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鸛

黑鸛

黑鸛(學名:Ciconia nigra):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變幻多種顏色。在高樹或岩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

以魚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動物。棲息於河流沿岸、沼澤山區溪流附近,有沿用舊巢的習性。繁殖期4-7月,營巢於偏僻和人類干擾小的地方。黑鸛大多數是遷徙鳥類,只有在西班牙為留鳥,僅有少數經過直布羅陀海峽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種群也不遷徙,僅在繁殖期後向周圍地區擴散遊蕩。是白俄羅斯國鳥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遷徙,習性,食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珍郵,

形態特徵

黑鸛兩性相似。成鳥嘴長而直,基部較粗,往先端逐漸變細。鼻孔小,呈裂縫狀。第2和第4枚初級飛羽外翈有缺刻。尾較圓,尾羽12枚。腳甚長,脛下部裸出,前趾基部間具,爪鈍而短。頭、頸、上體和上胸黑色,頸具輝亮的綠色光澤。背、肩和翅具紫色和青銅色光澤,胸亦有紫色和綠色光澤。前頸下部羽毛延長,形成相當蓬鬆的頸領,而且在求偶期間和四周溫度較低時能豎直起來。下胸、腹、兩脅和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或黑色,嘴紅色,尖端較淡,眼周裸露皮膚和腳亦為紅色。
幼鳥頭、頸和上胸褐色,頸和上胸具棕褐色斑點,上體包括兩翅和尾黑褐色,具綠色和紫色光澤,翅覆羽、肩羽、次級飛羽、三級飛羽和尾羽具淡皮黃褐色斑點,下胸、腹、兩脅和尾下覆羽白色,胸和腹部中央微沾棕色,嘴、腳褐灰色或橙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2570-2600克,♀2150-2747克;體長♂1000-1100毫米,♀1046-1172毫米;嘴峰♂188-195毫米,♀158-197毫米;翅♂540-592毫米,♀512-559毫米;尾♂237-259毫米,♀236-267毫米;跗蹠♂195-223毫米,♀196-22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棲息在偏僻而無干擾的開闊森林及森林河谷與森林沼澤地帶,也常出現在荒原和荒山附近的湖泊、水庫、水渠、溪流、水塘及其沼澤地帶,冬季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湖泊、河岸和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在農田和草地。

生活習性

遷徙

黑鸛是一種遷徙鳥,但在西班牙大部分留居,僅少數經過直布羅陀海峽到西非越冬;在南非繁殖的種群也不遷徙,僅在繁殖期後向四周擴散,主要做局部的高度運動;繁殖在歐洲的種群,幾乎全部遷到非洲越冬,其中少數在西歐繁殖的種群主要經直布羅陀海峽到西非;在西古北區和東歐繁殖的種群主要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地中海東端遷往非洲越冬;在西亞繁殖的種群主要遷到印度越冬;而在俄羅斯東部和中國繁殖的種群,主要遷到中國長江以南越冬;遷徙時常成10餘只至20多隻的小群。主要在白天遷徙。遷徙飛行主要靠兩翼鼓動飛翔,有時也利用熱氣流進行滑翔。遷徙時間秋季在中國主要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開始南遷,春季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達繁殖地;在歐洲秋季多在8月末至10月離開繁殖地遷往越冬地,春季在3-5月到達繁殖地。

習性

性孤獨,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在水邊淺水處或沼澤地上,有時也成小群活動和飛翔。白天活動,晚上多成群棲息在水邊沙灘或水中沙洲上。不善鳴叫,活動時悄然無聲。性機警而膽小,聽覺、視覺均很發達,當人還離得很遠時就凌空飛起,故人難於接近。在地面起飛時需要先在地面奔跑一段距離,用力扇動兩翅,待獲得一定上升力後才能飛起,善飛行,能在濃密的樹枝間飛翔前進,飛翔時頭頸向前伸直,兩腳併攏,遠遠伸出於尾後。兩翅扇動緩慢有力,平均每分鐘兩翅扇動159次,比白鸛每分鐘鼓動170次還慢。黑鸛不僅能鼓翼飛行,也能像白鸛一樣利用上升的熱氣流在空中翱翔和盤旋,頭可以左右擺動觀察地面。在地上行走時跨步較大,步履輕盈。休息時常單腳或雙腳站立於水邊沙灘上或草地上,縮脖成駝背狀。

食性

主要以鯽魚、雅羅魚、團頭魴、蝦虎魚、白條、鰾鰍、泥鰍、條鰍、杜父魚等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蛙、蜥蜴、蝦、蟋蟀、金龜甲、蝲蛄、蟹、蝸牛、軟體動物、甲殼類、嚙齒類、小型爬行類、雛鳥和昆蟲等其他動物性食物。通常覓食在干擾較少的河渠、溪流、湖泊、水塘、農田、沼澤和草地上,多在水邊淺水處覓食。主要通過眼睛搜尋食物,並能垂直向下尋覓,時步履輕盈,行動小心謹慎,走走停停,偷偷地潛行捕食。遇到獵物時,急速將頭伸出,利用鋒利的嘴尖突然啄食,有時也長時間的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覓食。覓食地一般距巢較遠,多在2-3千米內,有時甚至遠至7-8千米以外,特別是在荒原地區。尋食活動最頻繁的時間在7:00-8:00,12:00-13:00和17:00-18:00。其他時候或是在巢中和覓食地休息,或是在高空盤旋滑翔。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保加利亞、中非共和國、中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國、喬治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香港、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朝鮮、韓國、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利比亞、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威、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美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貝寧、布吉納法索、喀麥隆、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芬蘭、甘比亞、加納、愛爾蘭、科威特、列支敦斯登、馬里、尼日、挪威、阿曼、卡達、盧安達、索馬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

中國

繁殖於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山地、阿爾泰山地、準噶爾盆地和東部盆地、青海西寧、祁連山、甘肅東北部和中部、祁連山西南部、張掖西北部、酒泉、敦煌,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伊克昭盟中部、東勝、烏梁素海、呼和浩特、巴林東北部、赤峰、阿倫河,黑龍江省哈爾濱、山河屯、牡丹江,吉林省長白山,遼寧省熊岳、朝陽、鞍山,河北省北部燕山,河南伏牛山,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延安等地;越冬于山西、河南、陝西南部、四川、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長江中下游和台灣。
黑鸛分布圖黑鸛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於偏僻和人類干擾小的地方。在中國的營巢環境基本上可以分為3種:即森林、荒原和荒山。森林可以是平原森林也或許是山地森林,但多是離人類較遠、干擾小的原始森林或成熟森林。通常營巢在森林中河流兩岸的懸岩峭壁上,在長白山原始森林中就曾發現營巢在河邊懸岩凹進去的岩石平台上和沼澤地中落葉松樹上兩種不同的營巢環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則營巢於胡楊林中的胡楊樹上和荒山懸岩上。巢距水域等覓食地一般都在2千米以上,在荒山營巢地距最近的湖泊和水庫均在7千米以外。在荒原和荒山地區則多營巢在被雨水急劇沖刷的乾河或深溝兩壁懸岩上,在甘肅、內蒙古、寧夏、新疆均可見到這種營巢環境。通常成對單獨營巢,巢甚隱蔽,不易發現。
3月初至4月中旬開始營巢,巢間距最2000-3000米。如果當年繁殖成功和未被干擾,則第二年巢還將被繼續利用,但每年都要重新進行修補和增加新的巢材,從而使巢隨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龐大。巢的大小據在新疆測量的4個巢為:外徑150-160厘米×130-160厘米,平均146.7厘米×153.3厘米;內徑42-73厘米×46-73厘米,平均61.7厘米×63.0厘米;高70-84厘米,平均78厘米;巢深4-7厘米,平均5.3厘米;距地高4.8-7.9米。巢主要由乾樹枝築成,內墊有苔蘚、樹葉、乾草、樹皮、蘆葦、動物毛和碎片等,巢呈盤狀。雌雄親鳥共同參與築巢,雄鳥主要尋找和運輸巢材,雌鳥築巢,晚上亦留巢中,巢築好後雌雄親鳥在巢中交尾。
3月中旬至3月下旬開始產卵,多數在4月初至4月中旬、個別也有遲至4月末至5月初才產卵的。1年繁殖1窩,每窩通常產卵4-5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橢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62-71毫米×47-55毫米,平均67.1毫米×50毫米,重66-88克,平均77.3克。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通常1天輪換6次,白天坐巢時間雌雄親鳥基本相同,晚上同在巢中過夜,一鳥孵卵,一鳥站在巢邊守衛。孵化後期則整天均由雌鳥孵卵,不再輪換。孵化期31天,孵化率為61%和孵化期33-34天,孵化率為55%。雛鳥晚成性,剛孵出後全身被有白色絨羽,在孵出後的最初幾天,由於雛鳥食量小,恆溫機制還未建立,通常由一親鳥外出尋食,另一親鳥留在巢中繼續孵卵和暖雛。隨著卵全部孵出和雛鳥逐步長大,體溫調節能力的增強和食量的增加,雌雄親鳥才同時外出覓食餵雛,但大多數時候仍有一親鳥留在巢中警衛,或輪流外出覓食和休息。如遇人等干擾者進入巢區,則雌雄親鳥長時間的在巢上空飛翔、盤旋,直至人離去。每日餵雛2-3次,親鳥將覓得的食物貯存於食囊帶回巢中,然後將食物吐在巢內,由雛鳥自行啄食。
黑鸛雛鳥是晚成性鳥類,留巢期甚長,70日齡時才具飛行能力,並可在巢附近做短距離的練習飛行,75日齡後可隨親鳥到河湖岸邊或河漫灘覓食,夜晚仍歸巢棲息,直至100日齡後才不歸巢,跟隨親鳥到更大範圍內活動。幼鳥在3-4齡時性成熟。據環志觀察,最老的環志鳥在18年時回收,據籠養條件下的觀察,最高壽命可達31年。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黑鸛曾經是一種分布較廣、且較常見的一種大型涉禽,但種群數量在全球範圍內明顯減少。在它傳統的很多繁殖地,如瑞典、丹麥、比利時、荷蘭、芬蘭等國已經絕跡。在其他一些國家,如原西德、法國、希臘和朝鮮,亦很難見到。明顯還有黑鸛繁殖的地區主要在葡萄牙、西班牙、匈牙利、德國東部、波蘭、原捷克斯洛伐克、原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以及南非和中國,但種群數量亦很小。在西歐已明顯處於瀕危狀態,在西班牙1992年統計到300對。在東歐一些國家目還較普遍或者有所增加,波蘭在1980年統計時約有800對,奧地利從1960年時3對到1983年時增加到60-65對,在原蘇聯僅500對。
在長白山北坡及其附近800k㎡的統計,平均為0.75隻/100k㎡;在山西省1982-1984年4680k㎡統計,平均為1.03隻/k㎡,繁殖種群數量估計為40隻左右;在新疆南部1985-1992年對40多條河流和水庫的直接統計,平均每條河至少有1-4對黑鸛分布,按200條河流推算,黑鸛總數為500-1000隻。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採用直接觀察法對北京市拒馬河自然保護區越冬黑鸛的數量觀察種群數量超過20隻。2007年秋冬季節,在山西靈丘黑鸛省級自然保護區內觀察到越冬黑鸛的種群數量達32隻。據1990-1993年中國水鳥隆冬統計,1990年(6個濕地)和1991年(4個濕地)均為48隻,通常所見僅3-5隻,在鄱陽湖越冬的黑鸛最多也僅見有11隻。
黑鸛種群數量的減少原因主要由於森林砍伐、沼澤濕地被開墾、環境污染和惡化,致使黑鸛的主要食物如魚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來源減少、人類干擾和非法狩獵。
黑鸛之鄉靈丘縣具有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較為豐富的生物資源,歷史上就是黑鸛主要棲息繁殖越冬地之一,也是黑鸛種群的集中分布區。2002年6月,省政府批准建立了黑鸛省級自然保護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靈丘縣“中國黑鸛之鄉”稱號。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珍郵

【品名】:1992-2 (T)郵票
【全套數】:2枚
【整張數】:40枚
【發行日期】:1992-2-20
【規格】:31×52毫米
【齒孔度數】:11.5度
【設計者】:殷會利
【版別】:影寫版
【印刷廠】:北京郵票廠
【圖案面值】T (2-1)黑鸛 20分 5043.2萬枚;T (2-1)白鸛160分 2571.7 萬枚
鸛
黑鸛,又叫“烏鸛”、“鍋鸛”。它體長約1米,上體羽毛為黑色,並帶有紫綠色的金屬光澤,胸下部及腹部羽毛為白色,嘴、腿均為紅色。黑鸛在我國分布較廣,種群數量要比白鸛多。夏季在北方各省都可見到黑鸛,冬天它們則去南方越冬。黑鸛喜歡結群,常常在沼澤和濕地間覓食,以魚、蛙、甲殼動物等為主要食物,年產卵2-6個,呈白色。在東北、華北一帶的黑鸛,常築巢于山區的岩隙懸崖間,而新疆的黑鸛則在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楊樹上營巢。
白鸛,也叫 “老鸛”。它體形碩大,長約1.2米,通身羽毛為白色,唯兩翅邊緣羽毛為黑色。白鸛嘴、腿都很長,亞州白鸛腿為暗紅色,而嘴為黑色,分東、西亞種,生活習性與黑鸛基本相似。夏季,我國白鸛的繁殖地有兩處:東亞種繁殖地在東北北部山林地區,西亞種繁殖地在新疆西部。深秋或初冬,東北的白鸛南飛長江中、下游或福建、廣東和台灣等溫暖地區越冬,新疆的白鸛則遷徙到印度、尼泊爾等國的溫暖地區越冬。
該套郵票共2枚。
在這2枚郵票的圖案設計中,作者刻意追求一種對稱美,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從鸛種看,一隻黑鸛,一隻白鸛,剛好黑、白對稱;在襯底的著色上,一枚偏棕黃,一枚偏灰綠,形成明暗、冷暖對比;在構圖上,黑鸛雙腿著地,悠然自得,慢踱方步,羽毛整潔,而白鸛單腿佇立,垂首略作小憩,羽毛未及梳理,仿佛剛從湖中嬉水而出,兩鸛動、靜姿態對稱;若把2枚郵票排列一起,則一鸛朝東,一鸛朝西,相互呼應。在國名、票名、面值等文字的布局上,2枚郵票也是相互對應、平穩得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