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幼時

司馬光幼時

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畫以為圖。

(《宋史列傳第九十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司馬光幼時
  • 作品別名:少兒司馬光
  • 創作年代:至正六年(1346年)
  • 作品出處:《宋史列傳第九十五》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阿魯圖等
譯文,翻譯,詞語翻譯,句子翻譯,人物形象:,司馬光,簡介,人物生平,中進士甲科,反對王安石變法,學術成就,奉敕編撰《資治通鑑》,大量作品,相關事件,死後被追封為太師溫國公,《司馬溫公祠堂記》有關記載,童年,仕途,身後,政治主張,編撰,更化政策,主要作品,司馬光墓,啟發,相關題目,

譯文

司馬光長到七歲時,嚴肅莊重的樣子如同大人,聽講《左氏春秋》,十分喜愛,回去之後讓家人講給他聽,馬上了解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大概意思)。從此手裡不放下書本,甚至不知道飢餓口渴,寒冷炎熱。一群人在庭院裡玩耍,一個小孩站在缸上,失足掉了進去,大家都扔下(他)而離去,司馬光拿起石頭砸破缸,(缸里的)水湧出,落水的小孩得救了。(那件事)之後,北宋時的開封和洛陽中(流傳)用(司馬光砸缸這件事)畫的圖畫。

翻譯

詞語翻譯

1.凜然:嚴肅莊重的樣子。
2.瓮wèng:一種口小腹大的盛器。
3.足跌:失足。
4.迸:水湧出。
5.生:長到。
6.退:回去。
7.自是:從此。
8.釋:放下。
9.至:甚至。
10.沒:沉沒。
11.皆:全,都。
12.聞:聽。
13.去:離開。
14.戲:玩耍。
15.《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給《春秋》作注的一部史書。
16.如:像。
17.之:它,文中指《左氏春秋》。
18.了:清楚。
19.大旨:大意,主要意思。
20、司馬光: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

句子翻譯

即了其大旨:(司馬光)就明白了其中的主要意思。
眾皆棄去:很多小兒都扔下他離去了。

人物形象:

從文中看,少年司馬光具有聰明好學和機智果斷的品質。

司馬光

簡介

司馬光,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陝州夏縣水鄉(今山西運城地區夏縣)人,漢族。(但宋人袁說友著《成都文類》記,司馬光是在他父親司馬池郫縣知縣時,生於縣衙官舍的,該觀點已為當今主流,多數專家學者認同),字君實,號迂夫,晚年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人物生平

簡介:司馬光砸缸,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呈現給世人的是一個早慧的少年。雖然天資聰穎,卻也惜時如金。一方警枕,警告的是分秒必爭。好學勤奮,為人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受人景仰。清廉仁厚,為政原則,不卑不亢,秉持道義。編修一部《資治通鑑》,歷經十九載,一絲不苟,編撰300萬字,這需要怎樣的毅力和恆心可以完成的巨著啊?

中進士甲科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年方20,中進士甲科。宋英宗趙曙,1032~1067)繼位前任諫議大夫宋神宗趙頊,1048年~1085年)熙寧(1068~1077)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

反對王安石變法

熙寧三年(1070年),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鑑》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元豐八年(1085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後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文正,著作收在《司馬文正公集》中。

學術成就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了然。

奉敕編撰《資治通鑑》

司馬光手稿
司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編撰《資治通鑑》,共費時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年),至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精力盡於此書”。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

大量作品

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鑑》,還有《通鑑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鑽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孟子)。高中課文《訓儉示康》。
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他曾說:“先王之法,不可變也”;他認為,象周威烈王命晉大夫魏斯等為諸侯,是棄“先王之禮”,廢“祖宗之法”。與宰相王安石是政敵。

相關事件

家世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原籍屬河內(今河南沁陽)。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司馬光司馬光
誕生地
司馬光生於河南光山
2,四川郫縣
據《郫縣誌》收錄的宋代邛崍張行成《司馬溫公祠堂記》記載:“故諫議大夫司馬君池以某年作縣尉郫邑,越明年某月生公於官廨,字之曰岷,以山稱也”。這段文字說的是,當年司馬池在郫縣做縣尉時,住在官署,其夫人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司馬光。該文還說:為紀念在官署得子,司馬池特在庭下親手栽植松、楠各一株。司馬池父子先後辭世後,松樹枯萎,唯有楠木樹仍蒼翠欲滴。郫人認為楠木樹茂盛是托司馬光之榮,故縣丞李名逸在司馬光誕生之地建立“司馬溫公祠堂”,以祀司馬光。

死後被追封為太師溫國公

據資料記載,司馬光生於天禧三年(1019年),是北宋大臣,主編了
涵芬樓宋刊本資治通鑑
著名的《資治通鑑》。宋哲宗元祐一年(1086年)為相,八個月後病故,追封為太師溫國公。因而後人稱他為司馬溫公。

《司馬溫公祠堂記》有關記載

張行成《司馬溫公祠堂記》還說:北宋年間,郫縣流言,說是山里少數民族叛變了。當時的縣令閭丘夢松假借回家看父母,溜回了山西,主簿李言也掛冠而逃。縣城秩序混亂,百姓人心惶惶。時任縣尉司馬池,不顧全家性命,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自動代理縣令,主持了縣事,收拾了混亂的局面。當時恰逢正月,可是老百姓卻沒有心思過年,那些有錢的人,在埋金埋銀藏蠶絲藏織布;那些沒有錢的人,扶著老的,攜著少的,抱著幼的,紛紛朝成都、彭縣大邑縣的深山老林逃命。為了使人心安定下來,司馬池便從正月十五日開始大放花燈三天三夜。老百姓看到放了三天花燈,也沒有發生叛變一事,心安定了,紛紛重新搬回郫縣
司馬池因其政績,後來升官離開了郫縣。但縣人沒有忘記他,感念他在郫縣孕育了一位偉大的史學家。
《司馬溫公祠堂記》的作者張行成是一位很嚴肅的學者,非常崇拜司馬光。他與司馬光同為北宋人。他的出生地邛崍與郫縣同屬成都府,相距不過百十里;二人生活的時代相隔也不到百年。因而他的記述應該是有根據的、可信的。《司馬溫公祠堂記》後來被收入大清《一統志》藝文類,足見司馬光誕生於郫縣的記載,已得到許多有識者及權威著作的確認。巧合的是,同為宋朝人的袁說友在《成都文類》有一段記載,意思是:“司馬光是在他父親司馬池當四川省郫縣縣尉時,生於官廨的”,這與張行成的記載吻合。
司馬溫公祠堂今已不存,遺址已被開闢為老百姓花園。“司馬溫公誕生處”石碑,今存望叢祠內。

童年

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今河南光山縣,亦說四川郫縣),於是便給他取名“光”,七歲時,“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從此,“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將胡核去皮,他姐姐問他是誰做的,司馬光回答是自己剝皮的,父親責備他小孩子怎么可以說謊,司馬光自此便不再說謊。“司馬光砸缸”的兒童故事,在當時的東京(今開封)、洛陽一帶就有人把這個故事畫成《小兒擊瓮圖》廣為流傳。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傳為千古佳話。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⑵生七歲
司馬光砸缸
,凜然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⑷,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⑸。自是⑹手不釋⑺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⑻,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⑼,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⑽,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翻譯: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是北宋陝州夏縣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
司馬光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後來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就像一個大人一樣非常懂事,聽到老師講解《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內涵.從此書不離手,甚至忘記了饑渴,冷熱,一心都撲到了書里.
注釋:
(1)選自《宋史·司馬光傳
(2)【光生七歲】司馬光長到七歲。光,即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現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學家,編撰《資治通鑑》等書。
(3)【凜然】嚴肅莊重的樣子。
(4)【《左氏春秋》】又稱《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編撰的一部史書。
(5)【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
(6)【自是】自此,從此。
(7)【釋】放下。
(8)【瓮】口小腹大的一種容器。
(9)【棄走】逃走。
(10)【迸】湧出。

仕途

司馬溫侯祠前的司馬光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中進士甲科,從此步入仕林。初任奉禮郎、大理評事一類小官,後經樞密副使龐籍的推薦,入京為館閣校勘,同知禮院,改并州通判。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同知諫院。嘉佑六年(1061年)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統治者的借鑑。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通志》八卷上進宋英宗英宗命設局續修,並供給費用,增補人員。宋神宗以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鑑》,並親為寫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神宗命他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熙寧三年(1070年),自請離京,以端明殿學士永興軍(現陝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鑑》,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書成後,司馬光官升為資政殿學士。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罷黜新黨,盡廢新法,史稱“元祐更化”。司馬光執政一年半,即與世長辭,“京師人為之罷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過車者,蓋以千萬數”,靈柩送往夏縣時,“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親。四方來會葬者蓋數萬人”“家家掛象,飯食必祝”。

身後

死後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賜碑“忠清粹德”。遺著有《潛虛》、《均韻指掌》、《類編》、《傳家集》、《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通鑑目錄》、《通鑑考異》、《通鑑舉要歷》、《稽古錄》(《歷年圖》、《歷代君臣事跡》和《百官公卿表》)、《切韻指掌圖》、《司馬文正公集》等37種。

政治主張

司馬光在政治上是標準的守舊派人士,他跟主持變法的王安石發生了嚴重分歧,幾度上書反對新法。他認為刑法新建的國家使用輕典,混亂的國家使用重典,這是世輕世重,不是改變法律。所謂“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則修之,非大壞不更造也。”司馬光與王安石,就竭誠為國來說,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體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圍繞著當時財政、軍事上存在的問題,通過大刀闊斧的經濟、軍事改革措施來解決燃眉之急。司馬光則認為在守成時期,應偏重於通過倫理綱常的整頓,來把人們的思想束縛在原有制度之內,即使改革,也定要穩妥,因為“大壞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無,臣恐風雨之不庇也”。司馬光的主張雖然偏於保守,但實際上是一種在“守常”基礎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變法中出現的問題,如新法不能有效落實和用人不當等情況,從側面證明司馬光在政治上還是老練穩健的。
後世評價:“嘔心瀝血編通鑑 一心一意反新法”
可以使用一句話來評價司馬光的一生 :其實司馬光的一生主要就是幹了這兩件事情 編寫《資治通鑑》反對王安石的新法 但是有一點必須要注意就是司馬光之所以與王安石政見不和僅僅是在政治觀點上有分歧 在本質上都是為國為民的真君子 -純粹君子之爭,絕對不是為了一己私利,不然王安石在痛恨司馬光之餘也不會由衷的道出:“司馬君實,君子人也!”一個令政敵都嘆為君子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小人!司馬光在政治上的理解比王安石要深刻得多,在為變法問題斗得死去活來之後,司馬光留下了這樣的見解,基本可以概括他對王安石一生的看法“介甫無它,唯執拗耳”
有著高度政治敏感的司馬光,覺察到了變法的不妥,但具體哪裡不妥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他不可能作很準確的描述,只能通過變法造成的一些惡果來解釋他反對變法的原因。在宋神宗面前不斷和安石爭辯,但缺乏現代經濟理論,司馬光無法對變法方案作出有力辯駁。終其所述,只有“不妥”二字而已。結果造成了神宗誤會他無理取鬧的局面,不得不遠離政治中心,出走洛陽
還有點要注意就是司馬光在和對方的爭鬥中不能得勝時,便選擇了迴避和退讓,而不是伺機報復和惡意中傷。曾有人勸司馬光彈劾王安石,然而我們的司馬大文人卻一口回絕了他們:王沒有任何私利,為什麼要這樣做?面對身為副宰相的王安石的如日中天,司馬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退讓,
其實歷史的模糊就模糊在,司馬光反對的並不是王安石變法,而是他急功近利的改革方式。司馬光認為所有這些,都必須循序漸進,穩妥進行,而不可能立竿見影,不然會發生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青苗法,他認為這樣一來必然會給地方官吏帶來更大的腐敗空間,他們會藉機不斷提高貸款利息,從而進一步加重農民的負擔,而且後來的好多事實證明,由於王用人上的不當(因為得不到朝廷重臣的支持 不得已王安石啟用了一些新人 但是在那裡總有一些人並非與王安石抱有同樣純粹的理想 就是這些懷揣著私慾年輕人 使得原本比較良好的構想完全背離了初衷 ),導致的結果也被司馬光不幸言重,這不得不說是王安石變法中讓人不得不遺憾的一面。
多年後,王安石宰相之職被免,告老還鄉。一向支持王安石的神宗皇帝在繼續施行了近十年的新法之後駕崩,十歲的哲宗即位,由太后垂簾,時年66歲的司馬光被召回開封,出任宰相,開始大刀闊斧地起用舊臣,恢復原有制度。然而儘管其在政治上全盤否定了王,可在生活上,在王死後,他仍然吩咐手下要善待王安石的安葬事宜,由此足見其作為君子的坦蕩之處。而且他在所著的《資治通鑑》中對社會對王安石的偏頗之言給予了斧正,他說世人都說安石奸詐,其實這對安石來講實在太過分了。

編撰

宋神宗熙甯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耗時19年。
《資治通鑑》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記載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歷經19年編輯完成。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鑑》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君實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更化政策

哲宗立,宣仁後垂簾同聽政,門下侍郎司馬光言:按因差役破產者,惟鄉戶衙前。
司馬光
蓋山野愚戇之人,不能幹事,或因水火損敗官物,或為上下侵欺乞取,是致欠拆,備償不足,有破產者。至於長名衙前,在公精熟,每經重難,別得優輕場務酬獎,往往致富,何破產之有?又曰曏者役人皆上等戶為之,其下等、單丁、女戶及品官、僧道,本來無役,今使之一概輸錢,則是賦斂愈重。自行免役法以來,富室差得自寬,貧者困窮日甚,監司、守令之不仁者,於雇役人之外多取羨餘,或一縣至數萬貫,以冀恩賞。又青苗、免役,賦斂多責見錢。錢非私家所鑄,要須貿易,豐歲追限,尚失半價,若值凶年,無谷可糶,賣田不售,遂致殺牛賣肉,伐桑鬻薪,來年生計,不暇復顧,此農民所以重困也。臣愚以為宜悉罷免役錢,諸色役人,並如舊制定差,見雇役人皆罷遣之。衙前先募人投充長名,召募不足,然後差鄉村人戶,每經歷重難差遣,依舊以優輕場務充酬獎。所有見在役錢,撥充州常平本錢,以戶口為率,存三年之蓄,有餘則歸轉運司。凡免役之法,縱富強應役之人,征貧弱不役之戶,利於富不利於貧。及今耳目相接,猶可復舊名,若更年深,富者安之,民不可復差役矣。”

主要作品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 耗時19/餘年
稽古錄》(包含《歷年圖》、《國朝百官公卿表》、《通鑑舉要歷》)
司馬光寫《通鑑》

司馬光墓

司馬光墓及祖塋
在山西夏縣城北15公里鳴岡,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進士,著有《資治通鑑》、《涑水紀聞》等。墳園占地近3萬平方米,東倚太岳余脈,西臨同蒲鐵路,司馬光祖族多人群厝於此。墓側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額;碑文為蘇軾撰並書,曾沒於土中,後於杏樹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剝蝕難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間,特選巨石,依宋碑複製,並建碑亭。東有守墳祠,再東為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餘慶禪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後。寺內有大殿五間, 殿內現存大佛三尊,西壁羅漢八尊,為宋塑風格。歷代碑古二十通,記載墳園沿革。

啟發

1.告訴我們要勤於讀書
2.要做一個勇敢的人

相關題目

1.生:長到
2.退:回去
3.自是:從此
4.釋:放下,離開
5.至:甚至
6.沒:沉沒,掉入
7.即了其大旨:馬上知道了它的大概意思
8.眾皆捨去:大家都不管他而離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