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囊炎

* 黏液囊炎(bursitis) 在皮膚、肌腱與骨或軟骨突起之間常有黏液囊存在。黏液囊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多數黏液囊為先天性,少數黏液囊是後天不斷受到磨擦而使組織分離形成裂隙,內含淋巴液或炎性滲出液,稱為後天性黏液囊。

基本介紹

  • 別稱:黏液囊炎
  • 英文名稱:Bursitis
  • 常見發病部位:關節之間
  • 常見病因:黏液囊存在部位的皮膚多次受到碰撞或磨擦。
  • 常見症狀:紅、腫和壓痛。
簡介,病因,症狀,治療方法,

簡介

黏液囊炎(Bursitis)是關節之間黏液囊(bursae)的發炎情形。 黏液囊炎典型的症狀是紅、腫和壓痛
* 黏液囊壁薄,內面襯有一層間皮細胞,囊內有少量類似於關節滑液的黏液,起減少磨擦的作用。關節附近的黏液囊常與關節腔相通,稱為滑液囊。臨床上多見馬結節間(臂二頭肌腱下)滑液囊炎,馬、犬肘頭皮下黏液囊炎,牛、驢腕前皮下黏液囊炎,馬跟骨頭皮下黏液囊炎。

病因

* 黏液囊存在部位的皮膚多次受到碰撞或磨擦,引起黏液囊炎性滲出增多而腫脹,同時往往伴有皮膚挫傷或擦傷。

症狀

* 在黏液囊存在部位出現界限明顯的波動性腫脹,皮下黏液囊炎多呈圓形或卵圓形,臂二頭肌腱下滑液囊炎在腱兩側呈現兩個長圓形腫脹。
* 急性黏液囊炎局部熱痛明顯,其中皮下黏液囊炎通常不表現跛行,腱下滑液囊炎表現懸跛,患肢提舉困難,前方短步。慢性病例無熱無痛,通常不表現跛行。

治療方法

* 病初冷療,或向黏液囊內注射2%普魯卡因和強的松、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的混合液,然後包紮壓迫繃帶。
* 如有化膿感染傾向,應注入2%普魯卡因青黴素溶液。藥物治療無效時,施行手術摘除黏液囊,但應考慮切口定位、縫合方法等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