙龍比武,它們聚在一起,好似各懷絕技的游龍,雲集於此。
翠葉銀枝 香爐峰東部是油松、白皮松混交而成的樹林,艷陽高照之時,翠葉欲滴,銀枝閃爍,構成一種獨特的森林景觀。
林海浩瀚 站在香爐峰頂,向南極目遠眺,便是太原市林場的杜里坪林區,林地面積達3?2萬多畝,以天然油松、白皮松為主,全為中齡林,正是生長旺盛之期,四季常青,鬱鬱蔥蔥,形成一片莽莽林海。
皇衣龍女在“洪濤綠浪”的東北有一山樑,當地人稱馬茹茹坪,面積百餘畝,連四面坡上,由俗稱“馬茹茹”的野玫瑰組成的灌木林達160餘畝,每當春季,黃花盛開,一片金黃,令人驚嘆,宛若皇衣錦簇。到夏末秋初之時,鮮艷欲滴的馬茹茹掛在枝頭,一簇簇一串串紅果,恰似一群群戴著紅瑪瑙錦冠的皇家兒女嬉戲園中,婀娜多姿。
珍稀樹木
蟠龍松 位於聖壽寺山門前,它主幹高約2米,斑駁嶙峋,枝幹向四面輻射平伸,形如華蓋,狀似盤龍,綠蔭面積達200多平方米,仿佛一把巨傘,又像一個天然涼棚,迎候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前人有詩詠嘆:“老乾孤標香葉濃,陰森盤踞綠蒙茸。天工蜿蜒多奇異,雲雨空山疑化龍。”這就是天龍八景之一“虬柏蟠空”。
鳳凰松 從聖壽寺往東,跨過小小的東窪橋,由南向北拾級而上,兩旁是濃蔭蔽日的松林,途中路西生長著一株奇異的松樹,長滿碧綠針葉的枝幹全向南傾,惟有頂端一枝迎風而立,酷似一隻騰空而起的鳳凰,人稱“鳳凰松”。
松抱柏 松抱柏位於白龍廟背後,避暑亭前,一株鬱鬱蔥蔥的松樹?豢么滸亟艚舯г?懷裡,盤根錯節,長成一體,猶如一對熱戀中的情人相依相抱,堪稱樹中奇觀。
七松坪 天龍寺東有一平地,平地中間原有一座3米高的舍利塔,在塔的周圍長著7株筆直參天的鑽天松,好像是北斗七星,稱七松坪。民間相傳,這7棵松樹是聖壽寺第四代住持徹證老和尚按“七重行樹”的布局栽的。現塔雖不存,七松猶在。
石上柏 東窪橋下,南約20米處,有一山石,一株柏樹長於山石之上,樹高約4米,其根扎在岩石的縫隙之中,身軀從石罅里鑽出來,根深枝茂,鬱鬱蔥蔥。石上鑿刻斗大的三個字“石上柏”,異常醒目。
參天大松 位於天龍寺到石窟小路的東側,姑姑墳平台上西北角,樹高9?5米,胸徑達0?7米,冠蓋面積達150平方米,傲然挺立,枝葉茂盛,為天龍山最高大粗壯的一棵松樹。
麗豆 是一種豆科胡豆屬灌木,分布在天龍山和龍山海拔1100米左右地帶,華北地區僅在此處有自然分布,屬於一種稀有的瀕危植物,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寺廟建築

聖壽寺
天龍山(山西太原天龍山)
古名天龍寺,560年(皇建元年),北齊孝昭帝高演創建。天龍寺初建時的原狀,因記載缺乏已難以詳考。北漢皇帝劉繼元(968年~980年在位)又在天龍寺新建了千佛樓。金天會年間(1123年~1134年),天龍寺毀於兵火。1148年(金皇統八年)開始恢復,建千佛大殿、六師堂;1158年(金正隆三年)重修山門、鐘樓。其後,元、明多次重建。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在古潭法師的主持下,天龍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奠定了寺院的總體布局。據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維修碑記載,聖壽寺為一座三進院落的寺院,中軸線上建有山門、前殿、大雄寶殿、法堂,東西配殿,前院有伽藍殿、祖師殿,中院配殿各5間,法堂兩側各有廂房5間,鐘樓建於山門左側。寺院左側為僧人活動區。從總體布局上看是典型的禪宗寺院布局。以後歷有修建,但基本格局未變。1947年(民國36年)寺院的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20世紀80年代,依明代風格重建。
重建以後的聖壽寺,仍依舊址。寺前流水淙淙,寺後林木蔥鬱,濃蔭蔽日,奇花佳木多達百餘種。二進院落遞次升高,中軸線上自南而北建有山門殿、過殿、大雄寶殿,主殿兩側建有配殿,山門東側為禪堂院、鐘樓,寺後為九蓮洞、藏經樓。整個建築布局嚴謹,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氛。
山門 位於中軸線的最南端,是一座精巧玲瓏的木結構建築。面寬三間,進深二間,中設板門一列,前廊下塑金剛力士,門後兩側為四大天王。門前設有八字影壁,中嵌五彩琉璃團龍一方,製作精細,色澤艷麗,團龍張牙舞爪,生動勁健。
過殿 過殿是寺內的第二重殿堂,因前後辟門可穿行,故稱過殿。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廡殿式屋頂,檐部施以五彩斗拱,石質八角檐柱,造型莊重典雅。過殿又稱藥師殿,因殿內奉有藥師三尊及十二藥叉大將而得名。
大雄寶殿 為寺內主殿,俗稱正殿,居於全寺的中心。明代重建時為五開間歇山式殿堂,1947年(民國36年)毀於兵火。現存主殿是20世紀80年代從晉祠北大寺村原崇福寺遷建的。崇福寺亦為一座古老的寺院,創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隋唐時期高僧輩出,曾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主殿為1377年(明洪武十年)重建的原構,面寬五間,進深六椽,懸山式屋頂。前檐辟廊,廊下施四踩斗拱,明、次間均為?扇門,兩梢間為直欞窗。殿堂內不設內柱,空間異常寬闊,能容納許多僧徒同時禮佛。
主殿內正面為寬達三間的佛壇,正中奉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佛像慈眉善目,面相端莊,具有顯著的明代風格。釋迦牟尼佛作結跏趺坐(俗稱盤腿打坐),左手橫放於左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右手直伸下垂,名為“觸地印”,表示釋迦牟尼在成道之前,為了眾生而犧牲自己,這一切惟有大地能夠證明,因為這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這種造型的像均為成道像。藥師佛是左手持缽,缽中盛甘露,右手持藥丸。阿彌陀佛的造型是右手下垂,作與願印;左手當心,手中執金蓮台。殿內兩側,供有十八羅漢。羅漢是佛教彩塑中最富有世俗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的彩塑,形象千姿百態,能充分地將人們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用雕塑的形式表現出來,將佛教教義深奧的教理形象地普及到每個善男信女的心中,具有十分強烈的感染力。
配殿 東西配殿均為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式建築。前構辟廊,檐柱、金柱均為八角石柱。
法堂 據聖壽寺內明代碑的記載,明嘉靖年間重建寺院時,曾在大雄寶殿後建有法堂。法堂亦稱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在佛寺中是僅次於主殿的建築。法堂中,除安置佛像外,還設有法座,供演說佛法者使用。法堂後掛象徵釋迦牟尼佛說法傳道的圖像。座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像象徵聽法的諸佛。兩側列置聽法席。堂中還有鐘鼓,左側為鐘,右側為鼓,上堂說法時擊鼓鳴鐘。
禪堂 又稱雲堂或僧堂,與佛殿、法堂同為禪宗寺院中的主要建築。聖壽寺在明清之際為禪宗叢林,禪堂就設於寺院的東側,與主寺基址相連。聖壽寺現存禪堂院傳說創建於北漢廣運年間(974年~979年),明清歷代均有修葺,現存為清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重修後的建築。二進院落,正面為禪堂3間,兩側建有耳房,為寺僧的早晚誦經之所,兩側客堂各3間,前院東西禪房各5間,為寺內的府庫。南面為一座精巧玲瓏的垂花門,建築裝飾簡潔,風格輕盈。禪院外南房為寺僧的齋廚,東房為碾磨房。
九蓮洞 位於禪堂院之後,原為聖壽寺的延壽堂(即養老堂)。由9間形制相同、內部相通的磚窯洞組成,故稱為“九連洞”,因與“九蓮”發音相同,又稱“九蓮洞”。舊時住在九蓮洞的僧人大多是等待圓寂的老和尚。他們認為,在九蓮洞中圓寂,象徵著能進入“西天極樂世界”。
藏經樓 原位於大雄寶殿之左,建於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1935年(民國24年)毀壞。重建的藏經樓位於禪堂院後的九蓮洞之上。聖壽寺在古代名僧輩出,藏經亦多,據1932年太原縣保存古蹟古物委員會在天龍山聖壽寺查核,除散佚外,尚存532套(函)。
天龍山怪坡天龍山怪坡
鐘鼓樓鐘樓、鼓樓位於寺院的山門兩側,合稱為鐘鼓樓。左側為鐘樓,司晨;右側為鼓樓,司暮。聖壽寺的鐘樓創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原建築已毀,鐘樓是近年仿照明代建築重建的。鐘樓內的大鐵鐘是明代原物,聲音洪亮,音域廣闊,擊之,此起彼伏的餘聲迴蕩於四面八方。寂靜的山林,梵鐘之聲飄過,更顯佛教叢林的幽秘。
白龍祠
又名白龍王廟白龍洞。位於天龍山東西兩峰的匯合處,背依石窟危峰棧道,下臨深淵絕壁,兩側碧樹參天。正殿三間,為巨石砌成的窯洞式建築,前檐為廊,廊柱為八角石柱,形制古樸蒼老,傳說為北齊時期遺物。殿內原供有明代木雕龍王及侍者像,刻工精緻,技藝頗佳。殿西側為一石窟,內有一巨石鑿成的池沼,下有清泉,天旱不涸,雨澇不溢,被鄉民視為神靈,稱為“龍潭靈澤”,是古代祈雨的場所。傳說池內潛藏有一白龍,故稱白龍池。

關帝廟

建於天龍山東峰山腰一處較為平坦的松林之中。現僅存正殿1座。面寬三間,進深二間,懸山式建築。前檐設廊,明間為扇門,兩次間為扇窗。殿內設有神壇神帳,內有關羽坐像1尊,殿下僅存武士像1尊,雖臂已殘,彩已落,但英武之氣猶存。殿內3壁繪有連環壁畫,水墨繪成,人物精細生動,線條運用得非常成功。壁畫內容取材於羅貫中三國演義》中關於關羽事跡的描寫,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榜題皆為本地捐奉者題名,對於研究當地村落的變遷頗有價值。
觀音塔
建於聖壽寺東一片蔥鬱的林海之中,蒼松掩映,一塔獨秀。遠處奇峰隱約,浮煙點點,近處林木蒼勁,林海漫天。觀音塔在綠樹叢中若隱若現,半藏半露,顯出深邃的意境。觀音塔高約30米,磚質結構,方形塔基,八角形須彌座,塔身覆缽形,塔剎置圓形銅盤,掛銅質風鈴。清風徐來,發出陣陣清脆的鈴聲。塔前置18級石台階,拾級而上為塔門。塔內中空,頂部疊澀收束。內設佛台,原塑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由於年久像壞,現為新塑的三大士像,即文殊、觀音和普賢菩薩。民間傳說,天龍山上建造這座觀音塔,還經歷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傳說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晉祠有個在朝任翰林院編修的大人物楊二酉,晚年選擇墳地時,看中了天龍山東峰下的這塊風水寶地。說這裡是天龍山的龍頭,北有靠山,南臨溪水,在此修築墓地必能蔭及子孫,世代居官為宦,興旺發達。當他往工地運送石料時被寺僧發現。寺僧認為楊家在此修墳會破壞天龍山的風水,但又不敢惹這個當朝的大員。於是就連夜在工地修了一座觀音塔。楊二酉見狀,只得作罷。塔後的草叢中有凌亂堆放的石塊,據說就是當年楊家運來修墓的石料。
天龍山天龍山
普同塔
平山老人普同塔,1731年(清雍正九年)春季建造。方形台基,上施須彌座兩層,喇嘛式塔身,上覆八角形密檐三重,造型簡潔明快,剛勁有力。塔正面置一小龕,內嵌一石碑。
平山老人,法名明修,俗姓趙,揚州府興化縣人,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來天龍山聖壽寺任住持,是一個博學多才的高僧。傳說平山老人住持聖壽寺後,有一天,正在對著青燈研修佛經,突然從門外進來5個面目醜惡、身材高大的僧人,要求老人收他們為徒。老人一看他們的行為舉止,絕非尋常之輩。但為了感化他們,便含笑收留下來。這5個僧人來到寺院後,行為粗魯,寺中的同門僧人沒有一個敢和他們交往。在平山老人的指點下,修行了一段時間後,5僧凶焰收斂,與寺僧也能友好相處了。平山老人見他們已漸入法門,能夠參禪入定,便給他們授了法名,分別為悟仁、悟義、悟禮、悟智、悟信,取古代哲學中的“仁義禮智信”為名。3年以後,平山老人把5僧叫到一起,告訴他們:“你們本來就不是人類,到寺里來也不是要參禪念佛,但你們經過研習,已入法道,再往下修行便能成佛。你們剛來的時候,本來是想了解我的修養,如果我沒有道行,早已被你們所害,寺中的同門也早成為你們的腹中之食了。”5僧聽後,嚇得汗流浹背、戰戰兢兢,跪在地上半天都不敢抬頭。平山老人又說:“你們的身份、目的已被我點破,在寺中已不能再停留了,應該另找一個清靜的地方修行,以成正果。”5僧聽後,叩別老人,告別同門師兄弟,一同出了寺門。剛出寺院門口,這5個僧人就在一陣狂風中化作5隻猛虎,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從此,再也沒有人見到過他們。平山老人點化猛虎的故事,成為聖壽寺歷史上的佳話,為寺僧們津津樂道,也為聖壽寺平添了許多傳奇的色彩。
漫山閣
位於天龍山西峰。始建於明代,是庇護唐代所鑿第9窟石佛的大閣,原稱重檐閣,毀於兵火。現名漫山閣,為20世紀80年代仿明結構格式重建。閣分兩層,下層中間有站佛一尊,高一丈余,左為文殊菩薩,騎坐青獅;右為普賢菩薩,騎坐白象;上層坐佛一尊,高達丈許。佛、菩薩均為石像,就崖所鑿,因而此閣又名大佛閣。天龍八景之一“層閣停雲”即指此。前人有詩形容此景:“高閣凌虛擁碧雲,煙林萬壑望中分。乘風直上三千界,長嘯猶夷帝闕聞。”每逢雨過天晴,萬谷空幽的時候,白雲繚繞於閣前,虛無縹緲,懾人心魄。
摩崖石刻
天龍山有多處摩崖石刻,附此記述。一處為白龍洞西之石壁上,崖間劃石為方形,高約2米,寬1?5米,中題“覽勝留題”四字,字大70厘米,系山西按察使提督學校副使賀邦泰題,於1580年(明萬曆八年)夏日所鐫。另一處為馮玉祥於1920年(民國9年)冬,在山上暫住時所題:“窮苦同胞之得救,其所途為革命,根基在知識,吾生惟此二事。”字為隸書,大如拳,共6行,每行4字,無標點。西面又有馮之隨從朱天光留題“猛進”兩字,字大4寸,行書,亦於1920年11月題刻。此南向崖下,兩層岩石上亦有刻石,上層“十九年十一月,一腔熱血在救黨國”。下層“天下為公”,字大5寸,系馮玉祥將軍的參謀鄧長耀題。

柳子峪

柳子峪景區由柳子峪與天龍山南山組成,在景區內有群龍聚會、翠葉銀枝、林海浩瀚等森林景觀,有香爐峰、柳跖旗石、蛙朝觀音、騮馬坪、九曲龍溪、天龍瀑布、避暑洞等自然景點,還有黑龍洞千佛洞柳下跖遺蹟等人文景點。從天龍寺到柳子峪溝底及各個景點之間,有步道、台階相連。
天龍山(山西太原天龍山)
九曲龍溪
在柳子峪溝底,翠綠的山間,溪水穿流於嶙峋怪石之間,蜿蜒曲折,叮咚作響,飛珠濺玉。沿山溪遊玩,別是一番情趣。
天龍瀑布
天龍山觀音塔下,柳子溝崖上,有一瀑布,面寬8米,落差5米,雨季飛流直下,銀瀑飛濺,旱季則為珠簾倒掛,到冬季又形成冰瀑,在周圍蒼松翠柏的映襯下,宛如玉帶一般,景觀十分壯麗。
插旗石
位於天龍南山畔,為一巨石,巨石之上有一凹槽,傳說是春秋時期率領奴隸起義的柳下跖插旗所留遺物,故稱柳跖旗石,亦為天龍山一景。柳下跖,春秋時期魯國人,因不滿奴隸主的壓榨,率眾起義,聚集數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被“聖人”孔子斥為“盜跖”。相傳柳下跖先在柳跖洞(極樂峰二三里處)聚眾起義,後投奔者增多,便遷到天龍山。“插旗石”是柳下跖當時召集戰士的點將台。此外,溝內還有跑馬坪、支鍋石、餵馬槽、三合村下馬村、寨峁哨、騮馬坪、安穀梁8處柳下跖遺蹟。後人為紀念柳下跖的功績,將這條溝命名為“柳子峪”,俗稱柳子溝。這些遺址加上柳跖旗石,組成了柳跖遺址群。
千佛洞遺址
位於柳子溝西崖,從聖壽寺西南行約200米,有一山谷,東西兩崖相距25米餘,溝深12米,千佛洞就位於西崖峭壁上。峭壁上並排3個天然石洞,坐西朝東,上穹窿而下寬敞,可容納數百人。洞中雕鑿佛像甚多,故稱之為千佛洞。詩曰:“仙人往來無行貌,騷客喔吟有墨題。峰半是誰開棧道,俾僧足踏拜菩提。”天龍八景之一“石洞棧道”便是指此景觀。1903年(清光緒三十九年),岩崖崩裂,石洞被埋,棧道被毀,現僅存遺址。
黑龍王洞
黑龍王洞位於南坪村南溝,洞前原有黑龍王廟,已毀。據《柳子峪志》載:“黑龍王廟,聖壽寺對面南山之半窪處,名曰黑龍窪,有一小廟,祀黑龍王神。”據傳,黑龍王之靈驗不亞於白龍王,凡到白龍祠祈禱者必到黑龍王廟虔誠供拜。

交通信息

天龍山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在太原火車站迎澤大街乘坐308、804、856路公交晉祠公園下車,乘坐旅遊小巴沿盤山公路可直達天龍山,進山費3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