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懷藥種植與炮製

四大懷藥種植與炮製

四大懷藥種植與炮製是河南焦作的特色傳統手工技藝。相傳,公元前1066年(武五11年),周武王閥肘,率諸侯之師由戶縣出發,行軍至懷府。時值六月天氣,酷暑難耐,又加上將士遠途跋涉征戰,十之八九累困病倒。懷府百姓早已對殷紂王深惡痛絕,聞知義軍患疾,紛紛以自家所種菊花地黃為將士們煎報解暑,以牛膝熬湯為其調節筋骨;讓將士們食用山藥滋補體質。數日後,義軍元氣大振,揮師北上,取得了牧野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並一舉攻克朝歌。周武王即位後,為了報答懷府百姓的恩情,又率百官親臨懷府,舉行了盛大的封賞儀式,把這四種神奇之藥賜名為“四大懷藥”。從此,“四大懷藥”成名遠揚,並成了歷代皇室的納貢之品。後來,懷府官員百姓為了紀念這一盛大封賞儀式,遂將封賞地小鎮更名為“大封”,“大封”即現在武陟縣所轄的“大封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大懷藥種植與炮製
  • 分類:手工藝
  • 地區:焦作市
  • 遺產級別:市
  • 申報日期:2006年
  • 遺產編號:Ⅶ-1
簡介,種植現狀,加工工藝,養生功用,

簡介

地處中原的焦作市轄區歷史上屬懷慶府,幾千年來,以種植“ 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聞名海內外。特有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四大懷藥”獨特的藥效和極高的保健價值,歷代的中藥典籍和名醫、史志對其都給予高度評價。據焦作市志及市轄各縣(市)縣市志記載:四大懷藥的“懷”,來源於地名,我市沁河下游地區《貢》書上稱為“懷”,北魏以後稱“懷州”,元、明、清三代稱為“懷孟路”、“懷慶府”。懷藥在歷史上不僅享有貢品之榮,也曾在美國舊金山和馬尼拉舉辦的萬國商品博覽會上作為國藥展出,被中外客商稱為“華藥”和地道的“懷貨”,東南亞各國更是把“四大懷藥”視為稀貴佳品。千百年來四大懷藥以其獨特的藥效和滋補作用蜚聲海內外,歷代中藥典籍都給予了高度評價。《本草綱目》記載:“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神農本草經》也載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宋《圖經本草》載:“牛膝生河內山谷……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者真。”宋代醫學家蘇頌曰:“菊花處處有之,以覃地為佳。”在《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劑中,懷地黃一藥共見14處。據《懷慶府志》記載:“地黃山藥牛膝菊花等俱出河內,為獻貢常數。”有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諸侯衛桓公以懷山藥為貢品進獻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懷藥一直作為貢品進獻歷代王朝。四大懷藥是河南省的名貴中藥材,歷史悠久,譽滿中外,素有“珍貴禮品”的稱號。
河南省焦作市地處黃沁河沖積平原,年平均氣溫12--15度,平原地區≥10度年積溫在4500度以上,日照時數4430小時,總輻射量113--122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200天左右,年降水量800--1000mm,土層深厚,土地肥沃,土質獨特,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四大懷藥形成了獨有的外觀和質地。

種植現狀

焦作市四大懷藥種植基本情況
“四大懷藥”主要分布在焦作市的武陟、溫縣、孟州、沁陽等縣市,2003年種植面積14萬畝。其中:溫縣約7萬畝,武陟約6萬畝,其餘分布在孟州、沁陽、博愛等地。全市地黃4.8萬多畝,山藥5.5萬畝,牛膝約3.5萬畝,菊花1000餘畝。山藥畝產約在1500—3000公斤,鐵棍山藥畝產500公斤,地黃畝產約2000—3000公斤,牛膝平均畝產 1200公斤,菊花平均畝產約80—100公斤。全市年產鮮地黃5-7萬噸、年產鮮山藥8-16萬噸、鮮牛膝4萬噸、菊花140-180噸,年產懷藥折乾貨4萬餘噸,其中生地1萬噸、光山藥1-2萬噸、乾牛膝1萬噸、乾菊花140-180噸,全市中藥材生產產值近5億元。
標準化種植促進產量、質量、效益提高
2003年,焦作市對“四大懷藥”實施原產地保護的申請獲得成功,焦作被全國標準委員會列為“四大懷藥”國家標準化示範區。由此,“四大懷藥”成為焦作市第一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
焦作市根據“四大懷藥”的產地環境和生長特性,從選種、繁育、病蟲害防治、收穫、加工等各個環節進行技術提煉和規範,制定了無公害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健全了“四大懷藥”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的質量標準體系。通過示範帶動、層層輻射,焦作市目前已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縣、鄉、村三級標準化示範網路。
去年8月,“四大懷藥”標準體系從地方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填補了河南省農產品沒有國家標準的空白。實施標準化種植後,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的畝產量分別增加了200公斤、400公斤、650公斤、60公斤,畝費用分別降低了244元、250元、205元、70元,畝投入分別增加了360元、450元、260元、203元。如今,焦作市“四大懷藥”的種植面積達24.2萬畝,建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22個,輻射帶動標準化種植專業戶3000多個。示範區綜合產量較實施標準化種植之前增長了14.3%,綜合效益增長了52.5%。此外,去年12月,武陟縣近1萬畝鐵棍山藥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進行的綠色食品薯芋蔬菜類認證,6000戶農戶從中受益。

加工工藝

“四大懷藥”的加工
科技研發讓懷藥產業迸發活力
為進一步發揮科技推動作用,焦作市積極與中國中醫科學院、清華大學、河南中醫學院、河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並依託焦作大學、溫縣農科所和焦作平光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懷藥工程技術中心、“四大懷藥”栽培和品質技術研究中心和懷藥工程技術中心三個懷藥研發中心。
在三個研發中心的帶動下,武陟縣永盛藥材加工廠與河南農大共同承擔的地黃飲片炮製研究項目列入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資助課題;焦作大學懷藥工程研發中心運用超音波提取技術研製開發出懷山藥提取物飲料、懷參膳食纖維、懷山藥提取物含片等高科技含量的懷藥深加工產品;綠洲公司研發的懷參膚立清霜、懷參雙歧因子粉和懷參扶正營養口服液等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焦作東亞鴻公司通過科技革新,使懷珍珠菊的種植面積由原來的30畝增加到今年的170畝,產品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100元提升到720元,綜合收入可達200萬元;武陟縣百療懷藥公司還將“四大懷藥”種子送入太空進行航天育種。
近年來,焦作市政府每年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懷藥產業化開發,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支持懷藥產業化生產經營。焦作市採用招商引資和扶持發展當地中小懷藥企業雙管齊下的方式,努力構建“四大懷藥”加工企業群,有一定規模的懷藥加工企業由3年前的12家迅速發展到54家,年產值增至15.3億元。

養生功用

“四大懷藥”的日常食用
菊花十大養生功用
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藥食兼優,有良好的保健價值。
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製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里,蒸製成糕,或用綠豆粉與菊花制糕,具有清涼去火的效果。
菊花餚:用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國有素,補面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症的治療。
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臟,治頭暈目眩等症。
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藥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防暑茶:
配方:甘菊花15克,茶葉9克,藿香生甘草各10克。
製法與用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主治:中暑
組成:生地黃50克,糯米50克。
製法:將生地搗絞取汁,酌摻清水,入米煮粥。
服法:乘溫服,日1--2次。
功用:滋陰、養血。
主治:小兒瘵,陰虛發熱,口乾、吐血、衄血、尿血、陰傷便秘、口瘡、牙齦腫痛。
組成:羊肉500克,山藥50克,生薑15克,蔥白30克,胡椒6克,紹酒20克,食鹽3克。
製法:羊肉剔去筋膜,洗淨,略劃幾刀,入沸水鍋中氽去血水;將山藥用清水悶透,切厚0.2厘米的片,與羊肉一起加清水適量放鍋內,投入生薑、蔥白、胡椒、紹酒,先用武火燒沸後,打去浮沫,文火燉至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再切片裝碗。除去原湯中生薑、蔥白,略加調味,連山藥一起倒入碗內即成。
功用:補脾益腎,溫中暖下。
主治:虛勞骨蒸,脾虛白帶,小兒營養不良等症。
面色(掃黃)食有方
人參10克煎水,山藥50克去皮切塊,紅棗10枚洗淨,豬瘦肉50克切成末,小米100克淘淨,一同入鍋煮成粥,日服一劑。此方具有益氣養血,悅色豐肌之功效,適用脾弱血虛,元氣不足引起的面色暗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