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史(鮑勃·迪倫著回憶錄)

編年史(鮑勃·迪倫著回憶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編年史》是美國鮑勃·迪倫創作的回憶錄,也譯為《像一塊滾石》,繁體中文版譯名為《搖滾記》。該書記錄的不僅是作者發明創造和靈感迸發的輝煌時刻,還有意氣消沉的時刻。

該書出版以後,獲得了如潮的好評:有媒體把它與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相提並論,也有媒體說它寫作手法直追意識流大師普魯斯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編年史
  • 外文名稱:CHRONICLES: volume one
  • 作品別名:像一塊滾石、搖滾記
  • 文學體裁:回憶錄
  • 作者:【美】鮑勃·迪倫
  • 首版時間:2004年10月
  • 字數:17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是鮑勃·迪倫歷時三年在手動打字機上敲出來的回憶錄,記錄的不僅是作者發明創造和靈感進發的輝煌時刻,還有那些意氣消沉的時刻,曾經想退卻,不想努力乃至失敗,但它們如何仍有可取之處。迪倫對此毫不諱言,沒有人期待他會如此開誠布公。他袒露這些瞬間,正視它們,把握它們,然後超越它們。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像亨利·米勒最隱私的作品一樣,這也是一部開創時代——書中所描述的時代——的作品,揭示人類精神的種種可能。它們並不都是輕而易舉的可能。終究,它只是生命,從來沒有像這樣被書寫過的生命。該書揭開了這位大眾文化偶像的神秘面紗,展現一代才子盡情釋放生命的風采。被評選為《紐約時報》等全球數十家媒體2003年年度最佳圖書。

作品目錄

第一章 記下得分
第二章 失落之地
第三章 新的早晨
第四章 喔,仁慈
第五章 冰河

創作背景

鮑勃·迪倫在該書推出後接受了《新聞周刊》的採訪,他說,自己最終答應寫回憶錄,是經不住“西蒙與舒斯特爾”的出版商大衛·羅森塔爾的一再遊說。
最開始作者‘看到’的是早期我在格林尼治村的日子,然後他對兩張沒多少人問津的專輯《新的早晨》(1970)和《喔,仁慈》(1989)費了兩個章節的筆墨。他也提到了被迫逃避自己作為名人的那段時期。作者每天都在他的手動打字機上,用大寫字母敲打該書,這樣斷斷續續地,寫了三年。用大寫字母是為了方便他的助手閱讀和校對。

作品鑑賞

在這冊被迪倫喻作《編年史》的著作中,他並沒有花多少筆墨在時代背景上,而是安靜地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歌。
該書採取的結構是很特別的結構,作者有時會跳來跳去,他選擇的敘事方式有時候甚至可以稱得上很意識流的方式。
《編年史》基本沒有寫到《永遠年輕》,就像沒有寫《答案在風中飄蕩》一樣,迪倫倒是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也就是這一卷的五分之一)來寫他的一部較晚專輯《喔,仁慈》的製作過程。這段過程非常有趣,它是從迪倫的迷茫開始的———也就是那些他好像不大喜歡的演唱會,因為他忽然發現自己不會唱自己的早期歌曲了,他對那些歌沒有了感覺。
迪倫用一段近乎神秘主義的描寫來解釋這次危機的結束:他在一個不知名的爵士酒吧聽歌,突然學會了一種新的演唱方式,藉助這種方法,他雖然沒有了感覺,依然可以把歌曲唱出來。然後他演了一場又一場,直到有一天面對3萬人正要開始唱的時候,技巧突然失靈了。
《編年史》中,迪倫不願再去回顧那個大時代,作為“代言人”,他更是對時代的變化感受頗深,當年的激情,只剩下一絲餘波蕩漾在音樂的迴響中。
很多美國書評人認為《編年史》有著與《在路上》一般的迷人風格,不過年輕時的迪倫顯然沒有那么多的迷惘,他在回憶錄中為自己確立的形象是一開始就直奔民謠的主題。和他一起的則是一群人:伍迪、佩特·席格、喬·米切爾……他們走的是一條民謠的道路,這條路上有著無數的先人。今天民謠已經被邊緣化,連迪倫自己也說,以“公敵”等樂隊為先導,一個說唱樂的代表人物肯定將產生,雖然這個人現在還沒有出現,不過我們可以想像,他應該和迪倫一樣,雖然代表一種新的音樂形式、一次新的大眾文化潮流,但在骨子裡,仍然屬於布魯斯的傳統,屬於最純粹的美國音樂。

作品評價

人們沒有想到他會寫得如此出色,沒有想到這位搖滾老江湖可以用如此的熱情、憐憫和深邃的眼光回顧往昔的歲月。讀者在這裡聽到迪倫無與倫比的聲音,他的抑揚頓挫,他冷麵幽默的機智,他玩弄辭藻的本領以及各種驚心動魄的回憶——所有一切都講得非常漂亮。原來迪倫竟然在追憶過去,想像當年人們的面貌、穿著和談吐的時候竟然有種普魯斯特式的風采。
該書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他作品的真諦:迪倫幾十年來在若干採訪中極為吝嗇地散落的思想火花。本書為讀者開闢了一條理解作者思和藝術的通道,對於迪倫而言,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生交接點,迪倫一方面在尋找一種讓整整一代人有共鳴的聲音,替他們說話(儘管他自己並不情願如此)。另一方面,他又在積極復興他游吟詩人的傳統。
——《華盛頓郵報》
該書真正的文學價值在於迪倫為自己年輕的自我設計的那種敘事語氣,它是如此動人心弦……不失為一本讓人煥發、璀璨動人的讀物。
——《紐約時報書評》
該書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猶如迪倫的“權威作品”,像傑克·克魯亞克的《在路上》一樣充滿活力……令人顫抖的隱喻一再出現:午夜,謀殺,火。讀這本書就好像是滑倒在一位詩人的身上,一位我們同時代的詩人。
——《人物》
該書以非凡的魅力再現了作者激動人心的創造力。
——《紐約時報》

出版信息

這本書在中國國內先後出了兩個版本,最初的中文版是2006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像一塊滾石》;2015年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再版,改回原版的名字——《編年史》。這本書最初是作為樂迷收藏推出,僅2006年一年就銷售了2萬冊,並在不斷加印,共重版了三次。
書名譯者出版社年份
像一塊滾石
徐振鋒、吳宏凱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1
編年史
徐振鋒、吳宏凱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5-2-28

作者簡介

鮑勃·迪倫,194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希賓,20多年以後,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將。《編年史》、《答案在風中飄蕩》、《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訪61號公路》等作品,不僅確立了迪倫在搖滾音樂史的教父級地位,也奠定了他作為20世紀偉大詩人的身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