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是說明菩薩如何修行的要典。中國西藏佛教前弘期,曾由印度一切智天同西藏吉祥積,依據迦濕彌羅國本,在大約公元750~850年間譯成藏文。後弘期初(980~1015)起, 印度法祥賢同西藏寶賢又重譯和校改。其後寶賢同釋迦慧,又依中印度本修改一次。再後,俄·羅敦喜饒到迦濕彌羅國求法 (1076~1108)又同印度善慧稱(賈曹傑注中說是尼泊爾人),依照迦濕彌羅國本,經過修訂和潤文,成為現在流通的藏文頌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入菩薩行論
  • 外文名稱:Bodhisattvacaryāvatāra
  • 作品別名:《入行論》、《入行》、《菩提行經》
  • 創作年代:八世紀   
  • 作品出處:為八世紀印度大乘佛教哲學著作與修行指南
  • 文學體裁:頌文,名為千頌
  • 作者:寂天菩薩
簡介,作者簡介,內容介紹,作品價值,

簡介

在漢文譯典中,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由天息災翻譯,名為《菩提行經》共四卷,八品,七百八十六頌,較藏文本缺兩品,少一百二十七頌零三句,文義也有出入。本文據藏文頌本略作介紹。

作者簡介

作者寂天,梵文 Śāntideva 的意譯,(約650~750),為南印度梭羅修多羅國德鎧王之子,原名寂鎧。他成長以後,不願繼承王位,在登位前夕,逃出宮廷,行至一片森林地帶,遇見一個婦女,把他帶到森林深處,見到一位瑜伽行者,傳授他許多甚深教法,依法修習,獲得禪定和智慧。後到中印度那爛陀寺從勝天出家,取名寂天,著有《學處要集論》(漢譯名《大乘集菩薩學論》)和《諸經要集》,後來又為大眾說了一部《入菩薩行論》。由在座的學者們,聽後記誦下來。
關於本論頌文有多少,當時各地學者說法不一。迦濕彌羅人說共有一千多頌,在論的前面增加了皈敬頌;東印度人說有七百頌,論首加上了中論的皈敬頌,但少懺悔頌和智慧頌;中印度人則說無皈敬頌和作者誓言頌,共有千頌,因而引起了爭論。於是有三位學者到迦憐伽城去見寂天,請問他《學處要集論》和《諸經要集》收藏的處所及《入菩薩行論》共有多少頌。他回答說:《學處要集論》和《諸經要集》用樹皮親筆寫的小字,放在住室的窗戶上。《入菩薩行論》頌文,中印度人所說是正確的。

內容介紹

本論文體全以頌文寫成,所以又名千頌。但現在通行的藏文本,只有九百一十三頌零三句。除第一頌皈敬三寶,第二第三頌說明造論的因由外,其餘的頌,共分十品,分別說明發菩提心和修菩薩行的方法。說發菩提心的有四品,說修菩薩行的有六品。其內容略述如下。
贊菩提心功德品
共有三十三頌,分兩大科。一、菩提心的勝利,說明一切被業和煩惱所系縛的眾生,只要能發菩提心,一剎那間,就能稱為佛子,就可受人天的供養,廣贊勝利,無量無邊。二、菩提心的種類,說菩提心有兩種,即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為利他故願成佛"的心是願心,為施等波羅蜜多向著成佛的路上走去的心是行心。
懺罪品
共有六十五頌,分四大科。一、供養。是用大自然中的無主物山水森林等和有主物乃至自身為供物,供養三寶。二、禮敬。以觀想我身變為無量身,到諸佛剎土而作禮拜,並於現前塔廟、和尚、阿闍黎前,也作恭敬禮拜。三、皈依。從今日起,直到獲得菩提果位,皈依一切如來、正法、菩薩眾會。四、懺悔。由具足四力門懺悔業障。(一)能破現行力。即從無始以來直到今生,由於愚痴,對"殊勝境"--父、母、師長等所作的一切罪業,現在發至誠心,於導師(佛)前,發露懺悔。(二)依止力。思維所造罪業,即從今日,皈依佛、法、僧三寶,如教而行。(三)對治現行力。說三毒的大病,唯有大醫王佛所說的教法,才能醫治。應從今日,依佛說法而修對治。(四)遮止罪惡力。 對所造的性罪或者遮罪,心生追悔,於佛菩薩前,恭敬禮拜而作懺悔,以後,決定不造。
總持菩提心品
共有三十三頌零兩句,分三大科。一、加行。是在發菩提心以前先集順緣資糧,隨喜一切善法,見有作世間功德和修解脫的正因或由修持能得無上菩提的善法,都心生歡喜隨喜讚嘆。二、正行。是正發起菩提心的方便。為作眾生的現時和究竟的利益,發起菩提願心和行心,並依次學習菩薩學處等。三、結歸。是總結髮心以後的功德。想這一生,能發菩提心,從此生於佛的種族中,得名菩薩了。願望得到實現,心中歡喜,常受安樂。
本品上半品所說的隨喜功德等,就是集積順緣資糧,結合第二品的《懺罪品》,就是淨違緣障。由修習這兩個前方便以後,下半品才說明發起二種菩提心的方便。這樣正適合於三士道的修習次第,先修共下中士道,然後才修上士道。
不放逸品
共有四十八頌,分三大科。一、棄捨菩提心的過失。說明發菩提心,是經過多次思維其功德以後,才發起的。如果棄捨菩提心,就是欺騙諸佛和一切眾生,應墮惡趣。經常思維這些道理,不令菩提心衰退。二、應勤舍罪業。說明菩提心衰退的主要因素,就是不喜作善而喜造惡業。現在既得難得的人生,就應勤修善法,三、應斷除煩惱。說明惡業是由煩惱生起的,所以應當勤求斷除煩惱。對於煩惱,如對死敵作戰一樣,不怕艱苦,勤修善法,勤學菩薩行來對治它。
守護正知品
共有一百零九個頌,分三大科。一、守護心的方便。說明要守護心住於善所緣時,必須守護正念和正知。若離正知,則妄念生,不僅將已生的善財奪去,並且障礙未生的善法,不令生起,甚至摧折能得解脫的慧命。守護正知還須正念,要以正念之繩,繫心象於善所緣的柱上,不令散亂。二、怎樣生起正念。說明生起正念,須要依止善知識,聽從善知識的指示和教導,激發自羞的慚和怖畏他人毀謗的愧,並且相信異熟果報。由具有這些善因,就能生起正念,然後由正念守護正知,以正知防護自心,不令散亂。三、怎樣守護三聚戒。先說守護律儀戒,就是觀察身語的行為及造業前的等起心(動機),不令有過失(煩惱)。其次說明守護攝善法戒,應思維身是不淨,不應貪著,但可用作修善的工具,依此得渡輪迴大海,到達彼岸而成佛。其次說明怎樣守護饒益有情戒,應當常以財、法施與有情,隨護有情心,不令三業染罪。
安忍品
共有一百三十四頌,分兩大科。一、瞋恚的過失。常懷瞋恚的人,身心經常是痛苦的。一念瞋心,即能摧毀善根。二、修忍的方法。當思在輪迴中,苦多樂少。若因不忍小苦而造惡業,則將來生於惡趣的苦,更是不可想像。瞋恚是不順善法的,當以修忍的方法,防止瞋恚的為害。
精進品
共有七十六頌零三句,分兩大科。一、思維精進相違品的過失。說明懈怠就是精進的相違品。懈怠有兩種,一是對於善法能做而不去做。二是貪著庸俗無義利的事,空過時日。二、修習精進的方法。當思維已得的人身,終歸死亡,應當常時警惕,不要貪著睡眠懈怠。現在為求菩提,成就自他大利,當勤精進。
靜慮品
共有一百八十七頌,分三大科。一、靜慮相違品的過失。靜慮的相違品就是世間憒鬧和顛倒分別。即顛倒分別對於五欲受用執以為樂,不淨之身執以為淨。思維這些過失以後,當於靜處生起愛慕。二、住於靜處的勝利。說明住於森林靜處,資具簡單,少欲知足,修習靜慮與菩提心。三、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先修自他同等,然後修自他相換。修菩提心的菩薩,當給一切人以安樂和除一切人的痛苦。自他既是同等,是可以相換,以愛執自己的心轉移到他人身上,將自己的身財善根,布施給一切有情。
般若品
共有一百六十七頌零一句,分兩大科。一、二諦的建立。由破實事師等所說的實有而成立中觀性空的說法。否認經部師說色等境是現量所得、是實有,以及唯識師所說心為實有,主張心境等一切法,都是假立的,自性本空。二、廣說修二種無我的方法。分為二,(一)廣說修補特伽羅無我。說明補特伽羅有兩種,俱生我執和分別我執,以觀察六大非我的方法來破除我執。(二)廣說修法無我。先由四念處說明法無我,其次用緣起為因,成立一切法無自性。
回向品
共有五十七頌零一句,分兩大科。一、總回向,願以造論的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共同趣入菩薩行。二、別回向分三。(一)為利他回向。(二)為自利回向。(三)為安樂的生源,廣弘教法回向。
本論梵文注釋很多,僅從西藏大藏經中由梵文譯成藏文的注釋就有下列十種:一、《入菩薩行論釋難廣釋智品》,作者慧生。二、《入菩薩行論釋難》,作者不明。三、《入菩薩行論釋千九百七十五頌》,作者善天。四、《入菩薩行論難解處決擇》,作者黑論師。五、《入菩薩行論釋難》,作者遍照護。六、《入菩薩行論智品釋難》,無作者名。七、《入菩薩行論智品及回向品釋難》,無作者名。八、《入菩薩行三十六義略攝》,作者金洲。九、《入菩薩行論十一要義略攝》,作者金洲。十、《入菩薩行密意釋殊勝光顯疏》,作者畢補底旃陀羅。本論譯傳到西藏後,又為迦當派宗為六論之一。以後各派都有注釋,其中以宗喀巴的上首弟子賈曹傑所著《入菩薩行論釋佛子津梁論》為最著稱。宗喀巴所著《菩提道次第廣·略論》未問世以前,本論是修菩薩行的代表作。宗喀巴也非常珍視這部論,他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引用了本論三分之一以上的文句。西藏行者有以本論作為課誦本每日分段念誦。尤以本論最後第十《回向品》列為藏族佛教徒課誦的"五大願文"之一《入菩薩行願》,影響巨大。

作品價值

菩提心利益
寂天菩薩的曠世巨著《入菩薩行論》是修學菩提心最系統、最圓滿的論典。佛陀三轉法轉,說八萬四千法門,其精華教義即是大乘菩提心。菩提心被視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根本,自他利樂之源泉,滅除一切煩惱痛苦的甘露,到達無餘涅盤彼岸之津梁。關於菩提心的功德與利益,概括起來有以下面五個方面:
1、能消重罪。眾生由於往昔無明愚痴,身、口、意造無邊罪業。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假設罪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無法包容。”我等煩惱深重,只靠微薄的善行怎么能夠遣除呢?但是若靠圓滿殊勝的菩提心就可以對治惡業習氣,消除罪障。如《入行論》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滅諸重罪。”又《優婆塞戒經》云:“善男子,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
2、能獲妙樂。《入行論》又云:“佛於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佛陀於許多大劫的時間中思維饒益眾生的方便方法,最終發現菩提心對眾生具有無邊的利益,依此菩提心,無量眾生便可獲得究竟安樂。
3、圓滿所求。“若欲滅除種種痛苦災難,以及除卻眾生的不安,當恆常莫舍菩提心。要想享受種種快樂者,亦莫捨棄菩提心。”
4、轉劣為勝。眾生若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即稱為菩薩,原來垢染污穢之身將逐漸得到清淨,而轉成無價寶之佛陀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等無量功德,因此我們應堅守菩提心寶。
5、得果無盡。若以菩提心攝持,修行一切善法,其所獲果報無有窮盡。《入行論》云:“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恒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普通的善行種子生果之後即消盡,如芭蕉樹生果之後即枯萎,而菩提心樹,其根深植於無邊眾生的沃土之中,以大悲水澆灌饒益,以六波羅蜜莊嚴樹幹,行萬行而使其枝繁葉茂,所生菩提的花果也是層層無盡。由於眾生無盡的緣故,菩提心樹之果也一樣無窮無盡。
藏漢高僧大德、諸經典論集無不稱頌此菩提寶心:
宗喀巴大師嘗云:「一切教法的中心與根本,即為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記載:菩提心是成就自他一切善好的根源,亦為去除一切衰損的良藥,任何一位士夫均能趣入修持,無論親見、聽聞、憶念、接觸菩提心,皆能利益其它有情眾生,而吾人的利益,亦在利益其它有情眾生的過程中圓滿,故菩提心是最善巧的方便。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永明延壽禪師在《宗鏡錄》中說:“若一發心,功德無際,念念圓滿十波羅蜜。”
菩提心是成就圓滿佛果的種子,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即使是聲聞乘亦因聽聞佛陀的教法而證得涅盤寂靜,而佛陀乃是由菩薩修持而來,菩薩則是眾生髮起菩提心而入於菩薩道,故菩提心為一切佛法的根本。
菩提心是眾生長養一切善法的良田,是帶給眾生一切利益與安樂的根源,猶如承載世間的大地,亦如能去除一切貧困的財寶天王。菩提心是圓滿眾生一切心愿的如意寶。
佛經中記載:善男子,雖然我們已經講述了許多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但菩提心真正的功德利益,卻是超越語言文字所能形容,善男子,你們對於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應當生起強烈的希求心。故行者應殷重修持菩提心,只要能生起菩提心,無論資質如何駑鈍,甚至投生為畜生,均能獲致如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佛經中嘗云:過去數劫的諸佛,聚集討論能淨除心續中所有的煩惱業障、成就一切善行、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根源,獲致的結論為:舍菩提心之外,別無他途!眾生欲去除一切的痛苦,獲致究竟的安樂,唯有依靠菩提心,亦唯有生起菩提心方能克服所有的困難。
「入菩薩行論」嘗云:「欲除三有苦,及除眾不安,欲享福樂者,恆莫舍覺心。」行者欲去除輪迴中所有的不安與痛苦,欲受用暫時與究竟的安樂,除了依止菩提心之外,別無他途可循,此為菩提心所能圓滿的無量功德。
顯密教法皆須以菩提心作為修持的中心與基礎,然而,密乘(金剛乘)行者鬚生起較顯教(波羅密多乘)更為強烈的菩提心。密乘行者若無菩提心,縱能生起本尊觀、觀想壇城,然亦與遊客前來大殿參觀、禮佛無異;縱能修持氣脈、明點,亦與對著皮球打氣無異,沒有任何意義!
菩提心對於業障的淨除,亦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吾人所累積的業障,可分為定業、不定業二類,不定業可藉由懺悔地修持而予以淨除,定業則非常堅固,難以破壞與消除。然而,行者若能生起菩提心,即使是極為堅固的定業,亦能予以摧壞。
……
總之,發菩提心概括了佛陀所宣說的八萬四千法門之精華,是有則皆足,無則皆缺之教言,猶如百病一藥的萬應丹一樣。若不依靠菩提心則通過種種途徑也無法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
修學菩提心最系統、最圓滿的論典
寂天菩薩的曠世巨著《入菩薩行論》是修學菩提心最系統、最圓滿的論典
,寂天菩薩自小就對佛教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非凡的領悟能力。在年甫六歲的時候,蒙一位隱修有成的佛教大德攝受,傳授文殊菩薩等本尊修法,據說在修持不久後,即能親見文殊,並得到文殊菩薩一些教導。後來,在寂天即將登基的前一天晚上,夢到文殊菩薩令其出家。於是,寂天拋棄世人渴求的王位,來到那爛陀寺,師從當時寺內五百班智達之首的勝天為親教師出家,法名寂天。
出家後,寂天無論在學問還是修持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特別對於金剛乘密法,尤有心得。不過寂天一般都在夜間秘密修持,而白天表現得非常平庸懶散,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如廁以外,無所事事。因此,其他僧人非常反感,諷刺他為“三德和尚”。有一次,終於有人忍不住對寂天說:“出家人的本分就是誦經、坐禪,而你什麼都不做,這不是給僧人丟臉嗎?要么你就誦經,要么你就離開寺院。”寂天菩薩被逼無奈,就答應了給他們誦經說法。
到了誦經說法的日子,那些對寂天詆毀的人,為了讓他出醜,故意陳設了非常高的法座,並且沒有階梯。寂天菩薩運用神通登上說法寶座,對下面的僧眾說:“你們是想聽你們已知道的經典,還是想聽從未聽過的經典?”想看笑話的人便故意回答要背大家沒有聽過的,這時候,瑞相紛呈,許多人都看見文殊聖尊顯現在天空中,寂天論師隨即誦讀其智慧境中流出的《入行論》,至第九品三十四頌:“若實無實法,皆不住心前,彼時無他相,無緣最寂滅”時,身體騰空,漸漸升高,終至不見身影,只有從虛空中傳來的朗朗誦經聲,綿延不絕,一直到全論誦完為止。
從此以後,寂天菩薩聲名鵲起,他先後以佛法及神通救助了無量眾生,留下了《入菩薩行論》、《集學論》等傳世之作,在藏傳佛教中廣為流傳。
《入菩薩行論》共分十品,從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到靜慮品、智慧品、回向品,涵蓋從發心直至六度萬行等大乘道的內容,點明了由凡夫“趨入菩薩律儀”的一切學處,堪稱學修菩提心的最佳論典。
當今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極度失衡,人們迷戀於財色、名利,而對於能帶來真正安樂的佛法真理,卻棄之不顧,猶如敝屣,縱或偶閱經論、但也如瞎子摸象,且一曝十寒。縱觀當今世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是故心法分離、學佛多年,仍很難對身心產生真正的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