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中性粒細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簡介,來源,結構特點,作用,變異情況,生理學變異,病理學變異,藥物影響,臨床意義,

百科名片

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中性粒細胞 英文名稱:neutrophil 其他名稱:多形核嗜中性粒細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定義1:胞內富含溶酶體酶等殺菌物質,是血液中數量最多、具有吞噬功能的細胞。可隨血流迅速動員至感染部位,在機體抗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 套用學科:免疫學(一級學科);免疫系統(二級學科);免疫細胞(三級學科) 定義2:含有可被伊紅染料染成粉紅色的顆粒,為血液中含量最豐富的粒細胞(約90%以上)。具有吞噬功能,可吞噬細菌,在機體抗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 套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其顆粒表面有一層膜包裹,可分1~4型,顆粒中含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鹼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

簡介

絕大部分的粒細胞屬中性粒細胞。每微升血液中約有4500箇中性粒細胞。由於這些細胞細胞核的形態特殊,又稱為多形核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內停留的時間平均只有6-8小時,它們很快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發揮作用,而且進入組織後不再返回血液中來。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細胞,約有一半隨血流循環,通常作白細胞計數隻反映了這部分中性粒細胞的情況;另一半則附著在小血管壁上。同時,在骨髓中尚貯備了約兩萬五千億個成熟中性粒細胞,在機體需要時可立即動員大量這部分粒細胞進入循環血流。

來源

中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在骨髓中分化發育後,進入血液或組織。在骨髓、血液和結締組織的分布數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細胞的數量約占白細胞總數的55%一70%。中性粒細胞屬多形核白細胞的一種,由於其數量在粒細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將多形核白細胞指中性粒細胞。

結構特點

為數量最多的白細胞。占白細胞50-70%,細胞直徑10-12µm。核呈深染的彎曲桿狀(馬蹄鐵形)或分葉狀,分葉核一般為2~5葉,葉間有纖細的縮窄
部相連,正常人以2~3葉者居多。核的葉數與細胞在血流中停留的時間成正變。當機體受細菌嚴重感染時,大量新生細胞從骨髓進入血液,桿狀核與2葉核的細胞增多,稱為核左移;若4~5葉枝的細胞增多,稱為核右移,表明骨髓的造血功能發生障礙。中性粒細胞的胞質呈淺粉紅色,含有許多細小顆粒,其中淺紫色的為嗜天青顆粒(azurophilic granule),淺紅色的為特殊顆粒(specific granule)。嗜天青顆粒約占顆粒總數的 20%,電鏡下顆粒較大,直徑 0.6~0.7µm,呈圓形或橢圓形,電子密度較高。它是一種溶酶體,含有酸性磷酸酶、髓過氧化物酶和多種酸性水解酶類等,能消化吞噬的細菌和異物。特殊顆粒約占顆粒總數的 80%,電鏡下顆粒較小,直徑 0.3~0.4µm,呈啞鈴形或橢圓形[圖片04:中性粒細胞的超微結構]。特殊顆粒是一種分泌顆粒,內含溶菌酶、吞噬素(Phagocytin)等,吞噬素也稱防禦素(defensin),具有殺菌作用。

作用

中性粒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起重要的防禦作用。其吞噬對象以細菌為主,也吞噬異物。中性粒細胞在吞噬、處理了大量細菌後,自身也死亡,成為膿細胞。中性粒細胞從骨髓進入血液,約停留6~8小時,然後離開,在結締組織中存活2~3天。
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處於機體抵禦微生物病原體,特別是在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炎症發生時,它們被趨化性物質吸引到炎症部位。由於它們是藉糖酵解獲得能量,因此在腫脹並血流不暢的缺氧情況下仍能夠生存,它們在這裡形成細胞毒存在破壞
細菌和附近組織細胞膜。由於中性粒細胞內含有大量溶酶體酶,因此能將吞噬入細胞內的細菌組織碎片分解,這樣,入侵的細菌被包圍在一個局部,並消滅,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體內擴散。當中性粒細胞本身解體時,釋出各溶酶體酶類能溶解周圍組織而形成膿腫。
中性粒細胞的細胞膜能釋放出一種不飽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進一步生成一組旁分泌激素物質,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這類物質對調節血管口徑和通透性有明顯的作用,還能引起炎症反應和疼痛,並影響血液凝固
中性粒細胞內含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顆粒中含有髓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過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細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強吞噬作用的巨噬細胞中也極少或完全沒有這種酶。在細胞化學上,一般將這種髓過氧化物酶作為中性粒細胞的標誌。中性粒細胞具有很強的趨化作用。所謂趨化作用,就是細胞向著某一化學物質刺激的方向移動。對中性粒細胞起趨化作用的物質,稱為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中性粗細胞膜上有趨化因子受體,受體與趨化因子結合,激活胞膜上的鈣泵,細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細胞移向產生趨化因子的部位。
中性粒細胞的片足與產生趨化因子的異物接觸後,接觸處周圍的胞質形成隆起即偽足,接觸部位的細胞膜下凹,將異物包圍,形成含有異物的吞噬體或吞噬泡。中性粒細胞膜表面有IgGFc受體和補體C3受體,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異物裹有抗體和補體時,與中性粒細胞膜上的相應受體結合,而加強了細胞對它的吞噬作用,稱為調理作用
細胞隨著吞噬作用的開始,導致細胞膜紊亂而引起呼吸爆發,細胞耗量增加,產生大量的過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細胞毒性效應分子,對寄生蟲具有殺傷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則可產生更多的過氧代謝陰離子,殺死胞外寄生蟲。中性粒細胞在殺死吞噬的細菌等異物後,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細胞稱為膿細胞
中性粒細胞受細菌產物、抗原抗體複合物等作用時,細胞的顆粒內容物向細胞外釋放。釋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腎小球基膜、結締組織的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以及血漿中的補體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產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細跑趨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釋放的物質中,還有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中性粒細胞不動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纖維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禦作用外,中性粒細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應並參與寄生蟲感染引發的變態反應,從而引起免疫病理損害。抗體直接作用於組織細胞上的抗原,中性粗細胞通過其Fc受體與靶細胞表面的IgGFc段結合,發揮ADCC作用,從而導致細胞毒型變態反應損害;當抗原抗體比例適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複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積於毛細血管壁,激活補體,吸引中性粒細胞至局部。中性粒細胞通過Fc受體和C3b受體與免疫複合物結合併吞噬之。吞噬過程中脫顆粒,釋放出一系列溶酶體酶類,造成血管和周圍組織的損傷;在IgE介導的速髮型變態反應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細胞的聚集,說明中性粒細胞也參與了速髮型變態反應導致的病理損害。

變異情況

生理學變異

⒈升高 嬰兒約升高220%(皮質激素腎上腺治療),用力、艱苦的鍛鍊約升高40%,婦女妊娠約升高23%,吸菸約升高18%,晝夜委律晚上約升高14%,黃體期約升高9%;
⒉降低 4-14歲兒童約降低11%,月經期約降低15%,絕經約降低18%,黑色人種約低40%;
3.外周血中性粒細胞一天記憶體在著變化,下午比早晨高劇烈運動或勞動後,高溫、嚴寒、飽餐、淋浴後、妊娠後期、分娩時也增高。

病理學變異

⒈增加 見於骨髓增殖綜合症、細菌感染、某些寄生蟲病、組織局部缺血或壞死、癌和何杰金氏病、急性出血和急性溶血之後、代謝性疾病痛風危象、糖尿病酸中毒腎功能不全)、炎症綜合性、變態反應和各種中毒。
⒉減少 骨髓發育不全、骨髓入侵(成少突神經膠質細胞的造白細胞組織增生、部分成髓細胞性白血病)、病毒感染傷寒、副作寒、某些寄生蟲病(瘧疾黑熱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脾功能亢進、瓦爾登斯特倫病、多發性骨髓瘤、費爾提綜合徵、貧血(缺鐵、缺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放射線(如:定位治療)、粒細胞缺乏症(中毒:匹拉咪痛、吩噻嗪、保泰松、抗甲狀腺藥等;免疫-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藥物影響

⒈增加 考的松和氫化考的松能刺激骨髓造血機能,使中性粒細胞增加。煙酸可使中性粒細胞增加。煙醯胺用藥2g,4小時後中性粒細胞可增加40%,長期使用鋰可致中性粒細胞增加,停藥後即恢復。
⒉減少 苯妥英鈉、三甲雙酮、奮乃靜氯丙嗪、撲熱息痛、消炎痛、羥保泰松、安替比林、雙氫氯噻嗪(一時性)、地高辛、普魯卡因醯胺(一時性嚴重減少)、氯噻嗪、速尿、利尿酸、氯噻酮、華法令、甲亢平、甲碘丁脲(一時性)、維生素A、氨苄青黴素、二甲氧苯青黴素鈉、青黴素、羥苄青黴素(一時性)、先鋒黴素щ、先鋒黴素I(N減少、少見總數減少)、強力黴素、四環素(一時性)、氯黴素(毒性作用或至再障),灰黃黴素(可減少到20%伴總數降低)、利福平、異煙肼、氨基水楊酸、乙醇、瘤可寧(嚴重減少N)、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硫秋水仙鹼(N減少,淋巴細胞增加)。

臨床意義

(1)中性粒細胞增多 見於急性感染、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
(2)中性粒細胞減少 見於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物理化學因素損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