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鸛—棲居於深山中的涉禽

黑鸛—棲居於深山中的涉禽

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公斤。鮮紅色的嘴長而直,基部較粗,往先端逐漸變細,鼻孔較小,呈裂縫狀。它的腿也較長,脛以下的部分裸出,呈鮮紅色,前趾的基部之間具蹼。眼睛內的虹膜為褐色或黑色,周圍裸出的皮膚也呈鮮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變幻多端的綠色、紫色或青銅色金屬光輝,尤以頭、頸部的更為明顯。

基本介紹

黑鸛沒有亞種分化,在世界上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非洲,在我國的分布範圍幾乎遍及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全國各地。越冬時主要在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等地區,而在黃河流域以北的東北吉林長白山,華北山東泰山,山西五台山、恆山、蘆芽山、中條山、關帝山,北京密雲黑龍潭,西北陝西中北部山區,甘肅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緣等,近年來都發現了它的繁殖地。
黑鸛黑鸛
黑鸛是一種進行長距離遷徙的候鳥,對繁殖、遷徙和越冬期間的生活環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覓食的水域,要求水質清澈見底,水深不超過40厘米,食物比較豐盛,冬季不能結冰。它們覓食的時候往往按照一些較為固定的路線活動,範圍可以達到數公里遠。常常先在高空盤旋偵察,確定取食地點後,還要降落在水邊仔細觀望一會兒。一旦發現目標,便在淺灘上走走停停,潛行至獵物附近啄食。也有時在淺水中頻頻走動,捕前啄後,追趕魚群,弄得水花四濺。追到食物後便用長嘴對準目標,猛插下去,將其捕到口中吞食。黑鸛的食物以魚類為主,其次是蛙類、軟體動物、甲殼類,偶而有少量螻蛄蟋蟀等昆蟲和夾帶吃入的水草。魚的種類有鯽魚、雅羅魚、團頭魴、蝦虎魚、白條、鰾鰍、泥鰍、條鰍、杜父魚等。
黑鸛在飛行的時候頭頸前伸,雙腿後掠,形成一條直線,飛行高度多在300米以上。它們不僅能鼓翼飛行,還可以長時間在空中翱翔,尤其是在有上升氣流的地帶,雙翅平展不動,逐漸盤旋升入高空。降落時,速度逐漸減慢,雙腿徐徐向下伸直,落地十分平穩。它們在地面行走時,步履輕盈,跨步很大。黑鸛活動時悄然無聲,不善鳴叫,休息時常用單腳或雙腳站立於水邊沙灘上或草地上,脖頸收縮成駝背狀。由於它們體型較大,有高超的飛行技巧和堅實有力的長嘴為武器,加之多棲居於懸崖峭壁之上,所以較少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
黑鸛黑鸛
我國發現的黑鸛多在僻靜而開闊的森林,河谷沼澤及近水的崇山峻岭間的懸崖峭壁上營巢,也有的營巢在黃土高原地帶水蝕深溝的土崖上,西北乾旱地區水域附近的砂石陡壁上,以及塔里木盆地周圍的胡楊樹上,所以有人把在我國黑鸛的營巢環境分為森林、荒原和荒山等三種類型。它們的巢一般直徑達1—2米,高70厘米,多建在環境偏僻,避風向陽,便於覓食和防患天敵的地方,上面大多有突出的岩石可以遮雨。有時經過成功繁殖以後未受干擾的舊巢也可以連年使用,但每年都要重新進行修補和增加新的巢材,從而使巢的體積隨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龐大。
每年春天,剛剛來到繁殖地點的黑鸛經常成雙成對地在高空中盤旋、嘻戲,雄鳥和雌鳥緊密相隨,相互追逐。雌鳥在盤旋時,往往會放慢滑翔速度,雙腿下垂,似乎在等待著雄鳥的靠近。它們也用垂頸,點頭,或頻頻鳴叫的方式來表達相互間的愛慕之情,還不時地夾雜著上下喙的叩擊或雄鳥和雌鳥間用喙相互親吻,磕碰所發出的清脆的,如同敲擊竹板的“嗒,嗒”聲。在共同築巢的過程中,雄鳥以銜運巢材為主,雌鳥則多在巢中鋪墊修理,整個築巢過程大約需要一個星期。它們用略微粗長的喬、灌木樹枝構成巢的主體,中、上層則使用細長的小灌木樹枝,最後鋪墊以大量的乾燥苔蘚,或是細軟的草根、草莖、羊毛和枯葉等。黑鸛每窩產2—4枚橢圓形、潔白色的卵。孵卵主要是由雌鳥來承擔,雄鳥除了幾次外出覓食外,其餘時間均站在雌鳥的身邊守護,遇到氣溫下降的天氣,還常常再向巢中運送一些苔蘚,供孵卵的雌鳥加墊巢窩。到了孵卵的中期,雄鳥也有時替換雌鳥孵化,以便雌鳥出外活動、覓食。
在不同地點繁殖的黑鸛的孵卵期不盡相同,少的需要31天,最多的則需要38天。雛鳥是按照產卵的順序依次出殼的,剛出窩的雛鳥眼睛微微睜開,全身布滿了白色的胎絨羽,體重一般在60克左右。雛鳥出殼後的第二天就能吃食了,它們的雄雌親鳥將捕到的小魚吞下後輪流返回巢中,再將半消化的食物吐出,一般要分三次吐完,任雛鳥自行吞食。黑鸛的育雛期長達4個月之久,在雛鳥出殼後的20多天內,巢中時刻都有親鳥守護以防天敵的襲擊。出殼60—70天后的幼鳥就可以離巢進行試飛了,這時它們僅在巢的附近活動,多在險峻的山崖邊進行跨越山谷的飛行練習,如果遇到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則馬上返回巢中。100天以後,幼鳥便隨親鳥大範圍外出覓食,不再歸巢了。
黑鸛窩巢黑鸛窩巢
黑鸛大多數是遷徙鳥類,只有在西班牙為留鳥,僅有少數經過直布羅陀海峽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種群也不遷徙,僅在繁殖期後向周圍地區擴散遊蕩。在歐洲繁殖的種群,幾乎全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或者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地中海東端遷往非洲越冬,在亞洲西部繁殖的種群則主要遷徙印度越冬。在俄羅斯東部和我國繁殖的種群,主要遷徙到我國的長江以南越冬,遷徙主要在白天,常結成10餘只至20多隻的小群。主要依靠兩翅進行鼓翼飛行,有時也利用熱氣流進行滑翔,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開始往南遷移,春季大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達繁殖地。
繁殖地生境條件的惡化是影響黑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化工、冶金、輕工三大工業所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等三廢和農業生產所用的化肥、農藥等有很多進入各種水域造成污染,不僅使黑鸛的食物大量減少,也直接危害它們的健康發育,造成雛鳥死亡率增加。人類的獵捕,以及在黑鸛的巢區附近爆破取石作為建材的現象也很嚴重。由於黑鸛數量過於稀少,活動範圍大,巢址又很分散,所以尚未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資料表明,黑鸛的種群數量在全球範圍內都已經顯著減少,目前全世界僅尚存約1000多個繁殖對。在我國黑鸛也是非常罕見的瀕危物種,每年在它的主要越冬地江西鄱陽湖僅能見到幾十隻,而在它的主要繁殖地山西,每50—100平方公里才有一對,只有新疆南部最近發現了500隻以上的大群,給黑鸛的繁衍生息帶來了希望。
黑鸛黑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