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是一個具有廣泛套用的術語,通常意味著失去土地的農民的起義,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中性地來說,這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謂的農民階級反對地主階級的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民起義
  • 外文名:peasant revolt
  • 實質階級鬥爭
  • 主體:農民階級
  • 代表:大澤鄉起義
  • 農民領袖:陳勝、吳廣
原因,事件,秦朝,漢朝,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意義,爭議,

原因

歷次農民起義其實都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歷史學者秦暉曾經把秦以後農民起義的原因歸納為六個方面,這在上表中都可以得到體現:
  1. 官府濫用民力,橫徵暴斂。
  2. 官府實行嚴厲的經濟壟斷,比如茶葉專賣、海禁等政策,中國古代凡是經濟利益比較好的項目都是由國家壟斷。
  3. 官府進行嚴厲的戶口控制,一種是百姓想要遷徙卻被限制,另一種是百姓不想遷徙卻被官府強行遷徙到偏遠地區去墾荒。
  4. 官府吏治腐敗,法外敲詐。所謂的法外敲詐指的是,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普遍不高,所以他們想方設法地私自給百姓攤派,巧取豪奪,所謂“頭稅輕,二稅重,集資攤派無底洞”。
  5. 官府和民間對組織資源的爭奪。宗教等組織提供了一種民間結社的形式,官府是不允許民間結社這種現象存在的,所以官民之間會發生衝突。
  6. 天災與外患等非社會因素。
因此,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四個字——官逼民反。中性地來說,這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謂的農民階級反對地主階級的鬥爭。
歐洲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是很常見的起義形式,農民反抗地主和農奴制度,包括1358年法國的扎克雷起義,1381年英國農民起義,1524年—1526年德國農民戰爭和1573年克羅地亞與斯洛維尼亞農民起義。
水滸傳》在中國大陸曾被歸類為農民起義小說。它以著名的一次農民起義為原型。
農民起義通常是指由流民無產階級發動的武裝反對統治階級的運動。
歷史上大多數的農民起義都是發生在統治階層對農民階層的橫徵暴斂時期,由於農民階層得不到最底的生存保證而自發的武裝起義運動。
兩極世界理論從根本原因、過程和結果等維度分析了農民起義的特點,認為農民起義是中國封建社會形態變革的直接動力。

事件

秦朝

在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農民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是發生在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大澤鄉起義)
陳勝、吳廣是中國著名的農民義軍領袖,他們領導的起義是爆發於秦末(約公元前209年)的中國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即位,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個昏庸而殘暴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廣大勞動人民在飢餓與死亡線上掙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徵發淮河流域的900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今北京密雲)。
傭農出身的陳勝和貧農出身的吳廣被指定為屯長。當他們走到蘄縣大澤鄉(安徽宿縣西南)的時候,連綿的陰雨把他們阻隔在這裡,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按照秦法規定,誤了期限就要全部被處死。所以他們決定起義,並且為了製造輿論,他們夜晚在駐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鳴,發出“大楚興,陳勝王(wàng)”的呼聲,被民間傳為神話。
押送他們的兩個軍尉非常凶暴,陳勝和吳廣就藉機把軍尉殺掉,接著對大家說: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誤期,誤期要被處斬。即使不殺我們,而戍守邊疆死的也有十之六七。何況壯士不死則已,既然要死,就要乾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他們的話激勵了戍卒的鬥志。大家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組成一支農民起義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占領大澤鄉、攻下蘄縣,很快攻占了五六個縣城。起義軍所到之處,貧苦農民紛紛回響。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軍攻占陳縣後,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為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 起義軍乘勝前進,分三路攻秦。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壯大到幾十萬人,有兵車千輛。 起義軍的一路人馬由周文率領的農民軍很快進抵關中的戲地(今陝西臨潼境),逼近鹹陽。秦二世見起義軍打到都城附近,十分驚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迎擊起義軍。同時,又從邊塞調軍隊30萬人,與起義軍對抗。周文農民軍雖然英勇作戰,但因孤軍深入,缺乏作戰經驗,在遭到秦軍突然襲擊時,打了敗仗,被迫退出函谷關,駐紮曹陽(河南靈寶東),等待增援。 農民軍的另一路人馬由武臣率領占領了舊趙都城邯鄲後,在混進起義軍隊伍的舊貴族勢力的代表人物張耳陳余慫恿下自立為趙王。陳勝為了顧全大局,勉強予以承認,並命他率軍西上支援周文。張耳、陳余不但不救援周文農民軍,反而割據自立,不聽陳勝指揮。接著,六國舊貴族相繼割地稱王。這樣,就造成陳勝、吳廣所領導的起義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周文率軍在曹陽堅持鬥爭三個月,多次失利,終因眾寡懸殊,又無後援,損失過重,周文最後自殺。不久,圍攻滎陽的吳廣被部將陰謀殺害。吳廣死後,軍心渙散。其他幾支起義軍,先後也被秦軍各個擊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秦軍向陳縣撲來,陳勝親自領導義軍奮力抵抗,因兵力太少,不幸失利。陳勝被車夫莊賈暗殺了。陳勝的部下呂臣等人堅持鬥爭,這支起義軍後來與項羽劉邦等人領導的起義軍會合,繼續同秦軍戰鬥。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農民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滅亡了。
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至三年九月,項羽劉邦繼承陳勝、吳廣未竟的事業,團結反秦力量,推翻秦王朝統治的戰爭。
元年七月,陳勝、吳廣首舉反秦義旗,得到廣大民眾及各種反秦力量的積極回響。同年九月,楚名將項燕後裔項梁、項羽叔侄,殺會稽郡(治吳,今江蘇蘇州市)守殷通起義,聚集精兵8000餘;劉邦起兵沛縣(今屬江蘇)得2000人;另有英布秦嘉陳嬰、酈商等及魏(今河南東北部)、趙(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齊(今山東大部)等地的原六國舊貴族先後起兵。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原六國舊貴族擁兵割據,各地反秦武裝亦在繼續積極抗秦。二年春,奉陳勝之命攻取廣陵(今江蘇揚州市)的義軍將領召平,以陳勝名義封項梁為“張楚”農民政權上柱國,建議他引兵西進擊秦,三月,項梁、項羽率軍渡江北上,沿途收編陳嬰、英布、呂臣、蒲將軍等多部反秦武裝,並擊敗占據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以東地區的秦嘉部,隊伍迅速壯大。秦將章邯擊滅陳勝、吳廣農民起義軍後(參見戲之戰),為逐次消滅北方各部反秦勢力,北上至栗縣(今河南夏邑)。項梁遣朱雞石迎戰不利,退軍到薛(今山東滕州市東南)時,劉邦率部歸附。這時,義軍已發展到10萬餘人。項梁得知陳勝敗亡的訊息,接受范增建議,擁立死於秦國的原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作為反秦號召。項梁自稱武信君,掌握軍政大權。
章邯軍在栗縣擊敗朱雞石部後,對魏、齊、趙等地的反秦力量發起攻擊,擊敗齊、魏聯軍於臨濟(今河南長垣西南),乘勝進攻齊地的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阿城鎮)。項梁率軍援齊,大敗章邯軍於東阿城下。楚軍追擊至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東,再敗秦軍。章邯退入濮陽防守,同時,項羽,劉邦率軍在城陽(今山東鄄城老城鎮東南)、雍丘(今河南杞縣)、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等地連破秦軍。九月,章邯得到補充,大破義軍於定陶一帶。項梁戰死。為避免被秦軍各個擊破,項羽、劉邦等率部東撤到彭城一帶,楚懷王也自盱台(今江蘇盱眙東北)遷到彭城。
章邯擊敗項梁於定陶後,認為楚地兵不足憂,即率軍北上攻趙。同年閏九月,秦軍攻占趙都邯鄲(今屬河北)。趙王歇、趙相張耳由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之平鄉鎮)。章邯令王離、涉間率20萬人圍攻巨鹿,自率20萬人屯於巨鹿南之棘原(今河北平鄉南),築甬道(兩側有土牆的運糧通道)至巨鹿城外,補給王離軍。趙王歇幾次派人向彭城楚軍求救。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率主力北上救趙;遣劉邦率一部分兵力(不足萬人)乘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空虛無備,進軍鹹陽(今陝西鹹陽市東北)。三年冬十一月(秦制,十月為歲首),宋義率軍抵安陽(今河南安陽市),滯留46日,企圖坐觀秦、趙相鬥,以收漁人之利。時天寒大雨,軍中缺糧,士卒凍餓,且巨鹿危在旦夕。十一月,項羽多次建議立即北上救趙,義不聽,反下令軍中,不從命者皆斬;而整天飲酒高會。項羽遂殺宋義。楚懷王改命項羽為上將軍,率軍救趙。當時,巨鹿兵少食盡,趙將陳余及燕齊等國救兵畏懼秦軍,不敢出戰。
十二月,項羽以英布、蒲將軍率2萬餘人渡過漳水救趙,取得初戰勝利。陳余復請救兵。於是,項羽親自率主力渡河,下令鑿沉船隻,打破“釜甑”(炊具),每人只攜三日口糧,以示誓死決戰之心。至巨鹿,與秦軍相遇,九戰,大破秦軍,絕其甬道,擊殺秦將蘇角、俘虜王離,涉間自殺(參見巨鹿之戰)。諸侯軍等敬服,擁戴項羽為諸侯上將軍。爾後,項羽乘勝追擊至漳水南岸,屢次擊敗秦軍。章邯求和未成,率軍後撤。項羽以蒲將軍追擊,至三戶津(今河北臨漳西),再破秦軍。章邯率軍南退,項羽又親率楚軍及諸侯軍追擊,大破秦軍於汗水(漳水支流,位於今河北臨漳附近)上。章邯連戰失利,遭秦二世指責,進退無路。七月,遂率20萬秦軍降楚(參見漳污之戰)。至此,秦軍主力全部被殲。項羽即長驅入關。
三年二月,劉邦率軍由碭(今河南永城東北芒山鎮)出發西進。劉邦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避免攻堅,乘虛而進。攻昌邑(今山東巨野南)未下,轉兵向西攻破陳留,隨後,向南迂迴,出轘轅關(今河南偃師東南)險道,攻克宛城(今河南南陽市),沿途不斷發展壯大隊伍。八月,用良計,收買秦將,乘其不備,襲破通往關中的重要門戶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是時,秦軍主力已被項羽殲滅,秦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丞相趙高逼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九月,子嬰殺趙高,派兵據守蟯關(今陝西藍田東南)。劉邦繞過嶢關,與秦軍戰於藍田,三戰三勝,遂破之。軍至霸上(今陝西西安市東南),直逼鹹陽。漢高帝元年(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嬰出降。劉邦進占鹹陽,秦亡。
點評:此戰,義軍繼承陳勝、吳廣“伐無道,誅暴秦”(《史記·陳涉世家》)的政治口號,團結各地反秦力量,推翻了秦王朝。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破釜沉舟”的決心,九戰九捷,殲滅王離軍,又以積極連續的作戰,迫降章邯於汀水,殲滅了秦軍主力。劉邦以少量兵力乘隙而進,戰術靈活,並注意團結和收編沿途武裝力量,壯大自己,終占秦都鹹陽。

漢朝

新莽天鳳四年(17年)至漢更始三年(東漢建武元年,25年)九月,新市(今湖北京山東北)人王匡王鳳領導的推翻王莽政權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凋敝,社會矛盾加劇。漢哀帝死後,幼小的漢平帝繼位,外戚王莽以大司馬、大將軍身分執掌朝政。元始五年(5年),漢平帝病死,王莽立兩歲劉嬰為帝,繼續把持朝政。四年後廢劉嬰,代漢自立,改國號“新”。王莽為緩和日漸尖銳的社會矛盾,復古“改制”。但煩苛的法令,繁重的徭役、賦稅,加上連年水旱蝗災,官吏橫徵暴斂,使民眾無以為生。天鳳元年(14年),以琅邪海曲(今山東日照市西南)的呂母起義為先聲,在黃河南北及江漢地區先後爆發綠林赤眉、東海力子都、城頭子路、臨淮瓜田儀等大規模農民起義,眾達百萬人,其中,綠林,赤眉實力最強。 天鳳四年,荊州地區(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西南部、貴州東部和廣西東北部、廣東西北部各一部)連年發生嚴重饑荒,民眾逃入山野沼澤挖掘荸薺為食。新市人王匡、王鳳為饑民平理諍訟,排難解憂,深得饑民擁戴,被推舉為首領,率眾起義。隨後,南陽(今屬河南)人馬武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縣)人王常成丹等亦聚眾回響。義軍以綠林山(今湖北京山北大洪山)為根據地,故稱綠林軍
綠林軍首先向王莽統治力量薄弱的附近鄉村發展,數月內,即組成一支八、九千人的農民武裝。地皇二年(21年)四月,王莽命荊州牧率精兵2萬,前往綠林山圍剿。王匡等串軍主動迎擊,在雲杜(今湖北京山)縣境大破莽軍,殲敵數千,並繳獲莽軍全部輜重。隨後,義軍乘勝連克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北)、雲杜、安陸(今湖北安陸西北),回師綠林山時,隊伍已發展至5萬人。三年,王莽遣太師王匡(與義軍首領王匡同姓名)、將軍廉丹率兵10萬向東進攻樊崇等領導的活動於今山東一帶的赤眉義軍(參見赤眉農民起義),同時,另遣將軍嚴尤陳茂率軍進攻綠林軍。 時綠林山一帶瘟疫流行,為離開疫區,並避免同嚴尤軍決戰,綠林軍遂乘赤眉軍在成昌(今山東東平西)連挫莽軍之機,分兵向外發展。一路由王常、成丹、張印等率領,向西南進入南郡(治江陵,今屬湖北),稱“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鳳、馬武及朱鮪等帶領,向北進入南陽郡(郡治宛縣,今河南南陽市),稱“新市兵”。七月,新市兵進攻隨縣(今湖北隨州市),平林(今湖北隨州巾東北)人陳牧廖湛等數千人起義回響,稱“平林兵”。當綠林軍進軍至舂陵(今湖北棗陽南)附近時,劉縯劉秀李通、李軼等亦率宗族賓客子弟七、八千人起事,號稱“舂陵兵”。十一月,舂陵、新市、平林三部合兵,在長聚(今河南唐河境)、棘陽(今河南南陽市南)等地接連獲勝,劉縯乘勝圍攻宛城(今河南南陽市),被莽軍甄阜、梁丘賜軍擊敗,乃退保棘陽。莽軍留輜重於藍鄉(今河南泌陽境),精兵10萬南臨池水(今河南泌陽境)。是時,王常等率領下江兵5000餘人轉戰到宜秋(今河南唐河東南),準備與主力會師。十二月,綠林軍四部會合,夜襲藍鄉,擊潰莽軍10餘萬人,殲滅2萬餘人,斬殺其主將甄阜、梁丘賜。繼而乘勝向西,在育陽(今河南新野北),擊潰趕來增援的莽軍嚴尤、陳茂部,斬首3000餘級。嚴尤棄軍而逃。義軍大獲全勝,俘獲大批俘虜及輜重,隊伍發展到10萬餘人。義軍隨即包圍戰略要地宛城。四年二月,綠林軍推加入平林軍的漢宗室劉玄為帝,建立政權,改元更始。綠林軍建立政權後,力量壯大,士氣高漲,在以主力包圍宛城準備西出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圖取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的同時,另由王鳳、王常、劉秀等率2萬人,乘莽軍嚴尤、陳茂部滯留潁川之際,向北推進,牽制莽軍南下。三月,王鳳等先後攻克昆陽(今河南葉縣)、定陵(今河南郾城西北)、郾縣(今河南郾城西南)等城。是時,王莽感到關中所受威脅嚴重,慌忙變更計畫,將原先用於鎮壓赤眉軍的莽軍主力轉用於南方,遣大司空王邑急至洛陽,會同王尋徵發郡兵42萬,號稱百萬,企圖一舉攻破宛城,殲滅綠林軍。五月,王邑軍在潁川與嚴尤軍會合,大軍齊向宛城進發。王邑、王尋仗恃兵多勢眾,執意先破昆陽,再破圍宛義軍主力。遂使先行抵達昆陽之部,層層包圍昆陽。義軍由王鳳、王常率八、九千人堅守昆陽,劉秀等率13騎乘夜突出城門,前往郾縣、定陵調集援軍。王邑等揮軍多次進攻,均被守城義軍擊退。六月,劉秀率援軍萬餘人趕到,先以乾餘人衝擊王邑、王尋軍,繼率勇士3000迂迴至昆陽城西,猛攻王邑軍指揮部。王尋、王邑仍恃眾逞強,命其他各營按兵毋動,只率萬餘人迎戰。王尋迎戰不利被迫殺。城內義軍適時出城夾擊,莽軍大亂。時遇大風雷雨,潰水(今葉縣沙河)暴漲,莽軍溺死數以萬計,其餘潰散。王邑只率數千人逃回洛陽(參見昆陽之戰)。王莽因主力被殲,調回鎮壓赤眉軍的太師王匡、國將哀章固守洛陽;另遣都尉朱萌、右隊大夫宋綱防守武關;再以九個將領,號稱“九虎”,統率御林軍數萬人在華陰(今陝西華陰東)、回溪(今陝西華陰境)一帶布防,企圖固守洛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要地。義軍在昆陽大捷,攻克宛城後,稍事休整,即於八月分兵兩路北圖洛陽,西奪關中。王匡率主力一部北進,於九月攻占洛陽,俘虜太師王匡及國將哀章。申屠建、李松率部向西,兵臨武關時,莽軍守將朱萌已降於起兵回響義軍的析縣(今河南西峽)人鄧曄、於匡,宋綱已被擊斃。華陰“九虎”亦被鄧嘩等擊敗,“二虎”自殺,“四虎”逃亡,只剩“三虎”收集殘兵,退保渭口(今陝西華陰北)京師倉。鄧嘩、於匡大開關門,迎接義軍。李松率部3000抵達湖縣(今陝西潼關東)與鄧嘩合兵進攻京師倉未克。鄧嘩遂遣王憲率一部兵力北渡渭河,向長安北側迂迴,李松亦分兵一部由偏將軍韓臣率領,向西進攻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王莽波水將軍竇融。王憲部所到之處,莽軍望風歸降。韓臣部一舉攻破新豐,並乘勝追擊竇融至長安。義軍兵臨京師,當地民眾紛起回響,未待義攻城,各部民眾已破城而入。王莽效法秦二世武裝囚徒充軍不成,被義軍及民眾重重包圍在漸台(位於未央宮滄池中)。王邑等相繼喪命,王莽被商人杜吳殺死。新莽政權亡。更始二年二月,綠林軍擁立的更始帝劉玄遷都長安。
點評:綠林農民義軍,是新莽末年農民起義戰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對推翻新莽政權發揮了關鍵作用,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它同所有失敗的農民起義一樣,沒有遠大的戰略眼光(如陳勝吳廣起義赤眉起義、黃巾農民起義、隋末農民起義黃巢起義、明末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由於更始政權遷都後,對如何結束全國的分裂割據狀態沒有提出相應的政治、軍事措施,劉玄只知腐化享受,對內濫賞官爵,對外排斥異已,導致投靠更始政權的幾十萬赤眉軍不能得到妥善安置,於同年冬,兵分兩路西攻長安。劉秀乘機稱帝,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更始三年九月,赤眉軍攻克長安,更始帝奔逃。綠林農民起義以更始政權的破滅宣告結束。
赤眉農民起義
綠林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二次農民起義。公元17年,王匡、王鳳叔侄二人在大洪山組織饑民起義。因西漢時期大洪山取名為綠林山,故稱之為綠林軍。起義軍反對王莽政權,於公元23年建立更始政權。同年在昆陽打敗莽軍,乘勝追擊,攻占長安,推翻了王莽政權,給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點評:從綠林、赤眉起義的結果來看,中國農民起義的大體結局只有三個:一、接受統治階級的招安,成為統治階級的幫凶;二、在統治階級的鎮壓下,堅持鬥爭到底,最後失敗;三、被地主階級所利用,成為某人改朝換代的工具。
黃巾農民起義
中國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起義。因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東漢末年,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廣大農民與豪強地主及封建國家的矛盾激化。黃巾起義正是在農民鬥爭蓬勃開展的基礎上爆發的。

晉朝

兩晉——孫恩起義
兩晉——盧循起義

南北朝

南北朝——趙廣起義
南北朝——蓋吳起義
南北朝——破六韓拔陵起義
南北朝——莫折大提起義
南北朝——杜洛周起義
南北朝——鮮于修禮、葛榮起義

隋朝

王薄長白山(在今山東章丘)起義。為了號召民眾參加起義軍,他作《無向遼東浪死歌》,鼓動民眾拒絕參加進攻高句麗,激發民眾的反隋情緒。因為隋煬帝為進攻高句麗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最為沉重的災難。
從隋大業六年(610年)翟讓聚眾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舉起反隋義旗,到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後九年,在中原大地活躍著一支矛頭直指隋廷的農民武裝力量,這就是翟讓和李密領導的瓦崗起義軍。
孫安祖高雞泊起義
張金稱起義
高士達起義
劉霸道起義
孟海公起義
孟讓起義
郭方預起義
郝孝德在起義
劉元進起義
朱燮起義
彭孝才起義
向海明起義
杜伏威、輔公祏起義
苗海潮起義。
尉文通起義
王萬昌起義
瓦崗農民起義
王薄起義
竇建德起義
張金稱起義
劉元進起義
杜伏威起義
孟海公起義
韓相國起義
彭孝才起義
宋子賢起義
杜彥冰起義
李德逸起義
韓進洛、甄寶車起義
白瑜娑起義 郭方預起義
郝孝德起義 格謙起義 陳填、梁慧尚、李三兒起義 朱燮起義 管崇起義 呂明星起義 向海明起義 唐弼起義 張大彪、宗世模起義 劉迦論起義 鄭文雅、林寶護起義 楊公卿起義 司馬長安起義 劉苗王起義 王德仁起義 左孝友起義 盧明月起義 顏宣政起義 王須拔、魏刀兒起義 楊仲緒起義 張起緒起義 李子通起義 魏騏驎起義 敬盤陀、柴保昌起義 朱粲起義 翟松柏起義 盧公暹起義 孫華起義 趙萬海起義 操師乞、林士弘起義 荔非世雄起義 杜揚州、沈覓敵起義 徐圓朗起義 王子英起義 張子路起義 李通德起義 郭子和起義

唐朝

龐勛起義

宋朝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眾梁山泊(又名梁山濼,今山東省梁山、鄆城間)起義,反抗官府,抗擊官軍鎮壓的作戰。
北宋宣和年間,官逼民反,豈止方臘、宋江揭竿而起而已,史稱:“河朔、山東群盜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萬計,少者屯聚。魏博間則有楊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勝數。”
鐘相、楊麼起義
范汝為起義
李金起義
江西建昌佃戶起義
李接起義
賴文正起義
陳峒起義
姜大老起義
張福起義
晏夢彪起義
陳三槍起義
宋朝民眾起義極其頻繁,僅北宋160餘年就發生民眾起義203次,宋朝這么頻繁的民眾起義,在其他朝代是罕見的。

元朝

明朝

清朝

“天地會”的“反清復明”運動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太平天國應寫作太平天囯,囗中王)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開始的標誌是1851年金田起義,結束的標誌是1864年天京陷落,歷時13年。這次起義開創了中國不少先河,例如中國農民起義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利用西方宗教發動起義等。領導人為洪秀全,稱號為“天王”,首都稱天京(即現南京)。

意義

中國的農民起義最後鮮有成功者,多數是被地主或官僚階級摘了果實,李自成和洪秀全是兩個特別的例子。但洪秀全只取得局部勝利。李自成好歹結束了一個王朝,取得全局性勝利。但兩人都沒有治理天下的本事,農民起義一直在政治上是盲目的、沒有遠見的。中國古代歷史少有靠農民起義而推動社會發展的情形,世界上也少有靠農民起義成功的例子,農民一直是中國社會的底層,從統計角度看,這個階層缺少真正的領袖,因此,中國的發展應該以安撫農民為第一要務,而在城市化後,應該是"農民和城市下層平民",這個層面挑起的激烈行動,不會對歷史進程產生實質的影響,反而會造成社會不必要的動盪。這是對農民起義從根本上進行否定。更進一步,社會的進步如果到了必須靠革命才得以推動的話,是社會成本相當大的非最優選擇,也是最後不得以的選擇,社會治理結構必須進行再造,不僅要避免民眾革命性激烈行為,而且應使社會前進的力量通過正常的社會成本小的渠道釋放出來。

爭議

史學界對中國“農民起義”的定性和評價一直存在分歧。從領導層來看,農民起義領袖絕大多數都不是農民。十二次農民起義的35位主要領導中,農民出身的只有3人,而且都不是領頭人物,顯示農民難以成為農民起義的領袖。從目的看,領袖起來“造反”,不是為農民謀利益,農民參與也不是為反抗地主,甚至是被裹脅“起義”。從結果看,“起義軍”所過之處,農民並未獲得好處。因此中國歷史上是否存在農民起義很有爭議。
中國歷代史書與中華民國政府對農民起事多以“暴動”、“之亂”、“民變”等稱謂來表示,費正清漢學家也使用此稱謂;而中國共產黨因為其成立主要依靠工農階層,常稱其為“起義”。如:黃巾之亂⇔黃巾起義。另外《水滸傳》在中國大陸曾被歸類為農民起義小說。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余英時認為,中國史上“農民起義”的領導主體從來不是務正業的農民,而是各式各樣的社會邊緣人。如黃巢是鹽梟、李自成是作為驛卒的鄉村無賴、洪秀全客家籍的不第秀才。邊緣人在治世難有展布,但一到亂世便有機會大顯身手。這些人並不代表農民的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