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棋文化

中國棋文化

棋者,弈也。下棋者,藝也。博弈是東方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於一般的消遣遊戲,還影響和陶冶著人們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審美趣味和思維方式。琴、棋、書、畫並稱中國四大傳統藝術形式,成為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形態。“弈”中的恬淡、豁達、風雅、機智和軍事、哲學、詩詞、藝術共聚一堂。黑白之間,楚河漢界內外,棋藝帶來的啟悟和內涵被無限拓展,棋盤之外的天地被融合為一,成為中國棋文化的最大特點之一。方寸棋盤,還具有磨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

棋是以對弈為主,其中有互相的博弈。在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棋類就是圍棋與象棋了。他們是中國古人文化的結晶,也是當下流行的娛樂遊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棋文化
  • 類別:文化辭彙
  • 相關:圍棋與象棋
  • 地點:中國
內容,起源,發展,規則,圍棋文化,象棋文化,文化秘密,歷史影響,民間棋類列表,

內容

棋者,奕也。下棋者,藝也。博弈是東方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於一般的消遣遊戲,還影響和陶冶著人們的道德磨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
棋是以對弈為主,其中有互相的博弈。在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棋類就是圍棋與象棋了。他們是中國古人文化的結晶,也是當下流行的娛樂遊戲。
中國棋文化

起源

1.圍棋的起源圍棋的來歷則模糊許多,較為流行得說法是堯為了調教自己的兒子丹朱,將圍棋傳授於他。不過這種傳說對圍棋不是什麼幸事,還是忽略的好,因為丹朱在歷史上不是什麼好角色,尚書中記載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圍棋和丹朱聯繫起來,大概只能說明孔孟先哲見地深刻:圍棋非養性,實乃亂性。圍棋又名黑白棋,顯然必須有一個一色到雙色的過渡,而從天文的角度考慮,也頗順理成章。天體不是靜止的,而是隨著四季不停地變化,為了反映出這種變化,更是為了探究這種變化的規律,於是古人開始在一個棋盤上放置雙色棋子以進行比較研究,就這樣,圍棋的棋子開始了相互間最初的接觸。但即便如此,圍棋仍然只是一個天象記錄儀,是什麼力量把它推向競技層次的呢?我想,那是占卜預測的力量,一種人類生來具備的對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在任何一種人類文化中,天文和占卜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說天文是是深不可究的客觀存在,那么占卜則是人類一種主觀自覺的,欲凌駕於客觀之上的心靈力量。當康德望著漫天繁星,為體會一種終極的理性而深深感動時,古人的感受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都堅信,用人類的智慧一定能夠探尋到未來世界的所有奧秘。而圍棋一旦成為占卜的工具,它就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儀器,因為從此它融入了人類的智慧和信念,它不再是天文現象的簡單眼映,而成為一種人類思想的載體。
2.象棋的起源象棋的起源的眾說紛紜,有說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有說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有說起源於戰國之時,也有說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象棋的發展可以分為春秋戰國與秦漢時期的象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象棋;隋唐時期的象棋;北宋時期的象棋;南宋和元代象棋的發展;明、清象棋的發展等。有關象棋的傳說也不少,大致上傳播最廣的是虞舜為了教育他的弟弟發明了象棋,每日與其弟在牢中對弈,因為他弟弟的名字叫象,才稱為象棋。英國著名的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一書中也承認象棋是中國人民的創造,是古代中國人模擬戰爭而創造的一種遊戲。

發展

1.圍棋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圍棋已在社會廣泛流傳了。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玄學的興起,導致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對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與棋藝相當的“品格”(等級)。當時的棋藝分為九品。隋時期由19道棋盤代替了過去的17道棋盤,從此19道棋盤成為主流。而隨著隋帝國對外的政策,高句麗、新羅百濟把圍棋帶到了朝鮮半島,遣隋使把圍棋帶到了日本國。唐宋時期,可以視為圍棋遊藝在歷史上發生的第二次重大變化時期。由於帝王們的喜愛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圍棋得到長足的發展,對弈之風遍及全國。當時的棋局已以19道作為主要形制,圍棋子已由過去的方形改為圓形。唐代“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是中國圍棋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標誌。由於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擴大了圍棋的影響,也提高了棋手的社會地位。這種制度從唐初至南宋延續了500餘年,對中國圍棋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明清兩代,棋藝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現之一,就是流派紛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形成了三個著名的圍棋流派:一是以鮑一中(永嘉人)為冠,李沖、周源、徐希聖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為冠,汪曙、方子謙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顏倫、李釜(北京人)為冠的京師派。在他們的帶動下,長期為士大夫壟斷的圍棋,開始在市民階層中發展起來,並湧現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們通過頻繁的民間比賽活動,使得圍棋遊藝更進一步得到了普及。
2.象棋的發展象棋的發展分為七個時期,即孕育期、童年期、爭鳴期、高潮期、中落潮、鼎盛期和穩步期。傳說其鼻祖是博藝該象棋,有六博些。分曹並進,遒相追些。成梟而牟,呼五日些。昆即玉,六博亦昆蔽象棋。用象棋一詞指六博始見於此。當然象棋與六博的形制完全不同,六博是一種擲採行棋角勝的局戲,象棋則是一種靠智謀、技術、修養等較量的競技運動。由於六博與後來的象戲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象棋一詞的誕生,孕育著日後象棋的產生,故將象棋名詞誕生之時至南北前周武帝字文邕制《象經》前,這一段時間稱為象棋的孕育期。棋具、走法與記譜法。

規則

1.局面術語開局:是指雙方按各自的戰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陣勢的階段,通常在10回合之內,但當前棋手們對開局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某些明屬於開局的變化已達到前15回合,開局後期和中局前期交織;中局:是陣勢布列後雙方棋子接觸,進行扭殺的階段,介於開局與殘局之間;殘局:是尾聲階段,主要特點是兵力大量消耗,盤上特點從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殺轉變為少量子力間互動,殘局階段直接性的戰鬥接觸減少,子力的調運最為關鍵;先手:開局時紅先,對局中的主動者;後手:開局時黑後,對局中的被動者。起著:開局第一著;妙著:對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從而取得戰術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動權;正著:當時棋局下必須走的一著或數著,也指正確著法或官著。劣著:一方弈出著法無全局觀念,或進攻不當,防守不力,往往導致局勢不利或失敗。入局:在雙方糾纏階段,一方組織子力對另一方產生一個戰術打擊並且此打擊直接獲勝的過程,入局可能是連殺,也可能只是小兵開始渡河,但必須是能產生勝利的過程。優勢:一方兵力多於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動,明顯好走。均勢:雙方局勢均衡、兵力相等。勝勢:一方多子占優,局勢大局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勝勢
2.棋譜的記錄方法象棋現行的記譜法一般使用四個字來記錄棋子的移動。第一個字表示需要移動的棋子。第二個字表示移動的棋子所在的直線編碼(紅黑方均為由己方底線從右向左數),紅方用漢字,黑方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當同一直線上有兩個相同的棋子,則採用前、後來區別。如“後車平四”,“前馬進7” 第三個字表示棋子移動的方向,橫走用”平“,向對方底線前進用”進“,向己方底線後退用”退“。第四個字分為兩類:棋子在直線上進退時,表示棋子進退的步數;當棋子平走或斜走的時候,表示所到達直線的編號。而圍棋的記錄方法就是在紙上畫上棋盤,黑子用黑筆或藍筆記,白棋用紅筆記,只要按落字的順序在畫好的棋盤上畫圈,在圈中填上相應步數就可以了。例如:黑先下第一步,就用黑筆在黑落子的位置寫園圈和填上即可。

圍棋文化

圍棋是一個智力遊戲,起源於中國。在亞洲的圍棋人口有數千萬人,在歐美國家也有不少人會下圍棋。
圍棋的規則十分簡單,卻擁有十分廣大的空間可以落子,使得圍棋變化多端,比中國象棋更為複雜。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下一盤圍棋的時間沒有規定,快則五分鐘,慢則要幾天,多數時候下一盤棋需要一到二個小時。
中國棋文化
下圍棋對人腦的智力開發很有幫助,可增強一個人的計算能力、記憶力、創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斷能力,也能提高人對注意力的控制能力。下圍棋也會對小孩子起到積極作用,使他們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圍棋的發展
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黑白世界的圍棋,是我國古人所喜愛的娛樂競技活動,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一種棋戲。由於它將科學藝術競技三者融為一體,有著發展智力,培養意志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思想意識的特點,因而,幾千年來長盛不衰,並逐漸地發展成了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競技活動。
圍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弈,在整個古代棋類中可以說是棋之鼻祖,相傳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世本》所言,圍棋為堯所造。晉張華在《博物志》中亦說:“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舜是傳說人物,造圍棋之說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圍棋起源之早。
圍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有趣的別名。圍棋盤是方的,棋子和棋盒是圓形的,有人稱它為“方圓”。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人稱之為“弈”,當時圍棋已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了。
秦、漢、三國時期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有關圍棋的活動鮮有記載。在東漢時期,“圍棋”二字已在書面語言中普遍使用。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1952年,考古工作者於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中發現了一件石質圍棋盤,此棋局呈正方形,盤下有四足,局面縱橫各17道,為漢魏時期圍棋盤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與漢魏間幾百年頻繁的戰爭相聯繫,圍棋之戰也成為培養軍人才能的重要工具。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一王粲,除了以詩賦名著於世外,同時又是一個圍棋專家。
明崇禎張良拜師圖青花圍棋罐南、北朝時期
由於南北朝時期玄學的興起,導致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對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與棋藝相當的“品格”(等級)。
棋譜的出現
不過,棋譜的大量出現,在圍棋發展史上成為一件具有影響力的大事,是在南北朝時期,這與圍棋的盛行,當時統治者對圍棋的重視,以及紙的廣泛套用等因素有關。
南北朝期間出現的“棋勢”、“棋圖”、“棋品”之類的專著不下二十種,其中“棋勢”、“棋圖”是對局的記錄,“棋品”可能是對棋手的品評。
清宮中使用的圍棋唐、宋、元時期
唐宋時期,可以視為圍棋遊藝在歷史上發生的第二次重大變化時期。由於帝王們的喜愛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圍棋得到長足的發展,對弈之風遍及全國。這時的圍棋,已不僅在於它的軍事價值,而主要在於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增長智慧。弈棋與彈琴、寫詩、繪畫被人們引為風雅之事,成為男女老少皆宜的遊藝娛樂項目。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187號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圖》絹畫。
明、清時期
明清兩代,棋藝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現之一,就是流派紛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形成了三個著名的圍棋流派:一是以鮑一中(永嘉人)為冠,李沖周源、徐希聖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為冠,汪曙、方子謙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顏倫、李釜(北京人)為冠的京師派。這三派風格各異,布局攻守側重不同,但皆為當時名手。在他們的帶動下,長期為士大夫壟斷的圍棋,開始在市民階層中發展起來,並湧現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們通過頻繁的民間比賽活動,使得圍棋遊藝更進一步得到了普及。

象棋文化

棋文化象棋歷史久遠,趣味濃厚。千百年來,所以深受世界各國人民愛好,是因為它包含有體育、藝術和科學的因素。凡是象棋愛好者都知道,引人入勝的對局,構思精巧的排局,它的魔力決不亞於一曲動聽的音樂、一幅絕妙的圖畫或其他藝術。另外,它在臨局交爭時的戰鬥性和競爭性,更是其他藝術所不能比擬的。它愈來愈受到人們的熱烈愛好。由於象棋在世界各國流傳很廣,歷史悠久,關於它的起源問題,說法也較多。
中國棋文化
近百年來,關於象棋的起源,大致有中國印度埃及、希波斯阿拉伯等清說,其中以中國、印度、埃及、希臘四說最盛。據日人澀江保《泰西事物起源》說:“象棋系希臘七賢中名希臘者所造。”1930年從埃及開羅發出一條驚動世界棋壇的訊息,它說:
中國棋文化
有七千年歷史的古代象棋盤,在一個名叫喬沙歐克的大祭師的墳墓內發現;另外,還發現大祭師同他的夫人的像。由此可見,象棋遊戲,至少在耶穌降生前五千年左右即為埃及發明,並不是由波斯人或中國人發明。這條訊息一時驚動了全世界棋壇。如果它是真實的話,那么,關於象棋起源問題的喋喋不休的爭認,就此可以了結。然而,不久就被人們發現,開羅通訊社的這條訊息是不真實的——象棋為埃及人所發明被否定了,起源於波斯希臘的說法也缺乏根據,因此,爭論的焦點又集中到起源於印度或中國的問題上來了。
在20世紀的50年代和60年代,蘇聯象棋史學界認為象棋起源於印度,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的。這個觀點為歐洲某些象棋史學家所否定,他們對此論點提出質疑,而且認為象棋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
象棋藏譜關於中國象棋的起源,在我國古文獻中也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一)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如元代和尚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說:“借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二)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如北宋晁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於戰國之時,《潛確居類書》說:“雍門周謂益嘗君:足下燕居,則斗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四)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太平御覽》說:“周武帝造象戲”,明羅頎《物源》說:“周武帝作象棋。”
上述幾種關於象棋起源的傳說,有的也有一定的根據,值得進一步追溯。但就從這些傳說中已可看出我國古代象棋的萌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對立的矛盾鬥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象棋的發展也是這樣。根據一系列的史料記載,中國古代象棋的制度變化很大,它的整個發展過程是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由初級到高級,而且是由量變到質變。歷史證明,象棋是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創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紮根在中國勞動人民之中,有著廣泛的流傳。它與琴、書、畫並列,被稱為四大藝術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光芒奪目的一顆明珠。
春秋戰國與秦漢時期的象棋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奴隸社會衰亡、封建社會剛剛興起的時代。這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期,也是我國古代史上文化大發展時期。當時的科學技術、數學、天文學、軍事學及體育藝術等等,都有相當發展。棋藝被當時學者認為是數學的組成部分,並且在這個百花園中開放。其實,棋藝與當時的天文學、數學、軍事都有關,也可以說,它是在這些科學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且成為我國古代文化的組成部分。春秋戰國時期的棋藝,統稱“博棄”。博在古文獻中或寫成簿,也叫象棋。“燕則斗象棋”等。中國象棋一詞的來源,當出自此處,絕非舶來品。
秦漢時期,隨著生產的發展,政權的統一,各地區和各民族之間的聯繫加強了,其文化事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如著名的《九章算術》的出現、造紙術的發明、張衡的地動儀、華信的醫藥學,都是這個時期對人類所作的傑出貢獻。就象棋而說,當時不是專指單一的某種棋,除圍棋外的其他幾種棋戲如六博、彈棋等均稱象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象棋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時候,由於中國各民族的大融合,由於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社會生產有了一些提高,我國科學文化也相應地得到了新的發展。象戲產生在南北朝時代不是偶然的。因為人們對當時的棋戲——如六博、塞戲覺得著法簡單,趣味太淡,圍棋則太費時間,而象戲卻正好居二者之間,適宜於一般民眾的文體活動。我國自南北朝至北宋末的象棋,古文獻中都以“象戲”名之。
隋唐時期的象棋
隋唐時期,我國南北統一,疆域廣闊,經濟發達,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因此,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唐詩,吳道子。閻立本的繪畫及其他科學藝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寶庫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卓越的才智。這個時期的棋藝如圍棋。象棋、雙陸、彈棋等,也都有了新的發展。
唐牛僧孺著《玄怪錄》中有《巴邛人》一篇,講述象棋的神話故事。大意說,有個巴邛人,家有橘園,因霜後橘已收,但餘下兩個大橘,摘下剖開一看,每橘都有兩個老人在著象棋。橘中戲不但是後人小說、戲曲的題材,也是許多詩人的題材,明代的著名象棋譜《橘中秘》《橘中樂》等書名當來源於此。
北宋時期的象棋
北宋是中國古代象棋的大革新時期,960年,後周的大將趙匡胤奪取帝位,建都河南開封,史稱北宋。北宋是我國象棋史上的大革新時代,這個象棋革新運動,整整持續了一百六十多年,最後才定型為今日的中國象棋。
由於火炮的發明,在軍事戰略戰術上也起了新的變化,它反映到象棋中來,促使了象棋的變革。
據民間傳說,北宋太祖趙匡胤與道士陳摶下象棋,賭輸了華山,這個傳說可能來自明代,清初呂留良《象棋活》說:“華陰縣載:宋太祖落魄時,曾游華山,與希夷老人對象棋,太祖負於陳。遂於即帝位時,罷免華山附近黎庶之徵搖,以示不食前言,今猶有遺蹟存,可證。”
南宋和元代象棋的發展
南宋和元代是中國近代象棋定型後進入的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定型後的中國象棋,藝術性和娛樂性都大大地加強了,深受當時廣大民眾的歡迎和愛好。象棋在南宋初不僅遍及全國,而且已是家喻戶曉。南宋的都城杭州出現了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
北宋末南宋初,是中國近代“九十路”象棋的定型時期。自此之後,中國象棋更向前發展了,象棋譜也應運而生,並且在數量上也逐漸增多了。南宋至元代的象棋譜,據可靠文獻記載,有《棋經論》《單騎見虜》《事林廣記》等。
明、清象棋的發展與棋譜簡介
在明朝封建統治二百七十多年裡,中國象棋的發展非常迅速,儘管當時在士大夫階級中有弈博象賤之稱。但在市民、手工業者及農民中卻有很大的發展。
現存明代殘局譜有《夢人神機》(殘本),《夢入神機》象棋譜十二卷。作者佚名。現存殘本144局。《夢入神機》在明代是一部相當流行的象棋譜,明代各藏譜家都曾收藏過此譜。但令人十分惋惜的是,至今尚未發現其他完整的版本流傳下來。《夢入神機》殘本,是鄭國鈞於1949年在天津靜海縣的一個集市上,從一個姓杜的雜貨商的包裝紙中搶救出來的。經過鄭的蒐集,僅有一、二、三卷殘本和卷七一冊共285局。從中刪去與《道清雅趣》相同的局數後,尚存144局,這是非常難得的寶貴遺產。

文化秘密

圍棋棋盤契合宇宙空間的本性
圍棋棋盤標準正方形,由縱橫各19秒條線垂直、均勻相交而成,構成一幅對稱、簡潔而又完美的幾何圖形。如果你久久凝視棋盤,會產生一種渾然一體,茫然無際的感覺。如仰視浩瀚蒼天,如俯瞰寥廓大地。日本圍棋大師吳清源考證說:圍棋其實是古人一種觀天工具。棋盤代表星空,棋子代表星星
圍棋棋盤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整體性、對稱性、均勻性。它全然一個整體,上下左右完全對稱,四面八方絕對均勻。它既無雙方陣地之分,也無東西南北之別。棋盤可以橫擺、豎擺,下棋者可以從任何一邊落子。圍棋棋盤的這些特點十分契合宇宙空間的本性。現代宇宙學證實,在大尺度的宇宙空間,物質的分布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呈現高度的對稱與均衡。而宇宙同時在以均勻和對稱的方式不斷膨脹。
圍棋棋子的“元素性”象徵著宇宙物質
圍棋棋盤隱含奧妙,圍棋的棋子也蘊藏玄機。圍棋棋子具有一種“元素性”的特點,即是一種最抽象、最概括的存在。
圍棋對奕演繹自然規律
圍棋棋盤象徵著宇宙時空,圍棋棋子概括世界萬物,圍棋棋子在棋盤上的行棋對奕則隱喻著宇宙生存、發展、變化、運動的總規律。圍棋對奕首先隱喻著宇宙有生於無的生成規律。象棋對奕從“有“開始,尚未開戰,棋盤上早已森嚴壁壘。圍棋則從“無”開始,從空無一物的棋盤上陸續落子。宇宙的創生是從有而來,還是從無開始呢?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易》云:”無極而太極。“大爆炸假說認為,宇宙源於200多億年前某個時刻的一場大爆炸,從絕對的無中產生了時空空間,誕生了原始宇宙,並不斷膨脹,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圍棋對奕其次象徵著宇宙繁生於簡的發展規律。圍棋的規則極為簡單,而且是最大限度的簡單,它的棋子無級別劃分,沒有功能規定,自由落放,平等競爭,但隨著棋盤上棋子數量的增加和經營空間的擴大,量變引起質變,圍棋便逐漸由簡單至複雜,由有限進入無限。
圍棋考古
圍棋是我國傳統棋藝之一,在我國古代稱作“弈”,與我國古代另一種遊戲“博”並稱為“博弈”。圍棋比象棋出現的更早,相傳起於堯、舜時代,盛於六朝。唐、宋、元、明時期名手輩出,到清朝尤其鼎盛。迄今為止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傳說中,晉代張華《博物志》中記載: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子。不過傳說終究是傳說,堯、舜時期相當於中國原始社會的末期,當時的社會分工和人類文化尚處於萌芽狀態,在那種歷史條件下是不大可能創造出表現高智慧的圍棋來的。圍棋古稱“弈”,起源於西周。歷經春秋戰國時已發展至成熟階段。春秋末期,圍棋已經在上層社會相當流行了。
發現的最早的關於圍棋的文字是《左傳》中以圍棋來比喻衛國國政的記載,說的是西元前559年,衛獻公將入國,寧喜許之,大叔聞子曰:“寧子視君不如弈棋,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弗定乎!必不免亦!”《左傳》把“弈棋”比“視君”,說明“視君”之難;又以“舉棋不定”來比喻政治上的優柔寡斷。
清黃楊木雕筆筒
圍棋罐極其罕見,為中國文人喜愛把玩之高檔器,歷屆拍賣會都極少出現,眾多圖錄及參考書上均無。此罐小直口,短頸,腹鼓,腹下收,三層台階式圈足(絕無僅有的最頂級的修胎工藝)。崇禎歷史人物圖器物較為常見,此罐以張良拜師學藝為題材,後一童子手捧官帽,寓意加官進爵。主畫面繪張良在聆聽師傅的教誨,師傅左手執扇,右手撫膝,神態舒適安祥,背後放著《太公兵法》。通景滿篇繪畫著奇石、欄橋、括弧雲、宣草紋、松樹、合歡樹、芭蕉和太陽,這些都是典型的崇禎時期常見的畫篇,均為本朝之典型。
在陽陵帝陵南闕門遺址出土了一件漢代陶質圍棋盤,該棋盤並非陪葬品,而是守護陵園的人利用一塊素麵青磚刻劃而成的,出土時已經殘破,外觀呈不規則五邊形,殘長28.5~5.7、寬17~19.7、厚3.6cm,兩面均陰刻,其線條不直,從較完整的一角向內和向上的第四條線的相交處刻劃一斜叉,用來表示星位。這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圍棋盤,它的出土為我們研究圍棋發展史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歷史影響

棋文化
棋文化中國古代兵家講究的是“智、信、仁、勇、義”。
何謂智?其一,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不同於西洋象棋的王可以四處移動,中國象棋的將帥閒坐九宮之內。其二,在古象棋的演變中,士相在西洋象棋中演變成了“後”,而 “象”演變成了“傳教士”,而在中國象棋中,成了謀士和丞相,顯示了中國文化中智勝於力的定論。其三,西洋象棋棋子個個有十八般武藝,連小卒都能升變中國象棋中大子活動空間大,能縱橫往來。由於雙方子力相等,小子也是勝負天平上重要一碼。中國文化中“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概念表現得一露無疑。
何謂信?其一,三軍對壘,車、馬為左右軍,將帥坐鎮中軍,當上下同生共死。西洋象棋在規則演變中,出現了“王車易位”,開局未已,“王”已藏於一角,未戰先怯也。中國象棋在演變中,將格化為點、線,增加了河界,擴大了棋子的活動範圍,而棋盤一大,殺死老將變得困難,故為了便於攻擊,中國老將雖槍林彈雨,堅守於九宮之內,以示破釜沉舟,決戰之心。若未戰先藏,士卒誰肯賣命?其二,士相環繞,士不離九宮,象棋不過河界,專心護主,忠信也。
何謂仁?棋至殘局,雖大子盡失,然士相全可和一車,小卒終局對面笑,不至於戰至一兵一卒之慘烈。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
何謂義、勇?春秋戰國時,小卒感大將吳起吮瘡之恩,足不旋踵,戰死於陣。小人之類何必聒聒言西方之“升變”?士為知已者死,雖小卒亦知義。
歐洲封建時期,等級觀念嚴重,棋子有高低之分,而中國象棋流傳於市井之間,上下平等,顯示中國象棋的平民文化。有無知者反議論中國象棋等級觀念強,不知從何而起。
又有無知者怪言“中國象棋級別越高越無能”,恐怕也是來源於“造核子彈不如賣茶葉蛋”同一時期的謬論。在現代企業中,管理和技術人員(白領階層)的作用是不言自重的。如前面所言,中國象棋是鬥智不鬥力的遊戲,士相是運籌者的象徵,一個重視知識、尊重文化傳承,尊重人才的民族才能綿延數千年,笑傲東方。
中國象棋是經典國粹備受喜愛,因此民間在借鑑象棋的基礎上延伸及改革、創新和發明出許多精彩的創新棋種。

民間棋類列表

--------------------------------------------------------
漢字將棋
棋盤:七乘七線格。
棋子:雙方各十枚,均有方向性,以實有漢字為名稱,漢字棋中心向外的筆畫為走吃規則(另見圖文)。
漢字共八種分別為:大、小、氺、火、米、木、丫。
開局如圖,吃掉敵方米字為勝。(也可暗布開局)
漢字將棋暗布開局:
開局雙方按如圖方位,任意暗布自己不同兵種的具體位置,雙方暗布完後,然後輪流翻棋為正面或走棋,翻棋後不能再變動布局,暗布的棋不能移動,但可以被對方吃掉,翻棋等同走棋.
-----------------------------------------------------
複合象棋
1、棋盤棋子主體為象棋原班人馬和規則,增加了創新設計的棋盤擴展部分"山界"及備用棋子,如圖。
中國棋文化
2、本棋屬於半自由象棋,備有多種複合兵種,開局前雙方山界角點為空,雙方可選擇同樣兵種各兩枚放在己方山角處,例如選擇[犀牛],然後開始對局直到本局結束。
3、開局前雙方也可暗自任選兩枚,扣放在己方山角處,扣放的棋不能動,也不被吃,開局後可以隨時翻正扣放的棋,翻正等同走棋,本局不可逆轉。
4、備用兵種屬於雙方商定兵種,這些複合兵種規則簡明易記,通俗易懂,幾乎可以即時牢記,可給對弈增加較豐富的變化和一些難以預測的因素。
5、備用棋的加入並非只限於此介紹的這幾種,對弈者可以協商設計出各式各樣規則合理的新兵種,在開局前加入戰場,只要新兵種規則簡明、易懂易記、科學合理、且不與傳統象棋基礎規則衝突,很容易被雙方接受,並加入到"複合象棋"之中,即可感受"複合象棋"的文化逸趣。
備用棋子另附圖。
-------------------------------------------------------
異型方塊棋
中國棋文化
1、如圖:棋盤為12乘10面格棋,雙方各持7枚異型棋子。
開局棋子放在己方底三格,可選擇雙方同等布局開局,也可選擇空盤開局,雙方輪換放入棋子在己方底三格內,底三格內方向位置不限,全部放完後開始輪流走棋,布置好地的棋,本局不能再改變各自的方向性。
2、走、吃法:每個棋每次可橫豎走一小格,即棋盤上的最小格,也可走一大格,即該棋子所占據的框架格,如[長曲]占據的框架為六個小方塊,就是[長曲]的一大格,[短條]的一大格則是兩個小方塊。
走一小步時不能吃棋,走一大步時可以吃對方棋,吃棋時至少要占據被吃棋的兩小格方可吃。
走棋或吃棋時,不可越過其它棋某個部分,吃棋時,可以越過被吃棋的某個部分。
3、勝負:所有棋或所剩棋全部先抵達對方底格即為勝。
-------------------------------------------------------
【加炮西洋棋2】也叫【加炮百格西洋棋2】(如圖)
可視為西洋棋組合玩法或加強玩法,除加強外,基本棋具和規則還是西洋棋,但棋盤擴大、兵種加炮,所以去掉了“王車易位”的“變通性和記憶性”的規則,使得在新兵種規則加強後整體規則更簡明易記。
1、雙方各增加新兵種兩枚【炮】,【炮】走法同後,吃法不同如下:
【炮】橫豎斜隔一個空格打吃與空格相鄰的敵棋,兩者間其他條件忽略,即炮的起落點之間需只有一個空格時才能打吃,不限距離、無論其間任意位置有沒有其它棋或多少棋,只要起落之間只有一個空格,即可越過該空格打吃空格之外的任意一枚敵棋,但不能越過第二個空格。
2、"王車易位"的規則沒有;"對方底線"指的是對面第十格線。
其它同西洋棋。
----------------------------------------------------
熊變鬥獸棋
國際鬥獸棋 記憶聯想
象=斜格步數不限. (西洋棋)
獅=用:駝象棋的駝. (獅駝嶺)
虎=米:西洋棋的王. (虎是獸中王)
豹=直格炮:象棋的炮. (豹和炮諧音)豹是跳起直格越過一子占位吃.
狼=斜格炮:斜走\斜隔一子不限距離打吃. 狼是跳起斜格越過一子占位吃.
(狼比較"邪"性-斜行和殘"暴"-參炮).
狗=目:無蹩腿規則. (俗語:狗目看什麼低)
貓=日:西洋棋的馬. (貓和馬字的拼音開頭都是M).
鼠=口:全盤士. (老鼠出入洞口).
以上狼、豹除外吃同走.
熊=斜前走.橫左或右或正前吃,均為每次一格.
(熊行動比較緩慢和生硬,通常也不退).
吃掉對方[虎]為贏.
一、[狼]與[狗]特殊退行:
(狼與狗,縱向可退每次一格,縱向退一格不可吃子)。
二、國際鬥獸棋之"象鼠的秘密"
[象]和[鼠]有特殊能力:
1、[象]可以用鼻子纏住敵方的獸,在象與敵方某隻獸橫豎格緊鄰的局面下,緊鄰[象]的敵獸即被纏住不能動,多隻獸緊鄰時暫時不能纏,只纏最後剩下緊鄰的那一隻獸,被象鼻纏住的獸即使理論上可以吃[象]此時也不能吃。
2、棋盤四個角格對於老鼠來說就是洞口,[鼠]可以從某個角格,橫或豎直接走到另一個空位角格,這個動作視為"鑽洞",因此不受其間其它獸類的阻礙。
三、熊變:
<國際鬥獸棋>關於"熊變":
[熊],每隻熊均可有條件變化為(替換成),與自己身後同列格的敵獸相同的已被吃掉的己方一隻獸,此"身後"概念不限距離、無論阻隔,身後多枚敵獸存在時,可任選其中一種條件對應"變化","變化"等同走棋。
圖示:下方是無象的黑熊方,此黑熊身後有一隻白棋象,該走棋時黑熊可原位變化為(替換成)已被吃掉的己方黑象。
加蛇國際鬥獸棋:
蛇的走吃法:
曲線行走,如圖,縱向為先斜左後斜右,橫向為先斜上後斜下。
如斜左斜右……或斜上斜下……不限距離,不可越棋。
綠色為縱向左右路徑,藍色為橫向上下路徑,橘色即為左也為上。
對於己方棋而言,左下角蛇a暫時無法縱向走,只能橫向斜上-斜下走;左上角b蛇自困,無法移動(實際白格蛇走不到黑格)。
右上角c蛇暫時無法橫向移動,只能縱向斜左斜右移動。
其他同國際鬥獸棋。
見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