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物

凋落物

散落在地表面上的死亡和分解的植物枯枝落葉。植物枯死部分自然脫落,或由於牲畜踐踏和風力作用等脫離母體,與土壤表面緊密接觸,極易腐爛分解。家畜不能利用,但可增加土壤肥力。為估算出真正地上淨生產量,在測定地上現存量時,應同時收集凋落物,測定其重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凋落物
  • 外文名litter
  • 本質:植物枯萎凋零
  • 實例:落葉、落花
簡介,定義,立枯物與凋落物的區別,凋落物分解,概念,性質,影響,相關研究,

簡介

凋落物一般是指自然界植物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新陳代謝產物,由植物地上部分產生並歸還到地面,作為降解者的物質和能量來源,從而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持續穩定的所有有機質的總稱。一般森林生態系統中森林凋落物包括落枝、倒木、枯立木、落葉、落皮、枯死草本、枯死樹根、落地的營養和繁殖器官、動物殘骸以及他們的異化代謝產物等。由於森林類型各異,各組分在凋落物中所占比例也不盡相同,一般枯落葉所占比例為49。6%~100。0%;枯落枝所占比例為0%~37%;果實所占比例為0%~32%;其他組分所占比例約為10%。

定義

立枯物又稱立枯體。草地植物因衰老、機械損傷或乾枯而死亡的部分。植物死亡時間尚短、死亡株體和枯枝落葉、呈直立狀或附在活的母體上。立枯體數量常隨生長季節進展而增加。營養物質含量和品質比植物活體(綠色部分)差。但仍可放牧家畜或刈割利用。

立枯物與凋落物的區別

1、位置:立枯物在枝上,凋落物在地上。
2、顏色:立枯物以青黃色為主,凋落物以黃褐色為主。
3、水份:立枯物比凋落物多得多。

凋落物分解

概念

凋落物分解是指植物凋落物經過代謝、降解變成簡單的有機物或無機物的過程。

性質

凋落物的物理性質包括葉片厚薄、軟硬、是否具蠟質、角質層或較厚的絨毛等。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態系統中養分歸還的主要途徑。當凋落物降落到林地表面時,就開始了生物、物理和化學的分解過程,包括水溶性化合物的淋溶、土壤動物對凋落物的破碎、由微生物進行的物質轉換以及有機物和礦質化合物向土壤的轉化等過程。這些過程的綜合決定了凋落物分解的快慢及其化學過程。

影響

凋落物的分解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進行的,除了受化學組成影響外,環境因子也是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與土壤水分、地表溫度和土壤pH呈指數正相關,與相對濕度呈線性正相關,其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性依次為:土壤水分、土壤pH、地表溫度、相對濕度。

相關研究

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或有機碎屑,是指在生態系統內,由地上植物組分產生並歸還到地表面,作為分解者的物質和能量來源,藉以維持生態系統功能的所有有機質的總稱。它包括林內喬木和灌木的枯葉、枯枝、落皮及繁殖器官、野生動物殘骸及代謝產物,以及林下枯死的草本植物及枯死植物的根。
按照這個概念,在天然老林人為干擾較少的森林生態系統中,枯立木和倒木以及人為干擾較多的森林生態系統中的伐樁等應屬於森林凋落物的範疇,這些有機物通過腐爛分解,將有機物質和養分元素釋出,進入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有關森林凋落物研究的報導中通常並不包括這些成分,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森林生態系統中直徑大於215cm的落枝、枯立木、倒木統稱為粗死木質殘體(Coarsewoodydebris),簡稱CWD,而將直徑小於215cm的落枝、落葉、落皮、繁殖器官;動物殘骸及代謝產物;林下枯死的草本和枯死樹根歸為森林凋落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