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連線澎湖群島之中的兩大島,白沙島西嶼島,是澎湖群島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在首次興建好的初期曾是東亞一帶第一座深海大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澎湖跨海大橋
  • 連結地區白沙島西嶼島
  • 特點:深海大橋
  • 作用: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基本簡介,歷史沿革,設計特點,景點設施,

基本簡介

澎湖跨海大橋——連線白沙鄉西嶼鄉的跨海大橋可以說是澎湖的地標,它跨越了澎湖最不利行船的險惡“吼門水道”,曾是遠東第一長的深海大橋,工程偉大。舊的跨海大橋長2160米,於1965年動工,工程艱巨,花了5年多的時間,於1970年才建好,因為海蝕嚴重,已經被1984年開工建設,1996年完工通車的新橋所取代。新橋長2600米,馳騁其上,可以感受海風的強勁,景觀壯闊。
澎湖跨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白沙嶼和漁翁嶼(西嶼),解決兩島的交通運輸問題,是國際著名的跨海大橋,於西元1965年開始興建,在當時是東南亞第一座深海大橋,全橋包括兩端路堤長2478公尺,其中路堤長319公尺,橋面長2159公尺,橋面寬5.1公尺,而且有7處8公尺寬的避車道,大小橋孔共有76孔,橋墩74座,耗資新台幣壹億肆佰伍拾萬元,是澎湖本島交通主要幹道。
澎湖跨海大橋至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因橋墩在湍急的海流沖蝕、及長年東北季風吹襲、腐蝕嚴重,且因觀光交通量快速成長,使的原來的車道已不敷使用,所以澎湖縣政府從73年起即編列經費改建,終於85年1月竣工通車,改建後的澎湖跨海大橋全長為2494公尺,其中路堤1519公尺,橋樑975公尺、橋面全寬13公尺。遠望如長虹凌空,雄據台海之上,不但具觀光價值,更使交通暢流無阻。

歷史沿革

澎湖跨海大橋─這曾經被譽為東亞第一的大橋,雖然至今已不復“第一”之名,但她一身白淨圓拱的外型,卻依然是許多人心中,代表澎湖印象最美麗的一道跨海長虹。
連結白沙鄉西嶼鄉的澎湖跨海大橋,橫跨水流湍急的吼門水道。早在中華民國六十年前跨海大橋尚未興建之時,白沙鄉和西嶼鄉之間的交通相當不便,居民往返兩地常要依賴船隻,每逢氣候不佳之際便無法通行。直到民國五十四年開始動工興建,民國六十年完工通車,大大舒解了兩鄉之間的交通不便。澎湖跨海大橋的興建,不但解決了重大的交通問題,同時也為推展澎湖觀光,暢通了西嶼地區的入口大門。
澎湖跨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
自1960年代通車至1980年代,澎湖跨海大橋舊橋長年受海潮侵蝕、東北季風吹襲,導致橋身腐壞。為改善此狀,中央自民國七十三年開始編列經費改建,至民國85年竣工通車,澎湖跨海大橋新橋至此誕生。雙線道的新橋提供了更加寬闊舒坦的行車空間,而舊的橋墩至今仍然未予以拆除,成為另類的特色遺蹟。

設計特點

澎湖跨海大橋全長總計2,494公尺,橫跨白沙、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水流湍急,流速可達每秒3公尺,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值冬季東北季風時,更是怒濤洶湧,難以行船,因此,1965年始建跨海大橋,1970年完工通車,以解決三島往來的交通困境。
澎湖跨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
爾後,因橋樑腐蝕嚴重,於1984年拓寬陸堤,1996年完成為雙車道新橋。遠望如長虹凌空,雄據台海之上,不但具觀光價值,更使交通暢流無阻。至今大橋北端海域仍留有四處高架水泥塔,靠西嶼一帶留有一段斑駁的舊橋,是分別說明早期西嶼電力由高架跨海輸送,與舊橋功成身退的一段滄桑。 大倉嶼-欣賞跨海大橋的好地方 大倉嶼恰好位於白沙嶼和漁翁嶼中間,
跨海大橋連線白沙與漁翁兩島,是國際馳名的長橋,起初建造係為解決白沙與西嶼兩島之交通運輸問題,遂於民國54年3月動工興建,全橋包括兩端路堤長2478公尺,其中路堤長319公尺,橋面長2159公尺,橋面寬5.1公尺,而且有7處8公尺寬的避車道,大小橋孔共有76孔,橋墩74座,於民國59年12月竣工通車,耗資新台幣一億肆佰伍拾萬元。堪稱為遠東第一深海大橋,也是澎湖本島交通主要幹道。
從這裡遠望跨海大橋如長虹凌空,美景無邊,大倉嶼更是澎湖灣內海中唯一有居民的島嶼,從馬公重光里(後屈潭)搭船約20分鐘即可到達。 大倉嶼為澎湖內灣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大倉一名可能來自於附近是澎湖有名的內灣漁場,早期的“大魚倉”,近年則有“內海之珠”的雅號。大倉嶼周圍海岸平緩,退潮時潮間帶廣闊,其中以5口大型的石滬最具特色。

景點設施

拱型橋門
橋頭附設有停車場與公共廁所
拱型門就是跨海大橋的標誌望海亭的小公園,就在通梁遊客服務中心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