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漢語詞語)

和尚(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和尚,古代西域語言的音譯,源頭是梵語,本義為“師長”,是對“有一定修為的僧人”之尊稱,但從古至今在中國以及日本等地,是對男性僧人約定俗成的泛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尚
  • 外文名:Buddhist Monk
  • 別名:僧人,出家人
  • 拼音:héshang
漢語詞語,佛學名詞,概念,根據,律制,剃度,剃度來源,關於戒疤,傳戒,燒戒疤的習俗,燒戒疤補充,寮國和尚,歷代高僧,跋陀,菩提達摩,僧稠,慧可,法如,唐玄奘,福裕,緊那羅,慧光,洪遵,慧安,教亨,同光,法玩,文才,邵元,了改,文載,悟須,虛雲,貞緒,素喜,恆林,行正,永信,延芫,和尚種類,

漢語詞語

佛教出家修行的男教徒,意代表佛教謙和至尚的修行者。梵語在古西域語中不確切的音譯,古印度梵語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遮耶,省音為和尚等,在中國等地則常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晉書·藝術傳·佛圖澄》:“和尚神通,儻發吾謀,明日來者,當先除之。”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京師僧諱‘和尚’,稱曰‘大師’;尼諱‘師姑’,呼為‘女和尚’。”《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院君王氏 ,夜夢一瞽目和尚,走入房中,吃了一驚。”丁玲母親》一:“後來二老爺又出門了,音信都沒有,說是看破紅塵做和尚去了。”參閱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釋氏要覽上師資》。
釋永信釋永信
和尚有以下別稱:阿闍梨比丘;比邱;禪師;出家人;毳客;大師;佛佗;和上;和闍、和社;鶻社;近誦;喇嘛;力生;親教;親教師;瞿曇;闍梨;釋子、頭陀;殟社;烏社;鄔波馱耶;捂波地耶;烏邪;依學;優婆陀訶;郁波第耶夜;

佛學名詞

概念

和,為三界統稱。尚,乃高上的意思。“和尚”之稱華藏世界只有釋迦能稱得,但後世確把比丘都稱為和尚了,也許是因為釋迦涅槃之後,在世比丘為世間第一福田的緣故吧。
和尚一詞,純由於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闐國則稱和社或和沙(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見寄歸傳及秘藏記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雜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釋延達與武僧一龍釋延達與武僧一龍
和尚或和闍羯磨。疏云:自古翻譯,多雜蕃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傳云:和尚,梵本正名鄔波遮迦。傳至於闐,翻為和尚,傳到此土,什師翻名力生。舍利弗問經云: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蓋師之力,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焉。又和尚亦翻近誦,以弟子年少,不離於師,常逐常近,受經而誦。善見云:和尚外國語,漢言知有罪知無罪也。明了論本云:優波陀訶,翻為依學,依此人學戒定慧故,即和尚也。義淨云:鄔波陀耶,此雲親教師,由能教離出世業故。故和尚有二種:一依教,即受業也;二依止,即稟學也。毗奈耶云:弟子門人,才見師時,即須起立;若見親教,即舍依止。
FROM:【《翻譯名義集》南宋·法雲著】
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遮耶,省音為烏社、和尚等。意為親教師、博士等。又意譯為近誦、力生。其義為弟子受業於師,經常近隨於師受經誦經,仗師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
和尚
“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長久以來這個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而一般對出家人的尊稱有“法師”等。

根據

可見和尚一詞,並非佛教的專有名詞,但在佛教,確有它的根據,佛教的律藏,稱剃度師及傳戒師為鄔波馱耶(Upadhyaya),“和沙”一詞,就是根據這個而來,“和尚”一詞,更是漢文的訛誤,最早見於漢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圖澄而號佛圖澄為“大和尚”。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別於流俗訛誤,因為,依照鄔波馱耶的原意,應當譯為親教師,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並且熟知比丘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後,才有資格為人剃度、為人授戒、而被稱為鄔波馱耶。這既不同於印度俗稱博士的烏邪,更不同於中國誤傳的和尚──老是老和尚,小沙彌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長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律制

初出家的,叫做沙彌(意思是勤加策勵,息惡行慈),生年滿二十歲,受了比丘戒,稱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飲食。中國人誤傳為“德比孔丘,故稱比丘”,那也是笑話)。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後,若已通曉戒律,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範師,梵語叫做阿闍梨耶,受人依止,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後,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後,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稱為耆宿長老。

剃度

凡是出家當和尚的人都要剃光頭發,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剃度來源

尼泊爾印度交界的一個釋迦族部落里,王子喬達摩·悉達多離家修行,7年後覺悟成佛,開始在恆河流域布教,廣收門徒。佛教認為世界是虛幻的,人生是苦難的,只有斷除一切煩惱修行成佛,才能達到永恆的幸福佛祖釋迦牟尼最初對迦葉等5人說法時,親手為他們剃去了頭髮,表示接受他們做自己的弟子。和尚剃髮有三重含義,一是按佛教的說法,頭髮代表著人間的無數煩惱和錯誤習氣,削掉了頭髮就等於去除了煩惱和錯誤習氣;二是削掉頭髮就等於去掉人間的驕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牽掛,一心一意修行。在我國古代,人們把頭髮看得十分重要,認為頭髮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必須保護好,不能有損害,否則是對父母的不敬。而佛教要求斷除這些無謂的親情牽掛;三是為了區別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當時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們一見到剃光頭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後來剃頭就成了加入佛門的一種儀式。
印度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其他儀式還沒有發展起來,所以只要剃掉頭髮,披上類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當和尚了。
那叫戒疤,表示受過戒.也不是每年一個.是三個,六個,九個或十二個。

關於戒疤

請參考:《談和尚頭頂上的戒疤
有的和尚頭頂上有一些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扮演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裡,出現在銀幕或螢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歷史知識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其實,佛教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因此,除了漢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國和中國少數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國漢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
戒疤的起源與終結
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他在天禧寺主持傳戒時,規定受戒的人部必須用香火灼燒頭頂和手指,以顯示虔誠信佛的決心。這就是中國漢地僧人受戒時燒戒疤的開始。
198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族僧人,頭頂上再也不會有戒疤了。

傳戒

就是佛教寺院召集志願出家為僧尼的人,設立戒壇,舉行授戒,使之成為正式僧尼。
從求戒者來說,出家為僧尼是要有許多條件的,比如個人志願、家庭同意、身無債務、五官端正等等,這在實際上未必都做得到,但佛教要求如此。有志於出家的人,先要和寺院取得聯繫,在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作自己的“依止師”。通過全寺僧侶了解和同意,然後寺院就可以收留此人為弟子,為他剃除鬚髮,授沙彌戒(共有十戒),這就叫做“沙彌”了。沙彌,也就是漢地一般俗稱的小和尚,其實,還算不得正式的和尚呢!
沙彌在梵文里的原意是勤策、息慈,就是應當勤受師父策勵,息惡行慈。沙彌的年齡一般在七歲到二十歲之間。在這期間,他的“依止師”對他有教育和撫養的責任,年滿二十歲了,經過僧侶開會研究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他舉行授戒儀式,這次授戒叫比丘戒,戒條比起沙彌戒來就複雜多了,共有250條,成為正式僧人的條件也因此算是備足了,所以又叫具足戒。從此就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資格。受比丘戒滿五年後,才可以離開依止師,自己單獨修道。除了沙彌戒和比丘戒之外,最後還有一種菩薩戒,有10重戒、48輕戒,但這不是必須受的,根據自願。沙彌戒必須單獨授受,比丘戒允許三人以下同時授受。

燒戒疤的習俗

據說起源於元代,當時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傳戒時,規定受戒者每人燃香於頭項,受沙彌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為終身之誓。這樣一個小小的發明,後來居然悄悄地流傳開來,並且世代傳襲下來。這當然是一種殘害身體的陋習,是漢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產。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漢地佛教文化圈的一點特色,簡單地說,就是佛教發展到後期,“大眾信仰”比極少數思想家(佛學家)所構成的“精英文化”擁有強大得多的能量。發明燒香疤(俗稱“燙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個佛學家,但他的這個小發明,流傳之廣和深遠卻是惠能以後任何著名高僧的學說所不能比擬的。

燒戒疤補充

除漢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沒有燒戒疤的規矩。這可能與《梵網經菩薩戒本》燃身供養之說有關。唐朝已有煉頂以艾燃頂的習俗,這個習俗形成普遍的制度,據說是在元代。當時異族統治者想藉以識別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眾裡面去。

寮國和尚

在寮國大部分男人小時候都當過和尚,5歲左右被送進寺院,叫NOVICE,跟和尚學習佛法、英語、法語和其他知識。如果20歲的時候還不離開寺院,就直接升為MONK,也就是正式的和尚。不過大部分的人到時候都會還俗,用受過的教育來找一份工作。對於一個寮國男人來說,如果沒當過和尚,簡直就是人生的最大憾事。

歷代高僧

跋陀

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時來中國傳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遷都洛陽,孝文帝在洛陽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靜,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為他建造寺院。這座寺院即如今的少林寺,跋陀是為少林寺的創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在寺內翻經台翻譯了《華嚴》、《涅槃》、《維摩》、《十地》等經,並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年老後跋陀遷居少林寺外,直到圓寂。

菩提達摩

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從廣州登入,到中國傳播佛教。達摩渡長江入北魏境,先遊歷了洛陽,後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個石洞裡面壁靜修,時間長達九年。他依據大乘派教義,融匯中國精神,開創了中國佛教禪宗,被尊為初祖。在眾多求教者中,達摩選擇將衣缽傳給了慧可。東魏天平三年(536年)達摩圓寂,葬於熊耳山,立塔於定林寺

僧稠

昌黎人,俗姓孫。先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實為師,後到少林寺拜跋陀為師。僧稠少時體質較弱,後發憤習武,練得拳捷驍勇,體輕身靈。他理解極快,學佛成績卓著,被跋陀贊為“蔥嶺以東,禪學之最!”他後來在嵩岳寺講經說法,影響很大。

慧可

洛陽虎牢人,俗姓頤。他幼年出家,通曉佛典。四十歲時拜菩提達摩為師。為表求道決心,慧可用刀自殘斷左臂,奉獻達摩座前。感其赤誠,達摩授法器、賜法名,收他為傳法弟子。慧可是為禪宗二祖。他在少林寺西南山上養傷時的住所和石台,後成為二祖庵和養臂台,遺蹟尚存。
二祖慧可二祖慧可

法如

上黨人,俗姓王。幼年隨舅父到豐陽,先事青布明為師,十九歲時出家。經青布明指點,他又投禪宗五祖弘忍為師,侍奉前後共十六年,直至弘忍滅度。之後他北游嵩岳,在少林寺住下,唐永昌元年(681年)圓寂。他被認為是傳自弘忍的又一位禪宗六祖,塔在少林寺東側許塔溝村口。

唐玄奘

玄奘(602-664年),原名陳褘(又名禕),洛陽(今河南偃師)人,唐代高僧,通稱三藏法師,13歲出家,629年從長安西遊,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印度,645年回到長安,帶回經書657部,十年間與弟子共譯出75部1335卷,還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見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

福裕

號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張。九歲入學,理解力極強,鄉里人稱他為“聖小兒”。出家後拜休林為師。元世祖慕其名德,命他住持少林寺。元憲宗時授他都僧省之符,命他總領天下僧眾。他率眾修復了嵩山一帶因戰亂毀壞的寺院,常被後人尊為少林寺中興之祖。他於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圓寂。

緊那羅

不知其來歷。據《嵩書》記載:“至正初(1341年)忽有一僧至少林,蓬頭裸背跣足,止著單裩,在廚中作務。……至十一年辛卯(1351年)三月二十六日,潁州紅巾賊率眾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而出,變形數十丈,獨立高峰,賊眾望見,驚怖而遁。僧大叫曰:‘吾緊那羅王也!’言訖遂沒。人始知為菩薩化身也。”緊那羅在少林寺地位極重,寺中有緊那羅殿和其塑像,被尊為少林護伽藍神。

慧光

慧光(487~536),長盧人,俗姓楊。十三歲時隨父入洛陽,後被跋陀收為弟子,不久在少林寺出家。他為跋陀所譯佛經註疏,刻版印刷,又因他學佛心領神會,向人傳授講解透徹,被稱為聖沙彌。他圓寂於河北鄴郡。

洪遵

洪遵(530~608),相州人,俗姓時。他八歲到少林寺出家,跟從師父資雲。後被北齊朝庭封為斷事沙門,負責處理僧人違反佛教戒律之事。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洪遵被舉召赴京,與印度僧人一起譯經。

慧安

荊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說姓衛)。隋開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為挖大運河,隋大業年間追集丁夫,餓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濟饑民。隋煬帝聽說後詔見慧安,他又潛藏起來,到衡岳寺去做頭陀。唐貞觀年間,他往黃梅謁見禪宗五祖弘忍,之後遍歷名山,並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龍二年(706年),他被招入宮庭,三年後辭歸,不久圓寂。

教亨

教亨(1150~1219),號虛明,濟州任城人,俗姓王。七歲在崇覺寺出家,十三歲受大戒,十五歲外出遊方。他先後出入過五座道場:嵩山戒壇寺,韶山雲門寺,鄭州普照寺,林溪大覺寺和嵩山法王寺。後應請住持少林寺。但不久他又引去,徜徉於嵩少間數年。金興定三年(1219年)圓寂。

同光

同光(700~770),山西人。弱冠出家,二十六歲受其足戒。他投會善寺普寂為師,後入少林寺,宣法開示二十餘年,震動遐邇。安史之亂時,他似避禍於荊州。唐大曆五年(770年)圓寂。

法玩

法玩(715~790),山西人,俗姓張。十八歲時學道於普寂禪師,二十歲時受具足戒。普寂謝世後,法玩有時住在嵩山,有時去洛陽。唐貞觀六年(790年)八月十三日,法玩於洛陽大敬愛寺圓寂。塔在少林寺西側。

文才

文才(715~790),號淳拙,臨汾人,俗姓姚。其父為居士。文才年歲稍長,即請學佛,父母從其志,送他出家剃度。他謁訪少林寺的還源福遇,執侍多時,後又到龍門山讀經三年。接著他隱居於終南山中。元泰定元年(1324年),被請出住持少林寺,但他於元天歷二年(1329年)辭退。到了元至正五年(1345年),他又被請出再任少林寺住持,七年後圓寂。

邵元

邵元,號古源,俗姓源。他原是日本國山陰道但州正法禪寺住持,元泰定四年(日本嘉歷二年,1327年)來中國。先在福州,後到天台山天目山五台山遍訪名僧,元天曆二年(1329年)到嵩山少林,長住二祖庵達二十一年。他在少林寺任書記之職,曾為息庵義讓行實碑撰文,並為菊庵法照塔撰文作書;他還曾作為全國百名高僧之一到京師宮裡參予大藏經的翻譯。邵元於元至正七年(1347年)返回日本。

了改

了改(1335~1421),號凝然,嵩陽金店人,俗姓任。十四歲時拜少林寺提點訓公為師,二十一歲時受戒。他曾在香山參訪月印長老,後到天慶寺跟從松庭禪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了改任少林寺住持,三年後辭退,但仍駐少林寺,直到圓寂。

文載

文載(1454~1523),號月舟,北畿通州人,俗姓王。九歲入鄉校,十三歲出家,拜白庵為師。二十歲時出遊參學,三年後回還,閉門不出,讀經習靜。他又到少林寺參叩無方可從,三年後更遍參京城諸多禪師。明弘治年間,文載住白塔精舍內閱大藏經。明正德三年(1508年),祠部任命文載住持少林寺,前後十六年,直到圓寂。

悟須

悟須(?~1563),號匾囤,一號無空,禹州人,俗姓陳。年過二十後辭父母出家,入少林寺,以梵僧喇嘛為師。十數年後辭別師父,到中條山中修行三個月,接著在峨嵋山巔住下。後來他又遍游全國,到京城,居吉禪庵中,印造了大彌陀經若干藏。不久他重回少林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他再次離開少林寺去峨嵋山,行至州江中時坐地圓寂。悟須是明代著名的十八武僧之一,他的骨灰歸回了少林寺,建塔埋葬。

虛雲

虛雲(西元1840年9月5日~1959年10月13日),祖籍湖南湘鄉縣。出生時母親就去世 ,由庶母撫養長大。俗姓蕭(一說“肖”),初名古岩,又名演徹,字德清,別號幻游。父親蕭玉堂公宦遊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後來受聘入泉州府幕。虛雲和尚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歲7月29日,誕生在泉州府署中。
在現代佛教史上,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十五個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禪門五宗,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眾的高僧,唯有禪宗泰斗之譽的虛雲。虛雲禪師幼時,從師讀儒書,17歲離湘至閩,19歲至福建鼓山湧泉寺出家,拜常開為師。次年依妙蓮(1844-1907)受戒,虛雲和尚曾燃指自殘供佛。
清光緒十八年(1892)受臨濟宗衣缽於妙蓮和尚,受曹洞宗衣缽於耀成和尚。出家後勤修苦行。27歲離鼓山,先後在江浙名山大剎參訪耆宿,研習經教,參究禪宗。此後又參訪陝西終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薩三大寺,並由西藏到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等國,朝禮佛跡。由緬甸回國,朝拜雲南雞足山,經貴州、湖南、湖北等地,禮安徽九華山,再至揚州高旻寺參加禪七法會,在赤山法忍和尚處獲悟。
光緒二十七年(1901)至終南山結茅潛修兩年。後至雞足山主持缽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緣建寺,至宣統元年(1909)自北京請得《龍藏》全部回雞足山,敕改缽盂庵為護國祝聖寺。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出現逐僧毀寺風潮。滇軍師長親自督軍上山捉拿虛雲,虛雲隻身與其爭辯,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虛雲。民國七年(1918),虛雲自南洋請玉佛回祝聖寺,並重建廟宇。此後,應滇、粵、閩軍政大員之請,曾移錫昆明華亭寺,住持鼓山,重興曹溪六祖道場南華寺。民國三十一年冬赴重慶主持護國息災大悲法會,歷時3個多月。民國三十二年冬,規劃重興粵北雲門山大覺寺。
1952年4月虛雲離雲門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發起人會議,並被推為首席發起人。1953年6月3日中國佛教協會正式成立,虛雲被選舉為名譽會長。是年,虛雲被聘為全國政協委員。1959年10月13日,虛雲法師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圓寂。

貞緒

(1893年—1955年)法名貞緒,字耀宗,鞏縣魯莊人,俗姓李。6歲出家鞏縣(今鞏義)少林寺下院龍興寺,拜純智為師。民國9年(1920年)回少林寺,從恆林學習少林武功,後成為著名武術大師。民國18年(1929年)任少林寺監院,和監寺淳樸等共同主持少林寺。1930年與淳樸、素典、貞俊、行敬等共同募資重修損毀嚴重的初祖庵大殿,使河南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得以保護。民國27年(1938年)至33年(1944年)在任少林寺當家和尚時,從天王殿到法堂共植柏樹200餘棵。此間為了繼承和光大少林功夫,他與原寺院還俗武僧俗子吳三林大師等一起組織訓練武僧。貞緒主持少林寺時,還和眾僧一起整修了方丈室、立雪亭等。1955年,貞緒圓寂,世壽62歲。

素喜

素喜禪師,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代傳人,少林寺首座和尚、名譽方丈。河南省登封縣城關鎮人。(1924年—2006年)俗名耿栓柱,家境貧寒,幼年喪母,十一歲時父親去世,孤苦無依,十二歲投入少林寺落髮出家,剃度師是貞緒禪師,時為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
出家不久,師父送他入寺中所辦的國小讀書,同時練武。十七歲時奉師命到洛陽白馬寺參學,十八歲到西安大興善寺受具足戒,二十一歲回少林寺。二十三歲到江南參訪,朝禮普陀山,從此以後,即長住少林寺。素喜從小聰穎好學,由於師父的悉心指導,加以他個人刻苦練習,他的武功造詣日深,尤其是對於齊眉棍、方便鏟、大洪拳的造詣,為世人所嘆服,被人譽為“少林拳王”。
一九五五年,素喜禪師三十二歲,到北京佛學院進修,從德浩老和尚學習《楞嚴經》、《法華經》二年。回到少林寺後,任武術教師。改革開放後,素喜禪師以積勞成疾之軀,抱病向徒弟傳授佛法和少林武術,培養出一大批禪武僧才,少林寺武僧隊隊長兼總教頭德揚,河北滿城北少林寺住持德相,國外如美國、日本、丹麥、澳大利亞、新加坡、朝鮮等國,都有他的徒弟。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素喜禪師與行正和尚二人為了保護佛經、佛像、拳譜等重要文物,採取轉移地點、埋藏地下等方法,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物。
一九八七年,行正和尚示寂,素喜繼任少林寺住持,除修繕寺院外,經他口授身教,整理了大量珍貴的拳經、拳譜。此外,他發揚佛教的慈悲精神,捐款參加社會救濟、支援災區等工作。
一九九〇年自住持位退居,由永信法師繼任住持少林寺。
(二〇〇六年三月八日十一時二十分示寂,世壽八十二歲)。

恆林

恆林(1865~1923),號雲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光緒初年入少林寺為僧,民國元年被任命為登封縣僧會司僧會,後又被推選為少林保衛團團總。任職後數年間購置槍枝,訓練武裝,打擊土匪,備嘗辛苦。民國十二年(1923年)秋,積勞致疾,卒於職。

行正

行正(1914~1987),字願安,登封城關劉莊人,俗姓李。1920年在少林寺出家,1932年在九華山東崖寺受戒。後任河南省佛教協會理事,少林寺住持。文革期間,行正採取轉移地點、埋藏地下等方法,保存了一批少林寺文物。1986年,他被正式任命為少林寺方丈,結束了自清康熙以來少林寺無方丈的歷史。他於1987年圓寂。

永信

釋永信大和尚,俗姓劉,名應成,法名永信,安徽潁上人,自號皖潁上人,依中嶽嵩山少林寺西來堂釋行正禪師為師剃度出家,得原中嶽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傳曹洞正宗第46世、第32代嗣祖沙門、住持、方丈釋行正禪師印可為中嶽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傳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繼任住持、少林寺方丈。

延芫

延芫法師、俗姓盛、名亞峰、法名延芫、號青燈、河南襄城人、宋文肅公(盛度)之後、依中嶽嵩山少林寺永信大和尚為師剃度出家,得中嶽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印可為中嶽嵩山少林寺第34代嗣祖沙門,少林寺禪藝代表性傳承人。
出家人嚴守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戒律藏
戒律藏者,謂佛所制在家、出家及大乘、小乘諸品戒法,如僧祇等律部。是也。
來源:【《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和尚種類

【和尚有四種】
子題:與法不與食、與食不與法、法食俱與、法食俱不與、苦住、樂住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和尚有四種,與法不與食,應住;與食不與法,不應住;法食俱與,應住;法食俱不與,不應住,不問若晝若夜,應捨去。阿闍梨亦爾。僧祇大同,有苦樂住別。”資持記釋云:“法是本務,食乃旁資。有食無法,徒養於穢軀;有法無食,終成于慧命。聖制有以,何得不思?僧祇中,初明去住,彼亦四句,二去二住。不問而去同上無法無食;問而去有食無法;苦住有法無食,盡壽不應去;樂住有食有法,雖遣不應去。”(事鈔記卷一〇·三一·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