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天龍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這裡風光秀麗,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宮。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由於北齊時山下興建了天龍寺,後人就習慣地稱之為天龍山了。天龍寺,宋代易名為聖壽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廟被焚毀。一九八一年,搬遷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現已修葺一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龍山石窟
  • 地址:山西太原市
  • 海拔:1700米
  • 修建時間:1981
  • 特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08:00~17:00
  • 門票價格:30.00元
  • 著名景點:大佛山
  • 建議遊玩時長:6-8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春夏最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簡介,石窟特色,歷史,重點石窟,檢測與防護,評估,保護,旅遊帖士,最佳旅遊季節,交通,住宿,美食,石窟藝術,

簡介

天龍山石窟
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的懸崖腰部,有東魏北齊、隋、唐開鑿的24個洞窟,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共存石窟造像1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東魏石雕比例適度,形象寫實、逼真,生活氣息濃郁;唐代雕像則愈見嚴謹、洗鍊、精湛。唐代石雕體態生動,姿勢優美,刀法洗鍊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漫山閣”中的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立像,高約11米,形體豐滿,瓔珞富麗,紗羅透體,而普賢雕像,面帶微笑,治然自得,是石雕中的精品。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虬松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天龍山上,還有遍山松柏,尤以盤龍古松龍游神盤,縱橫纏繞,為天龍山上又一奇觀。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以其造型的嫻熟、比例的適當、線條的柔和、雕刻的精細為後人研究佛教、美術、雕刻、建築各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典範,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坐太原到清徐的小巴,或者坐8路公交晉祠下車,然後繞道晉祠後面上天龍山,沿著盤山公路一直走即到。

石窟特色

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號窟;其子高洋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號窟;隋煬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8號窟;余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線相連的傳統關係。如北齊的第1、10、16號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廊雕二柱,柱頭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補間則施人字形叉手,是現存北齊的唯一建築實例,有重大的科研價值。隋代的第8窟是一個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開龕設像,結構複雜卻處理得十分貼切,雙鉤衣紋簡潔平穩,有獨到之處。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見的精品。峰頂有高755厘米的彌勒坐像,姿態端莊的華麗形象中略具樸素、溫暖的感覺,衣紋處理虛實結合、聚散合理,使在嚴的佛像增加了活潑的氣氛。下部又以高500厘米的十一面觀音為主尊,文殊、普賢菩薩為脅侍的三大士像,用男體女態的方式處理,極妙地表現出肉體、紗衣、飾物三者之間穿插迂迴的雕塑功力。後壁又用倚坐彌勒、坐佛和許多化佛坐在蓮座上的淡浮雕構成一組反映彌勒淨土世界的背襯。崖壁間又附若干龕窟,寬猛相濟,繁簡結合,寓意十分深刻。為保護這組石窟,重建仿明樓閣三層,下承漢白玉台階步步登高,間內置木梯直到彌勒佛頂部。沿用舊名,曰“漫山閣”。“高閣停雲”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個唐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五個窟(其中三個窟無佛像),這樣,天龍山石窟應該是33個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個窟,而不僅僅是25個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鍊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歷史

天龍山石窟創建於東魏(公元534—550年),高歡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的晉陽為別都,繼續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隋代楊廣為晉王,繼續開鑿石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晉陽,建造石窟達到高峰。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位於東西兩峰懸崖半腰,這些石窟中,有東魏北齊、隋、唐各代開鑿的石窯二十七窟。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間山徑相通。現存石窟造像1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
天龍山石窟的雕塑技巧比北魏大大前進了一步。第九窟,原有木構“漫山閣”,閣內唐代石窟分上下兩層,上層彌勒大佛,坐像高約八米,局部雖有毀損,但仍是天龍山石窟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尊石雕塑像。下層,觀音立像高達十一米,形態生動,姿態優美,身披瓔珞,羅紗透體,體態豐滿,薄軟的羅紗質感清晰,是天龍山石窟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尊雕像。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重點石窟

天龍山石窟屬灰白色砂岩,易雕鑿,也易風化。其中東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
北魏末年分裂成東魏和西魏,雖然都以“大魏”為國號,但實際上都已是傀儡政權,東魏由高歡攝政,公元550年其子高洋稱帝,改魏為齊,史稱“北齊”。太原古稱晉陽,東魏(534~550年)、北齊(550~577年)時為高氏的別都,高歡曾在天龍山修建避暑宮,使這裡的佛教迅速興盛起來,開始了大規模的石窟寺營造工程。
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
兩座東魏窟和三座北齊窟都是方形窟室,三壁三龕的形制,東魏尊像組合皆三尊像,為正壁釋迦、左壁彌勒、右壁阿彌陀的三世佛。西魏改為五尊像,倚坐的彌勒佛改為交腳坐的彌勒菩薩。東魏像清瘦,造像手法樸實、簡潔,仍是“秀骨清像”的風格。北齊像更減少了動感,重在形體結構的雕造,雕塑語言臻於完美。同時,還可以看到龕形和窟形上對於建築結構的關注,相當精確地再現當時木構建築的原貌。
隋代僅有的一窟,保存著有名的“開皇石室銘”,可知建窟於隋代開皇四年(584年)。晉陽又是唐太祖李淵的龍興之地,因此在唐代也是別都,地位重要,佛教更為發展,因而天龍山唐代開鑿最多,達十五座,可以第9窟“漫山閣”為代表。這是一座上下兩層的大窟,上層有8米高的彌勒佛倚坐像,下層以6米高的十一面觀音像居中,左右分別為乘象的普賢和騎獅的文殊。造像豐腴、優雅,手法細膩。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總體來說,天龍山造像的藝術水平在同時代其他石窟之上,生動顯示了石窟藝術由北朝向隋唐轉化的進程。可惜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天龍山石窟遭到難以置信的盜鑿破壞,大批精品流失國外。
天龍山石窟已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更好的保護與弘揚這一歷史的和藝術的寶貴遺產。

檢測與防護

評估

經過對天龍山上25座石窟病害情況逐一核對,雲岡石窟文物研究院專家表示,預計8月底將作出石窟群病害調查研究評估報告。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始鑿於1400多年前的北朝東魏時期。歷經北齊、隋、唐歷代開鑿,共存石窟25座,分列於東西兩峰山崖之間,綿延1公里有餘,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的寶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

保護

為更好地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天龍山文物保管所(天龍山石窟研究所)與雲岡石窟文物研究院合作,開展為期一年的病害調查及對策研究工作。通過對氣象條件、周邊環境、現存狀態、病害調查、砂岩成分及物理化學性質等方面調查,進一步分析天龍山石質風化的病害機理,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建議。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2007年8月11日上午,在天龍山第九窟“漫山閣”內,兩位專程從大同趕來的專家正手持地質羅盤儀,就石窟現有的病害情況以及以往病害史,與我市地質專家做最後會商。在身高7.55米的彌勒佛坐像前,專家們仔細核對石佛身上及周邊的裂隙位置、走向等情況。據專家介紹,就目前調查情況來看,天龍山25座石窟最突出的病害主要表現為風蝕、凍溶、剝落和酥鹼,其中病害最嚴重的是第八、九和第十八窟。由於這些石窟位置緊鄰石壁下方,受雨水沖刷嚴重,因此“水害”是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據悉,雲岡石窟投資1000多萬元的雲岡石窟防水保護工程突破了世界上石窟防水難題,通過對裂隙灌漿和鋪設混凝土防滲層,確保雨雪滲水不會滲入洞窟,這項研究試驗成果,對保護石窟群具有積極意義。

旅遊帖士

最佳旅遊季節

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春夏兩季是最佳旅遊季節。

交通

坐太原到清徐的小巴,或者坐8路公交晉祠下車,然後繞道晉祠後面上天龍山,沿著盤山公路一直走就到了,現在收進山費。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住宿

從火車站乘坐308路(原8路)公共汽車到晉祠,然後乘坐去天龍山的旅遊小巴,可直接到山頂。一般有幾個小時便可盡興地遊玩,如果還想繼續感受朝露晚風,可下塌天龍山莊。
天龍山莊於1993年7月建成,山莊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有客房十餘套。會議廳、餐廳、遊藝廳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在山莊下榻,早迎朝陽,晚觀山色,常飲龍泉聖水,可祛病怡神。

美食

天龍山石窟同聖壽寺在同一景區。山腰是石窟,山腳是聖壽寺。在聖壽寺處有天龍山莊於1993年7月建成,山莊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有客房十餘套。會議廳、餐廳、遊藝廳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在山莊下榻,早迎朝陽,晚觀山色,常飲龍泉聖水,可祛病怡神。在聖壽寺外有2、3家鄉村小店,有野味買。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石窟藝術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石窟藝術與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藝術是為當時信佛的人們服務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階級、各階層人物不同,他們所屬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樣,因而在造像與壁畫的題材上,也要根據自己那一宗派的經典造像。所以石窟藝術的發展,因時間、地點的不同,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後漢人所開的窟畫出一些大乘經變以外,其餘早期開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經中的故事造像。這些石窟群中,遺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釋迦和菩薩等單獨的形象,其次則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尋求解脫)等故事畫像。這些畫像多數是根據《聲聞藏》各經創造出的,與外國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學小乘教唯禮釋迦的記載相同,與法顯、玄奘等人所記天山南簏各國信仰小乘教的記錄也完全吻合。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石窟藝術是佛教藝術,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它所創造的像、菩薩、羅漢護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種故事形象,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造出來的。因而它不能割斷與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聯繫,它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地反映社會生活,但它卻曲折地反映了各歷史時期、各階層人物的生活景象。這應該是石窟藝術的一個特點。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